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讀書決定人的創造能力

讀書決定人的創造能力

發布時間:2021-10-05 07:39:32

❶ 「閱讀有助於提升創造力」有科學依據嗎

語文閱讀雖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仍存在把閱讀教學變成純知識教學,缺乏對學生閱讀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我們根據新的課程標准,對中學生語文創造性閱讀能力的培養進行了一些積極的探索,遵循新的閱讀教學理念:語文閱讀是一個主動構建意義的過程。應從問題情境中得到發展,是一個自主學習和交流與合作的互動過程,不僅培養學生的求同思維,還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採取的措施是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像力;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鼓勵多樣化分析和思考,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在讀寫訓練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開展專題閱讀,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這些措施改變了傳統的閱讀教學,培養了學生創造性閱讀能力。但在此過程中,應注意學生的個性差異;文本的差異;還應重視文學教育。關鍵詞:中學語文教學 閱讀教學 創造性 一、 閱讀教學的現狀分析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中心環節,對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起著重要作用。目前,語文教學中仍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教師的教學觀念陳舊,課堂上教師「滿堂灌」的現象還大量存在;學生思路閉塞,缺乏獨立思考、積極探索和不斷創造的能力。這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智力開發和能力的提高。新的課程標准為課堂改革指出了方向:讓學生做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主動地獲取知識,避免煩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要注意學生個體差異,滿足不同程度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需求,開發他們的潛能,發展個性,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關於閱讀,提倡在學生讀書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指點,圍繞重點展開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發表獨立見解,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教師要發揮創造性,針對教材的實際和學生的年齡特徵,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基於以上分析,結合我校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通過多次論證,我們確立了「創造性閱讀能力的培養」的研究課題,對初中年級語文創造性閱讀教學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嘗試,並且取得了突出的效果。二、 創造性閱讀教學理念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關鍵,閱讀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著一個人的語文學習能力。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應把閱讀訓練當作重點。閱讀的過程,就是從語表到語內,由文里到文外,多層次地去感悟語境,多角度地去解讀作者,從而獲得自我創造的形象、滿足自我情感的需求的過程。說到底,閱讀的過程,就是讀者對作品中的語言、形象(意象)、情感、思想的想像體會和思考認識的過程,是情感與理性的結合,是一種思維的再創造。這種帶有讀者主觀情感和意志的閱讀,實際上就是一種創造性閱讀。所謂「創造性閱讀」,是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精神、充分尊重學生個性的前提下,誘發學生的創造動機,使學生憑借語言文學,對課文涵詠、體味、思考、讀出疑問,讀出新意,得出前人或他人未曾有過的獨特的感悟和新異的結論。[1]筆者認為,創造性閱讀是個復合體,融會了四種價值取向:人文價值、審美價值、創造價值和實踐價值。「為創造性而教」是新時代的要求,但創造性閱讀絕不是「創造」和「閱讀」的簡單相加,而應是有著內在的統一性。三、 培養創造性閱讀能力的具體措施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像力創設問題情境是至關重要的。所謂問題情境是指圍繞課文內容,為實現教學目標要求設計的問題。如何創設問題情景呢?首先,整體研究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其次,分析新知識與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生活的、學習的經驗)的相關程度,然後再綜合教學目標和學生已有認知機構創設問題情境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問題能適應不同水平的學生,並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為了有效地整體把握課文,一節課中的問題情境不宜太多。