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原理舉例

創造原理舉例

發布時間:2021-09-29 09:30:42

1. 發明創造的十大基本原理有哪些

(1)綜合原理。綜合原理是指將研究對象的各個要素進行相應的分離和取捨,使回綜合後的整體具有新特答征的原理。

(2)還原原理。還原原理是指研究已有事物的創造起點,並深入追溯到它的創造原點,再從創造的原點出發尋找各種門路,用新思想、新技術重新創造該事物,從原點去解決問題的原理。

(3)移植原理。移植原理是指把一個研究對象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等運用於其他研究對象之中的原理。

(4)分離原理。分離原理是指把某一對象進行科學分解和離散的原理。

(5)強化原理。強化原理是指利用對某事物進行精練、壓縮或聚焦進行創造發明活動的原理。

(6)換元原理。換元原理是指通過尋找替代物,或通過對代替事物的研究來解決被代替事物存在問題的原理。

(7)迂迴原理。迂迴原理是指通過解決相關的問題來解決特定問題的原理。

(8)組合原理。組合原理是指事物的整體或部分疊加的原理。

(9)逆反原理。逆反原理是指當遇到不能解決的難題時,往往從其相反的途徑卻能順利解決的原理。

(10)群體原理。群體原理是指在發明創造過程中,充分發揮群體智慧和力量的原理。

2. 有哪些物品的創造原理來源於自然

飛機------鳥

3. 簡述創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創造技法如題 謝謝了

http://www.hfczxh.cn/html/2005-10/78.htm

4. 機構創新的原理是什麼,並舉例說明

機構創新的原理通過人與技術相結合的產品配送機制加強了客戶對產品進行組合能力,機構創新但是客戶仍將自作決策並承擔風險。金融創新不會停留在現有產品配送系統的創新上,機構創新現有的和新興的金融機構將通過創造新產品,來實現金融功能的重新整合.

資產管理賬戶將在個人和家庭中流行起來。美國銀行家信託公司的前總裁提出了「財富賬戶」設想,它將一個家庭包括房產價值、退休金賬戶、住宅抵押貸款等全部資產與負俊都合並在一個賬戶中。

機構創新這對個人或家庭在整個生命期間實現最大經濟福利有極大的幫助。如果稅法允許,一個家庭可以從他們的退休金帳戶借款來購買住宅等不動產。如果住宅的價值相對抵押貸款價值增加,這個家庭可用住宅權益(房產的市值超過借款的部分)作抵押,以更低成本借款支付教育和家庭的其他開支。

另一種方式是將產品裁剪或個性化以滿足客戶的特殊需要。考慮年輕夫婦需要儲錢作為子女未來的教育費用。他們將求得財務顧問或財務軟體的幫助,選擇一組包括共同基金或人壽保險的金融產品。

他們根據歷史數據將算出每月需要投資的數額,機構創新並在計劃年度內利率或證券價格發生變化時,對每月的投資額作出調整。金融中介機構也可提供一個投資和保險的組合產品,並根據子女年齡和通貨膨脹狀況作出調整。

(4)創造原理舉例擴展閱讀

金融機構創新主要集中在非銀行金融機構和跨國銀行的發展兩方面。因為各國金融制度不盡相同,對金融機構的設置分工等各方面的要求也各有所側重,金融機構的形式也就不一致。但是,綜合世界各國的金融機構創新的原因不外乎兩個方面:

一是金融自由化的進展使金融機構從「專業化」向「綜合化」方向發展,為各種新的金融機構的誕生創造了條件。

二是西方各國在二戰後初期,根據經濟發展需要對金融體制進行了改組和整編,使得金融機構由「專業化」向「綜合化」轉化。其實質是戰後經濟活動的實際內容發生變化,使得金融機構突破原來的業務分工,在較大范圍內開始綜合經營。

而且實行多種金融業務的交叉,出現了大批新的金融機構。20世紀30年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以後,各國加強了金融管制,防止經濟危機對金融業的影響。特別是二次大戰以後,世界各國金融體系專業化程度得到了加強,對金融業的管理法規也更加嚴密。

80年代新技術革命的進展和資本國際化的形成等因素,促成金融交易的自由化發展,這些都導致了金融法規相應變革,朝著放鬆管制和促進金融自由化的方向發展,這又反過來進一步促進了金融機構的創新。

