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近年來的專利發明

近年來的專利發明

發布時間:2021-09-30 02:58:06

㈠ 近年來我國申報的發明專利以50%速度激增其中60%發明專利來自普通發明人,這些普通發明人和他們的

首先排除③,因為題目與 「探究學習方式」 毫無關系;
因為普通人遠遠比科學家要多,普通人人數多申請的專利數量多,所以在此基礎上比較其創新意識是不合理的,排除②;

創新是每個人都能做的,所以①合理;
剩下的④雖然模稜兩可,不過既然是選擇題,那麼答案已經出來了,選A。

㈡ 國家發明專利的發明專利

一般說來,在進行技術開發、新產品研製過程中取得的成果,因其技術水平較高,都應申請發明專利。例如,對激光技術的應用進行開發研究,將激光全息或光柵光劉瘸蝕方法用於台成皮革製造,而研製出一種全息光柵合成皮革。那麼,無論是這種皮革本身還是其製造方法均應申請發明專利。再例如:用生化技術的方法研製出的葯品,該葯品和製造該葯品的方法都應該申請發明專利。還如:某廠提出了改進空氣壓縮機的設計方案,該方案是可實現的,其實施後的效果將大大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機器性能,該方案就可以提出申請發明專利。
申請發明專利的技術既可以是對某一學科或某一技術領域帶來革命性變化的開拓型或開創型發明,也可以是在現有技術基礎上加以局部的改進和發展的改進型發明。

㈢ 發明專利的歷年數據

發明專利,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甘紹寧日前說:「2014年,我國共受理發明專利申請92.8萬件,連續4年位居世界首位。同時,我國共授權發明專利23.3萬件,國內專利申請數量平穩增長,結構明顯優化。」
甘紹寧介紹,截至2014年年底,我國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已達4.9件,比「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的目標提高了1.6件。發明專利結構也發生明顯變化,在2014年受理的專利申請中,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佔比分別為39.3%、36.8%和23.9%,發明專利位居三種專利之首。
2016年1月7日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在全國知識產權局局長會議上說:「十二五」期間中國共受理發明專利申請403.4萬件、實用新型專利申請421.4萬件、外觀設計專利申請297.2萬件,發明專利申請受理量躍居世界首位並保持領先地位。發明專利授權量118.9萬件,比『十一五』增長了1.5倍。」還受理PCT國際專利申請11.7萬件,較「十一五」增長2.2倍。
同時,中國知識產權運用效益快速提升,知識產權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明顯提高。專利質押融資總額達到1533億元(人民幣,下同),年均增長58%,惠及5000餘家企業。120項專利金獎項目新增銷售額6221億元,新增利潤1317億元。專利許可備案量近4萬項,許可金額達257億元。
2016年1月14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在京發布了2015年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的有關數據。2015年,我國知識產權創造取得新進展,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受理發明專利申請110.2萬件,同比增長18.7%,連續5年位居世界首位。共授權發明專利35.9萬件。其中,國內發明專利授權26.3萬件,比2014年增長了10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6.3件,我國發明專利申請受理量繼續保持穩步增長,發明專利年度申請受理量首次超過100萬件。

㈣ 中國近年來最偉大的發明是什麼

1. 人工合成牛胰島素 1965年
這個小學的時候老師就跟我們說過,
http://zh.wikipedia.org/zh-cn/%E8%83%B0%E5%B2%9B%E7%B4%A0
http://ke..com/view/275376.htm?fr=ala0_1_1

2. 雜交水稻品種—南優2號 袁隆平 1973年
這里要提一下的是,第一個實現雜交水稻的人並非袁隆平先生,而是在1963年由美國人Henry Beachell在印尼實驗成功,然而其方法只停留在實驗室階段。而袁隆平先生,1972年育成中國第一個大面積應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號A」和相應的保持系「二九南一號B」,次年育成了第一個大面積推廣的強優組合「南優二號」,並研究出整套制種技術。
http://zh.wikipedia.org/zh-cn/%E9%9B%9C%E4%BA%A4%E6%B0%B4%E7%A8%BB
http://ke..com/view/300215.htm?fr=ala0_1_1

