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深圳經濟建設創造的奇跡

深圳經濟建設創造的奇跡

發布時間:2020-12-10 00:49:04

『壹』 從《經濟生活》的角度,分析深圳經濟特區能夠創造「奇跡」的原因

先天優勢,政策支持,以及時代賦予深圳的使命!

『貳』 從深圳到雄安的特區奇跡,彰顯了我國哪些方面的實力

對於我們國家的經濟建設,想必我們都是有目共睹的,通過改革開放70年來的艱苦努力,可以說我們國家的經濟實力實力已經是在全球都可以說是數得著的了,同時,我們心裡都應該知道中國的經濟實力之所以增長的這么快,和改革開放的功勞是分不開的。


第二個的話,我們要知道一個經濟特區的設立,與方方面面都是有很大的關系的,特別是和基礎建設方面,我們都知道,一個城市,它的基礎建設的好壞往往在很多時候都決定了這個城市的生命力,然而,我國的基礎建設在很多國家都是有名的,甚至被別人稱之為「基建狂魔」。


第三個的話就是政府之間的協調能力了,這個能力的話也是通過兩個經濟的特區設立,可以看出來的,可以充分地體現出我們國家所走的道路的正確性。


綜上所述,我們就可以知道,通過這兩個經濟特區的設立,我們可以知道我們國家各方面的實力都是極其的雄厚。

『叄』 歌頌祖國的詩文和歌曲 關於祖國建設新成就

歌頌祖國的詩文有《我愛這土地》,假若我是一隻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去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的吹刮著憤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裡面。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
歌曲有《在希望的田野上》和《我愛你塞北的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歌唱祖國》:《吉祥頌》、《祖國你好》、《中國的希望》、《中國鼓》、《親吻祖國》、《代表新時代》、《春天的故事》。
祖國的新成就有青藏鐵路,一條幾乎不可能的鐵路,中國人民做到了;火車多次提速,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奧運場館建設,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讓舉國上下一片歡呼雀躍……中國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著一個又一個壯舉! 改革開放, 中國將會迎來更美好的未來! 我們的祖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在世界上,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是最快的,我國綜合實力名列世界前列。2003年,神舟五號發射成功,楊利偉叔叔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2008年,中國的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飛上太空,到月亮上去拜訪嫦娥和玉兔「嫦娥一號」。是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它的發射成功,標志著我國實施繞月探測工程邁出了重要一步。;同樣是2008年,神舟七號升空,翟志剛成為中國歷史上首位進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員。中國的科技技術蒸蒸日上,為發展中的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 我國的南極內陸冰蓋考察隊成功登上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這是繼2005年1月中國在人類歷史上首次通過地面跋涉到達之後,再次成功登上南極「冰蓋之顛」。田徑世錦賽上,我國選手劉翔成為世界跨欄歷史上,唯一將世界紀錄、奧運冠軍和世界冠軍稱號集一身的傳奇明星,也結束了中國田徑八年在世界錦標賽上「零金牌」的尷尬,為我們的祖國贏得了榮耀。使中國的航天事業迅速發展,中國在歷史上刻下了輝煌的一頁。

『肆』 為什麼說深圳經濟的發展創造了「奇跡」

因為深圳在短短的三十年時間里,從一個小小的漁村發展成為一個大城市,這內在人類歷容史上絕無僅有的。1980年深圳還只是小漁村,人口不過幾萬。到2000年,深圳已經位列全國大中城市第四名。而且目前,深圳的大部分經濟指標均位列全國大中城市首位。你說,這難道不是一個奇跡嗎?好像是連續三十年以年均28%的速度增長,

『伍』 中國"經濟奇跡"的成功經驗有哪些中國奇跡可以延續嗎

中國奇跡是不可延續,因為其是在歷史的原因的作用下產生的。具體如下:
深圳經濟特區的前身是具有1600多年建制歷史的寶安縣,深圳亦稱「鵬城」,是中國最早的經濟特區之一,亦是祖國南方的一顆璀璨明珠。她在改革開放的呼喚中誕生,她沐浴著改革開放的陽光雨露茁壯成長。以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和「窗口」而聞名遐邇,借改革開放的東風而展翅翱翔。其發展之迅猛,變化之巨大,舉世矚目,被稱為中國"經濟奇跡"。

