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明三分球

發明三分球

發布時間:2021-09-29 13:58:27

㈠ 什麼是三門球,是誰發明

一、三門球概況:
九十年代末,江蘇省海安縣學生體育協會針對一些學校場地條件差、器材比較貧乏、學生人數多等實際狀況,研究開發了一項新穎別致的能在城鄉學校普遍開展、適合廣大青少年身心特點的球類運動——三門球運動。三門球運動作為一項新興運動項目,在體育教學、課外活動和訓練競賽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應用,既豐富了學校體育教育,又豐富了學生課余體育生活。
三門球運動是在綜合了橄欖球、手球等多種球類運動特點的基礎上,設計出的一種讓三個隊同在一個設置有三個等距離球門的圓形場地上用手打球,以將球有效的射入對方任何一個球門得分為目的而建立起具有攻二防二的獨特競賽體系的新型球類運動。之所以能迅速為廣大青少年學生和體育工作者所接受,主要是因為該運動具有鮮明的實用性、益智性和較強的觀賞性。
實用性主要表現在:
1、它的技、戰術不太復雜,簡便易學,稍微了解基本規則就能上場比賽,在游戲對抗中享受樂趣,同時在運用中掌握基本的技、戰術。
2、它對全面發展青少年的身體素質有較大的價值。由於對抗激烈,攻守轉換快速突然,防守陣營的聯合轉化不斷,需要在各種距離和復雜狀況下運用各種方式射門,必須具備較強的身體素質和體能。而棱形球體反彈方向捉摸不定,攻守轉換的瞬息變化,對於培養學生快速反應能力和靈活性有明顯作用。
益智性是該運動的又一特性。它始終處在一個三方較量的態勢之中,三個隊都想獲勝,矛盾尤顯尖銳和復雜。在比賽中要斗勇,更要鬥智,既要本隊團結協作,又要隨時准備聯合兩隊中任何一方來阻止另一隊的進攻。在反復的對抗中,參與著積極而深刻的審時度勢,靈活而周密的運籌角逐,無疑有利於智力,提高思維的整體意識和應變能力。
三門球運動具有較強的觀賞性。由於三門球運動對抗激烈,變化多端莫測,對抗形式獨特,計分方法別致以及競賽結果不可預知等因素,這就對三門球產生了新奇和刺激,富有現代的氣息,場面激烈耐看,符合現代人的欣賞品位和心理。
二、三門球運動:
三門球運動由奔跑、投射、跳躍、抱攔、擺脫等動作構成的技術體系,在戰略思想指導下通過戰術組合而成,能促進身心健康及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
三門球技術包括進攻和防守兩大部分。進攻技術包括射門、傳接球和擺脫等。防守技術包括防守對手、封搶打斷球以及抱攔等。
三門球戰術同樣包括進攻戰術和防守戰術兩大體系。進攻戰術包括進攻的基礎配合、快攻、佯攻與轉移等,而進攻戰術形成的掩護、突破分球、轉移、交叉換位等正是構成全隊進攻戰術的基礎。防守戰術則包括防守的基礎配合、協防、防快攻等,合圍、堵截、區域協同等乃是防守戰術形成的基礎。
三、三門球場地:
三門球球場的半徑為12-15米。在球場圓周界線上等距離設有三個白色球門,兩球門中點的直線據離為25.98米。球門後安裝白色球網。球門寬2米,高1.6米(或寬1.8米、高1.4米)。球門橫梁正中分別安裝長0.5米、高0.15米的紅、綠、黃標志牌。球場中央設有半徑3米的中圈。每個球門前設有一個以球門底線中點為圓心,4米半徑的禁區。在每兩個球門之間界線的中點外1米處,設高1.6米的分界旗。分界旗為等腰三角形,底邊長0。6米,高0.3米。在紅、綠兩球門間為紅、綠色,在綠、黃兩球門間為綠、黃色,在黃、紅兩球門間為黃、紅色。三門球運動所用球為正三棱體,棱長0.16米或0.12米),頂部為弧形,用皮革製成,可充氣,重量不少於250克,不多於300克(或200克至250克)。
四、三門球比賽:
三門球比賽共分三節,每節10分鍾。兩節之間休息5分鍾。每隊出場5 名球員。每節開始由裁判員在中圈擲球,獲得球的一隊為進攻方,其餘兩隊均為防守方。進攻方可將球向場上任何方向傳遞、滾動或持球跑動,以射門得分為目的。每場次參賽各方的基礎分均為100分,進攻方每射中一次則防守方分別被扣減2分(被球直接進進球門的一方)和1分(協同防守的一方)。某方球門被攻破後,由該方在門前禁區內發球繼續比賽。防守方則通過搶斷、封堵球、抱、拉持球隊員的軀干或上肢,圍擋進攻隊員的跑動來阻止進攻方射門。每節比賽結束,按順時針方向輪換場地,輪換場地時要更換分界旗和球門上的標志牌,最後以全場比賽得分多少確定勝負。

