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話的發展歷程
年份 重要事件
公元前1200年 - 荷馬(Homer)在《伊里亞德》一書中談及用烽火來傳遞訊息。
公元前700年至公元300年 - 希臘人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中用信鴿傳遞訊息。
公元1588年 - 西班牙無敵艦隊用烽火宣布抵達目的地。
約公元1800年 - 總統迪維特‧柯林頓(DeWitt Clinton)為伊利運河作首航儀式, 用一連串大炮發射的方式,把消息由水牛城傳送至紐約市,歷時共80分鍾。
1844年 - 摩斯(Morse)證實用電報傳訊的可行性。
1865年 - 麥克斯威爾(Maxwell)從數理角度推論出電磁波可以在空氣中傳播。
1871年(4月1日) - 貝爾(Bell)抵達波士頓,展開他教導聾人的工作。
1875年(6月2日) - 貝爾提出以電話傳訊的原理得到實驗證明。
1875年 - 第一次成功以電話傳送話音。
1876年 - 貝爾發明電話。
1876年 - 愛迪生(Edison)發明電動機(馬達)及留聲機。
1887年 - 赫茲(Heinrich Heriz)證實電磁波的存在。
1888年 - 赫茲研製出無線電波。
1895年 - 馬可尼(Marconi)發明無線電收音機。
1896年 - 馬可尼為無線電報取得專利權。
1902年 - 第一個透過地底電纜傳送的長途電話打出,由紐約至紐渥克;電纜長十英哩。
1906年 - 德弗瑞斯特(Lee deForest)發明真空管,令長途無線電話通訊變得可行。
1907年 - 全球首項跨大西洋的商用無線電服務啟用。
1935年 - 成功進行世界上第一次用電纜和無線電傳送的環球電話對話。
1946年 - 商用流動電話服務宣告面世。
1948年 - 結式電晶體面世。
1967年 - 貝爾實驗室(Bell Laboratories)引進試驗性的室內無線電話機
1969年 - 登陸月球(7月20日)的太空人把視像和話音訊息傳回地球。
1981年 - 在沙烏地阿拉伯及北歐推出首項流動電話服務。
1983年 - 美國推出首個商用流動電話系統,個人電腦作業平台同時面世。
1992年 - 萬維網誕生
1995年 - 分碼多重接取(CDMA)技術面世。
2000年 - 確認第三代流動電話的規格。
希望對您有幫助
❷ 電話是誰發明的
另外的發明者格雷和穆奇
然而,貝爾並不是唯一發明電話的人。一個名叫格雷的人就曾與貝爾展開過關於電話專利權的法律訴訟。他們在同一天申報了專利,但格雷比貝爾晚了兩個小時左右,最終敗訴。
值得一提的是,到21世紀才被正名的「電話發明者」安東尼奧·穆奇,他跟貝爾為電話發明權打了一場馬拉松式的官司。
穆奇於1808年4月13日生於義大利的佛羅倫薩,1845年移居美國。為了改善生活環境,他開始研究自己很感興趣的電生理學。不久,他研究出了一種用電擊治療疾病的方法。人們不知道這種非正規的治療方法是否真的取得了成功,但是就在1849的一天,當他准備好一套器械要給在另外一個房間的朋友治療時,意想不到的奇跡出現了,通過連接兩個房間的一根電線,他清楚地聽見了從另外一個房間里傳出的朋友的聲音。當時,他把一塊與線圈連接的金屬簧片插入了朋友的口中,線圈又與在另一個房間的一個導體相連。實際上,金屬簧片在這里起到了感測器的作用,正是由於與線圈相連接,從而把它的振動轉變成了一種電流。穆奇馬上意識到這一現象有著不尋常的意義,並立即著手研究被他稱之為「會說話的電報機」裝置。那時,他未來的競爭對手貝爾才只有2歲。
