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桂林靖江王府歷史簡介
洪武五年(1372)在獨秀峰下營建靖江王府,洪武二十五(1392)年建成。王府按照朝廷對藩王府所作的規定構築, 其主要建築前為承遠門,中為承運殿,後為寢宮, 最後是御苑。圍繞主體建築還有4堂、4亭和台、閣、軒、室、所等40多處,佔地19.78公頃, 規模宏大。從建成到明代覆滅的257年中,這里住過12代14位藩王。據明王士性《廣志繹》載宗室二千人,歲食藩司祿米五萬兩,故藩貯不足供, 而靖宗亦多不能自存者。
可見,家族的人口之多,盤剝民脂之鉅,地方財政負擔之重。即使這樣,王子王孫的日子還不大好過。順治九年(1652)農民軍攻克桂林,王府的新主人清將孔有德兵敗自盡,縱火焚燒,王府化為灰燼。王府建造前,在獨秀峰下,唐有學宮,宋有鐵牛寺,元稱大圓寺,後改萬壽殿。王府被毀後,順治十四年(1657)建貢院。
1921年,孫中山集師北伐曾駐節於此。民國初年,這里先後為第二師范學校、模範小學、第三高級中學、甲種工業學校校址。民國145年(1925)冬, 辟為中山公園。1937年為廣西省政府所在地,抗日戰爭期間被毀,後重建。現為廣西師范大學校址。獨秀峰巍然矗立,王府舊物,唯余承運殿前的雕欄與雲階玉陛, 有道是無情最是此中山, 閱盡王孫只等閑。
㈡ 有誰知道北京恭王府出售的福字拓片是真的嗎
我看你發的是07年的,我今天剛去恭王府,講解說上一次拓片是去年冬天,找你的講解說不會拓明顯有出入,不過拓這么多這種東西對原石還是有損壞的,據說去年拓片原石就有石片掉落
㈢ 廣西靖江王府太歲圖有收藏價值嗎
這些拓圖是復製品的拓圖,原石已經不讓拓了;有一定收藏價值的;有些年份的不能拓,是文物保護法律規定的。
㈣ 靖江王府太歲拓片如何供奉
民間迷信!勿執迷了!供與不供沒分別。
㈤ 請問桂林靖江王府住的是那個朝代的哪個王爺
靖江王城坐落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灕江西岸,是明朝藩王靖江王朱守謙的藩王府,始建於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洪武二十五(公元1392年)年建成,靖江王城外圍有國內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城牆,由於靖江王城地處桂林市城市中心地區,因而有「閱盡王城知桂林」之說
㈥ 游桂林靖王府 作文
游桂林靖王府
暑假裡,我們一大家子來到了桂林遊玩。都說「桂山水甲天下」我到要見識一下著桂林有多美!
第2天,我們就隨這導游來到了桂林靖王府遊玩。我們這導游,走在一條小石路上,導游說,這條小師路在當時只有王爺和王妃才可以走的。來到承運殿的階梯下,導游說,這階梯分兩邊,左邊是文官走的,右邊是武官走的。我們上去從文官路走上去,從武官道走下來。進了承運殿,導游向我們介紹,靖王府從建立起到明朝毀滅的257年中,有12代14位王爺在這里住過。我們還觀看了一種當時王爺喜歡觀看的舞蹈,這種舞蹈是當時一位王爺到民間的時候看到,很是喜歡,就把它引進府中,給其它官人觀賞!我看了之後,還覺的挺精彩的!
在承運殿的後面是著名的獨秀峰。獨秀峰位於桂林王城內,它是王城景區不可分割的部分。「桂林山水甲天下」這詩句就刻在獨秀峰的石壁,而且前面還有一句詩句。獨秀峰還有世界上最大的摩崖石刻「南天一柱」。在獨秀峰的山腳下有一個洞,在裡面,有許多的太歲刻像,在這里可以找到自己的太歲啊!在獨秀峰的山頂有一座獨秀亭,在那裡可以觀看到整個靖王府的美麗景色!
