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麻將的發明人

麻將的發明人

發布時間:2021-10-01 13:29:51

❶ 麻將的發明者叫什麼名字

鄭和! 提起打麻將,中國可能無人不曉,但麻將的歷史由來許多人卻並不了解,細說起來很有一番意思。麻將是中國人發明的一種娛樂工具,深受國人喜愛,但其發明過程有一段歷史背景故事。 據說,明朝的三保太監鄭和七次下西洋,組建了當時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船隊,並率數萬將士,名義上是經商貿易,實質是尋找失蹤的小皇帝建文帝。 在長年的航海過程中,許多將士因海上生活單調枯燥和思鄉之苦,精神萎迷不振,甚至積郁成疾。 鄭和看了非常著急,擔心長此下去,後果不堪設想。他認為必須要製作一種新的娛樂工具,給將士們解除煩悶,這種娛樂工具既要製作簡便,又要讓廣大士兵都能學會,最好能容納兩個以上的人同時參與。 經過冥思苦想,鄭和終於想到就地取材,利用船上現有的毛竹做成竹牌,刻上文字圖案,再制定游戲規則,放在吃飯的方桌上就能供四人同時娛樂。 在文字圖案的確定上,為了迎合將士們的心理和航海的實際,鄭和同樣動了一番腦筋。比如:紅「中」代表中原大地,迎合將士們的思鄉之情,由於中國的帝王一向偏愛紅色基調,故特意將「中」字設置成紅色。 因為航海的目的名義上是經商,故竹牌刻上「發」字,以迎合大家的發財心理,發多少財?「一萬」、「二萬」、「三萬」……「九萬」。 由於航海中受食品來源製作條件的限制,將士們的日常主食是烙制的圓形大餅,吃多少餅?「一餅」、「二餅」、「三餅」……「九餅」。 遇到風平浪靜時,將士們也常捕魚來改善伙食,捕多少條魚?「一條」、「二條」、「三條」……「九條」。 船隊在海上航行,將士們整天看到的是一片白茫茫的滄海,故竹牌中設置了「白皮」。 鄭和當年航海使用的是帆船,所以最關心的是風向,故竹牌刻置了「東」、「南」、「西」、「北」風。 長年的海上航行,人們感受最深切的是季節冷暖的變化,乾脆就刻上「春桃」、「秋菊」、「夏荷」、「冬梅」四朵花來代表一年四季,盡管後來竹牌上的圖案發生了變化,但「花」的叫法仍然沒變。 鄭和發明的這種新式竹牌娛樂工具,不像「圍棋」、「象棋」那樣深奧難學,普通士兵一學就會,很快就在將士中推廣開來。將士們萎迷不振的狀況也隨之一掃而光,鄭和也為終於找到了排遣將士們郁悶和思鄉煩惱的途徑而開心。 後來一些將士們向鄭和反映:這種竹牌太好玩了,大家都非常喜愛,將士們一玩起來就精神麻木、如痴如醉,不僅樂不思鄉,而且有時連飯都忘了吃。但大家都把玩這種游戲叫打「竹牌」,名稱不太雅觀,還是請主帥另賜一個名字吧?鄭和想了想回答:既然這種游戲能夠麻痹將士們的精神,那就叫做「麻將」好了。 從此,「麻將」的名字就產生了,而且由海上傳到陸地,打法也不斷花樣翻新,逐漸成為中國人的主要娛樂工具。 應該說,當初鄭和發明「麻將」有其積極意義,在解決海上航行的寂寞和孤獨方面功不可沒。也許沒有「麻將」的發明,很可能由於將士們精神上的崩潰而導致重大變故發生,使後續的航行難以進行。 比如:後來的西方航海家麥哲倫的環球航行中,就曾發生了其中一艘帆船中途叛亂返航的情況。可見咱們中國老祖先確有先見之明,鄭和用一種普及性的游戲,就巧妙地化解了可能造成的航海悲劇。 至於後來「麻將」成為中國人的主要賭博用具,這當然是鄭和當初發明「麻將」時始料未及的。那些整天沉溺在「麻將」場上難以自拔的人,是賭博的劣根性較強,還是「麻將」的誘惑力太大?這就很難解釋了。俗話說:「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總之,不能簡單地歸結到「麻將」本身。 希望了解了「麻將」歷史由來的人們,不要曲解了鄭和發明「麻將」的初衷目的,千萬不能樂而忘憂、不思進取,將自己有限的生命無謂地消磨在「麻將」牌上,而應該抓緊機遇、只爭朝夕,為中華民族的重新崛起努力奮斗。