3. 侯氏制鹼法 侯德榜 1920年

這個制鹼新方法被命名為「聯合制鹼法」,它使鹽的利用率從原來的70%一下子提高到96%。此外,污染環境的廢物氯化鈣成為對農作物有用的化肥——氯化銨,還可以減少1/3設備,所以它的優越性大大超過了索爾維制鹼法,從而開創了世界制鹼工業的新紀元

4. VCD 1993年9月 安徽萬燕公司
http://..com/question/26958116.html?si=2&wtp=wk
以上是近代的

這是現代
1.遼寧號航母正式服役。
2.J-15艦載機航母甲板起降成功,J16空對地攻擊機試飛。
3.殲31試飛,殲20 2002號試飛,雷達已經安裝,已經進行武器掛載投放實驗。
3.武裝直升機武直10、武直19亮相。
4.試射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
5.翼龍無人攻擊機,翔龍無人偵察機再次現身.
6.中華神盾052c批量生產,重驅052D下水,國產輕護056下水,
7.蛟龍號深潛超7000米。
8.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開始服務,覆蓋整個亞太。西至中東,東至美國部分地區。
9.大運Y-20試飛,殲10B頻繁試飛,即將批量生產。
10.陸基中段反導攔截試驗達到預期。
1.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五年來,中國基礎研究取得一批重大原始性創新成果。國際論文總數世界排名上升到世界第四位,在三大國際論文檢索系統(SCI,EI,ISTP)論文總數中佔7%,進入世界第二方陣,與英國、德國、日本相當;納米科學論文數居世界第一,工程科學論文數居世界第二。前沿技術領域突破了一批核心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不斷縮小。非線性光學晶體、量子信息通訊、超強超短激光、高溫超導等前沿技術研究居世界領先水平,涌現了載人航天、超級雜交水稻、高性能計算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第三代移動通信國際標准等一批自主創新重大成果。

2.產業技術創新取得多方面突破。近年來,中國在基礎工業、加工製造業以及新興產業領域,技術創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石油、鋼鐵、船舶、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和生物技術等領域重大技術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產業整體技術素質邁上新台階。重大技術裝備自主開發能力、成套水平以及綜合工程化能力明顯提高,有力地支撐了三峽工程、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南水北調、青藏鐵路等國家重大工程建設。

3.科技走進千家萬戶、惠及億萬人民。近年來中國政府把解決民生問題和發展社會事業放在突出位置,科技進步為人口健康、節能減排、氣候變化、防災減災、公共安全等提供了有力支撐。雜交水稻的培育和應用,糧食豐產科技工程的實施,為解決糧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撐。能源領域突破一批石油勘探、大型煤液化工程成套設備、大型水電設備、先進核電等關鍵技術,攻克一批燃料電池、風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關鍵技術,為調整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奠定了基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SARS病毒、高致病禽流感等重大疾病、重大傳染病防控技術取得重要進展,一批新葯創製成功,傳統中醫葯得到新的發展,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

4.知識產權產出水平大幅度提高。五年來,中國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持續、快速增長,知識產權創造能力進一步增強。2002年到2006年,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從3.97萬件增長到12.2萬件,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從0. 58萬件增長到2.5萬件。隨著中國知識產權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中國專利局受理的國內外發明專利申請量連年增長,2006年中國發明專利申請總量達21萬件,居世界第4位。

5.高新技術產業規模持續高速增長。五年來高新技術產業規模平均增速高達27.0%,高於「九五」時期平均增速6.5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總產值占製造業比重由14.5%上升到16%。2006年,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41322億元,是2002年的2.7倍;高技術產品進出口總額達5288億美元,是2002年的3.5倍,優化了貿易結構,國際市場競爭力日益增強。

6.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2006年,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收入和總產值分別達到4.3萬億和3.6萬億;聚集了全國一半數量的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企業孵化器,研究開發投入佔全國的1/3;區內企業擁有發明專利數為32600;區內企業創造的工業增加值達8520.5億元,約佔全國工業增加值的9.4%。2007年上半年,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現營業總收入25891.8億元,工業總產值21873.2億元,工業增加值5021.6億元,出口創匯967億美元。

