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孤獨及其所創造的歌曲

孤獨及其所創造的歌曲

發布時間:2021-10-06 08:17:32

1. 誰有電子版的叔本華的治療、與往事說再見、這一生為何而來、孤獨及其所創造的,發我謝謝!一定採納和好評

我有,把郵箱地址發給我

2. 不要讓孤獨死去——《孤獨及其所創造的》讀後感

[不要讓孤獨死去——《孤獨及其所創造的》讀後感]

《孤獨及其所創造的》無疑是一本暢銷書,甚至可以稱之為「經典」,網上的書評更是鋪天蓋地,只是已經讀完這本書將近2周的我,卻遲遲無法寫出一篇完整的讀後感,不要讓孤獨死去——《孤獨及其所創造的》讀後感。

這種感覺很奇特,是我從未經歷過的。初始是極為平淡的感覺,稍微帶些混亂,細節曖昧不明。在讀過一句話後,你會在幾張,幾頁之後突然又想起這句話,然後,如同潔白的宣紙上被蘸飽了墨的筆,濃重的畫了一筆、二筆、三筆,空無、虛浮的思緒驟然變得極為凝重,心上就象被壓上了重若泰山之石的感覺,連呼吸都變得艱難,意識中充滿著沉鬱和隱隱的恐懼。

卡夫卡。這本書帶著強烈的卡夫卡的色彩。我相信作者在創作這本帶有強烈自傳色彩的作品時,必定從卡夫卡的身上汲取和借鑒了許多關於「孤獨」的體驗。只是,作者的體驗更加的沉痛、深刻,更具危機感。

「像一隻受驚的小動物,自掘一條蜿蜒的甬道,以遁避世俗的傷害」。《孤獨》一書中的主人公「隱形人」與卡夫卡的心態、經歷有著驚人的相似。卡夫卡在自傳中陳述道:「就我的經歷而言,學校和家庭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要抹煞我的個性,我可以暫且忍受這些野蠻的壓制,但是,我的心靈卻留下了創傷,這個創傷是治癒不了的。」最終,他的選擇是與外界徹底斷絕往來,成了一個「獨自冷峻思索的人」。

而「隱形人」,在幼年時親眼目睹瘋狂的母親謀殺了自己的父親,這位母親是「女家長,絕對的獨裁者,是位於宇宙中心的原動力」。沒有愛,從母親,從這個本來應該充滿愛,應該是悲憫、善良、奉獻的化身的母親身上,「隱形人」得到的只有壓制、扼殺、殘忍、暴戾的對待。加之貧困和不斷的遷徙以逃避債務,在這種「反復無常」的生活中,「隱形人」形成了自身的「反復無常的准則」:「對一個孩子而言,這意味著天可能隨時塌下,意味著他永遠不能確定任何事。因此,他學會了永遠不相信任何人,甚至他自己。他學會了永遠不要要得太多」。

逃避。卡夫卡選擇的是逃避,隱形人同樣選擇的是逃避。因為對於他們而言,逃避是對於心靈最大的慰藉。卡夫卡在給費麗絲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我經常想,我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帶著紙筆和一盞燈待在一個寬敞的,閉門杜戶的地窖最裡面的一間里。飯由人送來,放在離我這間最遠的,地窖的第一道門後」,讀後感《不要讓孤獨死去——《孤獨及其所創造的》讀後感》。

而「隱形人」則是固執的待在那間昂貴的,但並不適合居住的房子里,一個人生活著:「這棟房子成了我父親生命的隱喻,成了他內心世界准確而忠實的代表。因為盡管他保持房屋整潔並或多或少地保存原樣,……這棟房子變得破爛不堪,走入其中令人沮喪。你會感覺好像走進了一棟盲人的房子。」

寫到這里,我必須說明,為什麼在這篇讀後感中,我要用卡夫卡來作為一個參照物或者對比物,那是因為,卡夫卡式的「孤獨」與「隱形人」式的「孤獨」具有本質上的不同,唯有通過對比,才可能突出後者的「孤獨」所蘊育的帶有毀滅性,破壞性的力量,甚至這種「孤獨」會成為21世紀的一種普適現象,一種也許會迅速蔓延的心理絕症,這也正是我為什麼隱隱感到恐懼的原因。

卡夫卡選擇的是與世隔絕的生活,雖然孤獨和渴望孤獨是他一生恆存的心理狀態,但要強調的是,他並沒有喪失對這個世界的「關懷」,也永遠沒有停止對人類,對人類的內心世界的探尋。在最狹小的「地窖」之中,他的目光和思想卻是無比的深邃,他開辟了一個比外部世界更為遼闊和博大的心靈之境。「卡夫卡以他對人類生存可能性的探索為人們建立了另一個與現實世界大相徑庭的世界,一個可以與現實世界互為參照的世界」。卡夫卡的孤獨是有生命力和無限創造力的,他的孤獨是「活著的」。

