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未來將被創造的崗位

未來將被創造的崗位

發布時間:2021-09-27 13:45:32

❶ 未來十年,哪些職業會被人工智慧取代

提到人工智慧人們第一想到的就是解放雙手,但凡事不是絕對的准確,解放雙手就意味著人類的懶惰天性將要得到釋放。其實,人工智慧就像你比賽時的競爭對手,你很有可能被超越被拋到身後的某個角落!

從總體上來說,也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會被取代。人工智慧不一定就十全十美,它也同樣缺少人類的靈動性、判斷能力和思維能力,所以從目前而已人工智慧只涉及到服務類行業服務於人類!

❷ 新聞中提到的某行為將創造的就業崗位,是真的嗎

這在現實生活當中確實是真正發生的事情,因為一些企業家的某些行為而導致一個產業鏈發展的比較迅速,所以能夠解決這個社會當中的很多就業問題。

互聯網社會創造的崗位是非常多的,而且留給年輕人的機會也是非常多的,因為在目前這個社會當中,互聯網能夠幫助很多人在互聯網上實現創業的收入。年輕人更需要的其實是機會,而且那些比較大的互聯網公司能夠提供更多的崗位。

我們國家對於就業崗位是非常關注的。

我們國家一直以來對於這方面的關注力度都是非常大的,我們國家設置已經投入了超過10,000億元人民幣,用來解決這個問題,而且我們國家最近幾年的經濟發展的非常不錯,並且解決了很多就業的問題,很多老百姓都已經擁有了很好的工作。

其實這個社會當中的每一個國家對於就業崗位都是非常關注的,因為解決了更多的就業崗位,那麼社會當中肯定會有更多的穩定因素,從而有利於社會的發展。我們國家一直以來對於就業崗位都是非常關注的,而且已經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促進年輕人的就業。

❸ 未來將淘汰50%的工作崗位,你拿什麼拼職場

人工智慧來臨的速度比你想得快

2017年1月,Alpha Go打敗人類圍棋選手獲得60連勝。

2017年3月,谷歌宣布在診斷乳腺癌方面,人工智慧已超越專業的病理學家。

2017年4月,《科學》雜志報道了在預測心臟病風險方面,人工智慧又超過了人類。

2017年11月,淘寶天貓4億張banner圖全部由阿里AI設計師魯班設計。

2017年12月,人工智慧入選「2017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

職場瞬息萬變,每個人都不可能一勞永逸。

我們當前所擁有的成果和功勞,不代表著未來的成就。

因此,每個職場人都應該關注的是個人成長,以及個人成長所帶來的能夠在未來道路上加碼的東西。

個人成長注重的就是可遷移的綜合能力,這其中包括:

1

多維度發展

未來的職場人才需求,將會是往人工智慧所代替不了的方向發展。

創造力和社交能力,是人工智慧所無法擁有的。目前的人工智慧技術,還很難模仿具有顯著人類主觀感知意識的各種能力。

如演繹推理、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而這正是人類獨有的財富。除了本職崗位上的專業能力,我們也應該多培養自己在感知方面的能力。

2

保持好奇心

我們永遠不知道今天學到的東西是否會在明天派上用場,對一切事物保持一顆好奇心,它會促使我們主動地去思考,不斷地去探索未知。

滿足於現狀就意味著對生活的激情失去興趣,好奇心正是我們掙脫現狀達到更好的未來的通行證。

3

持續學習

保持一顆學習的心態,不被現有的思維模式所固定,勇於學習新鮮事物,培養成長型的思維模式,在實踐中提煉學習心得,加之利用應用到其他方面中。

做一個持續學習的職場人,面對未來不知道會如何發展,但也能做到從容應對。

職場永遠不會淘汰的是一直保持學習的人!

