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地鐵的發明時間

地鐵的發明時間

發布時間:2021-09-27 03:53:38

❶ 地鐵是誰發明

英國人皮爾遜。

1843年英國人皮爾遜為倫敦市設計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地鐵系統,10年後,英國議會才批准在法林頓和主教路之間修一條長不足6公里的地鐵。又經過了近十年的建設,地鐵初具規模。1863年1月10日,「大都會地區鐵路」正式開始營業。倫敦大都會鐵路開通。

第一年這條鐵路運送了950萬人次的旅客。由於當時電力尚未普及,使用的是蒸汽機車作為牽引。再加上排風不暢,乘客常常感到煙熏氣悶,有的人甚至昏倒在地鐵里。盡管如此,倫敦市民甚至皇親顯貴們都爭相乘坐這種地下列車。因為在擁擠不堪的倫敦地面街道上乘坐公共馬車,其條件和速度還不如地鐵。

(1)地鐵的發明時間擴展閱讀

1861年,在修建這條世界上誰也沒見過的地下鐵路之前,倫敦各大報章對它進行了各種各樣的猜測:比如地道會不會塌下來,旅客會不會被火車噴出的濃煙毒死之類。

當時的地道掘進方法也很笨拙:先把地上部分的住戶全部搬遷,工人們從地面向下挖掘一條10米寬6米深的大壕溝,用黃磚加固溝壁,再搭成拱型的磚頂,然後將土回填,在地面上重建道路和房屋,耗資巨大。為了把蒸汽機車排出的濃煙引出地下,建好的隧道還要鑽出通風孔。

1862年,當地鐵挖到一條小河的岸邊時,河岸發生了坍塌,工地灌進了兩米多深的河水。腳手架橫七豎八地泡在水裡,一片狼狽的場面。貝克街的地鐵壁畫描繪了這一場景。

1862年中,4.8公里長,7個停靠站的地下鐵道基本完工了。蒸汽車頭開進了地下,大約40名官員乘坐在沒有頂棚的木製車廂里對地鐵進行了第一次巡遊。這個場面也被記錄在了貝克街壁畫上:車廂類似大型的煤礦運煤車,紳士修女們的肩膀以上的部分全部暴露在外,每到一站,人們脫帽歡呼,以表達喜悅之情。

❷ 地鐵的由來,和開始時間

巴黎地鐵的橡膠車輪世界上首條地下鐵路系統是在1863年開通的倫敦大都會鐵路 Metropolitan Railway。當時電力尚未普及,所以即使是地下鐵路也只能用蒸汽機車。由於機車釋放出的廢氣對人體有害,所以當時的隧道每隔一段距離便要有和地面打通的通風槽。到了1870年,倫敦開辦了第一條客運的鑽挖式地下鐵,在倫敦塔附近越過泰晤士河。但這條鐵路並不算成功,在數月後便關閉。現存最早的鑽挖式地下鐵路則在1890年開通,亦是倫敦,連接市中心與南部地區。最初鐵路的建造者計劃使用類似纜車的推動方法,但最後用了電力機車,使其成為第一條電動地下鐵。早期在倫敦市內開通的地下鐵亦於1905年全數電氣化。法國巴黎的巴黎地鐵在1900年開通,最初的法文名字Chemin de Fer Métropolitain是從Metropolitan Railway直接譯過去的,後來縮短成métro,所以現在很多城市軌道系統都稱metro。俄羅斯的地鐵也順理成章,只是改用了西里爾字母,稱為Метро。

❸ 地鐵最早是哪個國家發明的哪裡的地鐵運行歷史最悠久

地鐵的發明
19世紀中葉,倫敦比以前任何城市發展得都要快。在這龐大帝國的中心,當數以千計的新房屋、商店、辦公樓和工廠為日益膨脹的勞動大軍而建造起來時,它幾乎要爆炸了。這些人需要有比狹窄的街道所能提供的更好的運輸工具。

