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畢達哥拉斯學派發明了

畢達哥拉斯學派發明了

發布時間:2021-09-30 06:32:23

Ⅰ 畢達哥拉斯心態發明了一種新哲行田樹法如圖所示。

3×2=6.

Ⅱ 畢達哥拉斯有哪些傑出的貢獻

公元前580年,畢達哥拉斯出生在米里都附近的薩摩斯島(今希臘東部的小島)——愛奧尼亞群島的主要島嶼城市之一,此時群島正處於極盛時期,在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遠遠領先於希臘本土的各個城邦。
畢達哥拉斯的父親是一個富商,九歲時被父親送到提爾,在閃族敘利亞學者那裡學習,在這里他接觸了東方的宗教和文化。以後他又多次隨父親作商務旅行到小亞細亞。
公元前551年,畢達哥拉斯來到米利都、得洛斯等地,拜訪了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菲爾庫德斯,並成為了他們的學生。在此之前,他已經在薩摩斯的詩人克萊非洛斯那裡學習了詩歌和音樂。
公元前550年,30歲的畢達哥拉斯因宣傳理性神學,穿東方人服裝,蓄上頭發從而引起當地人的反感,從此薩摩斯人一直對畢達哥拉斯有成見,認為他標新立異,鼓吹邪說。畢達哥拉斯被迫於公元前535年離家前往埃及,途中他在腓尼基各沿海城市停留,學習當地神話和宗教,並在提爾一神廟中靜修。
抵達埃及後,國王阿馬西斯推薦他入神廟學習。從公元前535年到公元前525年這十年中,畢達哥拉斯學習了象形文字和埃及神話歷史和宗教,並宣傳希臘哲學,受到許多希臘人尊敬,有不少人投到他的門下求學。
畢達哥拉斯在49歲時返回家鄉薩摩斯,開始講學並開辦學校,但是沒有達到他預期的成效。公元前520年左右,為了擺脫當時君主的暴政,他與母親和唯一的一個門徒離開薩摩斯,移居西西里島,後來定居在克羅托內。在那裡他廣收門徒,建立了一個宗教、政治、學術合一的團體。
他的演講吸引了各階層的人士,很多上層社會的人士來參加演講會。按當時的風俗,婦女是被禁止出席公開的會議的,畢達哥拉斯打破了這個成規,允許她們也來聽講。熱心的聽眾中就有他後來的妻子西雅娜,她年輕漂亮,曾給他寫過傳記,可惜已經失傳了。
畢達哥拉斯在義大利南部的希臘屬地克勞東成立了一個秘密結社,這個社團里有男有女,地位一律平等,一切財產都歸公有。社團的組織紀律很嚴密,甚至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每個學員都要在學術上達到一定的水平,加入組織還要經歷一系列神秘的儀式,以求達到「心靈的凈化」。
他們要接受長期的訓練和考核,遵守很多的規范和戒律,並且宣誓永不泄露學派的秘密和學說。他們相信依靠數學可使靈魂升華,與上帝融為一體,萬物都包含數,甚至萬物都是數,上帝通過數來統治宇宙。這是畢達哥拉斯學派和其他教派的主要區別。
學派的成員有著共同的哲學信仰和政治理想,他們吃著簡單的食物,進行著嚴格的訓練。學派的教義鼓勵人們自製、節欲、純潔、服從。他們開始在大希臘(今義大利南部一帶)贏得了很高的聲譽,產生過相當大的影響,也因此引起了敵對派的嫉恨。
