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最早的叩診方法是誰發明的
叩診,是現代臨床醫學常用的一種物理診斷方法。醫生通過手指叩擊人體的一定部位,根據各部位質地、密度及其器官中氣體和液體含量不同所產生的各種不同聲音,來判斷各器官的生理或病理狀態。這種方法由於簡便易行,因此即使在醫學科學日趨發達的今天,仍然被世界各國的醫生廣泛應用。
叩診是在18世紀中葉發明的。一位名叫奧恩布路蓋的維也納醫生在進行屍體解剖的時候,發現有些死者的胸腔內充滿著液體。這種現象引起了他的深思,為什麼胸腔積液在死者生前不能被發現?應該如何發現?一次,他忽然想起他那經營酒業的父親,經常用手指敲打酒桶,憑其發生的清、濁聲音來估計桶內酒量的多少。人體的胸腔不也可以用手指叩擊它,聽其發出不同的聲音而估計胸腔內有無積液。經過不斷的摸索,奧恩布路蓋終於發明了最早的叩診方法,即用四隻指頭直接叩擊人體胸部,並對胸部疾病與叩擊音的變化關系作了較深刻的研究,於1761年在維也納發表了題為《用叩診人體胸廓發現胸腔內部疾病的新方法》的論文。
但是,奧恩布路蓋的發明在當時並未能引起人們的注意,相反還遭到了某些名醫的冷嘲熱諷,甚至被指責為「瘋子」。到19世紀初,由於法國醫生高爾維沙爾的推薦和法國臨診病院的應用,叩診才逐漸被人們重視。1818年,在上述直接叩診法的基礎上,創制了叩診板和叩診錘,於是就產生了間接叩診法。1838年,維也納著名醫生斯科達對叩診進行了更為深入的研究,並應用聲學原理闡述了出現不同叩擊音的原因,為叩診找到了理論依據。以後,以對上述兩種叩診法作了改進,醫生用自己左手中指的背部作為叩診板,用右手中指進行叩診。這種方法一直沿用到現在。
B. 創造性思維的故事
�敲擊木酒桶,到胸腔叩診和聽診器的發明,又是一個利用聯系原理展開思維聯想活動而得到的結果。其故事原委如下:300多年前,一位奧地利醫生給一個胸腔有疾的人看病,由於當時還沒有發明出聽診器和X射線光透視技術,醫生無法發現病在哪裡,病人不治而亡,後來經屍體解剖,才知道死者的胸腔已經發炎化膿,而且胸腔內積了不少水。結果這位醫生非常自責,決心要研究判斷胸腔積水的方法,但久思不得其解。恰巧,這位醫生的父親是個精明的賣酒商,父親不僅能識別酒的好壞,而且不用開桶,只要用手指敲敲酒桶,就能估量出桶裡面酒的數量。醫生在他父親敲酒桶舉動的啟發下想到,人的胸腔不是和酒桶有相似之處嗎?父親既然通過敲酒桶發出的聲響可以判斷桶里有多少酒,那麼,如果人的胸腔內積了水,敲起來的聲音也一定和正常人不一樣。此後,這個醫生再給病人檢查胸部時,就用手敲敲聽聽;他通過對許多病人和正常人的胸部的敲擊比較,終於能從幾個部位的敲擊聲中,診斷出胸腔是否有病?這種診斷方法就是現在醫學上所稱的「叩診法」。
後來,這種「叩診」法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1861年的某一天,法國男醫生雷克給一位心臟有病的貴婦人看病時,為難了。正在為難之際,他忽然想起了自己在參與孩子游戲活動中的一件事情,孩子們在一棵圓木的一頭用針亂劃,另一頭用耳朵貼近圓木能聽到搔刮聲,而且還很清晰。在此事的啟發下,他請人拿來一張紙,把紙緊緊捲成一個圓筒,一端放在那婦人的心臟部位,另一端貼在自己的耳朵上,果然聽到病人的心率聲,甚至於比直接用耳朵貼著病人胸部聽的效果更好。後來他就根據這一原理,把卷紙改成小圓木,再改成現在的橡皮管,另一頭改進為貼在病患者胸部能產生共鳴的小盒,就成了現在的聽診器。
C. 有關想像力與發明創造的故事
1、高跟鞋的故事
15世紀的一位威尼斯商人經常要出門做生意,又擔心妻子會外出風流。一個雨天,他走在街道上,鞋後跟沾了許多泥,因而步履艱難。
