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內褲在什麼時候發明的
據說是先有外褲的,人們要穿兩條褲,後來因為行動不邊就把裡面的褲剪短了,漸漸就發展為內褲了,我也不怎麼清楚。
❷ 牛仔褲發明的背景是什麼
19世紀時,美國來掀起了去西部淘金自的熱潮。許多人都去尋找黃金。小夥子斯特勞見人們沒有地方住,就定了一大批帆布,准備用來做帳篷。可等他的帆布到貨時,人們已經蓋好了房子。看著堆積的帆布,斯特勞很著急。這時,一個淘金人走過來對他說:「我這棉褲太愛壞了,你用帆布給我做一條結實的褲子吧。」斯特勞一下子受到了啟發,他立刻趕制了一批帆布褲,很快就賣光了。這就是牛仔褲的起源。19世紀中葉,牛仔褲的發明者列維?司特勞斯創制出了第一個「Levis」牛仔褲商標之後,美國、英國相繼推出了其他獨具魅力的牛仔裝品牌,如今它們已風靡美國、歐洲乃至全世界,共同引領服裝潮流。
❸ 牛仔褲是誰發明的
牛仔褲發明人:李維·斯特勞斯
李維·斯特勞斯(Levi Strauss,1829年2月26日~1902年9月26日)牛仔褲的專發明者。LEVI'S(李屬維斯)創始人。
牛仔褲的特點:
1.牛仔褲可謂是一年四季永不凋零的明星,被列為「百搭服裝之首」。牛仔褲的面料和花色也越來越多,比如直筒褲和微喇叭褲能讓腿粗的女人顯得健美修長,緊身褲能讓胖女人變得苗條、瘦女人變得性感等。
2.由於牛仔款式的發展也更加多元化,時裝化、休閑化的發展趨勢。大量的配飾五金,皮革,針織、色布拼接等製造工藝在中國快速的發展和使用。
3.版型也從最早的直筒發展出來了修身、韓版、小腳、小直筒、袴褲哈倫、休閑、商務、連體、復古、喇叭等各種新種類。當然也有缺點其是褪色和變形。
❹ 褲子發明的故事
原為美國勞工所穿的一種緊身工作褲,它結實、耐臟,受到人們青睞。「牛仔」,其意為放牛娃。牛仔褲最早出現於19世紀中葉。據傳,一個來自德國西部的小夥子風塵僕僕地趕到加利福尼亞,看到熱鬧非凡的淘金場面、蜂擁而來的淘金工人,想在臨時住宅上做點文章,便到遠處販了一批帆布,准備高價賣給工人搭帳篷。誰知路途中多雨不順利,等小夥子把帆布運到工地時,絕大多數淘金工人已安營紮寨了,帆布便成了擱貨。小夥子急得團團轉,他看見淘金者揮汗如雨地幹活,心裡更不是滋味。經過幾天的觀察,他發現工人們的衣服破得快,心中頓起一個念頭:這帆布耐磨,何不把它裁製成褲子來試賣一下?當小夥子的帆布褲趕做了一批後,他投放在工地,價格低廉,結果被一搶而空。接著他不停地生產,並取名為「牛仔褲」,生意格外興隆。從此牛仔褲傳開了。
❺ 秋褲的歷史來源是
秋褲的起源是北美大陸,最早取得秋褲設計專利的,據說是加拿大的弗蘭克·斯坦菲爾德(Frank Stanfield)。他與自己的兄弟以號稱「不縮水」的棉內衣起家,在1915年12月7日正式申請了秋褲的專利,成為現代商業秋褲之父。
1918年之後,各國重歸日常生產,歐美各國按照流水線和分工的思想深化工業革命,原本全身都動的體力勞動者分化成上身活動多的勞動者和下身活動多的勞動者,連衫褲不如秋褲秋衣的地方就顯現出來,於是秋褲也就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5)褲發明擴展閱讀:
秋褲的故事:
當年歐洲貴族男人們穿的白色緊身褲了。在當時,這種緊身褲還不叫秋褲,被稱為「馬褲」, 是在大不列顛流行的一種羊毛質地的緊身裹腿,這是為了貴族們起碼比較方便而設計的。
而且他的小腿骨前側還加了一塊起到保護作用的板子,用來保護人們的腳腕。後來,有人把這塊板子給拿掉了,於是馬褲的樣子和穿著感跟秋褲又更相像了一些。
而且這種時尚還持續了好幾百年,一直是歐洲皇室貴族們喜歡穿的一種褲子。到了19世紀的時候,越來越多的人進入了北美大陸,那裡的人們為了抵禦北美的寒冷。
於是就開始穿一種通身上下的「連體褲」, 就是相當於現在的秋衣和秋褲連起來,而且那個時候這種連體褲還流行了一段時間。
但是由於穿上那種衣服,太影響上廁所了,所以,聰明的人們又終於演變出了上下分離的保暖套裝,也就是現在我們所穿的秋衣和秋褲。