5. 舉例說明什麼是創造性思維

曹沖稱象和司馬光砸缸
1.卡文迪許與地球的重量
我們腳下的大地是碩大無比的地球。它也是有重量的。但是,要測出它的重量,用什麼做測量工具呢?又由誰把它抬起來稱量呢?英國科學家卡文迪許准備解決這一宏大的科學難題。他想起一個辦法。即牛頓提出的萬有引力定律,就是兩個物體之間引力的大小與兩個物體的重量成正比,與它們之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他想,如果有一個已知重量的鉛球,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是可以測定的,如果引力常數是已知的,就能根據萬有引力定律公式算出地球的重量。但是引力常數當時沒有人能測出來。1750年,19歲的卡文迪許開始向引力常數和地球重量的難題進軍。他先拿兩個鉛球做引力實驗。鉛球的重量是已知的,距離也是已知的,他要先測出它們之間的引力,才能求出引力常數。但是引力是很微小的,要測出引力需要極精確的測量裝置。卡文迪許根據細絲轉動的原理做了一個引力測量裝置,如果它受到引力,就會產生一個力,促使細絲轉動,轉動得越多,說明受到的力越大。盡管卡文迪許的裝置比普通的彈簧秤精確許多倍,但是對於測量微小的引力來說,細絲轉動的靈敏度還不夠大。一天,他看到幾個孩子在玩小鏡子的游戲而深受啟發。孩子們手裡的鏡子,對著太陽在牆上反射出一個個小光斑,小鏡子輕輕轉動一個很小的角度,光斑在牆上便會移動一大段距離。卡文迪許跑回家在他的測量裝置上也安上了一面小鏡子。細絲測力儀受到一點微小的力,它上面的小鏡子就會轉動一個微小的角度,而小鏡子的反射光就會轉動一個明顯的角度。他利用這種放大的辦法,使細絲測量引力裝置的靈敏度大大提高。最終,卡文迪許求出了引力常數,測出了地球與鉛球之間的引力,再反推出地球的重量。他成了世界上第一個測出地球重量的人。卡文迪許在構思測量地球實驗中運用邏輯思維的演繹推理創新思維,通過試驗,實現了對地球的測量,成為第一個測出地球重量的科學家。
2.漢武帝削藩
漢景帝時代,御史大夫晁錯為了鞏固中央政權,消除藩王割據的局面,提出「重本抑末」的政策,為漢景帝所採納,開始削奪各藩王的封地。此舉大大觸犯了劉姓藩王的利益,吳楚等七國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為名,發動武裝叛亂。晁錯被政敵藉此攻擊中傷,為景帝所殺。在中央政權與地方藩王的斗爭中,晁錯的主張是完全正確的。即使不削藩,吳楚七國也會伺機反叛。但削藩確實也更加刺激了他們。漢武帝時期,削藩一事又被提到議程上,但武帝唯恐重蹈「七國之亂」覆轍。這時有一大臣獻策,這次削藩不採取由中央政權將各藩王封地削減剝奪的辦法,而是將其作為藩王們的內部事務處理,實行推恩,即廢除以往封地只許藩王的長子一人繼承的規定,各諸侯王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分封諸子弟為侯。漢武帝採納此建議,下「推恩令」,諸王皆大歡喜,而推恩越廣。封侯越來越多,藩國的封地則越來越小,越來越分散,名存實亡,也無力與中央政權相抗衡。「削藩」在漢景帝時期,受到強烈抵抗,甚至七國武裝叛亂,景帝也不得不揮淚殺晁錯;漢武帝運用辯證思維,舉重若輕,這就是,從變化發展的視角看削藩,採取「推恩」政策,雖然諸王皆大歡喜,但是分封藩王諸多子弟為候,藩國封地日益縮小,名存實亡,最終達到了削藩的目的。

6. 發明創造的事例

1、愛迪生發明的留聲機

愛迪生是美國著名的科學家和發明家,因為他有電燈、留聲機、電影和蓄電池等一千多種發明成果,所以人們稱他為「發明大王」、「魔術師」。

愛迪生最大的功績是發明了電燈,然而在他的發明創造中,最引起當時社會震驚的,莫過於留聲機了。在1877年秋天,愛迪生發明的留聲機轟動了整個紐約,各家報館的新聞記者。

像潮水般地涌來報道這一特大新聞。這一發明一經傳出,激起當時社會急速而巨大的狂熱達數月之久,鐵路特開專車前去參觀,許多人開始不相信這個發明。

疑心他是先在裡面藏了個什麼會說話的東西騙人的,有個教堂的主教用最高速度對著收音盤背誦《聖經》中的一串專門名詞。

當這些名詞一字不漏的從機器中重復出來時,人們才相信這東西確實不是虛假的,並且齊聲稱奇,報紙把留聲機稱之為19世紀的奇跡。

2、電話的發明

貝爾,就是發明電話的人。他1847年生於英國,年輕時跟父親從事聾啞人的教學工作,曾想製造一種讓聾啞人用眼睛看到聲音的機器。

1873年,成為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的貝爾,開始研究在同一線路上傳送許多電報的裝置——多工電報,並萌發了利用電流把人的說話聲傳向遠方的念頭。

