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魯班當時只是個匠人,那他的傳說為何還能經久不衰
在我們普通人的印象中魯班只是一個工匠,也有很多人會有疑問區區一個工匠怎麼能為後世所景仰,傳說為什麼能夠經得住時間的考驗呢?魯班傳說能夠經久不衰是因為魯班學藝的故事對後世有教育意義、魯班發明創造甚多,為後世人提供了便利、魯班的工匠精神等。
似乎大家在很小的時候都聽過魯班學藝的故事,也許一個小小的故事會對一個人的童年產生很大的影響,能夠勉勵幼小的心靈去專攻自己感興趣的事。魯班是這樣走進了我們的生活,我們現在所運用的許多東西都是由魯班發明的,這便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區區一個工匠他的傳說為什麼能夠經久不衰呢?
三、工匠精神如今我們越來越多的提到“工匠精神”這四個字,要說工匠精神的起始者,那還得是魯班。魯班秉持著一顆純潔的熱愛之心,把小小的工匠做到全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便是工匠精神的最佳代言者。
在普通人眼中魯班只是一個匠人,但是一個這樣的匠人,用自己的熱愛和對自己職業的堅持讓自己的故事流傳百世、經久不衰。
『貳』 古代自學成才的匠人叫什麼
1、蔡倫
《後漢書.蔡倫傳》:「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後世傳為我國造紙術的發明人。
2、魯班
木工師傅們用的手工工具,如鑽、刨子、鏟子、曲尺、畫線用的墨斗,據說都是魯班發明的,魯班的名字已經成為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徵。
3、孫臏
皮匠和鞋匠以孫臏為祖師。他是戰國時的軍事家,在齊國任軍師。相傳齊國士兵本來都穿草鞋、木鞋,行軍作戰極為不便,孫臏下令改穿皮製及布制的鞋。
因此,他被製革、製鞋行業奉為祖師。
4、黃帝
縫紉業以傳說中的黃帝為祖師。
上古時,人們不會縫制衣服,而將樹葉、獸皮串在一起披在身上禦寒。相傳黃帝在位期間,中國有許多重要發明,其中之一是衣裳。這樣一來,黃帝便成了縫紉鋪的開山祖師。
5、蒙恬
制筆匠以蒙恬為祖師。他是秦朝的大將,曾主持監修萬里長城,相傳毛筆是他發明的。其實在他之前,中國已使用毛筆。
6、李春
趙州橋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結晶,開創了中國橋梁建造的嶄新局面。
它是中國第一座石拱橋,在漫長的歲月中,雖然經過無數次洪水沖擊、風吹雨打、冰雪風霜的侵蝕和8次地震的考驗,卻安然無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
『叄』 仿生學發明有那些,是如何發明的。
1、人工冷光
科學家通過螢火蟲的光,發明了一種不傷眼的光人工冷光。由於這種光沒有電源,不會產生磁場,因而,可以在生物光源的照明下,做清除磁性水雷等工作。
2、水母耳風暴預測儀
海上風暴來臨之前,海浪與空氣摩擦產生8~13HZ的次聲波,人耳無法聽到,而水母特殊的聽覺系統可以聽到這種聲音。科學家通過研究,仿照水母的聽覺系統,發明了水母耳風暴預測儀。
3、探路儀
根據蝙蝠超聲定位器的原理,人們還仿製了盲人用的「探路儀」。這種探路儀內裝一個超聲波發射器,盲人帶著它可以發現電桿、台階、橋上的人等。如今,有類似作用的「超聲眼鏡」也已製成。
4、蝴蝶與衛星控溫系統
當人造地球衛星在太空中受到強烈的陽光照射時,衛星上的各種精密儀器儀表很容易「烘烤」或「凍結」。蝴蝶的體表上長出一層薄薄的鱗片,用來調節體溫。科學家們仿照蝴蝶翅膀的結構,為人造衛星的太陽能表面設計載入了一種和蝴蝶鱗片相仿的控溫系統。
5、長頸鹿與宇航員
長頸鹿之所以能將血液通過長長的頸輸送到頭部,是由於長頸鹿的血壓很高。據測定,長頸鹿的血壓比人的正常血壓高出2倍。這樣高的血壓為什麼不會導致長頸鹿患腦溢血而死亡呢?這和長頸鹿身體的結構有關。長頸鹿血管周圍的肌肉非常發達,能壓縮血管,控制血流量。
科學家由此受到啟示,在訓練宇航員對,設置特殊器械,讓宇航員利用這種器械每天鍛煉,以防止宇航員血管周圍肌肉退化;在宇宙飛船升空時,科學家根據長頸鹿利用緊綳的皮膚可控制血管壓力的原理,研製了飛行服「抗荷服」。抗荷服上安有充氣裝置,隨著飛船速度的增高,抗荷服可以充入一定量的氣體。
『肆』 匠人為什麼消失
總有一些匠人精益求精,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使得本門的技藝達到了一個化境。
好的手藝人注重兩點,一是德行,二是傳承。品德始終在我國是做人的第一要求,只有一個人具備優良的品德,他才會對自己的事情有所付出和堅持,才能有足夠的責任感,贏得他人的認可和依賴。傳承是不願意這門手藝丟失了。有一個吃飯的本事,在中國比什麼都重要,民以食為天,中國人獲得幸福和滿足感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以能吃飽飯為標准。這並不是因為我們是一個吃貨的國度。而是我們知道活下去人生才有意義。
