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瀝青路是誰發明的

瀝青路是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9-29 10:25:33

Ⅰ 瀝青的歷史

考古研究發現,早在前1200年的古典時期的早期,人們已經開始應用天然瀝青,在生產兵器和工具時用瀝青作為裝飾品,為雕刻物添加顏色。特別是在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由於天然瀝青的充足的蘊涵量,瀝青被廣泛利用。生活在那裡的蘇美爾人 用天然瀝青覆蓋在器皿和船的外面。另外,他們已經開始在粘土磚中使用天然瀝青做結合劑。
這是巴比倫的一條華麗的道路的橫斷面示意圖。燒過的磚由瀝青塗抹過,最上層的石板平放在瀝青抹面上。這種華麗的道路可以算作是現代瀝青混凝土路的先驅。在那一千年的時間里,瀝青的應用范圍得到擴大,以至於在挨近美索不達米亞的印度和歐洲,天然瀝青作為密封材料用於浴池、船、水渠、廁所和河堤。在公元前第七世紀的亞述帝國和巴比倫帝國,瀝青已經在道路工程中投入使用。那時,瀝青作為接縫材料和塗抹材料來裝飾和加固華道。此後,瀝青作為水泥一樣的結合劑被用於建造中國的長城和巴比倫空中花園的密封工程。
羅馬帝國時期,瀝青被稱為「猶太瀝青」(Bitumen Iudaicum, Judenpech)。公元前100年,龐貝古城的羅馬大道使用瀝青填充接縫和塗抹外層。 羅馬帝國衰落後,中世紀時期開始。在此期間,瀝青失去了它曾經的輝煌。人們在過去一千年中的積累的使用瀝青的經驗幾乎遺失殆盡,直到十八世紀人們才開始重新開始學習使用瀝青。在公元1000年的阿拉伯人開始從天然瀝青 (Naturasphalt) 中提取瀝青 (Bitumen) 。方法是加熱天然瀝青 (Naturasphalt) 直到瀝青 (Bitumen) 從中析出。
與作為建築材料不同,15世紀時在中南美洲的印加帝國,人們把瀝青用作醫葯用途。1595年3月22日,Walter Raleigh在探險途中於特立尼達島發現了一個天然瀝青湖。直到今天人們還在用這種自己從地下冒出的瀝青修築道路。 Eirini d'Eyriny於1721年寫的博士論文的封面1712年,希臘醫生Eirini d'Eyriny在瑞士的Val de Travers發現了儲量巨大的瀝青礦。一開始他只是對瀝青的醫葯用途感興趣。但是由於瀝青作為工程材料的優良特點,他最終於1721年寫成了他的論文《關於瀝青的博士論文》(Dissertation sur L'Asphalte ov Ciment Naturel)並開始為現代瀝青工藝的研究奠定基礎。之後的三百年間 (1712年-1986年),不知有多少瀝青通過位於Val de Travers的總長度超過100公里的如迷宮般錯綜復雜的礦井隧道, 被開采出來並銷往世界各地。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瀝青的豐富多彩的運用被擴大到屋頂防水層的密封。當時,用瀝青加固路面還很昂貴,以至於只有富人專用的道路才能使用瀝青加固面層。 瀝青第一次被使用在橋樑上是在Sunderland的一座木橋上用作瀝青路面安裝。
1810年,在里昂,瀝青瑪緹質鋪層被首次運用。十年以後在熱那亞發展出了現代瀝青油毛氈的前身並且獲得成功的運用。基於廣泛的嘗試,在1837年,瀝青工藝被證明可以運用在公路工程上。1839年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發現通過重新加熱可以使瀝青再利用的方法。
1838年在普魯士的漢堡出現第一條被鋪上瀝青的道路。1851年,從 Travers 到巴黎的公路上有78米長的部分鋪上了瀝青面層。僅僅20年後,巴黎幾乎被完全鋪上瀝青,不久之後這種情況發展到差不多歐洲所有的大城市。
隨後,堅韌的瀝青瑪緹脂發明;1842年在奧地利的因斯布魯克,澆注瀝青被發明並於不久之後成功應用於道路工程施工中。基於瀝青具有類似混凝土的特性,1853年由Léon Malo提出了瀝青混凝土的概念。為了得到足夠的壓縮比,1876年人們開始用碾壓的方法壓縮瀝青混凝土。
在20世紀初,伴隨著工程給材料價格的持續下降,瀝青展示出更多的意義。1907年,第一個瀝青混合料構件在美國投入使用。1914年,為了獲得更好的折射率,人們在柏林第一次看到了瀝青路面的賽車車道,
緊接著瀝青在道路工程中的應用,1923年,瀝青應用於水壩的密封。為了加速施工進度和改良構件,1924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進行了第一次的道路完工驗收檢測。為了確定建築材料的質量,接下來的幾年中很多測試程序得到發展。這些程序直到今天依然有效的運用於交通工程的研究、設計和具體施工當中。1936年發展發明了 Ring und Kugel-Versuch,一年後發明了Brechpunkt nach Fraa&szlig,1941年發明了馬歇爾測試 (Marshall-Test)。
通過專門的添加劑,1950年起,在低溫狀態下進行瀝青施工成為可能 (被稱為冷瀝青)。為了確定合適的瀝青結構厚度,1959年,在奧地利發展了通過同位素進行無干擾研究的方法並得到成功驗證。
為了使機場的飛機跑道盡快投入使用,1963年在英國出現了乾式瀝青施工工藝。不久後的1968年第一次出現了瑪緹質瀝青施工。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在美國開始實踐瀝青回收再利用。為了更好的密封效果,1979年開始在垃圾堆場工程中使用瀝青。

