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文字創造文明

文字創造文明

發布時間:2021-10-02 17:16:13

㈠ 文字的出現對促進人類文明的發展有哪些作用呢

文字的發明,它對人和社會的作用有多大、影響有多深 ?
假設,祖先沒有發明文字,現在的社會和人又將是什麼樣?簡直不可想像!但有一條可以肯定:沒有文字就沒有歷史記載,就沒有我們常說的「千里傳書」,前人的信息交流就只能圈定在語言能及的范圍之內。
人類,大約在二、三百萬年前就產生了。人類最早的文字據考證起源於公元前3000年左右。從人類產生到人類文字的形成,其間二百多萬年;從人類文字的產生到當今高速發展的現代文明,僅五、六千年。但其間人類發展變化有多大?翻天覆地啊!為什麼後五、六千年的社會文明發展會如此之大、會如此快速?也許有人會說:原始人的智力進化還不夠完善吧。是嗎?二百多萬年進化與五千年的進化,這其中僅只是智力進化的不夠完善嗎?本人認為這其中有一種神奇而根本的因素在起關鍵性的作用,那就是——文字。是的,我們無法否認人類文字的魔力和神奇。
文字為什麼有如此的魔力和神奇,是由它的二個功能特性決定的:1、它可以跨地域的傳達信息和知識。國家的形成必有文字的形成,可以這樣說:文字是國家形成的重要條件。國家不是一群而是多群體、寬疆域的政治團體。它需要有統治者意志的異地傳達、有勞動成果的再分配、有戰爭和民情信息的反饋。文字就像人身體中的神經、機器中的齒輪和紐帶,具有上傳下達地帶動推進作用。中國的四大發明為世界人民所接受,西方國家的先進科技成果也為我所用。這就形成了不同地域的相互勾通、取長補短、共同促進。如果沒有文字這種勾通的工具,這種交流就無法實現。所謂的「取長補短、共同促進」也就不復存在。2、它具有跨時空的存儲知識和再現歷史的延續性。「甲骨文」的產生今天之所以珍貴,我們不只是看到「甲骨文」本身所表達的意思,而是它開啟了創造文字的先河,通過它可以研究漢字的起源、研究它對當時及其後來中華文明發展的推動作用。有了文字就有了歷史,通過歷史的文字記載,回過頭就可以看歷代的風雲變幻及興衰。歷史就會告訴今人,怎樣做才能對人民、對社會發展有利;怎樣做才能使自己、自己的人民、自己的國家立於不敗之地。如《孫子兵法》寫於春秋,但它所闡述的戰爭普遍規律和原理,至今是戰爭之神的法寶。18世紀英國瓦特發明了蒸汽機,引發了幾百年的工業革命,為我們進入二十一世紀的電腦信息時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就是它跨時空的存儲知識和再現歷史的延續性。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勞動分工越來越細,知識門類也越來越多。當今的基礎教育就分語文、數學、化學、物理、地理、歷史等多門學科。大到天體,小至原子;前至人類的起源,後至人類的發展方向,包羅萬象、無所不至、無所不及。這種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越來越深、越來越細、越來越多的認知用什麼來收集、積累、存儲?眾所周知是文字。北京圖書館該有多大?天文、地理、社會、自然什麼知識沒有?應有盡有,是知識的海洋。可那裡全是白紙黑字。所以說通過文字可以無限的記錄、存儲知識。
文字的二大功能特性決定了它的魔力和神奇。它對社會的發展不但有面的帶動,而且有歷史縱深的推進。這具體表現在:文字在擔當了記錄和交流信息功能的同時,更重要的是:使人的思維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在沒有文字已前,人只能靠耳聞目睹獲取信息進行思維,也就是說人的思維只能在人的耳朵聽到和眼睛看到的范圍之內進行。我們暫且叫它為「點面思維」。而有了文字以後,人的思維就沒有了范圍的界限,在時空中我們可以再現昨天、審識今天、預見未來。在地域上可以了解和控制千里以外的事物。這就是人的思維形成了縱橫交錯的「立體思維」。人由「點面思維」到「立體思維」這種質的飛躍,文字的功勞是極為重要的,它是產生這種飛躍的台階和橋梁。人有了這種「立體思維」就促成了社會的發展呈立體的、乘方式的膨脹和擴展。

㈡ 文字是文明發展的重要歷史條件對嗎

不對。文字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文字的產生和演變見證並記錄了世界文明發展歷程。
人類字元或文字的演變(是指每一個最基本的原始字元,不是指後世的人們,根據字根和筆劃所造出來的文字,也不是指拼音文字領域里直接用字母編造新詞的過程。但大多數字元在人類的原始時期已經創造出來的,故把這種思維理解為原始文明的發展過程,也不是沒有道理),大致經歷了這樣幾個步驟:

第一步:只有視覺意義的圖畫文字。這種圖畫文字或符號,通常會比較完整的描述物象。這一階段,人們根據自己所能見到的物象,直接在地上或其他材質上,用十分簡單的工具,描述物象實景,以便使不同時間和不同空間的人能夠看到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無論作什麼努力,這些符號的痕跡肯定是無法「考證」的。因為那時的人們,只是想表達自己當時的意思,並沒有想到給後人留下「物證」,更不可能有照相、錄相、記錄技術。如果有人非要尋找這類證據,看看幼兒塗鴉、繪畫寫生也就能夠理解了。