中國"經濟奇跡"的成功經驗有如下原因:
歷史機遇
1980年特區成立之初遍地。「麻雀」變「鳳凰」1980年深圳成為中國首批經濟特區之一,來自全國各地的建設者和創業者潮水般湧向這里,他們行囊簡單,擁有的只是對未來熱切的期望。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受惠於香港這座國際化橋梁,深圳吸引了眾多香港、美國乃至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到深圳發展。他們或者創業,或者辦廠,都在深圳尋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未來。
從1999年起,深圳開始舉辦一年一屆的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以推動高新技術成果商品化、產業化、國際化以及促進國家、地區間的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以此為標志,知識經濟匯入深圳發展的歷史洪流,一批「新生代企業家」橫空出世。
據深交所最新數據統計,深圳目前在境內外共有上市企業223家。在境內上市企業中,在中小板上市的公司有52家,首發募集資金超過388億元,中小板上市企業數量和募集資金總額均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在創業板上市8家,首發募集資金合計67.79億元。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市場體系促進經濟高速發展,在深圳,人們把新的體制稱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人才市場、勞動力市場、產權交易市場、土地市場、高新技術成果交易中心、證券市場。在深圳,市場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大到政府轉讓國有土地的使用權,國有企業的產權轉讓,小到部門采購辦公用品,都是市場說了算。1997年,新華社公開發布一條消息稱,深圳已基本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框架。對深圳人而言,這是對他們近20年的先行先試,勇於創新的一次總結。對全國乃至全世界而言,「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結合在一起,有了一個直觀的樣本。

可以說,經過20年的改革,深圳市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過渡已基本完成,經濟運行機制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已經建立了通過市場形成價格的機制,市場調節價格的商品已佔到97%以上;形成了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商品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體系;以公司制為核心的現代企業制度改革使大部分國有企業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建立了以間接手段為主、面向全社會的經濟管理調控體系,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社會資源的配置不斷得到優化。

『陸』 深圳特區創造無數奇跡,說明發展的重要性!!!

