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最早發明現代紙幣的是誰

最早發明現代紙幣的是誰

發布時間:2021-10-03 20:46:25

㈠ 世界第一張紙幣是誰發明

宋代初期,把後蜀政權所轄地域分為兩川、峽西兩路,亦稱兩川。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把兩路分為四路,即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合稱川峽四路,簡稱四川路,四川的地域名稱就基本形成了 「四川」路本是四個行政單位,為什麼要把它們連起來稱呼呢?這是因為它們同屬於一個完整的經濟區域,因此,在貨幣的使用上它也享有特殊的地位。唐朝的貨幣是用銅錢;唐末及五代時,割據諸國各自為制,於是錢有銅、鐵兩種。當時,南唐、楚、閩、蜀諸國皆鑄鐵錢,與銅錢並行,但銅錢極少。北宋初年,對江南採取逐步消滅鐵錢的政策,但對於四川地區則聽其行使。宋太祖開寶年間(968~976年)還禁止銅錢人蜀;太平興國年間(976—984年),又明令四川地區的鐵錢不得出境。王小波、李順起義失敗後,四川富商嫌鐵錢太重,攜帶不便,有礙於貿易往來,於是相約共同發行一種紙幣,取名「交子」,在市場上流通。由於紙幣輕便,利於流通,地方官員被迫承認其存在,並加以保護。宋仁宗天聖年間(1023—1032年),由於「交子」信用問題,不能如數兌現,曾一度停止使用。後來,經過轉運使張若谷等人的建議,特設官營的「交子務」,由官方發行,並規定一定的發行額、准備金流通期限和兌換方法,「交子」發行以三年為一期,到期兌換新交子,流通區域只限於四川境內。這樣,四川地區就成了區別於宋代其他地域的經濟特區。恐怕也是由於這個原因,宋朝統治者才把四川境內的四路合並稱為「四川路」。 由此可見,在中國貨幣史上,四川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用紙幣的地區,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紙幣的發源地,並很快在全國推行。馬可·波羅把中國使用紙幣的消息帶到歐洲後,歐洲人根本無法理解。/

㈡ 最早發明紙幣的是哪國人

人類從原始社會過渡到奴隸社會是因為出現了剩餘勞動價值。
人們有了剩餘勞動產品後就會拿去交換,以換取自己需要的東西。早期的交換是易貨,就是拿著自己的東西去換取別人手裡的東西,比如拿貝殼換食物、拿羊換生產工具等。
但是,這些拿來換的東西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比如攜帶不方便,比如一時找不到需要的人,比如壞掉了等等。
於是人們就想到了一個等價物,這就是最早的貨幣!
最早的貨幣在世界不同地區是不同的,有貝殼、有獸骨、有金屬塊等。中國春秋戰國時金銀銅已經開始作為貨幣用於貿易交換了。
但是,金銀銅還是很不方便,成本也高,人們一直在找更方便的等價物......又過了一千多年,一直到北宋時期--中國歷史上經濟最繁榮的時期,民間已經廣泛使用「銀票」,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現了專為攜帶巨款的商人經營現錢保管業務的「銀票鋪戶」。存款人把現金交付給鋪戶,鋪戶把存款人存放現金的數額臨時填寫在用楮紙製作的卷面上,再交還存款人,當存款人提取現金時,每貫付給鋪戶30文錢的利息,即付3%的保管費。這種臨時填寫存款金額的楮紙券便謂之「銀票」。這時的「銀票」,只是一種存款和取款憑據,而非貨幣。
北宋於仁宗天聖元年(1023年)在四川地區出現了由政府正式發行的銀票——「官交子」。一種紙質的叫「交子」的用來交換的東西,這才是中國最早由政府正式發行的紙質貨幣,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紙幣。紙幣的出現是貨幣史上的一大進步。紙幣比金屬貨幣容易攜帶,可以在較大范圍內使用,有利於商品的流通,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紙幣代替了金屬貨幣已經使用了上千年,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貿易往來,但是,紙幣和世界上的萬事萬物一樣,也會有產生、發展、滅亡的過程,今天已經有很多方法可以代替紙幣了,紙幣也很快會成為歷史的見證,收藏到歷史文化寶庫中去了。