後來他們受到民主運動的沖擊,社團在克羅托內的活動場所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畢達哥拉斯被迫移居他林敦(今義大利南部塔蘭托),並於公元前500年去世,享年80歲。許多門徒逃回希臘本土,在弗利奧斯重新建立據點,另一些人到了塔蘭托,繼續進行數學哲學研究,以及政治方面的活動,直到公元前4世紀中葉。畢達哥拉斯學派持續繁榮了兩個世紀之久。 「萬物皆數」編輯本段最早把數的概念提到突出地位的是畢達哥拉斯學派。他們很重視數學,企圖用數來解釋一切。宣稱數是宇宙萬物的本原,研究數學的目的並不在於使用而是為了探索自然的奧秘。他們從五個蘋果、五個手指等事物中抽象出了五這個數。這在今天看來很平常的事,但在當時的哲學和實用數學界,這算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在實用數學方面,它使得算術成為可能。在哲學方面,這個發現促使人們相信數是構成實物世界的基礎。
畢達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
畢達哥拉斯本人以發現勾股定理(西方稱畢達哥拉斯定理)著稱於世。這定理早已為巴比倫人和中國人所知(在中國古代大約是戰國時期西漢的數學著作 《周髀 算經》中記錄著商高同周公的一段對話。商高說:「…故折矩,勾廣三,股修四,經隅五。」商高那段話的意思就是說:當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分別為3(短邊)和4(長邊)時,徑隅(就是弦)則為5。以後人們就簡單地把這個事實說成「勾三股四弦五」。這就是中國著名的勾股定理.),不過最早的證明大概可歸功於畢達哥拉斯。他是用演繹法證明了直角三角形斜邊平方等於兩直角邊平方之和,即畢達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
數論
畢達哥拉斯對數論作了許多研究,將自然數區分為奇數、偶數、素數、完全數、平方數、三角數和五角數等。在畢達哥拉斯派看來,數為宇宙提供了一個概念模型,數量和形狀決定一切自然物體的形式,數不但有量的多寡,而且也具有幾何形狀。在這個意義上,他們把數理解為自然物體的形式和形象,是一切事物的總根源。因為有了數,才有幾何學上的點,有了點才有線面和立體,有了立體才有火、氣、水、土這四種元素,從而構成萬物,所以數在物之先。自然界的一切現象和規律都是由數決定的,都必須服從「數的和諧」,即服從數的關系。
畢達哥拉斯還通過說明數和物理現象間的聯系,來進一步證明自己的理論。他曾證明用三條弦發出某一個樂音,以及它的第五度音和第八度音時,這三條弦的長度之比為6:4:3。他從球形是最完美幾何體的觀點出發,認為大地是球形的,提出了太陽、月亮和行星作均勻圓運動的思想。他還認為十是最完美的數,所以天上運動的發光體必然有十個。
一個理論
他還有一套這樣的理論:地球沿著一個球面圍繞著空間一個固定點處的「中央火」轉動,另一側有一個「對地星」與之平衡。這個「中央火」是宇宙的祭壇,是人永遠也看不見的。這十個天體到中央火之間的距離,同音節之間的音程具有同樣的比例關系,以保證星球的和諧,從而奏出天體的音樂。
整數的變化
畢達哥拉斯和他的學派在數學上有很多創造,尤其對整數的變化規律感興趣。例如,把(除其本身以外)全部因數之和等於本身的數稱為完全數(如6,28, 496等),而將本身大於其因數之和的數稱為盈數;將小於其因數之和的數稱為虧數。
幾何的其他貢獻
在幾何學方面,畢達哥拉斯學派證明了「三角形內角之和等於兩個直角」的論斷;研究了黃金分割;發現了正五角形和相似多邊形的作法;還證明了正多面體只有五種——正四面體、正六面體、正八面體、正十二面體和正二十面體。
萬物皆數
他同時任意地把非物質的、抽象的數誇大為宇宙的本原,認為「萬物皆數」,「數是萬物的本質」,是「存在由之構成的原則」,而整個宇宙是數及其關系的和諧的體系。畢達哥拉斯將數神秘化,說數是眾神之母,是普遍的始原,是自然界中對立性和否定性的原則