查爾斯·皮爾遜認為,答案就是在地下建造鐵路。1843年,他把自己的建議提交給議會。然而直到1863年,短途的「大都市鐵道」才總算開通。即使這段路程只有6.5千米,這條線路也是非常成功的,因為它第一年就運載了950萬乘客。

其他城市不久也紛紛仿效倫敦。布達佩斯的地鐵在1896年開通;波士頓在1897年,巴黎通往郊區的地鐵在1900年,紐約在1904年也都先後開通了地鐵。到1915年,倫敦的地鐵開始成為一個大網路。

第一條地鐵線路採用了「挖—蓋」的工序來建造,即挖掘一條深溝,然後封蓋其上面。1890年建造的真正的「管狀」鐵道,是用一個液壓沖頭推進的鋼箍鑽通泥土建成的。現代都市擁有的地鐵網路給更多的人帶來了便利,也成為大都市的標志。

❹ 地鐵最早是哪國發明.

地鐵是抄英國人發明的,與1863年英國倫敦建設了世界上第一條底下鐵道。
詳細介紹:1863年1月10日,英國倫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條地下鐵道,全長6千米,至今已經歷了100多年的風風雨雨,,61個車站,是當今世界上最長的一條地下鐵道。 其實,最早提出建議修地下鐵道的人,並不是鐵道專家,而是一位律師。在他當時生活的時代,倫敦的車輛很多,交通非常擁擠,經常發生事故。他預感到這種狀況將隨著城市的發展而日趨嚴重。很幸運的是,他又注意到當時剛剛嶄露頭角的鐵路有時速高、運量大的特點。於是,他向倫敦政府當局提出了把鐵路修建在城市得街道下面的設想,經論證後被英國政府所採納。

❺ 誰發明的地鐵

❻ 最早的地鐵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世界上首條地下鐵路系統是在1863年開通的倫敦大都會鐵路 Metropolitan Railway。當時電力尚未普及,所以即使是地下鐵路也只能用蒸汽機車。由於機車釋放出的廢氣對人體有害,所以當時的隧道每隔一段距離便要有和地面打通的通風槽。

❼ 地鐵是誰發明的 英國是最早發明地下鐵道

地鐵是查理斯發明的。
查理斯1809年3月出生在英國倫敦一個工人家庭。他大學畢業後,成為了一名法官。
當時,倫敦 交通十分擁擠,在窄小的馬路上人頭攢動,遇到馬車通過,整條馬路就被堵得水泄不通。這極大地影響 了居民的工作和生活。為此,倫敦政府決定向市民廣泛徵求改善交通的意見。
查理斯是一個十分熱愛社會事業的人。他當上 法官後,每年都要處理很多因車輛擁擠引起的糾紛 和事故。他與許多市民一起,積極地投入到為解決交通擁擠而為政府獻計獻策的行列中。
有一個時期,查理斯常常站在倫敦街頭,注視著 那些穿梭往來的馬車。他想:馬車載人少,而且行走 速度慢,自然容易引起交通堵塞。要是城市的交通工具是火車,那該有多好啊!可是,火車又怎麼能跑進城市呢?為了能讓火車跑進城市,查理斯寢食不安。有一次,他在半夜起床上衛生間,發現牆角邊有一個老面,釀-I[刪牆外,有-R老鼠正在洞面艦巾。魏斯軸自主地說:「老鼠真厲害,不但能在地上活動,還能在地下跑……」這時,査理斯迸發出一束智慧的火花。他突然想到:要是火車開進城市,雖無法在地面上跑,但能不能讓它轉入地下行駛呢?
1847年,當查理斯經過縝密的分析,確認「讓火車入地」是一個大膽而又可行的設想後,他毅然辭職不再當法官了,獨自在家專心致志地開始設計在城市開挖地下鐵道的方案。經過3年的努力,1850年,查理斯正式向倫敦政 府遞交了在城市修建地下鐵道的建議方案。辦事拖沓的倫敦政府,經過馬拉松式的論證,於1856年才 正式採納了查理斯的建議方案。