這位聰明的人就叫做弗蘭克·斯坦菲爾德,而且他還抓住時機申請了專利,開始經營秋褲的生意,他被稱為「現代商業秋褲之父」。 後來,隨著歐洲的供暖系統越來越普遍。
所以就有很少人穿秋褲了,到後來大家甚至說「只有窩囊廢才穿秋褲」, 於是慢慢的,歐洲的秋褲生意就不那麼好做了。但是,在我國50年代的時候,秋褲才開始變得普遍和盛行。
而且一發不可收拾。而在那之前,我們都是穿著厚厚的棉褲過冬的。那秋褲出現之後,我們瞬間就甩掉了厚重的棉褲,冬天的穿著也不顯得那麼臃腫了,在那時候,幾乎人人都會穿秋褲。
到後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穿秋褲,而且一些時尚模特和女郎們,他們也都熱衷於穿著秋褲過冬。這個時候,秋褲在我國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國家也開始向歐洲那個時候一樣。
開始接受並喜愛秋褲了。不過到了60年代後期,有很多人都去國外留學,於是審美也變得不同了一些,這個時候秋褲就遭到了很多人的嫌棄。
他們認為穿秋褲就不時尚,而且這種又薄又貼身的褲子實在是太丑了,把腿上的缺點讓人一覽無遺,比如你的腿太粗了,穿上秋褲之後就會顯得更粗。
如果你的腿有點o型腿,或者是有點x型腿,秋褲也會讓你的這些特點暴露出來。所以人們開始喜歡穿一些又長又肥的褲子,這就是「闊腿褲」 開始盛行的時候。
而且這種褲子在香港流行的特別厲害,幾乎所有的時尚人士都會穿這么一條褲子,所以秋褲作為跟闊腿褲完全相反的一個類型,就自然而然的被大家嫌棄了。
❻ 牛仔褲是誰發明的
牛仔褲發明人:李維·斯特勞斯
李維·斯特勞斯(Levi Strauss,1829年2月26日~1902年9月26日)牛仔褲的發明者。 LEVI'S(李維斯)創始人。
牛仔褲選購技巧
技巧一、選購牛仔褲時,褲腰不能緊或剛適中,最好是在褲腰處留出3厘米左右的空隙,也就是褲腰的寬度要略微大些,這樣不僅穿著時能夠有活動的空間,也能夠讓褲腰正好吊在髖骨上,更有風采。
技巧二、牛仔褲一般都買長不買短,一方面是因為牛仔褲洗後會縮水,另一方面是留長些可以隨意進行改造,按照自身體型來搭配。
技巧三、如果身材不夠標准,或沒有像模特一樣的體型,最好不要穿顯瘦的緊身牛仔褲,因為這樣不得體,也會打擊自信。要穿得得體就要在選購時多多試穿,這樣才有比較,試穿時要蹲下如果臀部不緊,那麼就是肥瘦合適的了。
❼ 牛仔褲是誰發明的啊
牛仔褲發明人:李維·斯特勞斯
李維·斯特勞斯(Levi Strauss,1829年2月26日~1902年9月26日)牛回仔褲的發明者。答LEVI'S(李維斯)創始人。
牛仔褲的特點:
1.牛仔褲可謂是一年四季永不凋零的明星,被列為「百搭服裝之首」。牛仔褲的面料和花色也越來越多,比如直筒褲和微喇叭褲能讓腿粗的女人顯得健美修長,緊身褲能讓胖女人變得苗條、瘦女人變得性感等。
2.由於牛仔款式的發展也更加多元化,時裝化、休閑化的發展趨勢。大量的配飾五金,皮革,針織、色布拼接等製造工藝在中國快速的發展和使用。
3.版型也從最早的直筒發展出來了修身、韓版、小腳、小直筒、袴褲哈倫、休閑、商務、連體、復古、喇叭等各種新種類。當然也有缺點其是褪色和變形。
❽ 內褲是誰發明的
內褲的發展歷程
史前男人用纏腰帶,考古學家發現了7000年前的獸皮纏腰帶殘片,推測它的形狀類似嬰兒用的尿布。古希臘人也用纏腰帶,歷史學家懷疑只有奴隸才穿,公民的凱同衫下似乎是赤裸的。古羅馬人要多樣化,有的穿長襯褲,有的系包裹式纏腰帶。
13世紀
Braies出現了。Braies是薩克森語,指口袋似的寬松襯褲,長及膝蓋,用亞麻布做成,腰部穿有繩子可以束緊,從國王到農夫都穿它。到文藝復興時期,襯褲變短,前面開了門襟,這樣男士在小便時就不用脫下襯褲。打有皺褶的門襟要麼釘扣子,要麼用繩子抽緊,成為現代男褲款式的雛形。那時的男子不穿外褲,將緊身長筒襪套在襯褲外,用吊襪帶固定,所以亨利八世將襯褲的襠部墊厚。歷史學家推測,他可能在褲襠里藏了浸著葯水的綳帶,以緩解梅毒帶來的痛苦。很多男子把襯褲門襟當做便利口袋,在裡面裝治療性病的葯品和錢。
