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廣東話

創造廣東話

發布時間:2021-10-06 11:51:03

⑴ 誰創造了廣東話

廣東話是古人的語言,經過無數次的南遷而逐漸的改變而形成的!所以說誰創造廣東話。。只能回答是中國人發明的。。

記得採納啊

⑵ 怎麼學廣東話粵語

東西,泛指各種具體或抽象的人、事、物。那麼粵語東西怎麼說?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出學粵語的方法。

「東西」粵語讀法和用法

東西在粵語讀法是應用法而改變 沒有固定的讀法

1.「東西」在廣東話中也可以直譯,不過多數習慣叫「野」。比如「這是什麼東西?」可說成「里個系乜野?」。「什麼」可以說「咩」,「什麼東西」說「乜野」。

「你在找什麼?」「你溫緊咩啊?」

「這個東西多少錢」「里個野幾錢啊?」(以上文字只是音同,字有所誤差)

2.拿錯東西粵語怎麼說:

普: 拿 錯 了 東西 拿 錯 東西

粵: 攞 錯 左 野 攞 錯 野

拎 錯 左 野 拎 錯 野
粵語東西怎麼說
3.你是個什麼東西

你咩新鮮蘿卜皮

注意:這里的蘿卜皮本來是指一種高級皮草的名稱,不是吃的蘿卜!

新鮮的蘿卜皮===就是指這種皮草是最新的款式,也是最貴的咯

為了讓你更能理解這句粵語,我翻譯的普通話意思是:你以為自己是什麼高級貨啊!

粵語情景對話

甲:(粵)你屋企有乜嘢人呀?

(普)你家裡有什麼人?

乙:(粵)有亞嫲、亞爸、亞媽同一個細佬。

(普)有奶奶、爸爸、媽媽和一個弟弟。

實用例句

(粵)我屋企有亞爺、老母同亞妹。

(普)我家裡有爺爺、母親和妹妹。

(粵)我有一個亞伯,兩個亞叔。

(普)我有一個伯父,兩個叔父。
粵語情景對話
語法說明

(1)屋企:家,家裡的意思。

(2)亞嫲:祖母,奶奶。

(3)同:這里是「和」、「跟」的意思。

例子:1.我同佢都繫上個月嚟香港嘅/我和他都是上個月來香港的;

2.佢同我講過呢件事/他跟我說過這件事。

(4)細佬:弟弟。常引申為「老弟」、「兄弟」。如:細佬失陪喇,請多多包涵/兄弟我失陪了,請多包涵。

粵語學習入門方法

語言環境:

置身於一個廣東人的群體里想學粵語當然最好是跟廣州人學正宗的粵語了,跟說粵語的人日常接觸多了,聽多了和有了說的對手了,也就是有了好老師和練習對象了,也就能從最簡單的實用的日常用語學起了。如果跟說粵語不十分標準的客家人或潮汕人學粵語的話,基本上到最後就是粵語、客家話和潮汕話混合在一起的「廣東話」了。用廣州話來講,叫:唔咸唔淡。

大膽對話:

很多人在廣東很長時間了,可就是沒有學會說粵語,原因是很多的,但最普遍的一個原因是不願意開口說,有的擔心說不好被笑話;有的也許還真的沒說准確鬧出過笑話而不再繼續學習了;沒人生下來什麼都懂!給自己多一份的信心,大膽虛心開口問,勤開口說和多練習,一定要多看、多記、多聽、多問、多講。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毅力,要戰勝自己懶惰的性格。每天抽出15分鍾時間來學習詞彙,只有掌握詞彙,才是第一步。

外來詞

廣東的外來詞主要來自英語。廣東地區是最早被迫設立通商口岸的地方之一,而且香港被英國割占,隨著外國的新的東西的傳入,英語詞彙與也就大量進入粵語。其中一部分也被普通話話吸收,有一部分普通話並未吸收而粵語單獨吸收了。

方言詞的創新

粵語方言詞絕大部分是屬於自己創新的。隨著新事物、新觀念的產生,詞彙也需要不斷發展創新。由於廣東地區與中原地區相隔遙遠,各自發展必然帶來分歧,這就產生了粵語與普通話部分詞彙的差異。