❹ 人工智慧未來會產生那些新的崗位

需要創意的職位,銷售有關的職位都不會出問題。新的職位包括智能機器人的維修,設計,售前售後,場景開發等。

❺ 未來可能被淘汰的職業有哪些

一、未來可能被淘汰的職業:稅務稽查人員、印刷作業員、車床作業員、空服人員、伐木工、旅行社職員、報紙記者、水電查表員、農民和郵差。

根據英國牛津大學則給出了一份各行各業在未來被計算機作業所取代的概率統計數據。

二、未來八種人將被淘汰:

1、知識陳舊的人:

如今,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知識倍增的周期越來越短。20世紀60年代,知識倍增,周期是8年,70年代減少為6年,80年代縮短成3年,進入90年代以後,更是1年就增長1倍。人類真正進入了知識爆炸的時代,現有知識每年在以10%的速度更新。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任何人都必須不斷學習,更新知識,想靠學校學的知識「應付」一輩子,已完全不可能了。一個人從上學到退休,要一直接受教育;現在,這一概念應當重新定義,終身教育,從搖籃到墳墓,應貫穿人的一生。入世後,那些「抱殘守缺」、知識陳舊的人,將是職場中的麻煩人。

2、技能單一的人:

只會做一種工作,換一個崗位就不「靈光」的人,入世後日子會不好過。隨著入世,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就業、下崗、再就業、再下崗,將成為司空見慣的事。要想避免在職場中成為「積壓物資」,唯一的辦法就是多學幾手,一專多能。只有這樣,才不至於「一棵樹上弔死」,一旦下崗,心中不慌,「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如果說,入世後,復合型人才大受歡迎的話,技能單一的人遭到冷遇,就是非常自然的事了。

3、情商低下的人:

智商顯示一個人做事的本領,情商反映一個人做人的表現。在未來社會,不僅要會做事,更要會做人。情商高的人,說話得體,辦事得當,才思敏捷,「人見人愛」。情商低的人,不是「不合群」,就是「討人嫌」,要不就是「哪把壺不開提哪把」,這就麻煩了。現在,在國外廣為流傳這樣的話:「靠智商得到錄用,靠情商得到提拔。」一旦進入一個單位,能不能「工作順利」、「事業有成」,情商是一個關鍵因素。在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時,還應不斷培養自己的情商。否則,「身懷絕技」,也難免「碰壁」。

4、心理脆弱的人:

遇到一點困難,就打「退堂鼓」,稍有不順利,情緒就降到「冰點」,這樣的人,在入世後的激烈競爭中必然日子不好過。由於生活節奏加快,競爭壓力加大,有「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的人逐漸增多,神經緊張、心理脆弱成了都市「現代病」。因此,入世後,無論在職者,還是求職者,都應該增強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抗擠」、「抗壓」素質。在當今社會,沒有一股不服輸的「犟勁」,沒有一種不怕難的「韌勁」,是不行的。

5、目光短淺的人:

鼠目寸光難成大事,目光遠大可成大器。有句話說得好:「你能看多遠,你便能走多遠。」一個組織的成長,需要規劃,一個人的成長,需要設計。有生涯設計的人,未必肯定成功,沒有生涯設計的人,一定很難成功。「過一天算一天」,「哪裡黑哪裡住」,只看見鼻尖下邊一小塊地方的人,現在「不吃香」,入世後更「不吃香」。

6、反應遲鈍的人:

當今社會,「遲鈍」就會「遲緩」,落後就要挨打。過去是「大魚吃小魚」,如今是「快魚吃慢魚」。入世後,一個人如果「思維」不「敏捷」,「反映」不「快速」,墨守成規,四平八穩,遲早會被淘汰。

7、單打獨斗的人:

「學科交叉、知識融會、技術集成」的現實,在當今這個國際經濟大循環的世界裡,「孤膽英雄」的時代已經過去,個人的作用在下降,群體的作用在上升。特別是在入世後,要成就一項事業,靠個把人、少數人是不行的,需要一支隊伍,一個組織,一個群體的共同奮斗,需要眾多人智慧碰撞,團隊合作。吳德貴說,「跑單幫」難成氣候,「抱成團」才能打出一片天地。

8、不善學習的人:

有些人雖然也想學習,但是不知道學習的方法,不掌握學習的技術。這種人入世後肯定「吃虧」。處在當今這個學習型社會里,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主要是學習能力的差異;人與人之間的「較量」,關鍵在學習能力的「較量」。過去,把不識字稱之為「文盲」,未來學家托夫勒說,未來的「文盲」是想學習而不會學習的人。鮮花和掌聲從來不會賜予守株待兔的人,而只饋贈給那些風雨無阻的前行者,空談和闊論從來不會讓自己的夢想成真,不是自己能不能,而是自己要不要,只要自己一定要,就一定能成功。知識改變命運,網路改變生活,一生的好朋友,事業的好夥伴。互聯網時代使自己擁有一個共同的夢,攜起手來共創美好的明天。



