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哪些東西是外國發明的
外國的發明家及發明:
1、維爾納·馮·西門子
維爾納·馮·西門子(Ernst Werner von Siemens)(1816年12月13日—1892年12月6日)世界著名的德國發明家、企業家、物理學家、電氣工程師,鋪設、改進海底、地底電纜、電線,修建電氣化鐵路,提出平爐煉鋼法,革新煉鋼工藝,創辦西門子公司。
1866年,維爾納-西門子研發出了直流發電機,最初運用於軍事目的,在功率和負荷能力進一步改進之後,發現這種機器在電車和電氣發動機領域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1879年,西門子公司為柏林街道安裝了路燈。1880年,電梯被製造出來。1881年,西門子建立了第一個電子公共交通系統,使有軌電車行駛在柏林近郊。從1877年開始,電話機也加入到公司產品行列。
2、亞歷山大·貝爾
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1847年3月3日-1922年8月2日),美國發明家、企業家。
貝爾的主要成就是發明了電話;此外,還製造了助聽器;改進了愛迪生發明的留聲機;對聾啞語的發明貢獻甚大;貝爾寫的文章和小冊子超過100篇。1881年,他為了發現美國總統詹姆士·加菲爾德體內的子彈設計了一個檢驗金屬的裝置,成為X光機的前身。還創立了英國聾啞教育促進協會。
3、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米蘭鎮,逝世於美國新澤西州西奧蘭治。發明家、企業家。
1877年,愛迪生發現電話傳話器里的膜板隨著說話聲會引起振動的現象,便拿短針作了試驗,從中得到很大的啟發。說話的快慢高低能使短針產生相應的不同顫動。那麼,反過來,這種顫動也一定能發出原先的說話聲音,於是他開始研究聲音重發的問題。
8月15日,愛迪生讓助手按圖樣制出一台由大圓筒、曲柄、受話機和膜板組成的「怪機器」,製成之後,愛迪生取出一張錫箔,卷在刻有螺旋槽紋的金屬圓筒上,讓針的一頭輕擦著錫箔轉動,另一頭和受話機連接,然後愛迪生搖動曲柄,對著受話機唱歌,之後把針又放回原處,再搖動曲柄,接著機器就回放出愛迪生的聲音。
12月,愛迪生公開展示這台「錫箔筒式留聲機」,轟動了全世界。
4、伽利爾摩·馬可尼
伽利爾摩·馬可尼(Guglielmo Marconi,1874年4月25日—1937年7月20日),義大利無線電工程師、企業家、實用無線電報通信的創始人。
1894年年滿二十歲的馬可尼了解到海因利希·赫茲幾年前所做的實驗,這些實驗清楚地表明了不可見的電磁波是存在的,這種電磁波以光速在空中傳播。
馬可尼很快就想到可以利用這種波向遠距離發送信號而又不需要線路,這就使電報完成不了的許多通信有了可能。例如利用這種手段可以把信息傳送到海上航行的船隻。
馬可尼經過一年的努力,於1895年成功地發明了一種工作裝置,1896年他在英國做了該裝置的演示試驗,首次獲得了這項發明的專利權。馬可尼立即成立了一個公司,1898年第一次發射了無線電。翌年他發送的無線電信號穿過了英吉利海峽。
雖然馬可尼最重要的專利權是在1900年授予的,但是他不斷地改進自己的發明,從中獲得了許多專利權。1901年他發射的無線電信息成功地穿越大西洋,從英格蘭傳到加拿大的紐芬蘭省。
5、卡爾·弗里特立奇·本茨
卡爾·弗里德里希·本茨(Karl Friedrich Benz,1844年11月25日-1929年4月4日),德國著名的戴姆勒-賓士汽車公司的創始人之一,現代汽車工業的先驅者之一,人稱「汽車之父」、「汽車鼻祖」。
1879年12月31日製造出第一台單缸煤氣發動機(轉速為200轉/分,功率約為0.7千瓦)。
1886年1月29日本茨終於又研製成功了單缸汽油發動機(與對手不同的是,本茨將發動機安裝在三輪車架上),發明了第一輛不用馬拉的三輪車(現保存在慕尼黑的汽車博物館)。
1886年1月29日卡爾·本茨試製成功世界上第一輛單缸發動機三輪汽車。
② 國外最新科技發明有哪些 急。。
科學家發明"聲音照相"軟體 可助盲人聽聲辨物;
國外科學家日前發明了一種全新量子晶元(Quantum chip),...University of Bristol)
3D立體列印機。
③ 國內外最新科技成果
天津威歐斯公司早在非典爆發之前就向專利審批部門遞交了隱形液體手套的可行性專利報告,充分顯示出威歐斯公司在科研領域的前瞻性眼光。之後爆發的非典疫情讓人們體會到生命的脆弱和健康的珍貴,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衛生習慣隨之也被深刻地改變。人們對於健康的關注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每個細節,而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雙手的健康問題就尤其引人注目。天津威歐斯公司及時抓住了這個千載難逢的市場商機,以創新性手部衛生新概念,匯集國內外最新生物科技成果,傾力推出具有良好抗菌潤膚功能的隱形液體手套。 隱形液體手套是天津威歐斯公司採用 國內外最新生物科技成果 經過多年潛心研製的一款具有革命性意義的綠色環保護膚用品,並榮獲國家發明專利( ZL03150232.6,ZL200510133674.X,ZL200710059270.X )。