第二步:有視覺意義和簡單發音訊號的象形符號。它僅描述物象的主要特徵,現在還能看到的納西文字,以及在美洲發現的瑪雅文字,就帶有這個特徵。比如,畫羊,只畫羊角;畫手,只畫五指;畫腳,只畫腳趾;畫房子,只畫輪廓;畫人,只畫站立張開四肢的樣子等。這時的人們,通常會用不十分確切的「讀音」稱呼這個符號,直到多數人能夠發出差不多的「音」時,這個符號便有了自己的「稱呼」了,也就具備了原始的形聲字特徵了。

第三步:同時兼有視覺效果和明確讀音的形聲字。最初是以不規則、不穩定的線條或粗糙符號,抽象描述物象,並且按照約定的發音或讀音在人群中進行交流與使用。後來,所使用的線條或符號越來越趨於規范與統一。早期的岩畫文字、楔形文字,以及現代還在使用的雲南麗江「納西文字」、湘西南的「江永女書」等,都屬於這個階段的文字。在漢字領域,因為發展的迅速與快速,直到目前,人們能發現最早的方塊字史料,也只有甲骨文、或陶文、或金文了。但甲骨文、陶文、金文已經遠遠先進於這一階段的文字。在甲骨文出現之前,我們的祖先只管拚命生活與生產,努力使自己盡量適應大自然,故沒有為後人留下可以考證的「字元記錄材料」。其實,從歷史發展來看,有無「字元歷史材料」都不能否認這樣的史實:在甲骨文出現之前,我們的祖先為著能夠使用「規范、容易使他人辨識的符號」,肯定經歷了漫長的摸索與思考,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與努力,也展示了祖先們的偉大聰明才智。

第四步:規範字元時期的「大分裂」。即是說,在字元走向比較規范的階段,不同地域的人們,先後形成了兩個差異很大的發展方向:一個方向以原始字元為字根,繼續沿著「視覺特徵為主」的象形文字方向發展,形成以漢字(方塊字)為主體的視覺文字體系;另一個方向是從原始字元中抽象出一些比較有特色、有明確代表意義的有限字元,作為基本字元,開辟出一條以讀音和聽覺為主要特徵的「字元拼寫」道路,形成了以拉丁字母等為主要特色的「拼音文字」。

曾經一些有意沿著「象形文字發展」的古老民族,因為外來勢力的徹底入侵而徹底消亡了,如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古印第安人、古美洲(中美洲的瑪雅圖畫文字,只是近現在發現了一些痕跡,其實早已滅絕了)等。同時,正因為華夏文明、中原文化、黃河文明的崛起與強大,漢字即方塊字才得以完全的保留下來,並且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在字根與筆劃的組合過程中,已經發展為十分龐大的「漢字世界」,也才能使中華民族的古老文明得以順利、持續走向今天,並且依舊保持著生機勃勃的景象。不難預測,因為漢字的視覺特徵、單音節、延續思維等特點,必將承擔著未來人類主體文字的歷史重任!

以字根和筆劃為基本特色的形聲字,漢字是唯一的完整代表。這種文字,不僅保留了視覺功能和發音效果、而且在後世的造字、用字、精簡、規范、整理過程中,潛移默化地體現著人類自始至終的思維脈絡(老幾說字,其實質就是盡量展示方塊字元中,到目前為止仍有現實意義的這種思維脈絡)。因此,說漢字即方塊字,是至今一直沿用、而且發展最為完善、完美、實用的唯一原始文字,並不為過。

在方塊字的基礎上,因造假夾注而產生了日本文字、因造字喃而產生了越南文字,因用方塊拼音而產生了朝鮮文字和韓國文字、因借用或仿造而形成了我國多個少數民數(如水族、白族、納西族、布依族等)的文字!但這些文字產生並延續的歷史並不很長,不過幾百年或千餘年而已。而且使用這些文字的地域也還時常在搖擺之中,不知是偏向使用完全的字母拼音文字,或是重新回到帶有象形特色的方塊字體系之中!但是,所有的結果,都必然會隨著局部權勢變更影響,以及全球經濟實力的變化,最終走向更為明確、更為明智的道路上來!

那些喜歡「拼音字母」的民族,是以有限(不同地域所選擇的基本字元不相同,所制定或規范的字母體系也就不相同)的發音和聽覺為特徵的字母形聲字為拼寫基礎的。並在此基礎上,人為強行制定了一些拼寫規則。又因為不同地域、不同權勢的影響,以及不同歷史時勢的差異,也就形成了為數眾多的「拼音符號和拼音規則」,即形成了不同的「拼音語言」。

最先出現的是蘇美爾的楔形文字和埃及聖書字。在此基礎上,發展為塞母字母,進而發展為腓尼基字母。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礎上,分裂發展為希臘字母、卡那安字母、阿拉馬字母三個大系!

