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費解的發明

費解的發明

發布時間:2021-09-28 23:22:15

A. 達芬奇有好多奇怪的發明和令人費解的才能,請介紹一二

達·芬奇
+++++他在幾乎每個領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性別: 男
生卒年: 1452-1519
國別: 義大利
生平文件:
達·芬奇
萊昂納多·達·芬奇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第一位畫家,也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的藝術大師、科學巨匠、文藝理論家、大哲學家、詩人、音樂家、工程師和發明家。他在幾乎每個領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後代的學者稱他是「文藝復興時代最完美的代表」,是「第一流的學者」,是一位「曠世奇才」。所有的,以及更多的贊譽他都當之無愧。

一、天才少年

萊昂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誕生在義大利芬奇鎮附近的安基亞諾村,芬奇鎮靠近佛羅倫薩。達·芬奇是非婚生子,他的童年是在祖父的田莊里度過的。孩提時代的達·芬奇聰明伶俐,勤奮好學,興趣廣泛。他歌唱得很好,很早就學會彈琵琶,他的即興演唱,不論歌詞還是曲調,都讓人驚嘆。他尤其喜愛繪畫,常為鄰里們作畫,有「繪畫神童」的美稱。達·芬奇的家庭是當時佛羅倫薩有名的望族,父親皮埃羅希望達·芬奇象自己一樣當律師,可後來由於發生了一件事情而使皮埃羅改變了想法,決定讓小芬奇學畫。

當時,皮埃羅受一位農民的委託,要畫一幅盾面畫。他聽說兒子會畫畫,想試試兒子的畫藝,便將這任務交給了小芬奇。小芬奇憑借自己豐富的想像力,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畫成了一個駭人的妖怪。這妖怪長著火球般的眼睛,張著血盆大口,鼻孔中噴出火焰和毒氣,樣子十分的恐怖。作品完成後,小芬奇請父親來到他的房間。他把窗遮去一半,將畫架豎在光線恰好落在妖怪身上的地方。皮埃羅剛走進房間時,一眼就看到了這個面目猙獰的怪物,嚇得大叫起來。小芬奇則笑著對父親說:「請您拿去吧,這就是它該產生的效果。」皮埃羅從此確信兒子有繪畫天賦,便將小芬奇送往佛羅倫薩,師從著名的藝術家委羅基奧,開始系統地學習造型藝術。此時的達·芬奇只有14歲。

委羅基奧的畫舫是當時佛羅倫薩著名的藝術中心,經常有義大利人文主義者在這里聚會,討論學術問題。達·芬奇在這里結實了一大批知名的人文主義者、藝術家和科學家,開始接受人文主義的熏陶。 達·芬奇在20歲時已有很高的藝術造詣,他用畫筆和雕刻刀去表現大自然和現實生活的真、善、美,熱情歌頌人生的幸福和大自然的美妙。

達·芬奇並不滿足他的這些才幹,他要掌握人類思想的各個領域。他眼光獨到,做事干練,具有藝術的靈魂。有一次,他在山裡迷了路,走到了一個漆黑的山洞前。他在後來回憶這段經歷時說:「我突然產生了兩種情緒——害怕和渴望:對漆黑的洞穴感到害怕,又想看看其中是否會有什麼怪異的東西。」他一生都被這兩種情緒所羈束——對生活之不可知或無力探知的神秘感到害怕,而又想把這個神秘之不可知性加以揭露,加以研究,解釋其含義,描繪其壯觀。他很早就下定決心,要做一個研究者、一個教師、尤其是一個藝術家。

二.科學巨匠

達·芬奇無論是在藝術領域,還是在自然科學領域,都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他的眼光與科學知識水平超越了他的時代。

在文藝復興早期,人們盲目地接受傳統觀念,崇拜古代權威和古典著作。人們學習科學知識也只是學習象《聖經》一樣的亞里士多德的理論,只相信文字記載。達·芬奇反對經院哲學家們把過去的教義和言論作為知識基礎,他鼓勵人們向大自然學習,到自然界中尋求知識和真理。他認為知識起源於實踐,只有從實踐出發,通過實踐去探索科學的奧秘。他說「理論脫離實踐是最大的不幸」,「實踐應以好的理論為基礎」。達·芬奇提出並掌握了這種先進的科學方法,採用這種科學方法去進行科學研究,在自然科學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提出的這一方法,後來得到了伽利略的發展,並由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從理論上加以總結,成為近代自然科學的最基本方法。 達·芬奇堅信科學,他對宗教感到厭惡,抨擊天主教為「一個販賣欺騙的店鋪」。他說:「真理只有一個,他不是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學之中。」達·芬奇的實驗工作方法為後來哥白尼、伽利略、開普勒、牛頓等人的發明創造開辟了道路。