深圳發展的幾點經驗

改革開放以來,深圳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績,特別是在我國社會主義

市場經濟發展的今天,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帶,深圳經濟的發展仍一直

能夠位居全國前列。那麼,為什麼深圳經濟能夠保持著較快的發展速度?是什

么東西在一直支持著深圳經濟的發展?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引起

我們的充分重視。

一、敢於改革、敢於創新的精神

在堅定不移地執行中央改革開放原則方針下,勇於探索和實踐經濟發展中

的一切問題。改革開放培養了深圳人這種精神,同時深圳人正是靠這種精神,

使深圳從一個普通的小鎮一躍變成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大都市,變成中國改

革開放的帶頭兵。大到在體制改革、政府管理等方面提出眾多舉措,小到對

企業的支持和鼓勵措施的出台,都體現了這種精神。

二、一個好的投資環境很重要

一個地區的投資環境,直接制約著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深圳之所以能夠成

為國內外企業投資的樂土,有如此好的發展速度,首先應該歸功於它的良好的

投資環境,包括硬環境和軟環境的建設。

來自深圳市外資局的數據顯示,迄今為止已有100多家跨國公司、國際知

名大企業來深落戶,投資項目達180多個。截至去年底,這些來自世界68個國

家和地區的客商在深投資2.5萬多個項目,投資金額達230億美元。其中,列

入美國權威雜志《幸福》上公布的世界排名500強的已達100多家。據悉,在

深跨國公司等企業生產經營狀況普遍良好,投資回報率很高。如IBM公司、松

下電器(深圳)公司、深圳賽格日立公司、愛普生(深圳)公司、卡西歐電子

(深圳)公司及奧林巴斯(深圳)公司等,均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盈利。那麼

,深圳何以能吸引如此眾多的投資?深圳的魅力何在?在深圳市外商協會針

對深圳投資環境開展系列調研後,結果表明,外商對深圳整體投資環境感到滿

意,特別是認為深圳硬環境建設在全國一流,各項基礎設施超前而完善;軟環

境在「提速」後改善幅度之大也令人振奮。

具體來看,在硬環境方面,主要集中體現在以下六點:深圳毗鄰港澳,它

不僅建成了便利、高效的現代化立體綜合運輸體系,形成了陸海空全方位開放

的口岸體系,而且還是國內信息化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信息應用系統工程覆

蓋主要社會經濟領域。基礎設施完備,城市功能齊全,引進來和走出去都很

便利,不僅適合發展製造業,也適合發展服務業和各項社會事業。深圳經濟活

躍,產業關聯度較大,配套優勢明顯,市場發育比較成熟,生產要素能夠得到

合理、有效配置,投入產出比較高,有利於資本流入。

在軟環境方面,主要集中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深圳率先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市場化程度較高。在資源配

置中市場發揮主導作用,政府只是從宏觀上通過法規政策指導協調地區經濟發

展,企業自主發展及伸縮餘地較大。深圳在與外資企業合作時,從互利雙贏的

思想理念出發,讓投資者有錢可賺,使深圳得到發展。目前,在深投資的2

.5萬個項目中,絕大多數企業盈利。正是得益於此,今年以來,海外客商,

尤其是台灣客商來深投資的明顯增多,不僅規模大,科技含量也高。

二是深圳產業發展思路清晰,政府制定的發展戰略和產業布局科學而務實

,招商引資結構合理,注重與國際經濟的融合,對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的適應

能力較強,企業微觀經濟活動能夠得到政府有效指導。

三是深圳法制較健全,管理規范、市場秩序良好的投資環境,初步建立了

較完善的、與國際慣例相銜接的法規體系,社會經濟生活的各方面都基本有法

可依。深圳市在審批政府投資項目工作上,人大每年將對政府投資項目計劃的

審查單列出來,作為一個單獨的內容提交代表大會審查批准。人民代表對政

府一年的投資項目不僅做到心中有數,而且對各種投資的必要性、可行性有了

了解。比如近兩年,人民代表在大會期間,分別對市政府關於建設微型汽車、

網球場地等大型投資項目的可行性提出了疑問,行使了否決權,從而保證了政

府有限資金的有效使用。如今,深圳市對政府投資項目的審查與批准,已逐

步形成規范、統一和法制的運作方式。

四是深圳政府運作規范、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高,形成了較好的、有利於

創業和發展的市場經濟氛圍。深圳市政府對企業信守承諾,以誠待客,熱情為

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引來八方客商。世界各國都把政府的

廉潔高效作為現代化的基本內容和要求,而深圳作為中國率先進入現代化的

地區,也必須用這樣的標准來自我要求。在呼籲公務員加強憂患意識時,深圳

在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所享有的政策優勢已不存在,因此,必須提高政府

的行政水平和效率,優化投資方面的「軟環境」,才能增強新優勢。他們在對

政府部門的改革力度很大,尤其是深圳海關、邊檢、商檢等部門近兩年改革

力度較大,在今年「提速」會議後,服務意識明顯加強,通關效率大大提高,

已經成為深圳投資環境的優勢所在。此外,使政府體制和管理機制與國際接軌

,也是為適應加入世貿的要求做好准備。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出「新招」,為外商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務」。