希臘字母包括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俄特文字母。其中,拉丁字母又包括英文、法文、義大利文、西班牙文等,現主要應用於西歐、東歐、美洲、澳洲等地方,以及曾被這些國家徹底殖民化的地區。斯拉夫字母包括塞爾維亞文、保加利亞文、俄文、蒙文等,現主要使用於塞爾維亞、保加利亞、俄羅斯、蒙古等地區。俄特文字母,即古俄特文,主要用於古俄特語。

卡那安字母,包括古腓尼基文字母(已成古文字,不再使用)和希伯來文字母(即以色列希伯來文)。

阿拉馬字母包括那巴特字母、敘利亞字母、古波斯字母、衣索比亞字母和印度字母。其中,那巴特字母,包括阿拉伯文、維吾爾文等,主要用於西亞、非洲一部分、中國新疆等地區。敘利亞字母,包括經粟特文、回鶻文、蒙文、滿文等,主要用於西亞、中國內蒙等地區。古波斯字母已成為古文字,未有進一步發展。衣索比亞字母和印度字母,包括梵文、印地文、高棉文、緬文、泰文、傣文、藏文等,主要用於印度、印度支那半島、中國西藏等地區。

第六步:文字的大融合。無論結果和進程如何,未來的文字肯定是以視覺為主、聽覺為輔的文字體系(即10個數字、26個字母、幾千個常用方塊字為基本的民眾通用文字體系)。

㈢ 文字在文明的什麼和什麼中起著重要作用

傳承了華夏文明的精神,記錄了華夏文明的昨天開創了華夏文明的未來

語言的書寫符號,人與人之間交流信息的約定俗成的視覺信號系統.這些符號要能靈活地書寫由聲音構成的語言,使信息送到遠方,傳到後代.
文字的先驅 文字起源於圖畫.原始圖畫向兩方面發展,一方面成為圖畫藝術,另一方面成為文字.原始人用圖形來表達意思,通常稱為「圖形文字」.這種圖形雖然能交流信息,但是跟語言並無聯系.例如,畫一個箭頭表示「由此前進」,畫一個人高舉雙手錶示「歡迎」,大家都看得懂,可是如果用語言來說出圖畫中的意思, 那就各不相同.你可以說英語 ,他可以說法語.這樣的圖形可以說是文字的先驅,還沒有成為真正的文字.(圖1[文字的先驅,舉例:漁王率五舟,各乘若幹人,歷三日,][渡湖,安抵對岸])
表示意義的圖畫要發展到跟語言相結合,能夠完整地書寫語言,這才成為語言的有效記錄,即成熟的文字.許多民族都創造過原始文字,但是只有極少幾個民族的文字發展到成熟程度.有些文字,只能寫出實詞,不能寫出虛詞,閱讀時候要由讀者自行補充,這是不完備的文字.大多數民族都借入其他民族已經成熟了的符號系統,再加以修改補充,書寫自己的語言.
詞符與音節符並用的文字 名副其實的文字有 3種主要類型:詞符與音節符並用的文字、音節文字和字母文字.這3種類型代表文字發展的3個階段.
如果每一個詞用一個符號來表示,那就需要許許多多的符號,而抽象詞仍舊難於寫出,這樣的文字是不切實用的.解決的辦法是,把一部分詞符改成只表音,不表意,夾在詞符中間,那就成為詞符與音節符並用的文字.這是最早達到成熟程度的文字類型.
用中文字書寫的中文,基本上屬於詞符與音節符並用的類型.在古漢語中,表示實詞的中文字大都是詞符,表示虛詞以及擬聲和譯音的漢字是音節符號例如,原來表示簸箕的「其」字是詞符,後來借來表示虛詞的「其」,就成為音節符號了.又如,「丁當」、「可」都是音節符號.有些中文字只是多音節實詞中的音節符號而不是詞符,如「葡萄」是由兩音節構成的詞,要用兩個音節符號寫出.
[文字發展示意表]
中文字和假名混合體的日文是典型的詞符與音節符並用的文字,其中中文字大都是書寫詞根的詞符,假名是書寫詞尾助詞等的音節符假名是從中文字變化出來的(圖2[日文假名舉例])
音節文字 詞符與音節符並用的文字,如果丟掉了詞符,全用音節符,那就成為「音節文字」.在任何語言中,詞的數量是很大的,而且不斷增加.音節的數目少得多,而且是相對穩定的.音節文字只要用數目有限的符號,就可以完備地書寫語言.
日本有「假名文字運動」,主張不用中文字,全用假名.這個主張如果實現,日文就成為音節文字了.
衣索比亞文字(近代體稱為阿姆哈拉文字)是一種現行的音節文字.它用大致相同的符號代表相同的輔音,附帶微小的筆畫變化表示母音,成為音節符號.(圖3[阿姆哈拉音節字母舉例])
比較一下日文的假名和阿姆哈拉音節符號,可以看出其間的主要區別是,假名用不同的符號表示相同的輔音,阿姆哈拉文字用基本上相同的符號表示相同的輔音(比較圖2和圖3).
有些音節文字,不管母音如何不同,輔音相同的音節都用相同的符號來表示.好比 ka、ki、ku 都寫成 k.這樣就產生了所謂「輔音字母」.這樣的字母雖然叫做輔音字母,可是帶有不寫出來的母音,仍然具有音節符號的性質,它是從音節符號向音素(音位)符號演變的中間形態.
公元前11世紀的比布魯斯字母(阿希拉姆碑銘文字,發現於比布魯斯,在今黎巴嫩,現名朱拜勒)是現存最早的已經解讀的輔音字母,可以說是字母的老祖宗.(圖4[比布魯斯字母])
