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電腦是誰發明的的

電腦是誰發明的的

發布時間:2021-09-27 14:44:28

Ⅰ 電腦是誰發明

是約翰·馮·諾依曼。

馮·諾依曼(John von Neumann,1903年12月28日-1957年2月8日),原籍匈牙利,布達佩斯大學數學博士。世紀最重要的數學家之一,在現代計算機、博弈論、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領域內的科學全才之一,被後人稱為「計算機之父」和「博弈論之父」。

1944~1945年間,馮·諾依曼形成了現今所用的將一組數學過程轉變為計算機指令語言的基本方法,當時的電子計算機(如ENIAC)缺少靈活性、普適性。馮·諾依曼關於機器中的固定的、普適線路系統,關於「流圖」概念,關於「代碼」概念為克服以上缺點作出了重大貢獻。

(1)電腦是誰發明的的擴展閱讀:

計算機發展歷史

1、第1代:電子管數字機(1946—1958年)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的是真空電子管,主存儲器採用汞延遲線、陰極射線示波管靜電存儲器、磁鼓、磁芯;外存儲器採用的是磁帶。軟體方面採用的是機器語言、匯編語言。應用領域以軍事和科學計算為主。

特點是體積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為每秒數千次至數萬次)、價格昂貴,但為以後的計算機發展奠定了基礎。

2、第2代:晶體管數字機(1958—1964年)

硬體方面的操作系統、高級語言及其編譯程序應用領域以科學計算和事務處理為主,並開始進入工業控制領域。特點是體積縮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運算速度提高(一般為每秒數10萬次,可高達300萬次)、性能比第1代計算機有很大的提高。

3、第3代:集成電路數字機(1964—1970年)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中、小規模集成電路(MSI、SSI),主存儲器仍採用磁芯。軟體方面出現了分時操作系統以及結構化、規模化程序設計方法。

特點是速度更快(一般為每秒數百萬次至數千萬次),而且可靠性有了顯著提高,價格進一步下降,產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標准化等。應用領域開始進入文字處理和圖形圖像處理領域。

4、第4代:大規模集成電路機(1970年至今)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LSI和VLSI)。軟體方面出現了資料庫管理系統、網路管理系統和面向對象語言等。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處理器在美國矽谷誕生,開創了微型計算機的新時代。應用領域從科學計算、事務管理、過程式控制制逐步走向家庭。

Ⅱ 電腦一詞是誰發明的

電腦的出現,給整個世界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更重要的是,拉近了世界的距離,讓我們更快速的了解世界的角角落落。那麼,電腦是誰發明的呢?第一台電腦的發明者是誰?我們一起來看看。

電腦是誰發明的 第一台電腦的發明者是誰



電腦的發明

莫克利(JohnW.Mauchly)和艾克特(J.PresperEckert)

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是個龐然大物:重30餘噸,佔地約170平方米,肚子里裝有18000隻電子管。它是1946年2月14日,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敵對雙方都使用了飛機和火炮,猛烈轟炸對方軍事目標。要想打得准,必須精確計算並繪制出"射擊圖表"。經查表確定炮口的角度,才能使射出去的炮彈正中飛行目標。但是,每一個數都要做幾千次的四則運算才能得出來,十幾個人用手搖機械計算機算幾個月,才能完成一份"圖表"。針對這種情況,人們開始研究把電子管作為"電子開關"來提高計算機的運算速度。許多科學家都參加了實驗和研究,終於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起名為"埃尼阿克"。

20世紀40年代中期,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電工系由莫利奇和艾克特領導,為美國陸軍軍械部阿伯丁彈道研究實驗室研製了一台用於炮彈彈道軌跡計算的「電子數值積分和計算機」(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簡稱ENIAC)。這台叫做「埃尼阿克」的計算機佔地面積150平方米,總重量30噸,使用了18000隻電子管,6000個開關,7000隻電阻,10000隻電容,50萬條線,耗電量140千瓦,可進行5000次加法/秒運算。這個龐然大物於1946年2月15日在美國舉行了揭幕典禮。這台計算機的問世,標志著電腦時代的開始。

