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科學家愛因斯坦發明的故事70字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德語:Albert Einstein , 1879年3月14日 --- 1955年4月18日 ),著名的德國猶太裔理論物理學家、思想回家及哲學家。因為「答對理論物理的貢獻,特別是發現了光電效應」而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奠基人,相對論——「質能關系」的創立者,「決定論量子力學詮釋」的捍衛者(振動的粒子)——不擲骰子的上帝。他創立了代表現代科學的相對論,為核能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在現代科學技術和他的深刻影響下與廣泛應用等方面開創了現代科學新紀元,被公認為是自伽利略、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物理學家。1999年(己卯年)12月26日,愛因斯坦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世紀偉人」。
㈡ 愛因斯坦的故事
愛因斯坦的故事——一件舊大衣
一天,愛因斯坦在紐約的街道上遇見一位朋友。
「愛因斯坦先生,」這位朋友說,「你似乎有必要要添置一件新大衣了。瞧你身上這件多舊啊!」
「這有什麼關系?反正在紐約誰也不認識我。」愛因斯坦無所謂地說。
幾年後,他們又偶然相遇。這時,愛因斯坦已經譽滿天下,卻還是穿著那件舊大衣。他的朋友又建議他去買一件新大衣。
「這又何必呢?」愛因斯坦說,「反正這兒已經每個人都認識我了。」
㈢ 愛因斯坦發明電燈的故事
電燈是愛迪生發明的
愛迪生這位偉大的發明家的一生中,發明了許多東西,然而,能夠立即得到人們熱烈歡迎的,卻只有電燈。因為電燈的好處是人們看得見摸得著的。它的出現,意味著人們又有一輪太陽,人們的活動不再受到黑夜物制約了。
早在1821年,英國的科學家戴維和法拉第就發明了一種叫電弧燈的電燈。這種電燈用炭棒作燈絲。它雖然能發出亮光,但是光線刺眼,耗電量大,壽命也不長,因此很不實用。
「電弧燈不實用,我一定要發明一種燈光柔和的電燈,讓千家萬戶都用得上。」愛迪生暗下決心。
於是,他開始試驗作為燈絲的材料:用傳統的炭條作燈絲,一通電燈絲就斷了。用釕、鉻等金屬作燈絲,通電後,亮了片刻就被燒斷。用白金絲作燈絲,效果也不理想。就這樣,愛迪生試驗了1600多種材料。一次次的試驗,一次次的失敗,很多專家都認為電燈的前途黯淡。英國一些著名專家甚至譏諷愛迪生的研究是「毫無意義的」。一些記者也報道:「愛迪生的理想已成泡影。」
面對失敗,面對有些人的冷嘲熱諷,愛迪生沒有退卻。他明白,每一次的失敗,意味著又向成功走近了一步。
一次,愛迪生的老朋友麥肯基來看望他。愛迪生望著麥肯基說話時一晃一晃的長胡須,突然眼睛一亮,說:「鬍子,先生,我要用您的鬍子。」麥肯基剪下一綹交給愛迪生。愛迪生滿懷信心地挑選了幾根粗鬍子,進行炭化處理,然後裝在燈泡里。可令人遺憾的是,試驗結果也不理想。「那就用我的頭發試試看,沒准還行。」麥肯基說。
愛迪生被老朋友的精神深深感動了,但他明白,頭發與胡須性質一樣,於是沒有採納老人的意見。愛迪生走身,准備為這位慈祥的老人送行。他下意思地幫老人拉平身上穿的棉線外套。突然,他又喊道:「棉線,為什麼不試棉線呢?」
麥肯基毫不猶豫地解開外套,撕下一片棉線織成的布,遞給愛迪生。愛迪生把棉線放在在U形密閉坩堝里,用高溫處理。愛迪生用鑷子夾住炭化棉線。准備將它裝在燈泡內。可由於炭化棉線又細又脆,加上愛迪生過於緊張,拿鑷子的手微微顫抖,因此棉線被夾斷了。最後,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愛迪生才把一根炭化棉線裝進了燈泡。
此時,夜幕降臨了,愛迪生的助手把燈泡里的空氣抽走,並將燈泡安在燈座上,一切工作就緒,大家靜靜地等待著結果。接通電源,燈泡發出金黃色的光輝,把整個實驗室照得通亮。13個月的艱苦奮斗,試用了6000多種材料,試驗了7000多次,終於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但這燈究竟會亮多久呢?