從字母的老祖宗間接傳下來的阿拉伯字母是今天應用比較廣泛的輔音字母.阿拉伯文字把同樣的幾個字母寫在一起,要求讀者根據上下文的不同而讀成不同的詞.這很象用字母來縮寫語言.打個比方:d、p兩個字母連寫在一起,成為 dp,但在一個地方要念成dipu「地鋪」,在另一個地方要念成dapo「打破」.這樣,雖然書寫省事,可是閱讀太不方便了.所以後來又在輔音字母上加幾個點子表示母音.(圖5[阿拉伯字母舉例])
字母文字 字母表示母音的方法有 3種:①用獨立的符號表示母音,例如希臘字母、拉丁字母等.②用不連接的分音符號表示母音,例如阿拉米字母、希伯來字母、阿拉伯字母等.③把分音符號連接在字母上表示母音,例如印度字母、阿姆哈拉字母等.第 3種被認為是音節符號字母.第 2種如果以不加母音符號為正體,也是音節字母.
嚴格意義的「字母文字」,既有輔音字母,又有母音字母.創造母音字母是希臘人的貢獻.他們在公元前8 世紀傳入輔音字母,把其中幾個改為專門表示母音,其餘仍舊表示輔音,但是不再附帶母音.這好比原來k可以表示ka、ki、ku的音,現在用k、a、i、u幾個字母分別寫成 k—a、k—i、k—u.這樣就產生了「音素(音位)字母」.音素字母文字,在書寫時候要把音節分析成為輔音和母音,在閱讀時候要把輔音和母音拼合成為音節.這是完備的拼音制度.(圖6[希臘古典字母])
完備的拼音制度的產生,使文字歷史進入新的階段.一切語言的聲音,如果分析成為音素(音位),一共只有幾十個基本的輔音和母音,只要用幾十個字母就可以寫出.跟音節字母相比,音素字母不但符號數目少得多,而且表音更加靈活.但是文字記錄語音總有遺漏.例如重音、句調、節奏等等,字母文字還是不作表示的.
文字的表達方法 從單個符號來看,文字有 3種基本的表達方法:表形(象形)、表意(會意、指事)和表音(假借、諧聲).具體的文字,往往混合應用幾種表達方法,而以一種或兩種方法為主.
原始圖形文字主要用表形方法,可是也夾用表意方法,例如用點子或短線表示數目, 所以又稱「形意文字」(圖 1).詞符與音節符並用的文字兼用表意和表音兩種方法,所以又稱「意音文字」.意音文字中間一般還有既不表意、又不表音、只有區別功能的所謂「定符」.從廣義來看,區別功能也是一種表意功能.
除新設計的文字以外,音節文字和音素字母文字都在表音之中夾用表意.例如英文或法文中間,有些詞的讀音相同而拼法不同,有些詞附帶不讀音的字母,這些由於歷史或其他原因而形成的特點,今天成為具有區別詞義的拼法.阿拉伯數字是表意符號,但經常夾用在表音的字母文字中間,這也是表達方法的混合應用.
從語言的內容來看, 文字元號所書寫的「語言單位」是可小可大的.從小到大,可以分為 5等:①音素或音位,用音素或音位字母.②音節,用音節符號.③詞兒,用詞符.④片語,用片語符號.⑤語段,用語段符號.今天各國的文字元號,極大多數代表音素或音位,少數幾種代表音節.漢字有的是音節符號,有的是詞符.代表片語和語段的文字現在沒有.但是,文字中間夾進阿拉伯數字和科技符號,也可以表詞、片語或語段.
文字的體式變化 體式是文字的外形.任何文字的體式都是不斷變化的,可是成熟了的文字就變化很慢現存資料開始於5500年前的古埃及文字,早期大都是圖形符號,主要用於碑銘,稱為「聖書體」.這些圖形符號大部分已經失去表形性質,成為表意或表音符號.中期由於用軟筆在紙莎草上書寫,體式變為草書筆畫,丟掉了圖形的外表,主要用於書寫經文,稱為「僧侶體」.晚期筆畫大為簡化,主要用於寫信和記賬,稱為「大眾體」.3種體式很不相同,但是基本結構相同.(圖7[古埃及字演變舉例])
西亞的美索不達米亞( 即兩河流域,在今伊拉克)的蘇美爾文字,可能更古於埃及文字.蘇美爾文字早期也是以圖形符號為主,後來由於在軟泥板上用硬筆壓刻成字,符號變成一頭粗、一頭細的短線條,類似楔子,稱為楔形字(又稱釘頭字).楔形字的筆畫漸漸變得越來越簡.這種以泥板為紙張、用壓刻方法書寫的奇特文字,以西亞的美索不達米亞為中心,傳播到四周的民族,寫成各種文字.其中最重要的是阿卡德文字,也就是巴比倫和亞述的文字,在歷史上曾經是西亞的國際通用文字.(圖8[楔形字演變舉例])
以上兩種詞符與音節符並用的文字都在一兩千年前被廢棄了.同類型的中國文字,從殷商甲骨文算起,有3300年以上的歷史,也經過多次體式變化,甲骨文、金文變為大篆、小篆,再變為隸書、楷書,同時又有行書、草書,但是基本結構未變.它屹立數千年,應用到今天.
文字的主要發源地,除北非、西亞和東亞以外,還有美洲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島).那裡的瑪雅文字有別致的圖形符號,但是也已經失去表形功能,成為以音節符號為主,兼用意符、音符和定符.最早的遺物是公元328 年的刻碑.瑪雅文字到16世紀被廢棄.(圖9[瑪雅文字舉例])
字母的傳播 文字從原來創造的民族傳播到另一民族,由於語言特點不同和應用要求不同,發生了矛盾.結果是,接受外來文字的民族,為了自己的需要,對傳入的文字進行調整、補充或改革.漢字傳到日本產生假名,就是由傳播而改變的一個例子.