Ⅱ 哪個國家發明了瀝青

瀝青是天然形成的 誰提煉出來的石油誰就是瀝青的發明者 至少現在的答案是這個 還有就是湖瀝青 特立尼達湖瀝青 特別的硬 能在上面開車 軟化點很低

Ⅲ 瀝青透水混凝土是誰發明的

德國引進!

Ⅳ 瀝青湖最早是由誰發現的

據說,瀝青湖最早是由一位名叫沃爾特·雷利的英國探險家發現的。1595年,他乘船航行到特立尼達島南海岸時,發現從岸邊沙地里流出一種黑色的物質。當他把這種物質塗抹在船體裂縫上後,發現它起到了良好的防水滲漏作用。他高興萬分,便將這一發現記在航海日記里。從此歐洲人知道了這里有個儲量巨大的瀝青湖,並在19世紀以後對它進行了掠奪性開發。其實,早在這之前許多年,當地印第安人就發現了瀝青的妙用。前些年,考古學家在當地發掘出一座被掩埋在地下的村莊,研究後發現居住在這里的印第安人早在1000多年前就開始用瀝青生火取暖。應該說他們才是瀝青湖最早的發現者,而沃爾特·雷利只不過是最早對瀝青湖進行文字記載的人。

瀝青湖中的瀝青,受太陽熱烤後,質地變硬,人可在上面行走。

Ⅳ 瀝青什麼時候用於公路。發展史介紹下啊

瀝青路面發展綜述

1、瀝青路面發展歷程:約在公元600年前,在巴比倫修了第一條瀝青路面,但是這種技術不久就失傳了。在1712年以瑞士發現岩瀝青為契機,隨後在德、法等國相繼發現。1850年前後,法國首先把岩瀝青用於道路路面,1854年在巴黎修築了接近現在的薄層瀝青路面,可以稱之為熱鋪岩瀝青路面之始。當時被利用的岩瀝青,是滲透有6~10%瀝青成分的石灰岩,把它碎成細粒,加熱攤鋪碾壓,既成瀝青路面。最大粒徑為2.5mm,通過0.074mm的粉粒達到40%以上,成為當時先進的路面結構。
美國到1850年以後才從法國、瑞士輸入大量岩瀝青,以東部為中心開始修築岩瀝青路面,至1900年在紐約市有記錄可查者僅為25000m2。1871年E.J.Desdment在紐約市把砂、碎石、特尼里特湖瀝青用以鋪築瀝青路面獲得成功,並且獲得施工專利,這是近代熱鋪湖瀝青路面之始。1872年華盛頓市把過去岩瀝青路面施工法和應用石灰石粉、砂、摻以湖瀝青及石油殘渣油的施工法做比較,證明兩者都能適應當時的交通要求。這可以說是岩瀝青與湖瀝青修築試驗路面的先例。試驗路使用情況成為路面材料從岩瀝青轉為湖瀝青的依據,這也是石油殘渣油應用於路面的開端。
1885年發明以汽油為動力燃油的汽車,1887年發明氣壓輪胎,汽車工業興起。由於汽車荷載與馬車不同,為了適應荷載的需要,當年美國又在石粉、砂、湖瀝青混合料中加入了碎石,發明了Warrenitebitulithic路面,即下層為粗級配瀝青混凝土與上層瀝青砂兩層攤鋪一層碾壓而成的雙層式瀝青混凝土路面,這是瀝青混凝土路面的由來。到1905年美國Topeka市產生了Topeka路面作為磨耗層,使瀝青路面結構更趨完善。
1911年美國最高法院作出裁決,允許各汽車廠可以自由製造汽車,交通運輸正式進入汽車交通時代,對路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1920年出現了瀝青混凝土最初試驗法——Hubbard-Field方法。1930年生產了瀝青路面攤鋪機,1934年開始修建高速公路,從此,瀝青路面成為現代高等級路面的主要形式。

2、瀝青路面在我國發展情況:我國在1935年使用進口瀝青在南京附近瀝青路面試驗路段;1941年又在滇緬公路修築了瀝青雙層表面處治155km; 戰爭勝利後又在寧杭公路修築了瀝青貫入式及雙層瀝青表面處治等瀝青路面。到1949年前夕我國公路上有高級、次高級路面總計約315km。