世界上首條地下鐵路系統是1863年英國開通的「倫敦大都會鐵路」(Metropolitan Railway),其干線長度約6.5千米。由於當時電力尚未普及,所以此地下鐵路須用蒸汽機車牽引,又因機車釋放出的廢氣對人體有害,所以當時的設計師腦洞大開,隧道每隔一段距離便要有和地面打通的通風槽。
到了1870年,倫敦開辦了第一條客運的鑽挖式地鐵,在倫敦塔附近越過泰晤士河,但這條鐵路並不算成功,在營運數個月後便因新通車的倫敦塔橋取代了大部分的旅客運量而廢線。現存最早的鑽挖式地鐵則在1890年開通,亦位於倫敦,連接市中心與南部地區。最初鐵路的建造者計劃使用類似纜車的推動方法,但最後用了電力機車,使其成為第一條電動地鐵,同時早期在倫敦市內開通的地鐵在1906年全數電氣化。就英國其他城市而言,英國利物浦市於1886年亦開通穿越市中心並跨越默西河的地下鐵路,並於1903年早於倫敦地鐵率先實現了電氣化,是世界上第一條實現電氣化的地下鐵路,但該地下鐵路至今在行政和運營管理上尚未獨立成城市地鐵而仍屬於英國國家鐵路網的默西塞德郡通勤鐵路。蘇格蘭城市格拉斯哥則於1896年年底開通地鐵;紐卡斯爾市所屬的泰恩-維爾郡於1980年開通運營地鐵。
1896年,當時奧匈帝國的布達佩斯開通了歐洲大陸的第一條地鐵,共有5公里,11站,至今仍在使用。法國的巴黎地鐵在1900年開通,最初的法文名字「Chemin de Fer Métropolitain」(法文直譯意指「大都會鐵路」)是從「Metropolitan Railway」直接譯過去的,後來縮短成「métro」,所以很多城市軌道系統都稱metro。俄羅斯的地鐵也順理成章,只是改用了西里爾字母,稱為Метро。
中國第一條地鐵是1971年開通的北京地鐵。1965年7月1日,北京地鐵一期工程正式開工,1969年10月1日完工並運營,1969年11月,因路線供電方式有缺陷,發生大火(無人員傷亡)。路線改造後1971年1月15日繼續運營。上海地鐵於1990年初開始興建,到1993年開通第一條路線,目前已經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地鐵網路。
地鐵,即「地下鐵路」的簡稱,原本指在地下運行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但隨著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發展,地鐵有時會因建造環境而將部分路線鋪設在高架上。地鐵是沿著地下鐵路系統的形式逐步發展形成的一種用電力牽引的快速大運量城市軌道交通模式。
從專業角度講,輕軌和地鐵的區別並非軌道是否位於地下,而是編組:選用C型地鐵列車並採用採用2~4卡編組列車的軌道交通路線稱為輕軌。

❽ 地鐵是誰發明的,發明多久了

1843年英國人皮爾遜為倫復敦市設計了世界上制最早的城市地鐵系統,10年後,英國議會才批准在法林頓和主教路之間修一條長不足6公里的地鐵。又經過了近十年的建設,地鐵初具規模。1863年1月10日,「大都會地區鐵路」正式開始營業。倫敦大都會鐵路開通。

❾ 地鐵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哪個國家最先有

世界上首條地下鐵路系統是在1863年開通的英國倫敦大都會鐵路。


地鐵歷史

世界上首條地下鐵路系統是在1863年開通的倫敦大都會鐵路,是為了解決當時倫敦的交通堵塞問題而建。當時電力尚未普及,所以即使是地下鐵路也只能用蒸汽機車。由於機車釋放出的廢氣對人體有害,所以當時的隧道每隔一段里程便要有和地面打通的通風槽。