在天文學上,達·芬奇對傳統的「地球中心說」持否定的觀點。他認為地球不是太陽系的中心,更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只是一顆繞太陽運轉的行星,太陽本身是不運動的。達·芬奇還認為月亮自身並不發光,他只是反射太陽的光輝。他的這些觀點的提出早於哥白尼「太陽中心說」。甚至在當時,達·芬奇就幻想利用太陽能了。

在物理學方面, 達·芬奇重新發現了液體壓力的概念,提出了連通器原理。他指出:在連通器內,同一液體的液面高度是相同的,不同液體的液面高度不同,液體的高度與密度成反比。他發現了慣性原理,後來為伽利略的實驗所證明。他認為一個拋射體最初是沿傾斜的直線上升,在引力和沖力的混合作用下作曲線位移,最後沖力耗盡,在引力的作用下作垂直下落運動。他的這一發現使亞里士多德的落體學說產生了動搖。他發展了杠桿原理,除推導出作用力與臂長關系外,還算出了速度與臂長的關系。他指出了「永動機」作為能源的不可能性。達·芬奇還預示了物質的原子原理,形象生動的描述了原子能的威力:「那東西將從地底下爆起,……使人在無聲的氣息中突然死去,城堡也遭到徹底毀壞,看起來在空中似乎有破壞力。」

達·芬奇在解剖學和生理學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認為是近代生理解剖學的始祖。他掌握了人體解剖知識,從解剖學入手,研究了生理學和醫學。他最先採用蠟來表現人腦的內部結構,也是設想用玻璃和陶瓷製作心臟和眼睛的第一人。他發現了血液的功能,認為血液對人體起著新陳代謝的作用。他說血液不斷的改造全身,把養料帶到身體需要的各個部分,再把體內廢物帶走。達·芬奇研究過心臟,他發現心臟有四個腔,並畫出了心臟瓣膜。他認為老年人的死因之一是動脈硬化,而產生動脈硬化的原因是缺乏運動。後來,英國的威廉.哈維證實和發展了達·芬奇的這些生理學成果

達·芬奇的研究和發明還涉及到軍事和機械方面,他發明了飛行機械、直升飛機、降落傘、機關槍、手榴彈、坦克車、潛水艇、雙層船殼戰艦、起重機等等。他還在數學領域和水利工程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可以說,達·芬奇的研究涉及到自然科學的每一部門,他的思想和才能深入到人類知識的各個領域。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全面發展的學者。

但是達·芬奇的大多數著作和手稿都沒有發表,直到他逝世後多年才被世人所發現。科學史家丹皮爾這樣評論達·芬奇,「如果他當初發表他的著作的話,科學本來一定會一下就跳到一百年以後的局面。」

三.藝術大師

說到藝術創作,在文藝復興時期當數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的成就最高。他們的藝術成就達到了西方造型藝術繼古希臘之後的第二次高峰,僅繪畫而言,則達到了歐洲的第一次高峰。其中尤以達·芬奇最為突出,恩格斯稱他是巨人中的巨人。在藝術創作方面,達·芬奇解決了造型藝術三個領域——建築、雕刻、繪畫中的重大課題:1、解決了紀念性中央圓屋頂建築物設計和理想城市的規劃問題;2、完成了15世紀以來雕刻家深感棘手的騎馬紀念碑雕像的課題;3、解決了當時繪畫中兩個重要領域--紀念性壁畫和祭壇畫的問題。達·芬奇的藝術作品不僅象鏡子似的反映事物,而且還以思考指導創作,從自然界中觀察和選擇美的部分加以表現。壁畫《最後的晚餐》、祭壇畫《岩間聖母》和肖像畫《蒙娜麗莎》是他一生的三大傑作。這三幅作品是達·芬奇為世界藝術寶庫留下的珍品中的珍品,是歐洲藝術的拱頂之石。

四.文藝復興精神的代表

達·芬奇比之文藝復興時期中的任何一人,有更多的、領域更廣的幻想。他思想深邃、博學多才。他懷著永無休止的探索精神去研究自然和人生的一切奧秘,他把藝術和科學、理智和情感、形體和精神熔於一爐,繼承和發揚了前人的人文主義思想和現實主義表現手法,把藝術推進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為自然科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達·芬奇是當之無愧的「文藝復興時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

