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cad什麼時候發明的

cad什麼時候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9-30 04:56:08

Ⅰ cad誕生在哪年

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誕生於60年代,是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提出了互動式圖形學的研究計劃,由於當時硬體設施的昂貴,只有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和美國波音航空公司使用自行開發的互動式繪圖系統。 70年代,小型計算機費用下降,美國工業界才開始廣泛使用互動式繪圖系統。 80年代,由於PC機的應用,CAD得以迅速發展,出現了專門從事CAD系統開發的公司。當時VersaCAD是專業的CAD製作公司,所開發的CAD軟體功能強大,但由於其價格昂貴,故不能普遍應用。而當時的Autodesk公司是一個僅有員工數人的小公司,其開發的CAD系統雖然功能有限,但因其可免費拷貝,故在社會得以廣泛應用。同時,由於該系統的開放性,該CAD軟體升級迅速。

Ⅱ CAD最早是哪國發明的的

CAD即計算機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CAD),其概念和內涵正在不斷地發展中。1972年10月,國際信息處理聯合會(IFIP)在荷蘭召開的「關於原理的工作會議」上給出如下定義:CAD是一種技術,其中人與計算機結合為一個問題求解組,緊密配合,發揮各自所長,從而使其工作優於每一方,並為應用多學科方法的綜合性協作提供了可能。CAD是工程技術人員以計算機為工具,對產品和工程進行設計、繪圖、造型、分析和編寫技術文檔等設計活動的總稱。

根據模型的不同,CAD系統一般分為二維CAD和三維CAD系統。二維CAD系統一般將產品和工程設計圖紙看成是「點、線、圓、弧、文本……」等幾何元素的集合,系統內表達的任何設計都變成了幾何圖形,所依賴的數學模型是幾何模型,系統記錄了這些圖素的幾何特徵。二維CAD系統一般由圖形的輸入與編輯、硬體介面、數據介面和二次開發工具等幾部分組成。
CAD是Autodesk公司的產品

三維CAD系統的核心是產品的三維模型。三維模型是在計算機中將產品的實際形狀表示成為三維的模型,模型中包括了產品幾何結構的有關點、線、面、體的各種信息。計算機三維模型的描述經歷了從線框模型、表面模型到實體模型的發展,所表達的幾何體信息越來越完整和准確,能解決「設計」的范圍越廣。其中,線框模型只是用幾何體的棱線表示幾何體的外形,就如同用線架搭出的形狀一樣,模型中沒有表面、體積等信息。表面模型是利用幾何形狀的外表面構造模型,就如同在線框模型上蒙了一層外皮,使幾何形狀具有了一定的輪廓,可以產生諸如陰影、消隱等效果,但模型中缺乏幾何形狀體積的概念,如同一個幾何體的空殼。幾何模型發展到實體模型階段,封閉的幾何表面構成了一定的體積,形成了幾何形狀的體的概念,如同在幾何體的中間填充了一定的物質,使之具有了如重量、密度等特性,且可以檢查兩個幾何體的碰撞和干涉等。由於三維CAD系統的模型包含了更多的實際結構特徵,使用戶在採用三維CAD造型工具進行產品結構設計時,更能反映實際產品的構造或加工製造過程。

目前,三維CAD系統已經成為企業進行產品創新設計的主流工具。三維CAD系統已經從早期的實體造型,發展到特徵造型和基於約束的造型。

CAD系統廣泛應用於機械、電子、汽車、航空航天、模具、儀表、輕工等製造行業。三維CAD系統在產品的零件造型、裝配造型和焊接設計、模具設計、電極設計、鈑金設計等方面提供了強大的功能,真實感顯示、曲面造型的功能也已經很強大。

目前,高端的三維CAD系統主要包括UG NX、CATIA、PRO-E。中端主流的三維CAD系統主要包括SolidWorks、SolidEdge、Inventor。國產的三維CAD系統有Solid3000和CAXA實體工程師。而我國流行的二維CAD系統主要包括AutoCAD、CAXA、中望、浩辰等。

