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己創作一首古詩。
《悠悠一愁淺輕悟》【庚子年閏四月廿一日白情果】
人生竟只初相見,逢事悲風驟心弦。
色即是空不異空,五蘊皆空度厄蓮。
根塵識界種因緣,本來無物何其染?
有為法若無情種,如是觀禪無生參。
2. 求自己創作的一首古詩詞
桃花客見聞 偶遇一亭桃花庵,庵中一翁桃花仙。桃花仙人揮揮袖,袖下一石兩醉兒。 桃花庵里醉桃花,桃花深處桃花塢,桃花塢間桃花味,桃花味惹桃花妹。 桃花妹采桃花瓣,桃花瓣釀桃花酒,桃花酒醉桃花客,桃花客睡桃花間。 桃花間有桃花女,面若桃花拾花淚,花淚落得桃花下,來年桃花應也美。 蹣跚跟隨桃花女,羅衫倩影迷霧渲,撥霧朦朧花鳥揍,水流聲聲入耳邊。 霧開雲散溪水樂,桃花瓣落雲水間,桃花女撒桃花瓣,花淚訴說桃花歌。 欲問花女歌為誰,花女嬌羞對吾言,先生即為桃花客,何不賦吟悼桃花。 吾本傷心為桃花,花女之言共我情,不覺詩意湧上頭,各位判官聽我言。 寒冬擊得生意絕,萬花嬌縱不肯顏,桃花連城燒心熱,流水一世化春泥。 歸去來兮皆自在,不入俗流惹人憐,生我醉我樂其中,休你達者與紅顏。 花女聽罷癲狂歌,破涕為笑引我行,三分落花七分蕊,桃花軒中已成仙。 桃花琴揍桃花曲,桃花曲牽花女翩,桃花瓣下桃花舞,桃花客斟太虛間。 曲罷霓裳羽衣盡,花女又回桃花里,忽如狂風飛沙至,墜吾得回人世間。
3. 古詩詞創作七言絕句自己做
《論自己》
浮生一世轉瞬寒,碌碌無為盡徒然。
奈何明月照溝渠,凌雲壯志亦滄瀾!
也曾惆悵南朝事,也曾斟酒憶江南。
也曾執筆思英豪,也曾夢中參佛禪。
願得清風熏我心,勿讓歲月枉空談。
唯今心性涼如水,梅香撲鼻也淡然。
去年寫的!兄台覺得可否
4. 形容創作的詩詞
1.愛好由來落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清.袁枚《遣興》
2.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晉.陶淵明《移居二首》
3.論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闕——清.黎志遠《漢陽舟次》
4.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5.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台謝空山丘——唐.李白《江上吟》
6.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唐.韓愈《調張籍》
7.杜詩韓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抓——唐.杜牧《讀韓杜集》
8.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宋.陸游《示子聿》
9.春江秋月冬冰雪,不聽陳言只聽天——宋.楊萬里《讀張文潛詩》
10.莫將死句入詩中,此訣傳來自放翁——清.袁枚《仿元遺山論詩》
5. 初學者如何進行古詩詞創作
很多中學生在學習了古典詩詞之後,也禁不住手癢癢的,想大顯身手,於是乎,打油詩,順口溜,大白話應運而生,那麼中學生怎樣才能盡快進入創作詩歌的軌道,根據自身的經驗,談一點粗淺的體會: 一,熱愛古典詩詞。
熱愛古典詩詞,這句話挺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那些讀了幾首古詩就想創作的人,無論如何使寫不出好作品的,真正的古典詩詞愛好者,他心裡想的是古詩,口裡頌的是古詩,面對大好河山,他滿眼是詩歌,他的身上流淌著古詩的血液,他的愛好,他的情操無不浸染著古詩古韻。
二。以學促寫。
熟悉古典詩歌的寫法,學習時注意分類,比如山水詩,愛國詩,愛情詩,友情詩,征戰詩等,注意收集整理特殊的意象。比如對於意象,要同類使用,柳是表達相思的,而且和戰爭關聯,紅豆也是表達相思的,但不和戰爭關聯,常和愛情友情相連。孤雁,燕子看起來比較相似,但運用起來,孤雁常喻人,表現孤獨寂寞失落之情。而燕子則表達美好的春光,有惜春之情。所以,意象使用也是很有講究的。我們只有多學習,多積累,才可以寫出有豐富內涵的詩歌。
三。創作要厚積薄發。
我們寫文章要厚積薄發,其實寫詩何嘗不是這樣?杜甫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李白的詩詞和他的足跡密不可分,我們青年人一定要多讀古詩詞,熟記名篇名句,多到大自然中走走,多到勞動者中走走,多去參加豐富多彩的實踐生活,這樣也出的是個才有底蘊,才有靈氣,才接地氣。
四。學習格律。
初學創作最怕的是格律,激情四射,出口成章,自認為自己的詩歌氣勢磅礴或溫婉可愛,可是讓行家一看,不禁搖頭,原因是格律不合。經行家按照格律修改一番,才發現格律原來不僅是要求聲韻,而且是錘煉字詞的過程。但讓自己寫,格律著實難掌握。怎麼辦?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套」。熟記兩首典型的律詩,依照他的平仄修改自己的詩歌,修改到自認為差不多的時候,然後找行家幫助修改,行家才會根據實際情況告訴你一些特殊的情形這樣進步才能更快。對於填詞,同樣的道理,填完之後,拿一首詞牌的典型題目,對應它的平仄比對自己的平仄,試著修改。直至滿意。
學習古詩創作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正如賈島的「推敲」,正如杜甫的「語不驚人死不休」,「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只有長期的堅持努力,才有點滴的收獲。
6. 創作詩詞
不知這對你是否有用,我的新詞:
《人生宇宙詞》
天地悠悠萬古長,人生匆匆百年忙,家國多少事,君子適之為,小人饞求展,多少辛苦,功名利祿,金錢美女,留下終歸是黃土。
人生無奈天地間,大浪淘沙有豪篇,偉哉才子夢,修滿腹經綸,喚霜鬢秋晚,老當益壯,白首知心,傳接勵後,不朽資才撼宇宙。
7. 如何創作古詩
