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19世紀末三大發明

19世紀末三大發明

發布時間:2021-10-05 13:04:39

㈠ 19世紀末物理學三大發現是什麼

物理學的三大發現:X射線 發現電子 天然放射性的發現
一、X射線
19世紀末,陰極射線的研究正方興未艾,德國的維爾芝堡大學,治學嚴謹的倫琴(1845-1923)教授,也致力於這個問題的研究.
1895年11月8**晚,倫琴用黑的厚紙板把陰極射線管子包起來,意外的發現1米以外的熒光屏在閃光,而這絕不是陰極射線,因陰極射線穿不透玻璃,只能行進幾厘米遠.
倫琴斷定這是一種新射線,一種從未曾記載過的東西.倫琴用它拍出了一張肉淡骨濃的手掌照片,有人用它鑒別古畫,一時引起轟動,倫琴將這具有非凡魅力的射線命名為「X」射線.
由於X射線與原子中內層電子的躍遷有關,這說明了物理學還存在亟待搜索的未知領域.
X射線本身在醫療、研究物質結構等方面都有很多的實用價值.
二、發現電子
1.對陰極射線的眾說紛紜
19世紀末,陰極射線是一個熱門話題,有人認為這是一種以太波,有人認為是一種電磁波,而第一個確認它是粒子流,並由此發現基本粒子——電子的是JJ.湯姆遜.
2.意義:
a.宣告了原子是可分的.
b.為進行電子和原子的研究開創了新的實驗技術.
JJ.湯姆遜於1906年獲諾貝爾獎.
三天然放射性的發現——鈾鹽的放射性的發現
1.貝克勒爾 (1852-1909)
生長在法國巴黎,家庭中有許多學者.祖父和父親都是固體磷光專家,從事研究工作有60年的歷史,貝克勒爾早期從事光學研究,43歲開始研究放射現象.
2.鈾鹽的實驗
倫琴的發現,使貝克勒爾聯想到,天然物體是否也能產生X光那樣的放射現象呢?由於有著家庭的背景,貝克勒爾捷足先登,從諸多發光物體中,最後選擇到鈾鹽.最初他認為是由太陽激發鈾鹽的熒光,但是,由於天連續陰雨綿綿,貝克勒爾不得不把用黑紙包的感光底片與鈾鹽一起鎖進了抽屜,結果底片仍舊被鈾鹽感光了,鈾元素自身也能產生輻射的現象,再一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3.意義
貝克勒爾射線的發現,是人類第一次發現某些元素自身也具有自發輻射現象,引起了人們對原子核問題的關注.
貝克勒爾獲1903年諾貝爾獎.

㈡ 19世紀的三大發明分別是什麼

19世紀
自然科學
的三大發現及其發明者是:
1.細胞學說
19世紀30年代
,由
德國

植物學家
施萊登

動物學家
施旺
提出
2.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
可以說是
多人
研究的結果。
1842年
,德國的
青年醫生
邁爾(J.R.Mayer,1814-1878),寫成了他的第一篇關於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論文:《論無機自然界的力》;
1847年,
英國
釀酒商焦耳、德國
物理學家
赫爾姆霍茨分別發表各自有關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的講演或論文;不過,焦耳被認為是最先用
科學實驗
確立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的人,但
焦耳和赫爾姆霍茨也承認邁爾發現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的優先權。
1953年,威廉·
湯姆生
幫助焦耳終於完成了關於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的精確表述。至此,自然科學中的三大發現之一的能量轉化和
能量守恆定律
宣告得到公認。
3.生物進化論
1859年,英國
生物學家
達爾文
出版了《
物種起源
》,闡述了以
自然選擇學說

主要內容

生物進化理論
,給神創論和
物種
不變論以沉重的打擊。這也是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
也有人說是:19世紀的三大
發明
分別是
蒸汽機
、銀行、汽車。

㈢ 列舉19世紀最偉大的發明

恩格斯曾對學說給以高度評價,把它與列文·虎克的細胞學說、焦耳用實驗確立的能量守恆定律(熱力學第一定律)、達爾文的進化論 並列為19世紀的三大發明.