產生比布魯斯字母的黎巴嫩,在地中海東岸,那裡是古代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兩大文化往來交流的走廊地帶.當地的居民,後來被稱為腓尼基人,意思是「商人」,因為他們主要經營商業他們需要簡便的文字來記賬,但是埃及文字和美索不達米亞的楔形文字都太繁難.他們從埃及文字中的輔音符號得到啟發,創造出一套輔音字母. 這套字母的產生, 比埃及文字和楔形文字晚2000年.這說明字母的產生是經過極長時期的醞釀才瓜熟蒂落(另一說認為比布魯斯字母源出愛琴海音節文字).
文字隨著文化——尤其是宗教——傳播四方.同一種文字可以傳播到語言完全不同的民族.文字的類型跟語言的類型沒有必然的關系.例如,日語跟漢語在語言類型上很不相同,可是日本採用了漢字.日語的特點只促進了假名的產生,沒有妨礙中文字的採用.
字母在比布魯斯形成以後,由於簡便好用,不脛而走,無遠勿及.在向東傳播的路線上,形成阿拉米字母系統今天的阿拉伯字母是這一系統的一種晚期變體自成系統的印度各種字母,流傳於印度各邦、東南亞各民族和中國的西藏.印度字母系統可能也是從阿拉米系統分化演變而來.在向西傳播的路線上,形成腓尼基字母系統,它變成希臘字母,又變成基里爾字母(又稱斯拉夫字母)、羅馬字母(又稱拉丁字母)以及其他字母.東正教國家用基里爾字母,天主教國家用羅馬字母.在過去的 300年中,隨著西歐國家的大擴張,羅馬字母傳播到非洲、美洲和亞洲許多國家,成為今天世界上流通最廣的字母(見彩圖[蘇美爾楔形文字]、[楔形文字]、[古埃及文字-碑銘體]、[古埃及文字-碑銘體]、[古埃及文字-僧侶體]、[古埃及文字-大眾體]、[用三種文字書寫的埃及羅塞塔石碑(上)碑銘體(中)大眾體(下)希臘文]、[瑪雅文石碑][瑪雅文抄本][古腓尼基字母文字]、[古腓尼基字母文字]、[公元前9世紀的希臘字母])
文字,在人類進化史上,是發蒙啟昧的鎖鑰,是人類文明與野蠻的分野.文字出現後,人類便從野蠻走向文明了.
在早期王國以前,埃及人就發明了圖形文字.
如畫成三條波形的橫紋,表示水流動的樣子,就逐漸演變為「水」字.畫兩座山峰夾著河谷,表示「山」字.
有些圖形文字逐漸演變成音節符號和指意符號,其後又有一音一符的字母,共二十四個.所有字母都只標輔音,不標母音.各種符號組成片語,共有六百多個片語.
不斷演變的古代埃及文字,是用字母、音符、片語組成的一種復合文字.
由於長期書寫習慣,第八王朝時起出現一種草書體,到中王國時草書體已廣泛流行,只有正式文件和銘刻才用象形體.
隨之又出現了紙草,紙草是下埃及的特產,其莖干剖為長條,彼此排齊連結成片,然後壓平曬干成紙.這種紙草後來成為古代地中海區一種通用的紙,希借人、羅馬人以及往後的阿拉伯人都曾用它書寫.古代埃及人的筆用蘆管製成,墨汁是用菜汁加煙渣調和而成的.
由於文字的出現,文學、藝術便應運而生了.
埃及古王國時期的文學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刻在金字塔墓壁上的禱祝法老死後升天獲福的詩歌,也就是我們今天能看見的金字塔咒文.另一類是大臣墓地上的碑傳.
到中王國時期,文學作品中有起源於人民口頭創作的故事.如《一個能說善道的農夫的故事》敘述一個農夫到城裡去買糧食,半路上被仗勢欺人的大官仆從搶光了.後來農夫靠了自己的機智和辯才,控訴其罪行,使搶劫者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又如《西努海特的故事》,敘述西努海特逃亡敘利亞的奇遇,是奴隸主生活的一部自傳體故事.《船舶遇難的故事》寫一個官吏到礦山去旅行的經歷,內中充滿了奇跡和神話.
這時期的文字創作和流行最廣的是詩歌,它也象中國古代的《詩經》一樣,大都是民間的創作.古埃及的詩歌包括宗教詩、對國王的贊美歌、世俗詩、宗教哲理詩等.其中不乏是對神和統治者的歌頌,有的也反映了一些人生痛苦和死後幸福無憑的灰黯思想.
《絕望者和自己的靈魂的談話》這首詩,作者對死後世界及永久生命是否存在表示了懷疑,和傳統的宗教觀形成鮮明的對照.作者相信死亡對富人和窮人是一律平等的.富人在死後也享受不到那華美的花崗石建築與巍峨的大廈,只能和窮人一樣在灼熱的太陽下面聽水邊魚的對話.
最著名的是埃赫那吞宗教改革時所產生的對阿吞神的頌歌,這種頌歌熱烈贊頌使大地產生生命的太陽的偉大力量,代表古代埃及宗教詩歌方面的成就.
寫實的旅行記是新王國時期最突出的文學體裁.著名的《烏奴阿蒙旅行記》,描寫了底比斯阿蒙神廟大祭司派烏奴阿蒙去畢布勒購買木材的故事.
富有史學意義的作品有《吐特摩斯三世遠征記》.作者可能是參加遠征的塔涅尼,所記最詳為第一次遠征,即美吉多之役,以後一直記到第17次遠征.這篇《遠征記》是研究埃及軍事史的重要材料.
文字和語言以及音樂、舞蹈、圖畫等都是人通過活動用來描述表達人思想感情內容的自然物質.
文字和語言等這類自然物質和本身具有人思想感情的自然物質是同屬於自然的兩種物質,也不相同,自然內沒有相同的物質.
文字和語言只代表此物質使用者的思想感情.人,人的思想感情和文字語言都是自然的物質.
人的思想感情由人本身的思想感情物質的實力決定.

