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秦朝的十大黑科技,你知道多少呢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特別是互聯網日新月異的發展,很多人都會對一個詞不陌生,這個詞就是「黑科技」。通俗來說,「黑科技」就是以現在的科技水平不可能出現的東西,結果卻出現了。
早在兩千多年前,秦朝從周朝的一個諸侯國,到嬴政繼位後,先後攻滅關東六國,完成華夏大一統,後北擊匈奴、南並百越,建立中國空前遼闊的王朝。
強大的秦帝國在統一四海後,在全國大興土木,建造了一系列巨大工程。可以說秦朝是一個令人無數歷史愛好者痴迷的朝代,它在中國歷史中的地位也是難以被取代的。
當然秦朝創造的無數奇跡,那些令人嘆為觀止的建築,即便在數千年之後的今天,仍令世人震驚。今天,咱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兩千多年前秦朝的黑科技到底有哪些!
1秦直道
秦直道就是古代秦人修建的一條「高速公路」,它寬度在30米到60米之間,起點從咸陽翻山越嶺直達內蒙古的包頭,全長700多公里。
當年秦軍憑借秦直道,糧食和軍輜源源不斷地北運,三天三夜就可抵達陰山腳下,從此匈奴「人不敢南下牧馬,士不敢張弓報怨」。
2靈渠
靈渠是秦人修建了一條古老運河,也是世界最早的人工運河之一。靈渠開鑿於公元前214年,流向由東向西,溝通了湘江與灕江,從而將長江和珠江這兩大南方水系聯系在一起,將整個華東、華南地區連接起來,為我國在南方地區建立穩定的統治,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靈渠是秦始皇為征服嶺南地區而修建,為的就是給秦軍平定嶺南提供後勤保障。靈渠修建完成兩千多年來,這條人工運河此後就成為古代湖廣連接嶺南的重要水上樞紐,為促進中原和嶺南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起到了巨大作用。
3鄭國渠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韓國水工鄭國主持興建,約十年後完工。
韓國人由於懼怕秦國的入侵,派遣間諜幫秦國修建了鄭國渠,以消耗秦國國力。
可沒想到的是,鄭國渠修建完成後,灌溉了數萬公頃的關中田地,使關中平原成為千里沃野,極大的增強了秦國的經濟實力。鄭國渠的修建,為秦國的統一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4五尺道
五尺道始建於秦朝,現殘存長約350米,道寬5尺,每級尺階寬窄高矮不等,自秦以來,就是滇川的必經要沖。
秦始皇為加強對夜郎、滇等西南地區郡縣的控制,開鑿了五尺道。五尺道僅寬五尺,是連接雲南與中原地區的最早官道,為中原王朝在大西南地區建立統治奠定了基礎。
5馳道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第二年(前220年),就下令修築,馳道和棧道的修建,是秦漢時期規模宏大的築路工程,對於陸路交通的發達,促進經濟文化的交流,具有重大的意義。
弛道是大秦帝國的高速公路計劃,它以咸陽為中心,向四面八方擴展。弛道大大加強了秦國對地方的控制,也方便了秦始皇的全國巡遊。
6秦始皇兵馬俑
秦始皇兵馬俑自從被發現以來,它以其巨大的規模,威武的場面,和高超的科學、藝術水平,震撼全世界。
秦始皇嬴政從即位時就開始修建陵園,陵園由丞相李斯主持規劃設計,大將章邯監工,修築時間長達38年,工程之浩大、氣魄之宏偉,開創歷代封建統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
怎麼樣,這十大逆天黑科技有沒有震驚到您呢?
您覺得哪個才是最厲害的!