本產品由採用現代生物技術從海洋生物中提取的天然高分子活性材料製成,該活性材料也是至今為止人類發現的唯一一類具有抗菌抑菌功能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此外,本產品還富含多種天然成分,如維他命 E , TCC 抗菌劑等,可持續、安全、穩定的殺滅各種接觸性病菌、真菌、支原體、傳染病和殘留物,殺菌率高達 99.98% ,明顯改善人體皮膚本身的抗菌力,並提高自身免疫力,同時本產品還能夠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深層滋潤皮膚,持久有效的去除皮膚表層附著的油污垢。因此,本產品即可作為日常生活的化妝品用,也可用作醫療保健用品。使用時,本產品可在人體表面形成雙層可生物降解的液體保護膜,可抵禦多種有害物質及污垢的侵襲,抑菌去油有效時間長達 10-24 小時。使用結束後,用水沖洗,即可「脫」除。既方便快捷,又綠色環保。 隱形液體手套廣泛應用於機械製造、交通運輸、煤礦、石油化工、油漆、機械維修、金融、電訊、學校、網吧、餐飲等行業的從業人員,無論是在人們上學、上班、娛樂、點鈔之前或工作、商旅之中,如果使用了本產品,都可達到消毒、殺菌等防護作用。 隱形液體手套不僅能除油護手,有效抗菌、抑菌、抵抗病毒入侵,而且具有良好的氣體通透性,使用中不影響手部皮膚呼吸,手感舒適順暢。本產品還具有極佳的肌膚親和性,塗抹在手部後, 1 分鍾即可自然風干成膜,成膜後緊貼手部皮膚,不影響手部靈活,沒有異樣感覺,工作、學習均不受影響;獨特的皮膚修復功能,能促進手部皮膚細微創傷的自我修復,並能夠阻擋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 隱形液體手套使用簡便,使用時擠出 1-2ml 均勻塗抹在雙手上, 1 分鍾後自然風干即可進行工作。工作之後,用清水洗手即可。需要特別提示的是:使用中接觸水後需重新「穿戴」,以保持效果
④ 世界重大發明一覽表,要20個
一、古代發明
1、指南針
指南針是用以判別方位的一種簡單儀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俗稱吸鐵石)。磁針在地磁場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
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指南針的N指北方,E指東方,W指西方,S指南方。 指南針是利用磁鐵在地球磁場中的南北指極性而製成的一種指向儀器,有多種形體。早在戰國時期,中國先民已用天然磁石製成指示方向的司南之勺。
三國魏時,馬鈞利用磁鐵和差速齒輪製造了能指示方向的機械裝置——指南車。宋代科學家沈括在其《夢溪筆談》中記載了製作指向用的磁針的方法。後來,又發展成磁針和方位盤聯成一體的羅盤。至晚在北宋後期,指南針已用於航海;南宋時,已使用針盤導展和經濟文化的交流,起了極大作用。
2、造紙術
大約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中國就有了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到了春秋時,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龜甲和獸骨,稱為竹簡和木牘。甲骨和簡牘都很笨重,戰國時思想家惠施喜歡讀書,每次外出遊學身後都跟著五輛裝滿竹簡的大車,所以有學富五車的典故。
西漢時在宮廷貴族中又用縑帛或綿紙寫字。縑是細絹、帛是絲織品的總稱吏一方縑帛上寫字時,便於書寫,不但比簡牘寫得多,而且還可以在上面作畫,但是價格昂貴,只能供少數王宮貴族使用。公元前2世紀西漢初期已經有了紙 ,而蔡倫只是改造了紙。
造紙術在7世紀經朝鮮傳到日本。8世紀中葉傳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12世紀,歐洲才仿效中國的方法開始設廠造東漢和帝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在總結前人製造絲織晶的經驗的基礎上,用樹皮、破漁網、破布、麻頭等作為原料,製造成了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改進了造紙術,才使紙成為人們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
3、活字印刷術
它開始於隋朝的雕版印刷,經宋仁宗時的畢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並由蒙古人傳至了歐洲,所以後人稱畢升為印刷術的始祖。中國的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造了條件。
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塊塊木板上雕刻成凸出來的反寫字,然後再上墨,印到紙上。每印一種新書,木板就得從頭雕起,速度很慢。如果刻版出了差錯,又要重新刻起,勞作之辛苦,可想而知。
