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容屏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1997年摩托羅拉手機PalmPilot掌上電腦出現,產生了電阻式觸摸屏,用觸摸筆輸入,但是不精內確。
2007年3月,LG推出Parada多點電容式觸摸屏,不需要觸摸筆,精確度也較高。
2007年6月至今,蘋果推出多容款iphone多點電容觸屏,電容屏取得飛速發展。
⑵ 電阻屏原理
電阻觸摸屏的一個側面剖視圖。手指觸摸的表面是一個硬塗層,用以保護下面的PET層。PET層是很薄的有彈性的PET薄膜,當表面被觸摸時它會向下彎曲,並使得下面的兩層ITO塗層能夠相互接觸並在該點連通電路。兩個ITO層之間是約千分之一英寸厚的一些隔離支點使兩層分開。最下面是一個透明的硬底層用來支撐上面的結構,通常是玻璃或者塑料。
電阻觸摸屏的多層結構會導致很大的光損失,對於手持設備通常需要加大背光源來彌補透光性不好的問題,但這樣也會增加電池的消耗。電阻式觸摸屏的優點是它的屏和控制系統都比較便宜,反應靈敏度也很好。
二、觸摸坐標的計算
ITO陶瓷層分為了上下兩層,中間用隔離支點分開,這兩層是X層和Y層。可以看成如下結構:
其中X層上X-到X+和Y-到Y+的電阻是均勻分布的,又可以看成下面的等效圖:
當計算觸摸點時分為兩步:
1、計算Y坐標,在Y+電極施加驅動電壓V,Y-接地,晶元通過X+測量接觸點的電壓。
由於ITO層均勻導電,觸點電壓與V電壓之比等於觸點Y坐標與屏高度之比。
2、計算X坐標,在X+電極施加驅動電壓V, X-電極接地,Y+做為引出端測量得到接觸點的電壓,由於ITO層均勻導電,觸點電壓與Vdrive電壓之比等於觸點X坐標與屏寬度之比。
測得的電壓通常由ADC轉化為數字信號,再進行簡單處理就可以做為坐標判斷觸點的實際位置。
三、測量觸點的壓力
四線電阻式觸摸屏除了可以得到觸點的X/Y坐標,還可以測得觸點的壓力,這是因為按壓觸摸屏後,上下層ITO發生接觸,在觸點上實際是有電阻存在的,如下圖的Rtouch。壓力越大,接觸越充分,電阻越小,通過測量這個電阻的大小 可以量化壓力大小。
怎麼得到Rtouch的阻值?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要做如下准備工作,如下圖:
1. X- 接地,X+接電源 ,Y+接ADC得到觸點的X坐標
2. X- 接地,Y+接電源,X+接ADC得到Z1點的電壓Z1
3. X- 接地,Y+接電源,Y-接ADC得到Z2點的電壓Z2
現在知道了X坐標,即ADC的輸出數值, Z1, Z2,還要知道X-line Y-line的總電阻值就可以計算了:
第二種方法:要做如下准備工作
1. X- 接地,X+接電源,Y+接ADC得到觸點的X坐標 ADCx
2. Y- 接地,Y+接電源,X+接ADC得到觸點的Y坐標 ADCy
2. X- 接地,Y+接電源,X+接ADC得到Z1點的位置Z
⑶ 電阻是誰發明的名詞
電阻一詞人們很熟悉.德國物理學家歐姆1826年發現.
為了紀念他,人們把電阻的單位命名為歐姆。其定義是:在電路中兩點間,當通過1安培穩恆電流時,如果這兩點間的電壓為1伏特,那麼這兩點間導體的電阻便定義為1歐姆。
⑷ 電容屏是誰發明的
1997年摩托羅拉手機palmpilot掌上電腦出現,產生了電阻式觸摸屏,用觸摸筆輸入,但是版不精確。權
2007年3月,lg推出parada多點電容式觸摸屏,不需要觸摸筆,精確度也較高。
2007年6月至今,蘋果推出多款iphone多點電容觸屏,電容屏取得飛速發展。
⑸ 電阻屏、電容屏、紅外觸摸屏分別是是什麼時候問世的
這個我真的很少關心,我只知道一個故事,關於觸摸屏發明的故事
工業電容屏行家,183的號,中間四位是2005 ,後面四位9375。全觸通。
我更關心的是電阻屏、電容屏技術優勢,優缺點
這些實際的問題
生產產能,實際使用環境,好用不好用等
希望能幫到你,你可能需要去查更多資哦
⑹ 電容屏和電阻屏,誰的壽命長,為什麼
目前的透明導電材料ITO--氧化金屬非常脆弱,觸摸幾下就會損壞,還不能直接用來作工作層,要靠外部增加一層非常薄的堅硬玻璃。
