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是舉世聞名的大發明家,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一共有一千多項發明創造,為人類文明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愛迪生這么了不起,難道他有什麼超人的本領嗎?帶著這迷惑不解的問題,我翻開了《大發明家愛迪生》這本書。
這本書介紹了愛迪生在發明創造的過程所走過的坎坷道路,每一項的創造發明都凝聚著他的心血和汗水。電燈是愛迪生最輝煌也是對全人類貢獻最大的發明。單單為了找到做燈絲的合適材料,他睡在實驗室,吃在實驗室,夜以繼日地工作,常常連續工作30個小時以上。在反復試驗了一千六百多種材料後,才找到合適的材料,成功地發明了人類沿用至今的電燈。愛迪生以堅強的意志,超人的毅力和艱苦奮斗的精神給人類帶來了光明&hllip;&hllip;
讀完這本書以後,我不禁感慨萬千:愛迪生並沒有什麼超人的本領,而是有百折不撓和不怕失敗的精神。
的確,天才來自勤奮。古今中外所有在事業上有成就的人,不都要和愛迪生一樣付出嘔心瀝血的勞動嗎?像我國古代科學家張衡,他從小就愛動腦筋,以不屈不撓的毅力發明了地動儀和渾天儀;我國明代傑出的醫學家李時珍為編寫《本草綱目》走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嘗遍了樹皮和草根;當代數學家陳景潤為了摘取數學領域的皇冠為祖國爭光,僅解一道題的草稿紙就足足裝了兩麻袋;還有英國的牛頓&hllip;&hllip;愛迪生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這句話說得多好啊!這可是足以流傳百世的一句佳話。
《大發明家愛迪生》一書使我懂得:天才來自勤奮,毅力是成功的第一要素。這將使我一生受用,同時它也給了我無窮的力量,永遠鼓舞著我前進。
發明創造金點子
每天早上來到班級,第一眼看到的總是那塊又大又干凈的黑板。昨天放學時,黑板上還全是粉筆印,值日生卻認認真真的把黑板擦洗得一塵不染。但是我發現值日生在擦黑板的高出時,總要跳起來,許多落下的粉筆灰還會嗆著同學,害得同學直咳嗽。
我想發明一種多功能的黑板擦。這種黑板擦十分神奇,它有幾個按鈕,紅色的是用來擦黑板高處的。紅色按鈕輕輕一按,黑板擦下方會出現一個折疊式的教棒,這樣會讓個子矮一些的同學擦黑板的時候不用又蹦又跳的了。如果不用折疊教棒了,只需要再按一下紅色的按鈕,就可以收起來了。一個綠色的按鈕,是用來洗黑板的。按這個綠色的按鈕要稍稍用力一些,因為如果按得很輕,同學在擦黑板的時候會不小心按到它,黑板擦的表面會滲出水來,這樣就不能擦黑板了。但是按到它也沒有關系,只要走到桶邊,再按一下白色按鈕,就能把黑板擦布上的水快速擠壓幹了。還有一個黃色的按鈕。是用來吸取粉筆灰,就如一個吸塵器。同學在擦黑板的時候,就不會被粉筆灰嗆著了。最後是一個藍色的按鈕,可以把黑板擦裡面的吸取的粉筆灰里的收納盒拿出來,再把收納盒裡的粉筆灰倒入垃圾桶。
這就是我的「金點子」,一個神奇的黑板擦。
㈡ 發明創造的作文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大自然給了人類很多的啟示。蝙蝠利用超聲波定位,給了人類發明雷達的啟示;人類受鳥兒飛翔的啟示,發明了飛機;人們從茅草劃破手指的啟示,發明了鋸……大自然中許許多多的動植物以各自獨特的生存方式,向我們暗示著一個個自然的奧秘。
去年春天,我們家喜遷新居。在窗前的小院里,我意外地發現了一枝剛剛吐出嫩芽的新枝。「這是什麼呀?」我問媽媽。媽媽看了看,說:「這是一棵葡萄樹。」一棵葡萄樹!說真的,我從小長這么大,只吃過葡萄,卻還不知道葡萄是怎樣長出來的。好奇心促使我對這棵葡萄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起初,小葡萄樹像生了病一樣,一枝乾枯的小莖上,只有幾片嫩嫩的小葉,非常可憐。在爸爸的指導下,我在葡萄樹的兩側,斜插了兩根三米來高的木棍,它們的頂端再橫上一根木條,用繩子綁住,形成了天然的梯形涼棚。每天放學回來,我都要給小葡萄樹鬆土、澆水。