❷ 麻將是誰發明的

說法一 麻將,又稱麻雀、雀牌、馬將等,它與骨牌、葉子、馬吊有密切的淵源。 骨牌起自北宋宣和二年,又稱宣和牌。分天、地、人、和、長、短、無名、七等共32張,按點和等級分大小。一張12點的天牌」與任意一張7點牌在一起,是九點;一張11點的短牌」與一張8點的人牌」在一起,也是九點;前者大稱天九」,後者稱人九」。骨牌為矩形塊狀,為今後的麻將製作形式作了提示。 葉子,就至今尚保留著的窄條紙牌。起源於唐朝。宋代王辟子《澠水燕談錄》說葉子」系一禪師獻給李世民的。葉子」暗示二十世李」,即唐可傳給20世。 葉子」到明朝發展為馬吊」。紙質品,共40張,分為文錢、索子、萬字、十字4門。文錢分空沒文、半文和一文至九文。索子分一索至九索。萬字分一萬貫到九萬貫。十字分九十萬貫到二十萬貫。萬字」十字」均以水滸人物為標志等級。 到清朝,加入中發白東南西北風,成了麻將。 說法二 現今人們熟悉的麻將牌,傳說還有一段傷心的故事。 從前,有個父母雙亡的少年,姓麻,單名一個人字。他聰明勤勞,好勝心極強,家裡卻一貧如洗。有一天,一位大將軍得勝回朝,他披紅掛彩,騎著高頭大馬,惹得市民們都擁在街道邊觀看。麻人也在其中,他望著八面威風的大將軍,對身邊的同伴說我以後也要做個大將軍,好好威風一下!」同伴們聽罷,笑得前仰後合,譏諷他道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你連飯也吃不上,還想當大將軍?」 麻人聽後,一言不發。從此,他起早摸黑地練起武來。同伴們見他當真想做將軍,就給他取了個外號,叫他麻將」◇來叫順了,真名反而忘了。沒過多久,麻將就無法練武了。因為光練武不幹活,飯都沒得吃了,木棍也耍不起來。沒辦法,只得先幹活掙錢換飯吃。麻將有一手搓麻繩的手藝,又快又好,因此請他幹活的人很多。喂,麻將,今天到我家搓。」麻將,明天到我家去搓。」這樣今天給東家搓麻繩明天給西家搓麻繩,麻將乾脆放棄了練武,到江湖上做起了販賣麻繩的生意。心中卻暗暗發誓做不成將軍至少也要做個大富翁!此後,麻將常備著大小不等的細麻繩,賺了一個銅子兒就用細繩串起來,口裡念道一銅,兩銅,三銅……」九銅後加一個就挽作一圈掛起來,稱為一束。有了十束就稱之為一萬。他還備了四隻白板箱,打算攢滿十萬,裝滿四大箱。 千辛萬苦,總算積到了九萬,好友們就勸他你歷經了那麼多春夏秋冬,已是兩鬢染霜;走遍東南西北,既觀賞了各地的梅蘭竹菊,又飽受了風霜雨雪之苦。不要一心想發財,也該保重身體,回家享享清福了。」麻將聽了,覺得有理,就打道回府了。可是當麻將回到家裡一看,不由驚呆了四隻白板箱空空如也。原來,麻將一心賺錢,心裡全撲在錢上,對子女疏於管教。他的兒子紅中,蓋房子,娶妻子,生兒子都是大搞排場,揮金如土,將他一生的血汗錢花得一文不剩。麻將得知實情,氣得將四隻白板箱砸得粉碎,不久便含憤身亡。麻將的好友們聞訊趕來,忙幫著料理後事,他們把砸碎的白板箱集攏來,說也奇怪,這些碎塊都差不多大小,共計一百四十四塊。為了紀念麻將,他們便把他的一生經歷刻在了木板上。從此就有了筒子、萬子、東南西北、梅蘭竹菊、發財、白板、紅中,稱之謂麻將牌」,並且很快就在民間流行開來。 說法三 據傳,麻將牌是明朝時一個名叫萬秉迢的人發明的。萬秉迢被施 耐庵《水滸傳》書中的108位好漢所折服,於是想做一副娛樂工具來紀 念他們。經過幾天精心設計,終於研製出了麻將牌。他把麻將牌設計 為108張,暗喻《水滸》中的108位好漢。牌中的九索指九紋龍」史進,二索指雙鞭」呼延灼,等等。這108位好漢,因分別來自四面八 方,於是牌中有東、南、西、北各4張。而梁山泊聚義的群雄有貧有富, 出身各異,因此又設中、發、白。發者是發財之家,白者是白丁、貧民,中者是中產人家。麻將又分萬、筒(北方稱餅)、索(北方稱條), 即是發明人萬秉(餅)迢(條)的諧音。 說法四 麻將原是護糧牌」之說,倒是頗有趣味。有關資料記載,江蘇太倉,曾為古時皇家的大糧倉,常年囤積稻穀,以供 南糧北調」,糧多自然雀患頻生,每年因雀患而損失不少糧食。管理糧倉的官吏為了獎勵捕雀的數目,憑此發放酬金,這就是太倉的護糧牌」。這種籌牌上刻著各種符號和數字,既可觀賞,又可做游戲,也是兌取獎金的憑證。這種護糧牌後經演變而定型,便成為今天的麻將牌,其玩法、符號和稱謂術語無不與捕雀有關。例如,筒」的圖案就是火葯槍的橫截面,筒」即是槍筒,幾筒則表示幾支火葯槍。索」即束」,是用細繩串起來的雀鳥,獎金則是按鳥的多少來計算的。萬」即是賞錢的單位,幾萬就是賞錢的數目。還有東南西北」為風向,故稱風」,火葯槍射鳥應考慮風向。中、白、發」中」即射中之意,故為紅色。白」即白板,放空炮。發」即發放賞金,領賞發財。麻將玩法的術語也無不與捕雀護糧有關。如碰」,即嘭」的槍聲。又如成牌叫糊」,糊」實為鶻」的諧。
求採納

