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用來形容酒的度數的標准酒度法是哪國科學家提出的
(1)由題意可知,60度酒液就是每100毫升酒液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數是60毫升,那麼1m3酒液中所含酒精的體積就是0.6m3,所含水的體積就是0.4m3,
設60度酒液的密度為ρ酒,則:
ρ酒=m酒精+m水V酒精+ V水=0.8×103kg/m3×0.6m3+1.0×103kg/m3×0.4m3 1m3=0.88×103kg/m3;
(2)設需要60度酒液的體積為V,則需要30度酒液的體積為(1000ml-V),
根據題意有:60100×V+30100×(1000mL-V)=420mL
解得60度酒液的體積V=400ml,則30度酒液的體積為600ml.
答:(1)60度酒液的密度是0.88×103kg/m3.
(2)如果用這兩種酒液進行勾兌,獲得42度、1000毫升的酒液,那麼需要這兩種酒液各400ml和600ml.
㈡ 如何理解國際規度(標准酒度)、英制酒度和美製酒度之間關系
英制酒度和美製酒度的發明都早於標准酒度的出現,它們都用酒精純度「proof」來表示。但三種酒度之間可以進行換算。因此,如果知道英制酒度,想算出它的美製酒度或標准酒度,只要有下列公式就可以算出來:
標准酒度x1.75=英制酒度
標准酒度x2=美製酒度
英制酒度x8/7=美製酒度
㈢ 是誰發明的酒
酒癮的形成固然與基因有密切關系,但研究發現國人酒癮問題日益增加卻是與社會文化有關,民眾經濟富裕買酒容易、交際應酬的乾杯文化都是 導致酒癮增加的原因。酒是隨手可得的,這也導致國人對酒的戒心低於毒品,也因為大量喝酒行為是在我們的文化中頻頻可見,甚至有些會因酒量好,而自以為豪。 所以酒癮的問題,在我們社會里是一潛在危機。酒,其實是一種中樞神經抑制劑。一般在飲後四十分鍾內,血中酒精就會到達最高濃度,並逐漸抑制大腦皮質之 『抑製作用』,使人呈現失去自我控制的興奮狀態,進而到達暫時疏解壓力與不快的情續。但這只是暫時的,所以會一再地以喝酒來逃避現實,所以說會造成酒癮幾乎 是和心裡因素有非常直接的關系。 有些研究指出適量喝酒對身體健康有幫助,例如喝紅酒可預防心血管疾病,也成為民眾飲酒的動機之一,陸汝斌說,酒精確實會增加血管的擴張,但二至三小時就代謝掉了,除非每三至五小時就喝一次,但如此喝法,還沒有達到保護心臟血管通暢的效果前,就已經先傷害其他的器官及組織了。根據研究,國人有一半以上基因都缺乏代謝酒精的酵素,也就是喝酒容易臉紅、惡心、嘔吐,社會需告知喝酒不是良好的習慣,並非如廣告所說所有事情都是從喝酒開始。 酒癮的定義 當一個人對酒精產生依賴性,即可能已經染上酒癮。可分為以下四點來界定酒癮的形成: 覺得酒量愈來愈好,必須愈喝愈多才會有所感覺。 如果一段時間不喝酒,就會無法工作和生活。 當家人已經抱怨你的喝酒行為。 自己覺得已經造成身體的不舒服,或也認為應該戒酒了。 過量標准 過量飲酒會導致中毒。而一般界定的適量飲酒,男性每日在兩杯以下,女性每日在一杯以下,孕婦不得飲酒。當然開車前或是途中也不能飲酒。 成癮過程 酗酒過程中,在初期都是正大光明的喝,和一般人的喝酒行為沒有什麼不同,而家屬也不以為意,慢慢的,病人出現成癮行為,變成每天都 必須要喝酒,而且喝酒之後,工作表現差且情緒難以自我控制,甚至會出現一些生理上的變化,如肝臟功能不好,且不喝酒時,手會發抖,或出現精神症狀等等。家人 開始不讓病人喝酒,病人也開始覺得喝酒是一件不被家人接受的事,所以病人自然的開始轉換成背著家人繼續喝酒,而且為了"偷偷喝酒",便想盡各 種辦法的去喝酒。他們每天為了偷偷喝酒,花了這麼多心思,想喝酒的動機是這麼的強烈,那如果他們自己不覺得喝酒是一個大問題時,怎麼可能願意來改變呢? 