列奧納多· 達·芬奇 (1452-1519) da Vinci,Leonardo 全名列奧那多·迪·塞爾·皮耶羅·達·芬奇,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科學家,人類智慧的象徵.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負盛名的藝術大師。他不但是個大畫家,同樣還是一位未來學家、建築師、數學家、音樂家、發明家、解剖學家、雕塑家、物理學家和機械工程師。他因自己高超的繪畫技巧而聞名於世。他還設計了許多在當時無法實現,但是卻現身於現代科學技術的發明。總的來說,達芬奇大大超越了當時的建築學,解剖學和天文學的水平,但是卻未能推動其發展。他於1452年出生於佛羅倫薩,雖然他是一個私生子,但是卻很被重視,歷史資料顯示,安東尼奧·達·芬奇(達芬奇的祖父)在譯本筆記本的後頁上寫到:1452年4月15日,星期六,夜間第3個小時,我有了一個孫子,我兒子塞爾·皮耶羅的兒子,名為列奧那多。5歲時能憑記憶在沙灘上畫出母親的肖像,同時還能即席作詞譜曲,自己伴奏自己歌唱,引得在場的人贊嘆不已.《最後的晚餐》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畫,《蒙娜麗莎》則為世界上最著名,最偉大的肖像畫.這兩件譽滿全球的作品使達·芬奇的名字永垂青史.達·芬奇獨特的藝術語言是運用明暗法創造平面形象的立體感.他曾說過:"繪畫的最大奇跡,就是使平的畫面呈現出凹凸感."

(*達·芬奇是聞一多首創翻譯名,乃按義大利語翻譯。舊譯「達·文西」乃按英語翻譯,誤;義大利語ci讀如「奇」非「西」)

「上天有時將美麗、優雅、才能賦予一人之身,令他之所為無不超群絕倫,顯出他的天才來自上蒼而非人間之力。萊奧納多正是如此。他的優雅與優美無與倫比,他的才智之高可使一切難題迎刃而解。」這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傳記作家瓦薩里對達芬奇的溢美之詞。

萊奧納多1452年4月15日出生於義大利中部據佛羅倫薩不遠的芬奇市(Vinci),並在那兒度過了童年。1469年,他來到佛羅倫薩並在Verrocchio的畫室學徒。 1472年,進入當年畫家協會。

在藝術方面,他是一位雕塑能手但特別注重繪畫藝術,他說:「繪畫是自然的女兒。」

傳說,在他年輕時,有一次幫老師在一副名為《約翰為基督洗禮》的畫中畫了一個小天使,結果其水平超過了老師畫的所有其他人物。這位在當年已有些名氣的老師羞愧難當,從此不再涉獵繪畫,只搞雕塑了。

達芬奇最為世人所熟悉的就是他絕高的繪畫藝術,其最著名的作品有:《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岩間聖母》《聖安娜與聖母子》等。

《蒙娜麗莎》的繪制前後歷時四年。據說模特是佛羅倫薩人,剛剛喪嬰,為解除她的痛苦並露出自然的微笑,萊奧納多便請人來為她奏樂。她的微笑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有時似乎是很嚴肅有時又象很溫柔;有時略含憂傷有時又顯譏諷。蒙娜麗莎的右手更被稱為「美術史上最美的一隻手」。

《最後的晚餐》繪制在格拉齊教堂聖餐廳的牆壁上。達芬奇一改前人繪制「最後晚餐」圍桌而座的布局,讓所有人物座成一排面向外,而耶穌基督座在最中間。

在科學方面,他觀察天體,曾寫下:「太陽是不動的。」幾乎是與哥白尼同時發現了「太陽中心說」;他研究飛行的科學原理,設計製造了第一個飛行器;他解剖過三十多個屍體,探究人體結構並第一個發現了嬰兒在母體中的生長過程。他曾說過:「你可能會被這天然的臭氣弄得退避三舍......你還可能缺乏耐心且不夠勤奮,在這些方面我不曾被貪欲或懶散所阻礙,阻礙我的只是時間不夠。」

達·芬奇年輕時在佛羅倫薩畫派畫家韋羅基奧的工作室學畫,1481年離開佛羅倫薩去米蘭,其後獲法王法蘭西斯一世(Francis I)邀請,前往法國。達芬奇是當時世界的一位天才,他的主要才能表現在科學發現和想像上,他曾經設計過直升機、飛行器、熱氣球、攻城器,設計過城市防禦體系、排水系統,研究過人體解剖、比例、透視。他是歐洲第一位描畫風景的畫家,他以科學、清晰的頭腦著稱。當然,也有人認為他很少動手實現他的設想,很少做出真正的成績,因次在科學上他只是虛名。在文藝復興「三傑」中(另兩位是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他畫中的人物真實、栩栩如生,構圖嚴謹、穩重。他最著名的畫作是為米蘭聖瑪利亞修道院作的壁畫《最後的晚餐》和肖像畫《蒙娜·麗莎》、《岩間聖母》,著作有《繪畫論》。