1888年,愛爾蘭的獸醫鄧洛普,從醫治牛胃氣膨脹中得到啟示,將自家花園用來澆水的橡膠管粘成圓形並打足氣裝在自行車上,這是充氣輪胎的開端。充氣輪胎是自行車發展史上的一個劃時代的創舉不但從根本上改變了自行車的騎行性能,而且完善了自行車的使用功能。 從1791年到1888年,摩托車的始祖——自行車的發明和改進,經歷了近100年中這些發明者的不懈奮斗。我們不得不為人類的發明創造所感動。

19世紀80年代中期,德國發明家戴姆勒和卡爾·本茨提出了輕內燃發動機的設計,這種發動機以汽油為燃料。90年代,德國工程師狄塞爾設計了一種效率較高的內燃發動機,因它可以使用柴油作燃料,又名柴油機。內燃機的發明,一方面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動機問題,引起了交通運輸領域的革命性變革。19世紀晚期,新型的交通工具——汽車出現了。80年代,德國人卡爾·本茨成功地製成了第一輛用汽油內燃機驅動的汽車。1896年,美國人亨利·福特製造出他的第一輛四輪汽車。與此同時,許多國家都開始建立汽車工業。

㈣ 19世紀的重大發明

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提出了發電機的理論基礎。科學家們根據這一發現,從19世紀六七十年代起對電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現了一系列電氣發明
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製成發電機。19世紀70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
1845年德國人馮·馬騰斯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搖攝150°的轉機。
1849年戴維·布魯司特發明了立體照相機和雙鏡頭的立體觀片鏡。
1861年物理學家馬克斯威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張彩色照片。
1876年,定居美國波士頓的蘇格蘭人貝爾試通電話成功,愛迪生等人在貝爾發明的基礎上作了重要改進,使電話通訊很快風行全球的許多國家。
1877年,美國建成第一座電話交換台。
1882年,法國人德普勒發現了遠距離送電的方法,美國科學家愛迪生建立了美國第一個火力發電站,把輸電線聯接成網路。電力是一種優良而價廉的新能源。它的廣泛應用,推動了電力工業和電器製造業等一系列新興工業的迅速發展。人類歷史從「蒸汽時代」跨入了「電氣時代」。 1886年英國的機械工程師斯塔利,從機械學、運動學的角度設計出了新的自行車樣式,裝上前叉和車閘,前後輪大小相同,以保持平衡,並用鋼管製成了菱形車架,還首次使用了橡膠車輪。斯塔利不僅改進了自行車的結構,還改制了許多生產 自行車部件用的機床,為自行車的大量生產和推廣應用開辟了寬闊的道路,因此他被後人稱為「自行車之父」。他所設計的自行車車型與今天自行車的樣子已經基本一致了。
1888年,愛爾蘭的獸醫鄧洛普,從醫治牛胃氣膨脹中得到啟示,將自家花園用來澆水的橡膠管粘成圓形並打足氣裝在自行車上,這是充氣輪胎的開端。充氣輪胎是自行車發展史上的一個劃時代的創舉不但從根本上改變了自行車的騎行性能,而且完善了自行車的使用功能。
從1791年到1888年,摩托車的始祖——自行車的發明和改進,經歷了近100年中這些發明者的不懈奮斗。我們不得不為人類的發明創造所感動。
1888年,德國科學家赫茲發現了電磁波。利用這種電磁波,義大利人馬可尼制出了無線電通訊設備。
1899年,馬可尼在英法之間發報成功;
19世紀80年代中期,德國發明家戴姆勒和卡爾·本茨提出了輕內燃發動機的設計,這種發動機以汽油為燃料。90年代,德國工程師狄塞爾設計了一種效率較高的內燃發動機,因它可以使用柴油作燃料,又名柴油機。內燃機的發明,一方面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動機問題,引起了交通運輸領域的革命性變革。
19世紀晚期,新型的交通工具——汽車出現了。80年代,德國人卡爾·本茨成功地製成了第一輛用汽油內燃機驅動的汽車。1896年,美國人亨利·福特製造出他的第一輛四輪汽車。與此同時,許多國家都開始建立汽車工業。

