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界上第一款轉子發動機是哪個國家投產的
馬自達並不是轉子新東家!奧迪一直是轉子發動機的東家!馬自達只是被許可使用!條件很苛刻!還得把自己的轉子發動機技術無償共享給奧迪!
B. 轉子發動機的誕生
轉子發動機的誕生
轉子發動機源於一位名叫菲利克斯·汪克爾(Felix Wankel)的十七歲德國男孩兒的夢。1919年他做了一個神奇的夢,在夢中他乘坐自己手工製作的汽車去參加音樂會,他甚至對他的朋友誇口,他發明了一款新型發動機——一個半渦輪半往復式的發動機。第二天當他夢醒時,他堅信這個夢是一款新型汽油發動機誕生的先兆。當時他對內燃機的了解幾乎是一片空白,但敏銳的洞察力和強烈的求知慾敦促他在轉子發動機的研究領域中不斷耕耘。1924年,年僅22歲的汪克爾建立了一個研究轉子發動機的小型試驗室,開始了研究轉子發動機的漫漫征程。二戰期間他在德國航空部和國內一些大公司的支持下繼續他的研究,因為他們所有人都相信,一旦轉子發動機被開發成功,它將推動德國工業獲得長足進步。
二戰後,一個德國著名的摩托車製造公司—NSU公司對汪克兒的研究顯示出濃厚的興趣,並與之建立了合作夥伴關系。NSU公司將已開發成功的轉子壓縮機應用到汪克爾型增壓器中。使用了這種增壓器後,NSU摩托車刷新了一項50cc級別的世界紀錄,速度達到了192.5km/h。1957年轉子發動機的誕生汪克爾和NSU公司聯袂完成了DKM型轉子發動機的原型設計,自此在發動機領域中又升起了一顆耀眼的新星—轉子發動機。然而轉子發動機的研究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由於DKM型轉於發動機的結構相當復雜,使得它並不實用。一年後的1958年,更為實用的KKM型轉子發動機被推出。盡管它的冷卻系統很復雜,但是這種轉子發動機是目前汪克爾型轉子發動機的原型。
C. 轉子發動機是哪年發明的
轉子發動機又稱為米勒循環發動機,也有的稱之為汪克爾轉子發動機。它採用三角轉子旋轉運動來控制壓縮和排放,與傳統的活塞往復式發動機的直線運動迥然不同。這種發動機由德國人菲加士·汪克爾發明,在總結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解決了一些關鍵技術問題,研製成功第一台轉子發動機。
現代的轉子發動機由繭形殼體(一個三角形轉子被安置在其中)組成。缸體內部空間總是被分成三個工作室,轉子轉動這些工作室也在運動。依次在擺線型缸體內的不同位置完成進氣、壓縮、作功(燃燒)和排氣四個過程。
具體哪年沒有找到
D. 轉子發動機是誰發明的
1600年前後
E. 轉子引擎是什麼汽車公司發明的如題 謝謝了
搭載於Mazda RX-8之上的RENESIS轉子發動機,象徵著馬自達的技術核心。轉子發動機發展史和馬自達的成長纏繞在一起,密不可分。今天,馬自達是世界上唯一生產和銷售轉子發動機車型的公司。 1961年,被轉子發動機的潛在優勢深深吸引,馬自達的工程師決定積極進行轉子發動機的不斷開發。六年過去了,經過無數個小時的努力奮斗,終於在1967年,工程師們自豪地在Cosmo Sports上安裝了世界上第一台雙轉子發動機。當然,不斷努力完善這種獨特發動機的工作從來沒有停止過。迄今為止,馬自達已經生產了將近兩百萬輛以轉子發動機為動力的汽車。 在巴黎的勒芒24小時汽車賽是一個考驗車輛性能和耐力極限的汽車大賽。1991年,以轉子發動機為動力的Mazda 787B,成為第一輛在此賽事上大獲全勝的日本汽車。這種前所未有的勝利為馬自達在汽車歷史上寫下輝煌的一頁。更重要的是,這次勝利證明了公司在轉子發動機上的成熟技術。轉子發動機經常被描述為"時尚"、"創意"和"活力"。這三個詞語同樣可以用來定義馬自達品牌形象和其獨特技術。 四十年的追求 自從馬自達開始從事完善轉子發動機的研發工作,公司就成功利用這種發動機本身所固有的輕量化、結構緊湊和高動力性能的優點,同時逐步克服其燃油消耗和廢氣排放水平較高的缺點。在為Mazda RX-7開發的13BREW渦輪增壓轉子發動機上,馬自達在轉子發動機的發展中,就最大功率而言,達到了它的一個技術高峰。 然而推動馬自達轉子發動機開發的激情和夢想永無止境。工程師開始努力讓這種動力裝置更緊湊,並提高它的進氣和燃燒效率。這些努力在MSP-RE上達到充分體現,並在1995年東京汽車展中推出的RX-01概念車上安裝了這種發動機。自然吸氣式MSP-RE 隨後作為Mazda RX-8的動力系統進行批量生產,並更名為RENESIS,它代表著"The RE (rotary engine)'s GENESIS"(意為「轉子發動機的創世紀」)。 RENESIS轉子式發動機,這種自然吸氣式轉子發動機在8,500 rpm下能夠產生184 kW (250 PS)的最大功率(針對日本的高功率車型),結構緊湊的輕量化車身使Mazda RX-8得以採用先進的前中置動力總成布置,和以前的RX-7S相比,發動機位置更低更靠後。