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政治創造精神

政治創造精神

發布時間:2021-10-01 20:25:24

1. 這段政治材料哪裡可以體現出創造精神和團結精神呢

所有航天科技都是自力更生自主研發,這就是創造;這些都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集體成就,只有團結起來才能順利完成。

2. 政治:中華民族的精神有哪些

1)重德精神。重視道德自覺和人格完美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涵之一。(2)務實精神。中國人歷來重視實際,講求實用,追求事功,而輕浮華,貶空談,鄙玄虛,表現了黜玄想而務實際的民族精神。(3)自強精神。自強不息,剛健有為,集中反映了中華民族朝氣蓬勃、努力向上的頑強生命力,表現了中華民族百折不撓的開拓精神,反抗惡勢力的斗爭精神,完善自我的進取精神,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勤勞節儉美德。(4)寬容精神。「厚德載物」集中表達了兼容並包的精神。這種精神要求胸襟闊廣,寬容大度,能夠合理地對待大自然,能夠團結各個方面的人,容納各種不同的意見。(5)愛國精神。關心社稷民生,維護民族獨立,為「報國」而獻身的精神品格,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

3. 政治:創新精神的意義

創新精神是指要具有能夠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觀點的思維能力和進行發明創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氣和智慧。
創新精神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現代人應該具備的素質。
創新精神屬於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范疇,是進行創新活動必須具備的一些心理特徵,包括創新意識、創新興趣、創新膽量、創新決心,以及相關的思維活動。
創新精神是一種勇於拋棄舊思想舊事物、創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例如:不滿足已有認識(掌握的事實、建立的理論、總結的方法),不斷追求新知;不滿足現有的生活生產方

第八屆十大創新人物陸江
式、方法、工具、材料、物品,根據實際需要或新的情況.不斷進行改革和革新;不墨守成規(規則,方法、理論、說法、習慣),敢於打破原有框框,探索新的規律,新的方法;不迷信書本、權威,敢於根據事實和自己的思考,同書事和權威質疑;不盲目效仿別人想法、說法、做法),
不人雲亦雲,唯書唯上,堅持獨立思考,說自己的話,走自己的路;不喜歡一般化,追求新穎、獨特、異想天開、與眾不同;不僵化、呆板,靈活地應用已有知識和能力解決問題……都是創新精神的具體表現。
創新精神是科學精神的一個方面,與其他方面的科學精神不是矛盾的,而是統一的。例如:創新精神以敢於摒棄舊事物舊思想、創立新事物新思想為特徵,同時創新精神又要以遵循客觀規律為前提,只有當創新精神符合客觀需要和客觀規律時,才能順利地轉化為創新成果.成為促進自然和社會發展的動力;創新精神提倡新穎、獨特,同時又要受到一定的道德觀、價值觀、審美觀的制約;
創新精神提倡獨立思考、不人雲亦雲,並不是不傾聽別人的意見、孤芳自賞、固執己見、狂妄自大,而是要團結合作、相互交流,這是當代創新活動不可少的方式:創新精神提膽大、不怕犯錯誤,並不是鼓勵犯錯誤,只是出現錯誤認知是科學探究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創新精神提倡不迷信書本、權威,並不反對學習前人經驗,任何創新都是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進行的;創新精神提倡大膽質疑,而質疑要有事實和思考的根據,並不是虛無主義地懷疑一切…「總之,要用全面、辯證的觀點看待創新精神。
只有具有創新精神,我們才能在未來的發展中不斷開辟新的天地。

4. 初三政治:如何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

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學習先人的優秀精神糧食,立下遠大理想與目標,善於思考,勇於創新,培養和發揚創新精神。

5. 政治九 青少年如何培養創新精神

①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
②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增強社會責任感,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③在學習中敢於質疑,善於質疑,培養自己的問題意識,積極參加小製作、小發明活動,把創新熱情和科學求實的態度結合起來,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豐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6. 初中政治題:創新精神的作用

1.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就是人類艱苦奮斗的創業史,人類社會的一切文明成果,無不是艱苦創業精神的結晶。艱苦創業精神不是某個時代所特有的精神,而是與人類社會發展同在的。人類在改造自然與社會的過程中,使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逐漸積淀成為一種崇高的美德,成為後人繼往開來、創造更加輝煌燦爛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的巨大動力。
2.艱苦創業精神是人們成就事業必不可少的精神動力和崇高的美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充滿艱辛和創造的偉大的事業。偉大的事業需要並將產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撐和推動著偉大的事業。
3.為了鞏固和提高目前達到的小康水平,為了實現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推動現代化建設,我們更需要大力倡導和發揚艱苦創業精神,尤其是開拓創新精神。