7.科技投入規模和強度持續提高。2006年,全社會科技支出經費總額4500億元,全社會研究開發支出總額3003.1億元,居世界第5位;研發投入強度不斷提升,全社會研究開發支出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42%。近5年國家財政科技投入保持了年均17%的較快增長,其中2006年中央財政科技撥款達1009.7億元,比上年增加25.0%。

8.中國成為世界科技人力資源大國。2005年,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約為3500萬人,居世界第1位;2006年,中國研究與試驗發展全時人員達150萬人/年;一支充滿活力的中青年科技人才隊伍正在迅速成長,45歲以下中青年科研人員占研究人員總數的80%;高等院校在校生總規模達到2300萬人,成為世界上科技人才培養規模最大的國家。

9.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科技體制改革不斷深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逐步增強,大學、科研機構在科技創新中的骨乾和引領作用進一步發揮。2006年,中國企業研究開發支出總額達到2134.5億元,佔全社會研究開發支出總額的71.1%,企業開發的重大技術成果不斷涌現;民營科技企業已由20年前的7000多家發展為2006年的15萬家。高等院校現有研究開發人員22.7萬人,取得了人類細胞衰老主導基因、下一代互聯網示範工程、家蠶基因組等一批重大創新成果。科研院所創新能力顯著提高,應用開發類科研院所面向市場的創新能力得到加強,公益類科研院所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取得一批重大創新成果,成為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

10.國際科技合作的廣度和深度進一步拓展。目前,中國已與152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科技合作關系,與96個國家簽訂了102項政府間科技合作協議,簽訂了1000多項部門間科技合作協議,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政府間雙邊和多邊國際科技合作框架。積極利用國際科技資源,中國參與了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TER)、伽利略全球衛星導航、國際對地觀測、地球空間雙星探測、人類肝臟蛋白質組、中醫葯國際科技合作等等國際大科學、大工程計劃。中國科學家、科學技術人員參與國際科技合作的渠道進一步拓展,人員交流與合作更加緊密、便捷,方式更加靈活、多樣。迄今為止,中國已參加了大約350個國際科技組織,有206位科學家在國際科技組織中出任各級領導職位。
追問:只要具體的名稱,時間就行了。不要具體的介紹!謝謝!回答:
生物技術——生物科學:
1965年,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譯牛胰島素基因後,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該胰島素。

1998年4月15日,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又成功地運用基因方法重組人胰素。

1984年3月9日,我國青年學者旭日干與日本學者合作,培育出世界上第一胎「試管山羊」,1989年,「試管綿羊」被成功培育。

被世界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於1973年在世界上首稱育成秈型雜交水稻。直到90年代,雜交水稻的影響還在繼續。

基因工程:
從1980年開始,由上海醫學遺傳研究所與復旦大學遺傳研究所合作進行乳汁中含有人凝血因子IX的轉基因羊研究獲得重大突破,使我國的轉基因羊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一種生長耗料低、肉質好、抗病力強的轉基因豬,已由湖北省農科院畜牧所培育成功,其基因導入總效率2.1%,比國外高出一倍多,超過國際先進水平。

在基因葯物方面,1988年,我國研製成功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1992年又研製成功治療甲肝和丙肝有特殊療效的合成人工干擾素等一批基因工程葯物,其中一些葯物已進入市場。

農業技術:早在1956年,廣東省的農民育種專家就培育出中國第一個大面積推廣的矮稈秈良種。此後,隨著一系列矮稈品種的育成和推廣,1965年,我國南方稻區基本上實現秈稻矮稈化,每畝產量由200—250公斤提高到300—350公斤。

90年代,我國農業科技人員運用現代生物技術分離克隆出光敏核不育基因,進一步研製出只採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在全國大面積的試種中,表現出高產、優質和多抗等特性,平均每公頃產量可達11250公斤。

1995年11月,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山東大學生物系聯合培育成功世界上第一株抗大麥矮病毒的轉基因小麥品種。

1997年7月,中國水稻研究所研究員黃大年和他的科研合作者經過多年攻關,成功地將抗除草劑基因轉入水稻,並應用於雜交水稻。

1997年10月,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中心郭三堆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個雙價抗蟲棉。

