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發明家 黑默丁格的台詞
第三類接觸皮來膚(Alien Invader)來自於電影《自火星人玩轉地球》(Mars Attcaks!)這個皮膚會把炮台變為鐳射槍(Sci-fi rayguns)。黑默丁格(Heimerdinger)這一名字是由「核彈之父」奧本海默(J Rober Oppenheimer)和現代量子物理之父薛定諤(Erwin Schrodi...
㈡ 大發明家黑默丁格 說的話
1、我知道啦,但......這個答案的問題是什麼呢?
2、嗯,它比設計圖還小。
3、你路線的餘弦,回再除以…答…
4、是的是的,趕快,我回頭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5、經過我的推導……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你會輸。
(2)五個震撼你全家的最大發明擴展閱讀:
由於大發明家黑默丁格頭比較大的特徵,被人們外號稱作「大頭」。
大頭是一個中單AP型法師,是一個陣地戰和防禦戰的專家,炮台的存在讓大頭獲得線霸的稱呼,線上單挑幾乎很少有中單法師能打得過大頭,但是其弱點也很明顯,傷害過於依賴炮台,如果炮台被敵方快速清理掉,大發明家就會陷入困境。
他被稱贊為皮爾特沃夫前所未見的最具革新意識和受人尊敬的發明家之一。他不間斷地工作,孜孜不倦地嘗試解答宇宙中最費解的難題,達到了神經痴迷的程度。
盡管他的理論經常會看起來晦澀難懂,但他也曾製造出許多發明,堪稱皮爾特沃夫最為驚奇,當然也同樣危險的機械,他也在不斷改進自己的發明,讓它們更加高效。
㈢ 現代的世界十大發明
第一名:萊昂納多.達.芬奇(義大利)
最著名的發明:計算器
提到達.芬奇和他的發明時,你最好問這樣的問題:「什麼東西不是他發明的?」因為他發明的東西實在太多了。達.芬奇的工作日誌里繪有許多東西的設計圖,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計算器的設計。試想如果缺少簡單的復雜的數學運算,那科學將會是什麼樣子。
第二名:尼古拉.特斯拉(美國)
最著名的發明:無線電
雖然尼古拉.特斯拉生前沒有因此得到認可,但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最終還是肯定了他的專利申請,確認是他而不是馬可尼發明了無線電。
特斯拉也許就是為標新立異而生的。雖然他發明的一種稱做「交流電」的輸電方法應用至今,其實他研究的焦點集中於電的理論應用(遺憾的是許多研究成果 仍停留在繪圖板上)。就是這個總是自己製作實驗設備(比如用來聚集電能的著名的特斯拉線圈)的特斯拉,提出了范圍涉及從X射線到地震儀的一系列觀點。
第三名:亞歷山德羅.伏特(義大利)
最著名的發明:電池
伏特雖然沒有發現電,但是他卻想出了一個可將電攜帶的好點子。要知道「伏特電池」可是現代電池的先驅。
伏特一生職業都在搞電的東西。早期他發明了起電盤(即一次充電單板電容),一年之後致力於封閉室燃氣點火發電實驗,在此過程中他發現了沼氣(甲 烷),即今天家庭普遍使用的一種氣體。然而真正使其出名的卻是「伏特電池」,其實就是一堆鋅片和銅片交互排列,再加上兩種金屬片之間為增強導電性而浸了鹽 水的布料而已。但就是這種粗陋的電池向世界展示了如何利用金屬-化學組合生電的奧秘。
第四名:亞歷山大.貝爾(英國)
最著名的發明:電話
最酷的事實:亞歷山大.貝爾還是世界上第一個金屬探測器的發明者,他組裝這個裝置是為了發現美國總統詹姆士.加菲爾德體內的子彈。結果探測器倒是能工作,不過就是定不出子彈的位置,因為檢查時加菲爾德總統躺在了一張金屬架床上。
第五名:艾薩克.牛頓(英國)
最著名的發明:微積分
如果你費好大勁總算上完了高等數學課程,那你或許就不會是艾薩克.牛頓爵士的熱心崇拜者,因為你遇到的難題基本上就是他的錯——是他發明了微積分。
第六名:霍華德.休斯(美國)
最著名的發明:改進飛機設計
霍華德.休斯並沒有發明飛機,他作為「環球航空公司(TWA)之父」主要寫了些關於航空公司的書籍。如今環球航空公司雖已成歷史,但航空旅遊業多虧有了霍華德.休斯才興旺發達。
第七名:本傑明.富蘭克林(美國)
最著名的發明:雙焦距眼鏡
最酷的事實:發明家和「種馬」(愛對女人大獻殷勤的男人)往往不會扯到同一個人身上,但本傑明.富蘭克林卻是個例外。他是他那個時代最能對女人大獻殷勤的男人,而且他在法國女人中的好人緣也確實有利於美國事業。
第八名:詹姆斯.瓦特(英國)
最著名的發明:改進型蒸汽機
今天我們是不會把蒸汽當作主要能源了,可回到工業革命早期,蒸汽卻是大出風頭的時候。詹姆斯.瓦特花了大量時間改進蒸汽機,驅動世界向前進步。
第九名:約翰內斯.古騰堡(德國)
最著名的發明:現代印刷術
約翰內斯.古騰堡要把所有的小東西拼湊一起,做成了一台活字印刷機。在你意識到他的印刷術可能會掀起一場信息革命這樣的事實之前,你覺得他的想法似乎有點不那麼偉大。
第十名:托馬斯.愛迪生(美國)
最著名的發明:燈泡
再沒有比燈泡更能代表創新的發明了。事實上,愛迪生的發明對世界造成如此深遠的影響,以至於被戲稱為所有偉大思想的象徵。
㈣ 世界上發明家重大發明的故事
法拉第
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也是著名的自學成才的科學家。
