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9世紀三大科學發現是什麼
著名網路科普作家塔米姆·安薩利在其近著中,提出了對社會有重大影響的10大科學發現:
人類最偉大的十個科學發現
一、勾股定理。在每個直角三角形中,斜邊的平方等於兩直角邊平方之和。第一個證明這一定理的是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哲學家畢達格拉斯。畢達格拉斯認為,物理世界的核心是數學。將物理學與數學相結合,證明是最富有成果的結合。甚至到現在,如果一項科學理論能夠從數學上加以證明,人們才會認為這項科學理論是真正可靠的。
二、微生物的存在。17世紀末,荷蘭透鏡製造商列文·虎克從自己的牙齒刮下一些污物,並通過顯微鏡觀看這些東西。他認為這里有「小微生物」在動。事實上,人肉眼是看不見這種「小微生物」的。約兩個世紀後,對這種「不可見」微生物的了解,使巴斯德提出了疾病的微生物理論,這一理論又使醫生攻克了多種疾病:傷寒、小兒麻痹症及白喉等。之後,人類對從傳染病、心臟病到癌症等死亡主要原因的認識發生了變化。
三、三大運動定律。牛頓提出了運動的三大定律,解釋了宇宙中所有物體的運動。牛頓還發明了微積分及解釋了引力。
四、物質的結構。1789年,法國化學家拉瓦錫推翻燃素說,提出「元素」說。他說,這種「元素」物質不能被任何化學過程再分解。他提出的元素表是不完整的,且有一些錯誤,但是他對完整元素表的提出起到了重要作用。基於他的工作,科學家們提出近代的看法:即所有物質能被分解為109種元素,所有元素是由原子構成,所有原子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等等……
五、血液循環。每一個人擁有固定量血液,以固定方向繞其身體循環。這個事實在12世紀,首先由阿拉伯醫生Ibnal-Nafis發現。17世紀,又被英國醫生哈維再次予以發現。哈維的成就為人們充分了解人和動物的生理學開辟了新的途徑。
六、電流。19世紀,伏打等科學家們讓「電」流動。使人們了解到電流是一種性質截然不同的力。發現電流要比其實際應用意義重大得多,科學家發現,電、磁、無線電波和光是各種不同形式的電磁力。
七、物種進化。人們習慣認為,目前在地球上的每一種生命從一開始就是這樣,即沒有新的物種誕生,迄今也未發生什麼變化。19世紀達爾文提出進化論,揭示出地球上生命的動態性質。盡管進化論本身在科學家們之間仍有爭議,但事實上,沒有一名主流科學家懷疑下列事實:老的物種在死亡、新的物種在生成。
八、基因。孟德爾從未描述過基因,也沒有觀測到基因以及使用基因這個詞。但這位奧地利傳教士發現了遺傳定律,僅僅通過繁育豌豆,畫出其結果圖,就得出了卓越的結論。孟德爾發現,在預先可測知規律下控制的組合,父母可將其獨特的特性傳給子女。科學家隨後判定必然是某些實際的物質攜帶這種特性,於是創立了基因這個詞。1953年,克里克和沃森發現DNA的雙螺旋結構。
九、熱力學四大定律。18世紀,卡諾等科學家發現在諸如機車、人體、太陽系和宇宙等系統中,從能量轉變成「功」的四大定律。沒有這四大定律的知識,很多工程技術和發明就不會誕生。熱力學四大定律對宇宙有重大意義,總的無序量一直在增加。
十、光的波粒二象性。牛頓認為光的行為像波,後來其他科學家認為,光的行為像粒子流。光是波還是粒子?20世紀初,波爾、普朗克和愛因斯坦發現,光是波也是粒子,這種似是而非的觀點導致了量子力學的誕生。量子力學是20世紀物理學的重大成就,是對「宇宙實際由什麼構成」的最深刻描述。
B. 列舉19世紀最偉大的發明
恩格斯曾對學說給以高度評價,把它與列文·虎克的細胞學說、焦耳用實驗確立的能量守恆定律(熱力學第一定律)、達爾文的進化論 並列為19世紀的三大發明.
1888年,愛爾蘭的獸醫鄧洛普,從醫治牛胃氣膨脹中得到啟示,將自家花園用來澆水的橡膠管粘成圓形並打足氣裝在自行車上,這是充氣輪胎的開端。充氣輪胎是自行車發展史上的一個劃時代的創舉不但從根本上改變了自行車的騎行性能,而且完善了自行車的使用功能。 從1791年到1888年,摩托車的始祖——自行車的發明和改進,經歷了近100年中這些發明者的不懈奮斗。我們不得不為人類的發明創造所感動。
19世紀80年代中期,德國發明家戴姆勒和卡爾·本茨提出了輕內燃發動機的設計,這種發動機以汽油為燃料。90年代,德國工程師狄塞爾設計了一種效率較高的內燃發動機,因它可以使用柴油作燃料,又名柴油機。內燃機的發明,一方面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動機問題,引起了交通運輸領域的革命性變革。19世紀晚期,新型的交通工具——汽車出現了。80年代,德國人卡爾·本茨成功地製成了第一輛用汽油內燃機驅動的汽車。1896年,美國人亨利·福特製造出他的第一輛四輪汽車。與此同時,許多國家都開始建立汽車工業。
C. 十九世紀三大發現
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及其發明者是:
1.細胞學說 19世紀30年代 ,由德國的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提出
2.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 可以說是多人研究的結果.1842年,德國的青年醫生邁爾(J.R.Mayer,1814-1878),寫成了他的第一篇關於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論文:《論無機自然界的力》; 1847年,英國釀酒商焦耳、德國物理學家赫爾姆霍茨分別發表各自有關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的講演或論文;不過,焦耳被認為是最先用科學實驗確立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的人,但 焦耳和赫爾姆霍茨也承認邁爾發現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的優先權.1953年,威廉·湯姆生幫助焦耳終於完成了關於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的精確表述.至此,自然科學中的三大發現之一的能量轉化和能量守恆定律宣告得到公認.