唐咸通九年(868)印製的《金剛經》 ,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有刻印時間的印刷品。 宋仁宗慶歷年間,平民畢升在雕版印刷業已普及的基礎上,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它是用膠泥刻字,每字一印,燒後製成字印。將一顆顆字印排列、鑲嵌於鐵板之上,經燒烤、壓平等工藝製成印版後,便可印刷。
4、火葯
火葯作為人類掌握的第一類爆炸物,起源於中國古代的煉丹術。古代煉丹家們利用早在漢代就已掌握的金石葯物硝、硫,經過長期的煉丹實踐,至遲在唐憲宗元和三年(808)以前便已發明了火葯 ,並在五代末北宋初用以造出縱火用的火葯兵器。
經宋、元、明各代,火箭、火毬(火聤)、火銃等各種火器已達到成熱的程度。火葯的發明對世界科技的發展曾起重大作用,現代黑火葯就是由中國古代火葯發展而來的。
二、現代發明
1、無線電
20世紀初期,幾乎沒有人能夠想像一種電磁波可以在沒有任何金屬線或電纜作導體的情況下穿行任何有意義的距離。那麼無線電信號怎麼可能沿著地球的表面行進呢當然它可以沿著一直線射離地平線。
但是古格里爾莫·馬可尼認為,如果提供一些條件的話,無線電波是可以沿著地球表面行進的。1895年,在他的出生地義大利,他發射了一個無線電信號,穿行了1?5英里;6年後,即1901年12月12日,年僅27歲的馬可尼創造了奇跡,他將無線電天線牢牢地系在高飛的風箏上,發射了一個摩爾斯電碼「S」。
它穿行了約2000英里,橫跨了大西洋。這個信號從英國康沃爾郡的波爾德胡鎮發出,在不到1秒鍾的時間內就到達了接收地紐芬蘭的聖約翰,馬可尼聽到了三聲微弱的滴答聲。這是通訊事業宣告誕生的聲音,是電子時代到來的第一道沖擊波。
2、飛機
1903年12月17日,在太陽下山以前,奧維爾·萊特和威爾布·萊特已經能使他們用木頭、電線和布料製成的飛機飛行59秒鍾了。但卻很少有報社願意對這件事作出評論,因為人類飛上天空成為當代的代達羅斯和伊卡洛斯的念頭,被大多數頭腦清醒的人認為是荒誕可笑的。
可是一旦成功了,這項事業的發展就是極為迅猛的。事實上,僅僅在15年後,所有現代飛機的各種部件即使沒有全都製造出來,那麼至少關於它們的想法已經誕生了。
3、塑料
在得知塑料的發明之後,全世界最開心的莫過於大象了。幾百年來,從小刀的把手到檯球,一切都以象牙為標准原料。19世紀80年代,象牙供應的逐步減少與檯球運動的興起就曾引發了一場危機。
美國最大的檯球生產商費蘭與考蘭德公司迫不及待地懸賞價值1萬美元的黃金——這是一筆很可觀的獎賞——招募任何能夠提供代替象牙的合成品的「發明天才」。
一直到1907年,利奧·貝克蘭,一位曾因發明了用於拍攝快速運動照片的相紙而獲豐厚利潤的比利時籍發明家,無意中發明了苯酚和甲醛的化合物。
這種首創的純合成塑料——酚醛塑料,具有防熱、防電和防腐蝕的功能。它不僅使檯球游戲獲益,塑料的一大好處在於其用途的多面性,從電話機到馬桶,從煙灰缸到飛機零件,一切東西都用得上塑料。
到1968年,年輕的畢業生若要在一個有前途而又會成功的行業里找一份工作,就一定要聽從一個詞——塑料。
4、電視機
電視機的發明者是英國的電子工程師約翰·貝爾德,1923年他為自己發明的能產生8線圖像的裝置申請了專利。1930年底賣出了第一台電視機。1932年,英國廣播公司播出了世界上第一個規范的電視節目。從此,人類開始步入了電視時代。今天,人們利用衛星等途徑,將電視信號傳播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5、青黴素
人們稱青黴素是本世紀最有貢獻的葯品,它的發明者是英國細菌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1928年,這位發明家在一次細菌培養實驗中偶然地發現有一種後來被稱為青黴素的黴菌正吞噬他在培養皿中培養的細菌。
根據弗萊明研究的成果,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者們經過十年的努力,終於找到了提煉這種黴菌的辦法,並投入醫學治療試驗。1943年,為了醫治在二戰中負傷的戰士,盟軍開始將青黴素投入工業生產。在半個多世紀中,青黴素救活了無數人的生命,並促使人們開始重視抗生素家族的研究開發。
6、核武器
原子時代開始於1942年。為了打敗軸心國法西斯,美國最高當局決定啟動旨在研製原子武器的「曼哈頓工程」。1945年的7月16日,一團蘑菇雲從位於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原子能研究中心騰空而起,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當年的8月6日和9日,美國先後將兩顆取名為「胖子」和「小男孩」的原子彈投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日本天皇隨後宣布無條件投降,原子彈似乎為贏得二戰的勝利立了大功,但是人類從此便生活在可怕的原子武器的陰影中。
7、計算機
計算機是人類社會進入信息時代的基礎,但它是因戰爭而誕生的。1943年,為破譯德國的密碼,英國數學家阿蘭·圖靈設計了第一台名為「巨人」電動機械式計算機,雖然這僅僅是一台用於解碼的假想計算機,但卻開創了計算機技術發展的先河,從此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