創設的問題情境要隨著學生認識水平、分析理解能力的提高而逐步提高問題的概括化程度,並逐漸減少問題的數量。在問題情境的創設上,教師除了自己創設外,還可以對課後的閱讀思考題進行篩選,完全適合的例子直接吸收使用,基本適合的則加以修改或補充後再使用。例如:教師在設計蘇教版八年級課文《窗》教學時,直接投影一扇打開的窗戶,由「窗」的畫面導入,讓學生展開想像,由「窗」的畫面你會想到什麼?學生暢所欲言後教師小結:我們習慣了用眼睛去觀察世界,我們更要學會用心靈去感知世界。接著教師引導學生走進課文:想一想,小說的什麼地方最使你的靈魂受到震顫,為什麼?學生整體感知了課文後,教師出示精心設計的能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問題情境。圍繞這些問題,教師給學生提供了小組交流與合作的氛圍。在這樣寬松、民主的氛圍中,學生們展開了充分的小組與全班交流,提出了許多新穎的、探究性的問題。教學實踐也表明:本課文的閱讀教學活動都是緊緊圍繞問題情境展開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人人參與閱讀與交流討論,全班討論參與率達到了85%,學生通過閱讀和交流討論逐步提高了閱讀理解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進行創造性閱讀必須藉助於聯想和想像,由此及彼,由淺入深,由一般到個別,由個別到一般地展開思維,由一個形象創造另一個形象。運用這些聯想和想像的過程,就是要激發學生的潛在的聯想和想像能力,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去聯想,去想像,海闊天空,甚至是異想天開。這樣,由於學生個體的差異性,思維方式的不同,完全可以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喜人景象。2、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學習始於問題。在創造性閱讀教學中,除了讓學生思考和交流、討論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外,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對課文提出問題,進一步深入理解課文,這是培養學生創造性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學生能根據課文提出問題,說明他深入思考了,問題提得越有價值,說明學生對課文理解得越深刻。例如學習蘇教版八年級課文《人的高貴在於靈魂》時,針對文末的一段話:「由於生存競爭的壓力和物質利益的誘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了外部世界,不再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其結果是靈魂的日益萎縮和空虛,只剩下了一個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軀體。對於一個人來說,沒有比這更可悲的事了。」由於學生價值觀的不同,對待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關繫上存在著明顯的差距。有的學生提出:沒有了物質基礎,何來的精神?另一些學生進行了反駁,指出作為現代中學生,即使在艱難的學習生活條件下,也應該保持自己純正的精神追求,做一個有高貴靈魂的人。3、鼓勵多樣化分析和思考,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傳統教學過分強調一致性和唯一性,排斥創新和多樣性。學生回答要符合標准答案,否則就算錯。這樣一來,造成許多學生不敢發表自己的看法,嚴重壓抑和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在教學中就要鼓勵學生從不同方面分析和思考問題,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尤其是不同的看法。閱讀是一種主觀和客觀的融合,是一種整體感知。[3]例如,《紅樓夢》中林黛玉的形象,當代的中學生們能欣賞其「沉魚落雁」之美貌,但決不會認同其「小心眼」及病懨懨的嬌態,他們會從現代明星中去尋找載體,比如周迅、徐靜蕾等,從而形成一個現代版的林黛玉。那是因為同樣的作品,隨著時代和社會的變化,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就會產生新的意義,新的見解。閱讀後所產生的心理感觸,是個性化的,人格化的,教師無法用任何標准去統一,否則,就會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泯滅了學生的個性。課程標准特別強調學生的閱讀體驗。當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後,可讓學生談談讀這篇文章的感受或這篇文章給自己的啟示。當學生完成與文本的對話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文本內容,聯系生活實際,更進一步來闡述自己對某些問題的看法,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和分析。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課文,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學習能了解到舊時的封建教育的弊端,如果教師能適時地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經歷來比較一下舊時教育與現行教育的差異,學生肯定有話可說。