㈣ 文字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文字的產生和演變見證並記錄了...

【答案】B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查遠古人類文字的相關內容,據題意,要求選出出現在兩河流域的古老文字,選項中象形文字出現在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楔形文字出現在兩河流域蘇美爾人創造的文字;甲骨文是黃河流域古代中國創造的文字;拉丁字母是地中海地區羅馬人文字;選項中B符合題意,故選B.
考點: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上冊·古代東西方文明的傳播·古代思想科技與文化

㈤ 創建文明城市手抄報的內容

創建文明城市 共建美好家園
1.全國文明城市定義
文明城市是指在全國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的發展階段,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物質文明、政治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精神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就.市民整體素質和文明程度較高的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是反映我國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綜合性榮譽稱號。
2.全國文明城市標准
組織領導堅強有力,創建工作機制健全;思想教育深入細致.道德建設扎實有效;創建活動蓬勃開展.人民群眾廣泛參與;黨政機關廉潔高效,社會風氣健康向上;科教文衛體穩步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社會治安良好,社會秩序井然;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生態環境優良;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居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
3.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的結構與內容
測評體系包括基本指標和特色指標。基本指標反映文明城市創建的基本情況,共分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公正公平的法治環境。規范守信的市場環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扎實有效的創建活動七大項、37個子項、119個小項.分值為100分。特色指標反映城市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特色、城市整體形象.共有4個子項,分值為20分。
4.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意義
全國文明城市是含金量很高的城市品牌.是十分重要的無形資產和戰略資源。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實質上是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推動城市發展.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實踐;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既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載體.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推動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一項順民意、得民心的利民工程.實事工程。
5.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目標
2005年通過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復查.力爭躋身首批全國文明城市行列.確保2008年建成全國文明城市。
6.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總體思路
堅持以志在必得為定位、以促進發展為目標、以群眾滿意為標准、以提高市民素質為重點、以全民參與為動力、以形成合力為保證。
7.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工作重點
實施市民素質提升工程,強化市民思想道德教育:實施城市設施完善工程.精心打造名城特色品牌;實施環境秩序優化工程,積極營造城市優良環境;實施系列創建深化工程,不斷夯實文明城市基礎;實施社會事業推進工程.著力推進全面協調發展。
8.我市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方面取得的榮譽稱號
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中國優

㈥ 創造文字的人有哪些

倉頡,原姓侯岡,名頡,號史皇氏。白水縣陽武村人,享年110歲,為軒轅黃帝左史官。我國原始象形文字的創造者,我國官吏制度及姓氏的草創人之一。 傳說他仰觀天象,俯察萬物,首創了「鳥跡書」震驚塵寰,堪稱人文始祖。黃帝感他功績過人,乃賜以「倉」(倉)姓,意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
由於倉頡造字功德感天,玉皇大帝也便賜給人間一場穀子雨,以慰勞聖功。倉頡去世後,當地百姓在其墓葬處修有廟宇,並將這里的村莊取名為「史官村」。 倉頡,歷來被人們尊為「文字始祖」、象形文字的創造者,是中華民族的英雄人物。 你是否知道,那外國人猜不透玄機的方塊漢字是誰造出來的?在白水縣,有一個婦孺皆知的名字--倉頡,白水人祖祖輩輩把倉頡尊稱為「倉聖」。
但是如今,倉頡和那些關於他的傳說還不為人所廣知。 關於倉頡造字,在白水民間流傳著許多動人的傳說。遠古時候,蒙昧未開,人們都用結繩的辦法錄史記事。那時候,倉頡還姓侯岡,是黃帝的史官。由於記錄史實的結繩形狀奇異,年久月深難以辨識,有一次,倉頡就是從這些繩結記錄的史書給黃帝提供的史實出了差錯,致使黃帝在和炎帝的邊境談判中失利。
事後,倉頡愧而辭官雲游天下,遍訪錄史記事的好辦法。三年後他回到故鄉白水楊武村,獨居深溝「觀奎星圜曲之式,察鳥獸蹄爪之跡」,整理得到的各種素材,創造出了代表世間萬物的各種符號。他給這些符號起了個名字,就叫做字。 魯迅先生曾對倉頡造字這一史實,作過精闢的論述,意即文字非一人獨創,而是群眾智慧的結晶。
但以倉頡為傑出代表的漢文字創造者,終於終結了「結繩記事」的歷史,開創了華夏文明的新紀元,後世譽之為「文字初祖」,中國古代「四大創造之一」,實乃當之無愧。 《史記》、《讀書》、《荀子》、《呂氏春秋》等對倉頡作書造字均有記載。這些都說明倉頡確有其人。
至少在文字的整理、創造以及推廣等方面作出了開創性的的偉大功績。因此,他不愧為「萬代文宗」和中華文明的象徵。