新中國建立後公路建設有了較大的發展,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我國公路建設速度、質量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著相當大的差距,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我國公路建設數量和質量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正在縮小。下表為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公路里程發展情況。到2000年底我國公路里程已經達到167.98萬公里,到2001年底我國高速公路里程達到19453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根據掌握的資料[3],20世紀90年代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表層結構多為LH、AC、AK、SAC結構,在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隨著人們認識的深入,結合高速公路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認為應該改進抗滑表層的結構形式,因此,有相當一部分表層採用SMA,在國內SMA屬於一種相對較新的路面結構形式

Ⅵ 什麼年代中國開始出現柏油馬路的

中國上海在1920年代開始鋪設瀝青路面。1949年以後隨著中國自產路用瀝青材料版工業的發展,瀝青路面已廣泛應權用於城市道路和公路干線,成為目前中國鋪築面積最多的一種高級路面。

據考古資料,印加帝國在15世紀已採用天然瀝青修築瀝青碎石路。英國在1832~1838年之間,用煤瀝青在格洛斯特郡修築了第一段煤瀝青碎石路;法國於1858年在巴黎用天然岩瀝青修築了第一條地瀝青碎石路;到20世紀,使用量最大的鋪路材料為石油瀝青。


(6)瀝青路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瀝青路面通常用於鋪築路面的面層,它直接受車輛荷載作用和大氣因素的影響,同時瀝青混合料的物理、力學性質受氣候因素與時間因素影響較大,因此為了能使路面給車輛提供穩定、耐久的服務。必須要求瀝青路面具有以下幾個重要的特徵:

1、瀝青路面具有高溫穩定性。

2、瀝青路面具有低溫抗裂性。

3、瀝青路面具有水穩定性。

4、瀝青路面要具有耐疲勞性。

Ⅶ 瀝青路的由來

「馬路」是由碎石鋪設的,路中央略高而且光滑平坦,這樣利於雨回水流淌到路邊,不影響交通答。後來,人們用瀝青鋪塗在上面,稱之為「柏油路」。但大多數人還是習慣叫「馬路」。「馬路」既然不是「專供馬走的路」,那麼,這個名稱是怎麼來的呢? 原來,在18世紀中期,英國發生了工業革命,工業的發展迫切需要改善當時的交通運輸狀況,特別是陸路交通。為此,蘇格蘭人約翰·馬卡丹發明設計了上面所說的「馬路」。由於「馬路」的出現使得英國不僅水路暢通而且陸路也很便利,這樣,為迅速發展英國工業和貿易往來提供了方便條件。人們取這種路的設計者姓氏,稱這種路為「馬路」,以表紀念。