葡萄樹漸漸長大了,乾枯的莖變粗變綠了。一棵主幹上,長出許多小杈來,每根杈上都長滿了綠葉,我每天都仔細觀察它。葡萄的藤是一節一節的,在它的每個節上,都長出了巴掌大的葉子,葉子往上直立著,又大又密,不留一點空隙。葡萄藤只要有架就爬,幾天的功夫,葡萄樹已經長得比我還高。一個多月過去了,有一天,我突然發現,鄰居家的葡萄樹上,開出了一朵朵粉白的花。可我的葡萄樹上,卻連一朵花的影子也找不到,這使我非常著急。我問媽媽:「媽媽,咱們家的葡萄樹能開花嗎?」「咱們家的葡萄樹是受過傷的,只要你精心培育,也一定能開花,可能要晚點兒。」媽媽說。這使我更加增強了信心,更加勤於培植。工夫不負有心人,在我的精心培育下,我們家的葡萄樹也開出了許多的小白花。花很小,大多是粉白色的。過了幾天,花謝了,長出了一串串像小米粒一樣小的果實。
到了八月,葡萄長到了像小杏核那麼大,變得半黑半綠。我很性急,摘一個放到嘴裡,一咬,又酸又澀。這時,我才知道,葡萄還沒有完全成熟。
深秋的九月,是豐收的季節,我的葡萄也成熟了。葡萄長成玻璃球那麼大了,顏色非常鮮艷,有紫紅的,有深綠的,美麗極了。我摘了一顆放到嘴裡。呀!酸甜爽口,好吃極了!我把葡萄送給爸爸媽媽,讓他們同我一起分享勞動果實。
看著滿架的葡萄,望著自己勞動的果實,我高興地笑了。 參考資料:這是我前幾天的提問的回答,覺得還可以,希望你用的上。 !!
㈢ 寫作文:《靈感與發明》誰給點資料呵……
纜車上的靈感
深夜,某手機公司擔任新產品開發工作的高尾,發現電視屏幕上女高中生的包里總有三樣東西:手機、一次性相機和袖珍耳機;後來,在公園的纜車上,高尾又看見一個少女根本不看風景,卻不停地用手機發簡訊。這兩個鏡頭重疊的時候,他冒出一個念頭:如果讓人們能用手機隨時發送自己感動的情景,這一定是樂事。高尾進一步想到,如果再在手機上裝個攝像頭,讓人們能拍到自己,發給親人。。。。。。。
果然獲得成功。高尾說:需要看說明書才能使用的東西,一般都不會賣的好,得用一句話就能說明白這商品時怎麼回事。我一直堅信,簡單就是最好。
「需要」是發明之母
總能在日本商店拖鞋販賣處找到減肥拖鞋,發明者是一位普通的主婦,叫中澤信子。1989年以前,中澤由於要照顧癱瘓的婆婆,無法再去打羽毛球。她要求婆婆允許她每周去一次,婆婆給她一個幽默的回答:拿著抹布,樓上樓下擦樓梯,你就瘦了。失望的中澤放棄了羽毛球。有一次偶然踮著足尖伸懶腰時,卻感到身體舒展,像做運動一樣。這個姿勢當然無法保持,但中澤立刻動手,將拖鞋的鞋跟去掉,並改良成有足尖站立效果的拖鞋。她穿著自己改良過的拖鞋在家裡操勞,發現不僅體重減輕,腰痛也得到改善。3年後,她將拖鞋命名為減肥拖鞋。減肥拖鞋開始大批量生產。
㈣ 關於發明創造的作文(400字左右)
v
篇一:發明創造
學了第三單元,我知道了:人們根據許多動物得到了啟示。如:根據蝙蝠發明了雷達,根據鳥兒發明了飛機,根據跳豆發明了打夯機,根據變色龍發明了變色的衣服,根據鯨發明了「流線型」的輪船,根據青蛙發明了電子蛙眼,大大地提高了科技效律,聽同學們說了許多發明創造,我覺得發明創造一點兒都不神秘,便也想發明一樣東西。因為自己拖幾個房間已經很累了,而且小的地方還是很臟,很難把所有的地面都拖一干二凈,有時候還會起血泡呢!我一邊拖一邊想:「要是有一個全方位自動裝置,那該多好啊!」因此,我便根據許多機器的不足之處,把幾個機器進行改行改進,組合在一起,發明了一個前方位自動裝置。這個全方位自動裝置,是一個什麼東西都可以控制的遙控器,不過,它上面有一個顯示屏,底下是一個微小的鍵盤,只需要工種打進去,打好後,只需按一下藍色的按鈕,它便會搖來搖去,發出一種聲音,這種聲音叫超聲波,發出的超聲波便會移動那個東西,替主人做事情。可人家會覺得這種東西雖然好,但很有可能被偷啊!這就不用擔心了,這個全方位自動裝置里裝有指紋識別器,所以就算被別人偷了也沒有什麼用,只會被別人當成垃圾扔了。科學跟學習一樣,也是沒有止境的。生活中還存在著許多我們不知道的知識,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就會有所發明,有所創造,讓我們一起朝科學方向努力吧!