1791年9月22日出生薩里郡紐因頓一個貧苦鐵匠家庭。因家庭貧困僅上過幾年小學,13歲時便在一家書店裡當學徒。書店的工作使他有機會讀到許多科學書籍。在送報、裝訂等工作之餘,自學化學和電學,並動手做簡單的實驗,驗證書上的內容。利用業余時間參加市哲學學會的學習活動,聽自然哲學講演,因而受到了自然科學的基礎教育。由於他愛好科學研究,專心致志,受到英國化學家戴維的賞識,1813年3月由戴維舉薦到皇家研究所任實驗室助手。這是法拉第一生的轉折點,從此他踏上了獻身科學研究的道路。同年10月戴維到歐洲大陸作科學考察,講學,法拉第作為他的秘書、助手隨同前往。歷時一年半,先後經過法國、瑞士、義大利、德國、比利時、荷蘭等國,結識了安培、蓋·呂薩克等著名學者。沿途法拉第協助戴維做了許多化學實驗,這大大豐富了他的科學知識,增長了實驗才幹,為他後來開展獨立的科學研究奠定了基礎。1815年5月回到皇家研究所在戴維指導下進行化學研究。1824年1月當選皇家學會會員,1825年2月任皇家研究所實驗室主任,1833----1862任皇家研究所化學教授。1846年榮獲倫福德獎章和皇家勛章。1867年8月25日逝世。
愛迪生
舉世聞名的美國電學家和發明家,被譽為「世界發明大王」。他除了在留聲機、電燈、電話、電報、電影等方面的發明和貢獻以外,在礦業、建築業、化工等領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創造和真知灼見。愛迪生一生共有約兩千項創造發明,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愛迪生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企業家,1879年,愛迪生創辦了「愛迪生電力照明公司」,1880年,白熾燈上市銷售,1890年,愛迪生已經將其各種業務組建成為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1891年,愛迪生的細燈絲、高真空白熾燈泡獲得專利。1892年,湯姆•休斯頓公司與愛迪生電力照明公司合並成立了通用電氣公司。開始了通用電氣在電氣領域長達一個世紀的統治地位。
麥克斯韋
麥克斯韋是19世紀偉大的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1831年11月13日生於蘇格蘭的愛丁堡,自幼聰穎,父親是個知識淵博的律師,使麥克斯韋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0歲時進入愛丁堡中學學習14歲就在愛丁堡皇家學會會刊上發表了一篇關於二次曲線作圖問題的論文,已顯露出出眾的才華。1847年進入愛丁堡大學學習數學和物理。1850年轉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數學系學習,1854年以第二名的成績獲史密斯獎學金,畢業留校任職兩年。1856年在蘇格蘭阿伯丁的馬里沙耳任自然哲學教授。1860年到倫敦國王學院任自然哲學和天文學教授。1861年選為倫敦皇家學會會員。1865年春辭去教職回到家鄉系統地總結他的關於電磁學的研究成果,完成了電磁場理論的經典巨著《論電和磁》,並於1873年出版,1871年受聘為劍橋大學新設立的卡文迪什試驗物理學教授,負責籌建著名的卡文迪什實驗室,1874年建成後擔任這個實驗室的第一任主任,直到1879年11月5日在劍橋逝世。
畢升
畢升(?- 1051)中國古代發明家。北宋布衣,淮南路蘄州蘄水縣直河鄉(今湖北省英山縣草盤地鎮五桂墩村)人。初為印刷鋪工人,專事手工印刷。他在印刷實踐中,深知雕版印刷的艱難,認真總結前人的經驗,在唐代發明雕版印刷術的基礎上,宋仁宗慶歷年間(1041-1048年),平民畢升創造了活字印刷術。這是中國對於世界文明的發展所作出的又一偉大貢獻。
第一名:萊昂納多·達·芬奇(義大利)
最著名的發明:計算器
提到達·芬奇和他的發明時,你最好問這樣的問題:「什麼東西不是他發明的?」因為他發明的東西實在太多了。達·芬奇的工作日誌里繪有許多東西的設計圖,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計算器的設計。試想如果缺少簡單的復雜的數學運算,那科學將會是什麼樣子。
達·芬奇堪稱文藝復興開山鼻祖,他能畫(比如傑作《蒙娜麗莎》),能雕塑,也能發明。他那至今令全世界著迷的日記,描繪勾勒了從人體到直升機和坦克的很多事物。
最酷的事實:達·芬奇日記長達13000多頁,至今仍在影響科學研究。2005年,一名英國外科醫生還利用達·芬奇設計的方法做心臟修復手術,這件事情本身就讓人吃驚,你若知道達·芬奇當時連人體循環系統工作機理的一點概念都沒有時,那簡直就是驚詫了。
第二名:尼古拉·特斯拉(美國)
最著名的發明:無線電
雖然尼古拉·特斯拉生前沒有因此得到認可,但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最終還是肯定了他的專利申請,確認是他而不是馬可尼發明了無線電。
特斯拉也許就是為標新立異而生的。雖然他發明的一種稱做「交流電」的輸電方法應用至今,其實他研究的焦點集中於電的理論應用(遺憾的是許多研究成果仍停留在繪圖板上)。就是這個總是自己製作實驗設備(比如用來聚集電能的著名的特斯拉線圈)的特斯拉,提出了范圍涉及從X射線到地震儀的一系列觀點。
最酷的事實:特斯拉直到生命快要結束時還在研究一種致命射線。他的觀點聽起來有點象科幻故事,美國聯邦調查局確實也看不出什麼有趣的東西,結果胡佛總統只好下令將特斯拉的科研資料收走並宣布為「絕密」。
第三名:亞歷山德羅·伏特(義大利)
最著名的發明:電池
伏特雖然沒有發現電,但是他卻想出了一個可將電攜帶的好點子。要知道「伏特電池」可是現代電池的先驅。
伏特一生職業都在搞電的東西。早期他發明了起電盤(即一次充電單板電容),一年之後致力於封閉室燃氣點火發電實驗,在此過程中他發現了沼氣(甲烷),即今天家庭普遍使用的一種氣體。然而真正使其出名的卻是「伏特電池」,其實就是一堆鋅片和銅片交互排列,再加上兩種金屬片之間為增強導電性而浸了鹽水的布料而已。但就是這種粗陋的電池向世界展示了如何利用金屬-化學組合生電的奧秘。
最酷的事實:1810年,拿破崙授予伏特伯爵稱號,以表彰這位偉大的義大利發明家。但榮譽並未就此打住,1881年,以其名字作為電壓的單位「伏特」。
第四名:亞歷山大·貝爾(英國)
最著名的發明:電話
「你能聽到我講話嗎?」
「是的!」