有的學生能認識到舊時的封建教育沒有自由,只有順從,很容易抹殺孩子的個性、束縛孩子的心靈,而現行教育,學習生活豐富多彩,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很好的張揚。還有一些學生談到了現行教育制度的弊端,提出了很好的設想,思考就有了一定的深度,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4、開展專題閱讀,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語文學科本身就是一門綜合性學科,綜合思維的培養既符合學科特點,又符合素質教育的全面性要求。學生通過對特設專題的學習,接受多方面的教育與訓練。在專題訓練中,學生的知識積累、語言實踐、閱讀能力、思維能力都會得到加強。實踐證明,通過多次的課內與課外的專題閱讀訓練,增強了學生閱讀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學習專題《長城》時,通過閱讀參與、討論研究、寫作評價等步驟,引起學生對文化現象的關注,了解了「長城文化」的內涵及其價值。在閱讀中,學生能對文章作深層次的理解,培養了思維的深刻性;在討論與研究中,提高了學生思辯能力,學生能夠對文章及所搜集的資料進行綜合和概括,吸收豐富的文化營養,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寫作評價中,培養了學生創新能力和表達能力。四、 培養創造性閱讀能力的注意事項1、注意學生的個性差異英格姆認為,文本不僅是一個具有多層次潛在結構的存在,它還是一種充滿未定性的存在,其中存在著許多未定的點,正是這些未定點使讀者的創造活動成為可能。[4]閱讀過程中,讀者和作品的關系總是表現為雙方意義認識的雙方運動和交互作用,但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即如何看待學生的「新」見解?打個比方,如果一學生在閱讀中提出了某種相對於自己而言是「新」的見解,但很多學生卻早已這樣認為了,那麼這位學生的閱讀是否是創造性閱讀呢?在自主性閱讀教學情景下,教師又如何對待和操作呢?這就要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整體把握的同時也要高度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5]這是我們研究創造性閱讀和進行創造性閱讀教學的基本出發點。青少年特別喜歡想像,尤愛幻想,使他們在想像世界和現實之間輕易地轉換視角,自如地化入化出。有一位哲人說得好:「正是青少年承襲了人類最初的詩性性格,他們的智慧既指向眼睛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靈看到的地方。」 [6]因此,學生的「新」見解對於他自己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是新的,並不要求對全體學生來說也是新的。例如,在教讀七年級(蘇教版)篇目《本命年的回想》時,讓學生結合文本內容和自身的經歷談對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歷史淵源、風俗習慣、風土人情的理解講述自己最感興趣的話題。這種同構就反映出學生獨特的感悟、體驗、理解,具有鮮明的個性和創新精神。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創造機會培養學生閱讀反思和批判的能力,讓學生能夠結合文本內容進行反思,有一定的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精神。2、不可忽視文學教育筆者認為在閱讀教學中,更應重視文學教育。語文學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和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這是語文學科工具性特點的體現,但我們不能因此而排斥文學教育,文學教育對於培養創新思維上是有很大作用的。張志公先生說:「文學最足以喚起人們的聯想、想像,進而誘發創造性思維。」一方面,文學的魅力在於其形象性和多義性。形象性可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激發學生的想像力,這是一種創造性的認識功能;多義性則可激活學生的多向思維和求異思維,給予學生更為廣闊的思維空間,從而培養學生更為強烈的求新意識。另一方面,文學作品記載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史,體現了人類對真、善、美的永恆追求,像屈原、文天祥、魯迅、布魯諾等形象,不正閃爍著高尚品格和科學理性的光輝嗎?這些內容,對於開展情商教育,培養學生健全人格是具有巨大潛移默化意義的,而健全的人格則是創新的心理和精神基礎,學生創新品格的培養離不開健全的人格教育。[7]因此,文學教育的加強首先應落實在課文的學習中。同時,文學教育還應落實到寫作和課外閱讀中,引導學生有健康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在文學的熏陶中凈化感情,豐富想像,培養創新精神,激活創新思維。我們的閱讀教學改革的實踐,初步構建了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自主活動為基礎的新型教學過程,大力推進了教學活動由教向學轉變,使教學活動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主動探索的基礎上,並形成有利於創造意識、創造能力發展的寬松的教學環境。這是以書本為本位,教師為中心以及傳授灌輸為特徵的傳統教學模式的根本性變革,它有助於減少教學的強制性和劃一性,增強了教學的選擇性和開放性,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閱讀的能力,從而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創造性。