3.生物進化論 1859年,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出版了《物種起源》,闡述了以自然選擇學說為主要內容的生物進化理論,給神創論和物種不變論以沉重的打擊.這也是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
D. 19世紀的三大發明分別是什麼
19世紀
自然科學
的三大發現及其發明者是:
1.細胞學說
19世紀30年代
,由
德國
的
植物學家
施萊登
和
動物學家
施旺
提出
2.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
可以說是
多人
研究的結果。
1842年
,德國的
青年醫生
邁爾(J.R.Mayer,1814-1878),寫成了他的第一篇關於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論文:《論無機自然界的力》;
1847年,
英國
釀酒商焦耳、德國
物理學家
赫爾姆霍茨分別發表各自有關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的講演或論文;不過,焦耳被認為是最先用
科學實驗
確立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的人,但
焦耳和赫爾姆霍茨也承認邁爾發現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的優先權。
1953年,威廉·
湯姆生
幫助焦耳終於完成了關於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的精確表述。至此,自然科學中的三大發現之一的能量轉化和
能量守恆定律
宣告得到公認。
3.生物進化論
1859年,英國
生物學家
達爾文
出版了《
物種起源
》,闡述了以
自然選擇學說
為
主要內容
的
生物進化理論
,給神創論和
物種
不變論以沉重的打擊。這也是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
也有人說是:19世紀的三大
發明
分別是
蒸汽機
、銀行、汽車。
E. 十九世紀自然科學三大發現都有哪些
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是:細胞學說 、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生物進化論
1.細胞學說 19世紀30年代 ,由德國的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提出
2.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 可以說是多人研究的結果。 1847年,英國釀酒商焦耳、德國物理學家赫爾姆霍茨分別發表各自有關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的講演或論文;不過,焦耳被認為是最先用科學實驗確立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的人,但 焦耳和赫爾姆霍茨也承認邁爾發現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的優先權。 1953年,威廉·湯姆生幫助焦耳終於完成了關於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的精確表述。至此,自然科學中的三大發現之一的能量轉化和能量守恆定律宣告得到公認。
3.生物進化論 1859年,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出版了《物種起源》,闡述了以自然選擇學說為主要內容的生物進化理論,給神創論和物種不變論以沉重的打擊。
F. 19世紀三大發現
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及其發明者是:
1.細胞學說 19世紀30年代 ,由德國的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提出
2.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 可以說是多人研究的結果。1842年,德國的青年醫生邁爾(J.R.Mayer,1814-1878),寫成了他的第一篇關於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論文:《論無機自然界的力》; 1847年,英國釀酒商焦耳、德國物理學家赫爾姆霍茨分別發表各自有關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的講演或論文;不過,焦耳被認為是最先用科學實驗確立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的人,但 焦耳和赫爾姆霍茨也承認邁爾發現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的優先權。 1953年,威廉·湯姆生幫助焦耳終於完成了關於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的精確表述。至此,自然科學中的三大發現之一的能量轉化和能量守恆定律宣告得到公認。
3.生物進化論 1859年,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出版了《物種起源》,闡述了以自然選擇學說為主要內容的生物進化理論,給神創論和物種不變論以沉重的打擊。這也是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
希望可以給你幫助。
G. 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明
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
1.細胞學說
2.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
3.生物進化論
H. 被恩格斯列為19世紀三大發明有哪些
被恩格斯列為19世紀三大發現:細胞學說、進化論和能量守恆定律.
1)細胞學說
【簡介】細胞學說是1838~1839年間由德國的植物學家施萊登(Schleiden)和動物學家施旺(Schwann)所提出,直到1858年才較完善。它是關於生物有機體組成的學說,主要內容有:
① 細胞是有機體, 一切動植物都是由單細胞發育而來, 即生物是由細胞和細胞的產物所組成;
② 所有細胞在結構和組成上基本相似;
③ 新細胞是由已存在的細胞分裂而來;
④ 生物的疾病是因為其細胞機能失常。
⑤.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⑥.生物體是通過細胞的活動來反映其功能的。
2)【生物進化論】簡稱進化論,是生物學最基本的理論之一。進化(Evolution),是指生物在變異、遺傳與自然選擇作用下的演變發展,物種淘汰和物種產生過程。地球上原來無生命,大約在30多億年前,在一定的條件下,形成了原始生命,其後,生物不斷的進化,直至今天世界上存在著170多萬個物種。生物進化論最早是由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提出的,在其名著《物種起源》有詳細的論述。
進化論有三大經典證據:比較解剖學、古生物學和胚胎發育重演律。
3)【能量守恆與轉化定律 】
定律內容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別的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別的物體,在轉化或轉移的過程中其總量不變。能量守恆定律如今被人們普遍認同,但是並沒有嚴格證明。
(1)自然界中不同的能量形式與不同的運動形式相對應:物體運動具有機械能、分子運動具有內能、電荷的運動具有電能、原子核內部的運動具有原子能等等。
(2)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間可以相互轉化:「摩擦生熱是通過克服摩擦做功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水壺中的水沸騰時水蒸氣對壺蓋做功將壺蓋頂起,表明內能轉化為機械能;電流通過電熱絲做功可將電能轉化為內能等等」。這些實例說明了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間可以相互轉化,且是通過做功來完成的這一轉化過程。
(3)某種形式的能減少,一定有其他形式的能增加,且減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某個物體的能量減少,一定存在其他物體的能量增加,且減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