所謂的「全程保姆式服務」,即要求各部門在派出熟悉業務,並且擁有審批權

限的人員參加一站式服務外,外商投資服務中心必須協調和跟進,協助外商解

決審批、登記等辦事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目的在於致力提高政府行政效

率,減少投資項目的審批環節,並且為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的外商,提供「全

程保姆式服務」。而由於3000萬美元以上的投資,需由中央政府審批,深圳外

商投資服務中心的「保姆」,也將為外商到北京向各有關部門申請,而不必由

不熟悉情況的外商自己花時間奔走。

三、經濟發展的緊迫感

體現在追趕目標的高起點上。深圳雖然由於開放較早,經濟發展有了一定

的成就;但在新的世界經濟增長潮流面前,他們認為,只有奮力追趕,才能不

被淘汰。因此,深圳始終把自己的發展目標定在一個比較高的起點上,現在他

們把今後競爭的目標定在周邊國家,進行全球化競爭,而不是僅僅定位於東莞

、上海,而且相信自己能夠走在前面。同時,他們又積極學習上海的經驗,努

力整合自己的優勢,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實施創新區域發展戰略,以取得更

快的經濟發展速度。

四、十分重視對人才的引進

在人才引進方面,深圳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即使這樣,他們仍然認識到,

深圳雖具一定人才優勢,但一些高級經理和專業技術人才依舊難覓,已成為深

圳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一個障礙。因此他們借鑒上海等地經驗,制定了更加務

實的吸引人才政策,通過住房、購車、保險、個人所得稅返還等多方面優惠吸

引歸國留學人員和國內高級人才,為企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需要根據中國加

入W TO的新形勢,制定鼓勵跨國公司在深設立地區性總部、投資控股公司以及

外商投資服務業的具體規定,為外商來深投資提供更加清晰的政策導向。

五、重要啟示

一是要十分重視投資環境的建設。無論是硬環境,還是軟環境,對於企業

的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特別是對於我們這樣的中西部地區,軟環境更為重要。

企業不怕競爭,就怕不知「游戲規則」。我們的政策法規可能比較完善,但各

部門在執法中由於對政策理解不一,往往使企業左右為難,無所適從。企業並

沒有太多時間和精力去弄清這個法律究竟該怎樣,而法律應該是怎樣就是怎樣

。此外,社會對執法的監督也應加強,應建立有效的外資企業投訴協調處理機

制。因此,我們必須做好政策法規的透明度和清晰度的建設、政府對企業監管

的建設以及公務員適應市場經濟條件的基本素質和業務的建設等。

二是要十分重視人才工作。我們一直說,經濟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

。但是一遇到實際工作,這句話就成為了空話。人才與投資至少是同等重要的

,有了人才,就能帶來投資;有了投資,就能吸引來人才。這兩者是相輔相成

的。就是說,我們要繼續解放思想,對我們的人才政策進行調查研究,要堅決

拋棄不利於人才引進的政策措施,開動腦筋,借鑒深圳等地有利於經濟發展的

人才政策,制定出適合我們當地經濟發展的、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人才政策。

三是要十分重視政府及各部門對經濟工作的服務。提高行政效率,優化投

資發展環境的同時,政府必須要求公務員重視對經濟工作的服務。對經濟工作

的服務不是一句空話,而是要求每一個公務員及為企業服務的政府機構一方面

要把廉潔高效作為我們工作的宗旨,另一方面又要在法律法規框架內從有利於

企業發展的角度為企業發展提供一切有利的條件和支持。深圳為外商提供「全

程保姆式服務」就是從這個角度出發發明出來的。

『柒』 「先試先行」是一再創造經濟發展奇跡的深圳給我們提供的寶貴經驗。其「先行先試」首先表現為 A.農村生產

C 引進外資的特殊政策

『捌』 從《經濟生活》的角度,分析深圳經濟特區能夠創造「奇跡」的原因

自1978年中國的經濟政策確定了改革開放路線之後,經濟特區的設立可以說是首波重
大的經濟政策,而經濟特區也儼然是中國由計畫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實驗室」,在1980年
核准成立的五個經濟特區之中,深圳地區由於得到政策的偏好與地理位置的優勢,短短十年
之內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其經濟成長的速度和程度在中國幾乎沒有地區可以與之相比.然而