這層玻璃顯然是不導電的,直流導電是不行了,改用高頻交流信號,靠人的手指頭(隔著薄玻璃)與工作面形成的耦合電容來吸走一個交流電流,這就是電容屏電容名字的由來:靠耦合電容來工作。
缺點:1、不穩定。耦合電容的方式直接受溫度、濕度、手指濕潤程度、人體體重、地面乾燥程度影響,受外界大面積物體的干擾也非常大,帶來了不穩定的結果。
2、次品率相對電阻屏較高。最外這層極薄的玻璃,正常情況下防刮擦性能非常好,但工藝上要求在真空下製造,這層極薄的玻璃有5%的概率碰上有破洞的產品。
3、使用壽命相對電阻屏一般來說較短(電阻屏3年,電容屏2年)。
優點:透光率和清晰度優於電阻屏。
電阻屏電阻式觸摸屏的屏體部分是一塊與顯示器表面非常配合的多層復合薄膜,這層薄膜由一層有機膠片作為基層,表面塗一層透明的導電層,上面再蓋一層外表硬化處理、光滑防刮的塑料層,它的內表面也塗有一層透明導電層,在兩層導電層之間有許多細小(小於0.0254mm)的透明隔離點把它們隔開絕緣 。
優點:1.屏和控制系統都比較便宜,反應靈敏度也很好,對外界完全隔離的工作環境,不怕灰塵和水汽,能適應各種惡劣的環境。它可以用任何物體來觸摸,穩定性能較好。
2.使用壽命相對較長。
缺點:1.電阻式的觸摸屏由於需要一定的壓力,時間長了容易造成表面材料的磨損,影響產品的正常使用壽命;
2.電阻式的觸摸屏它的靈敏度不容易調整,容易出現靈敏度的不均衡,A點靈敏,B點遲鈍的現象常會發生
3.電阻式的觸摸屏對付干擾的能力較弱,防止誤動作的能力較差。
⑺ 電阻觸摸屏是什麼
電容屏,靜電感應,需要導體接觸屏幕才會有反應,所以,不需要很用力,只要手指輕輕觸摸屏幕即可被識別。那麼,普通的手寫筆就沒法用於電容屏了,電容屏有專用手寫筆,帶靜電的。
電容屏的優點是感應靈敏,支持多點觸摸,更適合娛樂玩游戲。
缺點是不能精確定位,比如編輯文檔的時候,你要想精確點擊編輯某個字或者標點符號就沒那麼容易了。
電阻屏,壓力感應,需要用力才會有反應,所以有些女生總感覺電阻屏不靈敏,其實是因為她沒有用力壓屏幕,只要力度合適,電阻屏也是蠻靈敏的。
電阻屏的優點是可以精確定位,適合編輯文檔等商務應用。
缺點是不支持多點觸摸,靈敏度沒有電容屏高。
屏幕還是要跟系統搭配才行。
比如Windows
mobiles系統搭配個電容屏就沒什麼優勢而言了,因為WM系統本身就不支持多點觸摸,而WM系統更注重商務的,電容屏反而不合適。
而IPHONE系統搭配電阻屏就更杯具了,原因就不說了。
IPHONE和Android系統,電容屏好。
WM系統和塞班系統,電阻屏好。
⑻ 電阻觸摸屏國內有那些著名的廠商,電容觸摸屏,國內有那些廠商, 國外的呢
電阻觸摸屏和電容液晶屏是不同的型號.國內的供應商廠商不是很多!
⑼ 電容屏是誰發明的,為什麼是iPhone率先使用了電容屏
1. 電容觸摸屏只需要觸摸,而不需要壓力來產生信號。
2. 電容觸摸屏在生產後只需要一次或者完全不需要校正,而電阻技術需要常規的校正。
3. 電容方案的壽命會長些,因為電容觸摸屏中的部件不需任何移動。電阻觸摸屏中,上
層的 ITO 薄膜需要足夠薄才能有彈性,以便向下彎曲接觸到下面的 ITO 薄膜。
4. 電容技術在光損失和系統功耗上優於電阻技術。
5. 選擇電容技術還是電阻技術主要取決於觸碰屏幕的物體。如果是手指觸碰,電容觸摸
屏是比較好的選擇。如果需要觸筆,不管是塑料還是金屬的,電阻觸摸屏可以勝任。電容
觸摸屏也可以使用觸筆,但是需要特製的觸筆來配合。(誰有八九十能用的觸筆?? )
6. 表面電容式可以用於大尺寸觸摸屏,並且相成本也較低,但目前無法支持手勢識別;
感應電容式主要用於中小尺寸觸摸屏,並且可以支持手勢識別。
7. 電容式技術耐磨損、壽命長,用戶使用時維護成本低,因此生產廠家的整體運營費用
可被進一步降低。
⑽ 請問世界上第一部電容屏手機是哪個牌子的世界上第一部電阻屏手機又是哪個廠家生產的
第一個電容屏手機是LG的 prada,2007年3月上市,iphone是6月
事實上也正是因為LG開發出了這類電容屏。才能讓蘋果的方案得以實現,隨後LG便成為iphone的屏幕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