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m&m巧克力的經典廣告語「只溶在口,不溶在手」到底是威廉·伯恩巴克還是羅瑟·瑞夫斯
永遠的USP(USP:獨特銷售主張)
20世紀30年代,M&M』s的創始人馬爾斯在西班牙士兵那裡發現靈感,隨後在美國第一個推出糖衣巧克力,M&M』s銷量大增;1954年,羅瑟·瑞夫斯在與客戶交談10分種後,創作了M&M』s獨特的銷售主張(USP)――「只溶在口,不溶在手」,成為USP理論的經典案例流傳半個世紀。
正如現在有太多的糖衣巧克力一樣,隨著產品同質化的趨勢加劇,為產品找到一個獨一無二的賣點和定位已經非常困難了,USP理論受到挑戰。然而USP對眾多營銷人和廣告人來說依然具有磁石般的引力,乃至「賣點」一詞成了許多非業內人士的流行語。盡管准確到位的USP(賣點)十分難得可貴,然而一旦找到,產品的推廣策略就會水到梁成。
USP理論不會象年深月久的碑文一樣磨滅,而產品固有的USP在與日俱增的市場競爭中難免遭受威脅和削弱。有時候「堅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冒險。
成也USP,敗也USP。就象VOLVO一直在安全上大下工夫,被稱為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車而因失去市場被福特買下一樣,面對多變的市場,堅持唯一的賣點風險很大。為了生存就必須拓展新的營銷策略開發新的USP。那麼如何在新歡和舊愛之間選擇呢?更多的是在主打新策略的同時,讓原來的USP放在一種「心理佔位」上,以歷史感溶入品牌內涵中,成為品牌的一個識別符號,因為品牌是長久的。顯然,「只溶在口,不溶在手」永遠是M&M』s品牌的詮釋。
同現今M&M』s不再過分強調「只溶在口,不溶在手」一樣,海爾的「真誠到永遠」、農夫山泉的「農夫山泉有點甜」都是把原有的USP轉變成品牌認知當中。不斷開發新的策略的農夫山泉從1998年的「有點甜」叫響,之後的「健康水」,以至支持奧運的「一分錢」運動等等,在短短四五年裡,通過策略演變迅速建立了品牌認知,確立了市場地位。看來,不斷挖掘適時的新USP,並且不放手原有的USP不失為永續品牌生命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