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筆的發明家

筆的發明家

發布時間:2021-09-27 18:07:18

㈠ 鉛筆是哪個發明家發明的

鉛筆的發明者是復奧地利人約制瑟夫·哈特穆特。他於1752年2月20日出生,他的父親是奧地利阿斯珀恩的木匠。哈特穆特在維也納(Vienna)學會了泥瓦匠的手藝,後來成為建築師,曾經創辦過一家磚瓦廠。
當時寫字用的筆質量低劣,他決心發明一種新筆。他將粘土與石墨粉混合在一起,做成筆芯形狀,在火里燒制,這樣在紙上就能畫出痕跡。他在石墨粉中加入適當比例的粘土,使鉛筆芯有一定的硬度。1792年,他在維也納成立了自己的鉛筆廠,直到今天,這家鉛筆廠還在生產鉛筆。

㈡ 毛筆發明者

據傳毛筆為蒙恬所創,所以至今被譽為毛筆之鄉的河北衡水侯店和浙江湖州善璉每逢農歷三月初三,如同過年,家家包餃子,飲酒慶賀,紀念蒙恬創毛筆。自元代以來,浙江省湖州市善璉鎮生產的具有「尖、齊、圓、健」特點的「湖筆」成為全國最著名的毛筆品種。

㈢ 是誰發明了鉛筆

鉛筆的發明者是奧地利人約瑟夫·哈特穆特。他於1752年2月20日出生,他的父親是奧地利阿斯珀恩的木匠。哈特穆特在維也納(Vienna)學會了泥瓦匠的手藝,後來成為建築師,曾經創辦過一家磚瓦廠。
當時寫字用的筆質量低劣,他決心發明一種新筆。他想了一個主意:將粘土與石墨粉混合在一起,做成筆芯形狀,在火里燒制,這樣在紙上就能畫出痕跡。
他在石墨粉中加入適當比例的粘土,使鉛筆芯有一定的硬度。1792年,他在維也納成立了自己的鉛筆廠,直到今天,這家鉛筆廠還在生產鉛筆。
1、最早是1564年,人們在英格蘭的一個叫巴羅代爾的地方,發現了一種黑色的礦物–石墨。
由於石墨能像鉛一樣在紙上留下痕跡,這痕跡比鉛的痕跡要黑得多,因此,人們稱石墨為「黑鉛」。
那時巴羅代爾一帶的牧羊人常用石墨在羊身上畫上記號。受此啟發,人們又將石墨塊切成小條,用於寫字繪畫。不久,英王喬治二世索性將巴羅代爾石墨礦收為皇室所有,把它定為皇家的專利品。
2、用石墨條寫字有一個致命弱點——既要弄臟手,又容易折斷。
1761年,德國化學家法伯首先解決了這個問題。他用水沖洗石墨,使石墨變成石墨粉,然後同硫磺、銻、松香混合,再將這種混合物成條,這比純石墨條的韌性大得多,也不大容易弄臟手。這就是最早的鉛筆。
直到18世紀末,世界上還只有英、德兩國能夠生產這種鉛筆。因此,拿破崙·波拿巴發動了對鄰國的戰爭後,英、德兩國切斷了對法國的鉛筆供應,因此,拿破崙·波拿巴下令法國的化學家孔德在自己的國土上找到石墨礦,然後造出鉛筆。但法國的石墨礦質量差,且儲量少,孔德便在石墨中摻入粘土,放入窯里燒烤,製成了當時世界上既好又耐用的鉛筆芯。
在石墨中摻入的粘土比例不同,生產出的鉛筆芯的硬度也就不同,顏色深淺也不同。這就是今天我們看到鉛筆上標有的H(硬性鉛筆)、B(軟性鉛筆)、HB(軟硬適中的鉛筆)的由來。給鉛筆套上木桿外套的任務是美國的工匠門羅來完成的。他先造出了一種能切出木條的機械,然後在木條上刻上細槽,將鉛筆芯放入槽內,再將兩條木條對好、粘合,筆芯被緊緊地嵌在中間,這就是我們今天使用的鉛筆。