㈡ 籃球比賽中的1分2分3分球 具體來說 是按什麼來分的

籃球比賽中的得分:

1分:一般為罰球得分,即犯規造成的罰球,每罰進一個,得一分。

2分:即三分線內的進攻得分。

3分:三分線外的進攻得分。在投籃過程中起跳時腳要在三分線以外,不可踩三分線,落地時是可以在三分線以內的。

(2)發明三分球擴展閱讀

籃球比賽的標准場地長28米、寬15米,四條界線外至少2米處不得有任何障礙物,如在室內則天花板的高度應至少為7米。球場分中線、前場和後場,中線上的中圈和前、後場罰球區罰球線上的兩個半圓半徑均為1米80。籃圈下面的矩形為限制區,通常稱禁區。前、後場內的拱形弧線外的地區稱3分投籃區,在拱形弧線外投籃命中得3分。

籃球,英文(basketball),起源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是1891年12月21日由詹姆士·奈史密斯創造,是奧運會核心比賽項目,是以手為中心的身體對抗性體育運動 。

1891年12月21日,由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現譯名為美國春田大學,Springfield College)體育教師詹姆士·奈史密斯發明 。1896年,籃球運動傳入中國,並且2002年姚明以狀元的身份入選NBA,開啟了中國籃球新的狂潮。

1904年,聖路易斯奧運會上第1次進行了籃球表演賽。1936年,籃球在柏林奧運會中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開始,職業選手可以參加奧運會籃球比賽。

當今世界籃球水平最高的聯賽是美國籃球職業聯盟(NBA)比賽。

代表中國的水平最高的聯賽是中國職業籃球聯賽(CBA)比賽。

㈢ 發明或者引進三分球規則的最初意義是什麼

競技多樣化

㈣ 三分球大師

時至今日,我們本不應該再提起丹尼斯-斯科特的名字,因為他在NBA打球的時候,只能算作二流球員。但是,在1995~1996賽季,他投中了267個三分球,並在1996年魔術隊與鷹隊的一場交鋒中,投進11個三分球。在當時,這兩個數字刷新了NBA的歷史紀錄,也就是說

,無論丹尼斯-斯科特是不是耀眼的明星,他的都將作為NBA歷史的推動者,而為後人銘記,正如斯科特本人所說:「幸好NBA官方有紀錄,他就像不說話的獎杯。等我到了晚年時,當有人問我『你真的打過NBA嗎?』我就可以回答他『沒錯,你可以去查查紀錄』。如果我的孫子問我『哦,爺爺,你是騙我的吧,你怎麼可能打過NBA?』我也可以告訴他『嘿,小傢伙,去查紀錄。』」

在NBA五十幾年的漫長歷程中,隨著技術統計項目的不斷增加,留下了各式各樣的紀錄,本文追憶的,只是幾個具有典型意義的單場個人進攻紀錄。

得分紀錄 張伯倫:100分

1962年3月2日,維爾特-張伯倫作為費城勇士球員,在與紐約尼克斯隊的一場常規賽中,一人砍下100分。這一紀錄,被後人公認為NBA歷史上最難逾越的傳奇,而誕生這一紀錄的那場比賽,也被奉為NBA最偉大的比賽之一。