Ⅲ 畢達哥拉斯學派發明了一種「馨折形」填數法如圖所法,則「」處應填—

Ⅳ 畢達哥拉斯學派發明了一種「馨折形」填數法,如圖所示:

你要先知道什麼事馨折型填數法:

畢達哥拉斯還擺成一種"馨折形"的數.他先在正方版形格子里放上石子,放的權方法是最上面一行和最左邊一列都按1,2,3,……來放石子.其他空格中的石子數,等於對應的最上面一行和最左邊一列兩格石子數的積.然後把正方形格分割成若干個拐角形,這種拐角形就叫"馨折形".

他發現,每一個馨折形中所有數的和一定是一個立方數:
1=13,
2+4+2=8=23,
3+6+9+6+3=27=33.
公元前6世紀,還沒有紙.用小石子來研究數的性質,又方便又直觀,這真是古希臘人的一種創造!也是認識數的一種有趣方法.英語中的"計算"(calculation)一詞來源於拉丁字"calculus",是小石子的意思.

馨折型的規律是橫行前倆和等於第3個數;直行也是一樣

所以1 2 5
3 15
7 14 35
我是這樣想的:1+2=3 3+3=5
7+14=21 21+14=35
即每一橫行最後一個數等於第一個數加上第二個數的兩倍 ,所以是5

第二個::-3.-7.-10
-5.-9.-14
-8.-16.-24

Ⅳ 畢達哥拉斯學派

【畢達哥拉斯簡介】

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572 BC?—497 BC?)古希臘數學家、哲學家。無論是解說外在物質世界,還是描寫內在精神世界,都不能沒有數學!最早悟出萬事萬物背後都有數的法則在起作用的,是生活在2500年前的畢達哥拉斯。
畢達哥拉斯出生在愛琴海中的薩摩斯島(今希臘東部小島),自幼聰明好學,曾在名師門下學習幾何學、自然科學和哲學。以後因為嚮往東方的智慧,經過萬水千山來到巴比倫、印度和埃及(有爭議),吸收了阿拉伯文明和印度文明甚至中國文明的豐富營養,大約在公元前530年又返回薩摩斯島。後來又遷居義大利南部的克羅通,創建了自己的學派,一邊從事教育,一邊從事數學研究。

泰勒斯(Thales)在哲學上有個對立面,這個人就是首先提出物質運動應該符合數學規律的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畢達哥拉斯(公元前560年~公元前480年)。

Ⅵ 畢達哥拉斯哪些發明

畢達哥拉斯的發明:最早把數的概念提到突出地位的是畢達哥拉斯學派。他們很重視數學,企圖用數來解釋一切。宣稱數是宇宙萬物的本原,研究數學的目的並不在於使用而是為了探索自然的奧秘。他們從五個蘋果、五個手指等事物中抽象出了五這個數。這在今天看來很平常的事,但在當時的哲學和實用數學界,這算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在實用數學方面,它使得算術成為可能。在哲學方面,這個發現促使人們相信數是構成實物世界的基礎。
畢達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
畢達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
畢達哥拉斯本人以發現勾股定理(西方稱畢達哥拉斯定理)著稱於世。這定理早已為巴比倫人所知(在中國古代大約是公元前2到1世紀成書的數學著作 《周髀 算經》中假託商高同周公的一段對話。商高說:「…故折矩,勾廣三,股修四,經隅五。」商高那段話的意思就是說:當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分別為3(短邊)和4(長邊)時,徑隅(就是弦)則為5。以後人們就簡單地把這個事實說成「勾三股四弦五」。這就是中國著名的勾股定理.),不過最早的證明大概可歸功於畢達哥拉斯。他是用演繹法證明了直角三角形斜邊平方等於兩直角邊平方之和,即畢達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
數論
畢達哥拉斯對數論作了許多研究,將自然數區分為奇數、偶數、素數、完全數、平方數、三角數和五角數等。在畢達哥拉斯派看來,數為宇宙提供了一個概念模型,數量和形狀決定一切自然物體的形式,數不但有量的多寡,而且也具有幾何形狀。在這個意義上,他們把數理解為自然物體的形式和形象,是一切事物的總根源。因為有了數,才有幾何學上的點,有了點才有線面和立體,有了立體才有火、氣、水、土這四種元素,從而構成萬物,所以數在物之先。自然界的一切現象和規律都是由數決定的,都必須服從「數的和諧」,即服從數的關系。
畢達哥拉斯還通過說明數和物理現象間的聯系,來進一步證明自己的理論。他曾證明用三條弦發出某一個樂音,以及它的第五度音和第八度音時,這三條弦的長度之比為6:4:3。他從球形是最完美幾何體的觀點出發,認為大地是球形的,提出了太陽、月亮和行星作均勻圓運動的思想。他還認為十是最完美的數,所以天上運動的發光體必然有十個。
一個理論
他還有一套這樣的理論:地球沿著一個球面圍繞著空間一個固定點處的「中央火」轉動,另一側有一個「對地星」與之平衡。這個「中央火」是宇宙的祭壇,是人永遠也看不見的。這十個天體到中央火之間的距離,同音節之間的音程具有同樣的比例關系,以保證星球的和諧,從而奏出天體的音樂。
整數的變化
畢達哥拉斯和他的學派在數學上有很多創造,尤其對整數的變化規律感興趣。例如,把(除其本身以外)全部因數之和等於本身的數稱為完全數(如6,28, 496等),而將本身大於其因數之和的數稱為盈數;將小於其因數之和的數稱為虧數。
幾何的其他貢獻
在幾何學方面,畢達哥拉斯學派證明了「三角形內角之和等於兩個直角」的論斷;研究了黃金分割;發現了正五角形和相似多邊形的作法;還證明了正多面體只有五種——正四面體、正六面體、正八面體、正十二面體和正二十面體。
萬物皆數
他同時任意地把非物質的、抽象的數誇大為宇宙的本原,認為「萬物皆數」,「數是萬物的本質」,是「存在由之構成的原則」,而整個宇宙是數及其關系的和諧的體系。畢達哥拉斯將數神秘化,說數是眾神之母,是普遍的始原,是自然界中對立性和否定性的原則。