可是隱形人的孤獨,卻是「死了的」。

「就最深刻、最無法改變的意義而言,他是個隱形人」;「人們看見的出現在他們面前的那個他,並不是真正的他,而是一個他創造的人,一個人工生物,他可以通過控制這個人工生物,來控制其他人」。

「孤獨。但不是指孤身一人的那種狀況。而是退隱意義上的孤獨,是不必看見自己,是不必看見自己為他人所見」。

這就是我為之恐懼的「死一般的孤獨」。正如我在這本書的扉頁上寫的一段話:「這本書讓我感到異樣的壓抑和沉重,「隱形人」所經歷的「孤獨」是世間最大的磨難,也是現代人類面臨的最大危機。

什麼是真正的孤獨?不是一些人雲淡風輕拿來做為「小資」式無病呻吟的無聊情緒。真正的,最徹底的孤獨,是不願意別人見到自己,自己更加不願意見到自己!不信任他人,更不相信自己!不愛他人,更不愛自己!厭惡世界,更厭惡自己!逃避人群,也逃避開真實的自己!


無法愛,無法被愛。得了失語症或者說謊症,即使面對最愛的人,也唯有保持沉默或者撒謊!愛在靈魂中如火山岩漿般的沉積沸騰,卻無法流露和爆發,在一再的失望和絕望中消散冷卻,心死如塵灰,硬如岩石。這是最悲哀的人生,是人生無法承受的磨難!」

「隱形人」是作者的父親,我可以從書中的每一個字元中,感受到作者對於這位從未盡職過的父親極為深刻的愛。作為孩子他渴望父親的愛與關注,但最後他失望了,甚至絕望了,不過卻沒有放棄。在父親突然死亡後,他執拗的,艱難的從父親殘留的遺物、照片中尋找著原因。而最終「我失去了父親,但同時,我也找到了他」。

「和其他所有人一樣,我感覺到需要家庭和友情,需要慈愛和友好的交流。我不是鐵石做的,不像消防龍頭或者電燈柱。」——梵谷

也許這才是真正重要的:直抵人類感情的核心,不管有沒有證據。這是保羅.奧斯特想通過這本書說得最重要的一句話。

孤獨或許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無法擺脫,只是,不要讓孤獨死去!
〔不要讓孤獨死去——《孤獨及其所創造的》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3. 孤獨內向的人,看什麼書好