1947年,晶體管計算機問世;1959年,集成電路計算機誕生;1970年,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產生;從80年代開始,新一代微型計算機異軍突起。在此基礎上,人類迎來了網路新時代。
8、DNA
1953年2月28日,英國著名遺傳學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宣布他「發現了生命的秘密」。克里克和他美國的同行詹姆斯·沃森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生命科學的研究,終於從細胞核中發現了決定生命遺傳的脫氧核糖核酸雙螺旋分子結構,破譯了人類、植物和動物的遺傳密碼。
這個發現初步揭示了生命的秘密,推進對各種疾病的研究和醫治,也促進了人類對改善食物結構的研究。在下世紀的前20年,人類就可能通過採用基因治療的辦法消除遺傳缺陷,進而攻克癌症、心臟病、血友病、糖尿病以及其它致命的機能失調症。
人類對DNA分子結構的研究成果,無疑是對人類研究生命、治療疾病具有極大的作用,但是也使人們面臨著因此而造成的道德危機,比如克隆技術的發展,就給人類自己出了個難題。
9、避孕葯
1954年,美國醫師格雷戈里·平卡斯發明了避孕葯,它是由兩種抑制女性排卵的激素組成的混合物。避孕葯之所以被列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成就之一,原因就在於它把婦女從被動的生育中解放出來從此婦女們可以自主地控制生育,按照自己的意願決定是否要小孩,根據自己的情況決定何時懷孕。
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禁錮婦女性自由的枷鎖,使她們有權走出家庭參加社會工作,最終擴大婦女們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影響。
10、人造衛星
1957年10月4日,蘇聯為了紀念十月革命勝利40周年,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標志著航天時代的開始。1961年4月2日,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飛船進入太空,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1969年7月20日,美國兩名宇航員乘宇宙飛船登上月球。
衛星可以傳輸電視、廣播節目信號,還可以為航空、海航、天氣預報、科技信息等提供服務,從而把地球大大地「縮小」了。為了進一步探索宇宙的奧秘,人類在太陽系的主要行星上投放了許多探針,並且一個建立國際太空站的宏偉計劃也在醞釀之中。
11、器官移植
1967年,南非外科醫師克里斯蒂安.巴納德成功地進行了首次心臟移植手術。此後,隨著醫葯和醫療器械越來越先進,醫學家們逐漸解決了移植器官感染等難題,成功地進行了手肢、肝臟、皮膚、視網膜甚至睾丸的移植手術。
醫學界認為,器官移植的下一個前沿技術就是腦細胞移植,來根治諸如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氏症等醫學頑症。下世紀,醫學家們將致力於攻克異種器官移植難題,將其它動物的器官移植到人體中。
12、試管嬰兒
英國姑娘路易斯·布朗是世界上第一個試管嬰兒,33歲。1978年,她的母親的卵子和她父親的精子在試管中交配成功,孕育了她。此後,體外孕技術不斷發展完善,1984年,胚胎冷凍技術試驗成功;1990年,胚胎移植技術試驗成功。
試管嬰兒的培育成功,給了那些不育夫婦很大的希望,但是這也引起了人們對一個道德問題的憂慮,比如說,一個婦女在50多歲甚至60歲時通過體外孕技術生一個孩子,有可能在孩子還未成年時,老人就會去世,那麼誰來撫養這個孤兒呢
13、留聲機
1877年,愛迪生發現電話傳話器里的膜板隨著說話聲會引起振動的現象,便拿短針作了試驗,從中得到很大發。說話的快慢高低能使短針產生相應的不同顫動。那麼,反過來,這種顫動也一定能發出原先的說話聲音,於是他開始研究聲音重發的問題。
8月15日,愛迪生讓助手按圖樣制出一台由大圓筒、曲柄、受話機和膜板組成的「怪機器」,製成之後,讓針的一頭輕擦著錫箔轉動,另一頭和受話機連接,然後愛迪生搖動曲柄,對著受話機唱歌,之後把針又放回原處,再搖動曲柄,接著機器就回放出愛迪生的聲音。
12月,愛迪生公開展示這台「錫箔筒式留聲機」,轟動了全世界。
14、電燈
與人們通常的認識恰恰相反,最初電燈的發明者不是愛迪生,愛迪生是改進了電燈。
早在1801年,英國一位名叫漢弗里·戴維的化學家就在實驗室中用鉑絲通電發光;1810年,他又發明了用兩根通電碳棒之間發生的電弧而照明的「電燭」,這算是是電燈的最早雛形。另一位英國電技工程師約瑟夫·斯旺經過近30年的研究,於1878年12月製成了以碳絲通電發光的真空燈泡。
當年有關斯旺的電燈泡的報道給了愛迪生以很大啟發。1879年10月,愛迪生終於成功製成了以碳化纖維作為燈絲的白熾燈泡,稱之為「碳化棉絲白熾燈」,隨後大量投產,並成立公司設立發電站和輸電網等相應基礎設施,很快使電燈在美國被普遍使用。
期間,他不斷改進技術,最終確定以鎢絲作為燈絲,稱之為「鎢絲燈」,並定型使用至今,愛迪生也由此成為公認的電燈發明者。
15、望遠鏡