在這個"偷偷喝酒"的行為,也讓他的家人(尤其是配偶),養成天天找酒的行為,家裡就出現"病人藏酒與家人找酒" 成癮現象 酒精對身體的傷害,包括對大腦細胞、神經、肝臟、心臟等都有傷害,研究也證實喝酒會增加口腔癌的罹患率;酒癮會造成肝硬化,是大眾耳熟能詳的一個常識, 肝硬化以後,再轉變成肝癌,也是順理成章的;在台灣,B型肝炎病毒非常猖獗,酒癮加速肝硬化的形成,由於不易戒酒,很容易就走向肝衰竭而死亡,常常還來不及 修成肝癌之「正果」,其壽命當然比肝癌患者還短少十多歲。青少年因為身體還沒有成熟,酗酒造成的傷害更嚴重,許多年紀輕輕就肝硬化,甚至腦部萎縮。 已經染上酒癮的人,一段時間不喝酒就會產生『戒斷症狀』,身體上會出現胃腸不適、嘔吐、心跳加速、失眠等現象;心理上會出現焦慮不安、幻聽、妄想等症狀。 患有酒癮的人,通常是已經對身體造成極大的不適,或自己也覺得必須戒酒的程度才會尋求醫師的協助。 戒酒 酒癮既然是和心理因素有極大的關系,因此首先必須找出酗酒的原因,再加以心理治療,當然這時親友間的鼓勵與支持相當重要。在葯物方面,目前也有新葯 對於幫助患者戒酒有很大的療效,治療酒癮的葯物,目前國際公認臨床使用較有效葯物為那曲酮〔Naltrexone〕,喝酒上癮與毒癮的共同點是有興奮的感覺,該 葯物主要作用機轉在於減低興奮感,阻斷成癮的神經傳導,歐美國家已經證實該葯物配合行為治療確實有效,衛生署已委託三軍總醫院及成功大學附設醫院進行 葯物試驗。此外,慈濟醫院特別引進一套『多感官生理回饋儀』,可以幫助病人解除戒酒時所產生的緊張和焦慮,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當然要戒酒成功, 病人的意志力還是最有效的根本良方。
㈣ 世界各國衡量酒精度的標准各是
基本定義
酒精的度數 酒精度單位:(V/V),百分之七的意思是100體積單位啤酒的酒中含有7體積單位的乙醇。例如100升酒中含有7升的乙醇。
一般是以容量來計算,故在酒精濃度後,會加上「Vol」以示與重量計算之區分。
另外酒精的化學式為C2H5OH
酒精度表示法及換算
綜述
表示酒精含量也可以用重量比,重量比和體積比可以互相換算。 目前,國際上酒度表示法有三種:
第一種:標准酒度
標准酒度(Alcohol% by volume)。標准酒度是法國著名化學家蓋.呂薩克(Gay.Lusaka)發明的。它是指在20℃條件下,每100毫升酒液中含有多少毫升的酒精。這種表示法比較容易理解,因而使用較為廣泛。標准酒度又稱為蓋.呂薩克酒度,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此法,或用縮寫GL表示;
第二種;英制酒度
英制酒度(Degrees of proof VK)。英制酒度是18世紀由英國人克拉克(Clark)創造的一種酒度計算方法;
第三種:美製酒度
第美製酒度(Degrees of proof US)。美製酒度用酒精純度(Proof)表示,一個酒精純度相當於0.5%的酒精含量。
換算
英制酒度和美製酒度的發明都早於標准酒度的出現,它們都用酒精純度「proof」來表示。但三種酒度之間可以進行換算。因此,如果知道英制酒度,想算出它的美製酒度或標准酒度,只要有下列公式就可以算出來:
標准酒度x1.75=英制酒度
標准酒度x2=美製酒度
英制酒度x8/7=美製酒度
歐式百分比法
歐式百分比法〔酒精度百分比法〕:歐洲、日本等國,是以百分比或度啤酒來表示,如威士忌一般為40%Vol或43%Vol,白蘭地為40%Vol,葡萄酒為12%~12.5%Vol。
美式proof 法
美式proof 法:美國、加拿大是用proof 來表示。proof 之值等於百分比之兩倍,如80proof=40%。
]酒精度的測定
密度瓶法
1.原理 以蒸餾法去除樣品中的不揮性物質,用密度瓶法測出試樣(酒精水溶液)20℃時的密度,查表求得在20℃時乙醇含量的體積分數,即為酒精度。
2.儀器
2.1 全玻璃蒸餾器:500mL。
2.2 恆溫水浴:控溫精度±0.1℃。
2.3 附溫度計密度瓶:25mL或50mL。