法 國 笛 卡 爾 創立了解析幾何
德 國 萊布尼茨 發明微積分
英 國 牛 頓 發明微積分②確立運動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
英 國 法 拉 第發現電磁感應原理
英 國 道 爾 頓 創立了近代原子學說
俄 國 門捷列夫制定了化學元素周期表
英 國 達 爾 文創立了生物進化學說
法 國 巴 斯 德 開創了微生物學

㈤ 19世紀三大科學發現是什麼

著名網路科普作家塔米姆·安薩利在其近著中,提出了對社會有重大影響的10大科學發現:
人類最偉大的十個科學發現
一、勾股定理。在每個直角三角形中,斜邊的平方等於兩直角邊平方之和。第一個證明這一定理的是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哲學家畢達格拉斯。畢達格拉斯認為,物理世界的核心是數學。將物理學與數學相結合,證明是最富有成果的結合。甚至到現在,如果一項科學理論能夠從數學上加以證明,人們才會認為這項科學理論是真正可靠的。
二、微生物的存在。17世紀末,荷蘭透鏡製造商列文·虎克從自己的牙齒刮下一些污物,並通過顯微鏡觀看這些東西。他認為這里有「小微生物」在動。事實上,人肉眼是看不見這種「小微生物」的。約兩個世紀後,對這種「不可見」微生物的了解,使巴斯德提出了疾病的微生物理論,這一理論又使醫生攻克了多種疾病:傷寒、小兒麻痹症及白喉等。之後,人類對從傳染病、心臟病到癌症等死亡主要原因的認識發生了變化。
三、三大運動定律。牛頓提出了運動的三大定律,解釋了宇宙中所有物體的運動。牛頓還發明了微積分及解釋了引力。
四、物質的結構。1789年,法國化學家拉瓦錫推翻燃素說,提出「元素」說。他說,這種「元素」物質不能被任何化學過程再分解。他提出的元素表是不完整的,且有一些錯誤,但是他對完整元素表的提出起到了重要作用。基於他的工作,科學家們提出近代的看法:即所有物質能被分解為109種元素,所有元素是由原子構成,所有原子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等等……
五、血液循環。每一個人擁有固定量血液,以固定方向繞其身體循環。這個事實在12世紀,首先由阿拉伯醫生Ibnal-Nafis發現。17世紀,又被英國醫生哈維再次予以發現。哈維的成就為人們充分了解人和動物的生理學開辟了新的途徑。
六、電流。19世紀,伏打等科學家們讓「電」流動。使人們了解到電流是一種性質截然不同的力。發現電流要比其實際應用意義重大得多,科學家發現,電、磁、無線電波和光是各種不同形式的電磁力。
七、物種進化。人們習慣認為,目前在地球上的每一種生命從一開始就是這樣,即沒有新的物種誕生,迄今也未發生什麼變化。19世紀達爾文提出進化論,揭示出地球上生命的動態性質。盡管進化論本身在科學家們之間仍有爭議,但事實上,沒有一名主流科學家懷疑下列事實:老的物種在死亡、新的物種在生成。
八、基因。孟德爾從未描述過基因,也沒有觀測到基因以及使用基因這個詞。但這位奧地利傳教士發現了遺傳定律,僅僅通過繁育豌豆,畫出其結果圖,就得出了卓越的結論。孟德爾發現,在預先可測知規律下控制的組合,父母可將其獨特的特性傳給子女。科學家隨後判定必然是某些實際的物質攜帶這種特性,於是創立了基因這個詞。1953年,克里克和沃森發現DNA的雙螺旋結構。
九、熱力學四大定律。18世紀,卡諾等科學家發現在諸如機車、人體、太陽系和宇宙等系統中,從能量轉變成「功」的四大定律。沒有這四大定律的知識,很多工程技術和發明就不會誕生。熱力學四大定律對宇宙有重大意義,總的無序量一直在增加。
十、光的波粒二象性。牛頓認為光的行為像波,後來其他科學家認為,光的行為像粒子流。光是波還是粒子?20世紀初,波爾、普朗克和愛因斯坦發現,光是波也是粒子,這種似是而非的觀點導致了量子力學的誕生。量子力學是20世紀物理學的重大成就,是對「宇宙實際由什麼構成」的最深刻描述。