晚年達芬奇定居於法國羅瓦河谷的克勞城堡(Chateau De Clos Luce),並在該處完成他的自畫像。晚年的達芬奇卻變得泰然、寧靜,致力研究信仰與自然的關系。他於1519年在克勞城堡去世。

「一日充實,可以安睡;一生充實,可以無憾」是他遺囑中的名句。

1452年4月15日,達·芬奇生於義大利佛羅倫薩城附近的芬奇鎮上。父親是當地有名的公證人,家庭富有。達·芬奇從小就表現出了繪畫天賦,他畫的小動物惟妙惟肖,於是父親就把他送到好友,著名畫家和雕刻家佛羅基阿的畫坊當學徒。
達·芬奇來到畫坊以後,老師佛羅基阿就拿來一個雞蛋讓他畫,達·芬奇很快就畫了幾張,可是老師讓他繼續畫,一連幾天都是如此。達·芬奇終於不耐煩了,認為教師小瞧了他,讓他畫這么簡單的雞蛋。教師看出了他的心思,意味深長地說:「這個蛋可不簡單,世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蛋,即使是同一個蛋,由於觀察角度不同,光線不同,它的形狀也不一樣啊。」
達·芬奇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是為了培養他觀察事物和把握形象的能力呀。從此以後,他廢寢忘食地訓練繪畫基本功,學習各類藝術與科學知識,為他以後在繪畫和其它方面取得卓著的成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達·芬奇一生在繪畫上孜孜追求,為我們留下許多名垂千古的傑作。其中最著名的是《最後的晚餐》和《蒙娜麗莎》。
《最後的晚餐》是達·芬奇為米蘭聖瑪麗亞修道院食堂而作的壁畫,取材於《聖經》中耶穌被他的門徒猶大出賣的故事。
在這幅作品中,達·芬奇精彩地刻畫了當耶穌在晚餐上說出「你們中間有一個人出賣了我」這句話後,他的12個門徒瞬間的表情。透過每個人不同的神態表情,你可以洞察到他們每人的性格和復雜心態。畫面布局突出耶穌,門徒左右呼應。坐在中央的耶穌庄嚴肅穆,背景借明亮的窗戶襯托出他的光明磊落。叛徒猶大處於畫面最陰暗處,神色驚慌,喻示他心地齷齪丑惡,與耶穌形成鮮明對照。
在這幅畫里,達·芬奇用現實主義的手法謳歌了真理與正義,鞭撻了叛徒的行為與邪惡勢力。
為創作這幅畫,達·芬奇付出了驚人的勞動。為准確刻畫猶大這個人物,他到各種場合觀察罪犯、流氓和賭徒,反復揣摸他們的心態、神態和形態,並畫了大量的速寫,直到畫出他滿意的形象。這幅畫的巨大成功緻使以後的畫家沒人敢再涉足這個題材。
《蒙娜麗薩》這幅肖像畫的原型是達·芬奇朋友的妻子。為作這幅畫,達·芬奇先研究了她的心理,為保持她歡愉的心情還特別請來豎琴師和歌手為她表演。達·芬奇極其准確地捕捉到了蒙那麗莎一瞬那的迷人微笑,用精湛的筆觸細致入微地描畫了她微妙的心理活動。
現在你看這幅畫時,依然會感受到她的微笑所蘊含的攝人心魄的力量。
達·芬奇不僅是位成績裴然的藝術家,還是一位多才多藝的科學家。在科學研究上他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取得了極大的成功。他深入地觀察研究動物、植物、地質乃至人體本身。他還模彷鳥的翅膀,設計了一個類似飛機的飛行機械。他還設計了許多先進的紡車、高效率的機床、沖床,最早提出了地質學的概念,第一次正確、全面地描述了人體骨骼、肌肉和人體比例。他的科學實踐為以後的科學家提供了思想的源泉。
由於達·芬奇的激進資產階級人文主義政治觀,使他受到封建宗教勢力的長期迫害。1517年已是65歲高齡的他,拖著病軀仍然被迫離開了祖國,僑居法國。兩年後,這位藝術巨擎溘然長逝。

為紀念這位偉大的藝術和科學大師,1928年在他的故鄉成立了「萊奧納多 達芬奇博物館」,之後又成立了「芬奇的萊奧納多博物館」(Museo Leonardiano di Vinci,位於芬齊市Conti Guidi古堡。)在米蘭的科學技術博物館(Museo Nazionale della Scienza e della Tecnica,地址為Via S.Vittore 21)中也有萊奧納多 達芬奇的專題介紹。達·芬奇大事年記:

1452年4月15日 義大利佛羅倫斯共和國的文西村近郊,賽爾·皮耶洛·達芬奇與卡特莉娜所生

1465年 進入韋羅基奧的工作室成為入門弟子(13~14歲)

1473年 創作《聖告圖》

1476年 被告密與韋羅基奧的其他弟子犯了同性戀之罪,由於他矢口否認,最後被釋放(24歲)

1482年 繪《三賢王的膜拜》,返往米蘭(30歲)

1483年 接受聖佛郎西斯克,格蘭德教會訂作《岩石上的聖母》(31歲)

1495年 開始繪制《最後的晚餐》(43歲)

1502~03年 回到佛羅倫斯,開始繪制《蒙娜麗莎》(50歲)

1516年 應法王之邀,赴法國安伯瓦茲(64歲)

1519年5月2日 去世於安伯瓦茲(67歲)

達·芬奇生前留下大批未經整理的用左手反寫的手稿,難於解讀。只有到十七世紀中葉,才有學者整理小部分達·芬奇手稿。達·芬奇的主要手稿丟失了二百多年,直到1817年才重見天日。 達·芬奇手稿分幾大類:

達·芬奇論繪畫

放大

達·芬奇論繪畫

* 《繪畫論》1817年從烏爾賓諾圖書館發現經達·芬奇弟子梅爾茲整理的繪畫論手稿。

* 論雕刻

* 論建築。包括教堂草圖,拱型結構分析

* 論生理。論人的生死、記憶、智力和慾望

* 論解剖學

* 論動物學

* 論天文。論地球、太陽和行星。

* 論地理。論地下水,地質學,義大利運河,法國的道路,論開礦。

* 論哲學

* 小故事

* 書信

著名作品

《蒙娜麗莎》

《維特魯威人》

《莉妲和天鵝》

《受胎告知》

《最後的晚餐》

《聖母子與聖安娜》

《岩間聖母》

B. 「發明了一千多種發明」是不是病句

是病句 最好為「有一千多種發明」。

C. 高智商死刑犯李紅濤,臨死前一天發明專利被釋放,如今他的現狀如何

1992年關於李紅濤的事跡鬧得沸沸揚揚,這名浙江大學的高材生“高智商犯罪”,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不過在他被捕之後,本來被判處死刑的他在幾年後居然被無罪釋放了,這實在是讓人費解,一般來說,只有在監獄中表現良好才能被釋放。

而另一方面,由於警察到他家搜尋時並沒有發現他的蹤跡,於是便開始下達通緝令。但逃離警察搜查的李紅濤不但沒有收斂,反而更加猖狂,有時甚至還會去學校見自己的情人。時間一久,他的這一行蹤就被警方給發現了,警方在其情人所在的學校抓住了他。

而被抓後,李紅濤倒也不害怕,甚至覺得自己活著沒什麼意思,讓警方趕緊給他判刑,不然他還能從警察眼皮子底下逃出去,這無疑是在挑戰警察的尊嚴,對於他的這種態度 ,警方也是嗤之以鼻。但不料想,沒過幾個月,李紅濤真的通過挖通牆壁的辦法再次逃了出去。

而這次逃亡的時間就比較短了,因為警方對他的行蹤規律也有了一定的掌握,於是在修理廠老闆的幫助下再一次抓住了李紅濤。這一次他也徹底厭倦了被人追著跑的感覺,在被捕之後也沒有再產生越獄的想法,並且開始專注研究“無刷電機”,希望自己也能做些有意義的事情。

但是法律已經不給他時間了,因其罪狀過多,一九九三年十一月法院對他判處死刑,延期處置。當時李紅濤也就只剩下一個多月的時間了,如果沒有獲得任何成就的話,他的一生就這樣完了,這對於自己來說也是個很大的遺憾。


而在逃亡了這么久後,警方也開始佩服這個浙大高材生的腦力,所以在他准備搞研究的時候,警方便覺得他有可能會獲得較大的成果,所以也向法院幫他申請了一些實驗設備。

一九九三年的最後一天,倘若他的實驗還是失敗的話,那麼他的生命也要結束了,不過,可能老天也希望這位天才為國家做些事情,十二月三十一日上午,李紅濤成功發明出了我國第一台“無刷電力磁電機”,而這則意味著我國印刷行業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於是派出所所長也就立馬為其申請了延期執行死刑,這一延期李紅濤又多出來兩年的時間。

