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是誰發明了馬桶
要說馬桶的歷史,這得從漢朝說起,《西京雜記》上說,漢朝宮廷用玉製成「虎子」,由皇帝的侍從人員拿著,以備皇上隨時方便。這種「虎子」,就是後人稱作便器、便壺的專門用具,這也是馬桶的前身。如按此說,據說這種「虎子」也是受高祖劉邦以儒生之冠當溺器而受到啟發才發明出來的。關於「虎子」的發明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據說也與皇帝有關。相傳西漢時「飛將軍」李廣射死卧虎,讓人鑄成虎形的銅質溺具,把小便解在裡面,表示對猛虎的蔑視,這就是「虎子「得名的由來。可是到了唐朝皇帝坐龍庭時,只因他們家先人中有叫「李虎」的,便將這大不敬的名詞改為「獸子」或「馬子」,再往後俗稱「馬桶」和「尿盆」。這中間還有一個笑話,宋太祖趙匡胤平定四川,將後蜀皇宮里的器物全運回汴京,發現其中有一個鑲滿瑪瑙翡翠的盆子,歡喜得不得了,差點兒用來盛酒喝。稍後把蜀主盂昶的寵妃花蕊夫人召來獻身,花蕊夫人一見這玩意兒被大宋天子供在幾案上,忙說這是我老公的尿盆啊!驚得趙匡胤怪叫:「使用這種尿盆,哪有不亡國的道理?」馬上將這寶貝擊碎。 對於馬桶最先做了詳細文字記載的是北宋時期歐陽修的《歸田錄二》中的「木馬子」,《辭源》中對其解釋為「木製的馬桶」。中國古代民間使用的馬桶是一種帶蓋的圓形木桶,用桐油或上好的防水朱漆加以塗抹。 抽水馬桶是誰發明的,連許多專家也說不清。一種說法是15 96年英國貴族約翰·哈靈頓發明了第一個實用的馬桶——一個有 水箱和沖水閥門的木製座位,在此之前,不少人總是去最近的大 樹下和小河裡就地解決。盡管哈靈頓發明了馬桶,但由於排污系 統不完善而沒能得到廣泛應用。1861年,英國一個管道工托馬斯 ·克萊帕發明了一套先進的節水沖洗系統,廢物排放才開始進入 現代化時期。
❷ 馬桶的發明人是誰
世界上第一個抽水馬桶的發明人是英國的約翰·哈林頓爵士,他做了一隻獻給了自己的教母——伊麗莎白一世女王,從復製品上來看,這只全木結構的馬桶如同一隻大鋼琴,又貴又廢水,氣味也難聞。
新型馬桶
目前人們使用的馬桶坐墊都是單層的,而馬桶墊比較容易吸附使用者身體上滯留的細菌,人們在使用的過程中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另外,在很多場合,由於馬桶的高度是固定的,也不方便身高不同的人們使用。
2014年,武昌理工學院城市建設學院造價1203班的陳非凡同學發明了一種「新型馬桶」,有效地解決了上述問題,並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❸ 坐便器是誰發明的
抽水馬桶的發明史
報載,前不久,英國著名的《焦點》雜志邀請本國100名最權威的專家學者和1000名讀者,評出了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位居榜首的竟是抽水馬桶。讀罷這條消息,筆者頗感不解:世界上有無數偉大的發明,英國人為何惟獨對抽水馬桶的發明極力推崇呢?查閱有關資料後,筆者似乎找到了答案。原來,抽水馬桶是英國人首先發明的。
在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時代(1558—1603),英國有一位名叫約翰·哈林頓的教士,平時愛好文學,曾因傳播一則所謂有傷風化的故事而被判處流放。1584—1591年間,他在流放地凱爾斯頓蓋了住房。在那裡,他設計出了世界上第一隻抽水馬桶。馬桶與儲水池相連,裝置在這所房子里。他對這項發明頗為自豪,特地以荷馬史詩中一位英雄埃傑克斯的名字為它命名。此後,哈林頓還寫了《夜壺的蛻變》一書,詳細描繪他的抽水馬桶的設計。不過,當時的英國公眾並沒有接受這項發明,他們還是喜歡使用便壺。