㈦ 傳說中,文字是誰創造的

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與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並稱。為什麼只有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留存至今呢?為什麼其他三大古國,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雖然都是在一時極其輝煌。極其繁華,並且文明程度也很高,但是為什麼最後都文明覆滅了呢。因為他們沒有中華民族的那種凝聚力,這種凝聚力是刻在每個中華兒女的骨子裡,它印在了每個人的靈魂里,不可剝奪,不可消磨。為什麼中華民族會有這樣的精神呢?這就是因為中華民族一種擁有自己的語言文字,中文。就是這樣倉頡創造出了中華文明的第一種交流媒介,就是文字。它使用各種象形形態,用來更好的表達各種文字的意思。並帶有補充和說明。把他們可在動物的甲上。主要是龜甲。這就是甲骨文。就因為有了倉頡創造出了文字,使得中華民族的文化得以更好的發展,語言文字將整個中華文明聚到一起,扭成一個怎麼都解不開的繩子。這就是我們民族鮮活的生命力。

㈧ 文字和文明的定義分別是什麼

文字的定義是:記錄語言的符號;語言的書面形式;文章。 文明是社會發展到較高階段具有的較高文化。
採納哦

㈨ 文字對中華文明的發展影響

--------------------------------------------------------------
中國古代,民族眾多,幅員遼闊。中國文字主要是漢字,其次還有東巴文字、契丹文字、西夏文字、藏文、滿文、蒙古文等等,還有目前尚未解讀的長江上游的巴蜀文字等等。這里討論的中國文字,主要是指漢字而言。

過去,人們討論漢字,一般只能追溯到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現在,由於戰國秦漢簡帛文字和貨幣文字、璽印文字、商周青銅銘文和甲骨文的發現,使人們對漢字的認識,大大提前。

商代甲骨文,主要是指商代後期盤庚遷殷以後的殷墟甲骨卜辭。在此之前,目前考古發掘已經提供了商代前期,乃至夏代早期的單個漢字。再往前,則是中國史前文化中大量存在於陶器、玉器上面的刻劃符號。這些刻劃符號,一部分可能永遠是符號,如良渚文化陶器、玉器上的一種雲片形或火焰形符號;而另一部分則應該視為原始文字。換言之,中國漢字的起源,必須追溯到原始刻劃符號上去。

據古籍記載,五帝時代已經發明文字。《世本》說:「倉頡作書」,「作書」就是創造文字。《荀子·解蔽》:「故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一也。」《韓非子·五蠹》:「古者蒼頡之作書也,自環者謂之『私』,背『私』謂之『公』。」《淮南子·本經訓》:「昔者蒼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在《呂氏春秋》、《論衡》里也有大致相同的記載。

傳說,倉頡是黃帝的史官。《說文解字·序》:「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遠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故謂之『文』。」據《荀子》可知,倉頡作書時,「好書者眾矣」,倉頡不過是其中的代表而已。

歷史學上的五帝時代,在考古學上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5000年至4000年左右。不同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有不同的考古學文化。其中黃河中游為仰韶文化後段至龍山文化,黃河下游則為大汶口文化至龍山文化,長江下游有良渚文化。

就在這樣的時空范圍內,考古學上已發現了許多與文字起源有關的陶器、玉器刻劃符號。這些陶玉器刻符可以與文獻記載中黃帝時代以倉頡為代表的祖先開始「作書」的傳說相印證。因此,我們應重視陶器、玉器上的符號。

--------------------------------------------------------------
漢字是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的基本標識,也是中華文明的顯著標志,並對朝鮮、韓國、日本等國文字文化有巨大而深遠的影響。連續4000多年的漢字文化史,可以說就是一部中原漢字史,漢字的產生及其每一個重要發展階段幾乎都發生在中原大地上。

——徐光春

中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契刻符號在河南;傳說中黃帝時代的倉頡造字在河南;第一套完善的漢文字系統甲骨文出土在河南;幫助秦始皇「書同文」、制定規范書寫「小篆」的李斯,是河南上蔡人;編寫世界第一部字典、歸納漢字生成規律、統一字義解析的文字學家許慎是河南漯河人,他在家鄉完成了《說文解字》這部漢文字學巨著;至今我們還在使用的規范性字體「宋體」字產生在河南開封,著名的活字印刷術也發生在這里。

如果說斧、錘的發明十倍地增強了人類的力量,弓箭的發明百倍地延長了人類的手臂,那麼文字的發明則無限地擴展了人類的智慧,人類社會因此得以突飛猛進的發展。文字的出現,是史前史和文明史的界標。同樣,漢字的出現也標志著中國古代文明的開始,可以說,一部文字史,就是一部中華文明史。

漢字是漢民族自古以來用以記錄漢語、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漢族祖先在勞動和生活實踐中創造出來的。漢字本身有一定的嚴謹的規律,自有其完整的系統性。盡管漢語方言歧異紛呈,可使用漢字寫下的書面語言,南北各地的人都能看得懂;雖然古今語音有很大的變化,但是無論是商周的古文字還是秦漢傳下來的古書,現在依然能讀得懂。