1962年,張伯倫住在紐約。據知情者回憶,比賽當天,張伯倫是下午從曼哈頓坐火車到費城,然後又搭乘勇士隊的巴士到達赫爾希體育館。在比賽前,他跟另外幾個人玩了一陣子電子游戲。當時,游戲機上的歷史最高得分是1800分,勇士老闆里赫曼就此還跟張伯倫打了個賭,說張伯倫刷不掉這個紀錄,結果素來自負的老張鬥志昂揚,一通狂打。最終,當他走出電玩室邁向更衣室時,游戲機上的最高紀錄赫然寫著2100分。事後,有人開玩笑說,正是里赫曼的激將法,讓自己的球隊淪為這一傳奇的尷尬陪襯。

赫爾希體育館位於距費城約100英里的赫爾希鎮,地理位置相當偏僻,共7200個座位,票房慘淡。是役,只有4124位觀眾到場觀戰。

比賽開始了。第一節,張伯倫拿下23分。第二節,張伯倫再添18分。但即便如此,在中場休息時,人們也並未預感到這場比賽將神奇到無可救葯的地步。因為在當時,半場41分的成績,對張伯倫來說還算不得如何神奇。在新秀賽季,張伯倫就曾兩次砍下58分,三個多月以前,他還曾在與湖人隊的比賽(經歷三個加時賽)中狂掠78分。而在這場比賽之前的三場比賽,張伯倫的得分記錄分別為67、65、61分。

真正的恐怖從第三節開始,人們看不出張伯倫有絲毫疲勞的跡象,徹底瘋狂起來。尼克斯隊派出三人盯防張伯倫,並不斷用「砍張戰術」,但換來的只是張伯倫變本加厲地發作。第三節比賽結束時,張伯倫已經得到69分。第四屆比賽開始後,張伯倫順利斬落5分,這時球館內開始躁動,比賽已經失去其固有的意義,場上的其他球員都失去了對比賽的真切感覺,而變成了張伯倫演繹其職業生涯華彩篇章的道具。在現場解說員的煽動下,所有球迷都開始為張伯倫的得分計數。「74!76!……82!84!……90!……」——張伯倫每次投籃入筐,球迷都會齊聲高喊張伯倫的即時得分,聲音響徹球館。當現場球迷喊出「98」時,距離比賽結束也恰巧還有98秒,這時隊友將球傳給身處內線的張伯倫,張伯倫出手投籃,球彈筐而出,他迅速躍起搶下前場籃板球補投,仍舊不中,但隊友拉肯比爾再次抓下籃板球,然後迅即將球分給魯克里克,此時,距離比賽結束還有不到一分鍾,全場球迷起立吶喊,球館爆棚。張伯倫躋身籃下,魯克里克冷靜地將球傳入,張伯倫得球後,霸王硬上弓,徑直起身扣籃——100分!就在皮球被扣進籃筐的剎那,球場「暴亂」開始了,亢奮的球迷涌進球場,比賽被迫中止。由於當時沒有電視轉播,就在比賽中斷時,記分員波拉克火速抄起電話,激動不已地向媒體宣布:「100分!張伯倫得到100分!」在十幾分鍾的騷亂之後,比賽走過場似的完成了最後46秒,最終,勇士隊以169:147獲勝。張伯倫全場比賽投籃63投36中,罰球32罰28中。賽後,張伯倫對此的解釋只是:「終於得了100分,老天,現在我總算不必像傻子一樣在場上跑來跑去了。」

張伯倫一生留下了數不清的得分紀錄,在NBA單場個人得分紀錄榜上,前四項均為張伯倫創造,分別是1962年3月2日的100分,1961年12月8日的78分、1962年1月13日的73分以及1962年11月16日的73分。而在整個職業生涯中,張伯倫單場砍下50分以上的比賽有118場。