商人由此受到啟發,因為威尼斯是座水城,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認為妻子穿上高跟鞋將無法在跳板上行走,這樣就可以把她困在家裡。豈料,他的妻子穿上這雙鞋子,感到十分新奇,就由傭人陪伴,上船下船,到處遊玩。追求時髦的女士爭相效仿,高跟鞋就很快地盤行起來了。
2、剃須刀的故事
1828年謝菲爾德製成一邊帶有保護的刀片,這是安全刀片的前身。1895年,美國一位推銷員吉列偶遇發明家佩因特。佩因特希望賺大錢,想發明一種人人都需要而且一次性使用的東西。一天,吉列刮鬍子,發現剃刀的刀片正適合這種構想。
於是他設計出一種安全剃刀夾持柄,但找不到能製成薄刀片的廠家。到1901年,他遇見機械師卡森,才解決了技術問題,使鋤形刀架與雙刃可換刀片合成一體,並申請了專利。早在1900年,電動剃須刀已在美國獲得專利,但第一種適於商業製造的電動剃須刀是由美國退役陸軍上校希克設計,並於1928年獲得專利的。
3、冰箱的故事
第一台人工製冷壓縮機是由哈里森在1851年發明的,他是澳大利亞《基朗廣告報》的老闆,在一次用乙醚清洗鉛字的時候發現,乙醚塗在金屬上有強烈的冷卻作用。乙醚是一種沸點低的液體,它很容易發生蒸發吸熱現象。
於是哈里森經過研究研製出了使用乙醚和壓力泵的冷凍機,並把它應用在澳大利亞維多利的一家釀酒廠,供釀酒時製冷降溫使用。第一台使用電動壓縮機工作的冰箱是由瑞典工程師布萊頓和孟德斯於1923年發明的。後來一家美國公司買去了他們的專利,於1925年生產出第一批家用冰箱。
(3)叩診發明軼事擴展閱讀:
想像力培養的十個方法
美國哈佛大學的伯頓就如何發展兒童的創造能力,提出以下十個要點:
一、創造一種氣氛,使每個兒童被作為一個人來看待,使他受尊重,並作為小組的一名成員受到重視。
二、使每個兒童懂得自尊,並學習提出自己的思想看法。
三、每個兒童應當獲得自己去創造成就的勇氣和信心,並應當許可他進行創造性的嘗試。
四、兒童需要體驗自己的能力,要有環境的自由,以便好好地學習。
五、要對兒童別出心裁的創造性嘗試進行稱贊和鼓勵。
六、應當鼓勵兒童去探索、去選擇新途徑,不停留在已經明了的事物上。
七、好問態度應當是教育的主要目標。
八、應善於傾聽、觀察和保持沉默。
九、應當避免引起兒童害怕的壓力,害怕會禁錮兒童的智力,阻礙兒童通向新的思想,而敢於認識可導致探險;不安全感會導致兒童產生模糊主張和阻塞兒童選擇答案的途徑。
十、應當避免在評價兒童中迷信權威的做法。
D. 叩診法是誰發明的
在醫院里,有時醫生會將左手指貼在病人的胸壁上,用右手中指頭輕叩左手指,細細辨析胸廓發出的聲音,以診斷心肺有無疾病——這就是胸部叩診法。發明叩診方法的是18世紀奧地利醫學家約瑟夫·奧安勃魯格。
奧安勃魯格(公元1722~1809年)是維也納一所醫院的主治醫生。當時,維也納的肺部疾病特別是肺結核的發病率很高,在屍體解剖中常發現,患者的胸腔里充滿了積水。奧安勃魯格想,如果我們早點知道他有胸腔積液,就可從肋骨之間插入一支空針,將積液抽掉,可能會拯救患者的生命。
可是,怎樣才能判斷胸腔內有沒有積液呢?這個難題晝夜縈繞在奧安勃魯格的腦際。
他苦思冥想,憑著較深的音樂造詣和執著的探索精神,終於想到憑借「聲音」診查胸腔積液的方法。
他回想起童年時代,經營酒業的父親常帶他到地窖去,察看每隻酒桶里還有多少酒。酒液上面是空氣,當敲擊酒液上方的桶壁時,聲音很清脆;若敲擊酒液所在的部位的桶壁,聲音就很沉悶。用手指敲打酒桶,憑借其發出的清、濁聲音,便可用來估計桶內酒量的多少。人體的胸腔不也可以用手指叩擊,從發出的不同聲音來判斷胸腔內有無積液嗎?