此時取得重大研究成果的李紅濤,也真正意識到了生命的重要性,不再覺得人生沒有意義,於是在之後的兩年他繼續對電機進行改造,並且在電力設備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而且之後還發明了不少高科技儀器,這也讓他的罪行慢慢的被減掉,直到二零零九年,李紅濤得以刑滿釋放。

如今的他繼續持續著自己的發明生涯,繼續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這對於他來說還是相當不錯的。

寫到這里,不得不說人的一生往往一念之間就會發生改變,李洪濤的事跡就充分證明了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

D. 除號發明者的簡介有沒有

除號「÷」:除號「÷」稱為雷恩記號(Rahn's notation),是瑞士人J.H.雷恩於1659年出版的一本代數書中引用為除號,他用一道橫線把兩個圓點分開,表示費解分解的意思。至 1668年,他這本書之英譯版面世,這記號亦得以流行,沿用至今。 此外,萊布尼茲於他的一篇論文《組合的藝術》「Dissertatio de arte combinatoria」 內首以冒號「 :」表示除,與當時流行的比號一致。現在有些國家的除號和比號都用「:」表示。

E. 達芬奇有好多奇怪的發明和令人費解的才能,請介紹一二,

達·芬奇研究設計的機械裝置非常多,如:飛機、降落傘、戰車、各種火炮、潛水服、土木用機械、汽車、自行車等等。
萊昂納多·達芬奇的科學發明正在維也納展出。在展覽上,人們可以看到62件與達芬奇發明原物同樣大小的模型和微縮模型,此次展覽是世界上同類展覽中規模最大的。

此次展覽在維也納藝術中心舉行,名為「萊昂納多·達芬奇,男人、發明家和天才」,一直會持續到5月29日。這位文藝復興時期最有才華的天才的設計包括自行車的「祖先」、潛水者的呼吸器械、懸掛式滑翔機、升降機、降落傘、嵌齒輪、傳動裝置、軍用坦克和其它軍艦或飛機,另外還有一個用於攻擊敵人城牆的雲梯,看上去與現代消防隊員使用的梯子十分相似。

義大利櫥櫃製造者、技工尼科萊·加布里埃爾說:「計算機制圖技術已能發現隱含在達芬奇大量技術制圖中的信息,這使得我們可能通過計算機模擬使它們工作。」這些模型既有木製的,金屬制的,也有用布做的,全部是由加布里埃爾和同事在對達芬奇的設計草圖研究後做出來的。達芬奇的設計草圖配有數千頁手寫說明,用於解釋這些發明的工作原理。

這種遺產至少從數量上遠遠超過這位義大利藝術家留下的現存17件設計。達芬奇最著名的作品是《蒙娜麗莎》。加布里埃爾和同事保羅·達奇亞尼設計了多件達芬奇發明的工作模型,並稱他們已得到學者卡洛·佩德萊迪的同意。佩德萊迪是世界上研究達芬奇的著名專家之一。

據組織者稱,此次展覽是同類展覽中最全的,展出的模型數量超過義大利任何一家博物館。達芬奇的一些發明已在他有生之年付諸於實踐,比如清理米蘭附近運河淤泥的挖泥船和裝有輪子的移動河橋。其它一些發明後來付諸實施,例如拿破崙以達芬奇設計為模型製造出的炸彈。

但達芬奇的大部分發明都是在制圖板上「虛度光陰」,具有密封隔間防止船沉沒的船體就是典型事例之一,加布里埃爾稱這種船體也許是達芬奇最重要的發明。雙層船體如今已成為製造油輪的標准。達芬奇的自行車令人感到非常的好奇,它可能是達芬奇提出設想後由他的學生設計的。這部自行車當時已有在腳踏板和後輪之間移動的傳動鏈,而19世紀晚期出現的早期自行車則沒有這種設計。

達芬奇著名的飛機是他在對鳥翼工作原理長期研究的基礎上設計的。這位天才的發明有時潛藏著巨大的危險。在一次實驗中,飛行機墜毀,差一點要了達芬奇一名僕人的性命。但在現代,已有人駕駛飛行機成功在天空中飛翔,例如已在加拿大實驗成功的巨型金字塔形降落傘。達芬奇還設計出飛行時使用的工具,例如風速計和陀螺儀。

在談到丹·布朗的全球暢銷書《達芬奇密碼》時,加布里埃爾在各種秘密之間做了比較。《達芬奇密碼》一書稱達芬奇喜歡將秘密隱藏在《最後的晚餐》之類的畫中以及其技術草圖的一些細節中。不言而喻,這些細節旨在防止達芬奇的發現在專利和版權概念誕生前幾個世紀被不適當的使用。