❷ 小時候老聽老一輩人說,讀書讀書,越讀越輸!讀書讀得太多會不會就沒有什麼創造力了

不讀書何來的創造力?不讀書知道要怎麼去創造么?不讀書知道要去創造什麼么?書是死的,人是活的,書本無罪,關鍵在於看得人是如何讀書,是讀死書還是將書本的知識活用

❸ 讀書應具備的能力有哪些

(1)讀書需要具備鑒賞力。無論為什麼目的讀書,都需要選擇書籍,即便是一時的消遣,也不應閱讀粗製濫造、低級趣味的書。別林斯基說:「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讀的書,比不閱讀還要壞。」

(2)讀書需要具備閱讀力。這里的閱讀力就是指在同樣的理解基礎上,讀書的快慢差異。閱讀力強,也就是讀書既多又快,同樣的時間內掌握的知識量必然也就多。

(3)讀書需要具備思考力。在讀書中要勤於思考,善於發現問題。只有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一個人的思考力也就是思維能力,它與人的知識水平,經驗閱歷,綜合判斷以及思想意識直接相關。它既為讀書所用,又從讀書中來。

(4)讀書需要具備想像力。想像力是人的抽象、概括和演繹的能力,它來自於人們的知識。知識多,想像力就豐富。

除此之外,讀書還需要創造力、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力、駕馭時間的能力等等。這些能力既是我們完成讀書活動所應具備的,同時又是我們要通過讀書活動來鍛煉和提高的。因此,我們只有不斷地讀書,不斷地總結,不斷地提高中,才能更多更好地欣賞和創造人類的文化,開發自己的頭腦,豐富自己的生活。

❹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是什麼意思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這是北宋詩人、文學家、政治家歐陽修的作品集歐陽文忠公文集。立身,也就是品行修養,安身立命,用現在的話來說,叫人格魅力形成,適應社會,協調各種復雜人際關系的能力養成。

它是建立在立學,也就是學習的基礎之上,而立學的根本方法就在於讀書。整句話意思,讀書來修身,應該以學習為最首要的任務,而如果要教授學問,則應該以書本上的知識為根本。


作者生平:

歐陽修1007年8月1日到1072年9月22,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

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

累贈太師、楚國公。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被世人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

❺ 談讀書區分一個人是否擁有創造力的主要依據是什麼(結合談讀書)

1看看讀書之後自己的分享,告訴大家自己學習到了什麼
2,有沒有自己的一個見解
3,能不能日出來一些自己的想法

❻ 讀書可以增加人的反應能力

讀書可以增加人的認識,拓寬知識面,提高分析處理問題,讀書時有思考有質疑,想通,想明白,融會貫通,這樣才能用。

❼ 要真正學會讀書,必須培養創造力在哪篇文章里【這是第一段】

閱讀《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①相傳有一個英國人,名叫亞克敦,可以算是世界上書讀得最多的人。他除了把自家的七萬冊藏書都讀遍了,還博覽群書,做了大量的讀書筆記和校勘。可是,他卻連一篇文章也寫不出來,終生一事無成。這是為什麼呢?俄國劇作家克里雅日寧的話,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讀書有三種方法:一種是讀而不懂,另一種是既讀也懂,還有一種是讀而又懂得書上所沒有的東西。」
②□□□□不行,□□□□不夠,讀了而又能創造才是讀書的真諦。許多人讀書
只滿足於簡單的求知慾,沒有把讀書作為提高主觀世界、改造客觀世界的創造性過程。他們的創造力被閑置了。托爾斯泰曾經告誡說:「如果學生在學校里學習的結果,使他自己什麼也不會創造,那他的一生將永遠是模仿和抄襲。」這是多麼嚴重的結局。
③所以,要真正學會讀書,必須培養創造力。
④創造力,就是能提出新見解、解決前人和自己不曾解決過的問題、在解決問題時會另闢途徑的能力。
⑤創造是怎樣開始的?獨立見解便是創造的萌芽。
⑥讀書時人們重復著著書者走過的道路。如果讀時產生的想法,僅僅就是書上所告訴你的,那你的思想只起到替別人錄音的作用,沒有產生自己的東西。我們應當在學習的基礎上,把所有的知識消化吸收,變成自己的血肉,然後(a)「站到巨人的肩上」得出自己獨到的見解。
⑦請珍視自己的獨到見解。盡管其中不乏虛謬的花影,但創造的花蕾也孕育其中。宋朝的歐陽修,對韓愈的文采章法十分欽服,反復研讀韓愈的著作,開始模仿著寫作,進而不斷創新,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結果,他學韓愈的文章,而寫出的文章並不像韓愈,成為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但他學韓愈的詩,寫的詩卻很像韓詩,終於不能獨成一家。清朝的學者袁枚總結了歐陽修的治學經驗說:「平居有古人,學而力方深」,(b) 落筆無古人,而精神始出。」即學習時要盡可能吸收前人的知識,但創造卻必須超過古人。獨立見解源於兩方面。一是在讀書中深刻理解,見識高人一籌;二是在強烈的創新意識激勵下,潛心鑽研。兩者往往互相作用。愛因斯坦談到自己是如何創造時說過:我自己僥幸發現了一些東西,例如相對論的建立,這我可以解釋為由於我多少保存了一些感到詫異的能力,(c)當絕大多數的物理學家從學校出發繼續前進,完全不加懷疑地使用牛頓的空間和時間的公式時,我卻嘗試著對他不信任,重新來考慮全部問題。可見,凡是不滿足於現成結論、善於獨立思考的人,他的創造力就強。

閱讀全文

與讀書決定人的創造能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