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類靠蝙蝠發明了什麼 人類除了靠的超聲波發明了雷達,還靠蝙蝠的哪裡發明了什麼
雷達的工作原理和蝙蝠的回聲定位方式相似.
2. 人類根據蝙蝠的超聲波原理發明了什麼
雷達呀
3. 人們用蝙蝠的超聲波發明了什麼
蝙蝠是靠氣流運動引起聲帶的振動而發聲的。蝙蝠等一類動物能發出頻率高於2萬赫茲的超聲波,人耳對這種頻率的聲音只能望塵莫及。因為人類的聽力有限,聽到的聲波頻率約在16~2萬赫茲的范圍內。我們常常看見倒掛在樹枝上的蝙蝠,不停地轉動著嘴和鼻子。其實,它每秒鍾在向周圍發出10~20個信號,每個信號約包含50個聲波振盪,這樣,信號中不會出現兩種完全相同的頻率。飛行時,蝙蝠在喉內產生超聲波,通過口或鼻孔發射出來。聲波遇到獵物會反射回來,正在飛行的夜蛾對反射波產生壓力,飛行速度愈快,壓力愈大,回聲聲波的頻率就愈高。蝙蝠正是用這種回聲,探測夜蛾和其他物體,並據此知道作為食物的夜蛾的位置,從而立即追捕它們。。 它們頭部的口鼻部上長著被稱作「鼻狀葉」的結構,在周圍還有很復雜的特殊皮膚皺褶,這是一種奇特的超聲波裝置,具有發射超聲波的功能,能連續不斷地發出高頻率超聲波。 以昆蟲為食的蝙蝠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回聲定位系統,因此有「活雷達」之稱。藉助這一系統,它們能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中飛行和捕捉食物,在大量干擾下運用回聲定位,發出超聲波信號而不影響正常的呼吸。如果碰到障礙物或飛舞的昆蟲時,這些超聲波就能反射回來,然後由它們超凡的大耳廓所接收,使反饋的訊息在它們微細的大腦中進行分析。這種超聲波探測靈敏度和分辯力極高,使它們根據回聲不僅能判別方向,為自身飛行路線定位,還能辯別不同的昆蟲或障礙物,進行有效的迴避或追捕。蝙蝠就是靠著准確的回聲定位和無比柔軟的皮膜,在空中盤旋自如,甚至還能運用靈巧的曲線飛行,不斷變化發出超聲波的方向,以防止昆蟲干擾它的信息系統,乘機逃脫的企圖.會飛的「活雷達」 蝙蝠善於在空中飛行,能作圓形轉彎、急剎車和快速變換飛行速度等多種「特技飛行」。白犬,隱藏在岩穴、 樹洞或屋檐的空隙里;黃昏和夜間,飛翔空中,捕食蚊、蠅、蛾等昆蟲。蝙蝠捕食大量的害蟲,對人有益,理應得 到保護。 到了夏季,雌蝙蝠生出一隻發育相當完全的幼體。初生的幼體長滿了絨毛,用爪牢固地掛在母體的胸部吸乳, 在母體飛行的時候也不會掉下來。 蝙蝠有用於飛翔的兩翼,翼的結構和鳥翼不相同,是由聯系在前肢、後肢和尾之間的皮膜構成的。前肢的第二、 三、四、五指特別長,適於支持皮膜;第一指很小,長在皮膜外,指端有鉤爪。後肢短小,足伸出皮膜外,有五趾, 趾端有鉤爪。休息時,常用足爪把身體倒掛在洞穴里或屋檐下。在樹上或地上爬行時,依靠第一指和足抓住粗糙物 體前進。蝙蝠的骨很輕,胸骨上也有與鳥的龍骨突相似的突起,上面長著牽動兩翼活動的肌肉。 蝙蝠的口很寬闊,口內有細小而尖銳的牙齒,適於捕食飛蟲。它的視力很弱,但是聽覺和觸覺卻很靈敏。一些 實驗證明,蝙蝠主要靠聽覺來發現昆蟲。蝙蝠在飛行的時候,喉內能夠產生超聲波,超聲波通過口腔發射出來。當 超聲波遇到昆蟲或障礙物而反射回來時,蝙蝠能夠用耳朵接受,並能判斷探測目標是昆蟲還是障礙物,以及距離它 有多遠。人們通常把蝙蝠的這種探測目標的方式,叫做「回聲定位」。蝙蝠在尋食、定向和飛行時發出的信號是由 類似語言音素的超聲波音素組成。蝙蝠必須在收到回聲並分析出這種回聲的振幅、頻率、信號間隔等的聲音特徵後, 才能決定下一步採取什麼行動。 靠回聲測距和定位的蝙蝠只發出一個簡單的聲音信號,這種信號通常是由一個或二個音素按一定規律反復地出 現而組成。當蝙蝠在飛行時,發出的信號被物體彈回,形成了根據物體性質不同而有不同聲音特徵的回聲。然後蝙 蝠在分析回聲的頻率、音調和聲音間隔等聲音特徵後,決定物體的性質和位置。 蝙蝠大腦的不同部分能截獲回聲信號的不同成分。蝙蝠大腦中某些神經元對回聲頻率敏感,而另一些則對二個 連續聲音之間的時間間隔敏感。大腦各部分的共同協作使蝙蝠作出對反射物體性狀的判斷。蝙蝠用回聲定位來捕捉 昆蟲的靈活性和准確性,是非常驚人的。有人統計,蝙蝠在幾秒鍾內就能捕捉到一隻昆蟲,一分鍾可以捕捉十幾只 昆蟲。同時,蝙蝠還有驚人的抗干擾能力,能從雜亂無章的充滿雜訊的回聲中檢測出某一特殊的聲音,然後很快地 分析和辨別這種聲音,以區別反射音波的物體是昆蟲還是石塊,或者更精確地決定是可食昆蟲,還是不可食昆蟲。 當2萬只蝙蝠生活在同一個洞穴里時,也不會因為空間的超聲波太多而互相干擾。蝙蝠回聲定位的精確性和抗 干擾能力,對於人們研究提高雷達的靈敏度和抗干擾能力,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4. 人類靠蝙蝠的什麼發明了雷達、超聲波、熒光屏呢