㈢ 最早的鈔票是誰發明的

「鈔票之父」張詠 你每天都會接觸錢幣,但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的鈔票是誰發明的嗎?他就是北宋名臣張詠。 張詠的脾氣很怪,他喜歡意氣用事,和人斗氣,不過他很正直,有時做得雖然過分,也能贏得贊譽。
他在湖北做縣令的時候,發現一個管錢的小吏,偷了一枚錢藏在頭巾里帶出庫房,於是令打板子作為懲戒,小吏不滿,嚷道:「我不過是偷了一文錢,你竟因此打我,但你能夠殺我嗎?」這種「激將法」對張詠倒是管用,張詠寫了四句判詞: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隨即拔劍殺掉了他。成語「水滴石穿」由此而來。 張詠不僅喜歡和人斗氣,還喜歡和物斗氣,他性子很急,還是他在四川任職時,有一次吃餛飩,頭巾上的帶子幾次掉到碗里,他竟遷怒於頭巾,把頭巾丟到餛飩碗里,大叫道:「你自己吃個夠吧,老子不吃了!」 他有時很幽默。在澶淵之盟中大出風頭的寇準做宰相,張詠批評他說:「寇公奇才,惜學術不足爾。」
後來兩人相遇,寇準大設酒筵,並向他請教:「何以教准?」張詠想了一會兒,道:「《霍光傳》不可不讀。」寇準不明白他的用意,回去忙取《霍光傳》來看,讀到「不學無術」四字時,恍然大悟,哈哈大笑說:「張公原來在說我不學無術。」 一直納悶,連吃餛飩都那麼性急的一個人,為什麼會有發明鈔票這樣高明的超前玩意,在他治理四川時,創立了「交子」制度,一張鈔票抵一千文銅錢,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其實,這也不難想通,也許正是張詠性急,才使得他發明了鈔票。你想想,金銀銅錢又笨又重,遇上一個急性子的人,他恨不得一下子都帶走,如果是換成了一張張紙,攜帶起來多方便啊。 但如今,很少有人知道鈔票的發明者是一千多年前的張詠。不過,倫敦的英格蘭銀行倒沒有忘掉紀念這段金融歷史。在銀行中央的一個天井裡,種著一棵在英國少見的中國桑樹。因為張詠發明的「交子」原材料就是桑樹葉。

㈣ 世界上最早發明的紙幣是如何誕生的

眾所周知,我們貨幣的發展經歷了從貝幣、金屬貨幣、紙幣到如今的電子貨幣幾個階段,從金屬貨幣到紙幣的發展則是貨幣發展史上極具影響的一件事情,意義重大。紙幣的誕生發展一定有需要它的環境。我們在古代一直使用的是金屬貨幣,即金、銀等,而隨著經濟的發展,金屬的貨幣越來越不方便,不適應當時的生產力水平。

但由於後期的流通市場的混亂和交子的傳播,政府開始對交子進行調控,慢慢交子逐漸在全國流行開來,而交子的製造經營權也全被收歸官府所有,並且設置了專門的機構管理,從此變成了官方流通貨幣。

㈤ 最早的紙幣是哪國人發明的

交子被認為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紙幣,發行於北宋時期1023年的成都

㈥ 紙幣誰發明的

宋代初期,把後蜀政權所轄地域分為兩川、峽西兩路,亦稱兩川。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把兩路分為四路,即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合稱川峽四路,簡稱四川路,四川的地域名稱就基本形成了
「四川」路本是四個行政單位,為什麼要把它們連起來稱呼呢?這是因為它們同屬於一個完整的經濟區域,因此,在貨幣的使用上它也享有特殊的地位。唐朝的貨幣是用銅錢;唐末及五代時,割據諸國各自為制,於是錢有銅、鐵兩種。當時,南唐、楚、閩、蜀諸國皆鑄鐵錢,與銅錢並行,但銅錢極少。北宋初年,對江南採取逐步消滅鐵錢的政策,但對於四川地區則聽其行使。宋太祖開寶年間(968~976年)還禁止銅錢人蜀;太平興國年間(976—984年),又明令四川地區的鐵錢不得出境。王小波、李順起義失敗後,四川富商嫌鐵錢太重,攜帶不便,有礙於貿易往來,於是相約共同發行一種紙幣,取名「交子」,在市場上流通。由於紙幣輕便,利於流通,地方官員被迫承認其存在,並加以保護。宋仁宗天聖年間(1023—1032年),由於「交子」信用問題,不能如數兌現,曾一度停止使用。後來,經過轉運使張若谷等人的建議,特設官營的「交子務」,由官方發行,並規定一定的發行額、准備金流通期限和兌換方法,「交子」發行以三年為一期,到期兌換新交子,流通區域只限於四川境內。這樣,四川地區就成了區別於宋代其他地域的經濟特區。恐怕也是由於這個原因,宋朝統治者才把四川境內的四路合並稱為「四川路」。 由此可見,在中國貨幣史上,四川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用紙幣的地區,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紙幣的發源地,並很快在全國推行。馬可·波羅把中國使用紙幣的消息帶到歐洲後,歐洲人根本無法理解。/

