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望聞問切誰發明的

望聞問切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9-30 23:47:51

⑴ 望聞問切是指的哪四位名醫

望聞問切來不是指四位名自醫,它是中醫診病的四種方法。
「望聞問切」四診法是由扁鵲發明。「四診法」(望、聞、問、切),是中醫診病的基本方法。四診法是由誰發明的。根據相關史籍記載,四診法是由扁鵲發明的,當時扁鵲稱之為「望色、聽聲、寫影及切脈」。春秋戰國時代的民間醫生扁鵲,對四診法的形成與確立,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扁鵲在診視疾病中,通過望診(看看他的臉色等)、聞診(聽聽病人最近做了什麼事情後生病)、問診(問問有沒有干導致生病的一些事情)和切診(看他的脈搏)。這些診斷技術,體現在史書所記載他治病的案例中。他精於望色,即通過望色,來判斷病證及其病程演變和預後。

⑵ 望聞問切最早出自哪部醫學書籍

望聞問切最早出自《難經》第六十一難。

《難經》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古代漢專族醫學著作之屬一,傳說為戰國時期秦越人扁鵲所作。《難經》之「難」字,有「問難」或「疑難」之義。

全書共八十一難,採用問答方式,探討和論述了中醫的一些理論問題,內容包括脈診、經絡、臟腑、陰陽、病因、病機、營衛、腧穴、針刺、病證等方面。

(2)望聞問切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望聞問切的含義:

1、望診是對病人的神、色、形、態、舌象等進行有目的的觀察,以測知內臟病變,中醫通過大量的醫療實踐,逐漸認識到機體外部,特別是面部、舌質,舌苔與臟腑的關系非常密切。

2、聞診,包括聽聲音和嗅氣味兩個方面。主要是聽患者語言氣息的高低、強弱、清濁、緩急等變化,以分辨病情的虛實寒熱。

3、問診是通過問診了解既往病史與家族病史、起病原因、發病經過及治療過程,主要痛苦所在,自覺症狀,飲食喜惡等情況,結合望、切、聞三診,綜合分析,作出判斷。

4、切診是用手觸按病人身體,藉此了解病情的一種方法。

⑶ 「望聞問切」四種診斷方法是誰所創

望聞問切這句話相信大家也非常耳熟,醫師們特別是我們看的一些古裝劇當中,就是用這些方法診斷出病人的症狀來醫治的。

中醫其中蘊含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就算到現在也受到很多國家還有社會的高度重視,盡管這個裡面有很多大家可能都琢磨不透的玄乎內容。

人的姿態確實是可以從外表來判斷的,就像如果病人的四肢顫動就說明元氣虛,那如果臉部氣色不好發黑沒有光澤度的話,有可能就是寒症淤血等等表現,還有一些患者如果臉色特別發白,一般就是氣血不足等等。

而望神就是說,觀察一個人的神態,這些都是可以觀察出來的。

聞診是可以通過聽到病人所發出的一些聲音,從而來判斷疾病。因為人體內會產生各種聲音還有氣味的,而這些都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把人一些生理和病理的變化也反映出來的。

比較重要的就是脈診,因為麥作為人的血蝠,全身的氣血都是要通過血脈來流傳到我們身體每一個部位的,所以醫生就可以通過身體的變化而了解到脈位的一些快慢壓強弱等等情況。

⑷ 【開心學國學】望聞問切四診法,是誰發明的

B.扁鵲

名醫扁鵲:戰國時代名醫,後代奉他為「脈學之宗」。採用望、聞版、問、切四診法診斷疾病,權成為我國中醫的傳統診病法。

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原名秦越人,勃海郡鄭(今河南鄭州新鄭市)人,或齊國盧邑(今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人,也有記載為渤海郡州(今河北任丘縣北)人。戰國時代名醫。《史記》等載其事跡涉及數百年。扁鵲精於內、外、婦、兒、五官等科,應用砭刺、針灸、按摩、湯液、熱熨等法治療疾病,被尊為醫祖。相傳扁鵲曾醫救虢太子,扁鵲死後,虢太子感其再造之恩,收其骨骸而葬之,墓位於今永濟市清華鎮東。 扁鵲年輕時虛心好學,刻苦鑽研醫術。他把積累的醫療經驗,用於平民百姓,周遊列國,到各地行醫,為民解除痛苦。由於扁鵲醫道高明,為百姓治好了許多疾病,趙國勞動人民送他「扁鵲」稱號。

發明創造:《內經》和《外經》,四診法(即望、聞、問、切)

⑸ 望聞問切誰提出的

望聞問切是扁鵲提出的。

望聞問切最早源於《難經》第六十一難,《難經》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古代漢族醫學著作之一,傳說為戰國時期秦越人扁鵲所作。

扁鵲姓秦,名越人,是渤海郡鄭州(現河北省任丘縣)人,戰國時期有名的民間醫生,人們都稱他為神醫。望、聞、問、切四診,最早的奠基人就是扁鵲。

(5)望聞問切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要有高度認真負責的精神。對待病人,態度既要嚴肅又要和藹可親,要細心詢問和耐心聽取病人敘述病情。

問話要通俗,不要使用病人不易聽懂的醫學術語。如問肝鬱氣滯的病人「脅痛嗎?」問感冒的病人「惡寒嗎?」這里所問的「脅痛」、「惡寒」都是醫學術語,沒有中醫專業知識的患者是不容易聽懂的,所以,醫生問診時要注意避免使用專業術語。在需要詢問時可分別問其「兩肋叉痛不痛」、「怕不怕冷」等通俗易懂的語言。

要重視主訴。因為主訴常是病人自覺最痛苦的病情。根據主訴,再深入詢問,有助於醫生全面准確地掌握病情和辨證。

要善於抓住重點詢問,啟發誘導,但不能依主觀意願套問病人,這樣才能抓住要領,獲得可靠資料。

對危急病人,要扼要詢問,不必面面俱到,便於迅速進行必要的診察,及時搶救治療,以免失去搶救時機。

⑹ 誰是最早發明望,聞,問,切的人

這個發來明是古人長期診治患源者得出的經驗總結吧。
但是這一診法的最早傳說和文字記載是在神醫扁鵲。寫的《難經》中。
最早源於《難經》第六十一難
曰:經言,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何謂也?
然:望而知之者,望見其五色,以知其病。聞而知之者,聞其五音,以別其病。問而知之者,問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脈而知之者,診其寸口,視其虛實,以知其病,病在何臟腑也。經言,以外知之曰聖,以內知之曰神,此之謂也
最早使用四字聯稱,則應處於《古今醫統》:「望聞問切四字,誠為醫之綱領。」

⑺ 誰發明瞭望聞問切四診法

扁鵲

⑻ 望聞問切是張仲景發明的哪個醫生是創始望聞問切

不是,是戰國時期的扁鵲

⑼ 望聞問切是古代名醫( )發明的

扁鵲。
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緩,字越人,又號盧醫,春秋戰國時期內名醫。春秋戰國時期渤海郡鄭(今河北滄州市任丘市)人。由於他的醫術高超,被認為是神醫,所以當時的人們借用了上古神話的黃帝時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少時學醫於長桑君,盡傳其醫術禁方,擅長各科。在趙為婦科,在周為五官科,在秦為兒科,名聞天下。秦太醫李醯術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殺之。扁容鵲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相傳有名的中醫典籍《難經》為扁鵲所著。

閱讀全文

與望聞問切誰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