3.試樣液的制備 用一乾燥、潔凈的100mL容量瓶,准確量取樣品(液溫20℃)100mL於500mL蒸餾瓶中,用50mL水分三次沖洗容量瓶,洗液並入蒸餾瓶中,加幾顆沸石或玻璃珠,連接蛇形冷卻管,以取樣用的原容量瓶作接收器(外加冰浴),開啟冷卻水(冷卻水溫度宜低於15℃),緩葡萄酒慢加熱蒸餾(沸騰後的蒸餾時間應控制在30min-40min內完成),收集餾出液,當接近刻度時,取下容量瓶,蓋塞,於20℃水浴中保溫30min,再補加水至刻度,混勻,備用。
4.分析步聚 將密度瓶洗凈,反復烘乾、稱量,直至恆重(m)。 取下帶溫度計的瓶塞,將煮沸冷卻至15℃的水注滿已恆重的密度瓶中,插上帶溫度計的瓶塞(瓶中不得有氣泡),立即浸入20.0℃±0.1℃恆溫水浴中,待內容物溫度達20℃,並保持20min不變後,用濾紙快速吸去溢出側管的液體,立即蓋好側支上的小罩,取出密度瓶,用濾紙擦乾瓶外壁上的水液,立即稱量(m1)。
將水倒出,先用無水乙醇,再用乙醚沖洗密度瓶,吹乾(或於烘箱中烘乾),用試樣液反復沖洗密度瓶3至5次,然後裝滿。重復上述操作,稱量(m2)。
5.精密度 在重復性條件下獲得的兩次獨立測定結果的絕對差值,不應超過平均值的0.5%。
酒精計法
1.原理 用精密酒精計讀取酒精體積分數示值,查表進行溫度校正,求得在20℃時乙醇含量的體積分數,即為酒精度。
2.儀器 精密酒精計:分度值為0.1%vol。
3.分析步驟 將試樣液(密度瓶法制備)注入潔凈、乾燥的量筒中,靜置數分鍾,待酒中氣泡消失後,放入潔凈、擦乾的酒精計,再輕輕按一下,不應接觸量筒壁,同時插入溫度計,平衡約5min,水平觀測,讀取與彎月面相切處的刻度示值,同時記錄溫度。根據測得的酒精計示值和溫度,查表,換算白酒為20℃時樣品的酒精度。 所得結果應表示至一位小數。
4.精密度 在重復性條件下獲得的兩次獨立測定結果的絕對差值,不應超過平均值的0.5%。
㈤ 中國的白酒是誰創造的
中國白酒歷史
中國的酒有5000年以上的悠久歷史。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風格。這就是以生長黴菌為主要微生物的酒麴為糖化發酵劑,復式發酵,半固態發酵為特徵。這成為東方釀酒業的典型代表。中國的酒主要是以糧食原料釀制而成的。並有少量的果酒;近代以來,啤酒在中國的發展很快,目前年產量已居世界第二位。按最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我國飲料酒可分為發酵酒(Fermented alcoholic beverages),蒸餾酒(Distilled spirits) 和配製酒( integrated alcoholic beverages)三大類。發酵酒又細分為啤酒(Beer)、葡萄酒(Wines)、果酒(Fruit wine)、黃酒(Chinese rice wine)和其它發酵酒五種;蒸餾酒細分為白酒(Chinese Spirits)和其它蒸餾酒(如白蘭地、威士忌、俄得克、老姆酒)。
在中國人的觀點中,酒並不是生活必需品,但在社會生活中,酒卻具有其它物品所無法替代的功能。從酒的後面可以了解中國社會各個方面,中國的政治,經濟,農業生產,商業,歷史文化,都可以在酒文化中找到可貴的資料。
酒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中有其獨特的地位。在幾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幾乎滲透到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首先,中國是一個以農立國的國家,因此一切政治、經濟活動都以農業發展為立足點。而中國的酒,絕大多數是以糧食釀造的,酒緊緊依附於農業,成為農業經濟的一部分。糧食生產的豐歉是酒業興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統治者根據糧食的收成情況,通過發布酒禁或開禁,來調節酒的生產,從而確保民食。反過來,酒業的興衰也反映了農業生產的狀況,也是了解歷史上天災人禍的線索之一。在一些局部地區,酒業的繁榮對當地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酒與社會經濟活動是密切相關的。