⑶ 廣東話有什麼特色

滿意答案﹣懂de.|3級2008-08-25一是音調、音節比較豐富。同漢語的主流北方語系和其他方言相比,廣東話有著獨自形成的音韻系統。現代普通話只有陰平、 陽平、上、去四聲,而廣東方言則有九個聲調和兩個變調。聲調即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陽去、陰入、中入、陽 入九聲;還有高平和高升兩個變調。由於音域寬廣,朗誦古詩
特別上口和押韻。如杜甫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此詩的深、心、金、簪四字廣東音同韻,而現代漢語卻不同韻,所以用粵語方言更鏗鏘有聲。
二是保持大量的古漢語。由於漢人入粵很早,就語言方面來說,離開中原越早,保留古漢語的成分就越多。有些口語詞在中原地區消亡了,卻保留在廣東話仲。如「索氣 是西晉時的漢語口語,中原地區早不用了,廣東話一直沿用至今;另一類語詞直到今天,還是沿用中原語音來讀,如「來」,廣東話念作「嚟」。廣東話中很多是古漢語,例如:
食(吃)、行(走)、走(跑)、著(穿)、面(臉)、飲(喝)、畀(給)、斟(倒)、怒(罵)、曉(知道)、翼(翅膀)、晏(遲)、滾水(開水)、傾偈(交談)、下晝(下午)、趁墟(趕集)等等,都是古漢語。
三是與吳越(楚)語言有許多相近之處。如:須同蘇,逃同徒,酒同走,毛同無,早同祖,等等。廣東話稱美好事物為「贊」,如今蘇州、寧波等地仍用此語。廣東話的「咁多」,實為吳越的「介多」。廣東話自稱我們為「我哋」,吳越「儂哋」,「儂」是吳越古音。吳越語的「黃、王」讀音不分,兩廣的廣東話也同樣如此。
四是特殊詞彙很多。如「菜」叫「餸」,「能幹」叫「叻」,「什麼」叫「乜嘢」,「睡」叫「瞓」等。廣東人喜愛創造形象生動的俗語和俚語統稱為慣用語。例如:八卦、即愛管閑事,愛講是非;牛一,戲稱生日;手信,送與親友的禮物;醒水,指機靈;咁串,相當於趾高氣揚;執生,指看著辦;執笠,指商店倒閉;生猛,指生氣勃勃;千祈,指切切不可大意;扮嘢,指賣弄;坳撬,指不順暢,有齟齬;沙塵,指輕浮,驕縱;紋路,指條理;拍拖,喻為戀愛;擁躉,指堅定的擁護者;俾面,為賞面、給面子的意思,等等。粵地名多用涌、瀝、甫等;稱小東西用「仔」,如「刀仔」、「凳仔」、「人仔」等;稱外國的東西為「番」,如叫老外叫「老番」等;粵語方言將車船停靠叫作「埋站」,結賬叫做「埋單」。
五是吸收外來語成分多。唐宋時期吸收阿拉伯語,如邋遢(贓),清至民國時期則大量吸收英語,如波(球),呔(車胎),的士(計程車),花臣(花樣),菲林(膠卷),士的(拐杖),士巴拿(扳手),買飛(買票)等。特別近年來,廣東話的發展變化較大,吸收很多外來語,詞彙創造量十分豐富,甚至將英語直譯成廣東話,如將party說成「派對」;show說成「大騷」;cool說成「酷」;等等。
六是詞語結構特殊。廣東話的名詞重疊成分多。如口多多(多嘴),心思思(心想),眼白白(睜眼)等;或者將動詞、形容詞重疊,如搞搞震(搞事),濕濕碎(瑣碎)等。
七是喜歡倒裝。如普通話的「要緊」,廣東話說成「緊要」;廣東話將「客人」說成「人客」;將「公雞」說成「雞公」;將「母雞」叫做「雞婆」、「雞項」。等等。這些用詞都帶有古越語痕跡。
八是語法顛倒。廣東話含雙賓語的句式,語序排列正好同普通話顛倒。如普通話習慣說「我給你送禮物」,廣東話的習慣說法是「我送你禮物畀你」;普通話說「你先吃」,廣東話說「你吃先」,等等。廣東話是「主語+謂語+直接賓語(事或物)+間接賓語(人)」,兩個賓語的語法詞序與漢語不同,如廣東人喜歡說「我年紀大過你」,中原人則說「我年紀比你大」。
九是喜用民間俚語。請看下面一段廣東話:昨天「潮流興」「炒更」,今日有興「跳槽」。今日「老細」「炒你魷魚」,聽日話唔定你會「炒」「波士」。所以你要自己「執生」,就係「食自己」。上一段話盡管你每隻字都認識,但其中的意思只有懂廣東話的人才明白,廣東話的奧妙堪值品味。
十是頗具特色的歇後語。廣東人在日常言語中喜歡摻進生動、幽默、諧趣的歇後語作為口頭禪。如:扮豬吃老虎----詐傻扮懵;年晚煎堆----人有我有,等等。一些歇後語的表現手法也非常豐富,有比喻性的,如「蠶蟲師爺----自困自」,「綉花枕頭----中看不中用」,「牛嚼牡丹----唔識花共草」;有假借性的,如「死雞撐飯蓋----死頂」,「半夜食黃瓜----唔知頭定尾」,「隔夜油炸鬼----沒厘火氣」;有雙關性的,

⑷ 應怎樣為粵語創造文字

無此必要。粵語原本就已經有文字,也就是說不需要再創建文字,無論是表音文字好還是表意文字都不會使它變得更方便學習與使用。所以,還是原來音意結合的好。

⑸ 懂日語,韓語或粵語(廣東話)都進來,看看我這個想法~你們認為粵語(廣東話)創造假名怎樣.

造個有意義嗎 就用同發音差不多的啦

閱讀全文

與創造廣東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