到了1775年,倫敦有個叫亞歷山大·卡明斯的鍾表匠,改進了哈林頓的設計,研製出沖水型抽水馬桶,並首次獲得了專利權。自此,抽水馬桶開始受到人們的歡迎。1848年,英國議會通過了「公共衛生法令」,規定:凡新建房屋、住宅,必須辟有廁所、安裝抽水馬桶和存放垃圾的地方。這就為抽水馬桶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1889年,英國水管工人博斯特爾發明了沖洗式抽水馬桶。這種馬桶採用儲水箱和浮球,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從此,抽水馬桶的結構形式基本上定了下來。
在當今世界上,抽水馬桶已被公認為「衛生水準的量尺」。應該說,英國人發明抽水馬桶是對人類社會的一大貢獻。但把它說成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甚至名列榜首,顯然是「過獎」了。□
❹ 馬桶是誰發明的
要說馬桶的歷史,這得從漢朝說起,《西京雜記》上說,漢朝宮廷用玉製成「虎子」,由皇帝的侍從人員拿著,以備皇上隨時方便。這種「虎子」,就是後人稱作便器、便壺的專門用具,這也是馬桶的前身。如按此說,據說這種「虎子」也是受高祖劉邦以儒生之冠當溺器而受到啟發才發明出來的。關於「虎子」的發明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據說也與皇帝有關。相傳西漢時「飛將軍」李廣射死卧虎,讓人鑄成虎形的銅質溺具,把小便解在裡面,表示對猛虎的蔑視,這就是「虎子「得名的由來。可是到了唐朝皇帝坐龍庭時,只因他們家先人中有叫「李虎」的,便將這大不敬的名詞改為「獸子」或「馬子」,再往後俗稱「馬桶」和「尿盆」。這中間還有一個笑話,宋太祖趙匡胤平定四川,將後蜀皇宮里的器物全運回汴京,發現其中有一個鑲滿瑪瑙翡翠的盆子,歡喜得不得了,差點兒用來盛酒喝。稍後把蜀主盂昶的寵妃花蕊夫人召來獻身,花蕊夫人一見這玩意兒被大宋天子供在幾案上,忙說這是我老公的尿盆啊!驚得趙匡胤怪叫:「使用這種尿盆,哪有不亡國的道理?」馬上將這寶貝擊碎。
對於馬桶最先做了詳細文字記載的是北宋時期歐陽修的《歸田錄二》中的「木馬子」,《辭源》中對其解釋為「木製的馬桶」。中國古代民間使用的馬桶是一種帶蓋的圓形木桶,用桐油或上好的防水朱漆加以塗抹。
抽水馬桶是誰發明的,連許多專家也說不清。一種說法是15
96年英國貴族約翰·哈靈頓發明了第一個實用的馬桶——一個有
水箱和沖水閥門的木製座位,在此之前,不少人總是去最近的大
樹下和小河裡就地解決。盡管哈靈頓發明了馬桶,但由於排污系
統不完善而沒能得到廣泛應用。1861年,英國一個管道工托馬斯
·克萊帕發明了一套先進的節水沖洗系統,廢物排放才開始進入
現代化時期。
❺ 坐便是誰發明的
座便,俗稱馬桶。《西京雜記》上說,漢朝宮廷用玉製成"虎子",據說這種"虎子"也是受高祖劉邦以儒生之冠當溺器而受到啟發才發明出來的。
馬桶及人坐的桶,為什麼要叫馬桶?這要追溯到北宋時期歐陽修的《歸田錄二》中的"木馬子", 這是對於馬桶最早的文字記載。至於馬桶的歷史,這得從漢朝說起,《西京雜記》上說,漢朝宮廷用玉製成"虎子",由皇帝的侍從人員拿著,以備皇上隨時方便。這種"虎子",就是後人稱作便器、便壺的專門用具,也是馬桶的前身。據說這種"虎子"也是受高祖劉邦以儒生之冠當溺器而受到啟發才發明出來的。
關於"虎子"的發明還有另外一種說法,也與皇帝有關。相傳西漢時"飛將軍"李廣射死卧虎,讓人鑄成虎形的銅質溺具,把小便解在裡面,表示對猛虎的蔑視,這就是"虎子"得名的由來。可是到了唐朝皇帝坐龍庭時,只因他們家先人中有叫"李虎"的,便將這大不敬的名詞改為"獸子"或"馬子",再往後俗稱"馬桶"和"尿盆".以後的發展,如我們所見,不管怎麼演變,基本擺脫不了盆形和桶形的外觀。
而現在我們用的多為抽水馬桶,而其由來則是在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時代(公元1558年-1603年),英國有一位名叫約翰·哈林頓的教士,在因為有傷風化的罪過被流放,在流放期間,他在流放地設計出了世界上第一隻抽水馬桶。抽水馬桶由以下主要部分組成:進水管、出水管、滲水管、水塞(進水和出水)、浮球、放水旋鈕及杠桿、補水機關、水箱、便池(便池有連通水箱的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