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鐵犁的發明者是誰

鐵犁的發明者是誰

發布時間:2021-10-03 04:24:52

A. 鐵犁最早出現的年代、什麼時期

前2世紀30年代,穀物加工中已使用揚車(風扇車)。出現開大溝、修水利用的鈴夠(大鐵犁)。已有鏵式犁使用。出現曲把鏵鍬,時稱跖鏵,即後世的踏犁。提水工具中出現轆轤,轆轤的形式已有滑論式和細腰式二種。

雖然在中國,古人何時使用簡易木製犁的確切時代一定較後面日期更早,不過目前所發現最早的鐵犁可追溯大約至西元前500年周朝(西元前1122-前256年)時期。當時的原始鐵犁底部是平坦、V型、且裝有木桿與手把。到了西元前3世紀,鑄鐵鑄造技術的改善導致重型帶犁板鐵犁的發展,一如漢朝(西元前202-後220年)時期墓刻磚等等藝術作品所示。犁板讓古人在翻土同時利用手推車兩側的犁板將泥推到兩邊,使得犁頭不為土壤所阻塞。雖然現今出土的戰國時期(西元前403-前221年)犁頭與犁架除鐵鏟大部分以木製,易於腐朽,不過到了漢朝時期的犁頭與犁架整件已完完實實都是鐵制,且其上裝有犁板可將土翻起。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和河南輝縣都出土過戰國時期的鐵犁鏵。鐵犁鏵的發明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它標志著人類社會發展的新時期,也標志著人類改造自然的斗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漢代的農具鐵犁已有犁壁,能起翻土和碎土的作用。當鐵犁在17世紀傳入荷蘭以後,引發了歐洲的農業革命。

B. 犁是什麼那一個朝代發明的

我國的犁出現在商代

在5500年前,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的農民就開始嘗試使用犁。早期的犁是用Y形的木段製作的,下面的枝 犁
段雕刻成一個尖頭,上面的兩個分枝則做成兩個把手。將犁繫上繩子由一頭牛拉動,尖頭就在泥土裡扒出一道狹小的淺溝,農民可以用把手來駕駛犁。到公元前3000年,犁進行了改進,把尖頭製成一個能更有力地辟開泥土的「犁鏵」,增加了一個能把泥土推向旁邊的傾斜的底板。 中國的犁是由耒耜發展演變而成。最初可能仍名「耒耜」。用牛牽拉耒耜以後,才漸漸使犁與耒耜分開,有了「犁」的專名。犁約出現於商朝,見於甲骨文的記載。早期的犁,形制簡陋。西周晚期至春秋時期出現鐵犁,開始用牛拉犁耕田。西漢出現了直轅犁,只有犁頭和扶手。而缺少耕牛的地區,則普遍使用「踏犁」。在四川、貴州等省的少數民族地區均有踏犁的實物。踏犁也稱「鑱」、「腳犁」。使用時以足踏之,達到翻土的效果。

C. 電的發明者是誰

愛迪生發明的電。

D. 鐵犁牛耕什麼時候開始發展的

鐵犁牛耕主要是在春秋戰國時期開始發展的,人們逐漸開始在農業生產中使用鐵器,鐵犁牛耕成為了我們中國古代的主要的農耕方式之一。因為鐵器在田地中不會受到那些石子以及其他物品的損害,所以在田中耕地的時候,反而會顯得非常耐用。而之所以使用牛去耕地,是因為牛比較容易控制,相對於其他和他類似的動物來說,牛比較容易去耕地,而且擁有著很強的耐力,所以就開始逐漸的產生了鐵犁牛耕的這樣的耕作方式。

在我們的今天有更多的簡單工作方式,在不斷的代替這種傳統的工作方式,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但是古人的智慧也是值得我們去研究並且學習的。

E. 鐵犁出現在什麼時期

鐵犁最早出現在中國的戰國時期。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和河南輝縣都出土過戰國時期的鐵犁鏵。鐵犁鏵的發明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它標志著人類社會發展的新時期,也標志著人類改造自然的斗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漢代的農具鐵犁已有犁壁,能起翻土和碎土的作用。當鐵犁在17世紀傳入荷蘭以後,引發了歐洲的農業革命。