基於三維CAD系統,已經有很多CAE/CAM系統,支撐產品的設計/模擬和製造。

Ⅲ CAD的起源,是哪個公司出的,是中國的嗎

計算機輔助設計(CAD-Computer Aided Design)指利用計算機及其圖形設備幫助設計人員進行設計工作。 在設計中通常要用計算機對不同方案進行大量的計算、分析和比較,以決定最優方案;各種設計信息,不論是數字的、文字的或圖形的,都能存放在計算機的內存或外存里,並能快速地檢索;設計人員通常用草圖開始設計,將草圖變為工作圖的繁重工作可以交給計算機完成;由計算機自動產生的設計結果,可以快速作出圖形,使設計人員及時對設計作出判斷和修改;利用計算機可以進行與圖形的編輯、放大、縮小、平移和旋轉等有關的圖形數據加工工作。
CAD(Computer Aided Drafting)誕生於60年代,是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提出了互動式圖形學的研究計劃,由於當時硬體設施的昂貴,只有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和美國波音航空公司使用自行開發的互動式繪圖系統。 70年代,小型計算機費用下降,美國工業界才開始廣泛使用互動式繪圖系統。 80年代,由於PC機的應用,CAD得以迅速發展,出現了專門從事CAD系統開發的公司。當時VersaCAD是專業的CAD製作公司,所開發的CAD軟體功能強大,但由於其價格昂貴,故不能普遍應用。而當時的Autodesk公司是一個僅有員工數人的小公司,其開發的CAD系統雖然功能有限,但因其可免費拷貝,故在社會得以廣泛應用。同時,由於該系統的開放性,該CAD軟體升級迅速。 設計者很早就開始使用計算機進行計算。有人認為Ivan Sutherland在1963年在麻省理工學院開發的Sketchpad是一個轉折點。SKETCHPAD的突出特性是它允許設計者用圖形方式和計算機交互:設計可以用一枝光筆在陰極射線管屏幕上繪制到計算機里。實際上,這就是圖形化用戶界面的原型,而這種界面是現代CAD不可或缺的特性。 CAD最早的應用是在汽車製造、航空航天以及電子工業的大公司中。隨著計算機變得更便宜,應用范圍也逐漸變廣。 CAD的實現技術從那個時候起經過了許多演變。這個領域剛開始的時候主要被用於產生和手繪的圖紙相仿的圖紙。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使得計算機在設計活動中得到更有技巧的應用。如今,CAD已經不僅僅用於繪圖和顯示,它開始進入設計者的專業知識中更「智能」的部分。 隨著電腦科技的日益發展,性能的提升和更便宜的價格,許多公司已採用立體的繪圖設計。以往,礙於電腦性能的限制,繪圖軟體只能停留在平面設計,欠缺真實感,而立體繪圖則沖破了這一限制,令設計藍圖更實體化。
編輯本段系統組成
通常以具有圖形功能的交互計算機系統為基礎,主要設備有:計算機主機,圖形顯示終端,圖形輸入板,繪圖儀,掃描儀,列印機,磁帶機,以及各類軟體。
工程工作站
一般指具有超級小型機功能和三維圖形處理能力的一種單用戶互動式計算機系統。它有較強的計算能力,用規范的圖形軟體,有高解析度的顯示終端,可以聯在資源共享的區域網上工作,已形成最流行的cad系統。 工程制圖
個人計算機
pc系統價格低廉,操作方便,使用靈活。80年代以後,pc機性能不斷翻新,硬體和軟體發展迅猛,加之圖形卡、高解析度圖形顯示器的應用,以及pc機網路技術的發展,由pc機構成的cad 系統已大量涌現,而且呈上升趨勢。
圖形輸入輸出設備