B. 秦朝有什麼重要的事件和發明這些發明和事件對中國的發展有什麼意義
(1)秦朝統一了貨幣。開鑿了靈渠,使今天湖南以南地區得到發展。同時被統一的還有度量衡和天下江山。(2)這些事件的歷史意義是:使中國結束了春秋以來的諸侯割據局面,促進了南北交流。更重要的是,它使中國從夏商周時期的奴隸社會進入了封建社會,社會性質發生了變化。秦始皇也因此成為中國2000多年封建歷史上第一個皇帝。
(3)靈渠舊址則位於廣西桂林市境內。它溝通了珠江和長江兩大水系。從此,除湖南境內的湘江一段外,從境外進入廣東均可順水而下。這大大加快了嶺南地區的經濟發展。
關於文字和度量衡的統一,其歷史意義是:中國歷史上多次出現南北政權對立的局面,各地方言不同,文字和度量衡卻總是統一的,這主要得益於秦朝對其的統一。毛筆則不是秦朝時發明的,因為那時沒有紙,有毛筆也沒有用。
C. 中國四大發明哪一個是在秦朝開始有的
司南是中國古代辨別方向用的一種儀器,是古代華夏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發明。據《古礦錄》記載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的河北磁山一帶
D. 請問所有秦朝時期的文化,政治,發明等等對中國的發展貢獻都有哪些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進行極端的集權統治。殘忍的「焚書坑儒」導致中國多元文化發展的倒退。但是在全國范圍內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貨幣等手段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融合和統一,郡縣制的行政模式為以後君主集權的封建社會模式奠定了基礎。
E. 秦朝有什麼重要的事件和發明
(1)秦朝統一了貨幣。開鑿了靈渠,使今天湖南以南地區得到發展。同時被統一的還有度量衡和天下江山。
(2)這些事件的歷史意義是:使中國結束了春秋以來的諸侯割據局面,促進了南北交流。更重要的是,它使中國從夏商周時期的奴隸社會進入了封建社會,社會性質發生了變化。秦始皇也因此成為中國2000多年封建歷史上第一個皇帝。
(3)靈渠舊址則位於廣西桂林市境內。它溝通了珠江和長江兩大水系。從此,除湖南境內的湘江一段外,從境外進入廣東均可順水而下。這大大加快了嶺南地區的經濟發展。
關於文字和度量衡的統一,其歷史意義是:中國歷史上多次出現南北政權對立的局面,各地方言不同,文字和度量衡卻總是統一的,這主要得益於秦朝對其的統一。毛筆則不是秦朝時發明的,因為那時沒有紙,有毛筆也沒有用。
F. 秦朝重大事件
秦王政15年(前230年),內史騰率兵滅韓國,俘韓王安,所得韓地置潁川郡,韓亡。
秦王政17年(前228年),秦軍攻入趙國國都邯鄲(在此之前坑殺趙國40萬軍隊),趙王遷被迫降秦,趙破。
秦王政18年(前227年),燕國太子丹派荊軻刺殺秦王未遂,秦王立即派王翦領兵攻燕。
秦王政19年(前226年),王翦攻破燕都薊,燕王殺太子丹求和,燕破。
秦王政20年(前225年),王賁率領六十萬大軍攻打魏國,包圍魏都大梁,引黃河鴻溝水灌大梁,三個月後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魏亡。
秦王政21年(前224年),王翦率領十萬大軍攻打楚國,屯兵練武、堅壁不戰、以逸待勞。一年後,楚軍鬥志渙散、糧草不足,遂從前線撤軍。王翦乘機追擊,消滅楚軍主力,佔領楚都壽春,俘虜楚王負芻。王翦又率軍渡過長江,平定了江南,滅越國置會稽郡。楚亡。
秦王政25年(前222年),王賁打下遼東,俘燕王喜;接著打下代城,俘代王嘉。燕、趙徹底滅亡。
秦王政26年(前221年),王賁率軍南下攻打齊國,齊王建投降,齊亡。
G. 秦朝對歷史發展有哪些巨大貢獻
1、統一文字
秦國統一中國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鞏固其統治,其中包括著名的「書同文」,即將戰國時期各國使用的不同的書寫體統一為後世所稱的小篆,相傳該字體為秦國丞相李斯發明。
秦始皇以原來秦國的制度為標准,整齊劃一全國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一些制度,企圖盡可能消除由於長期分裂割據造成的地區差異,以利統一。
戰國時期,各國文字的基本結構雖然相同,但字體繁簡和偏旁位置卻有差異。李斯受命統一文字,他以秦國的文字為基礎,參照六國文字,制定小篆,並寫成範本,在全國推行。
當時還流行一種書法,叫做隸書,比小篆更簡便。書同文,將小篆作為標准文字;「焚詩書」,加強思想控制;以吏為師,嚴禁私學。
2、廢封國,立郡縣
秦始皇滅六國後,採納李斯的建議,廢除分封制,改行郡縣制。地方行政機構分郡、縣兩級。郡縣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
郡設守、尉、監(監御史)。郡守掌治其郡。郡尉輔佐郡守,並典兵事。郡監掌監察事宜。秦始皇把全國分成三十六郡,以後又陸續增設至四十一郡。
3、統一貨幣
秦始皇廢止戰國時各國形制和輕重大小各不相同的貨幣,改以黃金為上幣,以鎰(二十兩)為單位;以秦國舊行的圓形方孔銅錢為下幣,文曰半兩,重如其文。
4、統一度量衡