1998年9月,浙江農業大學核農所教授高明尉等帶領課題組利用農桿菌介導法,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轉基因抗螟蟲品系克螟稻。

工業技術:1956年7月,沈陽飛機廠試製成功我國第一架噴氣式飛機。

1957年7月,昆明機床廠試製成功我國第一台高精度電應坐標鏜床。

1957年10月,鞍鋼第二初軋廠試製成功我國第一台1150毫米初軋機。

1958年6月,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試製成功中國第一輛國產高級轎車。

1961年4月,上海江南造船廠製造成功中國第一台萬噸水壓機。

通信技術——大型計算機:
1983年12月,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研究所研製出被命名為「銀河」的大型計算機系統。從此,我國踏進了世界研製巨型機的行列。

1993年10月,「曙光一號」大型並行計算機研製成功。源於網路分享。。。。。。

㈤ 領域發明專利有哪些,各領域的發明專利如何

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主要體現新穎性內、創造性和實用性。取容得專利的發明又分為產品發明(如機器、儀器設備、用具)和方法發明(製造方法)兩大類。也就是說,如果你的發明專利技術是屬於發明專利的范圍之內,那在申請的時候就要選擇發明專利類型。
如何申請發明專利?發明專利辦理流程分為:受理階段——初步審查階段——公布階段——實質審查階段——授權階段。每一步都需要隨時關注,對要進行的繳費要在固定時間繳納,對要修改的地方及時回復,並補正。在所有發明專利技術中,發明專利申請是最難的,就關於實質審查這個流程,但也因為該程序,發明專利的含金量最高,也最穩定,當然市場價值也比較高。

㈥ 1327098發明專利是什麼

您提供的專利號有誤。中國專利號含義詳解請見下文。得到正確專利號後,您可以到網路首頁搜索關鍵詞「中國專利打包下載」,有很多免費資源。
我常用drugfuture和soopat專利搜索,網址總傳不上來,曲線救國吧。
專利號與申請號
申請號:在專利申請人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專利申請,國家知識產權局給予專利申請受理通知書,並給予專利的申請號。

專利號:專利申請人獲得專利權後,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專利證書上專利號為:ZL(專利的首字母)+申請號。

若一個專利在申請中,但是卻在申請號前加上ZL字母,屬於使用不當,工商行政部門會依法給予查處。

專利號的含義
根據現在網路知道用戶,對於專利號的查詢日益增加,證明了對專利號真偽的查詢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而我國的專利號基本分為一下兩種情況:

2002年之前的專利號,它分為四段:例如:97101765.4第一段為前兩位,表示提出專利申請的年份,如"97"表示1997年提出的申請;第二段由第三位數字組成,表示專利申請的種類,"1"表示發明(如果是"2"表示實用新型,"3"表示外觀設計,"8"為PCT發明專利申請,"9"PCT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第三段由第四到第八位組成,表示當年該類申請的序號數,如01765表示當年1765件申請;第四段由第九位的一位數字或符號組成,是計算機自動生成的校驗位,它可以是0~9的任一數字,或者是字元X,如:例中的"4"。

自2002以後,專利號基本格式為200210000001.1,第一段2002表示為2002年;第二段由第五位數組成,表示申請的種類;第三段由第六至十二位組成,代表當年該類別申請的序號數(位數的增加一方面代表著近年來申請量的增加,著實令人欣慰和鼓舞;另一方面確又給知識產權局增加了工作量,時間延長);第四段由最後一位數字或符號組成,是計算機自動生成的校驗位,由計算機給予。

已經被授權的專利的專利號即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的授權證書上的專利號為申請號前面加ZL。如某某授權專利的專利號為ZL200310100002。

專利號以其漢語拼音的首位字母「ZL」開頭,後繼九位數字和一個小數點,其中小數點前八位中最前面兩位數表示申請專利的年代;第三位數表示申請專利的類別。

1為發明,2為實用新型,3為外觀 設計;第四位至第八位數代表當年該類專利申請的序號;小數點後面 一位數是計算機的檢驗號,它是用前八位數依次與2、3、4、5、6、7、8、9相乘,將它們的乘積相加所得之和,用11除後所得 的余數。當余數為10時,用X表示。