1608年荷蘭米德爾堡眼鏡師漢斯·李波爾(Hans Lippershey)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望遠鏡。一次,兩個小孩在李波爾的商店門前玩弄幾片透鏡,他們通過前後兩塊透鏡看遠處教堂上的風標,兩人興高采烈。
李波爾賽拿起兩片透鏡一看,遠處的風標放大了許多。李波爾賽跑回商店,把兩塊透鏡裝在一個筒子里,經過多次試驗,漢斯·李波爾發明瞭望遠鏡。1608年他為自己製作的望遠鏡申請專利,並遵從當局的要求,造了一個雙筒望遠鏡。據說小鎮好幾十個望遠鏡眼鏡匠都聲稱發明瞭望遠鏡。
與此同時,德國的天文學家開普勒也開始研究望遠鏡,他在《屈光學》里提出了另一種天文望遠鏡,這種望遠鏡由兩個凸透鏡組成,與伽利略的望遠鏡不同,比伽利略望遠鏡視野寬闊。但開普勒沒有製造他所介紹的望遠鏡。
沙伊納於1613年─1617年間首次製作出了這種望遠鏡,他還遵照開普勒的建議製造了有第三個凸透鏡的望遠鏡,把二個凸透鏡做的望遠鏡的倒像變成了正像。沙伊納做了8台望遠鏡,一台一台地觀察太陽,無論哪一台都能看到相同形狀的太陽黑子。
因此,他打消了不少人認為黑子可能是透鏡上的塵埃引起的錯覺,證明了黑子確實是觀察到的真實存在。在觀察太陽時沙伊納裝上特殊遮光玻璃,伽利略則沒有加此保護裝置,結果傷了眼睛,最後幾乎失明。
荷蘭的惠更斯為了減少折射望遠鏡的色差在1665年做了一台筒長近6米的望遠鏡,來探查土星的光環,後來又做了一台將近41米長的望遠鏡。
16、空調
1902年後期,首個現代化,電力推動的空氣調節系統由威利斯·開利(1876年-1950年)發明。其設計與Wolff的設計分別在於並非只控制氣溫,亦控制空氣的濕度以提高紐約布克林一間印刷廠的製作過程質素。
此技術提供了低熱度及濕度的環境,令紙張面積及油墨的排列更准確。其後,開利的技術開始用於在工作間以提升生產效率,開利工程公司亦在1915年成立以應付激增的需求。
在逐漸發展下,空氣調節開始用於提升在家居及汽車的舒適度。住宅空調系統的銷量到1950年代才真正起飛。建於1906年,位於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的皇家維多利亞醫院,在建築工程學上具有特別意義,被稱為世界首座設有空氣調節的大廈。
⑤ 2017年世界18大發明有哪些
1. 阿迪達斯的跑鞋——Futurecraft
這款鞋的特殊之處是可以根據每個人的不同腳型和尺碼來進行定製,讓你穿上之後跑得更快,轉向更好,也跳得更高。
之前定製一款鞋得花好幾周的時間,而且一般只有名人才能享受到。但這款鞋,只需要兩小時就可以製作完成,有點立等可取的感覺。這款鞋將於今年12月中旬開售基於運動員選手數據定製的「標准」版本。
2. 磁懸浮電梯—— Thyssenkrupp MULTI
這款電梯突破了我們以往對於電梯的認知,不但可以上下,還可以朝各個方向移動,有點像電影《查理的巧克力工廠》或者《哈利·波特》里魔法部的神奇電梯。這個發明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它會改變今後的建築方式。預計2021年會在柏林投入使用。
3. 面向大眾的特斯拉轎車——MODEL 3
一般說來,電動車有兩個很致命的問題,要麼是太貴,要麼就是充一次電行駛里程數太短,而特斯拉的MODEL 3同時解決了這兩個問題。
這款車售價35000美元,而且充一次電,能夠跑320公里以上。盡管特斯拉尚未將這款轎車面向大眾發售,但已經開啟了預約,差不多每天會接到1800張訂單。
4. 攜帶型可穿戴吸奶器——Willow Pump
這款產品解決的是哺乳期的工作女性給孩子餵奶的問題。一般電動吸奶器是吸盤式的結構,連接在一個聲音很響的機器上,使用的時候會讓人覺得很不舒服,還尷尬。
這款吸奶器非常輕巧,使用電池驅動,聲音很輕,可以直接放在文胸里,隨時隨地使用。還配有存儲奶水的容器袋,能更好解決困擾「背奶媽媽」們的哺乳問題。售價:480美金。
5. 家庭安全系統——Nest Secure
今年9月,Nest發布了一套名為Nest Secure的智能家庭安全系統。你不用輸入那些復雜的密碼,只需要有感應鑰匙掛件就可以進入,然後它也可以分時段、分對象地進行准入。
戶主還可以通過手機來遠程操控系統。沒有被授權的人闖入家裡,或者家裡面的門窗被打破的時候,這個報警器會發出85分貝的警告,同時直接向主人報警。售價:499美金。
6. 無人機交互——DJI Spark
SPARK是中國大疆公司研發的自拍無人機。這台特別輕巧的自拍無人機,可以讓你擺脫舉著一個長桿傻呵呵拍照的尷尬。
首先這款機器人非常容易操縱,拍照的時候只需要朝它揮揮手,它就可以執行拍攝。其次在空中的安全性很高,有多個感測器避免碰撞,充一次電可以維持16分鍾左右的飛行。最關鍵的是,它很便宜,只要500美金左右。這款產品自從6月份發布以來,已經占據了美國一半的無人機市場。
7. 火星探測——NASA Mars Insight
火星是離地球最近也是和地球的生存環境接近的行星,NASA對火星的探索從上世紀60年代到今天,一直沒停止過。
NASA的火星探測器MARS INSIGHT,可以固定在一個地點,深入16英尺的深度,勘測火星的地表內溫度,幫助科學家們研究火星的地質年齡,分析火星的成分構成,同時,幫助繪制3D立體影像。
8. 不會發胖的冰激凌——HALO TOP
這是一款味道很好,但是含糖量很低的冰激凌。一品脫,也就是568毫升,只有360卡路里的熱量。一般的冰淇淋,一小杯的卡路里都上千了。那些貪嘴但是又怕胖的人有福了。