當深圳特區完成市場經濟的階段性任務之後,政策優勢開始轉移至其他地區,因而此區的建
設進程逐漸緩和下來,經濟成就也相繼被其他經濟特區超越,由於區域發展過於快速,深圳
地區雖然曾經擁有傲人的發展成績,但也嘗到了發展的惡果.
邊區在國家發展的過程中,因資源有限,遠離中央,故在發展的契機上,有其
局限性,因而造成國家力量在邊區發展扮演了重要角色.隨著國家政策的施予,邊區
會依據特定的政策目標接收來自中央的行政資源,導致邊區發展受制於國家政策,而
有跳躍式的情況發生,中國經濟特區產生,就是一個標準的案例.
經濟特區在定義上是「國家在其領土范圍內劃出的,為外國投資者提供減免關
稅和勞動力 市場等優惠條件的一定區域.是一種對外開放 對內實行不同於國內其
他地區的管理方式並適當隔離的特殊經濟區域.」因此「經濟特區」
在區域的發展上,完全是受制於政策導引,而其中又以深圳特區為發展之最.
深圳特區座落於深圳市南側,東臨大鵬灣,西接珠江口,南為深圳河,北
傍梧桐山和羊台山,呈東西向狹長帶狀分布,自1980年成立以來,從昔日的廣東沿
海小鎮,逐步建設為百業俱興,高樓林立,工商,農牧,住宅,旅遊等綜合發展的新
興現代化城市人口超過700萬的大都市,發展歷程
1978年底,中國共產黨召開第11屆三中全會,首度啟動經濟改革政策,鄧xp要求「可以先從局部做起,從一個地區,一個行業做起,逐步推行.中央各部門要允
許和鼓勵它們進行這種試驗」因此「經濟特區」便是在這樣的政
策目標下產生,即利用開辟特別行政區域的方式,獨立於當時現行的法令規章,甚至
是意識型態(即在社會主義國家進行資本主義活動),在中國先行試驗市場經濟體制,
於是1979年3月以原廣東省寶安縣改隸深圳市,1980年5月國務院決定在廣東深圳
與其他地區(珠海,汕頭和福建廈門),成立經濟特區.
深圳特區總面積為三二七.五平方公里,占深圳市總面積的六分之一,人口四
十七萬.(江季樺,1988),並於1983年耗資一億三千萬元人民幣,著手建立一條長
達84公里的第二國境線(簡稱二線)將深圳特區異於其他地區的管轄,
不論是投資,旅遊都可享受免稅或減稅的優待,但是在特區生產的貨物如要銷往中
國,則必須補辦完稅,檢驗等手續,才能通過「二線」,人員要從特區進入,亦要辦
理一般的入境手續藉此區隔特區管理與其他地方行政區的不同.
深圳特區的功能隨著發展的進程而有所調整,綜觀其發展過程,可以分成兩個
時期,即優惠政策時期與後優惠時期.
一,政策優惠時期
深圳經濟特區最初成立的目標,在於成為類似其他國家的加工出口區或是出口
特區 ,此時期的產業結構以「三來一補」產業為主,即來料加
工(外商提供企業材料,經加工後收取加工費),來樣加工(外商提供式樣,品質與規格,
並供應原料,經加工後收取加工費),來件裝配(外商提供配件,而委任進行裝配工作,
裝配完成,收取裝配費)及補償貿易(外商提供信用貸款,或直接提供生產所必須的機
器設備,技術,物資或勞務,期限內以產品或勞務等價值償還外商).
所以「三來一補」的產業便是利用中國廉價的勞工和低廉的生產成本,來吸引
外商進行投資,屬於典型的勞力密集產業,綜合分析深圳的產業結構和技術構成,前
18年深圳基本上是以引進國外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形成了勞動密集行為主導的
產業格局,資本密集型的產業引進成效不太顯著,大工業基本未能成為深圳經濟主體
與產業支柱因此「三來一補」的政策,將使外商轉移生產技術
較低的產業,甚至只做簡單的裝配工作,緊縮「三來一補」將成為
特區管理的新的轉捩點.
1991-1995是深圳特區的轉型時期,首先1991年7月深圳證交所開業,10月耗
資一億八千五百萬美元的深圳國際機場啟用,1992年1月鄧xp南巡,1992年7月
全國人大常委會授予深圳市立法權,深圳市將有更多的自主權從事擴大改革開放,但
是無可否認,過去十多年來深圳經濟的高度成長,主要仰賴政策優惠,特別是藉「外
匯留成」所形成的競爭優勢,而中國中央為紓緩內陸省市與特區間的利益矛盾,日前
取消特區外匯留成之優惠,改為「二八分帳」,深圳的外貿靈活度立遭打擊而1994年起,「三來一補」也不再享有三年免稅的待遇 1980年深圳只是個年平均所得100美元的地方,而自1980年至19955年,外資
企業赴大陸的投資金額超過1,000億美元,其中90%流入沿海的12個省分,因此內
陸的18個省也想要吸引外資,並認為必須停止經濟特區的優惠條件,才能改變外商
的投資態度 因此從1992年開始,新一輪改革開放開始,到1995年特區優惠政策基本上走
完淡化的歷史過程,特區的優惠政策從出台,實施到淡化,取消,表明經濟特區已經
走過一個相對完整的發展階段 由此可見,政府對經濟特區優惠
政策的逐步取消,也是其他地區有機會起步發展以及深圳逐漸喪失部份優勢的原因.
二,後優惠時期
面對政策優惠的逐漸喪失,深圳特區勢必在產業政策上必須有所調整,即深圳
地區的產業由原來的勞力密集產業,逐步傾斜至高科技產業,因此經營模式用「先進
工業」來代替一般工業,隨後更進一步明確提出以「高,精,新」作為發展工業的方