除了計算機主機和一般的外圍設備外,計算機輔助設計主要使用圖形輸入輸出設備。交互圖形系統對cad 尤為重要。圖形輸入設備的一般作用是把平面上點的坐標送入計算機。常見的輸入設備有鍵盤、光筆、觸摸屏、操縱桿、跟蹤球、滑鼠器、圖形輸入板和數字化儀。圖形輸出設備分為軟拷貝和硬拷貝兩大類。軟拷貝設備指各種圖形顯示設備,是人機交互必不可少的;硬拷貝設備常用作圖形顯示的附屬設備,它把屏幕上的圖像復印出來,以便保存。常用的圖形顯示有三種:有向束顯示、存儲管顯示和光柵掃描顯示。有向束顯示應用最早,為了使圖像清晰,電子束必須不斷重畫圖形,故又稱刷新顯示,它易於擦除和修改圖形,適於作交互圖形的手段。存儲管顯示保存圖像而不必刷新,故能顯示大量數據,且價格較低。光柵掃描系統能提供彩色圖像,圖像信息可存放在所謂幀緩沖存儲器里,圖像的解析度較高。
cad軟體
除計算機本身的軟體如操作系統、編譯程序外,cad主要使用互動式圖形顯示軟體、cad應用軟體和數據管理軟體3類軟體。 互動式圖形顯示軟體用於圖形顯示的開窗、剪輯、觀看,圖形的變換、修改,以及相應的人機交互。cad 應用軟體提供幾何造型、特徵計算、繪圖等功能 , 以完成面向各專業領域的各種專門設計。構造應用軟體的四個要素是:演算法 、數據結構、用戶界面和數據管理。數據管理軟體用於存儲 、檢索和處理大量數據,包括文字和圖形信息。為此,需要建立工程資料庫系統。它同一般的資料庫系統相比有如下特點:數據類型更加多樣,設計過程中實體關系復雜,庫中數值和數據結構經常發生變動,設計者的操作主要是一種實時性的交互處理。
輔助模型
常用的CAD軟體軟體會提供一些模型,但更多的模型需要從網上獲取,幫助我們提升設計效率。 對於專業企業,因為繪制內容不同,還常存在有多種CAD系統並行的局面,那麼就需要配置統一的、具備跨平台能力的零部件數據資源庫,將標准件庫和外購件庫內的模型數據以CAD原始數據格式導出到三維構型系統當中去,如主流的Autodesk Inventor,SolidWorks, CATIA, SolidEdge, Pro/E, AutoCAD, UG NX, Onespace等,更快的幫助設計人員完成設計工作,提升效率。在國外,這種網路服務被稱為「零部件圖書館」或「數據資源倉庫」。在歐美和日本的PLM用戶中,基於互聯網的PLM零部件數據資源平台LinkAble PARTcommunity(簡稱PCOM)的知名度一點都不亞於今天我們所熟知的BLOG和SNS這樣的網路平台。
編輯本段基本技術
主要包括交互技術、圖形變換技術、曲面造型和實體造型技術等。 在計算機輔助設計中,交互技術是必不可少的。互動式cad系統, 指用戶在使用計 cad系統
算機系統進行設計時,人和機器可以及時地交換信息。採用互動式系統,人們可以邊構思 、邊打樣、邊修改,隨時可從圖形終端屏幕上看到每一步操作的顯示結果,非常直觀。 圖形變換的主要功能是把用戶坐標系和圖形輸出設備的坐標系聯系起來;對圖形作平移、旋轉、縮放、透視變換 ;通過矩陣運算來實現圖形變換。 計算機設計自動化 計算機自身的cad,旨在實現計算機自身設計和研製過程的自動化或半自動化。研究內容包括功能設計自動化和組裝設計自動化,涉及計算機硬體描述語言、系統級模擬、自動邏輯綜合、邏輯模擬、微程序設計自動化、自動邏輯劃分、自動布局布線,以及相應的交互圖形系統和工程資料庫系統。集成電路 cad有時也列入計算機設計自動化的范圍。
編輯本段功能
系統功能