我們能聽到對方講話,多虧了亞歷山大·貝爾發明的電話。
現在有那麼多的電話提供商,但正是亞歷山大·貝爾的功勞造就了世界第一個(也是實力最強的)電話公司——貝爾電話公司。貝爾並不只是個單打一的奇才,他的研究思想涉及空調(實際上他在自己屋裡就搞了原始的空調系統)、水翼船及信息磁存概念(該概念導致生前從未見到的創新發明——電腦)等。
最酷的事實:亞歷山大·貝爾還是世界上第一個金屬探測器的發明者,他組裝這個裝置是為了發現美國總統詹姆士·加菲爾德體內的子彈。結果探測器倒是能工作,不過就是定不出子彈的位置,因為檢查時加菲爾德總統躺在了一張金屬架床上。
第五名:艾薩克·牛頓(英國)
最著名的發明:微積分
如果你費好大勁總算上完了高等數學課程,那你或許就不會是艾薩克·牛頓爵士的熱心崇拜者,因為你遇到的難題基本上就是他的錯——是他發明了微積分。
如果你現在學習物理,無論是談到重力問題(一個蘋果從樹上下落的故事,不管真假,確是一個有力的例證),還是光線和光學原理,你還得從艾薩克·牛頓爵士的研究成果開始。牛頓第一個提出「光是由粒子構成的」,這原理讓他研製出了反射望遠鏡(如今以他的名字命名)。此外,牛頓還在聲、熱原理研究方面作出了貢獻。
最酷的事實:人們很容易認為科學家就是一群不問世事的實驗室「耗子」,不過牛頓是個例外:他曾給英格蘭國王當了將近兩年的法官,干著處決假幣偽造者的買賣。他這段法律生涯快結束的時候,手下還有10個待處決的罪犯。
第六名:霍華德·休斯(美國)
最著名的發明:改進飛機設計
霍華德·休斯並沒有發明飛機,他作為「環球航空公司(TWA)之父」主要寫了些關於航空公司的書籍。如今環球航空公司雖已成歷史,但航空旅遊業多虧有了霍華德·休斯才興旺發達。
他曾經對客機提出了一系列的創新設計。比如他重新設計了「H-1」,使可收放式起落架、連桿和連接件等收進機體內部,從而減小了飛行中的空氣阻力。這種創新改進對二戰時期的一系列戰斗機設計都有影響。
說霍華德·休斯是個怪人那是貶損他。他可是出身於著名發明家之家,其父親老休斯發明的油井鑽頭可讓採油設備採到了以前人們接觸不到的資源。霍華德·休斯晚年低調隱居,在年輕風光之時卻是征服航空界和好萊塢的大人物。無論是開發水陸兩棲飛機,還是幽會好萊塢紅星凱瑟琳·赫本或貝蒂·戴維斯,他總是那樣我行我素。
最酷的事實:1972年,休斯受雇於美國中情局,為中情局的一次行動打掩護。這次代號為「珍妮佛計劃」的行動,目的是打撈在夏威夷海域沉沒的蘇聯潛艇。這次行動的效果有限。1975年,一名強盜搞走了休斯的一些秘密資料,將其與中情局的瓜葛抖了出來。
第七名:本傑明·富蘭克林(美國)
最著名的發明:雙焦距眼鏡
我們都知道閱讀是根本,但看卻是讀的先決條件。多虧了本傑明·富蘭克林發明的雙焦距眼鏡,即使視力低於20/20的人也能瀏覽網站的網頁。在寫作《可憐的理查得編年史》,幫美國贏得法國的承認(此舉可是扭轉了美國革命的形勢)和到處對女人大獻殷勤的當空兒,富蘭克林還是對科學做出了相當重要的貢獻。我們許多人或許記得社會研究課程里描繪他在暴風雨中放風箏的畫面。這個實驗讓富蘭克林了解到許多電的知識,也給我們帶來了避雷針。
最酷的事實:發明家和「種馬」(愛對女人大獻殷勤的男人)往往不會扯到同一個人身上,但本傑明·富蘭克林卻是個例外。他是他那個時代最能對女人大獻殷勤的男人,而且他在法國女人中的好人緣也確實有利於美國事業。
第八名:詹姆斯·瓦特(英國)
最著名的發明:改進型蒸汽機
今天我們是不會把蒸汽當作主要能源了,可回到工業革命早期,蒸汽卻是大出風頭的時候。詹姆斯·瓦特花了大量時間改進蒸汽機,驅動世界向前進步。
瓦特雖沒有發明蒸汽機,但卻能讓蒸汽機為人工作。事實上,正是瓦特的創新改進使世界發生了從農業為主到工業為主的重大轉變。除對動力和機器做出如此大貢獻外,瓦特還發明了旋轉機和一種可自動調整機器轉速的被稱作「飛球」的裝置。
最酷的事實:功率的單位「瓦特」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一直被公認為是世界最偉大工程師。
第九名:約翰內斯·古騰堡(德國)
最著名的發明:現代印刷術
約翰內斯·古騰堡要把所有的小東西拼湊一起,做成了一台活字印刷機。在你意識到他的印刷術可能會掀起一場信息革命這樣的事實之前,你覺得他的想法似乎有點不那麼偉大。
我們誰也不知道《聖經》出自何人之手,但知道其出版發行者的名字:古騰堡。沒錯,此前中國人活字印刷已用了幾百年,但古騰堡是第一個將字印成書籍出版,而不是絲帛書。這項創新使范圍更廣的人能夠接觸到知識,從而催生了「啟蒙時代」。古騰堡作為發明家數一數二,但作為一名商人卻是倒霉蛋。他的印刷術改變了世界,但這並沒有讓他發財,而且在一場狀告自己出資人的官司中,他連這項技術的發明權也丟掉了。
最酷的事實:在債務纏身的困境中,古騰堡靠給美因茨大主教「打工」艱難度過晚年,大主教給他提供食宿,以幫他戒掉嗜飲惡習。
第十名:托馬斯·愛迪生(美國)
最著名的發明:燈泡
再沒有比燈泡更能代表創新的發明了。事實上,愛迪生的發明對世界造成如此深遠的影響,以至於被戲稱為所有偉大思想的象徵。
人們一想到愛迪生很容易把目光聚到燈泡上(他實際改進並使之可行的一個發明設計),其實他真正的意圖是給燈泡通電讓其發光。1882年,愛迪生創建了世界第一個輸電公司,將電送往曼哈頓區的59家消費者。在JP摩根和范德爾比特家族財團的支持下,愛迪生也利用自己的知識給世界提供了早期版本的股票機。
最酷的事實:愛迪生的晚年迷上了一種流行的時尚節食法,即每3小時只喝1品脫牛奶。好在愛迪生沒有將他的知識用在人體生命科學領域。
㈤ 21世紀的最大發明至少寫5個
2.太空梭
3.電視
4.人造衛星
5.阿伍匹林
6.民航客機
7.個人電腦
8.行動電話
9.克隆羊
10
網際網路
㈥ 你還知道哪些科學家的偉大發明最少寫三個。
錢三強:氫彈
華羅庚:數學家
牛頓:力學的奠基人
居里夫人:發現鐳元素
愛因斯坦
:相對論
蔡倫:紙
愛迪生:電燈
拉瓦錫:蒸汽機
霍金:黑洞學說
法拉第:電
西門子---發電機
㈦ 五個科學家的故事...越簡單越好....