㈣ 鉛筆是誰發明的

鉛筆的發明者是美國一名叫威廉·門羅的木匠完成的。

1662年在德國紐倫堡市建成世界上第一家鉛筆廠——施德樓鉛筆廠。後來德國人F·卡斯特在紐倫堡市創建了法泊·卡斯特石墨鉛筆廠,採用硫磺、銻等作粘結劑與石墨加熱混合製造鉛芯,使石墨鉛筆桿製造技術前進了一大步。

法國N·J·康德首次採用水洗石墨的辦法,使石墨的純度提高,並用粘土將石墨粘結製成筆芯,此法被稱為康德法。為鉛筆工業奠定了基礎。

後來,法國化學家孔德經過反復試驗,改用黏土作增固劑,制出的筆芯比原先還要堅實耐磨,而且這種方法適用於任何石墨礦,直到2018年仍在使用。美國有一位名叫威廉·門羅的木匠,在刻有凹槽的木條中,嵌一根黑鉛芯,再把兩根木條對拼粘合在一起,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支鉛筆桿。


(4)筆的發明家擴展閱讀:

帶帽鉛筆的誕生:隨著鉛筆的大量使用,傳統鉛筆桿的一系列問題也暴露無遺,給人們帶來了諸多煩惱,例如:使用不衛生、筆尖易折斷、不易攜帶等,都給鉛筆行業的進步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而帶帽鉛筆的出現則解決現代鉛筆行業在產品創新上所遇到的發展瓶頸。

鉛筆鉛芯的硬度標志,一般用「H」表示硬質鉛筆,「B」表示軟質鉛筆,「HB」表示軟硬適中的鉛筆,「F」表示硬度在HB和H之間的鉛筆。

排列方式(由軟至硬)9B、8B、7B、6B、5B、4B、3B、2B、B、HB、F、H、2H、3H、4H、5H、6H、7H、8H、9H、10H等硬度等級。

H前面的數字越大,表示它的鉛芯越硬,顏色越淡。B前面的數字越大,表示鉛芯越軟,顏色越黑。鉛筆桿的分類正是按照筆芯中石墨的份量來劃分。

其中H類鉛筆,筆芯硬度相對較高,適合用於界面相對較硬或明確的物體,比如木工劃線,野外繪圖等;HB類鉛筆筆芯硬度適中,適合一般情況下的書寫,或打輪廓用;B類鉛筆,筆芯相對較軟,適合繪畫,也可用於填塗一些機器可識別的卡片。

比如,我們常使用2B鉛筆來填塗答題卡。另外,常見的還有彩色鉛筆桿,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彩色鉛筆,主要用於畫畫。

㈤ 筆的演變過程

1、商王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的時候有了毛筆。

相傳是秦朝監督修築萬里長城的將軍蒙恬首創。但是毛筆的發明權不能全歸功於蒙恬一人。殷墟研究表明,三千多年前的商朝,中國人主要用毛筆寫字。

2、蘆葦筆是用蘆葦作成的書寫工具,是西方書法的一種古老工具,歷史非常悠遠。遠至美索不達米亞時代的楔形文字,就是用蘆葦筆在黏土上寫成的。

後來蘇美人將蘆葦筆改良,將書寫的那一端以三個大斜切面削尖,簡易的蘆葦筆大至就成形了。它是後世鵝毛筆和鋼筆的前身。埃及出土的文物中,也有蘆葦筆和裝筆的盒子,表示蘆葦筆不僅用來寫在黏土上,也寫在埃及的莎草紙上。

中世紀有羊皮紙出現之後,蘆葦筆才漸漸地被淘汰。

3、 公元700年:羅馬人發明羽毛筆,用的是一種大鳥翅膀上的羽毛。最常見的是鵝毛。

從中世紀到公元19世紀,羽毛筆作為書寫工具記錄歐洲文明進程的每一階段。幾乎所有的文字著作(如宗教、哲學、文學、歷史、科學、醫學、商業及管理學)無不是依靠這種造價低廉的羽毛筆來完成的。

4、翎管筆的壽命很短,筆尖很容易磨禿或劈裂,一支筆能寫幾千字就很不錯了。後來,人們在翎羽毛筆尖上包上一層金屬薄片,誕生了金屬筆尖。隨後,木桿、金屬桿又逐漸取代了鳥翅羽毛,演變成為蘸水筆。