例如:楊子冰箱液體排放裝置的專利號為ZL88201465.X,即該專利是1988年申請的第1465件實用新型專利,其中X是這樣得出的:8×2+8×3+2×4+0×5+1×6+4×7+6×8+5×9=175,將175除以11,所得余數為10,即用X表示。

由此可知,如發現商品上所標專利號有下列問題,即可認定是偽造專利號的冒充專利產品:①專利號不完整;②專利號前兩位數小於85;③第三位數是1、2、3以外的數;④小數點後一位數是與用 前面介紹的計算方法計算結果不符的數。
參考資料:simon1987

㈦ 請問,近三十年間,中國原創的發明有什麼

自1985年4月1日至今,我國專利法實施走過30年歷程。30年來,我國專利數量實現歷史性跨越,專利結構不斷優化,專利競爭力長足進步,專利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數量跨越增長
專利法實施以來,我國專利申請受理量連攀新高,截至2014年底,我國共受理三種專利申請1545.5萬件,共授權三種專利872.9萬件。
30年間,我國專利申請受理量保持了高速增長,2014年專利申請累計受理量超過1500萬件大關。令人振奮的是,我國發明專利專利申請量依次實現了對歐、韓、日、美的超越,2011年達到了52.6萬件,歷經16載,一躍成為世界發明專利申請第一大國。2012年7月,我國發明專利累計授權量突破100萬件,僅耗時27年,成為世界上實現這一目標最快的國家。
截至2014年底,我國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已達到4.9件,比「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的目標高出了1.6件。我國有效發明專利中,國內專利為70.8萬件,佔比接近60%,專利優勢明顯。
結構不斷優化
專利法實施以來,我國專利結構發生了積極變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日益穩固。
30年間,發明專利申請國內比重由不足五成提升為近九成,發明專利授權國內佔比已接近70%。2011年,有效發明專利國內所佔比重首次超過半數,實現了國內發明專利申請、授權和有效量相對國外在華量的全面超越。
同時,2014年,國內發明專利申請中職務申請比例提高到81%;國內發明專利授權中職務發明比例達到90%;國內有效發明專利中職務發明比例上升至90%。30年間,職務發明創造已由專利法實施之初的不足半壁江山,發展成為專利事業發展中的絕對力量。
30年來,國內企業累計提交發明專利申請209.6萬件(截至2014年底),占國內累計發明專利申請的54%;國內企業發明專利累計授權44.9萬件,占國內發明專利累計授權的50%。近年來,國內企業發明專利申請和授權量始終保持高速增長,2014年,我國國內企業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占國內總量的比例分別達到61%和56%,我國企業自主創新主體地位日漸突出。
實力長足進步
2014年,我國申請人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達到2.5539萬件,佔全球總量的12%,自加入《專利合作條約》以來始終保持高速增長,世界排名已上升至第3位。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和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近年來穩居PCT國際專利申請量世界前三。我國創新主體海外專利布局能力顯著加強,為我國「走出去」戰略的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劃分的35個技術領域之中,2014年我國國內發明專利擁有量高於國外來華發明專利擁有量的有22個,比2006年的7個增加了15個,在所有35個技術領域中,國內所佔比重均有所提高,我國在占優領域繼續擴大領先優勢,在相對劣勢領域與國外的差距不斷縮小。(

㈧ 發明專利的類型有哪幾種

北京保識
我國把專利分為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
發明專利:是指對產品回、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答出的新的技術方案。發明專利並不要求它是經過實踐證明可以直接應用於工業生產的技術成果,它可以是一項解決技術問題的方案或是一種構思。

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專利法中對實用新型的創造性和技術水平較發明專利低,但實用價值大,在這個意義上,實用新型有時會被人們又稱小發明或小專利。針對實用新型,在專利權審批上採取簡化審批程序、縮短保護期限、降低收費標准等辦法加以保護。