1小時,2小時,3小時……這盞電燈足足亮了45小時,燈絲才被燒斷。這是人類第一盞有實用價值的電燈。這一天——1879年10月21日,後來被人們定為電燈發明日。
「45小時,還是太短了,必須把它的壽命延長到幾百小時,甚至幾千小時」愛迪生沒有陶醉於成功的喜悅之中,而是給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天,天氣悶熱,他順手取來桌面上的竹扇面,一邊扇著,一邊考慮著問題。「也許千篇竹絲炭化後效果更好。」愛迪生簡直是見到什麼東西都想試一試。試驗結果表明,用竹絲作燈絲效果很好,燈絲耐用,燈泡可亮1200小時。
經過進一步試驗,愛迪生發現用炭化後的日本竹絲作燈絲效果最好。一於是,他開始大批量生產電燈。他把生產的第一批燈泡安裝在「佳內特號」考察船上,以便考察人員有更多的工作時間。此後,電燈開始進行尋常百姓家。
後來,人們便一直使用這種用竹絲作燈絲的燈泡。幾十年後,又對它進行了改進,即用鎢絲作燈絲,並在燈泡內充入隋性氣體氮或氬。這樣,燈泡的壽命又延長了許多。我們現在使用的這是這種燈泡。
㈣ 關於愛因斯坦發明創造的故事有哪些
愛因斯坦的故事 愛因斯坦是當代偉大的物理學家。遇事愛思考研究,常常從一點小事情中受到啟發。
㈤ 愛因斯坦的故事和發明創造(簡要回答)
愛因斯坦曾發明過「綠色冰箱」 以酒精為動力 眾所周知,愛因斯坦是「相對論」的鼻祖,但大家也許並不知道,這位偉大的理論科學家還曾經發明過一款獨特的「綠色環保」冰箱。在愛因斯坦提出這一發明將近80年後的今天,幾位德國物理學家正在基於他的設計研發用酒精作為動力的冰箱。這款冰箱具有可行性,這也說明愛因斯坦不僅擅長理論研究而且還是一個追求實用主義的發明家。 柏林馬克斯波蘭克大學的校長約根-雷恩說:「愛因斯坦出生於一個商人家庭,他從小就知道要賺錢養家,因為家裡人都希望他能夠接管家族生意。」愛因斯坦是在1905年提出相對論的,當時他正在瑞士一家專利公司工作。但直到1926年,他那時已經開始在柏林居住,而且還獲得了諾貝爾大獎,這時他開始產生了發明「綠色」冰箱的想法。 據稱,愛因斯坦是在從報紙上讀到了一篇有關一個普通的柏林家庭因為冰箱發動機外泄二氧化硫而被毒死的報道之後下決心研發出一款無毒冰箱的。他與另一位物理學家萊奧-斯萊德一起利用無害的酒精為原料設計出了這款環保冰箱。 雖然愛因斯坦還為自己的發明申請了一項技術專利,但高技術的日新月異意味著他的發明永遠都不會被投產,而且此後惟一一台基於酒精的原型冰箱也沒有保留下來。所幸的是,現在上述德國科學家們並不想讓愛因斯坦的發明徹底成為歷史,他們說,至少製造這樣一台冰箱也是對這位偉人的最好紀念。
㈥ 愛因斯坦的科學故事
有一次,愛因斯坦爬上一架梯子掛一幅畫,由於他專心地思考自己的問題,一不小心,竟從梯子上摔了下來。他馬上想到一個問題:「人為什麼筆直摔下來呢?」經過認真思考後,他得到了答案,他認為物體是沿著阻力最小的路程運動的,這對他後來研究廣義相對論給予了很大的啟發。
15歲時,愛因斯坦報考蘇黎世的瑞士幫工學院,但沒有被錄取,他又補習一年,16歲時,終於考上了大學。在大學學習中,愛因斯坦表現了自己的特點:他集中精力在能夠導致深邃知識和發揮自己的創造性的問題上面,而把其他東西撇下不管,以便不因負擔過重而離開研究的要點。
就這樣,他以自己獨特的思考問題方法,發明了舉世聞名的「相對論」,開創了物理學的新紀元,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