NBA單場個人得分榜

得分 球員 日期 對手
100 費城勇士隊張伯倫 1962年3月2日 尼克斯隊
78 費城勇士隊張伯倫 1961年12月8日 湖人隊(3加時)
73 費城勇士隊張伯倫 1962年1月13日 公牛隊
73 舊金山勇士隊張伯倫 1962年11月16日 尼克斯隊
73 丹佛掘金隊湯普森 1978年4月9日 活塞隊
72 舊金山勇士隊張伯倫 1962年11月3日 湖人隊
71 洛杉磯湖人隊尤爾金-拜勒 1960年11月15日 尼克斯隊
71 聖安東尼奧馬刺隊大衛-羅賓遜 1994年4月24日 快船隊

喬丹:63分&23分

巧合的是,邁克爾-喬丹職業生涯的單場最高得分與最高籃板球是在同一場比賽里創造的,那是1990年3月公牛隊與騎士隊的一場常規賽,喬丹拿下69分、18個籃板球,力助己隊客場狂勝。雖然69分與張伯倫的100分之間差距甚大,甚至排不到NBA單場個人得分榜的前八。但可以肯定的是,在NBA高速發展的進程中,不同時期紀錄間的含金量並不等同。而真正屬於喬丹的單場得分紀錄誕生於1986年季後賽,在公牛與凱爾特人的第五場系列賽中,喬丹獨得63分。雖然在歷經兩個加時賽後公牛最終落敗,但63分已經創造了新的NBA季後賽單場得分紀錄。

季後賽個人得分紀錄

得分 創造者 時間 比賽
單場最高得分 69 邁克爾-喬丹 1986.4.20 公牛VS凱爾特人
半場最高得分 39 斯里普-弗洛伊德 1987.5.10 勇士VS湖人
一節最高得分 29 斯里普-弗洛伊德 1987.5.10 勇士VS湖人
加時賽最高得分 13 克萊德-德雷克斯勒 1992.4.29 開拓者VS湖人

2001年12月31日,喬丹率領的奇才隊在主場98:76大勝網隊,喬丹在比賽中獨得45分。更令人拍案的是,喬丹在上半場最後1分55秒之內連續拿下10分,力保上奇才隊半場結束時以44:41領先。第三節開場後,喬丹又包攬了奇才隊前12分,一舉奠定勝勢。在上半場最後1分55秒赫第三節的前3分55秒的5分50秒內,喬丹所向披靡,9投9中加4罰4中,連續砍下22分,憑一己之力打出一波22:7的得分高潮。而22分距NBA單場個人連續得分紀錄僅差一分。而該紀錄的保持者,正是喬丹本人。那還是在1987年4月公牛與鷹隊的一場比賽,喬丹在比賽中曾連續包攬己隊的23分,並最終砍下61分。

以集體籃球的理念審視,沒完沒了地個人連續得分固然不是一個值得推崇的打法,也只有在典型意義上的個人球隊,球員才有可能完成這樣的紀錄。時隔15年,年近不惑的「飛人」仍能企及這一紀錄,彷彿在暗示命運就像圓圈兒,當年喬丹率領年輕的公牛孤軍奮戰,包辦一切,而在歷經了數載的王朝偉業之後,喬丹又重新陷入孤獨的境地,在華盛頓千里單騎。

科比:13場&9場

2003年2月25日,洛杉磯斯台普斯中心,在湖人與快船的同城之戰,科比-布萊恩特得到32分,率隊獲勝,但其連續9場比賽得分不低於40分和連續13場比賽得分不低於35分的個人紀錄戛然而止。連續單場個人得分記錄所能反映的關鍵,是一個球員得分能力與穩定性。

盡管與張伯倫連續14場比賽得分不低於40分的NBA紀錄還很遙遠,但科比還是追平了喬丹1986~1987賽季連續9場的紀錄。而連續得分不低於35分的紀錄,已經比喬丹在1986年連續10場的紀錄多出3場。這一系列個人紀錄的誕生,成為科比與喬丹賽場價值的一次重要的量化比較。