㈦ 世界上第一個發明紙幣的國家是哪裡他是誰

當然是中國的宋朝了,北宋時期的交子,具體人物不詳。

㈧ 是誰最早發明了錢幣

最早的錢幣是貝殼,發明者是誰無法考證。
在人類早期的經濟活動中,一種名回為貨貝的貝殼,以其答堅固耐磨、光潔美麗、易於攜帶和具有自然單位的特點,充當了商品交換的媒介,這即是最原始的貨幣。在貨幣史上,用貝殼當貨幣流通時間也較長,使用更廣,世界上許多民族都有用貝殼充當貨幣的歷史。
600年前,偉大的航海家鄭和下西洋時,船隊到達印度洋的島國馬爾地夫,當時叫溜山國。據隨行的鞏珍在所著《西洋番國志》記載,當地的商業貿易以銀幣交易,但是有意思的是,這里卻供應外國通行的貨幣——貝殼。
原來馬爾地夫的許多珊瑚島礁盛產一種貝殼,當地人採集貝殼,堆積如山,待貝殼裡面的肉腐爛後,將貝殼洗凈,然後販賣給暹羅(今泰國)、榜葛刺國(今孟加拉)等國作為市面上流通的貨幣。據考證,明代在雲南部分地區也通行以貝殼作為流通的貨幣,是否由暹羅輾轉而來,尚不得而知。