❻ 2025年後,真的有8500萬個崗位會被機器取代嗎

科技的不斷發展,讓每個人的生活都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任誰也沒有想到,科幻電影中的片段有一天真的會在現實生活中出現。例如現在的無人駕駛技術,據說在我國個別城市中,已經開始了無人駕駛的試運行點。

不止如此,近年來大火的AI,也讓人們看到了未來的無限可能。超市的無人收銀台、銀行的智能機器人、工廠的自動化生產線,無一不在向我們展示著科技的成果,未來,智能化將成為一個全球的趨勢。




總結來說,人工智慧的興起有利有弊,屬於一把雙刃劍。為企業提高效率、減少人力成本的同時,也會引發大量失業,以及再就業困難的問題,對於年輕人來說再就業問題可能會簡單一些,但對於那些中年人來說,一旦失業,再就業就成了一個「難題」。

況且目前來看,並非所有領域都能被人工智慧所取代,而人工智慧的技術也並沒有達到「高度成熟」。只不過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我們要盡早做好准備,避免被時代革命而「淘汰」。

大家都是做什麼工作的呢?你們支持機器取代人工嗎?歡迎留言討論。

❼ 馬雲預言被證實,未來最容易失業的4種職業是什麼呢

社會不斷在進步,科技不斷在發展,說的誇張一點的話,也許每天都會有新的工種出現,但也會有一些職業會消失,這一點你相信嗎?不管你信與不信,但事實也許就是如此。舉個例子,以前我們出門坐公交車是不是都有收費員,現在收費員在哪裡?該職業已經消失了,被機器所取代。再加上現在是一個互聯網時代,大數據時代,這也讓很多行業加速消失的速度,對此馬雲也曾預測:未來50%的工作崗位將消失,而從事這4種職業的人最容易失業。

總結

也許馬雲說的是有點誇大其詞了,但不得不說都是有理有據,俗話說「技多不壓身」,也許是時候利用空餘時間多學點東西傍身了,不要等到了哪一天接到下崗通知的時候才不知所措,你覺得呢?

❽ 作為一名學生,在未來崗位上,你將如何用勞動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

作為一名學生,首先是要好好學習,好好學習自己所選擇的專業,然後進入社會,找到自己對應的專業,這樣才能發揮自己最大的用處

❾ 未來的職業崗位是什麼

1 汽車銷售工程師

平均年薪45000元

調查:以往每年七八月都是汽車市場淡季,而我國去年在淡季卻呈現出產銷兩旺局面,不少4S店出現人等車的情況,熱銷車型甚至要等一個月才能提到。我國汽車市場坐上「世界產銷第一」的寶座,這讓汽車銷售工程師職位快速升溫。

薪酬水平:目前,汽車銷售工程師在我國平均年薪在45000元左右。其中,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四地的平均年薪最高,約為其他城市平均年薪的1.8倍。除工資外,獎金是其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外語技能的銷售工程師,薪資比平均年薪還要高出1.3倍左右。

專家點評:汽車銷售工程師約占汽車銷售人員的20%,其職業熱度不亞於現在的車市。要勝任這一職位,除了熟悉汽車產品設計市場、具有汽車設計相關專業知識、了解整車開發流程外,還需具備較強的英語聽說讀寫、人際交流、財務及培訓能力。

2 小語種導游

阿語導游日薪千元

調查:隨著海內外旅遊市場迅速擴張,我國小語種導遊人才嚴重不足,越南語、泰語、蒙古語、韓語、日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等導遊人才,已成為各大旅行社的追捧對象。目前,全國旅遊業從業人員共600多萬,實際需求將超過800萬。

薪酬水平:專職小語種導游薪酬由底薪和帶團補貼構成,底薪一般為2000元至3500元,帶團補貼一般為每天30元至50元。兼職小語種導游工資則以天數計算,日薪一般為200元至500元,阿拉伯語等奇缺小語種導游日薪可達1000元以上。

專家點評:巨大的發展空間使我國對旅遊人才的需求持續上升,要想加入這一職業隊伍,在具有過硬外語能力的同時,還須通過導游資格考試,並加強地理、民族民俗、建築、宗教、文化差異等知識積累。