加布里埃爾說:「達芬奇設計的、目前仍在使用的唯一原物是米蘭附近的水閘。但不幸的是,當局並沒有將其作為紀念物保護,現正開始裂開。」此次展覽主要是面向中小學生,它以連身為未來派藝術家的達芬奇可能都無法想像的方式展示。一位贊助商還在參觀者觀看達芬奇發明工作原理錄像的地方提供手機。

F. 軍棋是誰發明的

軍棋介紹

[起源]:
《大不列顛網路全書》中這樣定義軍棋:(Kriegspiel)國際象棋的變種,1900前後首先流行於英國。對弈雙方各自有一棋盤,都不得看對方的棋盤和棋子。另有第三個棋盤置於中間,由裁判使用,不許對方看見,裁判根據雙方各自的意見代為走棋,雙方根據裁判所提供的有限情報著棋。
文中未提及軍棋的發明者,此外一些解釋讓人費解。如「第三個棋盤置於中間,由裁判使用」,「雙方各自的意見代為走棋」,最初的軍棋到底是什麼樣子呢。查找一些相關的英文資料,可以得知,軍棋又被稱為盲象棋(BLIND CHESS) 是由南非(South-Africa)的一位叫Henry Michael Temple人於1899年發明的。他本人是一名國際象棋愛好者, 因為自己的夥伴希望能玩一種反映戰爭的游戲,於是他借鑒國際象棋的棋子,發明了這種戰爭游戲。Kriegspiel的英文解釋就是WAR GAME,是象棋的一種變形,同時也是一種真正的具有公眾觀賞性的游戲(a true spectator sport!)。它使旁觀者和下棋人共享其中的歡樂。軍棋是一種成功的變形象棋。它和象棋最大的區別就是不允許看對方的棋子,更具有挑戰性。
軍棋的誕生,立刻風靡世界。由此也產生了一些軍棋專家( Bob Timmel, ike Thayer, and Rea B. Hayes. 並獲得城市冠軍。可見,在國外早已有了軍棋比賽,不知在國內有沒有進行過這樣的比賽。(摘自中國軍棋網)
[發展]:
四國軍棋流傳到國內,應該是20世紀90年代初,最早在上海出現,迅速普及到高校成為流行的宿舍游戲。大概是97年,北極星網站率先推出網上四國軍棋對戰,使這個在被公認為只適合少年游戲迅速在互聯網時代普及。四國職業化,商業化,專業化,相信不久的將來一定能夠實現。

[四國基礎]
軍棋,又稱陸戰棋。估計作為華人沒有不知道什麼叫做軍棋,從小最先玩棋類的就是軍棋吧。在這里是和大家一起回顧軍棋多種多樣的形式,各不相同的規則。也希望能夠讓現在獨自玩著電子、電腦游戲的孩童們體會這種需要協作精神、友愛精神的棋類游戲的趣味。讓軍棋這種游戲繼續發展下去。軍棋的子數:軍棋每方共有25個子,司令、軍長、軍旗各一;師長、旅長、團長、營長、炸彈各二;連長、排長、工兵、地雷各三。軍棋的子力:司令>軍長>師長>旅長>團長>營長>連長>排長>工兵,大子遇到小子,小子拿掉,大子放在原位,炸彈碰到任何子力同時拿下,這是任何規則都遵循的。
軍棋棋盤:軍棋棋盤包含鐵路線、公路線,每方包括5個行營、23個兵站、2個大本營。兵站是子力的擺放位置;鐵路線是子力的快行線,只要在直線上或弧型彎路子力走步數不限;公路線是慢行線,每次只能移動一步;行營是子力的活的保護區,在行營中的子力可以免受其他任何子力的攻擊,行營里的子每次只能移動一步;大本營,其中一個必然是軍旗所在位置,另一個可以擺放其他任何子力。工兵行棋比較特殊,只要在鐵路線上,在沒有擋路的情況下,可以飛抵棋盤上任何位置

軍棋的擺法:原則上25個子可以擺放在棋盤除行營外的任何位置,但是對於一些特殊子力還有特別的限制。軍棋:只能擺在兩個大本營其中一個;地雷:只能擺在後兩排除軍旗占據一個大本營外任何11個位置;炸彈:不能擺在第一排的5個位置。軍旗和地雷位置一旦固定出征後就不能夠再移動。
軍棋規則:針對於大本營,有進大本營子力能進能出的,也有能進不能出的;針對地雷可以分為彈簧雷(工兵飛雷雷下,工兵在;炸彈遇雷同時拿下;其他子力遇到地雷自動碰死拿下);炸彈雷(任何子力遇到雷同時拿下);針對於炸彈,有炸彈等同於其他子力按規矩行動的,也有炸彈滿天飛(行子方式如同工兵)。針對行棋方式分為鐵路線上只可直行或弧行彎路;可以走交叉線(棋盤上多出兩道交叉線);可以拐直角彎路。總之這類規則很多,甚至可以自行規定。軍棋的勝負判定:奪取敵方軍棋,一般奪棋就算勝;還有的需要奪棋運到自己大本營才能獲勝。
軍棋的下法:按照參加的人數分:二人對弈,俗稱單挑,也是我們華人兒童最先接觸的軍棋初版;三人對弈,俗稱三國鼎立;四人對弈,俗稱四國大戰。還有大家很少見到的六人對弈,又稱六國大戰。按照棋的擺法來分有明棋、暗棋、混棋之分。