㈨ 中國最早誰發明的錢幣

中國古代錢幣萌芽於夏代,起源於殷商,發展於東周,統一於贏秦,歷經了四千多年的漫長歷史,創造了七十多項世界之最。不僅如此,中國錢幣系統之完整,門類之豐富,脈絡之清閑,內涵之博大,是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比擬的。 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世界上最早的低幣「交子」出現在宋代,但是「交子」的實物和鈔版均已遺失。目前國內現已發現年代最早的「金代銅鈔版」已為金泉錢幣博物館收藏。 最早的錢幣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開始出現了形態各異的古錢,其形狀大多模仿當時的生產工具或生活用具。 中國錢幣學會會員 西安金泉錢幣博物館 戎畋松:像楚國,它是從貝幣發展成文字貝,這種文字貝被俗稱為鬼臉錢,蟻鼻錢。中原地區,農業區它從勞動工具農具鏟演變出來這個布幣,沿海跟北部地區,漁獵地區又根據它的漁獵工具--刀削,演變出來刀幣。 這品錢叫武陽三孔布,為什麼叫三孔布呢,因為它上面有三個小孔。你看到沒有,這上面有三個小孔,這個地名呢是叫武陽,背後叫一兩,三孔布它有兩種等級,一個是十二銖的,一個是一兩的。 春秋戰國時期 秦始皇兼並六國後,為鞏固封建統治和發展封建經濟,統一了錢幣政策,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外圓內方的半兩錢,這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幣制改革。這種銅幣它避免了以往錢文復雜難辨,大小各異,輕重不一,幣值不明等弊病,制定了適應需要的重量和形制。半兩錢作為我國錢幣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標志著這種外圓內方的錢幣在形制上從此固定下來,並為歷代沿襲,直至清末。 開元通寶錢幣的問世標志著中國錢幣自秦始皇統一貨幣後的第二次錢幣革命,它持續流行了一千三百年。 秦始皇兼並六國 漢代商業活動繁榮,錢幣制度也有了重大改革。漢武帝元狩五年,也就是公元前118年開始鑄造五銖錢,該錢輕重適宜,其大小,形制一直到隋代還繼續沿用。 中國錢幣學會會員 西安金泉錢幣博物館 戎畋松:從唐高祖武德四年開始,這個公元六百二十一年,開始鑄開元通寶錢,就是廢掉了銖兩制。那麼開元通寶的歷史意義是很大的,它一是廢了銖兩制貨幣體系,開始出現寶文錢,寶文錢的出現是有一種信用貨幣的概念。 漢代——隋代 到了宋代,銅,鐵錢並用,鑄錢數量相當可觀,十幾位皇帝共有四五十種年號錢。南宋淳熙七年鑄行的淳熙通寶,錢背上有「柒」字紀年,至淳熙九年後改成小寫,這就是所謂的紀年錢。這種錢幣紀年制度一直沿用到宋末,是宋錢的一大特徵,比歐洲錢幣紀年要早三百多年。 在我國元朝和明朝時期主要推行紙幣,銅錢鑄造較少。 宋 -- 元 -- 明 明中葉以後,白銀成了主要貨幣,銅錢僅用於小額支付,但它仍然是政府發行的重點。清光緒年間,兩廣總督張之洞吸收了西方鑄幣的先進技術,向英國購置了造幣機器,在廣州籌建造幣廠,率先開創機器制幣,實施了中國錢幣史上的第三次革命。先進的制幣技術,在光緒後期取得了成功。從此,機制幣全面進入我國的貨幣領域。 我國各個時期的古錢幣經歷了風風雨雨四千年歷史的考驗,源遠流長,琳琅滿目,其形狀各異,品種眾多,創造了七十多項世界之最,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比擬的。 錢幣可以說是一個國家歷史發展的縮影。中國古錢幣在它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已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東方錢幣文化體系,因此它的價值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發現,古錢幣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收藏。 錢幣既是商品交換的手段,也是一種特殊的文化載體,它是特殊的商品又是精美的藝術品,也是各國各時期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狀況的反映。以中國錢幣為例,由幾千年前貝幣,布幣發展到今天的印刷精美,仿偽技術先進的紙幣,再到「一卡走天下」的電子貨幣……貨幣的變化濃縮了幾千年的歷史進程。 答:應該是貝殼吧。 中國最早的錢幣是一種由天然海貝加工而成的貝類貨幣,出土於河南殷墟婦好墓等地,年代為公元前19至前16世紀,距今約3500年以上。經過加工的天然貝幣形體一面有槽齒,貝幣光潔美觀,小巧玲瓏,堅固耐磨,便於攜帶,這類海幣主要出產於我國的東海、南海等地海域,反映了商代商業交流的情況。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使用貨幣的歷史長達五千年之久。中國古代貨幣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先後經歷了五次重大的演變: 1、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演變。貝是我國最早的貨幣,商朝以貝作為貨幣。在中國的漢字中,凡與價值有關的字,大都從「貝」。隨著商品交換的發展,貨幣需求量越來越大,海貝已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商朝人們開始用銅仿製海貝。銅幣的出現,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由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一次重大演變。隨著人工鑄幣的大量使用,海貝這種自然貨幣便慢慢退出了中國的貨幣舞台。 2、由雜亂形狀向統一形狀的演變。從商朝銅幣出現後到戰國時期,我國的貨幣形狀很多。戰國時期不僅各國自鑄貨幣,而且在一個諸侯國內的各個地區也都自鑄貨幣。以趙國的鏟幣、齊國的刀幣、秦國的圓形方孔錢、楚國的蟻鼻錢較著名。秦統一中國後,秦始皇於公元前二一○年頒布了中國最早的貨幣法「以秦幣同天下之幣」,規定在全國范圍內通行秦國圓形方孔的半兩錢。貨幣的統一,結束了我國古代貨幣形狀各異、重量懸殊的雜亂狀態,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由雜亂形狀向規范形狀的一次重大演變。秦半兩錢確定下來的這種圓形方孔的形制,一直沿續到民國初期。 3、由地方鑄幣向中央鑄幣的演變。漢初,聽任郡國自由鑄錢,據《漢書·食貨志》記載,文帝時「除盜鑄錢令,使民放鑄」,於是「盜鑄如雲而起」。這既造成了貨幣的混亂,又使富商大賈操縱鑄幣權,富比天子。公元前113年,漢武帝收回了郡國鑄幣權,由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五銖錢成為當時唯一合法貨幣。從此確定了由中央政府對錢幣鑄造、發行的統一管理,這是中國古代貨幣史上由地方鑄幣向中央鑄幣的一次重大演變。此後,歷代鑄幣皆由中央直接經管。鑄幣權收歸中央,對穩定各朝的政局和經濟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4、由文書重量向通寶、元寶的演變。秦漢以來所鑄的錢幣,通常在錢文中都明確標明錢的重量,如「半兩」、「五銖」等等(二十四銖為一兩)。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李淵決心改革幣制,廢輕重不一的歷代古錢,取「開辟新紀元」之意,統一鑄造「開元通寶」錢。「開元通寶」一反秦漢舊制,錢文不書重量,是我國古代貨幣由文書重量向通寶、元寶的演變。「開元通寶」錢是我國最早的通寶錢。此後我國銅錢不再用錢文標重量,都以通寶、元寶相稱,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後的「民國通寶」。 5、金屬貨幣向紙幣「交子」的演變。北宋時,隨著交換的發達,貨幣流通額增加,北宋太宗時,年鑄幣八十萬貫,以後逐漸增加。由於鑄錢的銅料緊缺,政府為彌補銅錢的不足,在一些地區大量地鑄造鐵錢。據《宋史》記載,當時四川所鑄鐵錢一貫就重達二十五斤八兩。在四川買一匹羅(絲織品),要付一百三十斤重的鐵錢。鐵錢如此笨重不便,北宋創印的紙幣「交子」就在四川地區應運而生。宋真宗時,在政府的許可下,由成都十六家富戶共同經營。「交子」的出現,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由金屬貨幣向紙幣的一次重要演變。「交子」不但是我國最早的紙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哦了,准備說的,都被說光了,我怎麼說呢?誰讓我來的遲呢!

閱讀全文

與最早發明現代紙幣的是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