㈥ 19世紀末,物理學的三大發現是什麼具體

19世紀末,物理學上出現了三大發現,即X射線、放射性和電子。

這些新發現猛烈地沖擊了道爾頓關於原子不可分割的觀念,從而打開了
原子和原子核內部結構的大門,揭露了微觀世界中更深層次的奧秘。
熱力學等物理學理論引入化學以後,利用化學平衡和反應速度的概
念,可以判斷化學反應中物質轉化的方向和條件,從而開始建立了物理
化學,把化學從理論上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在量子力學建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化學鍵(分子中原子之間的結
合力)理論,使人類進一步了解了分子結構與性能的關系,大大地促進了
化學與材料科學的聯系,為發展材料科學提供了理論依據。
化學與社會的關系也日益密切。化學家們運用化學的觀點來觀察和
思考社會問題,用化學的知識來分析和解決社會問題,例如能源危機、
糧食問題、環境污染等。
化學與其他學科的相互交叉與滲透,產生了很多邊緣學科,如生物
化學、地球化學、宇宙化學、海洋化學、大氣化學等等,使得生物、電
子、航天、激光、地質、海洋等科學技術迅猛發展。
化學也為人類的衣、食、住、行提供了數不清的物質保證,在改善
人民生活,提高人類的健康水平方面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現代化學的興起使化學從無機化學和有機化學的基礎上,發展成為
多分支學科的科學,開始建立了以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
理化學和高分子化學為分支學科的化學學科。化學家這位「分子建築師」
將運用善變之手,為全人類創造今日之大廈、明日之環宇