(1)設計組件重用(Reuse of design components) (2)簡易的設計修改和版本控制功能(Ease of design modification and versioning) (3)設計的標准組件的自動產生(Automatic generation of standard components of the design) (4)設計是否滿足要求和實際規則的檢驗(Validation/verification of designs against specifications and design rules) (5)無需建立物理原型的設計模擬(Simulation of designs without building a physical prototype) (6)裝配件(一堆零件或者其它裝配件)的自動設計 (7)工程文檔的輸出,例如製造圖紙,材料明細表(Bill of Materials) (8)設計到生產設備的直接輸出 (9)到快速原型或快速製造工業原型的機器的直接輸出
基本功能
· 平面繪圖 能以多種方式創建直線、圓、橢圓、多邊形、樣條曲線等基本圖形對象。 · 繪圖輔助工具 AutoCAD提供了正交、對象捕捉、極軸追蹤、捕捉追蹤等 AutoCAD的操作界面
繪圖輔助工具。正交功能使用戶可以很方便地繪制水平、豎直直線,對象捕捉可 幫助拾取幾何對象上的特殊點,而追蹤功能使畫斜線及沿不同方向定位點變得更加容易。 · 編輯圖形 AutoCAD具有強大的編輯功能,可以移動、復制、旋轉、陣列、拉伸、延長、修剪、縮放對象等。 ·標注尺寸 可以創建多種類型尺寸,標注外觀可以自行設定。 · 書寫文字 能輕易在圖形的任何位置、沿任何方向書寫文字,可設定文字字體、傾斜角度及寬度縮放比例等屬性。 · 圖層管理功能 圖形對象都位於某一圖層上,可設定圖層顏色、線型、線寬等特性。 · 三維繪圖 可創建3D實體及表面模型,能對實體本身進行編輯。 · 網路功能 可將圖形在網路上發布,或是通過網路訪問AutoCAD資源。 · 數據交換 AutoCAD提供了多種圖形圖像數據交換格式及相應命令。
二次開發
AutoCAD允許用戶定製菜單和工具欄,並能利用內嵌語言Autolisp、Visual Lisp、VBA、ADS、ARX等進行二次開發還可以載入運行腳本,實現系統本身所沒有的功能,比如三維自動旋轉。 用途簡介AutoCAD之所以成為一個功能齊全、應用廣泛的通用圖形軟體包。首先它是一個可視化的繪圖軟體,許多命令和操作可以通過菜單選項和工具按鈕等多種方式實現。而且Auto—CAD具有豐富的繪圖和繪圖輔助功能,如實體繪制、關鍵點編輯、對象捕捉、標注、鳥瞰顯示控制等,它的工具欄、菜單設計、對話框、圖形打開預覽、信息交換、文本編輯、圖像處理和圖形的輸出預覽為用戶的繪圖帶來很大方便。其次它不僅在二維繪圖處理更加成熟,三維功能也更加完善,可方便地進行建模和渲染。 另外,AutoCAD不但具有強大的繪圖功能,更重要的是它的開放式體系結構,贏得廣大用戶的青睞。
高級用戶界面
AutoCAD系統是一種互動式軟體包,用戶通過界面來與圖形軟體包進行對話。用戶可以通過多種多樣途徑與AutoCAD軟體包實現對話,即除了採用鍵盤輸入、屏幕菜單、滑鼠、數字化儀器四種基本輸入控制以外,還採取了高級用戶界面(AdvancedUserInterface),即採取類似視窗的界面。AutoCAD視窗上部第二行是菜單欄(MenuBar),用戶可以通過移動游標選擇菜單欄中的菜單項,便出現下拉菜單。下拉菜單中的菜單項將是某類命令或子菜單項。選擇子菜單項可以進一步選擇其子命令。除菜單外,還可以將一些功能控制欄顯示於AutoCAD視窗內,這些功能欄就是工具欄。工具欄為某類命令的集合,其控制操作類似菜單項的操作。