Ⅶ 畢達哥拉斯學派的主要成就

1、主要成就
①數學
畢達哥拉斯最有名的成就是證明直角三角定理。這當然只是一個光輝的例子。重要的是,他開啟了由數學邏輯思維推演廣義結論的時代,從而使人類的思維產生了一個巨大的飛躍。
②音樂
畢達哥拉斯是音階的發明人。具體說來是,比氏音樂理論指出,弦長減少三分之一時,音階高五度;弦長減少二分之一時,音階高八度。據說他在聽見鐵匠鋪打鐵發出的高低音時,產生了音階的靈感。
③哲學
據說畢達哥拉斯是第一個使用「哲學家」這一名詞的。他強調社會公正的重要性,其實,畢氏是道德哲學的開創者,比著名的道德哲學家蘇格拉底早很多。
2、個人簡介
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約公元前580~約前500)古希臘數學家、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出生在愛琴海中的薩摩斯島(今希臘東部小島)的貴族家庭,自幼聰明好學,曾在名師門下學習幾何學、自然科學和哲學。後來因為嚮往東方的智慧,經過萬水千山,游歷了當時世界上兩個文化水準極高的文明古國——巴比倫和印度,以及埃及(有爭議),吸收了阿拉伯文明和印度文明(公元前480年)的文化。後來他就到義大利的南部傳授數學及宣傳他的哲學思想,後來和他的信徒們組成了一個所謂「畢達哥拉斯學派」的政治和宗教團體。

Ⅷ 畢達哥拉斯學派最先提出了宇宙和諧論對嗎


是對的。


畢達哥拉斯學派最基本的觀點是數原論以及和諧論,即認為數是萬物的本原,世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和諧的。

(畢達哥拉斯學派學提出的" 宇宙和諧" 理論認為天體運行時會產生出樂音來,這是因為天體之間距離的比率是和已知的音程一致的。
他們認為日、月、星辰的軌道和地球的距離的比率分別等於三種主要的和音:八音度(2 :1)、五音度(3 :2)、四音度(4 :3),而這種聲音只有少數賢哲才能聽到。
在這種帶有迷信色彩的說法中,體現著畢達哥拉斯學派對天體運動規律的追求。
這種" 宇宙和諧" 的理論,還體現在天體數目的和諧上。為此,畢達哥拉斯學派引進了一個設想的天體——反地球。
他們認為10是一個最和諧的數字,而日、月、五顆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地球,再加上最外面固定不動的恆星天球,只有9 個,引進了這個設想出的反地球,天球層的總數正好就等於10了,滿足了宇宙和諧的理論)

由於在古希臘時代,哲學、宗教與科學尚未完全脫離而處於混沌不分的狀態,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宇宙論中也夾雜著不少宗教的成份,帶有一些神秘的色彩,但這終不能掩蓋住其中科學的光輝。
這種深信宇宙具有數學結構的思想,甚至影響著一些現代物理學家,對後世辯證法、科學認識論的發展也有所啟示。

開普勒便是其中的一位:
《宇宙和諧論》
是開普勒一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行星運動三定律中的第三定律即發表於此書中,書中的思想可以往上一直追溯到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


所以是對的。

閱讀全文

與畢達哥拉斯學派發明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