詩詞創作很簡單,不像大家想像的那樣難。以我個人的學習經歷為例,一共有如下要點:
古詩創作:
1:掌握格律。古詩的格律很重要,分為七言、五言(一句話7個字和一句話5個字)以及律詩、決絕(一共8句話和一共4句話,一個逗號為一句)。
2:注意韻腳。古詩創作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押韻。雙數句子末尾及開頭第一句必須押韻,押韻及每一句最後一個字的韻母必須相同(這種說法不算太准確,因為有些韻母不完全相同,比如hen和hun也是同一個韻腳,但韻母卻不同。詳細分類請參考網路。)
3:虛實相對。虛對虛,實對實。及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顏色對顏色……諸如此類。不過,這一條不需要太刻意去遵守,如果有比較好的構思,虛實不相對也是可以的。
古詞創作:
1:選擇詞牌。不同的詞牌有不同的格律,寫作之前務必先選擇一個詞牌,如「醉花陰」。
2:按照詞牌的格律填寫。每一句的字數,必須和詞牌相同,韻腳也必須按照詞牌的要求填寫。
3:填寫規律。初學者建議直接選擇一首古人的詞,然後自己分析那一句的韻尾是相同的。如李清照的《醉花陰》上闋只有1、2、5句韻腳相同,韻母都是ou。然後在填寫的過程中,只要按照此法填寫,一般就不會出錯。
以上均為個人經驗,不屬於正規模式。但是個人認為,詩詞之屬條框甚是復雜,如果樓主只是想大概抒發胸臆,並非想深入研究,只要依照我所說的方式去練習即可。
以上均為肉打,如有不正確的地方,請諸位高手多多指教……TAT,樓主如果真的很喜歡詩詞,可以HI我,大家共同討論,相互學習,以求進益~O(∩_∩)O~
8. 如何創作詩詞
首先你的知識儲備量要夠,其次你要圍繞主題寫
9. 如何進行古詩詞的創作
古詩詞是古人創作的
現代人創作的
只能是現代詩詞
10. 古詩詞「創作技巧」有哪些
1、直抒胸臆和含蓄委婉
直抒胸臆也稱直接抒情,是一種不要任何「附著物」,而由作者直接對有關人物、事件等表明愛憎態度的一種抒情方式。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結尾:「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就直截了當地抒發了詩人甘願為天下寒士的幸福而犧牲自己的高尚節操。
含蓄委婉是不把自己的意思直接說出來,而是採用婉曲、象徵、比擬、隱語、用典等手段間接地表現出來的一種抒情方式。古詩經常把要抒發的情感,要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所描繪的景物或生活場景中。如《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結尾:「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將依依惜別之情寓於帆影、碧空和長江流水的景物中了。
2、景與情
景指景物,情指人的感情。出現在詩歌里,有種種不同的情況,最常見的是先景後情,情因景生,即觸景生情。如杜甫的《旅夜書懷》,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不少的詞上闋寫景,下闋抒情,似乎已成常規,如毛澤東的《沁園春·雪》、《沁園春·長沙》。也有一些詩是先情後景。還有一些詩,看上去完全寫景,而實際上景物裡面蘊含著詩人的感情,「一切景語皆情語」[《人間詞話》(王國維)]。以上這些都屬寓情於景。一般情況下,有什麼樣的景,就生什麼樣的情,如樂景生樂情,哀景生哀情。但有時,觸景生情,生出的情與客觀的景截然相反,這種情況叫情景相異。古詩中以樂景寫哀情較為常見,以哀景寫樂情比較少見。如杜甫的《絕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以樂景寫哀情。古詩中以樂景寫哀情的名句還有「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等。
3、賦、比、興
賦、比、興是詩的三種表現手法。賦是直陳其事;比是打比方;興是先言它物以引起所詠之辭,用於一首詩或一章詩的開頭。賦、比、興三者各有特點,又相輔相成。交待事實,直抒胸臆,以賦為佳。變抽象為形象,比興為優。
施肩吾的《夜笛詞》「皎潔西樓月未斜,笛聲寥亮入東家。卻令燈下裁衣婦,誤剪同心一半花」,用賦的手法寫成,言東家婦聞笛而生思親之情,誤剪同心之花,別開生面。還有古詩中的「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動人佳句,「孤帆遠影碧空盡」的含蓄之句,「一將功成萬骨枯」的精警之句,均用賦的手法寫成。
比喻的手法在詩歌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運用比喻,能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化冗長為簡潔,能把陌生的東西變成人們熟悉的東西;有創造優美的意境,產生引人入勝的藝術魅力的作用。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賀的《李憑箜篌引》運用比喻,把無形的音樂描寫得形象鮮明,栩栩傳神,彷彿就在眼前。
興是藉助其它事物作為詩歌的發端,以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興同詩歌的內容有一定的聯系。如《氓》的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於嗟鳩兮,無食桑葚」和第四章開頭兩句「桑之落矣,其黃而隕」運用了興的手法。前者既隱喻女主人公的貌美,又暗指女主人公的痴情;後者桑葉由嫩綠變為枯黃,既隱喻女主人公青春不再,又暗指「士貳其行,二三其德」。興經常有統攝下文,提綱撮要的作用。
要注意,比和興經常結合在一起使用。運用比興手法,能加強詩歌的生動性和鮮明性,增加詩的韻味和形象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