漢武帝時期實行國家對酒的專賣政策以來,從釀酒業收取的專賣費或酒的專稅就成為了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酒稅收入在歷史上還與軍費,戰爭有關,直接關繫到國家的生死存亡。在有的朝代,酒稅(或酒的專賣收入)還與徭役及其它稅賦形式有關。酒的厚利往往又成為國家、商賈富豪及民眾爭奪的肥肉。不同酒政的更換交替,反映了各階層力量的對比變化。酒的賜晡令的發布,往往又與朝代變化,帝王更替,及一些重大的皇室活動有關。酒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給人民的生活中增添了豐富的色彩。中國古人將酒的作用歸納為三類:酒以治病,酒以養老,酒以成禮。幾千年來,酒的作用關不限於此三條,起碼還包括:酒以成歡,酒以忘憂,酒以壯膽,酒也使人沉湎,墜落,傷身敗體。歷史上還有不少國君因沉湎於酒,引來亡國之禍。總之,酒是社會文明的標志。研究社會的文明史,不可不研究酒文化史。中國酒文化中的豐富內涵,會給人們帶來樂趣和啟示。
在我國,由穀物糧食釀造的酒一直處於優勢地位, 而果酒所佔的份額很小,因此,釀酒的起源問題主要是探討穀物釀酒的起源。
一釀酒起源的傳說
在古代,往往將釀酒的起源歸於某某人的發明,把這些人說成是釀酒的祖宗,由於影響非常大,以致成了正統的觀點。對於這些觀點,宋代<<酒譜 >>曾提出過質疑,認為「皆不足以考據,而多其贅說也」。這雖然不足於考據,但作為一種文化認同現象,不妨羅列於下。主要有以下幾種傳說。
1儀狄釀酒
相傳夏禹時期的儀狄發明了釀酒。公元前二世紀史書<<呂氏春秋>>雲:" 儀狄作酒"。漢代劉向編輯的<<戰國策>>則進一步說明:"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日:`後世必有飲酒而之國者。'遂疏儀狄而絕旨酒"( 禹乃夏朝帝王)"
2杜康釀酒
另一則傳說認為釀酒始於杜康(亦為夏朝時代的人)。東漢<<說文解字>> 中解釋"酒"字的條目中有:"杜康作秫酒。"<<世本>>也有同樣的說法。
3釀酒始於黃帝時期
另一種傳說則表明在黃帝時代人們就已開始釀酒。漢代成書的<< 黃帝內經· 素問>>中記載了黃帝與歧伯討論釀酒的情景,<<黃帝內經>>中還提到一種古老的酒 ---醴酪,即用動物的乳汁釀成的甜酒。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很多發明創造都出現在黃帝時期。<<黃帝內經>>一書實乃後人託名黃帝之作,其可信度尚待考證。
4酒與天地同時
更帶有神話色彩的說法是「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與天地並矣」。
這些傳說盡管各不相同,大致說明釀酒早在夏朝或者夏朝以前就存在了,這是可信的,而這一點已被考古學家所證實。夏朝距今約四干多年,而目前已經出土距今五干多年的釀酒器具。(<<新民晚報>>1987年8月23日" 中國最古老的文字在山東莒縣發現,"副標題為"同時發現五干年前的釀酒器具")。這一發現表明: 我國釀酒起碼在五干年前已經開始,而釀酒之起源當然還在此之前。在遠古時代,人們可能先接觸到某些天然發酵的酒,然後加以仿製。這個過程可能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期。
二考古資料對釀酒起源的佐證
穀物釀酒的兩個先決條件是釀酒原料和釀酒容器。 以下幾個典型的新石器文化時期的情況對釀酒的起源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1)裴李崗文化時期(公元前5000-6000年)
(2)河姆渡文化時期(公元前4000-500年)
上述兩個文化時期,均有陶器和農作物遺存,均具備釀酒的物質條件。