創造者 場數 時間段
連續得分超過50分 威爾特-張伯倫 7場 1961.12.16~1961.12.19
連續得分超過40分 威爾特-張伯倫 14場 1961.12.8~1961.12.30
連續得分超過30分 威爾特-張伯倫 65場 1961.11.4~1962.2.22
連續得分超過20分 威爾特-張伯倫 126場 1961.10.19-~1962.1.19

詹姆斯:41分

2004年3月28日,勒布朗-詹姆斯包辦騎士隊最後10分,並在緊要關頭幫助騎士完成逆轉,最終以107:104力克網隊,結束四連敗。當然,這場比賽之所以為人銘記,關鍵並不在於最終的勝負,而在於詹姆斯的個人表現。是役,詹姆斯拿下創職業生涯新高的41分,並因此成為NBA歷史上單場得分達到40分的最年輕球員。他全場29投15中,罰球線上10罰10中,還順帶著創造了個人職業生涯的另一項新紀錄——13次助攻。在此之前,得分超過40的最年輕球員的紀錄保持者是克里福德?羅賓遜,那還是1980年3月9日,他在20歲生日前4天為活塞隊拿下45分。而詹姆斯拿下41分時,只有19歲零87天。雖然在新秀賽季,勒布朗?詹姆斯並沒能像「魔術師」約翰遜當年那樣技驚四座摘得總決賽MVP,甚至沒能帶領球隊打入季後賽,但畢竟他才只有19歲。對19歲時的加內特、科比或麥蒂來說,41分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三分球紀錄

喬丹:6個

1992年6月3日,公牛隊與開拓者隊總決賽第一場,公牛隊坐鎮芝加哥,以122:89狂勝,喬丹得到35分,而這35分中,包括上半場的6個三分球。略顯遺憾的是,喬丹在下半場再也沒能投入一粒三分球。但半場投中6個三分球,已經改寫了NBA總決賽的歷史紀錄。三年之後,肯尼-史密斯在火箭與魔術隊的總決賽中追平了這項紀錄,而且全場投中7個三分球,創造了總決賽單場個人投中三分球數量的新紀錄。那場比賽中,史密斯的手感神奇至極,他在其中一節比賽里就投進了5記三分球,創造了另一項NBA紀錄。1997年6月6日,喬丹的老搭檔斯科特-皮蓬又在公牛對爵士的一場總決賽中投中7粒三分球,追平史密斯的紀錄。

科比:8個&12個

或許,NBA各項紀錄存在真正的魅力就不斷被人遙望、追平,直至打破。前文已經提及,丹尼斯-斯科特在1996年曾在一場常規賽中投入11個三分球,這項紀錄在NBA史冊上塵封了七年之久,才被科比-布萊恩特打破,那是2003年1月,在湖人主場迎戰超音速的一場常規賽。比賽的開始階段,一切都顯得很平靜,甚至第二節比賽過半時,科比尚無三分球入賬。直到距第二節比賽還剩5分28秒時,科比在外線從容地跳投中的,傳奇才開始上演。在第二節剩餘的5分鍾里,科比於三分線外5次出手,全部命中,半場結束時,科比已經連續投中6個三分球。而當時NBA單場個人連續命中三分球的紀錄是8個,由傑夫.霍納塞克在1994年創造。這就意味著,科比只要在連續投中兩記遠投,就可以追平紀錄。但科比渴望的是超越,下半場一開始,他就在外線不斷向對方腹地發起攻擊,當他3投3中後,全場沸騰,一個真正屬於科比-布萊恩特的NBA記錄終於誕生。雖然在三分線外的第10次彈筐而出,但比賽結束時,科比已經射落12記三分球。當斯科特得知自己的紀錄終於被科比打破時,會心地微笑著說:「我能理解科比當時的感覺,當你成為一個真正的射手,當你的手氣突然好得要命,那麼,只有上帝才能逼著你把球投歪。」而對於一場比賽中接連刷新兩項NBA紀錄,科比自己的解釋是:「很難描述當時的心情,我不是一個正規意義上的射手,我從沒想到自己能有這樣的表現,這讓我想起7歲那年在和一幫14歲的孩子打的那場球,那天我得到63分。」

關於三分球的各種紀錄,可謂千奇百怪,但多為射手演繹的絕殺,酷而無趣。最後我們不妨提到其中最搞笑的一項:1996年3月10日,小牛隊球員喬治?麥克勞德在與猛龍隊的比賽中,三分線外連續10次出手,無一命中,創造NBA單場個人連續未中三分球次數紀錄。這樣的紀錄固然滑稽,但或許不算難堪,愈投愈失,愈失愈投,又何嘗不是一種西緒福斯式的勇氣?