❸ 麻將最早是什麼人發明的

麻將,也稱之為「麻雀」或「雀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正宗的國粹。打麻將是我國國粹中最普及的一種文娛活動。麻將的起源可追溯到唐朝。相傳,唐代魏州昌樂(今河南省昌樂縣)有個叫張遂的人,自幼聰明過人,後來出家當了和尚,取法名叫一行。一行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在天文、數學等方面有過傑出貢獻。公元722年前後,一行和尚曾編制一套供人娛樂用的紙牌。「紙牌」規格為:寬3.5cm,長15cm,上印萬、索、筒的圖樣。後來又增加了類似東、南、西、北、中、發、白的七種牌。

麻將萬、索、筒,本身是古代貨幣量的概念,筒即是銅鈿(外形圓中間一個四方孔的銅質材料所制),一百銅鈿相串而成一索、一萬即一萬個銅鈿,即一百個索之和。

由於紙牌拿在手中不方便,且難以理順;在娛樂過程中對看來講更是個障礙,故如何克服其缺陷成了當務之急。

實際經驗給予人們以啟發,應以硬質的東西來代替紙牌。於是,紙牌的圖案被刻於竹片或骨料之上,新的硬質牌出現了,從此「紙牌」這一稱謂便銷聲匿跡了。隨著社會的前進與發展,制牌材料逐漸由原來的竹片、骨料,直到發展成為今天的硬塑料與有機玻璃。

麻將是我國歷來在娛樂場中的一個傳統節目,娛樂者在其過程中必須「眼觀四方耳顧八面」,採用守已顧彼,靈活機動的戰術。打麻將的益處很多,對老年孤獨症,對某些慢性疾病,對調節神經緊張等都有緩解作用。孔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論語·陽貨》)。這就是說「博弈」比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惶惶不可終日要好的多。特別對於老年人,體力和腦力都逐漸衰退,疾病增多,不免有日薄西山之嘆,孤獨憂郁之感,雖可養花釣魚,聊以自慰,總會覺得缺少什麼。憂郁之情常有這對身心健康無疑是很有害的。如果幾十個人聚在一起適當打打麻將,換言笑語,交流感情,何樂而不為呢?所以,悠閑自得地玩玩麻將,對身心健康是有好處的。故盛傳至今不衰,且廣泛流傳歐洲、東南亞地區,日本更為盛行。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麻將牌,在日本還與現代科技結合在一起。這突出表現在日本對麻將各類設備的創新和開發上。如今,在日本,傳統的勞神費時的人工洗牌變為全自動的電動洗牌,你只需輕輕按一下電紐,一付擺得亂七八糟的麻將推入桌內,另一副麻將碼得整整齊齊的麻將牌頃刻就呈現在你的眼前。而今,全自動麻將機器進一步又與電腦操作與計分結合在一起,坐在這種麻將桌旁邊玩麻將,真感到妙不可言。兩年之前我們還不知道,是什麼方法能使正反兩面的麻將牌一下子變成整齊化的一面;然而,一年前的今天中國南京長城文體器材有限公司率先推出更符合中國國情的CZ?/FONT>99A/B型電腦全自動麻將機。

麻將運動在我國廣大的城鄉十分普及,流行范圍涉及到社會各個階層、各個領域,已經進入到千家萬戶,成為我國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智力體育活動。麻將運動的客觀存在是當今中國任何人都無法迴避的現實。

在中國這一個公共娛樂生活較為落後的國家,家庭打麻將極為普遍,怎樣使它從家庭堂堂正正地走向社會,使它成為一種體育競技項目,即健康地走向現代公共社會,很值得我們研究和探討。中國國家體育總局一直在努力著,終於在 1998年6月18日正式批准麻將作為一種體育競技項目,並於1998年6月報15日正式編寫了〈〈中國麻將競賽規則〉〉(人民體育出版社)

最後期望早日,麻將與象棋、圍棋、橋牌一樣,走向國際比賽,讓世界各國的麻將高手相聚一堂舉辦國際麻將擂台賽,加深與各國的娛樂文化交流。

閱讀全文

與麻將的發明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