人類靠蝙蝠的翅膀,它的飛行。發明了雷達。超聲波。熒光屏。
5. 科學家從蝙蝠的什麼發明了超聲波
科學家從蝙蝠的嘴裡發出的一種聲音發現了超聲波。
蝙蝠夜裡飛行時,嘴裡不斷發出一種聲音,遇到障礙物時,這種聲波就被反射回來,蝙蝠的耳朵可以接收這種聲波,從而繞開障礙物,繼續飛行。
(5)蝙蝠的超聲波發明了什麼擴展閱讀:
超聲波的頻率高於20000赫茲,它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易於獲得較集中的聲能,在水中傳播距離遠,可用於測距、測速、清洗、焊接、碎石、殺菌消毒等。在醫學、軍事、工業、農業上有很多的應用。超聲波因其頻率下限大於人的聽覺上限而得名。
科學家們將每秒鍾振動的次數稱為聲音的頻率,它的單位是赫茲(Hz)。我們人類耳朵能聽到的聲波頻率為20Hz-20000Hz。因此,我們把頻率高於20000赫茲的聲波稱為「超聲波」。通常用於醫學診斷的超聲波頻率為1兆赫茲-30兆赫茲。
物體機械振動狀態(或能量)的傳播形式。超聲波是指振動頻率大於20000Hz以上的,其每秒的振動次數(頻率)甚高,超出了人耳聽覺的一般上限(20000Hz),人們將這種聽不見的聲波叫做超聲波。
由於其頻率高,因而具有許多特點:首先是功率大,其能量比一般聲波大得多,因而可以用來切削、焊接、鑽孔等。再者由於它頻率高,波長短,衍射不嚴重,具有良好的定向性,工業與醫學上常用超聲波進行超聲探測。
超聲和可聞聲本質上是一致的,它們的共同點都是一種機械振動模式,通常以縱波的方式在彈性介質內會傳播,是一種能量的傳播形式,其不同點是超聲波頻率高,波長短,在一定距離內沿直線傳播具有良好的束射性和方向性1兆Hz=10^6Hz,即每秒振動100萬次,可聞波的頻率在16-20000HZ 之間)。
6. 根據蝙蝠發明了什麼人們用蝙蝠的超聲波發明了什麼至少3個~
B超、雷達,聲納探測
7. 科學家模仿蝙蝠的什麼發明了雷達
科學家模仿蝙蝠的「超聲波」發明了雷達
1 大部分蝙蝠都是白天憩息,夜間覓食。內蝙蝠活容動是用超聲波來判斷前方是否有障礙物,用此來改變飛行道路。
2 科學家經過反復研究,終於揭開了蝙蝠能在夜裡飛行的秘密.它一邊飛,一邊從嘴裡發出一種聲音.這種聲音叫做超聲波,人的耳朵是聽不見的,蝙蝠的耳朵卻能聽見.超聲波像波浪一樣向前推進,遇到障礙物就反射回來,傳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立刻改變飛行的方向.
3 科學家摹仿蝙蝠探路的辦法,給飛機裝上了雷達.雷達通過天線發出無線電波,無線電波遇到障礙物就反射回來,顯示在熒光屏上.駕駛員從雷達的熒光屏上,能夠看清楚前方有沒有障礙物,所以飛機在夜裡飛行也十分安全.
8. 根據蝙蝠發明了什麼人們用蝙蝠的超聲波發明了什麼 至少3個~
能清潔牙齒污垢的機器、雷達、聲吶探測器、探測海底深度器、洗牙機等等。
好多好多尼。。。。。。
9. 科學家用蝙蝠發明了雷達,你還知道用其他動物發明了些什麼東西你還能說出三個例子嗎
1、由令人討厭的蒼蠅,仿製成功一種十分奇特的小型氣體分析儀、專已經被安裝在宇屬宙飛船的座艙里,用來檢測艙內氣體的成分。
2、從螢火蟲到人工冷光。
3、電魚與伏特電池。
4、水母的順風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結構和功能,設計了水母耳風暴預測儀,能提前15小時對風暴作出預報,對航海和漁業的安全都有重要意義。
5、人們根據蛙眼的視覺原理,研製成功一種電子蛙眼、這種電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樣,准確無誤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物體。
6、根據蝙蝠超聲定位器的原理,人們還仿製了盲人用的「探路儀」、這種探路儀內裝一個超聲波發射器,盲人帶著它可以發現電桿、台階、橋上的人等、如今,有類似作用的「超聲眼鏡」也已製成。
7、模擬藍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將設計出仿生光解水的裝置,從而可獲得大量的氫氣。
8、根據對人體骨胳肌肉系統和生物電控制的研究,已仿製了人力增強器——步行機。
9、現代起重機的掛鉤起源於許多動物的爪子。
10、屋頂瓦楞模仿動物的鱗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