5、1662年在德國紐倫堡市建成世界上第一家鉛筆廠——施德樓鉛筆廠。後來德國人F·卡斯特在紐倫堡市創建了法泊·卡斯特石墨鉛筆廠,採用硫磺、銻等作粘結劑與石墨加熱混合製造鉛芯,使石墨鉛筆桿製造技術前進了一大步。

法國N·J·康德首次採用水洗石墨的辦法,使石墨的純度提高,並用粘土將石墨粘結製成筆芯,此法被稱為康德法。為鉛筆工業奠定了基礎。後來,法國化學家孔德經過反復試驗,改用黏土作增固劑,制出的筆芯比原先還要堅實耐磨,而且這種方法適用於任何石墨礦,直到2019年仍在使用。

美國有一位名叫威廉·門羅的木匠,在刻有凹槽的木條中,嵌一根黑鉛芯,再把兩根木條對拼粘合在一起,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支鉛筆桿

6、1809年,英國人福遜發明了筆桿中可以灌注墨水的筆,筆桿上部有一小孔,小孔關閉時筆尖寫不出字,只有打開小孔墨水才能流至筆尖。同年,由另一個英國人布萊姆改進的蘸水筆具有一個很薄的銀制筆桿,要象使用帶橡皮囊的玻璃管一樣用手擠壓筆桿,筆尖才能寫出字來。

在1800~1900年約100年的時間里,不少發明家創造了不少各式各樣的自來水筆,前後申請的專利達400餘項,並曾有過手工製作的、靠滴管貯存墨水的書寫用筆。

7、初具今天自來水筆結構的發明距今僅有百餘年的歷史。它是1884年由美國人沃特曼·艾奇遜發明的。

8、1829年英國人詹姆士·倍利成功地研製出鋼筆尖。它經過特殊加工,圓滑而有彈性,書寫起來相當流暢,深受人們的歡迎。然而,這種筆必須蘸墨水書寫十分麻煩。

9、1884年,美國一家保險公司的一個叫華特曼的雇員,發明了一種用毛細管供給墨水的方法,比較好地解決了上述問題。這種筆的筆端可以卸下來,墨水用一個小的滴管注入。

10、最早的能夠自己吸墨水的筆出現於20世紀初期,採取了一個活塞來吸墨水。當筆中採用了皮膽後,就要用一個鐵片插入一個縫中去擠壓皮膽來吸墨水。

11、1952年,又出現了用一根管子伸進墨水中吸水的施諾克爾筆,直到1956年,才發明了常用的毛細管筆。還有一些美術鋼筆等。

12、中性筆起源於日本,1988年日本PENTEL株式會社研製成功被稱為「HYBRID』』的產品,中性筆由此宣告誕生。

13、2012年,由中國人發明的帶帽鉛筆成為了中國在筆發展史的進程中新的貢獻。

(5)筆的發明家擴展閱讀:

1、在各種各樣的筆類製品中,毛筆是中國獨有的品類。傳統的毛筆不但是古人必備的文房用具,而且在表達中華書法、繪畫的特殊韻味上具有與眾不同的魅力。

2、毛筆的發明一般人都以為是秦代的蒙恬,但據考證,殷墟出土的甲骨片上殘留的墨跡,也是用毛筆書寫。由此可知,至少在殷商時期,毛筆就已經出現,而蒙恬只不過是毛筆的改良者。

3、中性筆,中性墨水圓珠筆的簡稱,起源於日本,是目前國際上流行的一種新穎的書寫工具。按筆頭類型、油墨色彩、結構等又可分為不同類型的中性筆,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

4、中性筆兼具自來水筆和油性圓珠筆的優點,書寫手感舒適,油墨粘度較低,並增加容易潤滑的物質,書寫介質的粘度介於水性和油性之間,因而比普通油性圓珠筆更加順滑,是油性圓珠筆的升級換代產品。中性筆筆尖尺寸大致分為1.0mm和0.5mm兩種。