3 速錄師

兩三小時收入1200元

調查:在大型會議密集的城市,速錄師已成為熱門行當,正迎來它的黃金時期。目前,我國速錄師的年需求量為5萬至8萬,但具有國家勞動部門資質認定的僅2000人左右,能達到每分鍾速錄220字的高級速錄師少之又少。

薪酬水平:在北京、上海和廣州,速錄師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高級速錄師收入甚至上萬。服務於大型會議的速錄師薪水更是以小時計算,短短兩三小時,收入可達1200元左右。

專家點評:除了專職速錄師,如今很多大型企業對行政、文秘等人員的要求中,也提到了速錄技能。文職人員不妨朝這方面發展,考取速錄師職業資格證,為求職簡歷加分。

4 景觀設計師

年薪20萬至50萬元

調查:隨著市民對居住質量要求的提高,景觀設計師逐漸成為職場新寵。目前,我國從事景觀設計的人員幾乎都是從建築、園林等專業轉行過來的,真正景觀設計出身的人非常少。與很多崗位不同,沒有厚實的理論基礎,很難涉足此行當,國內目前只有同濟大學等幾所高校專門設有景觀設計專業,人才嚴重供不應求。

薪酬水平:景觀設計師已逐漸步入高薪行列,剛畢業的初級景觀設計師月薪一般為2000元至3000元,工作3年以上月薪可升至6000元,有八至十年以上工作經驗又有大型設計項目負責經驗的,年薪在10萬元至30萬元。加之一般5%左右的項目提成,景觀設計師年薪可達20萬元至50萬,開出百萬年薪招主任景觀設計師的公司也不在少數。

專家點評:房地產市場升溫為景觀建設師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初入門者應耐心從基礎做起,手繪與電腦繪圖不可偏廢,要走富有個性特色的創意之路,培養細致入微的觀察力,讓小設計成為大亮點。

5 職業規劃師

一個個案賺2000元

調查:幫助咨詢者認識是否適合當前職業以及最適合的職業是什麼,這種服務在國外已有90多年的歷史,不少人甚至擁有自己的私人職業顧問。目前,我國人才競爭越來越激烈,但職業指導仍屬非常稀缺的服務,專業人才並不多見。

薪酬水平:各地經濟發展狀況不一樣,職業規劃師收入也有所不同。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做一個個案的收入從2000元至8000元不等。兼職月收入在5000元左右,若是全職且有一定資歷,月收入則多半上萬。

專家點評:根據調查,有78%的人願意接受專家顧問的意見,然後自己規劃;25%願意接受職業規劃咨詢機構的專業服務,由顧問規劃;70%的人認為有必要經常對自己的職業計劃進行評估;50%以上的人願意支付咨詢服務費用。被譽為「金領」的職業規劃師,在未來30年,都將是極有發展前景的職業。

6 手機報編輯

剛入行月薪可達2000元

調查:短短幾年,我國已有100多家新聞機構辦起了手機報,手機正式以「第五媒體」身份浮出水面。而作為手機報的內容組織者,手機報編輯逐漸成為人才需求數量不多,但絕對熱門的小眾職業。去年,網路編輯再度進入IT類職位需求前10位,手機報編輯則是其中一部分。

薪酬水平:剛入行的手機報編輯,一般薪資為每月2000元至2500元。根據手機報業務的發行量多少,相關編輯的崗位薪酬將有調整,或以獎金的形式給予補貼。

專家點評:表面上看,手機報編輯無非就是把新聞從紙媒轉移到手機網路上,但手機報的容量和字數限制,要求編輯用最精煉的語言表達出完整而富有觀點的內容。要想成為手機報編輯,「縮寫」能力的實踐磨練不可少,自身文化底蘊的培養也很關鍵。

7 搜索引擎優化專員

普通人員月入4000元

調查: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注重網路宣傳,然而僅僅建好一個網站,未必能使客戶「不請自來」,這就是搜索引擎優化人才日益受到企業重視的主要原因。他們運用網路技術提高網站訪問量,提升網站的銷售或宣傳能力。由於對專業技術要求高,搜索引擎優化專員目前也是供不應求。

薪酬水平:目前在我國,搜索引擎優化總監月薪普遍達到1.5萬元,主管級別搜索引擎優化專員月薪一般在8000元至12000元,普通專員每月收入也能達到4000元至7000元。

閱讀全文

與未來將被創造的崗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