到了1870年,倫敦開辦了第一條客運的鑽挖式地鐵,位在倫敦塔附近、穿越泰晤士河的倫敦塔地鐵(Tower Subway)。但這條鐵路並不算成功,在運營數個月後便因新通車的倫敦塔橋取代了大部分的旅運量而廢線。現存最早的鑽挖式地下鐵路則在1890年開通,亦位於倫敦,連接市中心與南部地區。

最初鐵路的建造者計劃使用類似纜車的推動方法,但最後用了電力機車,使其成為第一條電氣化地鐵,即現時北線的一部分。早期在倫敦市內開通的地下鐵亦於1905年全數電氣化。現存最早的越江地下鐵路於1886年開通,位於利物浦,以連接利物浦市中心與河對岸的伯肯黑德碼頭區。

1896年,當時奧匈帝國的城市布達佩斯開通了歐洲大陸的第一條地鐵,共有5千米,11站,至今仍在使用。

法國巴黎的巴黎地鐵在1900年開通,最初的法文名字「Chemin de Fer Métropolitain」(法文直譯意指「大都會鐵路」)是從Metropolitan Railway直接譯過去的,後來縮短成「métro」,所以現在很多城市軌道系統都稱Metro。

蘇聯的地鐵也順理成章,稱作метрополитен,簡稱Метро。



(9)地鐵的發明時間擴展閱讀:

主要功能

客運:絕大多數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都是用來運載市內通勤的乘客,而在很多場合下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都會被當成城市交通的骨幹。通常,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是許多都市用以解決交通堵塞問題的方法。

地鐵在許多城市交通中已擔負起主要的乘客運輸任務,莫斯科地鐵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地鐵之一,800萬莫斯科市民平均每天每人要乘一次地鐵,地鐵擔負了該市客運總量的44%。東京地鐵的營運里程和客運量與莫斯科地鐵十分接近。巴黎地鐵的日客運量已經超過1000萬人次。

紐約的地鐵營運路線總長居世界第五,日客運總量已達到2000萬人次,占該市各種交通工具運量的60%。香港地鐵總長雖然只有43.2公里,但它的日客運量高達220萬人次,最高時達到280萬人次。

貨運:美國的芝加哥曾有用來運載貨物的地下鐵路;英國倫敦亦有專門運載郵件的地下鐵路。但兩條鐵路已先後在1959年及2003年停用。

人防:在戰爭(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地下鐵路亦會被用作工廠或防空洞。不少國家(如韓國)的地鐵系統,在設計時都有把戰爭可能計算在設計內,所以無論是鐵路的深度、人群控制方面,都同時兼顧日常交通及國防的需要。

避寒:有些地方的地下鐵路建築在地下為的不單是避開地面的繁忙交通及房屋,還有為避免鐵路系統受到戶外的惡劣天氣的破壞,負面教材有莫斯科地鐵地面線4號及L1號線,受到極端寒冷天氣的肆虐導致維修費用已經遠遠高過地下線的建造及維修費用。

擺設: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亦被用作展示國家在經濟、社會以及技術上高人一等的指標。例如前蘇聯的地下鐵路系統便以車站裝飾華麗出名,而朝鮮首都平壤的地下鐵路系統亦有堂皇的裝飾。