(6)愛因斯坦的科技發明故事擴展閱讀
愛因斯坦成功秘訣:愛因斯坦常對人說:學習時間是個常數,它的效率卻是個變數,單獨追求學習時間是不明智的,最重要的是提高學習效率。他認為必須通過文體活動,才能獲得充沛的精力,保持清醒的頭腦,愛因斯坦還根據自己的親身體會,總結出一個公式,即A=X+Y+Z。
A代表成功,X代表正確的方法,Y代表努力工作,Z代表少說廢話。他把這個公式的內容,概括成兩句話:工作和休息是走向成功之路的階梯,珍惜時間是有所建樹的重要條件。
㈦ 愛因斯坦發明的故事
愛因斯坦逃學記 1895年春天,愛因斯坦已16歲了。根據德國當時的法律,男孩只有在17歲以前離開德國才可以不必回來服兵役。由於對軍國主義深惡痛絕,加之獨自一人呆在軍營般的路易波爾德中學已忍無可忍,愛因斯坦沒有同父母商量就私自決定離開德國,去義大利與父母團聚。 但是,半途退學,將來拿不到文憑怎麼辦呢?一向忠厚、單純的愛因斯坦,情急之中竟想出一個自以為不錯的點子。他請數學老師給他開了張證明,說他數學成績優異,早達到大學水平。又從一個熟悉的醫生那裡弄來一張病假證明,說他神經衰弱,需要回家靜養。愛因斯坦以為有這兩個證明,就可逃出這厭惡的地方。 誰知,他還沒提出申請,訓導主任卻把他叫了去,以他敗壞班風,不守校紀的理由勒令退學。愛因斯坦臉紅了,不管什麼原因,只要能離開這所中學,他都心甘情願,也顧不得什麼了。他只是為自己想出一個並未實施的狡猾的點子突然感到內疚,後來每提及此事,愛因斯坦都內疚不已。大概這種事情與他坦率、真誠的個性相去太遠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舉世聞名猶太裔美國科學家,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相對論、『質能關系』的提出者,「決定論量子力學詮釋」的捍衛者(振動的粒子)——不擲骰子的上帝. 1999年12月26日,愛因斯坦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世紀偉人」愛因斯坦1900年畢業於蘇黎世工業大學,並入瑞士籍。1905年獲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在伯爾尼專利局任職。蘇黎世工業大學、布拉格德意志大學教授。1913年返德國,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長和柏林大學教授,並當選為普魯士科學院院士。1933年因受納粹政權迫害,遷居美國,任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教授,從事理論物理研究,1940年入美國國籍。在愛因斯坦小的時候,有一天德皇軍隊通過慕尼黑的市街,好奇的人們都湧向窗前喝彩助興,小孩子們則為士兵發亮的頭盔和整齊的腳步而神往,但愛因斯坦卻恐懼得躲了起來,他既瞧不起又害怕這些「打仗的妖怪」,並要求他的母親把他帶到自己永遠也不會變成這種妖怪的國土去。中學時,母親滿足了愛因斯坦的請求,把他帶到義大利。愛因斯坦放棄了德國國籍,可他並不申請加入義大利國籍,他要做一個不要任何依附的世界公民。……大戰過後,愛因斯坦試圖在現實的基礎上建立他的世界和平的夢想,並且在「敵國」里作了一連串「和平」演說。