曾經,工匠是一個中國老百姓日常生活須臾不可離的職業,木匠、銅匠、鐵匠、石匠、篾匠等,各類手工匠人用他們精湛的技藝為傳統生活景圖定下底色。隨著農耕時代結束,社會進入後工業時代,一些與現代生活不相適應的老手藝、老工匠逐漸淡出日常生活,但工匠精神永不過時。
工匠們喜歡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享受著產品在雙手中升華的過程。工匠們對細節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極致,對精品有著執著的堅持和追求,把品質從99%提高到99.99%,其利雖微,卻長久造福於世。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們喜歡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享受著產品在雙手中升華的過程。工匠精神的目標是打造本行業最優質的產品,其他同行無法匹敵的卓越產品。概括起來,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用戶至上的服務精神。
當今社會心浮氣躁,追求 "短、平、快"(投資少、周期短、見效快)帶來的即時利益,從而忽略了產品的品質靈魂。因此企業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長期的競爭中獲得成功。當其他企業熱衷於"圈錢、做死某款產品、再出新品、再圈錢"的循環時,堅持"工匠精神"的企業,依靠信念、信仰,看著產品不斷改進、不斷完善,最終,通過高標准要求歷練之後,成為眾多用戶的驕傲,無論成功與否,這個過程,他們的精神是完完全全的享受,是脫俗的、也是正面積極的。
『伍』 東漢匠人所發明的青瓷更是一開始就以什麼為主
西漢時期原始瓷器還多仿銅制禮器,到東漢以後,日常生活用的瓷器就急劇增加。東漢匠人所發明的青瓷更是一開始就以生產日常生活用瓷為主。
『陸』 活字印刷術是由北宋時匠人什麼發明的
活字印刷術是北宋畢升發明的,是泥活字。
『柒』 魯班十大發明是什麼東西
時鍾撥回到多年前,中國歷史上有一位大師級匠人已用畢生成就詮釋了這一精神。他,就是魯班。
細數傳說中那些魯班的發明創造,向「工匠精神」致敬!
1、鋸子
工匠祖師爺:來看魯班的十大發明,向魯班致敬!向工匠精神致敬!
相傳有一次魯班上山砍樹,不小心被野草劃破手指。魯班細心觀察,發現野草葉片兩邊長有許多小細齒。以此為啟發,魯班發明了鋒利的鋸子,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
2、曲尺
工匠祖師爺:來看魯班的十大發明,向魯班致敬!向工匠精神致敬!
曲尺最早的名稱是「矩」,又名魯班尺,傳說為魯班發明。《墨子·天志上》說:「輪匠執其規矩,以度天下之方圓。」曲尺主要為量度之用,是木工的常用工具。
3、刨子
工匠祖師爺:來看魯班的十大發明,向魯班致敬!向工匠精神致敬!
相傳魯班從農人用耙子耙地中受到啟發,制了一把平刃平面的刀,上面蓋了塊鐵片,用這把刀在木料上推幾下,木頭的表面又平整又光滑。為了使用方便,又加了把手。刨子,就這樣誕生了。
4、墨斗
工匠祖師爺:來看魯班的十大發明,向魯班致敬!向工匠精神致敬!
墨斗是中國古代木工行業的傳統工具,主要是用來畫長直線,在泥、石、瓦等行業中是不可缺少的,傳說由魯班發明。
5、雲梯
工匠祖師爺:來看魯班的十大發明,向魯班致敬!向工匠精神致敬!
雲梯是古代攻城用的器械,傳說由魯班發明。《墨子·公輸》記載:「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淮南子》曰:「魯班即公輸般,楚人也。乃天子之巧士,能作雲梯。」
6、石磨
工匠祖師爺:來看魯班的十大發明,向魯班致敬!向工匠精神致敬!
據《世本》上記載,石磨也是魯班發明的。傳說魯班用兩塊比較堅硬的圓石,各鑿成密布的淺槽,合在一起,用人力或畜力使它轉動,就把米面磨成粉了。在此之前,人們加工糧食是把穀物放在石臼里用杵來舂搗。
7、滑輪
工匠祖師爺:來看魯班的十大發明,向魯班致敬!向工匠精神致敬!
傳說魯班看見鄉親們用瓦罐提水太辛苦,於是千思萬想發明了滑輪,滑輪「轉」成了轆轤,轆轤又「轉」成了風車,風車又「轉」成了水車,就這樣轉過去了兩千多個春秋。
8、鎖鑰
工匠祖師爺:來看魯班的十大發明,向魯班致敬!向工匠精神致敬!
在周穆王時已有簡單的鎖鑰,形狀如魚。魯班改進的鎖鑰,形如蠡狀,內設機關,憑鑰匙才能打開,能代替人的看守。
9、木鳶
工匠祖師爺:來看魯班的十大發明,向魯班致敬!向工匠精神致敬!
木鳶為風箏的前身,《鴻書》記載說:「公輸班制木鳶以窺宋城」。《墨子·魯問》也說:「公輸子削竹木為鵲,成而飛之,三天不下。公輸子以為至巧。」
10、雕刻
工匠祖師爺:來看魯班的十大發明,向魯班致敬!向工匠精神致敬!
《述異記》記載魯班曾在石頭上刻制出「九州圖」,這大概是最早的石刻地圖。此外,古時還傳說魯班刻制過精巧絕倫的石頭鳳凰。
回溯千年歷史長河,除了魯班,還有無數獨具匠心的匠人演繹著中華民族的製造傳奇……向魯班致敬!向工匠精神致敬!
『捌』 孔明鎖是中國匠人的智慧,它何時被發明出來的
三國時期,孔明把魯班的這種發明製成了一種玩具--孔明鎖。原創為木質結構,外觀是嚴絲合縫的十字立方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