參考資料:網路-地鐵

❿ 地鐵的發展史

歐美地鐵發展歷史

作者:佚名 閱讀:327 時間:2006-3-12 文章錄入:競翔 責任編輯:競翔

倫敦地鐵

倫敦地鐵歷史悠久,是世界第一個地鐵系統。除部分路線外,列車行走的管道狹窄,車廂也是比標準的鐵路車廂為窄和矮。很多車站月台和通道都是拱形的,像是一根根管子,被稱為Tube。
一些較舊的地鐵站,設備簡陋,燈光昏暗,部分牆壁和天花剝落。倫敦地鐵車廂除狹窄外,也是沒有空氣調節的。車廂主要通風來自車卡之間通道車門的車窗,或車卡旁邊窗戶的小窗。倫敦地鐵行車不穩,噪音亦很大。車卡之間的通道是外露的,但有車門保護,車門上貼有告示,行車期間是不可以使用的。若想像香港地鐵車卡之間站著大量乘客,在倫敦可不行了。倫敦地鐵(或其他鐵路)另外有一樣很特別的地方,是它的車門是有開關按鈕,如果你不去按鈕開門,車門也許不會開啟。當然,倫敦地鐵也有它的好處。倫敦地鐵網路四通八達,車站指示和車廂廣播亦算充足,使用地鐵前往目的地,一般不用害怕迷路。

巴黎地鐵

巴黎的交通之便堪稱世界之最。巴黎的地鐵歷史悠久,風貌別致,像一座深邃的地下博物館,自1900年開辟第一條線以來,目前已擁有14條地鐵線、5條穿越巴黎大區的郊區快線(RER A、B、C、D、E線),站台總數近300,像一張密集的網路罩住巴黎及外圍城市。地鐵是巴黎最方便的交通工具,乘坐地鐵可以到達巴黎的任何一處,簡單而方便。

紐約地鐵

紐約地鐵沒有法國巴黎和英國倫敦的地鐵歷史早,但卻是當代最大的都市地下鐵路:全長722英里,每天載客450萬。紐約地鐵是從1900年開始建設,每一個路線55英尺寬,15英尺深。當時,兩家私立的公司Interborough Rapid Transit Company (IRT)和Brooklyn-Manhattan Transit Company (BMT)為主。1953年,地鐵的票價是15分。1966年,地鐵大罷工。1968年開始,紐約州開始接管地鐵,1982年,大都會捷運局(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Author?鄄ity)控制地鐵系統。

北京地鐵歷史紀錄
1969年10月1日,我國第一條地下鐵道——北京地鐵建成通車。

很多到過首都北京的人都知道,就在北京城地下幾十米的深處,還建設有一條道路,那就是北京地鐵。一條四通八達的隧道中,風馳電掣般行駛著電動電車,這是新中國自行設計、自行施工、自行管理的第一條城市地下鐵路。

修建北京地鐵的決心其實最初萌生於五十年代。1965年,一份修建報告曾呈送在毛主席的書案前。

原鐵道兵十二師政委 陳辛火

毛主席在報告上重要的批示是精心設計、精心施工。在建設過程中,一定會有不少錯誤失敗,隨時注意改正。

地鐵的運輸能力非常大,一條地鐵,拿北京地鐵來講,現在就高峰時間,單方向的運營能力,每小時可以達到兩萬四千到兩萬五千人。這一條地鐵可以頂地面上十幾條公共交通線路的運輸能力。

繼北京地鐵建成後,中國已在津滬穗等大城市建設了地鐵。

地鐵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 定義如以下五個條件:

必須是大眾運輸系統
必須位於城市之內
必須以電力驅動
大部份需獨立於其他交通體系 (如馬路和其他鐵路) 以外
班次必須頻密
大多數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在城市中心的路段都會鋪在地下挖掘的隧道里。這些系統亦可稱為地下鐵路,簡稱地下鐵或地鐵。在台灣則稱作「捷運」(Mass Rapid Transit system, MRT)。在中國大陸城市,修建於地上或高架橋上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通常被稱為「輕軌」。然而,在專業領域,「輕軌」與「地鐵」的區分方式在於運量的不同,「輕軌」指每小時單向運輸量小於20000人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而「地鐵」指每小時單向運輸量大於20000人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

有軌電車由於與其他交通工具共同使用道路路面,因此通常不被算在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范圍之內。但是隨著現代公共交通技術的發展,也有越來越多的城市採用有軌電車和輕軌混合的方式,在場地寬松的地方單獨架軌,在場地緊張的地方則公用道路路面,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設站,兩者的分界也越來越含糊。