Ⅳ CAD 是哪個大師發明的.

AutoCAD2006快捷鍵大全
F1:
獲取幫助
F2:
實現作圖窗和文本窗口的切換
F3:
控制是否實現對象自動捕捉
F4:
數字化儀控制
F5:
等軸測平面切換
F6:
控制狀態行上坐標的顯示方式
F7:
柵格顯示模式控制
F8:
正交模式控制
F9:
柵格捕捉模式控制
F10:
極軸模式控制
F11:
對象追蹤式控制
Ctrl+B:
柵格捕捉模式控制(F9)
dra:半徑標注
ddi:直徑標注
dal:對齊標注
dan:角度標注
Ctrl+C:
將選擇的對象復制到剪切板上
Ctrl+F:
控制是否實現對象自動捕捉(f3)
Ctrl+G:
柵格顯示模式控制(F7)
Ctrl+J:
重復執行上一步命令
Ctrl+K:
超級鏈接
Ctrl+N:
新建圖形文件
Ctrl+M:
打開選項對話框
AA:
測量區域和周長(area)
AL:
對齊(align)
AR:
陣列(array)
AP:
載入*lsp程系
AV:
打開視圖對話框(dsviewer)
SE:
打開對相自動捕捉對話框
ST:
打開字體設置對話框(style)
SO:
繪制二圍面(
2d
solid)
SP:
拼音的校核(spell)
SC:
縮放比例
(scale)
SN:
柵格捕捉模式設置(snap)
DT:
文本的設置(dtext)
DI:
測量兩點間的距離
OI:插入外部對相
Ctrl+1:
打開特性對話框
Ctrl+2:
打開圖象資源管理器
Ctrl+6:
打開圖象數據原子
Ctrl+O:
打開圖象文件
Ctrl+P:
打開列印對說框
Ctrl+S:
保存文件
Ctrl+U:
極軸模式控制(F10)
Ctrl+v:
粘貼剪貼板上的內容
Ctrl+W:
對象追
蹤式控制(F11)
Ctrl+X:
剪切所選擇的內容
Ctrl+Y:
重做
Ctrl+Z:
取消前一步的操作
A:
繪圓弧
B:
定義塊
C:
畫圓
D:
尺寸資源管理器
E:
刪除
F:
倒圓角
G:
對相組合
H:
填充
I:
插入
S:
拉伸
T:
文本輸入
W:
定義塊並保存到硬碟中
L:
直線
M:
移動
X:
炸開
V:
設置當前坐標
U:
恢復上一次操做
O:
偏移
P:
移動
Z:
縮放
顯示降級適配(開關)
【O】
適應透視圖格點
【Shift】+【Ctrl】+【A】
排列
【Alt】+【A】
角度捕捉(開關)
【A】
動畫模式
(開關)
【N】
改變到後視圖
【K】
背景鎖定(開關)
【Alt】+【Ctrl】+【B】
前一時間單位
【.】
下一時間單位
【,】
改變到上(Top)視圖
【T】
改變到底(Bottom)視圖
【B】
改變到相機(Camera)視圖
【C】
改變到前(Front)視圖
【F】
改變到等大的用戶(User)視圖
【U】
改變到右(Right)視圖
【R】
改變到透視(Perspective)圖
【P】
循環改變選擇方式
【Ctrl】+【F】
默認燈光(開關)
【Ctrl】+【L】
刪除物體
【DEL】
當前視圖暫時失效
【D】
是否顯示幾何體內框(開關)
【Ctrl】+【E】
顯示第一個工具條
【Alt】+【1】
專家模式�全屏(開關)
【Ctrl】+【X】
暫存(Hold)場景
【Alt】+【Ctrl】+【H】
取回(Fetch)場景
【Alt】+【Ctrl】+【F】
凍結所選物體
【6】
跳到最後一幀
【END】
跳到第一幀
【HOME】
顯示/隱藏相機(Cameras)
【Shift】+【C】
顯示/隱藏幾何體(Geometry)
【Shift】+【O】
顯示/隱藏網格(Grids)
【G】
顯示/隱藏幫助(Helpers)物體
【Shift】+【H】
顯示/隱藏光源(Lights)
【Shift】+【L】
顯示/隱藏粒子系統(Particle
Systems)
【Shift】+【P】
顯示/隱藏空間扭曲(Space
Warps)物體
【Shift】+【W】
鎖定用戶界面(開關)
【Alt】+【0】
匹配到相機(Camera)視圖
【Ctrl】+【C】
材質(Material)編輯器
【M】
最大化當前視圖(開關)
【W】
腳本編輯器
【F11】
新的場景
【Ctrl】+【N】
法線(Normal)對齊
【Alt】+【N】
向下輕推網格
小鍵盤【-】
向上輕推網格
小鍵盤【+】
NURBS表面顯示方式【Alt】+【L】或【Ctrl】+【4】
NURBS調整方格1
【Ctrl】+【1】
NURBS調整方格2
【Ctrl】+【2】
NURBS調整方格3
【Ctrl】+【3】
偏移捕捉
【Alt】+【Ctrl】+【空格】
打開一個MAX文件
【Ctrl】+【O】
平移視圖
【Ctrl】+【P】
互動式平移視圖
【I】
放置高光(Highlight)【Ctrl】+【H】
播放/停止動畫
【/】
快速(Quick)渲染
【Shift】+【Q】
回到上一場景*作
【Ctrl】+【A】
回到上一視圖*作
【Shift】+【A】
撤消場景*作
【Ctrl】+【Z】
撤消視圖*作
【Shift】+【Z】
刷新所有視圖
【1】
用前一次的參數進行渲染
【Shift】+【E】或【F9】

