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球戰術是怎麼回事
小球戰術的解釋和現狀:
所謂小球,並不是指球比平常的小,也不是場上都是小個子打球,而是一種打法,一種如今在NBA盛行的風格。可以稱為小球的球隊,該隊中球場上肯定沒有具有統治力的中鋒,因此全隊基本上不打慢節奏的半場進攻,如果必須得打半場進攻的時候,球場上的五名隊員位置比較散開,多利用傳球、擋拆、跑位來製造出投籃出手的機會。
小球戰術就是像太陽的那種快打旋風式打法,跑著打,稱為小球戰術;像火箭,馬刺這種注重防守,半場進攻的就是大球戰術,不過一般好像不直接叫什麼大球戰術,這樣的打法一般要有強力中鋒或是大前鋒!
小球戰術現狀:
堅持打小球的最大的直觀改變就是球場上攻防速度的加快,快攻多,得分增多因此帶來的場面好看。05-08賽季中小牛和太陽都是這種打法的代表,他們的攻擊力在聯盟中沒有人質疑。新賽季中,小牛和太陽的成績不好,有些專家呼籲「小球」不堪一擊,但是其實並不是小球的打法有問題,而是另有原因。
其實縱觀聯盟中堅持打小球的球隊,僅有小牛隊於2011年拿到總冠軍。相比之下,小球的概念在各支強隊中所佔的份額正在日益淡化。
2. 什麼是小球戰術
小球戰術顧名思義是相比於足球、籃球來說的,因為中國的足球、籃球不行,而兵乓球、羽毛球在世界還是很強的,所以外國給中國弄了一個小球戰術
3. 誰是NBA歷史上最適合小球戰術的中鋒
以我在樂東多年看的想法,我推薦一個,不犯混的考辛斯,此人有著極其扎實的內線基本功,傳球也還不錯,擋拆質量也非常高,而且也有一手三分。無球技術也是平均以上,橫向移動速度也不慢,防守端認真起來也是比較好的防守者。無論是大球小球,他都是目前聯盟中最適合小球的中鋒
4. 為什麼小球戰術興起
~以下內容轉自知乎~
個人認為是這樣:
先有NBA規則的修改更有利於進攻(比如高位防守區不允許用手),使得突破更容易了,才有了如今一大批優秀後衛的涌現;另一方面可能是籃球運動本身的普及,加上訓練水平的提升使運動員普遍身體素質更好了,這就削弱了身高造成的影響,也就是越來越多的小個子可以去和內線正面對抗而不吃虧,這同時也讓位置感越來越模糊。
也就是說:一方面優秀後衛越來越多,優秀內線越來越少;另一方面不同位置之間的界限越來越不明顯。後者催生了小球戰術,而前者又保證了小球戰術的威力和小球戰術在面對大球戰術時的優勢,這才造就了當今聯盟的小球趨勢。
原文傳送門
5. 小球戰術是什麼
小球戰術 小球戰術就是像太陽的那種快打旋風式打法,跑著打,稱為小球戰術;...當然不是,任何成功的戰術的優點,往往也是他最大的缺陷. 完美的執行小球戰術的必要條件是,隊伍中以年輕球員為主,他們年輕不僅保證了整體節奏...
6. 籃球中的小球戰術是怎麼定義的
所謂小球,並不是指球比平常的小,也不是場上都是小個子打球,而是一種打法,一種如今在NBA盛行的風格。可以稱為小球的球隊,該隊中球場上肯定沒有具有統治力的中鋒,因此全隊基本上不打慢節奏的半場進攻,如果必須得打半場進攻的時候,球場上的五名隊員位置比較散開,多利用傳球、擋拆、跑位來製造出投籃出手的機會。
小球在聯盟中的盛行,與NBA中優秀中鋒越來越少的原因有著極大的關系,奧拉朱旺、羅賓遜、尤因和奧尼爾、莫寧這些優秀的中鋒僅剩奧尼爾一個人在球場上殘喘;而聯盟中全能球員則越來越多,場上五個人個個都能運球、能突破、能在外線遠投,這就是全能球員盛行的代表
頹廢的小球
堅持打小球的最大的直觀改變就是球場上攻防速度的加快,快攻多,得分增多因此帶來的場面好看。上個賽季中小牛和太陽都是這種打法的代表,他們的攻擊力在聯盟中沒有人質疑。新賽季中,小牛和太陽的成績不好,有些專家呼籲「小球」不堪一擊,但是其實並不是小球的打法有問題,而是另有原因。小牛新賽季中已經更換了自己的替補陣容,需要時間的磨合;太陽隊中,小斯的回歸其實改變了球隊的格局,迪奧上場時間的減少,而小斯的狀態也不怎麼好。
其實縱觀聯盟中堅持打小球的球隊,事實上至今還沒有一支球隊拿到總冠軍,最好的是太陽和小牛拿到的西部冠軍。相比之下,小球的概念在各支強隊中所佔的份額正在日益淡化。「萬金油」迪奧在小斯缺陣的情況下發揮得十分不錯,成為太陽摧城拔寨的功臣,但是在小斯回歸之後,德安東尼還是希望小斯能撐起內線的大旗;小牛隊雖然是上個賽季的總決賽亞軍,但是總決賽中德國人諾維茨基的表現可不盡如人意,在熱隊小個子球員緊逼防守下效率下滑得十分嚴重,新賽季「小將軍」約翰遜才為球隊量身改造:降低防守速度並且加強防守。
小球戰術是指一:攻防節奏快.二:場上球員身高都不太高,普便都是以小打大的打法
7. 什麼叫做「小球」不是說太陽就是打小球戰術
樓上的,不要輕易說人家沒文化,這樣不僅形象不好,而且你罵人也沒禮貌,說不定你自己沒文化而你又不知道呢?你的老師,你的媽媽,你的爸爸是怎麼教育你的?是他們教你說這樣的話的嗎?如果不是,那你豈不成了「沒家教」的人?