蘇步青的故事
著名的數學大師蘇步青,自1931年3月應著名數學家陳建功之約,載著日本東北帝國大學的理學博士榮譽回國,受聘於國立浙江大學,先後任數學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訓導長和教務長。至1952年10月,因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他才有點不太情願地到了上海復旦大學數學系任教授、系主任,後任教務長、副校長和校長。他曾任多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人大代表,以及第七、第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和民盟中央副主席等職。
回望蘇步青的百年人生路,也是崎嶇泥濘,故事多多,今選幾則以慰讀者。
故事一
公元1902年9月23日,那是一個普通的日子,可對祖輩從福建同安逃荒到浙江平陽帶溪村的蘇祖善家來說,那是一件難得的大喜、大吉的日子。真是老天有眼,天官賜福。蘇祖善家添了一丁,夫妻倆笑得合不攏嘴,終於有了世代務農的「接班人」。可蘇祖善夫妻倆從未上過學,嘗夠沒有文化的苦,望子成龍心切,於是給兒子選取「步青」為名,算命先生還說上一番好話,以「步青」為名,將來定可「平步青雲,光宗耀祖」。
名字畢竟不是「功名利祿」的天梯。正當同齡人紛紛背起書包上學的時候,蘇祖善交給兒子的卻是一條牛鞭。從此,蘇步青頭戴一頂父親編的大竹笠,身穿一套母親手縫的粗布衣,赤腳騎上牛背,鞭子一揮,來到卧牛山下,帶溪溪邊。蘇步青家養的是頭大水牛,膘壯力大,從不把又矮又小的牧牛娃放在眼裡。有一次,水牛脾氣一上來,又奔又跳,把蘇步青摔在剛剛砍過竹的竹園里。真是老天庇佑,他跌在幾根竹根中間,未有皮肉之苦,逃過一劫。
放牛回家,蘇步青走過村私塾門口,常被琅琅的書聲所吸引。有一次,老師正大聲念:「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他聽後,就跟著念了幾遍。此後,他竟記住了順口溜,放牛時當山歌唱。
蘇祖善常聽兒子背《三字經》、《百家姓》,心存疑惑。有一次,正好看見兒子在私塾門口「偷聽」,為父的心終於動了,夫妻一合計,決定勒緊褲帶,把蘇步青送進了私塾。
故事二
9歲那年,蘇步青的父親挑上一擔米當學費,走了50公里山路,送蘇步青到平陽縣城,當了一名高小的插班生。從山裡到縣城,蘇步青大開眼界,什麼東西都新奇。他第一次看到饅頭里有肉末,常用飯票換成錢買「肉饅頭」吃。一個月的飯票提早用完了,只好餓肚子。他見到燒開水的老虎灶,也覺得好玩,把家裡帶來的雞蛋擲進鍋里,一鍋開水變成一鍋蛋花湯,燒水工看到氣極了,揪住他打了一頓。
蘇步青整天玩呀、鬧呀,考試時常坐「紅交椅」,到期末考試,他在班裡得了倒數第一名。可是,他的作文寫得還不錯,私塾里的「偷聽」,激發了他學習語文的興趣,為作文打了一點基礎。然而,語文老師越看越不相信,總認為蘇步青的作文是抄來的。因此還是批給他一個很低的分數。這樣,更激發了他的牛脾氣,老師越說他不好,他越不好好學,一連三個學期,都是倒數第一名。同學和老師都說他是「笨蛋」。
有一次,地理老師陳玉峰把蘇步青叫到辦公室,給他講一個小故事:「牛頓12歲的時候,從農村小學轉到城裡念書,成績不好,同學們都瞧不起他。有一次,一個同學蠻橫無理地欺負他,一腳踢在他的肚子上。他疼得直打滾。那個同學身體比他棒,功課比他好,牛頓平時很怕他。但這時他忍無可忍,跳起來還擊,把那個同學逼到牆角,撳在牆上。那同學見牛頓發起怒來如此勇猛,只好屈服。牛頓從這件事想到做學問的道理也不過如此:只要下定決心,就能把它制服。他發憤圖強,努力學習,不久成績躍居全班第一,後來成了一個偉大的科學家。」
蘇步青見陳老師不批評他,還給他講故事,心裡很感激。陳老師見他垂著頭,摸摸他的頭後說:「我看你這個孩子挺聰明嘛,只要肯努力,一定可以考第一名。」又說:「你爸爸、媽媽累死累活,省吃儉用,希望你把書念好。像你現在這樣子,將來拿什麼來報答他們?」蘇步青再也抑制不住心靈的震撼,淚水像斷線的珍珠淌在自已的胸前,第一次感到自己做錯了事。此後,他完全變成了懂事的孩子,不再貪玩,刻苦讀書,到期末考試得了全班第一名。
故事三
溫州的浙江省立第10中學的一堂數學課,把蘇步青引向通往數學王國的路。從日本留學回溫州的楊老師在上數學課時,帶著憂國憂民的真情:「當今世界,弱肉強食。世界列強仰仗船堅炮利,對我國豆剖瓜分,鯨吞蠶食。中華民族亡國滅種的危險迫在眉睫。為了救亡圖存,必須振興科學。數學是科學的開路先鋒,為了發展科學,必須學習好數學。」楊老師的話,打動了蘇步青的心。從此,他的興趣從文學向數學轉移。有一次,蘇步青用20種不同的方法證明了一條幾何定理。校長洪泯初得知後,把蘇步青叫到辦公室,拍著他的肩膀說:「好好學習,將來送你留學。」到蘇步青中學畢業時,洪校長已調到北京教育部任職,但他仍關心蘇步青的學習,寄來了200元資助蘇步青留學。