這個時期,深圳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從1995年的225.8億元(人民幣),增加到2002
年的1710億元,增長了29.4%,而高新技術產品產值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由1995
年的20.5%,提高到2002年的47.88%.而高科技產業中,又以電子信息產業一枝獨
秀,2002年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產業值達到2011.90億元,比2001年增長34.6%,
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由2001年的50.9%提高到56.3%,所以深圳現階段可說是全力
發展高科技產業.
其次,第三產業的發展也成為此一時期的重要課題,過去第三產業的存在是為
了服務加出口業,其發展處於次要地位,而隨著高科技產業的提倡,第三產業的服務
成為重要的支柱,再加上深圳地區第三產業在第一時期的所奠定的基礎,使深圳成為
全國第三產業數一數二的城市,例如深圳有全國第二大的股票市場,僅次於上海,又
有180多個國家地區,300多家金融機構在此建立「代理關系」,以深圳的第三產業
規模,不但可以服務境內的產業,還能成為中國其他地區的服務中心,因此第三產業
也成為深圳「勝出」的重要發展方向.
深圳特區的優勢
深圳地區之所以發展起來,除了國家政策的給予援助之外,其本身也具有區位
優勢,以及因經濟建設所累積的制度和法律優勢:
一,區位的優勢:「比鄰香港」可以說是深圳最大的區位優勢,這樣的位置使深
圳一方面可借鑒香港先進的市場管理經驗和市場法律體系,另一方面在經濟發展上可
以和香港做連結,因此在成立經濟特區之後,深圳成功地吸引來自香港勞動型產業,
截至2002年,港商在深圳實際投資累計達200多億美元,占外商在深圳實際投資金
額的70%多,而深圳的港資企業約有9000餘家,占深圳外資企業的80%左右.從海
港來看,深圳具有區位優勢,其「東南臨海,東部和東南部是大亞灣,大鵬灣,西部
和西南部是朱江口,伶仃洋,海岸線總長229.96公里,具有建設深水港的天然條件」
目前深圳東部開發了3個港區,西部開發了4個港區,其中鹽
田港區更有建設成為國際中轉樞紐港的實力所以"以港強市"
也成為深圳的發展優勢.
二,制度的優勢:「深圳特區二十年來最大的成就不是蓋了多少樓,有多少產品
出口,而是初步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算哪一天深圳一夜之間被夷為平
地,只要這套機制還在,二十年後,又是一個深圳!」由這一段話就可以看出,深圳特區的成立,基本上就是一種制度的創新,深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驗室,在中國其他地區經濟未開放之時,深圳就扮演體制改革的先鋒,
而二十年來在深圳建立的市場經濟體制,已成為深圳最大的賣點.
三,法律法規的優勢:深圳市於1992年獲得單行法規的立法權,在這之前,有關經濟特區的立法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法律,國務院制定法規和發布政策文件,
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制定的具體法規,深圳市政府發布的規范性文件所組成取得立法權之後,深圳市人大,深圳市政府開始進行大量的立法工作,對批發市場,保稅生產資料市場,拍賣行,期貨交易等,都頒布了管理的規章或規定,並「在反暴利,反不正當競爭,保護消費者權益等方面都有立法 深圳地區的商業法制相較於其他地區是比較完善的.而從對經濟活動最有直接影響的