奧安勃魯格經過不斷地摸索,做了7年的試驗,終於發明了叩診法,並於1761年在維也納出版了一本僅95頁的書,書名叫《通過叩擊胸部來探查胸腔內疾病的一種新發明》(簡稱《新發明》),詳細介紹了叩診法。
具體方法是:讓病人屏住呼吸,醫生用「並攏、伸直的手指,慢慢地、輕輕叩擊」。奧安勃魯格還畫出胸腔叩診的清音范圍,指出心前區和肝區叩診濁音。他還描述了各種疾病的叩診音特點,如胸腔積液、肺部空洞、心包積液、心臟擴大等等。
像許多創造發明一開始總是受冷遇一樣,奧安勃魯格的叩診法很少有人賞識,連他的老師也持冷淡態度,甚至遭到了當時一些名醫的冷嘲熱諷,譏諷這是「愚蠢的叩診法」。
直到18世紀末,曾任拿破崙御醫的法國名醫柯爾維莎(1755~1821年)對奧安勃魯格的叩診法產生了巨大興趣。1808年,他將《新發明》一書譯成法文,並推薦給法國的各大醫院應用,終於使叩
診法在奧安勃魯格去世前一年被醫學界接受。
E. 在近代醫學史中影響醫學發展的三大發現是什麼
應該是人體解剖,微生物,青黴素
人體解剖標志著,近代醫學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從而產生叩診的發明,臨床教學的開始,預防醫學的成就等一系列的成就。人體解剖是近代醫學擺脫宗教,封建的束縛,快速走向發展
微生物,青黴素
微生物領域隨著病原體的發現充實起來,建立在這上面的學科也逐漸發展起來,如免疫學、預防醫學等。微生物致病的發現是西方醫學史上的一次飛躍,解決了很大一部分疾病,特別是傳染病的問題,使人們的生命數量和生活質量都得到了一次很大的提升。
青黴素
為什麼會有青黴素呢,普通的葯物居然是醫學發展的三大發現之一?是的,青黴素是人類治療細菌性感染的第一個武器。增強了人類治療傳染性疾病的能力。
F. 古今中外創新思維的事例
曹沖稱象
王戎識李
瓦特發明蒸汽機
一、叩診法誕生
18世紀,一位奧地利醫生在給一個患者看病時,尚未確診,患者突然死去。經過解剖發現,其胸腔化膿並積満了膿水。能否在解剖前診斷出胸腔是否積有膿水?積了多少?一天,在一個酒店裡,他看到伙計們正在搬吃酒桶,只見他們敲敲這只桶,敲敲那隻桶,邊敲邊用耳朵聽。他忽然領悟到,伙計們是根據叩擊酒桶發出的 聲音來判斷桶內還有多少酒的,那麼人體胸腔的膿水的多少是否也可利用叩擊的方法來判斷呢?他大膽的做了試驗,結果獲得了成功。這樣,一種新的診斷法——「叩診法」從此誕生了。
二、一孔值萬金
美國一家製糖公司,每次向南美洲運方糖時都因方糖受潮而遭受巨大的損失。結果有人考慮,既然方糖如此用蠟密封還會受潮,不如用小針戳一個小孔使之通風,經實驗,果然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他申請了專利。據媒體報道,該專利的轉讓費高達100萬美元。
日本一位K先生,聽說戳小孔也算發明,於是也用針東戳西戳埋頭研究,希望也能戳出個發明來。結果,他發現在打火機的火芯蓋上鑽個小孔,可以使打火機灌一次油由原來的使用10天變成50天。發明終於被他「戳」出來了。
揭開天體的層層面紗