外觀設計亦稱「工業品外觀設計」。產品外部的藝術或裝飾性的設計。設計內容包括形狀、式樣、色彩或其組合等。不包括其構造方法或原理以及以實現產品功能為主要目的的外觀或形狀。

㈨ 去年發明專利破百萬,怎麼用才是關鍵

1月5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在全國知識產權局局長會議上介紹,2016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受理專利申請346.5萬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受理量為133.9萬件,同比增長21.5%。
然而,我國專利的創新效益並不明顯,專利成果的市場轉化率相對較低。
這些豐富的專利資源,如何才能「盤活」「用好」?
是我們每一個知識產權從業者需要深刻思考的命題。
沒有專利就沒有市場
對於技術創新型企業來說,專利是與同行競爭的「利器」。
「利用別人研發的技術,支付合理的專利許可費用,這是世界通行的商業規則。」
上海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陶鑫良說道,從知識產權制度誕生之時起,專利就成為市場核心競爭力的標志。
當前,知識產權的積累是企業參與全球化競爭的基礎。
陶鑫良表示,現在不只是中國,世界各國都越來越重視知識產權保護。
長遠來看,致力於進入全球市場的中國企業,繞不過專利這一關。那些有志於在全球市場有所作為的中國創新企業,更需要勇敢面對並且逾越阻礙他們前行的「專利牆」。
「沒有足夠的知識產權積累,企業很難在海外市場賣產品,更不用說做大做強了。」中興通訊副總裁、首席知識產權官申楠表示。
中興通訊在海外市場征戰多年,打贏了許多知識產權訴訟大仗、硬仗,對發達國家的知識產權壁壘有很深體會。
「美國不斷發起針對我們的『337調查』最為典型。」
所謂「337調查」,是指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根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節及相關修正案進行的調查,調查對象為進口產品侵犯美國知識產權的行為以及進口貿易中的其他不公平競爭。
自2011年以來,中興通訊連續6年應訴了7起「337調查」,也是唯一獲得美國「337調查」五連勝的中國企業。
知識產權就是「真金白銀」
目前,我國知識產權的「含金量」正在明顯提升。
國家知識產權局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專利質押融資額達436億元人民幣,各類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首期募集資金42.8億元,知識產權也成了「真金白銀」。
「通過專利許可收費等手段,知識產權可以變成『真金白銀』,中國很多優秀企業已嘗到了甜頭。」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韓秀成表示。
一些具備知識產權優勢的企業通過專利運營帶來了令人矚目的經濟效益。
如華為公司,截至2015年年底,在全球范圍內累計獲得授權專利50377件,為華為開展專利許可、專利訴訟、專利標准化等運營提供了支撐,現在華為與美國蘋果公司簽訂了相互的專利許可協議,每年向蘋果公司收取數億美元的專利費。
「越來越多企業開始重視專利運營,讓創新更有價值,具體模式包括專利許可、轉讓、融資、作價入股等。」
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謝小勇舉例說,2015年福田汽車以評估價值20億元的專利許可使用權出資入股,與戴姆勒公司合作,成為專利運營的大贏家。
據了解,自2012年開始,國家和很多地方政府都密集出台了系列促進專利運營的政策措施,加快專利技術的實施和轉化,大力推動專利交易、專利質押融資等發展,鼓勵構建專利產業聯盟,成立一批專利運營基金等。
大數據深度挖掘專利價值
「專利信息蘊含豐富的技術、法律和經濟信息,具有很高的利用價值,在幫助政府制定重大經濟科技活動決策、企業分析市場競爭態勢及規避知識產權風險、高校和科研院所確定研發方向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已經成為各國政府、企業競相挖掘的『金礦』。」韓秀成說:「企業在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過程中,利用大數據等新技術,通過分析專利信息,可以了解行業技術發展現狀、預測產業未來發展趨勢。」
「大數據技術的出現,將使源於各部門的信息孤島現象逐漸消失,會大大加快信息依存關系的顯現,從而使更有價值的隱性信息浮出水面。」申長雨表示,國家知識產權局近年來加快了信息化建設的步伐,通過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網路平台來更好地推動我國知識產權轉化運用,盤活專利信息資源。

閱讀全文

與近年來的專利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