他的思想和行動,使他險遭殺身之禍:一個抱有帝國主義野心的俄國貴族女刺客把槍口偷偷對准了他;德國右翼刺客們的黑名單上也出現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名字;希特勒懸賞兩萬馬克要他的人頭。為了使自己與這個世界保持「和諧」,愛因斯坦不得不從義大利遷到荷蘭,又從荷蘭遷居美國,而且加入了美國國籍。他認為,在美國這個國度里,各階級的人們都能在勉強過得去的友誼中共存下去。 (節選自《應用寫作》學術月刊1985年第5-6期《愛因斯坦的反省》十九世紀末期是物理學的變革時期,愛因斯坦從實驗事實出發,重新考查了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在理論上作出了根本性的突破。他的一些成就大大推動了天文學的發展。他的量子理論對天體物理學、特別是理論天體物理學都有很大的影響。理論天體物理學的第一個成熟的方面——恆星大氣理論,就是在量子理論和輻射理論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成功地揭示了能量與質量之間的關系,堅守著「上帝不擲骰子」的量子論詮釋(微粒子振動與平動的矢量和)的決定論陣地,解決了長期存在的恆星能源來源的難題。近年來發現越來越多的高能物理現象,狹義相對論已成為解釋這種現象的一種最基本的理論工具。其廣義相對論也解決了一個天文學上多年的不解之謎,並推斷出後來被驗證了的光線彎曲現象,還成為後來許多天文概念的理論基礎。 愛因斯坦對天文學最大的貢獻莫過於他的宇宙學理論。他創立了相對論宇宙學,建立了靜態有限無邊的自洽的動力學宇宙模型,並引進了宇宙學原理、彎曲空間等新概念,大大推動了現代天文學的發展。
㈧ 愛因斯坦發明電燈泡的故事
愛因斯坦沒有發明電燈泡。發明燈泡的是愛迪生。愛因斯坦發時的是相對論。也就是著名的質能方程
㈨ 愛因斯坦發明的故事有哪些
愛因斯坦曾發明過「綠色冰箱」 以酒精為動力 眾所周知,愛因斯坦是「相對論」的鼻祖,但大家也許並不知道,這位偉大的理論科學家還曾經發明過一款獨特的「綠色環保」冰箱。在愛因斯坦提出這一發明將近80年後的今天,幾位德國物理學家正在基於他的設計研發用酒精作為動力的冰箱。這款冰箱具有可行性,這也說明愛因斯坦不僅擅長理論研究而且還是一個追求實用主義的發明家。 柏林馬克斯波蘭克大學的校長約根-雷恩說:「愛因斯坦出生於一個商人家庭,他從小就知道要賺錢養家,因為家裡人都希望他能夠接管家族生意。」愛因斯坦是在1905年提出相對論的,當時他正在瑞士一家專利公司工作。但直到1926年,他那時已經開始在柏林居住,而且還獲得了諾貝爾大獎,這時他開始產生了發明「綠色」冰箱的想法。 據稱,愛因斯坦是在從報紙上讀到了一篇有關一個普通的柏林家庭因為冰箱發動機外泄二氧化硫而被毒死的報道之後下決心研發出一款無毒冰箱的。他與另一位物理學家萊奧-斯萊德一起利用無害的酒精為原料設計出了這款環保冰箱。 雖然愛因斯坦還為自己的發明申請了一項技術專利,但高技術的日新月異意味著他的發明永遠都不會被投產,而且此後惟一一台基於酒精的原型冰箱也沒有保留下來。所幸的是,現在上述德國科學家們並不想讓愛因斯坦的發明徹底成為歷史,他們說,至少製造這樣一台冰箱也是對這位偉人的最好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