1919年,17歲的蘇步青買了一張去日本的船票,餘170元錢要維持3個月的生活,實在很艱難。他每天只能吃兩餐飯,無錢請日語老師,只好拜房東大娘為師。最後他用流利的日語回答了主考官的提問,以第一名的成績進入名牌學校——東京高等工業學校電機系。1924年,他又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日本東北帝國大學數學系,師從著名幾何學家窪田忠彥教授。1927年,大學畢業後,他又在課余賣報、送牛奶、當雜志校對和家庭老師,用所掙得的錢做學費,免試升入該校研究生院做研究生。並以堅強的意志,刻苦攻讀,接連發表了41篇仿射微分幾何和射影微分幾何方面的研究論文,開辟了微分幾何研究的新領域,被數學界稱作「東方國度上升起的燦爛的數學明星」。1931年3月,他以優異的成績榮獲該校理學博士學位,成了繼陳建功之後獲得本學位的第二個外國人。此後,國內外的聘書像雪片似的飛來,蘇步青一一謝絕。因為兩年前陳建功獲理學博士位時,曾約蘇步青到條件較差的浙大去。蘇步青說:「你先去,我畢業後再來。讓我們花上20年時間,把浙大數學系辦成世界第一流的數學系……」這興許就是蘇步青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不願離開浙大的情緣。
走上工作崗位後,蘇步青在科研和教學上取得了令世人嘆服的光輝業績,除做研究生時發現的四次(三階)代數錐面,被學術界譽稱為「蘇錐面」外,後在「射影曲線論」、「射影曲面論」、「高維射影空間共軛網理論」、「一般空間微分幾何學」和「計算幾何」等方面都取得世界同行公認的成就,特別在著名的戈德序列中的第二個伴隨二次曲面被國內外同行稱為「蘇的二次曲面」。他還證明了閉拉普拉斯序列和構造(T4),被世界學術界譽稱為「蘇(步青)鏈」。因此,德國著名數學家布拉須凱稱蘇步青是「東方第一個幾何學家」,歐美、日本的數學家稱他和同事們為「浙大學派」。的確,自1931年到1952年間,蘇步青培養了近100名學生,在國內10多所著名高校中任正副系主任的就有25位,有5人被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連解放後培養的3名院士,共有8名院士學生。在復旦數學研究所,蘇步青更有谷超豪、胡和生和李大潛高足,形成了三代四位院士共事的罕見可喜現象。
故事四
「七七」事變後,浙江大學被迫西遷。在這國難當頭,舉校西遷時,蘇步青接到一封加急電報:岳父松本先生病危,要蘇步青夫婦去日本仙台見最後一面。蘇步青把電報交給妻子說:「……你去吧,我要留在自己的祖國。」蘇步青妻子蘇松本說:「我跟著你走。」但因妻子剛分娩不久,不能隨行內遷,蘇步青把妻子送平陽鄉下避難,直到1940年暑假,由竺可楨校長特批一筆路費,才將妻子和女兒接到湄潭。
在湄潭的日子裡,師生的生活極其艱苦,大學教授靠工資也難以糊口。蘇步青買了一把鋤頭,每天下班回家或休息日,就開荒種菜,有一次,湄潭菜館蔬菜館供應不上,就從蘇步青菜地里要去幾筐花菜。還有一天傍晚,竺校長來到他住的破廟前,看見蘇步青正挑水種菜,蘇松本背著兒子燒飯。細心的竺校長見鍋里全是蘿卜、地瓜干,就問蘇步青。蘇步青解釋說:「我家孩子多,薪水全拿來買米也不夠吃。地瓜干蘸鹽巴,我們已吃了幾個月了。」竺可楨驚愕了。於是,他特許蘇步青兩個讀中學的兒子,破例吃在中學、住在家裡(因為蘇家拿不出被褥)的特殊待遇。
生活上的困難每況愈下,蘇步青的一個小兒子因營養不良,出世不久就死去了。蘇步青把他埋在湄潭的山上,在小石碑上刻著「蘇嬰之冢」幾個字。然而,生活上的困難嚇不倒有意志、有毅力的人,浙大的教學和科研依然有條不紊地進行。蘇步青也是帶著困難走上講台的。當他回身在黑板上畫幾何圖形時,學生們就會議論蘇老師衣服上的「三角形、梯形……」的補丁,還有屁股上的「螺旋形曲線」!晚上,蘇步青把桐油燈放在破廟的香案上寫教材,終於用自己堅忍不拔的意志完成了《射影曲線概論》一書。1994年夏,筆者有幸在青岩看到蘇步青遷徙途中住過的小廟,一種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令人難以忘懷。
故事五
1972年12月7日,蘇步青的學生、著名數學家張素誠,因《數學學報》復刊之需,拜訪各地數學家,到上海理應拜訪蘇老師,沒想到蘇老所賜的《射影幾何概論》(英文版)一書上,別開生面在扉頁題了一首詩:
三十年前在貴州,
曾因奇異點生愁,
如今老去申江日,
喜見故人爭上游。
這不僅打破常人的題詞俗話,把師生之情和盤托出,又足可看出蘇老詩藝的高超,文學功底的深厚了。
許多人都知道蘇步青是數學大師,卻不知道他還是位文學大師,寫作大家和詩人。他從小酷愛古詩文,13歲學寫詩。讀初小時常騎在牛背上誦讀《千家詩》等。幾十年來,他與詩為伴,與詩書同行,每次出差,提包里總放一二本詩集,如《杜甫詩選》等。蘇步青不僅讀詩,更有作詩興趣,幾十年筆耕不輟,寫了近千首詩作。在他96歲高齡時,北京群言出版社出版了《蘇步青業余詩詞鈔》,共收近體詩444首,詞60首,由蘇老手寫影印,其中1931~1949年早期作品191首,內有詞47首。從中我們可以領略蘇老60年間的學術生涯和詩書技藝折射的光芒,富有時代氣息,給人以諸多的啟迪。
回想浙江大學內遷湄潭時期,他和數學大師錢寶琮等創設湄潭吟社,在生活極度困難下,自費出版了《湄潭吟社詩存第一輯》,內收各家詩詞約100首。在國難當頭日子裡,詩人們品茶吟詩,或切磋教義,或評論時局,其憂國思鄉,憤世嫉俗之情常流露於筆端。
1944年,蘇步青以「游七七亭」為詩題作一詩:
單衣攀路徑,一杖過燈汀。
護路雙雙樹,臨江七七亭。
客因遠游老,山是故鄉青。
北望能無淚,中原戰血腥。
這是蘇步表以物寄情,對家鄉淪陷和祖國山河破碎的懷念和人民奮起抗戰的歌頌,愛國憂世之情自心中汩汩流出。
蘇步青的詩藝高超,令人嘆為觀止。他的詩意境高遠,筆調清新,常用典故,富有哲理。
讀了蘇步青的許多詩,不僅使人感到蘇老常對後學諄諄教導「金字塔」般基礎之重要,文理相通之亮點。他幾十年如一日,巧用自稱「零頭布」(零碎時間)來學習和研究,這些永留人間的好詩詞,不就是蘇步青充分利用零碎時間的佐證嗎?