Ⅳ CAD軟體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打開CAD文件顯示問號是因為當前軟體或電腦里沒有軟體里應用到的某些字體,回通常是答缺少CAD通用型字體--------- .shx字體,也有少數某些單位自定的特種字體。缺少.shx字體可以到網上下載,將下載的字體文件復制到CAD安裝文件夾下的Fonts文件夾里,有時候CAD軟體系統會調用電腦系統字體,為保證可靠的使用准確率,可以將下載的字體文件也復制到電腦系統字體文件夾里----------C:\Windows\Fonts 。重啟軟體即可看到字體顯示正常。若是某些單位自己做的文字字體,可以找文件提供者,拷貝字體文件即可。

Ⅵ CAD是哪裡發明的軟體

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誕生於60年代,是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提出了互動式圖形學的研究計劃,由於當時硬體設施的昂貴,只有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和美國波音航空公司使用自行開發的互動式繪圖系統。
70年代,小型計算機費用下降,美國工業界才開始廣泛使用互動式繪圖系統。CAD
80年代,由於PC機的應用,CAD得以迅速發展,出現了專門從事CAD系統開發的公司。當時VersaCAD是專業的CAD製作公司,所開發的CAD軟體功能強大,但由於其價格昂貴,故不能普遍應用。而當時的Autodesk公司是一個僅有員工數人的小公司,其開發的CAD系統雖然功能有限,但因其可免費拷貝,故在社會得以廣泛應用。同時,由於該系統的開放性,該CAD軟體升級迅速。
設計者很早就開始使用計算機進行計算。有人認為Ivan Sutherland在1963年在麻省理工學院開發的Sketchpad是一個轉折點。SKETCHPAD的突出特性是它允許設計者用圖形方式和計算機交互:設計可以用一枝光筆在陰極射線管屏幕上繪制到計算機里。實際上,這就是圖形化用戶界面的原型,而這種界面是現代CAD不可或缺的特性。
CAD最早的應用是在汽車製造、航空航天以及電子工業的大公司中。隨著計算機變得更便宜,應用范圍也逐漸變廣。

Ⅶ CAD是誰發明的

CAD技術發展歷史
1952:MIT >IT 伺服機構實驗室完成數控銑床研究
D. T. Ross, 計算機輔助製造開端

50年代中期:US Air Force『s SAGE @ MIT Lincoln Laboratory – 最早使用光筆

1962年,S. A. Coons發表:An outline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computer Aided Design
《計算機輔助設計需求綱要 》