1854年,穆奇已製造出第一部像電話機一樣運行的樣機,他曾這樣描述道:「這是一種會振動的膜片,這種振動使一塊通電磁鐵上的電流發生改變。這種電流的變化在傳到電線的另一端時就將相同的振動傳遞給接受膜片,並還原成話語。」
第二年,穆奇的電話機被命名為「遠距離傳話機」。與此同時,這套設備還在進一步的完善:起初,粗糙的線圈已被由磁鐵線圈和膜片連成的組合件替代。此外,穆奇還構思了沿線路加強信號的倍增器,以避免遠距離的傳輸信號會逐步衰減。
最新的研究結果證明,電話是美籍義大利人安東尼奧,穆奇發明的。
1860年,穆奇在紐約的義大利語報紙上發表了關於電話雛形的介紹,然而他卻沒有申請發明專利,因為當時在美國申請專利需要250美元,穆奇窮困潦倒,又不懂英語,未能融入美國社會。1870年,已過花甲之年的穆奇身患重病,不得已將自己費盡心思製作的電話設備以6美元的價格賣掉以治病。1873年,穆奇的生活拮據到了要靠領取社會救濟金度日。1874年,穆奇將自己製作的電話設備寄到美國西聯電報公司,以圖出售,不想設備卻被西聯公司弄丟了。後來貝爾與西聯公司簽約,穆奇去法院提起訴訟,因證據不足受到長期拖延。1889年,正當有傳言稱穆奇要贏得電話發明權時,可憐的他卻撒手人寰。直到113年後,穆奇才獲得美國國會對他發明權的追認。
❸ 電話的發展史
電話是通過電信號雙向傳輸話音的設備。通常人們將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認為是電話的發明者。美國國會2002年6月15日269號決議確認安東尼奧·穆齊(Antonio Meucci )為電話的發明人。穆齊於1860年首次向公眾展示了他的發明,並在紐約的義大利語報紙上發表了關於這項發明的介紹。
歷史上對電話的改進和發明包括:碳粉話筒,人工交換板,撥號盤,自動電話交換機,程式控制電話交換機,雙音多頻撥號,語音數字采樣等。近年來的新技術包括,ISDN,DSL,模擬行動電話和數字行動電話等。
這一行業通常分為電話設備製造商和電話網路運營商。在歷史上,網路運營商通常都擁有全國性的壟斷。近年來,隨著全球電信市場的開放和整合以及技術的發展,逐漸出現多家運營商在同一市場競爭的局面。例如,貝爾系統,即AT&T的下屬公司曾擁有美國電話市場的80%。1984年,由於美國司法部反壟斷訴訟,貝爾系統被迫分割成多個獨立的地方貝爾公司。有一個笑話可以說明這個現象。在AT&T未分割前,IBM是美國第二大公司。在AT&T分割成七個公司後,IBM的排名變成第八名。
❹ 電話的發明在歷史上有哪些記載
早在1854年,電話原理就已由法國人鮑薩爾設想出來了,6年之後德國人賴伊斯又重復了這個設想。原理是:將兩塊薄金屬片用電線相連,一方發出聲音時,金屬片振動,變成電,傳給對方。但這僅僅是一種設想,問題是送話器和受話器的構造,怎樣才能把聲音這種機械能轉換成電能,並進行傳送。最初,貝爾用電磁開關來形成一開一閉的脈沖信號,但是這對於聲波這樣高的頻率,這個方法顯然是行不通的。然後一次偶然的事件,卻為電話的發明,提供了新的出路:那是1875年6月2日,貝爾和他的助手華生,岔一個,這個華生可不是福爾摩斯裡面的那個華生,我估計華生這個名字,在國外就像什麼瑪利、喬治、約翰一樣的普遍,反正就是貝爾和華生那個時候分別在兩個房間里試驗多工電報機時,一個偶然發生的事故啟發了貝爾。
❺ 電話的歷史及其發展過程
電話的歷史
1875年6月2日,美國人亞力山大.格雷厄姆.貝爾(Bell,Alekander Graham)發明了電話 。 至今美國波士頓法院路109號的門口,仍釘著塊鐫有:1875年6月2日電話誕生在這里的 銅牌。