由於RENESIS具有平穩的性能、緊湊的尺寸和獨特的行駛特點,在全新的Mazda RX-8推出不久,即在2003年6月被命名為International Engine of the Year(年度國際最佳發動機) 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轉子發動機製造商,同時作為被全世界駕駛者高度評價的跑車生產商,馬自達不斷地努力把公司的夢想變為現實。正是這種夢想和我們在跑車開發中投入的熱情,使馬自達的客戶對創新性的RENESIS發動機擁有很高的期望度。 新一代的轉子發動機 汪克爾型轉子發動機(Wankel-type rotary engine)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在過去的400年中,許多發明家和工程師一直都想開發一種連續運轉的內燃機。人們希望有朝一日往復活塞式內燃機將被優雅的原動力引擎所取代,它的運動軌跡應該非常接近人類偉大的發明之一:輪子。 實際上,在十六世紀末期,在出版物中首次出現"連續運轉內燃機"的說法。連桿和曲柄機構的發明人詹姆斯.沃特(James Watt, 1736-1819),也曾研究轉子式內燃機。特別是在過去的150年裡,發明者提出了許多關於轉子發動機結構的提案。在1846年,人們畫出了當今轉子發動機工作室的幾何結構,設計了使用外旋輪線的第一輛概念發動機。但是,這些概念都沒有實用化,直到菲利克斯
F. 轉子發動機是誰發明的
德國人汪克爾於1957年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台轉子發動機,並且獲得了專利權。但是現在就日本馬自達在搞。
轉子引擎的轉子每旋轉一圈就作功一次,與一般的四沖程發動機每旋轉兩圈才作功一次相比,具有高馬力容積比(引擎容積較小就能輸出較多動力)的優點。另外,由於轉子引擎的軸向運轉特性,它不需要精密的曲軸平衡就能達到較高的運轉轉速。整個發動機只有兩個轉動部件,與一般的四沖程發動機具有進、排氣活門等二十多個活動部件相比結構大大簡化,故障的可能性也大大減小。除了以上的優點外,轉子引擎的優點亦包括體積較小、重量輕、低重心等。
相對地,由於轉子引擎的三個燃燒室並非完全隔離,因此在引擎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容易因為油封材料磨損而造成漏氣問題,大幅增加油耗與污染。其獨特的機械結構也造成這類引擎較難維修。
雖然轉子引擎具有以小排氣量、利用高轉速而產生高輸出的特性,但由於運轉特性與往復式引擎的不同,世界各國在制訂與引擎排氣量相關的稅則時,皆是以轉子引擎的實際排氣量乘以二來作為與往復式引擎之間的比較基準。舉例來說,日本馬自達(Mazda)旗下搭載了轉子引擎的RX-8跑車,其實際排氣量雖然只有1308立方厘米,但在日本國內卻是以2616立方厘米的排氣量來作為稅級計算的基準
G. 轉子發動機是德國以及什麼國家發明的他生在德國,長在
轉子發動來機(Wankel Engine、Rotary Engine)是由德自國人菲加士·汪克爾(Felix Wankel,1902-1988)所發明。
他在總結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解決了一些關鍵技術問題,研製成功了第一台轉子發動機。轉子發動機採用三角轉子旋轉運動來控制壓縮和排放,與傳統的活塞往復式發動機的直線運動迥然不同。
菲加士·汪克爾於1902年出生在德國,生活於海德堡。1921年到1926年受雇於海德堡一家科技出版社的銷售部。1924年,汪克爾在海德堡建立了自己的公司,他花了大量的時間在那裡進行轉子發動機的研製。1927年,諸如氣密性和潤滑等的一系列技術問題的攻克終於有了眉目。二戰期間,汪克爾曾為德國空軍部服務
H. 轉子發動機的發明歷史
菲加士·汪克爾於1902年出生在德國,1921年到1926年受雇於海德堡一家科技出版社的銷售部。1924年,汪回克爾在海德堡建立答了自己的公司,他花了大量的時間在那裡進行轉子發動機的研製。1927年,諸如氣密性和潤滑等的一系列技術問題的攻克終於有了眉目。二戰期間,汪克爾曾為德國空軍部服務。
1951年,菲加士·汪克爾與德國NSU公司簽訂了關於合作開發轉子發動機的合約。1954年4月13日,NSU公司研製成功第一台轉子發動機,並於1958年對這種發動機展開一系列測試。1960年,汪克爾轉子發動機在德國工程師協會的一次討論會上作首次公眾討論。三年後,NSU公司在法蘭克福車展上展出了裝備汪克爾轉子發動機的新車型。1964年,NSU公司和雪鐵龍在日內瓦組建合資企業COMOBIL公司,首次把轉子發動機裝在轎車上成為正式產品。1967年,日本東洋工業公司也將轉子發動機裝在馬自達轎車上開始成批生產。當時業內人士認為這種發動機的結構緊湊輕巧,運轉寧靜暢順,也許會取替傳統的活塞反復式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