秦始皇用商鞅時制定的度量衡標准器,來統一全國的度量衡。今見秦朝權量,都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11年)頒布的統一度量衡的詔書。
這種權量出土多,分布廣,長城以外也有發現,可見統一度量衡是認真有效的。秦始皇還用法律規定了度量衡器誤差的允許限度。他規定六尺為步,二百四十步為畝。
不過二百四十步為畝的制度實際上只行於舊秦,可能還有舊趙境內,東方許多地區仍以百步為畝,直到漢武帝時期為止。
文字、貨幣、度量衡的統一,修馳道,為經濟、文化的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促進了統一國家的發展。秦朝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統一車軌,對於後世影響極大。
5、北擊匈奴
匈奴人分布在蒙古高原上,戰國末年以來,常向南方侵犯。全國統一以後,秦始皇派蒙恬率軍三十萬抗擊匈奴。
蒙恬於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收復河套以南地,即當時所謂「河南地」,第二年進一步斥逐匈奴。
秦自榆中(在今甘肅蘭州以東,但有異說)向北,在黃河以東、陰山以南的地區內設置三十四縣,並在黃河的一段地區因河築塞。
秦還把戰國時燕、趙、秦三國長城修復並連接起來,築成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迄遼東的古代世界偉大工程之一的萬里長城,用來保護北方農業區域。接著,秦又徙民幾萬家於河套。這對於邊地的開墾和邊防的加強,起了積極作用。
6、創皇帝制
秦王嬴政兼采傳說中三皇五帝的尊號,宣布自己為這個國家的第一個皇帝,後世子孫代代相承,遞稱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乃至萬世皇帝。廢除謚號。
規定皇帝自稱曰「朕」,並制定了一套尊君抑臣的朝儀和文書制度。這些都是為了顯示皇帝的無上權威,表示秦的統治將萬世一系,長治久安。
確立至高無上的皇權。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凡行政、軍事、經濟等一切大權,均由皇帝總攬;秦朝首都咸陽及其附近關中平原由內史直接管理。
H. 秦朝時代的發明有哪些
時間經常來會往前推. 就比如科自學這個詞,現在的科學放在一千年以後也許就不科學了,是很有局限性很稚嫩的東西. 現在說是哪個朝代發明的東西也許只是因為更早的還沒有出土.斷言是不科學的. 就比如東漢蔡明造紙隨著更早的紙張的出土最後就變成了東漢蔡明改進造紙術. 而且秦朝只存在了15年,好多事情都是謎,這些發明創造就更不好說了.
I. 秦朝時代的發明有哪些加上作者。
這個是不好說的,因為現在人推斷古人基本上是根據考古出土的文物。
時間經常會往前推。
就比如科學這個詞,現在的科學放在一千年以後也許就不科學了,是很有局限性很稚嫩的東西。
現在說是哪個朝代發明的東西也許只是因為更早的還沒有出土。斷言是不科學的。
就比如東漢蔡明造紙隨著更早的紙張的出土最後就變成了東漢蔡明改進造紙術。
而且秦朝只存在了15年,好多事情都是謎,這些發明創造就更不好說了。
J. 秦朝大事件 詳細
前221年秦始皇一統天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秦朝也因此被史學家稱為「萬世開基」。秦朝衽郡縣制,郡守縣令都由朝廷任免,中央對地方有很大的控制權。秦始皇又統一了文字、貨幣和度量衡,為中國作出了許多開創性的貢獻。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已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然而,秦朝的暴政,引起了人民的反抗,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前206年秦朝滅亡。秦朝是一個短命的朝代,但它開創的一系列政治制度對後世影響頗深。 前221年 秦滅齊,統一中國。秦王政改稱「始皇帝」。廢分封,分天下為36郡。統一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
前220年 始修馳道。始皇北巡。
前219年 秦始皇在泰山封禪。
前215年 秦始皇令蒙恬發兵30萬北伐匈奴。 前214年 秦始皇修築長城,號稱萬里長城。
前213年 秦始皇准李斯之議,焚燒《詩》、《書》。
前212年 築直道,發隱宮刑徒70萬人造阿房宮和驪山墓。坑殺儒生460餘人於咸陽。 前210年 秦始皇出巡。還至平原津病,崩於沙丘平台(今河北平鄉東北)。趙高、李斯合謀更改遺詔,立胡亥為太子,令扶蘇、蒙恬自殺。至咸陽發喪,胡亥即位,是為秦二世。 前209年 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不久,項梁、項羽在吳(今江蘇蘇州)起義,劉邦在沛縣起義。 前208年 趙高殺李斯。項羽、劉邦等擁立楚懷王孫心為王,也號稱「楚懷王」。
前207年 項羽在巨鹿大破秦軍,單邯投降。趙高殺秦二世,立子嬰。子嬰殺趙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