用途
絕大多數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都是用來運載市內通勤的乘客,而在很多場合下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都會被當成城市交通的骨幹。

美國的芝加哥曾有用來運載貨物的地下鐵路;英國倫敦亦有專門運載郵件的地下鐵路。但兩條鐵路已先後在1959年及2003年停用。

在戰爭(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地下鐵路亦會被用作工廠或防空洞。不少國家(如韓國)的地鐵系統,在設計時都有把戰爭可能計算在設計內,所以無論是鐵路的深度、人群控制方面,都同時兼顧日常交通及國防的需要。

另外,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亦被用作展示國家在經濟、社會以及技術上高人一等的指標。例如前蘇聯的地下鐵路系統便以車站裝飾華麗出名,而朝鮮首都平壤的地下鐵路系統亦有堂皇的裝飾。

地下鐵路建造
在地底下挖隧道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需要極大量的金錢和時間,至少也要好幾年才能完成。

明挖回填
最簡單直接的方法是明挖隨填(明挖回填)。這種方法一般是在街道上挖掘大坑,再在下面建造隧道結構,隧道有足夠的承托力後才把路面重新鋪上。

除了道路被掘開,其他地下結構如電線、電話線、水管等都需要重新配置。

建這種隧道的物料一般是混凝土或鋼,但較舊的系統也有使用磚塊和鐵的。

鑽挖法
另一種方法是先在地面某處挖一個豎井,再在井底挖掘隧道。最常見的方法為使用鑽挖機(潛盾機,盾構機),一面挖掘一面把預先准備好的組件安裝在隧道壁上。對於建築物高度密集的地方(如香港的香港島),鑽挖法甚至是唯一可行的建造方法。

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對街道或其他地下設施的影響非常小,甚至可在水底建造 (倫敦、首爾和香港的城市軌道系統都有很多越過河流或海港的隧道);隧道的設計也有較多的創作空間,例如車站會比站與站之間的隧道高一些,有助列車離站時加速以及進站時減速。

但這種挖法也不是沒有缺點的,其中之一是經常需要留意地下水的影響;另外在一些較硬的岩層開挖,可能需要炸葯。地下空氣供應問題甚至隧道坍塌亦有可能造成工人傷亡。此外,對於建築高度密集的地方,挖掘時除了要留意避免對工地四周的建築結構造成影響以外,有時亦要統籌所在的公用事業,把地底的輸水、輸電管線遷移,以便騰出地方來興建列車通道。

歷史

巴黎地鐵的橡膠車輪世界上首條地下鐵路系統是在1863年開通的倫敦大都會鐵路 Metropolitan Railway。當時電力尚未普及,所以即使是地下鐵路也只能用蒸汽機車。由於機車釋放出的廢氣對人體有害,所以當時的隧道每隔一段距離便要有和地面打通的通風槽。

到了1870年,倫敦開辦了第一條客運的鑽挖式地下鐵,在倫敦塔附近越過泰晤士河。但這條鐵路並不算成功,在數月後便關閉。

現存最早的鑽挖式地下鐵路則在1890年開通,亦是倫敦,連接市中心與南部地區。最初鐵路的建造者計劃使用類似纜車的推動方法,但最後用了電力機車,使其成為第一條電動地下鐵。早期在倫敦市內開通的地下鐵亦於1905年全數電氣化。

法國巴黎的巴黎地鐵在1900年開通,最初的法文名字Chemin de Fer Métropolitain是從Metropolitan Railway直接譯過去的,後來縮短成métro,所以現在很多城市軌道系統都稱metro。俄羅斯的地鐵也順理成章,只是改用了西里爾字母,稱為Метро。