7. 政治分析說明題 作為青少年應該如何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1、我們青少年應努力成為國家所需要的創新型人才,在學習生活中,轉變學習方式, 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進行創造性的學習.
2、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獨立思考,不斷創新,努力把自己培養成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3、珍惜受教育的權利,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重視科學文化知識的積累,為創新奠定堅實的基礎。
4、培養創新的興趣和好奇心,提高觀察力、想像力,敢於質疑,敢於向傳統挑戰,樹立「敢為人先」的精神,發展求異思維,讓創新思維閃光。
5、要學以致用,勇於實踐,養成勤動腦、勤動手的好習慣。積極參加小製作小發明等科技創新活動。
6、敢於和善於創新,把創新的熱情與科學求實的態度結合起來。 7、樹立遠大理想,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8. 政治:創造出的偉大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有哪些

物質財富就是物質產品,比如我們日常用品等,精神財富就是精神產品,比如名著等。

9. 高中政治 中國精神

中國精神,即中華民族精神

一、中華民族精神基本內涵: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

1、團結統一: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精神在祖國發展的各個歷史時期都進發出強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華民族的企圖都不能得逞。

2、愛好和平: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3、勤勞勇敢:勤勞勇敢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品格,正是這種勤勞勇敢精神,奠定了中華民族堅不可摧的立業根基;中國共產黨人在自己長期的奮斗歷程中,將勤勞勇敢精神發揚光大,使艱苦奮鬥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4、自強不息:自強不息精神逐漸積淀為中華民族的內在氣質,成為鞭策中華兒女不斷開拓進取的永恆的精神力量。

5、愛國主義:

(1)地位: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2)作用:愛國主義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

(3)愛國主義是具體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愛國主義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體內涵。

在當代中國,愛國主義和愛社會主義的本質是一致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就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

(4)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中華民族精神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整體風貌和精神特徵,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價值追求,是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火炬。

二、中華民族精神隨著時代不斷豐富和發展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結晶,其形成和發展是長期歷史積淀的過程,也是隨著時代變化而不斷豐富的過程。

1、從中國的歷史來看,早在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中,民族精神的價值取向就已基本形成。以後各個歷史時期,不斷的充實發展和創新。

2、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成為現代民族精神的主體,具體深厚的民族性、鮮明的時代性和先進性。

突出表現:

(1)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紅岩精神、西柏坡精神;

(2)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大慶精神、抗洪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

三、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徑和意義

1、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中華文化的力量,集中體現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華民族精神始終是維系中華民族的精神紐帶,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它永不泯滅,貫穿中華民族發展全過程。

2、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1)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

(2)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要求。

有沒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強弱的重要尺度。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國國際競爭力的重要保證。」

(3)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西方敵對勢力不願意看到社會主義中國發展壯大,加緊以各種手段和方式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戰略。面對這種挑戰,要頂住霸權主義的種種壓力,抵制外來腐朽思想文化的影響,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顯得更為重要和迫切。

三、啟示與要求: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鑄造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強基固本,我們人人都應該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共同續寫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四、分析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徑(怎樣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1、最重要的是發揮「主心骨」的作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華最新成果,是我們應對世界范圍相互激盪的各種思想文化的「主心骨」,有了「主心骨」才能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理想的精神支柱。

2、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既要珍惜和愛護中華民族歷史上形成的優秀文化傳統,又要繼承和發揚我們黨在長期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

3、必須正確對待外來思想文化的影響。既要借鑒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長處,又要警惕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進行西化,分化的圖謀。

4、必須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相輔相成,相互支撐,統一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只有不斷注入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採眾長,日益豐富。只有堅持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時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10. 政治題:創新精神的意思是什麼

創新精神,就是要樹立起堅定的理想信念。理想是人們知難而進、走向成功的動力,也是創新的動力。成就任何事業都不容易,從來創業者都是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創造前人沒有的業績,就更不容易。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就不會有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就難以最終成就創新的事業。在當今中國,我們的共同理想是到新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的信念是堅定不移地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我們的共同事業,我們的一切勞動創造都與這一偉大事業密不可分。發揚創新精神,就要把個人的奮斗目標植根於人民群眾的共同理想之中,把自己為之奮斗的事業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大業,把實現自身價值與服務祖國人民統一起來。

創新精神,就是要用現代科學文化知識武裝自己。創新不是沙上建塔,而是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有所創造,有所前進。繼承是創新的基礎,學習是創新的源頭。在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已成為人生第一要義,取得工作權利靠學習,工作做出成績靠學習,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跟上時代步伐,而不被時代拋棄。創新意味著走在時代前列,就更要加強學習。青年時期是學習的黃金時期,要珍惜寶貴年華,如飢似渴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創新創業奠定堅實基礎,打開廣闊空間,提供永不枯竭的資源。

創新精神就是要勇於實踐。一切新事物的出現,都是因為世界處於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一切新事業的開創,都有賴於社會實踐的不斷前進。人民群眾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偉大實踐,是我們創新創業的廣闊舞台,也是青年成長的沃土和成才的課堂。正因為實踐中出現了新情況,提出了新問題,需要我們去研究,去解決,我們才有

閱讀全文

與政治創造精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