都鐸時代
男式內褲變得穩重簡單,長至膝蓋,門襟上釘紐扣,面料除了亞麻也開始用棉布和絲綢。它逐漸演變成連衫褲,連衫褲又發展出長至腳踝的緊身襯褲。19世紀拳擊手約翰·蘇利瓦酷愛穿緊身襯褲打比賽,於是這種長襯褲又叫「約翰」。
1935年
Jockey在芝加哥賣出了世界上第一條前片有Y字形縫線的三角內褲。三角內褲讓男人腿露出的面積達到極限,服裝史學家認為它的意義和文胸不相上下。3個月里,三角內褲在美國售出3萬條,Jockey公司緊急生產出「陽剛」系列,用飛機送往美國各地的商場。拳擊短褲和三角褲的競爭從此開始,雙方都宣稱自己穿著更利於健康,更舒適。這一時期,內褲縫上了松緊帶,「內褲」一詞被收入詞典。
「二戰」結束後
男式內褲有了顏色和圖案,人造絲、滌綸、萊卡等新興面料為內褲增加了緊度和彈性,三角褲的款式更為簡潔。英國70年代流行緊身牛仔褲,三角褲一時戰勝了拳擊內褲。
80年代
李維斯牛仔褲掀起了拳擊內褲旋風。英國名模、流行歌星尼克·卡門(NickKamen)為李維斯501牛仔褲拍了該品牌最著名的廣告。在洗衣店裡,尼克只穿條內褲坐在洗衣機前,他穿的可是沒有Y字形的白色純棉拳擊內褲。被煽動起來的女人們紛紛買回成打的拳擊內褲,似乎自家男人穿上拳擊內褲就變成了可愛的尼克。保羅·史密斯等新銳設計師也開始設計拳擊內褲,當然他的內褲上少不了彩虹條紋。像史密斯的外套一樣,拳擊內褲成為雅皮士的行頭;而穿三角褲的男人永遠是媽媽的乖兒子,看那有Y字縫線的三角褲多像嬰兒尿布!內褲的時裝化,讓男人們第一次對這件小衣服有了態度上的傾向。最初男式內褲只突出宣傳實用性和健康,時尚工業和男同性戀賦予了男式內衣市場多姿多彩,多了丁字褲、低腰三角褲等受人非議的款式。
90年代
凱特·莫斯和搖滾歌星馬奇·馬克一同為卡爾文·克萊恩拍了幅受到嚴苛批評的內褲廣告。馬奇·馬克赤裸上身,摟著只穿條內褲的莫斯,他牛仔褲腰外露出白色內褲的松緊邊,上面的品牌標識清晰可見。2008年,超短拳擊緊身內褲最流行,比約·博格的該款內褲,褲腿僅長25厘米。
21世紀
1999年台灣King style專利囊袋內褲發明人康家銘先生,由於內褲因素導致婚後長期不孕,並對於傳統男性內褲缺乏改進不滿,於是從男人的生理構造的特點出發來設計男士內褲的通風透氣、舒適度。內褲的設計不僅有特製的陰囊袋,使陰囊通風透氣保持乾爽的同時,還可以避免陰囊與大腿的摩擦和擠壓,其獨特的定位JJ向上和向下的2種基本款。將男人的陰囊與JJ隔離放置,JJ勃起也可以順勢定位,三處開口不僅通風乾爽,尿尿更是超級方便。在以往男士內褲只從花色布料的設計而忽略了男人生理特點的設計上可謂是一種創新的突破。
❾ 三角褲是誰發明的
三角褲衩」我國至少西漢時就有了,哪裡還要扯上與什麼「比基尼」有什麼關系!回何況「比基尼」是女式答的泳裝,而不是什麼「三角褲衩」。
今天的三角褲衩我國古代叫做「犢鼻褌」。《史記
司馬相如列傳
》:「相如與(桌文君)俱之臨邛,盡賣其車騎,買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當爐。相如身自著犢鼻褌,【集解】:韋昭曰:「令三尺布作形如犢鼻矣。稱此者,言其無恥也。今銅印言犢紐,此其類矣。」與保庸雜作,滌器於市中。卓王孫聞而恥之,」「卓王孫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錢百萬,及其嫁時衣被財物。文君乃與相如歸成都,買田宅,為富人。」
從《史記》中對「犢鼻褌」的注釋可知;「犢鼻褌」有兩個可以穿過雙腳的口子,狀如小牛犢的鼻子。而且只用三尺布(古時的尺比今天的要短得多),估計只遮前面不遮屁股,(現代日本人還有這種褲子),比今天的三角褲還要「透」和「露」,「比基尼」與之相比「何足道哉!」當然「犢鼻褌」只是男人穿的,而且四川氣候炎熱比較適合。後來「犢鼻褌」的後面也縫合起來,就成了地地道道的「三角褲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