使遠隔千山萬水的人能如同應對面的交談。於是,貝爾開始了電話的研究。那是1875年6月2日,貝爾和他的助手華生分別在兩個房間里試驗多工電報機,一個偶然發生的事故啟發了貝爾。

華生房間里的電報機上有一個彈簧粘到磁鐵上了,華生拉開彈簧時,彈簧發生了振動。與此同時,貝爾驚奇地發現自己房間里電報機上的彈簧顫動起來,還發出了聲音。

是電流把振動從一個房間傳到另一個房間。貝爾的思路頓時大開,他由此想到:如果人對著一塊鐵片說話,聲音將引起鐵片振動;若在鐵片後面放上一塊電磁鐵的話。

鐵片的振動勢必在電磁鐵線圈中產生時大時小的電流。這個波動電流沿電線傳向遠處,遠處的類似裝置上不就會發生同樣的振動,發出同樣的聲音嗎?

這樣聲音就沿電線傳到遠方去了。這不就是夢寐以求的電話嗎!貝爾和華生按新的設想製成了電話機。在一次實驗中,一滴硫酸濺到貝爾的腿上。

疼得他直叫喊:「華生先生,我需要你,請到我那裡來!」這句話由電話機經電線傳到華生的耳朵里,電話成功了!1876年3月7日,貝爾成為電話發明的專利人。

3、羅蘭·希爾發明郵票的故事

人類社會的發展,決定了人類單靠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在地球上長期存活下去的。人類需要幫忙,人類需要交流,信息傳遞成了人類生存必需的基本活動之一。

最初是打手勢,之後發明了語言,用馬拉松式的長跑傳遞口信。再以後發明了文字,開始書信傳遞,於是有了古代郵驛。當時的郵資是按郵件運遞路程和信件紙張數量逐件計算的。

即「遞進郵資制」,收費的標准也很高。如果遇到江河泛濫、橋梁坍塌,信件就得多走幾百公里。總計下來,郵資高得嚇人。如此昂貴的郵資,是平民百姓望而生畏。

他們把寄信看成一件奢侈的事情。19世紀30年代是改革的黃金年代,改革造就了一代英雄。羅蘭·希爾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枚郵票,在世界郵政史上樹起了一座劃時代的里程碑。

羅蘭·希爾經過多年的調查主張大幅度降低郵費,實行郵件不分遠近、一律收費1便士的均一郵資。他還提出使用「印刷精美的郵政用品」來預先支付郵資。這種紙的大小與郵資圖樣大小相仿。

背面塗上一層薄膠,人們只要沾濕背膠就能夠將其貼在信件上,這就是羅蘭·希爾關於郵票的最初創意。為此,羅蘭·希爾上書政府,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推薦。

1839年8月17日,維多利亞女王批准了這個議案,決定英國自1840年1月10日起實行1便士均一郵資法。羅蘭·希爾也被女王任命負責郵政改革工作。為了把創意中的1便士郵票變成現實。

羅蘭·希爾要求就應使用具有防偽性能並能在公眾中取得信譽的圖案作為郵票的圖案。於是採用了威廉·懷恩創作的維多利亞女王的側面頭像,這樣既顯示了發行郵票的權威性。

又透過郵票宣傳了英國,宣傳了女王。郵票採用黑色油墨印刷,1840年4月15日,最後印出了世界上第一批郵票——黑便士郵票。

4、張衡發明地動儀的故事

中國的歷史上,除了文人雅士、帝王將相,也有很多的科學家,張衡就是其中很著名的一個。張衡一生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他最有名的發明就是「地動儀」了。