5、圓珠筆是一種使用了微小旋轉圓珠的筆,這種圓珠由黃銅、鋼或者碳化鎢製成,可在書寫時將墨水釋放到紙上。圓珠筆與它的前輩們——蘆葦筆、羽毛筆、金屬筆尖的筆和自來水筆差別很大。

6、鉛筆(qiān bǐ,Pencil),是一種用來書寫以及繪畫素描專用的筆類,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其中,繪畫素描的鉛筆分為諸多類型,它分成三個發展階段,分為石墨、木製筆桿、帶帽鉛筆;另外,它的顏色有紅白、黑白、黃黑等條紋。

7、鋼筆是人們普遍使用的書寫工具,發明於19世紀初。筆頭由金屬製成,書寫起來圓滑而有彈性,相當流暢。在筆帽口處或筆尖表面,均有明顯的商標牌號、型號。還分為蘸水式鋼筆和自來水式鋼筆、墨囊鋼筆。

㈥ 筆的發展歷程

筆的發展歷程:

筆的祖先應當是被中國文人譽為「文房四寶」之一的毛筆。數千年來,毛筆為中華民族留下了無數「矯若游龍、飄若驚鴻」的書法珍品。也許是由於歐洲文字的曲線較多,不大適合用柔軟的中國毛筆書寫,因此,毛筆並末像其他的中國古代發明那樣傳入西方。歐洲人有自己獨特的書寫工具——鵝毛筆。



鵝毛筆由古代的埃及人發明。它的歷史也相當悠久綿長。使用鵝毛筆,用力大些就可以把字的筆劃寫得粗些,輕輕用力就可以寫得細些。鵝毛筆既能蘸墨水,又能較長時間連續書寫。不過,一旦用久了,筆尖會被磨禿,不便於長期使用。



1829年,英國人詹姆士·倍利成功地研製出鋼筆尖。它經過特殊加工,圓滑而有彈性,書寫起來相當流暢,深受人們的歡迎。然而,這種筆必須蘸墨水書寫,十分麻煩。英國人布拉馬用銀製成筆桿,然後在筆桿裏裝進墨水,使其從筆尖流出,似乎可以順暢書寫。

(6)筆的發明家擴展閱讀


從1954年在長沙左公山出土的戰國時期的毛筆來看,它的確是用兔毛製成的。不過這種筆與現在的不一樣,它的筆頭是用兔毛包紮在竹管外面,再裹以麻絲,塗上漆汁製成的;筆鋒堅挺,宜於書寫。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毛筆了。

後來,隨著書畫藝術的發展,制筆工藝也隨之發展。筆工們根據使用者的需要,曾試用過各種禽獸毫毛作原料,如鹿毛、獾毛、豬毛、雞毛、兔毛、羊毛、黃鼠狼毛等,結果發現兔毫、黃鼠狼毫、羊毫性能最好,以後就被廣泛使用,成為制筆三大原料。


根據筆鋒的長短,毛筆又有長鋒、中鋒、短鋒之別,性能各異。

長鋒容易畫出婀娜多姿的線條,短鋒容易使線條凝重厚實,中鋒則兼而有之,畫山水以用中鋒為宜。根據筆鋒的大小不同,毛筆又分為小、中、大等型號。

畫山水各種型號都要准備一點,一般「小山水」(小狼毫)、「大山水」(大狼毫)各備一枝,「小白雲」、「大白雲」羊毫筆各備一枝,再有一支更大的羊毫「斗筆」就可以了。新筆鋒多尖銳,只適宜畫細線,皴、擦、點擢用舊筆效果好。

有的畫家喜用禿筆,點線別有蒼勁樸拙之趣。好的毛筆,都具有圓、齊、尖、健四個特點,使用起來運轉自如。畫筆用後要及時沖洗干凈,避免墨汁干結損壞。

㈦ 鋼筆的發明者

派克

㈧ 鋼筆是誰發明的

鋼筆的發明人尚未有定論。鋼筆的發展歷史如下:

1809年,英國頒發了第一批關於貯水筆的專利證書,這標志著鋼筆的正式誕生。

在早期的貯水筆中,墨水不能自由流動。寫字的人壓一下活塞,墨水才開始流動,寫一陣之後又得壓一下,否則墨水就流不出來了。這樣寫起字來當然很不方便。

1829年英國人詹姆士·倍利成功地研製出鋼筆尖。它經過特殊加工,圓滑而有彈性,書寫起來相當流暢,深受人們的歡迎。然而,這種筆必須蘸墨水書寫十分麻煩。

到1884年,美國一家保險公司的一個叫華特曼的雇員,發明了一種用毛細管供給墨水的方法,比較好地解決了上述問題。這種筆的筆端可以卸下來,墨水用一個小的滴管注入。

最早的能夠自己吸墨水的筆出現於20世紀初期,採取了一個活塞來吸墨水。當筆中採用了皮膽後,就要用一個鐵片插入一個縫中去擠壓皮膽來吸墨水。到1952年,又出現了用一根管子伸進墨水中吸水的施諾克爾筆,直到1956年,才發明了常用的毛細管筆。還有一些美術鋼筆等。

(8)筆的發明家擴展閱讀:

鋼筆的種類和型號很多。根據鋼筆筆尖的成分不同,可分為金筆、銥金筆、墨囊鋼筆三種。

1、金筆

筆尖採用黃金合金,筆尖較軟,彈性好,手感舒適。但金筆的價格較貴,筆尖軟,而且不好掌握,初學者不宜使用。

2、銥金筆

筆尖不含黃金,部分筆尖鍍金,筆尖較硬,但物美價廉,是初學寫字比較合適的工具。

金筆尖、銥筆尖之所以比鋼筆尖耐用,秘密都在鋼筆尖上的小圓粒。這小圓粒是銥釕合金做的,它非常堅硬耐磨。據上海金星金筆廠實驗,如果把金筆尖和鋼筆尖同時放在油石上磨,一小時後,金筆尖只磨損0.07毫米,而鋼筆尖磨損達5毫米之多!

雖然價格相差懸殊,但是筆尖的銥粒都是特種合金"銥,釕"的合金!之所以順滑度相差那麼多那是因為打磨方式和精細程度不同。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金筆和銥金筆是一樣的。但是製作材料和手感不同,這就導致了價格上的差距!

3、墨囊鋼筆

墨囊鋼筆不用吸墨,插上專用的墨囊,就可以使用了。

㈨ 筆是誰發明的

毛筆的起源:史記中曾記載:「秦始皇命太子扶蘇與蒙恬築長城以御北方專匈奴,蒙恬取山屬中之兔毛以造筆」,文房四譜上也記載:「昔日蒙恬造筆,以拓木為管,鹿毛為柱,兔毛為被,此乃謂蒼毫也」,博物志雲:「秦之蒙恬將軍取狐狸毛為柱,兔毫為被以書」,因此,我們通常稱蒙恬將軍為毛筆的史祖。毛筆的發明過程,最早可朔自新石器時代末期的仰韶文化期,雖然沒有足夠的文字記載可資證明,但由已出土的仰韶彩陶上的花文研究,可能是由類似毛筆的工具所繪制而成,及至商朝甲骨文的研究,可明顯的看出刀刻的甲骨文邊緣,是先用毛筆書寫其上再刻成的,可見此一時期已有毛筆的存在。周朝的青銅器上所鑄的文字,依其字形判斷,已明顯可知系由柔軟的筆尖所書寫筆觸的痕跡,由書寫的形狀與筆意,知道書寫的工具—也就是毛筆,1954年在湖南長沙郊外的左家公山出土的戰國時代楚墓文物中,已有多種古毛筆及其相關之書寫文物,這是首度使我們對漢朝以前的毛筆形象的想像,真像大白,該批文物中的毛筆稱之為「長沙筆」是由高級的兔毫所製成毛長2.42公分,筆管長達16.6公分,筆管是由細竹製成,製法是將兔毛夾插於管端,以細絲綁緊後用漆固定,此一製作在技術上已是相當高超。

㈩ 圓珠筆的發明人是誰

一個什麼公司我忘了, 好像有兩個公司爭奪圓珠筆市場 然後就兩個公司經過了無數次的改造才有現在這種圓珠筆 剛發明時很怪

閱讀全文

與筆的發明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