楊振寧
楊振寧,安徽省合肥縣人,一九二二年八月二十二日出生。一九二八年就讀廈門國小、一九三三年就讀北平崇德中學、一九三八年插班昆明昆萬中學高中二年級、一九四二年西南聯大畢業、一九四四年西南聯大研究所畢業、一九四五年在西南聯大附中教學後赴美、一九四八年夏完成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一九四九年秋天普林斯頓大學研究、一九五七年獲諾貝爾物理獎、一九五八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一九六五年應紐約州立大學校長托爾邀請籌備創立石溪分校研究部門、一九六六年離普林斯頓赴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主持物理研究所,擔任教授至今。楊氏於一九三八年以高二的同等學歷,考取當時由清華、北大、南開三個大學合並的西南聯大的化學系,後來改念物理系。
一九五七年,和李政道合作推翻了愛因斯坦的「宇稱守恆定律」,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學金。他們這項貢獻得到極高評價,被認為是物理學上的里程碑之一。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
他是舉世聞名的德裔美國科學家,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
他是公認的20世紀最傑出的科學家。
愛因斯坦生於德國烏爾姆一個經營電器作坊的小業主家庭。一年後,隨全家遷居慕尼黑。1894年,他的家遷到義大利米蘭。1895年他轉學到瑞士阿勞市的州立中學。1896年進蘇黎世工業大學師范系學習物理學,1900年畢業。1901年取得瑞士國籍。1902年被伯爾尼瑞士專利局錄用為技術員,從事發明專利申請的技術鑒定工作。他利用業余時間開展科學研究,於1905年在物理學三個不同領域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特別是狹義相對論的建立和光量子論的提出,推動了物理學理論的革命。同年,以論文《分子大小的新測定法》,取得蘇黎世大學的博士學位。
愛因斯坦1908年兼任伯爾尼大學編外講師。1909年離開專利局任蘇黎世大學理論物理學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德語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1912年任母校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教授。1914年,應馬克斯?普朗克和瓦爾特?能斯脫的邀請,回德國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長兼柏林大學教授,直到1933年。1920年應亨德里克?安東?洛倫茲和保耳?埃倫菲斯特的邀請,兼任荷蘭萊頓大學特邀教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投入公開和地下的反戰活動。
1915年愛因斯坦發表了廣義相對論。他所作的光線經過太陽引力場要彎曲的預言,於1919年由英國天文學家亞瑟?斯坦利?愛丁頓的日全食觀測結果所證實。1916年他預言的引力波在1978年也得到了證實。愛因斯坦和相對論在西方成了家喻戶曉的名詞,同時也招來了德國和其他國家的沙文主義者、軍國主義者和排猶主義者的惡毒攻擊。
1917年愛因斯坦在《論輻射的量子性》一文中提出了受激輻射理論,成為激光的理論基礎。
愛因斯坦因在光電效應方面的研究,而被授予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933年1月納粹黨攫取德國政權後,愛因斯坦是科學界首要的迫害對象,幸而當時他在美國講學,未遭毒手。3月他回歐洲後避居比利時,9月9日發現有準備行刺他的蓋世太保跟蹤,星夜渡海到英國,10月轉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任新建的高級研究院教授,直至1945年退休。1940年他取得美國國籍。
1939年他獲悉鈾核裂變及其鏈式反應的發現,在匈牙利物理學家利奧?西拉德推動下,上書羅斯福總統,建議研製原子彈,以防德國佔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夕,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兩個城市上空投擲原子彈,愛因斯坦對此強烈不滿。戰後,為開展反對核戰爭的和平運動和反對美國國內法西斯危險,進行不懈的斗爭。
1955年4月18日愛因斯坦因主動脈瘤破裂逝世於普林斯頓。遵照他的遺囑,不舉行任何喪禮,不築墳墓,不立紀念碑,骨灰撒在永遠對人保密的地方,為的是不使任何地方成為聖地。愛因斯坦的後半生一直從事尋找大統一理論的工作,不過這項工作沒有獲得成功,現在大統一理論是理論物理學研究的中心問題。
比上帝還挑剔的人——泡利的故事
奧地利物理學家沃爾夫岡·泡利(Wolfgang Pauli)生於1900年,1958年就去世了。他是本世紀初一位罕見的天才,對相對論及量子力學都有傑出貢獻,因發現「泡利不相容原理」(Exclusion Principle)而獲194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這個原理是他在1924年發現的,對原子結構的建立與對微觀世界的認識有革命性的影響。