這種冰激凌在美國大受歡迎,甚至成為了美國最受歡迎的冰激凌品牌。當然了,這種冰激凌賣得也不便宜,一品脫要5美元。
9. 智能馬克杯——Ember智能馬克杯
咖啡的溫度始終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太燙了,下不了口,太涼了,味道又不好。你只有大概37秒的時間,能喝到溫度和口感達到最佳平衡的咖啡。
Ember Technologies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生產了一款智能馬克杯,可以用手機的App來控制,在一小時內讓杯子里咖啡的溫度保持在48.8℃到62.7℃之間。現在,美國的4600家星巴克都開賣了這種智能保溫杯,每個售價80美元。
10. 疾病預防診所——Forward
Wavii的前創始人Adrian Aoun於2016年在舊金山開創了這家名為Forward的疾病預防診所。它看起來很像高端的健身房,裡面配備檢查室以及Forward的各種特製儀器。經過一輪體檢後,AI會告知你體檢結果和調養方案。
與此同時,會員也可以在這里通過AI及專業醫生無限次進行遺傳篩查、血液檢測、定製減肥計劃等咨詢。費用是149美元一個月。
11. 針對所有膚色的粉底——Fenty Beauty
美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之前的化妝品主要是針對白人女性,有色人種女性這個群體是被忽略的。
但是流行音樂巨星蕾哈娜的化妝品公司,在今年9月份出了一款40種顏色的粉底,不同膚色的女性,都可以在裡面找到適合自己的顏色。
12. 智能烹飪——Tasty One Top
通過與手機應用程序關聯後,Tasty One Top會根據用戶喜愛推薦菜譜並指導人們做菜,甚至可以進行傻瓜式的指導。比如說,煎牛排什麼時候應該翻面了;當烹飪過程中需要添加配料時,Tasty One Top 都會提醒用戶。售價:149美金。
13. 會殺菌的空氣凈化器——Molekule
Molekule是一個納米濾網的空氣凈化器,它不只是用濾網來過濾灰塵,還可以通過納米濾網感光的方式殺死細菌。在進行空氣凈化的同時,將殘留的有害物質通過光線刺激濾網的氧化反應進行分解。售價:799美金+99美金(一片濾網)。
14. 不用充氣的輪胎——Michelin Vision Concept
開過車的人都知道,輪胎上面有兩個問題是比較棘手的,一個是氣壓的問題,另外一個就是輪胎上花紋磨損的問題。
米其林的這款輪胎同時解決了這兩個問題。首先這個輪胎不需要充氣,其次它的輪胎內採用獨特的蜂窩結構,在面對復雜的路面時,輪胎可根據道路情況進行變化。
15. 海底農場——GreenWave 3D Ocean Farm
今年9月, GREENWAVE推出了全球第一個3D 海底農場,養殖的物種是分層的,上下層不一樣,形成形態循環。
簡單地說,就是用繩子從海面垂到海床上,然後種植和培養牡蠣、蚌、蛤蜊,還有海帶。構成一個讓漁民自給自足的生態鏈,不再因過度捕撈而造成生態破壞。
16. 幫助視障人士看東西的眼鏡——eSight 3
eSight 3是一款通過AR技術來幫助視障患者恢復清晰的眼鏡。通過高速高畫質的攝影機,代替眼睛捕捉面前的畫面信息,信息被處理後,會以畫面的形式傳輸到用戶眼前的兩塊OLED屏幕上。大部分有視力障礙的人可以通過它看清眼前的東西,甚至可以參加體育鍛煉。
用戶可以通過遙控器對眼鏡的顯示色彩、對比度、焦距、亮度和放大倍率進行設置。售價:9995美金。
17. 監控嬰兒體溫的手環——Bempu
這款手環可以幫助醫生和診所更好地監測孩子的體溫。它用起來非常的方便,只要把它綁在孩子的手腕上,一旦體溫數據出現問題,它就會發出警報和橙色的亮光。
目前為止這款發明已經幫助了遍布25個國家,超過10,000名新生兒更健康地成長。
18. 穆斯林女性的運動頭巾——Nike Pro Hijab
這是給穆斯林婦女參與運動的希賈布,也就是頭巾。穆斯林女運動員要遵守宗教規則,但是如果希賈布太重的話,不利於運動,但是如果太輕,運動時可能會掉下來。而Nike的這款產品完美地解決了這些問題。定價:35美元。
19. 裝飾與安全兼備的路由器——Norton Core
Norton Core是一個更安全的wi-fi路由器,如果家裡有電子設備出現安全隱患,這款路由器會直接把它從家庭網路中斷開,就好像醫院隔離那些有傳染性的病人一樣,有效防止被黑客入侵。Norton Core還會定時更新軟體,應對新的威脅。售價:280美金。
20. 家用社交機器人——Jibo
Jibo可以通過感應你的位置把臉轉向你,它的顯示屏上還會根據不同的情景顯示出不同的表情和不同的語氣。
這樣一款機器人的出現,是為了更好地消除僵硬和機械的感覺,這對於人跟機器的互動,也是一種很重要的探索。售價:899美金。
21. 蘋果手機——iPhone X
剛上市的新一代iPhone X是蘋果精心打造的,號稱全世界最復雜的智能手機,用了新的顯示屏,取消了home鍵,採用人臉識別技術。它也是蘋果目前最昂貴的一款手機。
這可以說是蘋果產品的一個分界線,iPhone X是到現在為止最棒的一代,完全實至名歸。售價:999+美金。
22. 橄欖球運動頭盔——ZERO1
多年以來,橄欖球的頭盔都是使用堅硬的塑料頭盔。ZERO1的這款頭盔用彈性聚合物製成,很像汽車前面的保險杠,可以減少撞擊時候的沖擊,保護運動員的頭部。售價:1500美金。
23. 減壓玩具——Fidget Spinners