生命是一場漫長的告別。孤獨並不可怕,那是活著和成長的證明。你可能沒經歷過下面這些書中的故事,但或許體會過這種孤獨,或與之類似的東西。
01
《挪威的森林》
哪裡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
作者:[日]村上春樹
譯者:林少華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這是一部動人心弦的、略帶感傷的戀愛小說。
渡邊的初戀直子原是他高中同學木月的女友,後來木月自殺。一年後渡邊同直子不期而遇並開始交往。兩人只是日復一日地在落葉飄零的東京街頭漫無目標地行走。直子二十歲生日的晚上兩人發生了關系,第二天直子便不知去向。幾個月後直子來信說她住進一家深山裡的精神療養院。渡邊前去看望直子,分手前表示會永遠等她。
返校不久,一次偶然相遇,渡邊開始與低年級的綠子交往。綠子同內向的直子截然相反,「簡直就像迎著春天的晨光蹦跳到世界上來的一頭小鹿」。渡邊內心十分苦悶彷徨。一方面對溫柔靦腆的直子念念不忘,一方面又難以抗拒大膽迷人的綠子。不久傳來直子自殺的噩耗,渡邊失魂落魄地開始徒步旅行。最後,在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勵下,開始摸索此後的人生。
02
《孤獨或類似的東西》
真正的失去,就是連自己失去了什麼也記不起。
作者:[日]大崎善生
譯者:崔健
出版社:百花文藝出版社
一個與心中的孤獨坦誠相對的動人故事。要成長,傷痛就得大一些,傷口就得深一點。你可能沒經歷過書中的故事,但或許體會過這種孤獨,或類似的東西。
我即將讀六年級的那個冬天,相依為命的母親自殺了,世上只剩我孤零零一個人。從此,像把臟衣服扔進洗衣籃一樣,我將所有情感和想法都扔進一個籠子,不觸碰,不思考。此後十七年間,我努力忘掉一切,像木偶一樣漸漸長大。我躲進怪獸一樣巨大的東京悄無聲息地生活,但其實失去母親的巨大痛苦一直都在,從未消失。
二十九歲的一天,心中突然有一個小彈簧跳脫了,我發現自己再也沒有東西可以扔進籠子,精神和身體的雙重劇痛幾乎殺死了我。不知過了多久,我在醫院的病床上醒來,決心要找出母親自殺的真相。
03
《人間失格》
歲月,是人的救贖。忘卻,是人的救贖。
作者:[日]太宰治
譯者:許時嘉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人間失格》是日本著名小說家太宰治最具影響力的小說作品。
《人間失格》發表於一九四八年,是一部自傳體的小說,纖細的自傳體中透露出極致的頹廢,毀滅式的絕筆之作。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人生與思想,隱藏於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藉由葉藏的獨白,窺探太宰治的內心世界,一個「充滿了可恥的一生」。
在發表這部作品的同年,太宰治自殺身亡。
04
《藍狗的眼睛》
他們在時間里迷了路,他們為失去了的世界哭泣。
作者:[哥倫比亞]加西亞·馬爾克斯
譯者:陶玉平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馬爾克斯的14種孤獨,夢境中,困境中,恐懼中,慾望中,溝通中……他們在時間里迷了路,他們為失去了的世界哭泣。
我和一個女人在夢中相愛,她憑著我們的暗語「藍狗的眼睛」在現實中找我,可我每次醒來都會把夢境全部忘掉,我該如何找到那個在夢中愛我的女人?
今天是星期天,雨也停了下來,所以我打算帶上一束玫瑰去給自己上墳。可那個女人一直守在祭壇前面,二十年了,趁她出去找燈,我總算選准了幾枝特別棒的玫瑰……
05
《孤獨及其所創造的》
只有在孤獨的黑暗中,記憶的工作才會開始。
作者:[美]保羅·奧斯特
譯者:btr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
《孤獨及其所創造的》是保羅·奧斯特的自傳作品,作者在書中對父親、家庭、自我身份展開了神秘的追尋。
該書曾引起文壇熱烈討論,《孤獨及其所創造的》中接合了歐洲風味的前衛、感性,筆端帶點憂郁,文體清澈,並擅用嘲諷式的象徵主義。保羅·奧斯特經常運用文學游戲使故事生動,並在每一本新書中鞭策自己徹底重塑風格,是勇於創新的當代作家之一。

4. 我想知道翻譯保羅·奧斯特 《孤獨及其所創造的》譯者btr的資料

btr,筆名還包括小浪、浪得虛名等,B型白羊座,1974年生於上海,畢業於復旦大學版經濟系,權曾供職於某會計師事務所,現於某外企工作,本職工作與媒體或文化藝術無關。業余身份為自由撰稿人,《上海壹周》專欄作者,為包括《上海壹周》、《周末畫報》、《南方都市報》、《上海文化》、《東方早報》、《生活周刊》、《秀》等各大媒體提供專欄雜散文、書影評和閱讀筆記。

btr熱愛西方當代小說,《孤獨及其所創造的》為其第一本譯作。btr著迷於新鮮有創意的敘事,對語言敏感。喜歡當代藝術、電影及其它無用之物。身份:「萬般皆下品,唯有小說高」偏見持有人。

部落格:{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致力於以各種形式記錄「現實被扭曲了的投影」。http://btr.blogbus.com

5. 在心理學上 熱鬧之後的孤獨感 叫什麼現象

不甘寂寞,害怕孤單,缺泛安全感,外表堅強其實內心很脆弱

6. 勵志書籍推薦

1. 了不起的蓋茨比

[美]菲茨傑拉德

《了不起的蓋茨比》、《卡拉馬佐夫兄弟》和《漫長的告別》是我人生(身為讀書人和作家的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小說。倘若只讓我從中挑選一本,那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不起的蓋茨比》。

2. 漫長的告別

作者 : [美] 雷蒙德·錢德勒

毋庸置疑,《漫長的告別》是部完美的傑作。極其出類拔萃。如果允許我用誇張的表述,那幾乎達到了夢幻的境界。

3. 卡拉馬佐夫兄弟

作者 : 陀思妥耶夫斯基

作為作家的終極目標是寫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式的作品。

4. 長日留痕

作者 : [英] 石黑一雄

至今為止,我閱讀石黑的作品時從來不曾失望過,也從未感到不以為然。

5. 孤獨及其所創造的

作者 : [美] 保羅·奧斯特

能見識保羅·奧斯特是我此生的榮幸。

6. 然而,很美

作者 : (英)傑夫·戴爾

作為一個譯者,非常幸運還能享有這樣的喜悅:發現在日本還鮮為人知的作家。

7. 撒冷鎮

作者 : [美] 斯蒂芬·金

我將金與其他眾多恐怖小說家區別開來看待,是從第二部作品《撒冷鎮》開始的。

8. 麥田裡的守望者

作者 : [美國] J. D. 塞林格

優秀的經典名著多幾種譯本也不妨事……有幾種高品質的選項,通過多種面貌的積累,原文應有的姿態自然而然地浮現出來,這才是翻譯最理想的形態。我想《麥田裡的守望著》已經躋身這類「經典」的范疇。