助攻

斯科特-斯基爾斯:30次

NBA單場助攻紀錄的保持者是斯科特-斯基爾斯。1990年12月30日,在魔術與掘金的一場常規賽中,他完成了30次助攻。歷史證明,即便不世出的傳球大師埃爾文?約翰遜和約翰?斯托克頓,也未能在職業生涯中追平這一紀錄,而隨著NBA後場職能的日益模糊,純種控衛越來越少,這一紀錄也很可能與張伯倫的單場100分一樣,被歷史永久塵封。

斯科特-斯基爾斯1986年首輪第22順位被雄鹿隊選中,職業生涯又先後輾轉步行者、子彈、76人等隊,可謂顛沛流離。1990~1991賽季,是斯基爾斯一生中最璀璨的時光,那個賽季他場均得到17.2分、3.4個籃板球和8.4助攻,並被評為進步最快球員。但毫無疑問,當審視或評判一名後衛球員的終身成就時,沒有人會將斯基爾斯與庫錫、約翰遜或斯托克頓的名字相提並論。簡單地說,斯基爾斯青史留名的唯一本錢就是那項匪夷所思的助攻紀錄,很多人認為,這項紀錄的產生極具偶然因素,是隊友們神奇的投籃手感成就了斯基爾斯的輝煌。但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細節是,那場比賽不僅成就了斯基爾斯的紀錄,也同時改寫了魔術隊隊史單場最高得分紀錄(155分)。今時今日,我們由此感到的是,當所有隊員都能與隊內的傳球核心達成無間的默契時,一支球隊的攻擊力將多麼可怕。

NBA個人助攻紀錄

常規賽 季後賽 總決賽
次數 保持者 次數 保持者 次數 保持者
全場 30 斯科特-斯基爾斯 24 埃爾文-約翰遜、約翰-斯托克頓 21 埃爾文-約翰遜
半場 19 鮑勃-庫錫 15 埃爾文-約翰遜、道克-里弗斯 14 埃爾文-約翰遜
一節 14 約翰-盧卡斯 11 約翰-斯托克頓 8 鮑勃-庫錫
埃爾文-約翰遜
羅伯特-瑞德
邁克爾-庫泊

罰球

奧尼爾:11罰

1993年4月25日,邁克爾-威廉姆斯在常規賽最後一場比賽中,連續罰中第84球,打破了連續罰中79球的NBA罰球紀錄。對射手來說,追趕先輩留下的罰球紀錄,就意味著要在一兩個月的時間內從不將球罰失,幾乎忘記上次罰丟皮球是何年何月。上賽季,當今聯盟頭號罰球手斯托賈克維奇就曾連續罰進六十幾球,直到季後賽與森林狼的生死大戰時,才開始掉鏈子,以至備受指責。由此可見,保持連續罰球入筐固然是種單調抑鬱的苦行,但在罰球的紀錄中,還有另一種鮮活的精彩,那就是比誰能連續罰失最多的皮球。