Ⅷ 公路是誰發明的

有人必有路,走的人多勢必成路,這是真理。不過,這路並非公路。若說公路的歷史,公元前三千年,古埃及人為修建金字塔而建設的路,應是世界上最早的公路。次之是大約公元前二千年古巴比倫人的街道,比我們中國公路要早很多。 公元前五百年左右,波斯帝國大道貫通了東西方,並連接起通往中國的大道,形成了世界上最早、最長的絲綢之路,這可算是二千五百年前最偉大的公路了。 古羅馬帝國的公路曾經顯赫一時,它以羅馬為中心,向四外呈放射形修建了二十九條公路,號稱世界無雙。所以產生了至今人們還常用的外國俗語,「條條道路通羅馬」。 最早時期公路是叫馬路,「馬路」是由碎石鋪設的,路中央略高而且光滑平坦,這樣利於雨水流淌到路邊,不影響交通。後來,人們用瀝青鋪塗在上面,稱之為「柏油路」。但大多數人還是習慣叫「馬路」。 18世紀中期,英國發生了工業革命,工業的發展迫切需要改善當時的交通運輸狀況,特別是陸路交通。為此,蘇格蘭人約翰·馬卡丹發明設計了上面所說的「馬路」。由於「馬路」的出現使得英國不僅水路暢通而且陸路也很便利,這樣,為迅速發展英國工業和貿易往來提供了方便條件。人們取這種路的設計者姓氏,稱這種路為「馬路」,以表紀念。 公路的修建也有個不斷提高技術和更新建築材料過程。最早當然是土路,它易建但是也易壞,雨水多些,車馬多此,便凹凸不平甚至毀壞了。歐洲較早出現了碎石路,這比土 進了一大進。再後出現了磚塊路,也比中國早很多。 在碎石上鋪澆瀝青是公路史上一大突破,這是近代的事了。中國自古有驛站驛路,但是真正第一條較先進的公路,是1906年鋪設的廣西龍州至鎮南關的公路。

Ⅸ 瀝青混凝土的發明者 以及專家

瀝青混凝土不是由某個人發明的,該方面專家也很多無法一一列舉
瀝青混凝土的發展歷史:
1712年,以瑞士發現岩瀝青為契機,隨後在德、法等國相繼發現。1850年前後,法國首先把岩瀝青用於道路路面,1854年在巴黎修築了接近現在的薄層瀝青路面,可以稱之為熱鋪岩瀝青路面之始。當時被利用的岩瀝青,是滲透有6~10%瀝青成分的石灰岩,把它碎成細粒,加熱攤鋪碾壓,既成瀝青路面。最大粒徑為2.5mm,通過0.074mm的粉粒達到40%以上,成為當時先進的路面結構。
美國到1850年以後才從法國、瑞士輸入大量岩瀝青,以東部為中心開始修築岩瀝青路面,至1900年在紐約市有記錄可查者僅為25000m2。1871年E.J.Desdment在紐約市把砂、碎石、特尼里特湖瀝青用以鋪築瀝青路面獲得成功,並且獲得施工專利,這是近代熱鋪湖瀝青路面之始。1872年華盛頓市把過去岩瀝青路面施工法和應用石灰石粉、砂、摻以湖瀝青及石油殘渣油的施工法做比較,證明兩者都能適應當時的交通要求。這可以說是岩瀝青與湖瀝青修築試驗路面的先例。試驗路使用情況成為路面材料從岩瀝青轉為湖瀝青的依據,這也是石油殘渣油應用於路面的開端。
1885年發明以汽油為動力燃油的汽車,1887年發明氣壓輪胎,汽車工業興起。由於汽車荷載與馬車不同,為了適應荷載的需要,當年美國又在石粉、砂、湖瀝青混合料中加入了碎石,發明了Warrenitebitulithic路面,即下層為粗級配瀝青混凝土與上層瀝青砂兩層攤鋪一層碾壓而成的雙層式瀝青混凝土路面,這是瀝青混凝土路面的由來。到1905年美國Topeka市產生了Topeka路面作為磨耗層,使瀝青路面結構更趨完善。
1911年美國最高法院作出裁決,允許各汽車廠可以自由製造汽車,交通運輸正式進入汽車交通時代,對路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1920年出現了瀝青混凝土最初試驗法——Hubbard-Field方法。1930年生產了瀝青路面攤鋪機,1934年開始修建高速公路,從此,瀝青路面成為現代高等級路面的主要形式。