公司法來看,深圳特區的立法也較其他地區迅速與彈性,例如深圳率先制定了幾個有
關重要的公司地方法規,《深圳經濟特區股份有限公司條例》(1993.4),《深圳經濟特
區有限責任公司條例》(1993.4),《〈深圳經濟特區有限責任公司條例〉實施細則》
(1993.9),和《深圳經濟特區股份合作公司條例》(1994.4),這些公司法律法規的確定
不但在時間上比其他地區超前許多,更重要的是其具有實質內容的優勢 土地制度的改革
今日深圳特區的建設和發展是起源於中央決策,但發展的初期深圳除了國家給
予的優惠政策之外,唯一的資本就只有土地,當時中國土地由國家和集體所擁有,土
地的使用都必須經由這兩個單位審批,劃撥,沒有對外開放的土地交易,計畫經濟體
制下的傳統土地供應制度,對土地實施單一的行政劃撥供給制度和無償,無限期使
用,以及排斥市場流通為特徵因為沒有外來的投資或私人投資,沒有開放土地交易的需求,土地使用權一直掌握在國家或集體手中.但是隨著經濟改革,深圳成立經濟特區之後,為了能靈活運用土地資本,深圳市於1987年公開拍賣了第一塊土地使用權,自此宣告中國的土地改革向市場經濟靠攏.
深圳特區在發展初期,急需大量的基礎建設,城市規劃和各種配套措施,這些
建設都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資金,而錢從哪裡來 唯有將土地轉換成資金,才能支撐龐
大的硬體建設,當初深圳市政府將福田區30平方公里的規劃面積交給香港的地產商
來開發,中方用以地入股的方式合作開發,深圳就是用這種成片開發,分塊出讓,滾
動發展並帶動其他產業發展的模式,依靠賣地的錢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修路,修橋等,
據統計從特區成立之初,依靠土地積累每年投入到公共建設的資金達40多億,這一
數字從1996年後每年更達到100多億
1987年2月,深圳市委,深圳市政府批准了《深圳經濟特區土地管理體制改革方案》,提出在堅持土地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基礎上,實行土地有償,有限期使用制度,
建立規范化的土地開發供應計畫制度"接著於1998年雖然頒布了《深圳經濟特區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規定》,《深圳經濟特區土地使用權出讓條例》等法令,但在1999年之前,90%的土地還是以非市場化的方式協議出讓.2001頒布實施《深圳市土地交易市場管理規定》,此後深圳特區除了非營利性土地以行政協議
方式之外,把各種土地使用權的出讓行為都納入市場機制,以市場公開拍賣,招標的
方式來進行土地使用權的出讓.土地交易范圍除了土地使用權出讓(屬於土地一級交
易)之外,還包括轉讓和租賃(分屬於二,三級交易),之前的土地交易法規只規定土地
使用權出讓部分,而2001年之後便納入轉讓和租賃的部分,使土地交易體系更形完
整.

『玖』 深圳經濟特區能夠創造奇跡地原因。從加強黨的建設的角度,應如何為經濟特區的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發誓
向天發誓
向地發誓
否則就自殺就行了!!!

閱讀全文

與深圳經濟建設創造的奇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