桂林靖王府依靠灕江, 獨秀峰,真是一快寶地啊!有道是「無情最是此中山, 閱盡王孫只等閑」。
㈦ 北京還有靖王府嗎
有,不開放,單位占據著
㈧ 桂林靖江王府的拓片怎麼供奉
首先我要瞪清一件事,那就是八字命理與你所說的請太歲符之類的事情並不是一回事。八字命理有自己嚴格的理論體系,是沒有鬼神之說的。你所說的太歲符之類的與八字命理沒有任何關系,屬於現在國家所反對的迷信行為,並不可取。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還是慎重為好。
㈨ 桂林靖江王府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靖江王府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桂林市中心地帶,(現又稱桂林王城)牆高門深、氣勢森然,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洪武二十六年(1393)築城牆。至今已有630多年的歷史,比北京故宮建成的時間還早。王城南北縱距557.5米,東西橫距336米,佔地面積18.7萬平方米,城牆高7.92米,厚5.5米。並辟有端禮、廣智、體仁、遵義4門。城門左為宗廟,右為社稷,在主軸線上建有承運門、承運殿、後宮、御園,圍繞主體建築,還建有樓堂廳館,亭閣軒室,構成一組規模宏大、金碧輝煌的建築群。堂有寶善、尊樂、日新,亭有清越、喜陽、望江、拱秀,台有凌虛,館有中和,室有延生,軒有可心,所有修玄。御園中的月牙池可以泛舟。獨秀峰矗立城中,峰頂建有玄武閣、觀音堂、三官廟、三神祠等,尚有樂山、探奇、瞻雲3處,可備憑眺。清順治七年(1650),明降將孔有德領兵攻克桂林後,封定南王,改靖江王府為定南王府。順治九年(1652)農民起義軍李定國攻佔桂林,孔有德兵敗,舉火自焚,歷時280餘年的靖江王府,付之一炬,現僅存城牆、城門及承運門、承運殿的台基、雕欄玉砌和雲階玉陛。
靖江王府,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至明洪武二十五(1392)年。王府按照朝廷對藩王府所作的規定構築,其主要建築前為承遠門,中為承運殿,後為寢宮,最後是御苑。圍繞主體建築還有4堂、4亭和台、閣、軒、室、所等40多處,佔地19.78公頃,規模宏大。從建成到明代覆滅的257年中,這里住過12代14位藩王。
王府建造前, 在獨秀峰下, 唐有學宮, 宋有鐵牛寺, 元稱大圓寺, 後改萬壽殿。王府被毀後, 順治十四年(1657)建貢院。1921年, 孫中山集師北伐曾駐節於此。民國初年, 這里先後為第二師范學校、模範小學、第三高級中學、甲種工業學校校址。民國14年(1925)冬, 辟為中山公園。1937年為廣西省政府所在地, 抗日戰爭期間被毀, 後重建。現為廣西師范大學校址。獨秀峰巍然矗立, 王府舊物, 唯余承運殿前的雕欄與「雲階玉陛」, 有道是「無情最是此中山, 閱盡王孫只等閑」。
靖江王府是我國現今歷史最長且保存得最完好的明代藩王府,清朝時為廣西貢院,現為廣西師范大學本部校區,濃縮了最近幾百年來桂林的歷史和文化。位於王城內的獨秀峰,孤峰突起,陡峭高峻,氣勢雄偉,被稱為「南天一柱」,宋人王正功的詩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就刻在這里。如今為進一步挖掘桂林旅遊的文化內涵,豐富遊客的內容,如今對王城景區的歷史文化進行了挖掘整理,並通過圖片、音響、光線等形式,將其與自然景觀整合在一起,開發出了獨具特色的夜遊項目,於2003年9月向遊客開放。
㈩ 靖江王府裡面賣的太歲拓片是真是假
呵呵,本身就在獨秀峰上的摩崖石刻。想每張都是原碑拓是不可能的。但這種太歲拓片確實是手工拓的,但是不是在原圖上拓的,而是請石雕大師先照著原圖雕刻出來後再拓的,因而價格賣的確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