在中國幾千年社會發展的進程中,漢字對團結整個中華民族、發展全民族的經濟文化、鞏固國家的統一、對外傳播中華文化等,都起到了極其重大的作用。法國前總統德斯坦曾指出:「中國的這種統一」,「是由語言加固的,不是因地區而異的口語,而是書面語,即那些在中國到處都絕對一致的著名漢字」。

-----------------------------------------------------------------

從中國文字的歷史看中華文明五千年
中國殷墟發現的甲骨文、古埃及象形文字及兩河流域的蘇美爾楔形文字是舉世公認的世界三大古老文字。而甲骨文又是唯一一個具有文化意義上傳承至今的成熟文字。甲骨文發現的時間並不長,並且頗具傳奇色彩。

甲骨文存在的時代約是殷商後期,距今大約3200年左右。但是從甲骨文成熟的程度和傳承關系看,它的存在應該更為遙遠,甚至可以上溯至傳說中的夏代甚至更早。上古傳說中的倉頡造字雖然不可考,但也給現代人提供了中國文字起源的文化線索。倉頡是黃帝時期的史官,距今約5000年左右,屬於母系始祖時期。而母系氏族社會的沿襲時代更為寬泛,可以上溯至7000年左右。半坡文化遺址發掘的「人面魚紋盆」是當時文化的典型作品,人面魚紋線條明快,人頭像的頭頂有三角形的發髻,兩嘴角邊各銜一條小魚。此外還有一些類似文字的符號。這似乎可以看出,當時人類的審美趣味和形成初級文字交流的文化想像力。

但這些都是歷史推斷。隨著考古發掘的縱深,一些攸關中華文字起源的材料也逐漸披露出來。

2005年,連雲港夏代啟字祭台遺址及蛇、龍和女陰圖騰組合的發現,將中國有文字之論提前了700多年。考古發現還驗證了連雲港是古代東夷文化的中心。但由於這是一次地方性的考古,加之有連雲港提升本地歷史文化的意味,並沒有為考古界所認可。

2007年5月,中國權威的新聞雜志《瞭望新聞周刊》曾發表一篇署名文章,認為在寧夏大麥地岩畫中的2000多個圖畫和符號,具有早期象形文字的特點。據該文報道,大麥地岩畫內容豐富、題材多樣,可以說是人類早期豐富的社會生活畫廊,內容包括狩獵畜牧、戰爭舞蹈、牛羊虎狼、日月星辰、天地神靈、手足蹄印、男根女陰、圖案符號等。據考證,這些岩畫的年代距今約7000年,如果是早起文字,那就又將中國有文字的歷史提升了4000多年。但這些岩畫,畫的成分較多,雖然蘊含了表意的意思,但至多隻能算是文字岩畫的一個階段。

近期,從剛剛召開的第三屆紅山文化高峰論壇上得知,在內蒙古翁牛特旗高日蘇大黑山發現了繪有初始文字元號的岩畫。這些岩畫和寧夏岩畫不同,不僅有畫,更多有符號。在已經發現的40處共數千幅岩畫中,其中12幅附有上下連貫的初始文字元號,373幅附有獨立體初始文字元號。據介紹,這些符號大約存在於紅山文化晚期。紅山文化是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在考古發掘中,當地出土的C形玉豬龍和一個食品貯藏窖中發現的豬頭骨和貝殼連綴而成的曲摺體被視作中國龍文化起源的考古實證。這也證明了紅山文化和中原的華夏文明系出一源。

因此,如果這些符號真的被證明是遠古文字,那就意味著和甲骨文有著同樣的文化譜系。這樣就將中華文字的起源歷史推進到距今5000年。

如果聯想到寧夏岩畫的以畫為主到紅山文化的畫和符號交織的情況,不難發現我們遠古的先輩們在距今7000年到距今5000年間在表意文字上進行的艱苦而又漫長的文化深耕。

不過,還需要更為縝密和細致的考古材料來佐證。譬如能否發現距今四、五千年前介於紅山文化岩畫符號和甲骨文之間的過渡性文字元號,尤其這樣的文字元號能否在中原地區發現。果如此,中國文字的起源史才可以從學術層面得到權威確認。不惟如此,這樣的考古發現也可以解決夏朝是否存在的歷史迷案。

因此,中國的考古學家們還需加油,盡快發現和甲骨文親緣最近的遠古文字元號,否則就是假想與推測,不用說中華文明五千年,就是中華文字的歷史上溯也不具權威性。

㈩ 文字,是一種歷史,文字,是一種創造,文字是一種文化,文字,是一種記憶

(1)依據材料一圖1、圖2判斷是甲骨文.商朝人刻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被稱為「甲骨文」,它已經具備了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
(2)依據材料二圖3判斷是:人;牛;水;明.依據實物的特徵造字的方法屬於象形文字,例如牛、水;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造字的方法屬於會意造字方法,例如明.
(3)依據材料三」與甲骨文同時存在的人類的古老文字包括兩河流域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和瑪雅人圖形文字「判斷「甲骨文是中國已經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依據材料的關鍵信息」唯甲骨文演變成了今天的漢字,並對朝鮮、日本、越南等國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並且聯合國規定的六種工作語言中,漢字就是其中一種」,判斷甲骨文對中國文字的形成與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商朝人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被稱為甲骨文,距今已有3000年的歷史.甲骨文具備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
故答案為:
(1)甲骨文;龜甲;獸骨.
(2)人;牛;水;明;象形;會意.
(3)甲骨文是中國已經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對中國文字的形成與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閱讀全文

與文字創造文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