-設計者使用 CRT顯示器與光筆操作
-從概念設計、生產設計以及製造均採用計算機輔助
-僅僅是設想了計算機輔助設計的形式

60年代初期,Ivan Sutherland,SKETCHPAD
-光筆實現人機交互,定點陣圖形元素
-工程圖輪廓、尺寸等的分層表示
-互動式圖形學與計算機輔助設計的基礎

Sutherland在1968左右發明了HMD,Head Mounted Display,即頭盔顯示器 - VR應用

1959,DAC-1(Design Automated by Computer ), 第一個commercial CAD 系統,由IBM為General Motors開發

1963年,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的Doug Englebart 發明滑鼠

In 1960 McDonnell Douglas Automation Company (McAuto) 的CADD 是最早的 CAD程序
可以顯示2D與3D的線條
1967 Dr. Jason R Lemon 創建了 SDRC
David Evans and Ivan Sutherland founded in 1968 Evans and Sutherland
In 1969 Computervision成立,第一個商用 CAD system 賣給了 Xerox 公司 (施樂)
1969年,Xerox PARC 成立 ,GUI誕生

1969年,Bell Labs 建立第一個幀緩存framebuffer (3 bits)
1969年,SIGGRAPH 成立 (began as special interest committee in 1967 by Sam Matsa and Andy vanDam)
1969年,ARPANET 誕生
1970年,法國Renault 公司的Pierre Bezier提出一種全新的數學方法,用於構造汽車自由曲面。由他領導研製的Unisurf曲面造型和UniAPT曲面加工系統,從1972年起應用於汽車外形打樣和模具加工,為計算機輔助幾何設計CAGD研究方向奠定了基礎和發展方向。

美國的洛克希德公司從1974年起向市場推出了CADAM系統,成為70年代中至80年代末國際上最流行的第一代IBM主機版交互繪圖系統
麥道公司從1976年起開發Unigraphics系統,簡稱UG,目前屬於EDS公司(1975年建立)
法國 Dassault 公司1975年花一百萬美元買下了CADAM源程序,學習CADAM的技術訣竅,同時又發展Bezier曲面造型方法,自主開發了CATIA飛機外形設計和數控加工系統。

基於對於CAD/CAE一體化技術發展的探索,SDRC公司於1979年發布了世界上第一個完全基於實體造型技術的大型CAD/CAE軟體——I-DEAS。
由於實體造型技術 能夠精確表達零件的全部屬性,在理論上有助於統一CAD、CAE、CAM的模型表達,給設計帶來了驚人的方便性。

通用實體造型平台
Parasolid與Acis
均出自劍橋大學Ian Braid於1973年的博士論文
他和導師Charles Lang,以及同窗Alan Grayer都有很強的商業意識,1974年在劍橋買下了一幢小住宅樓,創辦了Shape Data公司,並於1978年開發出第一代實體造型軟體Romulus。
1981年美國E&S公司買下Shape Data,著手開發第二代產品Parasolid,1988年並入UG

1986年美國Spatial Technology公司再次找到Ian Braid等合作,開發了ACIS
ACI是Alan Grayer,Charles Lang和Ian Braid的名字字首,S是Solid(實體)的字首
ACIS於1989年上市
由於它的技術性能好,很多CAD廠商都用它替換了自己產品中的原有模塊,包括Autodesk公司的MDT等

進入80年代中期,CV公司內部以高級副總裁為首的一批人提出了一種參數化實體造型方法
主要具有以下特點:基於特徵、全尺寸約束、全數據相關、尺寸驅動設計修改
Parametric Technology Corp.
最早推出T-FLEX
1989年,PRO/Engineer的第一個版本
80年代末,計算機技術迅猛發展,硬體成本大幅度下降,大大推動了中小企業對CAD技術的應用