F. 始於戰國時期的鐵犁到什麼時候開始擁有了犁壁

是漢代開始才有犁壁。
漢代大力推廣先進的生產工具和耕作方法,耕犁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並且在全國各地廣泛使用。解放後出土的一百多件漢代的鐵犁中,有鐵口犁鏵、尖鋒雙翼犁鏵、舌狀梯形犁鏵,還有大型的犁鏵。從山西平陸等地漢墓中出土的幾幅犁耕圖中,可以看出漢代耕犁的構造形式。當時的耕犁是鐵制的犁鏵,已經有犁壁的裝置。山東安丘、河南中牟和陝西西安、咸陽、禮泉等地都有漢代鐵犁壁出土。犁壁的發明是耕犁的一個重大發展。
沒有犁壁的耕犁達不到碎土鬆土起壠作畝的目的,還必須靠鋤類和鏟類農具的幫助才行;有了犁壁就能翻土碎土,犁壁有一定的方向,向一側翻轉土垡,把雜草埋在下面作肥料,同時還有殺蟲的作用。歐洲的耕犁直到公元十一世紀才有犁壁的記載,我國至遲到漢代就有了犁壁的裝置,比歐洲要早近一千年。漢代耕犁的木質部分由犁轅、犁梢(犁柄)、犁底(犁床)、犁箭、犁橫等部件組成。由此可以看出,漢代的耕犁已經基本定型,它除了有先進的犁壁裝置外,還有能調節耕地深淺的犁箭的裝置。漢代的犁有雙轅和單轅的,基本上是二牛抬扛式的。由於是直轅長轅犁,耕地的時候,回頭轉彎都不夠靈活,起土費力,效率也不很高。盡管這樣,它比戰國時期的耕犁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

G. 鐵犁的歷史意義

恩格斯指出:「對於大多數國家來說,鐵制工具是最後過渡到農業的必要前提,鐵對農業提供了犁,犁完成了重大的變革。」[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起源》《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
鐵犁牛耕使古代松遼地區的農業在其發展史上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特別兩漢鐵犁影響了我國古代農業兩千年。
1、使用鐵犁的地域范圍已很廣泛
兩漢時期,統治者都很重視發現農業,亦重視推廣鐵犁和牛耕。從考古發掘來看,自北而南,已發現鐵犁或其部件的省份有遼寧、山西、內蒙古、河北、山東、河南、安徽、寧夏、陝西、四川、甘肅、新疆、江蘇、福建、貴州、雲南等,出土鐵犁鏵或其部件以百數。只有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區在當時,「地廣人希,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尚無使用鐵犁的痕跡,而主要使用鐵口或全鐵?、鏟等。
2、鐵犁的進步性和定型化
兩漢鐵犁的進步性與規格定型化主要體現在以下五點上:1.犁身全鐵化,稱為全鐵犁,堅固耐用;2.犁口鋒利化,角度縮小到90度以下,銳利適用;3.規格定型化,犁因不同需要,而有大、中、小型之分,形制亦因需要而有差異;4.犁頭犁冠化,使用於多沙石地區的犁頭,多加裝鐵犁冠,其形制類似戰國時期的「V」形犁,對犁鏵刃部起保護作用,可隨時更換;5.犁鏵犁壁化。犁上裝有犁壁,便於翻土、起壟,用力少而見功多。
上述不同類型的鐵犁和部件,在《中華農器圖譜》中都選有典型圖片著錄。如其中的「遼陽大鐵犁」(第一卷第155頁),是於1955年在遼寧遼陽三道壕出土的,為西漢時期的遺物,其底長40厘米、後寬42厘米、後高13厘米。用復製件在耕後砂壤鬆土中模擬試耕,用福格森165拖拉機牽引,一人扶犁,用彈簧拉力計測拉力,入土深度15.5厘米,平均拉力為60公斤左右,速度為0.5米/秒左右。據此,此大鐵犁如用一頭壯牛(烏犍或黃犍)或用牯牛(未閹公牛)二頭抬扛,可持續(二小時為限)作業。元代王禎《農書》所記?鏵,「其制大倍常鏵,?亦稱是。凡開田間溝渠及作陸塹,乃別制箭犁,可用此?斫犁底為胎,鍛鐵為刃,犁轅貫以橫木,二人扶之,可使數牛挽行。插犁既深,一去復回,即成大溝。」鏵及其使用的情況大約與西漢遼陽大鐵犁類似。
兩漢的中犁底長和後寬各約30厘米,小犁底長和後寬各約20厘米。此兩種鐵犁多用於田間作業。上述三種型號的犁一直沿用到近代拖拉機或現代步犁推廣之前。
3、犁架的科學性與二牛抬扛的必要性
耒耜類農具的構造簡單,頭刃部之外,只要有一條合用的木柄即可。可是犁則不同,是以大牲畜如牛馬為牽引力,需要為犁配以較復雜的、合用的犁架。一般犁架必需具備四個主要部件,即扶手(犁梢)、犁床(犁底)、犁轅、犁箭,兩漢的犁架已四件具備。發現於山西平陸棗園村、甘肅武威磨咀子、江蘇睢寧雙溝、陝西米脂與綏德、內蒙古和林格爾、山東滕縣宏道院與黃家嶺、廣東佛山瀾石的兩漢壁畫、畫像石上的牛耕圖及木陶模型等,都具體生動地反映了這一情況。至唐代,陸龜蒙著《耒耜經》,說江東用曲轅犁,有十一個部件。研究者對其優點似過分誇大,從現存各種有關資料看,此類轅在唐宋時期使用者極少,只在敦煌壁畫中存有一例,但卻是二牛抬扛;而單長和雙長直轅的使用占絕大多數。只是到明清時期,曲轅犁才漸見推廣。其時二牛抬扛仍相當普遍地在使用中。