自老尼爾森發明「砍鯊戰術」之後,此法便在江湖上廣為流傳,並在不同人手上演繹出不同版本,正所謂「百花齊放,百家爭砍」。但可以肯定的是,歷史上最成功的一次砍鯊行動屬於超音速隊。在超音速與湖人的一場比賽中,超音速在佩頓的帶領下全民砍鯊,最終客場103:95斬落湖人。雖然此役拿下26分、17個籃板球,但人們仍將敗因歸之於奧尼爾,因為整場比賽,他在罰球線上11罰盡失。賽後,一貫標榜關鍵時刻每罰必中的奧尼爾仍舊嘴硬:「也許是我太較真了,我還得更加集中注意力。在訓練中我做得不錯,我現在只需要把練的東西在比賽中體現出來就行了。」 如此成績,也刷新NBA單場個人罰球吃鴨蛋的最高紀錄,而原紀錄保持者,正是另一位籃下聚無霸張伯倫,在1960年與活塞隊的一場比賽中,他全場10罰10不中。

㈤ 三分線是誰發明的

三分線最早起源於美國的abl,1961-63年,後來被aba(1967-76)所採用,而nba直到1979-80賽季才正式引入三分球,那時的三分球還只是「例行賽的實驗品」三分球給了nba很大的影響,到1980-81賽季nba就完全接受了三分球制度,只是在1994-95賽季和1995-96賽季有一些小小的變化,那兩個賽季的三分線距離都是22英尺。(fiba在1984年的國際賽中也引入了三分球,三分線的距離是20英尺6寸,約6.25米。)所以說籃球運動不是一開始就有三分線的,且nba比國際賽早開始使用三分線。

㈥ 後撤步三分球是哈登獨創嗎

防守范圍的擴大,之前三分球的投籃方法大多是接球跳投或者干拔三分。隨著庫里將運球偷三分這一技術發揚光大,小球的盛行,使得聯盟其他球員也重視三分,防守往往擴的很大。哈登本身投籃感覺就好,持球後撤步三分漸漸成為其殺手鐧。一方面源於身體,哈登投籃時候跳的不高,需要與防守球員拉開空間,其出手速度也不像庫里那樣快,後撤步可以為其拉開空間,從容出手。再者哈登協調性好,歐洲步本身需要好的節奏和協調性,哈登學歷後撤步也就駕輕就熟。像同時期的庫里三分是出手快,威少是跳的高,杜蘭特是長的高、出手點高,那哈登就只有後撤步獲得空間了。

別人的好防,哈登的上賽季都流行,背手防守了,這賽季就變化了,成真投了,而且這樣,造的三分犯規也多。實際上,還是庫里的有難度,為了防干擾。哈登屬於喜歡你干擾。現在真正厲害的是杜蘭特的,他那種是真夠不到的,全靠自己手感防自己。所以現在來說,頭條這么多說哈登第一人的還是不現實。大哥,二哥,天賦確實比哈登好,庫里也比哈登強,更何況還有個老詹,老詹也是他要得分你擋不住的,而且靠譜程度要高。

哈登的後撤步和別人的有點不一樣,首先,你可以留意下,哈登准備後撤步之前一直在做原地胯下運球,並作一個沉肩突破的假動作,如果防守人稍微一後退,並且重心後移,那麼哈登的後撤步投籃就上演了,當然,哈登的後撤步速度遠比其他球員快,如果防守人不吃假動作,那麼抱歉,哈登就會突破你直沖籃下上籃或者給外線分球再或給籃下張嘴等候多時的餅曼巴喂餅