還有,我還發現了你「沒文化」的一個地方:難道你就說鄧肯比馬里昂,比斯塔德邁爾更靈活了嗎?如果不是,那太陽那種打法不叫小球叫什麼?
你也會說了,小球戰術是指攻防節奏快,那麼鄧肯在場上跑來跑去難道就不累?鄧肯跑得很快嗎?我想在隊友策動快攻時,他才剛跑過半場,而快攻結束後,隊友立即回防,他還沒喘完氣呢!
鄧肯不高?誰告訴你的?他的身型在打中鋒位時顯得小?那麼斯塔德邁爾豈不是更小?既然用身型龐大,速度慢的鄧肯打中鋒位時的打法都被稱為「小球」打法,那麼太陽的全部球員都比對手小一號的打法不是「小球」難道稱為「大球」?
我想,擅長打陣地戰的球隊攻防節奏都不快,難道你說現今的太陽隊陣地戰比他們的快攻更有威脅?
我不是完全否定你的回答,我也要補充一些:小球戰術只是一種統稱,在「小球」下面還可以分出一些枝幹,太陽隊屬於「更靠近籃框」的小球戰術,就是指他們的活動力極強,但身型高度非傳統禁區球員的年輕鋒線在籃下大量拿球,再以比一般四、五號球員更靈活的導球,提供外圍投射空擋。另外,納什的一些切入式的傳球,也是「小球」的一種。
8. 什麼叫小球戰術跟跑轟有區別嗎
跑轟 大概就是半場開放式進攻體系 球員不斷通過移動和傳導製造出手機會 任何隊員可以在任何地點任意時機自己選擇認為合適的出手 這樣的球隊多半依賴外線手感 而且4號位多為可以投射的球員或者善長下快攻的速度型 像太陽的Marion奇才的Jamison都是投射遠至3分線且跑跳能力出色 本賽季太陽隊由標准大前鋒身材和打法的斯塔德邁爾代打中鋒,後場由納什一人運籌帷幄,前場則配備馬里昂等速度型的進攻球員。這五名先發主力績效驚人,他們場均能夠合力貢獻出90+分,在全聯盟所有球隊的先發五虎中高居榜首,同時也帶動了整支球隊的進攻能力,使太陽隊一躍成為全聯盟最擅長得分的球隊。 太陽隊的戰術套路並不復雜,簡而言之就是一個「快」字。納什領軍的太陽隊並不追求復雜的傳遞配合來創造空當投籃機會,而是讓球盡量保持在運動當中,不放過任何一個投籃機會,每一名球員都可能是進攻的發起者,同時也都可能是進攻的終結者,力爭用最短的時間打出最具效率的閃電戰。這種戰術在英文裡面叫做「run & gun」,也就是跑轟之意。這種戰術風格無疑與太陽隊的人員配備相得益彰,他們沒有嚴格意義上的中鋒球員,在場上不懈遊走著的是一群嗜血的射手,哪怕機會稍縱即逝,他們也能夠及時捕捉戰機,用最簡單直接的方式謀殺對手。 納什自然是這支球隊當仁不讓的發動機,有了他的速度、突破、視野和傳球能力,太陽隊的先發陣容已經打破了常規界限。就像飢渴的鯊魚總是習慣於在游動中狩獵覓食一樣,四位搖擺人球員全場時間內都在不停奔跑,這樣一來,不僅極具爆炸力的進攻能量得到釋放,對手也無暇捕捉他們在防守上的漏洞。太陽隊的信條是:「以攻對攻,火力決勝」,這種打法幾乎通吃常規賽. 小球戰術就是像太陽的那種快打旋風式打法,跑著打,稱為小球戰術;象火箭,馬刺這種注重防守,半場進攻的就是大球戰術,不過一般好像不直接叫什麼大球戰術,這樣的打法一般要有強力中鋒或是大前鋒! 所謂小球,並不是指球比平常的小,也不是場上都是小個子打球,而是一種打法,一種如今在NBA盛行的風格。