㈦ 十九世紀末的三大物理發現的意義

X射線的發現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物理學的三大發現(X射線1896年、放射線1896年、電子1897年)之一,這一發現標志著現代物理學的產生。
19世紀末,陰極射線是物理學研究課題,許多物理實驗室都開展了這方面的研究。1984年11月8日,德國物理學家倫琴將陰極射線管放在一個黑紙袋中,關閉了實驗室燈源,他發現當開啟放電線圈電源時,一塊塗有氰亞鉑酸鋇的熒光屏發出熒光。用一本厚書,2-3厘米奪取的木板或幾厘米厚的硬橡膠插在放電管和熒光屏之間,仍能看到熒光。他又用盛有水、二硫化碳或其他液體進行實驗,實驗結果表明它們也是「透明的」,銅、銀、金、鉑、鋁等金屬也能讓這種射線透過,只要它們不太厚。倫琴意識到這可能是某種特殊的從來沒有觀察到的射線,它具有特別強的穿透力。他一連許多天將自己關在實驗室里,集中全部精力進行徹底研究。6個星期後,倫琴確認這的確是一種新的射線。
1895年12月22日,倫琴和他夫人拍下了第一張X射線照片。1895年12月28日,倫琴向德國維爾茲堡物理和醫學學會遞交了第一篇研究通訊《一種新射線——初步研究》。倫琴在他的通訊中把這一新射線稱為X射線,因為他當時無法確定這一新射線的本質。
自倫琴發出X射線後,許多物理學家都在積極地研究和探索,1905年和1909年,巴克拉曾先後發現X射線的偏振現象,但對X射線究竟是一種電磁波還是微粒輻射,仍不清楚。1912年德國物理學家勞厄發現了X射線通過晶體時產生衍射現象,證明了X射線的波動性和晶體內部結構的周期性,發表了《X射線的干涉現象》一文。
勞厄的文章發表不久,就引起英國布拉格父子的關注,當時老布拉格(W H. Bragg)已是利茲大學的物理學教授,而小布拉格(W L. Bragg)則剛從劍橋大學畢業,在卡文迪許實驗室。由於都是X射線微粒論者,兩人都試圖用X射線的微粒理論來解釋勞厄地照片,但他們的嘗試未能取得成功。年輕的小布拉格經過反復研究,成功地解釋了勞厄的實驗事實。他以更簡結的方式,清楚地解釋了X射線晶體衍射的形成,並提出著名的布拉格公式:nX=Zdsino這一結果不僅證明了小布拉格的解釋的正確性,更重要的是證明了能夠用X射線來獲取關於晶體結構的信息1912年11月,年僅22歲的小布位格以《晶體對短波長電磁波衍射》為題向劍橋哲學學會報告了上述研究結果。老布拉格則於1913年元月設計出第一台X射線分光計,並利用這台儀器,發現了特徵X射線。小布拉格在用特徵X射線分析了一些鹼金屬鹵化物的晶體結構之後,與其父親合作,成功地測定出了金剛石的晶體結構,並用勞厄法進行了驗證。金剛石結構的測定完美地說明了化學家長期以來認為的碳原子的四個鍵按正四面體形狀排列的結論。這對尚處於新生階段的X射線晶體學來說用於分析晶體結構的有效性,使其開始為物理學家和化學家普遍接受。
隨著研究的深入,X射線被廣泛應用於晶體結構的分析以及醫學和工業等領域。對於促進20世紀的物理學以至整個科學技術的發展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還剩一個放射線。。

㈧ 被恩格斯列為19世紀三大發明有哪些

被恩格斯列為19世紀三大發現:細胞學說、進化論和能量守恆定律.
1)細胞學說
【簡介】細胞學說是1838~1839年間由德國的植物學家施萊登(Schleiden)和動物學家施旺(Schwann)所提出,直到1858年才較完善。它是關於生物有機體組成的學說,主要內容有:
① 細胞是有機體, 一切動植物都是由單細胞發育而來, 即生物是由細胞和細胞的產物所組成;
② 所有細胞在結構和組成上基本相似;
③ 新細胞是由已存在的細胞分裂而來;
④ 生物的疾病是因為其細胞機能失常。
⑤.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⑥.生物體是通過細胞的活動來反映其功能的。
2)【生物進化論】簡稱進化論,是生物學最基本的理論之一。進化(Evolution),是指生物在變異、遺傳與自然選擇作用下的演變發展,物種淘汰和物種產生過程。地球上原來無生命,大約在30多億年前,在一定的條件下,形成了原始生命,其後,生物不斷的進化,直至今天世界上存在著170多萬個物種。生物進化論最早是由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提出的,在其名著《物種起源》有詳細的論述。
進化論有三大經典證據:比較解剖學、古生物學和胚胎發育重演律。
3)【能量守恆與轉化定律 】
定律內容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別的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別的物體,在轉化或轉移的過程中其總量不變。能量守恆定律如今被人們普遍認同,但是並沒有嚴格證明。
(1)自然界中不同的能量形式與不同的運動形式相對應:物體運動具有機械能、分子運動具有內能、電荷的運動具有電能、原子核內部的運動具有原子能等等。
(2)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間可以相互轉化:「摩擦生熱是通過克服摩擦做功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水壺中的水沸騰時水蒸氣對壺蓋做功將壺蓋頂起,表明內能轉化為機械能;電流通過電熱絲做功可將電能轉化為內能等等」。這些實例說明了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間可以相互轉化,且是通過做功來完成的這一轉化過程。
(3)某種形式的能減少,一定有其他形式的能增加,且減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某個物體的能量減少,一定存在其他物體的能量增加,且減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閱讀全文

與19世紀末三大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