(3) 磁山文化時期<BR>磁山文化時期距今7355-7235年,有發達的農業經濟。據有關專家統計: 在遺址中發現的"糧食堆積為100m3,摺合重量5萬公斤"還發現了一些形制類似於後世酒器的陶器。有人認為磁山文化時期,穀物釀酒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㈥ 白酒度數一般是多少
酒的度數表示酒中含乙醇的體積百分比,通常是以20℃時的體積比表示的,如50度的酒,表示在100毫升的酒中,含有乙醇50毫升(20℃),酒精度一般是以容量來計算,故在酒精濃度後,會加上「Vol. 」以示與重量計算之區分。
再例如:7%(V/V),其意思是100單位體積的酒中含有7單位體積的乙醇,也表示100升酒中含有7升的乙醇。另外,酒精的化學式為C2H5OH。
拓展資料:
1、標准酒度
標准酒度(Alcohol% by volume)。標准酒度是法國著名化學家蓋·呂薩克(Gay-Lussac)發明的。它是指在20℃條件下,每100毫升酒液中含有多少毫升的酒精。這種表示法比較容易理解,因而使用較為廣泛。標准酒度又稱為蓋.呂薩克酒度,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此法,或用縮寫GL表示;
2、英制酒度
英制酒度(Degrees of proof UK)。英制酒度是18世紀由英國人克拉克(Clark)創造的一種酒度計算方法;
3、美製酒度
美製酒度(Degrees of proof US)。美製酒度用酒精純度(Proof)表示,一個酒精純度相當於0.5%的酒精含量。
㈦ 標准酒度的表示符號
目前,國際上酒度表示法有三種:第一種:標准酒度(Alcohol% by volume)。標准酒度是法國著名化學家蓋·呂薩克(Gay·Lusaka)發明的。它是指在20℃條件下,每100毫升酒液中含有多少毫升的酒精。這種表示法比較容易理解,因而使用較為廣泛。標准酒度又稱為蓋·呂薩克酒度,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此法,或用縮寫GL表示;第二種;英制酒度(Degrees of proof VK)。英制酒度是18世紀由英國人克拉克(Clark)創造的一種酒度計算方法;第三種:美製酒度(Degrees of proof US)。美製酒度用酒精純度(Proof)表示,一個酒精純度相當於0.5%的酒精含量。
英制酒度和美製酒度的發明都早於標准酒度的出現,它們都用酒精純度「proof」來表示。但三種酒度之間可以進行換算。因此,如果知道英制酒度,想算出它的美製酒度或標准酒度,只要有下列公式就可以算出來:
標准酒度x1.75=英制酒度
標准酒度x2=美製酒度
英制酒度x8/7=美製酒度
㈧ 誰發明了酒
酒的發明人是杜康,杜康是誰?他是舜的兒子,舜在位時,天下大治,糧食多得吃不完,但人們都只有吃的東西,卻沒有什麼喝的。一天杜康看到糧倉里因為雨水滲露,滴下一種東西很香,就把它拿去給舜喝,舜一喝,覺得很澀,這么澀的東西怎麼喝,舜就命令杜康去造一種飲料,限令一年完成,完成不成就要殺頭。
杜康也不知道怎麼造,就接了點糧倉滲露下的水喝了,喝完後,暈暈乎乎地就睡了,這時就夢見一個白鬍子老頭,告訴他,糧倉滲露下的水差點佑料,九天後在西邊的大榕樹下,在酉時前會遇見三個人,取每人的一滴血加在裡面就可以造成功。
杜康醒了後,過了九天就到西邊的大榕樹下等,等了一會來了一個白面書生,杜康就要他等一等,問書生要一滴血,書生問他為什麼,他就說父親命令造一種飲料,造不出來就要殺頭,有一個白鬍子神仙說了,要三個人各一滴血就能造成,書生聽了,就割破了手,給了一滴血。又等了一段時間,來了一位武士,杜康也道明了原因,武士也非常豪爽地給了一滴血。可再就沒有人來,眼看酉時就要到了,杜康回頭一看,大榕樹下還睡著一個傻子,沒辦法了,他就在傻了手上取了一滴血。
杜康加了血後,果然造出來了,拿給舜喝,舜覺得很好喝,就問這叫什麼東西,杜康想了想就說我等了九天,才成功,就叫酒吧。酒字怎麼寫呢?是酉時前取了三滴血造成的,就在酉字前加三點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