可以稱為小球的球隊,該隊中球場上肯定沒有具有統治力的中鋒,因此全隊基本上不打慢節奏的半場進攻,如果必須得打半場進攻的時候,球場上的五名隊員位置比較散開,多利用傳球、擋拆、跑位來製造出投籃出手的機會。 小球在聯盟中的盛行,與NBA中優秀中鋒越來越少的原因有著極大的關系,奧拉朱旺、羅賓遜、尤因和奧尼爾、莫寧這些優秀的中鋒僅剩奧尼爾一個人在球場上殘喘;而聯盟中全能球員則越來越多,場上五個人個個都能運球、能突破、能在外線遠投,這就是全能球員盛行的代表 頹廢的小球 堅持打小球的最大的直觀改變就是球場上攻防速度的加快,快攻多,得分增多因此帶來的場面好看。上個賽季中小牛和太陽都是這種打法的代表,他們的攻擊力在聯盟中沒有人質疑。新賽季中,小牛和太陽的成績不好,有些專家呼籲「小球」不堪一擊,但是其實並不是小球的打法有問題,而是另有原因。小牛新賽季中已經更換了自己的替補陣容,需要時間的磨合;太陽隊中,小斯的回歸其實改變了球隊的格局,迪奧上場時間的減少,而小斯的狀態也不怎麼好。 其實縱觀聯盟中堅持打小球的球隊,事實上至今還沒有一支球隊拿到總冠軍,最好的是太陽和小牛拿到的西部冠軍。相比之下,小球的概念在各支強隊中所佔的份額正在日益淡化。「萬金油」迪奧在小斯缺陣的情況下發揮得十分不錯,成為太陽摧城拔寨的功臣,但是在小斯回歸之後,德安東尼還是希望小斯能撐起內線的大旗;小牛隊雖然是上個賽季的總決賽亞軍,但是總決賽中德國人諾維茨基的表現可不盡如人意,在熱隊小個子球員緊逼防守下效率下滑得十分嚴重,新賽季「小將軍」約翰遜才為球隊量身改造:降低防守速度並且加強防守。
記得採納啊
9. NBA小牛勇士的跑轟也叫太陽隊中的小球戰術嗎
小球是一種籃球理念,而跑轟則是一套戰術體系。
小球是指通過快速的攻守轉換最大程度的規避身高和陣型在防守中帶來的影響,也就是以防守換進攻的方式,由於這種打球方式對球員的機動性較高,執行者多為小個球員,風格也更加靈活,所以「小球」就成了約定俗成的叫法。
小球首創於道格·莫,他在丹佛打的是小球,喬治·卡爾在密爾沃基打的是小球,拜倫·斯科特在新澤西打的是小球,老尼爾森在金州打的是小球,德安東尼在菲尼克斯打的也是小球。他們都是小球戰術的代表者,但具體落實到球場上,並不是同一種戰術。
跑轟就是小球戰術之一,是德安東尼的專屬產品,這是一套包括牛角進攻,前場快速落位在內的一系列戰術內容。或者說,跑轟是小球戰術的一種實現方式。
舉個例子,跑轟戰術要求後場球員防守端盡量前壓,以便在攻守轉換後更快推進到前場;而跑轟戰術又要求保護後場籃板,以便開始攻守轉換的第一式。但是這兩者本身構成了一個矛盾,如何在後場球員前壓的同時保護後場籃板,如何防守廣袤的中間區域呢?這就是這套體系需要解決的問題。
10. 「砍鯊戰術」最早是誰發明的是波維奇教練嗎
除了上面比較典型戰術之外,唐·尼爾森在帶領勇士完成黑八奇跡的時候,用的是「三分制敵」的戰術,因為唐·尼爾森堅信「33%的三分球命中率相當於50%的兩分命中率」。在執教小牛期間,唐·尼爾森讓諾維斯基出任小前鋒的位置,這也對諾維斯基以後的職業生涯產生了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