SDRC的開發人員以參數化技術為藍本,提出了一種比參數化技術更為先進的實體造型技術——變數化技術,作為今後的開發方向。
經三年時間,投資一億多美元,將軟體全部重新改寫,於1993年推出全新體系結構的 I-DEAS Master Series 軟體
在早期出現的大型CAD軟體中,這是唯一一家在90年代將軟體徹底重寫的廠家。

約束求解標准 >標准模塊DCM
支持參數化特徵造型系統

劍橋大學,John Owen
D-Cubed 公司
DCM 2D,DCM 3D

組件式開發的典型例子:SolidWorks
利用PARASOLID作為實體幾何建模器
D-Cubed公司的DCM作為尺寸約束管理器
Lightwork Design公司的Lightworks作為帶真實感的濃淡處理器
Microsoft的Foundation Class作為其基於Windows應用的介面開發工具
其他如有限元分析模塊

微機平台CAD系統:Autodesk公司
16個人於1982年合辦
John Walker:PC運行的$1000以內的CAD軟體
第一版的AutoCAD 基於1981年由Mike Riddle 寫的名為MicroCAD的軟體(Interact)
AutoCAD是當今最流行的二維繪圖軟體,它在二維繪圖領域擁有廣泛的用戶群
MDT、Inventor三維設計

其它微機平台CAD系統
Bentley:Microstation
Solidworks-Dassault
Solidedge -EDS
Cimatron:以色列Cimatron公司的CAD/CAM/PDM產品,是較早在微機平台上實現三維CAD/CAM全功能的系統
IronCAD-創新式協同設計 韓道暘先生

Ⅷ cad是誰發明的

是,Autodesk企業創立於來1982年~~源

Autodesk 是世界領先的設計軟體和數字內容創建公司,用於建築設計、土地資源開發、生產、公用設施、通信、媒體和娛樂。始建於 1982 年,Autodesk 提供設計軟體、Internet 門戶服務、無線開發平台及定點應用,幫助遍及 150 多個國家的四百萬用戶推動業務,保持競爭力。公司幫助用戶 Web 和業務結合起來,利用設計信息的競爭優勢。現在,設計數據不僅在繪圖設計部門,而且在銷售、生產、市場及整個供應鏈都變得越來越重要。Autodesk 是保證設計信息在企業內部順暢流動的關鍵業務合作夥伴。在數字設計市場,沒有哪家公司能在產品的品種和市場佔有率方面與 Autodesk 匹敵。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軟體公司之一,Autodesk 的用戶遍及 150 多個國家,數量超過四百萬。在美國境內的《財富》 500 家工業和服務公司中,90% 是 Autodesk 客戶。

Ⅸ cad那個公司發明的

CAD技術作為傑出的工程技術成就,已廣泛地應用於工程設計的各個領域。CAD系統的發展和應用使傳統的產品設計方法與生產模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產生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目前CAD技術研究熱點有計算機輔助概念設計、計算機支持的協同設計、海量信息存儲、管理及檢索、設計法研究及其相關問題、支持創新設計等。 可以預見技術將有新的飛躍,同時還會引起一場設計變革[1] 。
CAD技術一直處於不斷發展與探索之中。 應用 CAD技術起到了提高企業設計效率、優化設計方案、減輕技術人員的勞動強度、縮短設計周期、加強設計標准化等作用。 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 CAD是一種巨大的生產力。 CAD技術已經廣泛地應用在機械、電子、航天、化工、建築等行業。並行設計、協同設計、智能設計、虛擬設計、敏捷設計、全生命周期設計等設計方法代表了現代產品設計模式的發展方向。 隨著人工智慧、多媒體、虛擬現實、信息等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CAD技術必然朝著集成化、智能化、協同化的方向發展。企業 CAD和CIMS技術必須走一條以電子商務為目標、循序漸進的道路。 從企業內部出發,實現集成化、智能化和網路化的管理,用電子商務跨越企業的邊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面向客戶、企業內部和供應商之間的敏捷供應鏈[1] 。

Ⅹ CAD是哪裡發明的

美國Autodesk公司。

閱讀全文

與cad什麼時候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