1876年3月7日貝獲得發明電話專利,專利證號碼NO:174655。 1877年4月4日,第一部私人電話安裝在查理斯.威廉姆斯於波士頓的辦公室與馬薩諸塞 州的家室之間。
1877年5月17日,波士頓防盜器商店的愛德文.豪邁士,首次使用電話總機系統,5路支線分別接到安有本店防盜警鈴的5個辦公室。
1878年1月28日,美國康涅狄格州的紐好恩,第一個市內電話交換所開通,當時只有20 個用戶。
1878年9月1日,埃瑪.M.娜特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女性接線員。 1878年——1879年,貝爾架設了波士頓至紐約的300千米長途電話線路。但音量較低。
1879年,愛迪生利用電磁效應,製成炭精送話器,使送話效果顯著提高。愛迪生炭精話 筒的原理及其器件一直沿用至今。
1879年底,電話號碼出現。由一位內科醫師受馬薩諸塞州流行麻疹的啟發而提出的, 因為一旦接線員病倒,全城電話豈非癱瘓。
1881年,英籍電氣技師皮曉浦在上海十六鋪沿街架起一對露天電話,付36文制錢可通話 一次。這是中國的第一部電話。
1881年,義大利羅馬、法國巴黎、德國柏林先後開通了各自的第一個電話網路。 1882年,電話線採用雙絞線。這是英國教授休斯1879年發表架空線干擾的論文引起的結果。
1882年2月,丹麥大北電報公司在上海外灘揚於天路辦起我國第一個電話局,用戶25家。 同年夏,皮曉浦以「上海電話互助協會」名義開辦了第二個電話局,有用戶30餘家。年底, 英商「東洋德律風」公司兼並上述兩電話局經營,用戶仍僅300多家。後又由工部局「華洋 德律風」接辦。
1884年5月1日,世界上第一幢摩天大樓房產保險公司的10層樓在芝加哥建成。正是電話 使摩天大樓在大城市裡相繼涌現。因如沒有電話,大樓里的信息都要靠人工來傳遞,那麼供通信員使用的電梯是遠遠不夠的。
1889年5月1日,威廉.葛雷德在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發明了投幣電話。不久,街頭出現了電話亭。
1889(光緒 25年),安徽省安慶州候補知州彭名保,自行設計、製造了五六十種大小零件,造出一部「爭氣電話」,為國人揚眉吐氣,震驚中外。
❻ 電話的歷史
電話的歷史
1875年6月2日,美國人亞力山大.格雷厄姆.貝爾(Bell,Alekander Graham)發明了電話 。 至今美國波士頓法院路109號的門口,仍釘著塊鐫有:1875年6月2日電話誕生在這里的 銅牌。
1876年3月7日貝獲得發明電話專利,專利證號碼NO:174655。 1877年4月4日,第一部私人電話安裝在查理斯.威廉姆斯於波士頓的辦公室與馬薩諸塞 州的家室之間。
1877年5月17日,波士頓防盜器商店的愛德文.豪邁士,首次使用電話總機系統,5路支線分別接到安有本店防盜警鈴的5個辦公室。
1878年1月28日,美國康涅狄格州的紐好恩,第一個市內電話交換所開通,當時只有20 個用戶。
1878年9月1日,埃瑪.M.娜特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女性接線員。 1878年——1879年,貝爾架設了波士頓至紐約的300千米長途電話線路。但音量較低。
1879年,愛迪生利用電磁效應,製成炭精送話器,使送話效果顯著提高。愛迪生炭精話 筒的原理及其器件一直沿用至今。
1879年底,電話號碼出現。由一位內科醫師受馬薩諸塞州流行麻疹的啟發而提出的, 因為一旦接線員病倒,全城電話豈非癱瘓。
1881年,英籍電氣技師皮曉浦在上海十六鋪沿街架起一對露天電話,付36文制錢可通話 一次。這是中國的第一部電話。