亞洲最早的地下鐵路在日本東京,於1927年開通。此外,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第一條地鐵修建於1910年(隧道開挖於1875年,1910年以前使用馬車),但因該城市坐落在歐洲,因此沒有被算作亞洲第一條地鐵。
非洲最早的地下鐵路在埃及開羅,1987年開通。
中國大陸第一條地下鐵路是1969年開通的北京地鐵。
香港的地鐵在1979年開始投入服務。
新加坡第一條地鐵在1987年開通。
台灣的第一條捷運是於1996年開通的台北捷運木柵線。
朝鮮半島的第一條地鐵在平壤於1968年動工,1973年9月6日第一條地鐵線路千里馬線(Chollima Line)通車。

世界最深的地下鐵路
有些城市的土質不穩,或者為了戰略需要,隧道要挖得特別深。俄羅斯聖彼得堡的地下鐵路一般都超過100米深。

然而,世界最深的地下鐵路車站並沒有定論:

聖彼得堡本身的其中三個地下鐵路車站都有可能是全世界最深的。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和烏克蘭首都基輔都各有一極深的站。兩站都是建在山下的。
朝鮮首都平壤亦有一地下鐵路站能角逐此位,它的最深處達地下200米,平均深度亦達100米。

供電

一般而言,城市軌道系統的供電可以第三軌、第四軌或架空電纜等方式。

第三軌:在原有兩軌路線側邊新增軌道帶電,車輛則利用集電靴獲得電力;電流經車輪和運行軌道回到發電廠。
第四軌:原理同上,除了原有車輪支撐導引用軌道外,另外增設兩條軌道各供應直流電正負兩極,或者供應三相交流電,但不如第三軌式經濟,故不常見。
架空電纜:電力由架空的電纜提供,車輛則利用集電弓獲得電力,有時亦會以車輪經過軌道將電流帶回發電廠。

車輛
最初的城市軌道系統車廂是木製的,後來改為鋼制以減少一旦發生火災造成的危險。自1953年開通的多倫多的地下鐵路,車廂開始再改良為鋁制,有效減少維修成本和重量。

很多地下鐵路行走的隧道,都比在主要干在線的為小;所以一般而言地下鐵路的列車體積一般比較小。有時隧道甚至能影響列車的形狀設計,例如倫敦地鐵的部份列車便是。

大部份的城市軌道系統都是使用動車組,而不使用機車牽引客車廂。若果使用機車,經常會用推拉運作。

另外,部份較為先進的系統已開始引入列車自動操作系統。倫敦、巴黎、新加坡和香港等地車長都毋需控制列車。更先進的系統甚至做到了無人操控,就例如香港地鐵的迪士尼線。

軌道和車輪
一般的城市軌道系統使用鐵軌和金屬車輪。但近年來亦有系統使用混凝土路軌或橡膠車輪(和摩托車相近),或兩者兼用。

地鐵的特點
1.快速 列車運行最高時速達80公里,平均行車時速為36公里,每站停車30秒,一號線由莘庄站至上海火車站站的行車時間為39分鍾。

2.准確 城市地面交通工具受路面交通情況或天氣的影響,但地鐵卻不受干擾。在交通繁忙的高峰時間,地鐵列車每5分鍾開出一班,列車運營由早晨4:55起至晚上23:26止。

3.安全 列車採用安全自動控制系統來操作,嚴格保證列車行車間隔。地鐵供電採用雙電源,停電可能性甚微。地鐵同樣重視防火措施,設有足夠的滅火設施設備,各車站均安裝有閉路監控系統,以便隨時了解車站的情況。此外,各車站均由上海市公安局城市軌道分局的警員負責治安。

4.舒適 列車與車站均有空氣調節裝置,使溫度與濕度保持在最舒適的范圍內。列車按6輛編組,每輛車定員310人,其中座位62個,全列車可運載乘客1860人。

5.便利 車站美觀明亮環境潔凈,設施設備現代化。由於採用自動售檢票系統,適應大量乘客使用地鐵。站廳與站台層設有督導員與站務員,以協助乘客解決問題。地鐵各處均設有明確的導向標志,使乘客搭乘地鐵非常方便、簡易。

閱讀全文

與地鐵的發明時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