泡利在19歲(1919年)時就寫了一篇關於廣義相對論理論和實驗結果的總結性論文。當時距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1916年)才3年,人們認為他這么年輕卻有如此獨到的見解,所以震驚了整個物理學界,從此他一舉成名了。
關於泡利的故事很多,他以嚴謹、博學而著稱,同時也以尖刻和愛挑刺而聞名。據說在一次國際會議上泡利見到了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演講完後,泡利站起來說:「我覺得愛因斯坦不完全是愚蠢的」。
一次,在後來發現反質子的義大利物理學家塞格雷做完一個報告和泡利等離開會議室時,泡利對他說:「我從來沒有聽過象你這么糟糕的報告。」當時塞格雷一言未發。泡利想了一想,又回過頭對與他們同行的瑞士物理化學家布瑞斯徹說:「如果是你做報告的話,情況會更加糟糕。當然,你上次在蘇黎士的開幕式報告除外。」
另一次泡利想去一個地方,但不知道該怎麼走,一位同事告訴了他。後來這位同事問他,那天找到那個地方沒有,他反而諷刺人家說:「在不談論物理學時,你的思路應該說是清楚的。」
泡利對他的學生也很不客氣,有一次一位學生寫了論文請泡利看,過了兩天學生問泡利的意見,泡利把論文還給他說:「連錯誤都夠不上。」
但泡利被玻爾稱作「物理學的良知」,因為他的敏銳和審慎挑剔,使他具有一眼就能發現錯誤的能力。在物理學界還曾笑談存在一種「泡利效應」--當泡利在哪裡出現時,那兒的人不管做理論推導還是實驗操作一定會出岔子。
而當泡利說:「哦,這竟然沒什麼錯」時,通常表示一種非常高的贊許。一則笑話說,泡利死後去見上帝,上帝把自己對世界的設計方案給他看,泡利看完後聳聳肩,說道:「你本來可以做得更好些……」
人類放射學研究的先驅者——居里夫人
1934年7月4日,有史以來惟一獲得兩項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居里夫人病逝於薩色勒姆療養院。
我的祖國是波蘭
居里夫人於1867年11月7日生於波蘭的華沙,原名瑪麗·斯克洛杜斯卡,雖然她後來嫁給了法國學者彼埃爾·居里,但她畢生都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是波蘭。
自1794年俄帝國侵佔波蘭以後,就開始壓迫波蘭人的宗教,廢止波蘭語的應用,用俄語教授波蘭少年,企圖奴化波蘭人民,消滅波蘭的靈魂。瑪麗的父母雖然都曾是波蘭的貴族,但因亡國的厄運,家道均已衰落,他們不得不在有俄國督學管理下的學校里教書以謀生計。盡管瑪麗小時候就是在沙俄統治下的學校里讀書,但她的學習依然很刻苦,各門功課總是名列前茅。她的歷史老師是一位愛國的女士,經常在歷史課里用波蘭語講授波蘭歷史,10歲的瑪麗經常為自己祖國的不幸而哭泣。當瑪麗成為譽滿全球的科學家後,她當年的歷史老師回答記者時這樣說:「那時的瑪麗總愛穿著深藍色的絨布制服,金黃色的卷發用絲帶編成小辮子,她聰明、倔強,很喜歡我的歷史課,她那時就像現在一樣,深深地熱愛著我們的祖國波蘭。」有一天,俄國督學來到教室里,指名要瑪麗用俄語背誦天主教的祈禱文之後,又問她歷代沙皇的名號,瑪麗流利地把那一列陌生的名字說了出來。最後,俄國督學問道:「統治我們的是誰?」瑪麗頓時臉色慘白,閉口不答。俄國督學粗暴地問第二遍時,瑪麗才回答他。但等他離開後,瑪麗突然哭泣著大聲喊叫:「不!我的祖國是波蘭!」等到1898年,居里夫婦發現了兩種放射性元素,居里先生讓瑪麗為其中之一命名時,瑪麗一下子想到了已在歐洲地圖上消失了的祖國,她告訴丈夫:「我提議命名為Polonium(鏷),以此來紀念我的祖國。」
最神秘的放射性元素——鐳的誕生
1891年秋天,瑪麗來到巴黎,進入她早已夢想的巴黎大學理學院讀書。理學院處於索爾本區,人們又稱之為索爾本大學。1893年夏天,瑪麗以第一名的考試成績獲得物理學學士學位。第二年,她又獲得算學學士學位。在這里,她認識了彼埃爾·居里。居里先生當時是一個雖不大著名但是個十分純正的物理學家,他談吐文雅,還帶有幾分詩人的氣質。他們於1895年7月結婚,那時瑪麗已經28歲,而居里先生已經36歲了。他們沒有舉辦任何儀式,連蜜月也是騎著自行車在鄉間漫遊中度過的。
在物理學的研究中,居里先生可以算作居里夫人的最初指導者。居里夫人也是因他的指導而得到了一個新奇的研究課題,這就是放射性——其實當時還沒有這個術語,那是後來居里夫人命名的。雖然另一個法國科學家柏克瑞(後與居里夫婦共獲諾貝爾獎金)已發現了「鈾射線」,並把自己的這一發現寫成報告交給法蘭西科學博士院,但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況且,當時歐洲所有的科學家都沒有把「鈾射線」當回事。但居里夫婦覺得這是一個極好的研究題目,尤其是居里夫人,簡直被鈾的放射性現象迷住了。在艱苦的研究和實驗中,居里夫人發現有放射性現象的不僅只有鈾,另外一種元素釷的化合物也有這種現象。於是,居里夫人把這種現象命名為「放射性」,把有放射性的元素如鈾、釷等,命名為「放射性元素」。