Ⅲ 電腦是哪國人發明的,發明的人是誰

1946年2月14日,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莫爾電機學院,到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氛。許多來賓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這里,因為他們要參加人類歷史上第一台現代電子計算機的揭幕典禮。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個外形奇怪、渾身閃閃發光的龐然大物。它,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現代電子計算機「埃尼阿克」(ENIAC)。這個龐然大物佔地面積達170平方米,重達30噸。在揭幕儀式上,「埃尼阿克」為來賓表演了它的「絕招」----—分別在1秒鍾內進行了5000次加法運算和500次乘法運算,這比當時最快的繼電器計算機的運算速度要快1000多倍。這次完美的亮相,使得來賓們喝彩不已。然而誰又知道,在這個龐然大物誕生的過程中,有多少人為之傾注了無數的心血! 戰火催生的龐然大物 電子計算機的出現盡管只有60年的時間,但它的誕生卻是人類數百年努力的積累。早在17世紀,一批歐洲數學家就已開始研製計算機。1642年,為了協助擔任稅務局長的父親,年僅19歲的法國數學家帕斯卡成功地製造了第一台鍾表齒輪式機械計算機,但僅能做加減法運算。在此基礎上,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於1678年發明了可做乘除運算的計算機。但這些機械計算機的性能過於落後,遠遠滿足不了人們的需要。一百多年後,英國數學家巴貝奇於1822年設計出了一種更為先進的計算機。遺憾的是,由於當時工業水平所限,巴貝奇的設計根本無法實現。 此後一百年間,人類在電磁學、電工學、電子學領域不斷取得重大進展,為電子計算機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二戰爆發後,美國陸軍軍械部為研製和開發新型大炮,在馬里蘭州的阿伯丁設立了「彈道研究實驗室」。極為繁重的計算任務令那裡的研究人員大傷腦筋。盡管實驗室僱用了200多名計算快手,還是捉襟見肘。他們迫切需要一種新的計算機器,以提高工作效率。就在人們一籌莫展之時,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電機學院的莫克利博士提出了試制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設想。他的設想吸引了陸軍軍械部,他們立即要求莫爾學院擬定一份研製計劃。 按照科學家們的估計,製造一台電子計算機所需的經費為15萬美元,這在當時是一筆巨款,因此遭到了軍方內部很多人的堅決反對。眼看研製電子計算機的計劃就要夭折,美國著名數學家維伯倫博士堅定地站到了支持者的行列里,他最終說服了美國軍方。經過兩年多的緊張研製,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終於在1946年2月14日問世。而它的開發經費幾經追加,最後達到48萬美元。 這台名為「埃尼阿克」的電子計算機,如今看來簡直就是一個怪物。其內部有成千上萬個電子管、二極體、電阻器等元件,電路的焊接點多達50萬個;在機器表面,則布滿電表、電線和指示燈。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它的耗電量超過174千瓦小時,據說在使用時全鎮的電燈都會變暗;而且它的電子管平均每隔15分鍾就要燒壞一隻,科學家們不得不滿頭大汗地不停更換。然而,「埃尼阿克」的計算速度卻是手工計算的20萬倍、繼電器計算機的1000倍。美國軍方也從中嘗到了甜頭,因為它計算炮彈彈道只需要3秒鍾,而在此之前,則需要200人手工計算兩個月。除了常規的彈道計算外,它後來還涉及諸多的科研領域,曾在第一顆原子彈的研製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955年10月2日,「埃尼阿克」宣告「退役」後,被陳列在華盛頓的一家博物館里。 三台電子計算機競爭「世界第一」頭銜 有趣的是,對於「埃尼阿克」頭上的光環,多年來始終存有爭議。實際上,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英國1943年研製出來的「巨人」計算機才是世界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只不過它一直處於保密狀態。直到1975年,英國當局解密了相關檔案,人們才對這一內幕有所了解。 原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了破譯德國人的一種機械式密碼,英國情報機關與數學、電子學專家合作,於1943年研製出了一種大型電子運算裝置,並稱其為「巨人」機。在「巨人」機發明前,英國破譯德軍的高級密碼需要6至8個星期,而使用「巨人」機後則僅需6至8小時,自它投入使用後,德軍大量高級軍事機密很快被破譯,大大加快了納粹德國敗亡的進程。出於戰爭的需要,英國將其視為「超級機密」。據說為保守秘密,英國不惜將10台同類計算機在戰後秘密銷毀。不過也有人認為,「巨人」機還算不上真正的電子計算機,而是介於繼電器計算機與現代電子計算機之間。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美籍保加利亞人、物理學家阿塔納索夫才是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發明者。早在1939年12月,他就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但由於當時正值二戰,他沒有申請專利,也沒有公布資料。盡管眾說紛紜,「埃尼阿克」仍然是多數人公認的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60年前的情人節也因此被永遠載入了人類發明史冊。 電子計算機因總統大選一夜成名 「埃尼阿克」誕生之初,由於它存在諸多缺陷,無法廣泛應用。直到1951年,莫克利和埃克特在「埃尼阿克」基礎上研製出了UNIVAC(通用自動計算機),電子計算機才開始從實驗室走向社會。不久,一件偶然事件的發生,又使其知名度迅速提高。 1952年,適逢美國大選。為了對選舉資料進行處理,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租用UNIVAC,用來預測大選結果。選舉結束後僅僅45分鍾,UNIVAC就計算出艾森豪威爾將以438票的絕對優勢贏得勝利。但在選舉前,幾乎所有的專家和媒體都預測競選雙方勢均力敵。所以對於計算機的預測結果,廣播公司拒絕報道。工程師們只好重新計算,但該計算機仍堅持艾森豪威爾將大獲全勝。當選舉結果正式揭曉後,所有的人都驚呆了:艾森豪威爾實際得票為442票, UNIVAC的預測只有不到1%的誤差率!從此,整個世界開始對電子計算機的功能有了新的認識,電子計算機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從那時起到今天,電子計算機的發展可謂一日千里,它不但廣泛地應用於人們的社會生活中,而且直接引導著當今信息社會的發展。毫無疑問,電子計算機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如今,它已成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並將在未來繼續扮演重要的角色。
滿意請採納

閱讀全文

與電腦是誰發明的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