那個時期,經常發生地震。有時候一年好幾次。發生一次大地震,就會給老百姓和國家帶來很多的傷害。當時的皇上和老百姓都把地震看作是不吉利的徵兆,認為是鬼神造成的。

張衡卻不信神邪,他對記錄下來的地震現象經過細心的考察和試驗,發明了一個能測出地震的儀器,叫做「地動儀」。地動儀是用青銅製造的,形狀像一個酒壇,四圍鑄著八條龍。

龍頭伸向八個方向。每條龍的嘴裡含著一顆小銅球,龍頭下面,蹲了一隻張著大嘴的蛤蟆。哪個方向發生了地震,朝著那個方向的龍嘴就會自動張開來,把銅球吐出。

銅球掉在蛤蟆的嘴裡,發出響亮的聲音,就告訴人們那邊發生地震啦。公元138年2月的一天,地動儀正對著西方的龍嘴突然張開來,吐出了銅球,這是報告西部發生了地震呀。

但是,那天洛陽一點地震的跡象也沒有,更沒有聽說附近有什麼發生了地震。於是,朝庭上下都議論紛紛,說張衡的地動儀是騙人的玩意兒。

過了沒幾天,有人騎著快馬來向朝廷報告,離洛陽一千多里的金城、隴西一帶發生了大地震,連山都有崩塌下來的。大夥兒這才真正的信服了。

5、避雷針的發明

1752年,46歲的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用綢子做了一個風箏,並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天氣里用麻線把風箏放上天空。麻線下端系了一把金屬鑰匙,當雨水把麻線澆濕以後就變成了導電體。

這時,他把手靠近鑰匙,突然看到電火花在鑰匙和手指之間跳過,同時,手指感到一陣刺痛。這個實驗證明了天空中打雷實際上就是一種大規模的放電現象。

由此,使富蘭克林想到,如果在高大的建築物上裝一根金屬導線,導線下端接地,根據尖端放電的原理,就可避免建築物遭到雷擊的危險。這就導致了避雷針的發明。

由於避雷針的發明,人類生活的世界就多了幾分安全。關於避雷針的發明,似乎是一個偶然事件。一個巧合提醒了一位偉人突發奇想,導致了發明和創造。

7. 發明創造的例子

弗蘭明是英國細菌學家、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922年他發現溶菌酶。1928年他又發現了青黴素,這是他在觀察培養葡萄球細菌的毓盤時,發現盤里長了青綠色的霉,再細心觀察,這種青綠色霉的周圍沒有葡萄球菌。經過反復觀察和研究,證實這種綠色坶是殺菌的物質。這就是他夢寐以求的葡萄菌剋星。經過進一步研究製成了青黴素這種高效抗菌素。以後英國病理學家弗洛里和德國生物化學家錢恩肯定了它的治療價值。青黴素的出現,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為此,他榮獲諾貝爾獎。著有《青黴素——它的實際應用》。
例二。張衡觀測天象製作渾天儀
東漢傑出科學家張衡,在任太史令時,專心研究天文歷算。在當時,有種比較先進的天文學說叫渾天說,認為天是渾圓的,像一枚禽卵,天像卵殼,地像卵黃,在天的中間,日月星辰在「卵殼」上不停轉動。張衡認為這樣的結論不完善。於是他天天觀測天象,積累了大量恆星運動的資料並對恆星運動的規律進行了分析研究,製成了渾天儀,繼承和發展了前人的渾天說。渾天儀用銅製成,主體是一個球體模型,上刻著恆心、南極、北極、經度、黃道、赤道。儀器上表現的情況同天空中星象出沒完全相符。所以取得如此成就,完全由於張衡堅持觀測天象的結果。
例三。貝爾的不少朋友卻希望他鑽研電報術。但發明家不以為然。他心裡唯一惦記的事,就是要完成傳遞人聲的工作。他先試製成「諧和電報」——在一根導線上連接由帶電蘆葦組成的兩個豎琴模樣的集合。每根蘆葦在導線的那一頭都有同頻率的對應者。貝爾把兩個「豎琴」掛在磁性薄膜上。這薄膜是模仿人耳的一種裝置。
有一天,貝爾的助手托馬斯.沃森擺弄夾住了的蘆葦,而貝爾卻從導線上聽到了鄰室傳來的撥動的弦音。他記下了事實,從而導致進一步試驗。試驗過程中,貝爾遇到不少困難。但他是個虛心好學的人,因而在向別人求教時,得到過一些著名科學家的指導與幫助,其中有著名的物理學家赫爾姆霍茨、約瑟夫.亨利、愛迪生等。
1876年3月10日,貝爾通過送話機喊道:「沃森先生,請過來!我有事找你!」
在實驗室里的沃森助手聽到召喚,像發瘋一樣,躍出實驗室,奔向貝爾喊話的寢室去。他一路大叫著:「我聽到了貝爾在叫我!我聽到了貝爾在叫我!」……
這樣,人類有了最初的電話,揭開了一頁嶄新的交往史。1877年,第一份用電話發出的新聞電訊稿被發送到波士頓《世界報》,標志著電話為公眾所採用。1878年,貝爾電話公司正式成立

閱讀全文

與創造原理舉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