小時候轉過筆嗎?這種指尖陀螺就是放在手上可以不停旋轉的小玩意兒,幫助人們打發無聊,對抗焦慮,有很多人已經玩上癮了。普通的很便宜,貴的可以達到好幾萬美金一個。
24. VR 虛擬現實裝置——Oculus Go
這是facebook出的新型VR眼鏡,之前的VR眼鏡,一般不能單獨使用,需要接手機或者電腦,關鍵是還很貴。而facebook新款的OCULUS GO ,可以完全獨立地使用,降低了VR可穿戴設備的門檻,售價200美金左右。
25. 掌上游戲機——Switch
在這樣一個游戲主機衰落,大型游戲慢慢向移動端轉變的風潮下,任天堂公司又給游戲玩家帶來了非常大的驚喜。當你在電視上玩這款Switch游戲機正起勁,可是突然需要出門的時候,它可以變成攜帶型游戲設備直接拿著走。
另外它的兩個搖桿還可以拆分,支持單人模式和多人游戲模式。自從3月份上市以來,Switch已經賣了763萬台。
⑥ 世界上最新最新的七大發明是什麼
二十世紀影響人類的七大發明
1、蒸汽機:推動了整個工業革命的發展
傳統的馬力或者水力無法提供工業革命所需的動力,蒸汽機能量的開發為世界帶來了一種更有效更強大的動力。雖說古人在公元前2世紀就已經開始這方面的探索,但直到瓦特的蒸汽機面市後,才真正開啟了蒸汽機的商業價值。許多歷史學家認為,蒸汽機的開發是工業革命最重要的發明之一,因為蒸汽機的出現帶動了冶金、煤礦和紡織業的發展。蒸汽機的出現及紡織業的機械化,提高了工業的用鐵量。由於英國擁有豐富的鐵礦和煤礦,需求量的增加刺激了冶鐵技術和煤礦業的改進,同時加快了工業化的步伐。1804年出現的蒸汽機火車和1807年出現的蒸汽機輪船大大改善了運輸條件,輔助了工業革命的發展。
2、電話:掀開人類通訊史的新篇章
「沃森先生,請立即過來,我需要幫助!」這是1876年3月10日電話發明人亞歷山大·貝爾通過電話成功傳出的第一句話,電話從此誕生了,人類通訊史從此掀開了一個全新的篇章。
人類進行無線通訊的夢想則是1973年在美國紐約實現的。當時,這台世界上第一個實用手機體積大,重達1.9 公斤,是名副其實的「大哥大」。26年後的今天,世界最小的手機也誕生了,它只有尋呼機那麼大,也比第一代手機輕了不少。
1964年是人類通訊史上另一個重要轉折點,這年夏天,全世界成千上萬的觀眾通過電視第一次收看由衛星轉播的日本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實況。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通過電視屏幕同時間觀看千里之外發生的事,人們除了感嘆奧運精彩壯觀的開幕式和各種比賽外,更驚嘆於科技的進步。這一切都歸功於哈羅德·羅森發明的地球同步衛星。
1969年夏天,國際互聯網的雛形在美國出現,它由四個電腦網站組成,一個在加州大學分校,另三個在內華達州。1972年,實驗人員首次在實驗網路上發出第一封電子郵件,這標志著國際互聯網開始與通訊相結合。到了90年代,國際互聯網開始轉為商業用途。1995年網路發展到第一個高潮,這一年被稱為國際互聯網年。在電子商業浪潮的推動下,國際互聯網在21世紀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將更加深遠。
3、汽車:載著時代向前奔駛
汽車改變了人類的整個交通狀況,擁有汽車工業成了每一個強大工業國家的標志。
汽車走過這樣一段歷史:1771年,法國人居紐設計出蒸汽機三輪車;1860年,法國人雷諾製造出了以煤炭瓦斯為燃料的汽車發動機;1885年,德國人本茨和戴姆勒各自完成了裝有高速汽油發動機的機車和裝有二沖程汽油發動機的三輪汽車,並且成功企業化;1908年,美國人福特採用流水式生產線大量生產價格低、安全性能高、速度快的T型汽車。汽車的大眾化由此開始;1912年,凱迪拉克公司推出電子打火啟動車,使婦女也開始愛上汽車;1926年,世界第一家汽車製造公司戴姆勒·本茨公司成立;1934年,第一輛前輪驅動汽車面世;1940年,大戰令許多汽車製造商停產,歐洲車商開始轉向生產軍用車輛;50年代,德國沃爾沃的甲殼車轎車一經推出就成為最受歡迎的汽車;1970年到2000 年,日本車在亞洲走俏,豐田、本田、三菱以及日產特高技術小型車入侵歐美市場,改寫了歐美牌子壟斷的局面。
實際上,汽車的發明使人類的機動性有了極大的提高,使20世紀人類的視野更加開闊,更追求自由。當然,汽車工業的發展也帶來了道路網擠占土地資源、大氣污染和高昂的車費等問題,但不管怎麼說,汽車確實載著人類向前發展,向前奔駛。
4、電視:人類自己創造的「魔鬼」
現代人可以一天不吃飯,不喝水,但不能一天沒有電視。
電視的設想和理論早在1870年就出現過。1884年,德國發明家保羅?尼普科夫設計了全個穿孔的「掃描圓盤 」,當圓盤轉動的時候,小孔把景物碎分成小點,這些小點隨即轉換成電信號,另一端的接收機把信號重組成與原來圖像相同但粗糙的影像。1926年,蘇格蘭人約翰·貝蒙德採用尼普科夫的「大圓盤」製造了影像機。
真正製造出畫面穩定的電視是從俄羅斯移民到美國的拉基米爾·佐里金和出生在美國猶它州的菲洛·法恩斯沃思。在 1939年的世界博覽會上,世界第一台真正清晰的電視開播,電視真正誕生了。
5、登月:人類航天史上邁出一大步
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剎那所說的名言「對個人來說,這只是一小步;對人類來說,這是邁出一大步」牢牢銘記在地球人的心上。