二牛抬扛之所以有那麼強的生命力,是因為此種耕作方法是與當時所用牽引力的條件相適應。據今天的科學實驗測定:一頭壯牛平時耕地,正常與持久的牽引力約為80至100公斤,一匹壯馬的正常與持久的牽引力為30至40公斤。兩漢的常用農耕牽引力是以牯牛為主,有時亦用馬,用牯牛和馬,則用二牛抬扛的方法比較適宜。關於此事,除上述壁畫和畫像石上的牛耕圖已有生動的反映之外,在文獻中亦多有記載。如《漢書·食貨志上》曰:「(代田法)用耦犁,二牛三人。」崔?《政論》曰:「今遼東耕犁,……既用兩牛,兩人牽之,一人將耕。」用一牛耕田的事例也有一些,但都用直轅。如上述武威磨咀子木牛犁模型,廣東佛山陶水田模型,滕縣宏道院畫像石牛耕圖等皆是。此外,文獻記載如《說文解字》「牛部」曰:?,兩壁耕也。」段注曰:「謂一田中兩牛耕,一從東往,一從西來也。」但兩漢時期用一牛耕田的事例畢竟不多。還有一情況應當指出,就是製作直轅,在選材、技術等方面,均較製作曲轅容易。在性能上,曲轅的優點比較直轅並不突出。因此,直到明清,二牛抬扛仍與直轅結合,相當受到重視。
總之,鐵犁的發明、應用和發展,凝聚了中國人和世界其他各位發明家的心血,並顯現了他們的智慧。

H. 始於戰國時期的鐵犁到什麼時代開始擁有了犁壁

鐵犁到漢代開始擁有犁壁。
在漢朝剛剛安定的時候,深諳農民疾苦平民出生的漢高祖劉邦在安定天下後開始推行先進的生產工具,教給人民先進的耕作方法。而從現代出土的文物中,最早出現犁壁的鐵犁就是在漢朝,而且到漢朝,鐵犁種類有很多種,而從出土的漢朝鐵犁設計圖上可以看到,那個時候已經出現了犁壁。

I. 標志著中國傳統鐵犁技術基本定型的發明是

一定類型的生產工具標志著一定發展水平的生產力。農具的改進以及廣泛採用,對鐵犁與牛耕取代步犁,精耕細作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形成,古代更田農具從此定型

閱讀全文

與鐵犁的發明者是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