長期以來,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玫的「地心體系」的理論統治著人們的頭腦,托勒玫認為地球居於中央不動,日、月、行星和恆星都環繞地球運行。後來,哥白尼推翻了托勒玫的理論。哥白尼在《天體運行論》中闡明了日心說,告訴我們: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圍繞太陽旋轉。而後,布魯諾接受並發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說,認為宇宙是無限的,太陽系只是無限宇宙中的一個天體系統。伽利略通過望遠鏡觀察天體,發現:日球表面凹凸不平,木星有四個衛星,太陽有黑子,銀河由無數恆星組成,金星、水星都有盈虧現象等。不久,開普勒分析第谷·布拉赫的觀察資料,發現行星沿橢圓軌道運行,並提出行星三大運動定律,為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基礎……因此可以這樣說:科學是不斷發現的過程,真理是不斷創新的過程。
五易畫風的白石老人
齊白石,本是個木匠,靠著自學,成為畫家,榮獲世界和平獎。然而,面對已經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滿足,而是不斷汲取歷代名畫家的長處,改變自己作品的風格。他60歲以後的畫,明顯地不同於60歲以前。70歲以後,他的畫風又變了一次。80歲以後,他的畫的風格再度變化。據說,齊白石的一生,曾五易畫風;正因為白石老人在成功後仍然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為成熟,形成獨特的流派與風格。
牛頓晚年趨於保守
牛頓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對科學的貢獻是史無前例的。牛頓的一生有許多偉大的發現:力學三定律、萬有引力、光學環、光微粒說、冷卻定律以及微積分,然而到了晚年,他的研究陷入了亞里士多德的柏拉圖學說的范圍而不能自拔。他花了十年的時間來研究上帝的存在,結果自然毫無所得。由此看來,即使是一個偉大的學者,一旦落入陳舊的范疇,就談不上有絲毫的成就。
希望幫到你 謝謝採納
G. 在玩中取得偉大發明的故事
列文虎克發現微生物
愛迪生發明了直流電
瓦特發明了蒸汽機
H. 叩診是誰發明的
叩診是在世紀中葉發明的。一位名叫奧恩布路蓋的維也納醫生在進行屍體解剖的時候,發現有些死者的胸腔內充滿著液體。這種現象引起了他的深思,為什麼胸腔積液在死者生前不能被發現?應該如何發現?一次,他忽然想起他那經營酒業的父親,經常用手指敲打酒桶,憑其發生的清、濁聲音來估計桶內酒量的多少。人體的胸腔不也可以用手指叩擊它,聽其發出不同的聲音而估計胸腔內有無積液。經過不斷的摸索,奧恩布路蓋終於發明了最早的叩診方法,即用四隻指頭直接叩擊人體胸部,並對胸部疾病與叩擊音的變化關系作了較深刻的研究,於1761年在維也納發表了題為《用叩診人體胸廓發現胸腔內部疾病的新方法》的論文。
但是,奧恩布路蓋的發明在當時並未能引起人們的注意,相反還遭到了某些名醫的冷嘲熱諷,甚至被指責為「瘋子」。到19世紀初,由於法國醫生高爾維沙爾的推薦和法國臨診病院的應用,叩診才逐漸被人們重視。1818年,在上述直接叩診法的基礎上,創制了叩診板和叩診錘,於是就產生了間接叩診法。1838年,維也納著名醫生斯科達對叩診進行了更為深入的研究,並應用聲學原理闡述了出現不同叩擊音的原因,為叩診找到了理論依據。以後,以對上述兩種叩診法作了改進,醫生用自己左手中指的背部作為叩診板,用右手中指進行叩診。這種方法一直沿用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