1969年7月20日下午4時,全世界5億電視觀眾都看到了「黑黝黝」的畫面,畫面深處傳來一個來自外太空的聲音:「休斯頓,這里是靜海基地,鷹艙已經登陸!」接下來,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宇宙飛船上的兩名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問休斯頓宇航中心:「我們不想休息四小時,我們想馬上登月。」休斯頓回答:「同意立即登月!」接著,阿姆斯特朗背朝外,開始從九級梯子緩緩爬下。全世界5億人都看到了這一場景。
登月確確實實是人類航天科技的一大進步,因為正如最後一名登月者塞爾南上校所說的:「在月球遙望地球,我看不到任何國界,我覺得地球就是一個整體,我的整個思想也就開闊了。」
6、電腦:人類未來的希望
1946年2月4日,美國軍方和政府部門的代表、著名的科學家一起擠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一個房間里。當一位陸軍將軍輕輕按下電鈕後,占滿整整三堵牆的機器立即亮了起來,人們熱烈鼓掌,高聲歡呼:「ENIAC活了!」並且向總工程師埃科特祝賀。「ENIAC」就是世界上第一台電腦。
7、基因:破解生命的千古密碼
10多年前,科學界就預言說,21世紀是一個基因工程世紀。人類基因工程走過的主要歷程怎樣呢?1866年,奧地利遺傳學家孟德爾神父發現生物的遺傳基因規律;1868年,瑞士生物學家弗里德里希發現細胞核內存有酸性和蛋白質兩個部分。酸性部分就是後來的所謂的DNA;1882年,德國胚胎學家瓦爾特弗萊明在研究蠑螈細胞時發現細胞核內的包含有大量的分裂的線狀物體,也就是後來的染色體;1944年,美國科研人員證明DNA是大多數有機體的遺傳原料,而不是蛋白質;1953年,美國生化學家華森和英國物理學家克里克宣布他們發現了DNA的雙螺旋結果,奠下了基因工程的基礎;1980年,第一隻經過基因改造的老鼠誕生;1996年,第一隻克隆羊誕生;1999年,美國科學家破解了人類第 22組基因排序列圖;未來的計劃是可以根據基因圖有針對性地對有關病症下葯。(
⑦ 現在的新發明有哪些
2017年5月,來自「一帶一路」沿線的20國青年評選出了中國的「新四大發明」:移動支付、高鐵、電子商務、共享單車
⑧ 國內外最新科技發明
你想知道什麼?
⑨ 過去的二十年裡在這個世界上有什麼新發明
神奇的克隆技術
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譯,通俗地說就是復制,是指生物體用身體細胞進行無性繁殖,長成同母體外形一模一樣的子體。1938年,德國科學家首次提出克隆設想。當年希特勒曾夢想著克隆一個同他一樣的人。但這項技術的成功發明是英因科學家威爾穆特教授。 1997年2月4日,他們用取自一以6歲成年羊的乳腺細胞成功培養了一隻克隆羊,它的外形同母羊一模一樣。克隆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最有意義的發明之一,這項技術有利於保護瀕臨火絕的珍費野生動物。
手機:第一台行動電話誕生於1985年。當時還沒有「手機」這樣一個詞,由於它要像背包那樣背著行走,所以叫做肩背電話。其重量高達3公斤。與現在形狀接近的手機則誕生於1987年。行動電話
曾經是英雄電影中大哥專屬配備的「大哥大」,已成為人們在戶外活動時的一種私人通訊聯絡方式。全球經濟的發展,讓移動通訊成為近年來最熱門的產業之一。而手機隨時隨地聯絡的便利性,也改變了人與人之間傳統的溝通方式。
網際網路
最原始的電腦網路原本只是在學院研究室中連接不同電腦主機,當這項技術只需經由簡單的數據機和電話線的連接,就可為人所用時,網路瞬間成為世紀末影響力最大的發明。 網路製造出的新的資訊傳播模式很快地影響到愈來愈多的層面.電子郵件、網上購物、網上交友等方式為網路重新定義塑型。人們只要一條細細的電話線,就可以將全世界串連在手中
網際網路
隨著社會科技,文化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計算機網路技術和通信技術的大發展,隨著人類社會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過渡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人們對信息的意識,對開發和使用信息資源的重視越來越加強,
⑩ 美國人發明了什麼
1、電燈,1854年,移民美國的德國鍾表匠亨利·戈貝爾用一根放在真空玻璃瓶里的碳化竹絲版,製成了首個權有實際效用的電燈。
2、空調,1902年,美國威利斯·開利博士發明了第一套科學空調系統。
3、互聯網,網際網路始於1969年的美國。是美軍在ARPA(阿帕網,美國國防部研究計劃署)制定的協定下,首先用於軍事連接,後將美國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斯坦福大學研究學院、UCSB(加利福尼亞大學)和猶他州大學的四台主要的計算機連接起來。
4、手機,1973年,美國摩托羅拉工程師馬丁·庫帕發明了世界上第一部商業化手機。
5、尼龍,尼龍是美國傑出的科學家卡羅瑟斯(Carothers)及其領導下的一個科研小組研製出來的,是世界上出現的第一種合成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