㈦ NBA中的進攻24秒、三分球、搶斷、蓋帽分別是哪一年出現的

進攻24秒
1954年,丹尼「發明」了延用至今的24秒進攻時限。他憑著這一項跨時代的發明,徹底改變了NBA比賽的面貌,也因而進入了籃球名人堂。
話說NBA成立的前9年都沒有進攻的時限的規定。由於競爭越來越激烈,勝負越來越重要,各隊的節奏也就越來越慢,1951年,NBA終於出現了史無前列的19比18的比分。老闆們都知道再這樣下去只是等死而已。有誰想看一場48分鍾兩隊只得37分,卻大了兩個多小時的比賽?
丹尼跟總裁表示,棒球沒局有三人出局,橄欖球有四碼進攻,只有籃球完全沒有進攻上的限制,愛拖多久就拖多久,必須找出解決的辦法。他建議,1954年夏天開會研究解決方案。
丹尼本人並不打籃球,但是他非常熱愛籃球。研究過許多場比賽的技術統計後,他發現,每一隊平均每場出手投籃次數約為60次。也是說,兩個隊一場比賽要出手120次左右,每場球48分鍾乘以60秒等於2880秒。2880秒除以120,剛好是24秒。
但這也只是丹尼的個人意見,他認為進攻時限設20秒或30秒也可以。但眾家老闆覺得丹尼的建議十分合理,紛紛表示:「丹尼,既然這是你的注意,那就24秒吧。」
丹尼集合各隊的老闆,找來球員示範,讓大家看看,設有24秒進攻的球賽到底怎麼回事。當時還沒有24計時器,丹尼用自己的手錶計時,只要24秒一到,就喊「stop!」,進攻隊必須交出控球權。令人驚訝的是,球賽進行十分順暢,球員不但不需要慌張出手,甚至還可以利用24秒完成很不錯的戰術。

㈧ NBA解說中「Downtown」指的是三分球,這種說法有什麼來歷嗎

Downtown意為三分線以外。downtown這個英語是來自於《NBA爆灌王》。

《NBA爆灌王》《NBA爆灌王》在2010年11月17日全球上市,將推出Xbox 360版和PlayStation 3版,不僅包括公布過的三種模式,而是以完整豐富的游戲內容呈現,更首度以高畫質呈現這款經典游戲,還將提供在線游戲機制。

Downtown本意是很遠的鄉村的意思,形容投球距離很遠,難度較大。

(8)發明三分球擴展閱讀:

其他籃球術語:

1、球員分工

Center 中鋒[1]

Power Forward大前鋒

Small Forward 小前鋒

Shooting Guard 得分後衛

Point Guard 控球後衛

Frontline 前鋒球員(包括大前鋒,小前鋒,中鋒)

Backcourt 後衛組合(包括控球後衛及得分後衛)

One-guard 控球後衛

Two-guard 得分後衛

Swingman 可兼任多個位置之球員

Starter 正選球員(個人)

Starting lineup 正選球員(球隊)

Backup 後備球員

Bench (指全體)後備(替換,支援)球員

Bench player(指個人)後備(替換,支援)球員/板凳球員

MVP (most valuable player)最有價值球員

Sixth man 第六人

Rookie 新秀球員

Sophomore 第二年打NBA球員

Veteran 資深球員

Head Coach 總教練(主帥)

Assistant Coach 助教

Trainer 球隊訓練員

General Manager 球隊總經理

Mascot 球隊吉祥物

2、投射方式 Action

double pump拉桿式投籃

alley-oop空中接力

make the basket(score a basket) 投球得分

layup 上籃

driving to the hoop帶球上籃

reverse lay-up 反手上籃

finger roll 挑籃

slam nk 強力入樽(灌籃,扣籃)

monster nk 瘋狂入樽(灌籃,扣籃)

reverse nk 反手入樽(灌籃,扣籃)

following nk 跟進入樽補籃(另加進攻籃板一個)

tip shot 補籃(另加進攻籃板一個)

jump shot 跳射投球

bank shot 擦籃板

hook shot 鉤手射球

sky hook 天鉤(Jabbar's)

fade away 後仰式投射 (Jordan's)

run and gun 邊走邊射(Nash's)

three-point play 投進2分球後因被犯規得到罰球再罰進一分

four-point play 投進3分球後因被犯規得到罰球再罰進一分

perimeter shot 中距離投射

set shot 座地炮投射 立定投籃原地投籃

three-point shot (shoot behind the arc) 三分投射球

㈨ 足球中的三分球什麼意思

是你在3個人面前先分球,然後在射門,球進了,就叫三分球

㈩ 三分球是由誰最開始提出的

3分球是起源於ABA的東西,在剛引進NBA時許多球員都有些抵觸,認為這種街頭籃球一般的東西不應出現在NBA這個閃耀的賽場上,但時至今日,3分球已經深入大家的心中,然後就是庫里,這個3分球的代言人,超遠3分絕殺雷霆。

閱讀全文

與發明三分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