1881年,義大利羅馬、法國巴黎、德國柏林先後開通了各自的第一個電話網路。 1882年,電話線採用雙絞線。這是英國教授休斯1879年發表架空線干擾的論文引起的結果。
1882年2月,丹麥大北電報公司在上海外灘揚於天路辦起我國第一個電話局,用戶25家。 同年夏,皮曉浦以「上海電話互助協會」名義開辦了第二個電話局,有用戶30餘家。年底, 英商「東洋德律風」公司兼並上述兩電話局經營,用戶仍僅300多家。後又由工部局「華洋 德律風」接辦。
1884年5月1日,世界上第一幢摩天大樓房產保險公司的10層樓在芝加哥建成。正是電話 使摩天大樓在大城市裡相繼涌現。因如沒有電話,大樓里的信息都要靠人工來傳遞,那麼供通信員使用的電梯是遠遠不夠的。
1889年5月1日,威廉.葛雷德在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發明了投幣電話。不久,街頭出現了電話亭。
1889(光緒 25年),安徽省安慶州候補知州彭名保,自行設計、製造了五六十種大小零件,造出一部「爭氣電話」,為國人揚眉吐氣,震驚中外。
❼ 電話機的發展歷史
電話機是美國人A. G. 貝爾於1876年發明的。他用兩根導線連接兩個結構完全相同、在電磁鐵上裝有振動膜片的送話器和受話器,首先實現兩端通話。但通話距離短、效率低。
1878年出現了炭精送話器,使電話機送話器效率大大提高。受話器結構也有改進。最早的電話機是磁石電話機,靠自備電池供電,用手搖發電機發送呼叫信號。
1880年出現共電式電話機,改由共電交換機集中供電,省去手播發電機和干電池。
1891年出現了旋轉撥號盤式自動電話機,它可以發出直流撥號脈沖,控制自動交換機動作,選擇被叫用戶,自動完成交換功能。從而把電話通信推向一個新階段。
到20世紀60年代末期出現了按鍵式全電子電話機。除脈沖發號方式外,又出現了雙音多頻(DTMF)發號方式。隨著程式控制交換機的發展,雙音頻按鍵電話機已逐步普及。電子電話機電路正在向集成化邁進,話機專用集成電路已廣泛用於話機電路各組成部分。各種多功能電話機和特種用途電話機也應運而生。
到90年代初,已有了將撥號、通話、振鈴三種功能集於一塊集成電路上的電話機。隨著話音識別技術的發展,直接用話音「撥號」的新型電話機也出現。
最初的電話機(終端)是由微型發電機和電池構成的磁石式電話機,打電話時,使用者用手搖微型發電機發出電信號呼叫對方,對方啟機後構成通話迴路。
後來,1877年愛迪生(T.E.Edison)發明了碳素送話器和誘導線路後通話距離延長了。同一年又發明了共電式電話機。1891年終於發展到A.B.Strowger發明了自動式電話機。
(7)電話的發明歷史擴展閱讀
早在十八世紀歐洲已有「電話」一詞,用來指用線串成的話筒(以線串起杯子)。電話的出現要歸功於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早期電話機的原理為:說話聲音為空氣里的復合振動,可傳輸到固體上,通過電脈沖於導電金屬上傳遞。 貝爾於1876年3月申請了電話的專利權。
美國國會2002年6月15日269號決議確認安東尼奧·穆齊為電話的發明人。穆齊於1860年首次向公眾展示了他的發明,並在紐約的義大利語報紙上發表了關於這項發明的介紹。
電話機的發展趨勢經過Digital電話機和PCS後發展到可以用衛星通信的IMT-200服務。IMT-200支持信息的高速傳送,Packet,畫像等多媒體的服務,將來世界各個地方都可以使用所有聲音電話,電報用戶直通電路,傳呼和電子郵件;隨著電子郵件的普及,網路也日益化,網路電話已是不可阻擋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