G. 達芬奇有好多奇怪的發明和令人費解的才能,。請介紹一二

達芬奇不僅給世人留下了《蒙娜麗莎》等傳世之作,他的很多科學設計和發明也使自然科學發生了重大變化。有時,他會憑空幻想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而且他的構思與常人不同。以下是生活科學網歸納的達芬奇的十大最佳主意。

自驅式汽車

雖然無法與法拉利相媲美,但達芬奇的自驅式汽車設計卻是他那個年代的創新設計。他設計的木製汽車由傳動輪的交互彈簧驅動,這是世界上第一個自行驅動的汽車。佛羅倫薩一家博物館的科學家曾於2004年照圖紙製造了一輛,發現汽車能按達芬奇預想的那樣工作。

旋轉浮橋

達芬奇總是痴迷於迅速逃跑。達芬奇認為自己的旋轉浮橋在戰爭中最好用。輕而堅固的材料安裝上繩索輪組成的旋轉系統後,士兵爬上去隨即就能跑掉。建造這些橋的材料可就地獲取,同時易於運輸。旋轉浮橋具有拋物線般的外形,只有一個跨度,通過一個巨型「垂直栓」就能安全達到兩岸。浮橋靠繩索和升降機移動,再輔以輪子和金屬滾軸以便於其滑行。此外,浮橋還安裝有一個用於平衡和操縱目的的平衡箱,在降到對岸前,一直會懸在空中。

有翼滑翔機(撲翼機)

達芬奇對會飛的機器充滿了幻想,其中就包括幾個安裝有襟翼的滑翔機。這種開殼式模型安裝有為飛行員准備的椅子和各種裝置,但沒有安全帽。滑翔機設計是用支架承托帆布機翼,只要拉動兩端繩子就可控制飛行方向,另設一個可載人的大籃,並配備輪子以供升降。

三管大炮

達芬奇更多的是思想家而不是好戰者,他雖然討厭沖突,但這絲毫沒有阻止他想出像三管大炮這樣威力十足的武器圖樣。達芬奇設計的三管大炮火力猛,重量小,速度快,將是戰場上的致命武器。三管大炮可謂是輕型大炮的古代版本:炮架易於拆卸,有三根從前面裝彈的炮管。為了提高命中率,三根炮管可以通過測標裝置調節高度。

倒寫

一般人寫字,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而達芬奇的很多文章是按從右往左寫,這就是所謂「倒寫」。這難道是達芬奇為了挫敗文藝復興時期盲目跟風者抄襲其筆記而想出的策略,或僅僅是為了避免左手寫字不會造成墨跡玷污?無論動機如何,達芬奇本人肯定喜歡「倒寫」: 他大部分手稿都是倒寫而成。

螺旋槳

現代科學家認為達芬奇設計的「直升機」可能永遠不會起飛,但這仍舊是達芬奇最著名的設計之一。這種飛機由四個人操作,可能在達芬奇時代流行的風車玩具激發了這位大發明家的設計靈感。

維特魯威人

根據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的比例學說,達芬奇親手繪制出他的理想人類——「維特魯威人」。理想人體張開雙手,模擬成十字架,與外圍圓框共同形成一個內十外圓的經典構圖,流傳後世至今。此外,「維特魯威人」也是達芬奇以比例最精準的男性為藍本,因此後世也常以「完美比例」來形容當中的男性。這個由達芬奇繪制的一臉怒容的男人其實有理由高興:「維特魯威人」現在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公認的人體之一。

水下呼吸器

達芬奇對大海的痴迷激發他構思了許多種用於水下探索的設計。達芬奇的潛水服由皮革製成,潛水服上連著用蘆葦桿製成的通氣管和漂浮在海面上的浮鍾。此藝術家還很實際,潛水服居然還有一個供潛水者小便的口袋。

H. 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都是黑頭發的人發明的,實在讓人費解

偶然中的必然,黑發人比例本來就最大了。

閱讀全文

與費解的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