9. 城堡

作者 : [奧]卡夫卡

卡夫卡是我一生最鍾愛的作家之一。我15歲時第一次接觸卡夫卡的《城堡》,這是一部了不起的經典巨作,帶給我極大的觸動。卡夫卡在書中描繪的世界既真實又虛幻,將我的心靈和靈魂同時割裂成兩部分。

10. 雷蒙德·卡佛短篇小說自選集

作者 : [美] 雷蒙德·卡佛

卡佛終其一生,拚命堅持寫作卡佛的故事。由於他稍微拯救了自己,我們也會(在大多數情況下)稍微獲得拯救。這大約就是卡佛作品為全世界作者熱心閱讀至今的理由之一。

11. 外國中短篇小說藏本·契訶夫

作者:[俄]契訶夫

他不太陳述意見,只是認真觀察細微之處,加以描寫。觀察後描寫,再觀察,再描寫。從這種姿態中,他的憤怒和悲痛靜靜地浮現出來了。不是憤怒或悲痛地在寫,而只是凸顯結果。契科夫作為一名觀察者,真是非常出色啊。

12. 蟹工船

作者 : [日本]小林多喜二

在那之前的年代,有過戰爭、有過貧窮,值得寫的東西比比皆是。從思想性的角度,出了《蟹工船》這樣的作品。

13. 千面英雄

作者 : [美] 約瑟夫·坎貝爾

經常看的倒是《我們賴以為生的神話》的作者約瑟夫·坎貝爾的作品。並不是對寫小說有什麼幫助,僅僅是因為有趣才讀的。

14. 尋歡作樂

作者 : [英]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

這段時間我又重讀了一遍《毛姆全集》。

15. 阿Q正傳

作者 : 魯迅

在結構上,魯迅的《阿Q正傳》通過精確描寫和作者本人截然不同的阿Q這一人物形象,使得魯迅本身的痛苦和悲哀浮現出來。這種雙重性賦予作品以深刻的底蘊。

16. 砂女

作者 : [日] 安部公房

在日本,我前面一代的三個重要作家,是三島、安部公房和大江健三郎。他們當中,我必須說,我最喜歡安部,最不喜歡三島。

17. 1984

作者 : [英] 喬治·奧威爾

(《奇鳥行狀錄》)設定為1984年,當然是因為喬治·奧威爾的《1984》。

18. 靜靜的頓河

作者 : [蘇] 肖洛霍夫

我讀的第一本長篇是《靜靜地頓河》……上中學的時候我讀了三遍,因為太有趣了。

19. 眾生安眠

作者 : (美)庫爾特·馮內古特

因為知道了布勞提根和馮內古特,心想還有這樣的小說啊,我覺得這極大地影響了比如《且聽風吟》和《一九七三年的彈子球》。假如沒有他們,我想或許就不會有那樣的作品了。

20. 悲慘世界

作者 : [法] 雨果

7. 求劉昊霖孤獨及其所創造的

歌名:孤獨抄及其所創造的
作曲 : 劉昊霖
作詞 : 唐映楓
歌手:劉昊霖
所屬專輯:孤獨及其所創造的
劉昊霖《孤獨及其所創造的》歌詞如下:
飲醉不止馬匹
還有肅殺黃昏
結伴成行的歡愉
我呆坐於肥胖里
唔…
從未情慾而得體
不甘果腹,所以菩提
攀緣不得
而已
破碎的人吶
將心底暮色托起
貪慕衰老,仿行詩句
從未真正失去
晨早不止風息
還有槍和肚皮
趔趄上岸的青年
因為言語而秩序
鮮活的人吶
從未情慾而得體
不甘果腹,所以菩提
攀緣不得
而已
深淵的人吶
吞咽子彈與潮汐
不斷出離再凋敝於
世道的陰影里
溫柔地枯寂
為眼前四季屏息
不解自由,然後自縊
自然沒有目的
時間所賦予
從未流動而具體
一如孤獨所有賦予
從未存在深意
你以為我是你
沒有人是自己
所尋的終將失去
所愛的終歸懷疑

閱讀全文

與孤獨及其所創造的歌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