Ⅹ 瀝青路面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存在的

瀝青路面發展綜述 1、瀝青路面發展歷程:約在公元600年前,在巴比倫修了第一條瀝青路面,但是這種技術不久就失傳了。在1712年以瑞士發現岩瀝青為契機,隨後在德、法等國相繼發現。1850年前後,法國首先把岩瀝青用於道路路面,1854年在巴黎修築了接近現在的薄層瀝青路面,可以稱之為熱鋪岩瀝青路面之始。當時被利用的岩瀝青,是滲透有6~10%瀝青成分的石灰岩,把它碎成細粒,加熱攤鋪碾壓,既成瀝青路面。最大粒徑為2.5mm,通過0.074mm的粉粒達到40%以上,成為當時先進的路面結構。美國到1850年以後才從法國、瑞士輸入大量岩瀝青,以東部為中心開始修築岩瀝青路面,至1900年在紐約市有記錄可查者僅為25000m2。1871年E.J.Desdment在紐約市把砂、碎石、特尼里特湖瀝青用以鋪築瀝青路面獲得成功,並且獲得施工專利,這是近代熱鋪湖瀝青路面之始。1872年華盛頓市把過去岩瀝青路面施工法和應用石灰石粉、砂、摻以湖瀝青及石油殘渣油的施工法做比較,證明兩者都能適應當時的交通要求。這可以說是岩瀝青與湖瀝青修築試驗路面的先例。試驗路使用情況成為路面材料從岩瀝青轉為湖瀝青的依據,這也是石油殘渣油應用於路面的開端。 1885年發明以汽油為動力燃油的汽車,1887年發明氣壓輪胎,汽車工業興起。由於汽車荷載與馬車不同,為了適應荷載的需要,當年美國又在石粉、砂、湖瀝青混合料中加入了碎石,發明了Warrenitebitulithic路面,即下層為粗級配瀝青混凝土與上層瀝青砂兩層攤鋪一層碾壓而成的雙層式瀝青混凝土路面,這是瀝青混凝土路面的由來。到1905年美國Topeka市產生了Topeka路面作為磨耗層,使瀝青路面結構更趨完善。 1911年美國最高法院作出裁決,允許各汽車廠可以自由製造汽車,交通運輸正式進入汽車交通時代,對路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1920年出現了瀝青混凝土最初試驗法——Hubbard-Field方法。1930年生產了瀝青路面攤鋪機,1934年開始修建高速公路,從此,瀝青路面成為現代高等級路面的主要形式。 2、瀝青路面在我國發展情況:我國在1935年使用進口瀝青在南京附近瀝青路面試驗路段;1941年又在滇緬公路修築了瀝青雙層表面處治155km; 戰爭勝利後又在寧杭公路修築了瀝青貫入式及雙層瀝青表面處治等瀝青路面。到1949年前夕我國公路上有高級、次高級路面總計約315km。新中國建立後公路建設有了較大的發展,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我國公路建設速度、質量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著相當大的差距,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我國公路建設數量和質量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正在縮小。下表為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公路里程發展情況。到2000年底我國公路里程已經達到167.98萬公里,到2001年底我國高速公路里程達到19453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根據掌握的資料[3],20世紀90年代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表層結構多為LH、AC、AK、SAC結構,在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隨著人們認識的深入,結合高速公路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認為應該改進抗滑表層的結構形式,因此,有相當一部分表層採用SMA,在國內SMA屬於一種相對較新的路面結構形式

閱讀全文

與瀝青路是誰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