由於居里夫人的發現性質重大,居里先生決定停止自己在結晶學方面的研究,和夫人一起研究神秘的「放射性元素」。自1898年夏天起,居里夫婦合作研究了八年,終於在鈾瀝青礦石中發現了兩種新的放射性元素。居里夫人把其中的一種命名為Polonium(鏷),以紀念她的祖國波蘭;而另一種,他們在法蘭西科學博士院報告書上發表的文章中宣布:「我們提議命名為鐳,並且相信鐳的放射性大得無與倫比。」但是,僅在理論上發現這兩種新的放射性元素是不夠的,歐洲的一些科學家們一定要親眼看到這兩種新元素,弄清楚它們的原子量。居里夫婦必須在含有微量的鐳與鏷的鈾瀝青礦中提取出純鏷或純鐳來,才能讓世人信服。然而,這種礦苗極其昂貴,而且整個歐洲只有在奧地利的波希米亞制煉這種礦苗。居里夫婦都是窮學者,拿出所有的積蓄也只能買到幾百斤已把鈾提煉出來後的殘渣。他們寫信請奧地利的幾位科學家幫忙,最終得到奧地利政府的惠賜,他們決定把一噸殘渣白送給認為用得著它的兩個瘋子使用,如果以後還需要,他們還可以白送。為了尋找實驗室居里夫婦也是費盡心機,最後還是在居里先生授課的市立理化學校里找到一個不蔽風雨的廢棄的廠棚。當時,許多聞訊前往那個廠棚參觀過的科學家,都見過居里夫人是怎樣煉制純鐳的:她穿著滿是灰塵染漬和酸液的舊衣服,拿著比她還長的鐵棒,像個伙夫一樣攪動著大鍋里那些沸騰的殘渣。她就是這樣煉完了原先的那一噸殘渣,又煉完波希米亞陸續送來的另外好幾噸殘渣。經過四年的煉制,他們終於在1902年得到一克純鐳。在漫長的煉制過程中,居里夫人無數次詢問居里先生:「彼埃爾,我真想知道,它應該是什麼樣的形狀,什麼樣的顏色。」居里先生總是柔和地回答道:「我希望它有一種最美麗的色澤。」
居里夫人永遠也忘不了那一晚,她和居里先生挽著手,穿過燈火輝煌的街道,到那個廠棚里去欣賞他們煉制了四年的結晶。當他們進到棚子里,一眼便看到玻璃容器里閃爍帶有蔚藍色的光芒。面對這種第一次來到人間的美麗之光,居里夫人慢慢地坐在一張草椅上,凝望著不做聲,而居里先生則斜靠在椅子背上,用手輕輕地撫摸著她的頭發。
至高的榮譽 最深的愛
鐳的誕生使居里夫婦揚名全世界。曾經拒絕給他們提供實驗室的巴黎大學頓時清醒了,於1903年6月25日授予居里夫人物理學博士學位。對於一個女性來說,尤其是對於一個波蘭女性來說,在當時算是最榮譽的學位了。接著,應英國皇家科學研究院邀請,居里夫婦來到倫敦時更是萬人空巷,所有的倫敦人都想看一看「鐳的父母」。在皇家研究院為他們舉辦的歡迎宴會上,英國所有的著名科學家全部到場,居里夫人成了能參加這種規格宴會的第一個女性。同年11月,英國倫敦皇家學會把該會最高獎——戴維獎章贈與他們夫婦。這一年的12月10日,瑞典科學博士學院宣布將本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金一半贈與柏克瑞,一半贈與居里夫婦,以獎勵他們發現了放射性。
就在居里夫婦聲名日盛,進一步對鐳進行研究時,居里先生卻不幸在一場意外的車禍中去世了。居里夫人忍著巨大的悲痛,謝絕了巴黎官方要為居里先生舉行遊行和演說,只請求用最簡單的儀式把居里先生葬在故鄉他母親的墓地里。
居里夫人一邊教書,一邊繼續對鐳進行深入研究。她還組織了鐳研究小組,把鐳這一神秘元素介紹給世界各國。1911年12月,瑞典科學博士學院宣布授予她本年度諾貝爾化學獎金。在諾獎的歷史上,兩次獲取此獎的,只有居里夫人。按照慣例,居里夫人要到斯德哥爾摩作一次公開的演講。伴隨她前往的有她的姐姐和她的長女綺瑞娜。當時沒有一個人能料到,24年後,綺瑞娜·居里也要到斯德哥爾摩領取諾貝爾獎金!
居里夫人發現了鏷和鐳,開創了人類放射學研究的先河。由於這兩種放射性元素的醫學用途,它們將永遠造福於人類。然而,為鐳的事業而工作了35年的居里夫人,卻因鐳射線而患上了白血症,於1934年7月4日病逝。人們按照她生前的遺囑,將她的棺木和居里先生同穴而葬。在她的墓碑上,只有簡單的一行字:瑪麗·斯克洛杜斯卡·居里,1867年——1934年。
㈧ 世界上有幾個最偉大的發明家,發明了什麼
愛迪生發明了電燈。
史蒂芬孫發明了火車。
富爾頓發明了蒸汽輪船。
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
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
卡爾·本茨發明了汽車。
黃帝發明了指南車。
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亞歷山大·貝爾發明了電話。
轉
㈨ 有那些偉大的發明家的發明的故事
愛迪生和他的助手們,用白金試了好幾次,可這種熔點較高的白金,雖然使電燈發光版時間延長了好多,但不權時要自動熄掉再自動發光,仍然很不理想。
愛迪生並不氣餒,繼續著自己的試驗工作。他先後試用了鋇、鈦、錮等稀有金屬,效果都不很理想。
接下來,他與助手們將這1600種耐熱材料分門別類地開始試驗,還是採用白金最為合適。由於改進了抽氣方法,使玻璃泡內真空。燈的壽命已延長到2個小時。但這種由白金為材料做成的燈,價格太昂貴了,誰願意化這么多錢去買只能用2個小時的電燈呢?
愛迪生看到這用棉紗織成的圍脖,愛迪生腦海突然萌發了一個念頭:
對!棉紗的纖維比木材的好,能不能用這種材料?
他急忙從圍巾上扯下一根棉紗,小心地把這根炭絲裝進玻璃泡里,效果果然很好。
愛迪生非常高興,製造了很多棉紗做成的炭絲,進行多次試驗。燈炮的壽命延長13個小時,後來又達到45小時。
「我希望它能亮1000個小時,最好是16000個小時!」愛迪生說道。
最後,愛迪生終於選擇了竹子。他先取出一片竹子,裝進玻璃泡,通上電後,這種竹絲燈泡竟連續不斷地亮了1200個小時!
他終於做出了自己滿意的電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