篇二:發明創造
說起發明創造小能人,我便會不由自主地想到我的好朋友吳建榮。雖然我早已離開新加坡,但是他對發明創造的專注與痴迷,至今仍令我難忘。
吳建榮長著一張國字臉,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中透著創作的靈感。他總能從一些生活細節中得到啟發。
記得有一次,他對玩具「摔不碎變形球」產生了興趣。此後,他每日都在研究怎樣可以使變形球可塑性強又不易隨意改變形狀。
一天,他的父母不在家,家中又沒了大米,於是他只好和面烙個餅子做午飯。在和面的時候,他意外地發現麵粉的形狀可以隨意改變,而且耐久性強。這次偶爾的發現,讓他欣喜萬分---「有了!」建榮連忙從客廳的茶幾下拿出幾個氣球,把乾麵粉灌了進去,填得滿滿的,再用繩子扎緊,巧妙地利用氣球上原有的美麗圖案,貼上些裝飾品。就這樣,一隻美觀大方的麵粉揉捏球誕生了。
這個新奇的小發明,在學校舉行的義賣活動中,受到了各年級同學老師的歡迎與喜愛,都被大家「搶購一空」。從此,吳建榮也成為學校眾所周知的「發明創造小能人」。
不僅如此,建榮還很善於利用廢物來搞新發明。有一次,他拆下已經壞掉的電子鈴發音裝置,安置於一隻塑料盒的一側,再將控制系統的感應器從鈴內抽出安在了另一側,用一根電線將兩者連接起來。建榮利用科學課學過的磁鐵同性相斥的原理,在盒內的感應器上安了個磁鐵,智慧地把所學的知識加以拓展,借另一個磁鐵與盒內磁鐵之間相斥產生的力,推動系統運作。如此,他將廢電子鈴轉變為一隻不用電源,可以隨意開關的節能「八音盒」。
當這個「新發明」拿到學校里去展覽時,他的節能構思,獲得了專業老師的認可。同學們都紛紛請教他其中的原理。這個發明也給了我很多啟發:我們要善於從所學知識中獲取養分,運用於實踐,變廢為寶。
吳建榮同學還先後發明了子彈炮筒、多功能鉛筆盒、固定插座開關……他那源自生活的奇思妙想,使他成為了一個當之無愧的「發明創造小能人」。
㈤ 求一篇 發明創造作文 600字以上
發明只是一種把自己一時的新奇的想法用事物表現出來,這些發明出來東西的質量和價值的高低和對社會貢獻的大小,就代表著一個人智慧的程度。
可能只是在某一個時間某一個地點,或者看到了某一個事物某一個人物,突然腦子就閃動出一絲絲的靈感。發明創造就是如此,只是一絲的奇思妙想就可以誕生出一項重大的發明。不過,靈感只是想發明創造一個前提條件,只佔一小部分,然而更多的是你的汗水和對這項發明堅持不懈。
為什麼你也曾有過絲絲妙想,卻不敢把你想到的用事物表現出來呢?就像毛筆一樣,羊毛加筆就等於毛筆,很簡單的東西,為什麼有人能想到有人就想不到呢?發明其實無處不在,而且跟生活也緊緊地聯系在一起,特別是小孩子,因為他們擁有這一顆美麗的心靈,一顆會飛翔的心靈。許多發明都是孩子想到的。比如比斯特發明的隱形眼鏡就得益於兒子的惡作劇。一天,他正在看報,突然眼鏡被小兒子打碎了,比斯特正要發火,小兒子拿起了地上的碎片放到了眼前,驚呼道:「天啊!」比斯特連忙過來看,「眼睛摔碎了只剩碎片,可碎片放在眼前還能看清地上的螞蟻,那直接把碎片放在眼球上,不是更好嗎?」就這樣,隱形眼鏡便誕生了。
發明並不難,雖然有的時候會遇到挫折,不過只要你不想挫折低頭,挫折就會向你低頭!怎麼樣?想不想做一個小發明家?只要你擁有一顆敏銳的心,勤於思考的頭腦,和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沒准將來就有一項造福全人類的發明就是你的傑作呢!沒有不敢想的事,只有不想做的事,要記住,發明創作不是件難事!
㈥ 我想發明作文五百字從事物身上得到靈感
我想發來明的東西是全能汽車,因自為現在有騎自行車的,也有騎摩托車的,還有開汽車的,但是騎自行兩車很不方便,騎摩托車或開汽車的話又污染環境,所以我想發明一輛全能汽車。
它的構造很特別,外面五彩繽紛,形狀像一隻老虎,而且沒有車輪,燈的位置也不一樣,只有一個位置,不過很長,有一米四多一些。方向盤很輕,只要你把方向盤向你想去的地方一轉就可以了。剎車只用說一聲停就會立即停下來。它裡面沒有音響但是有GPS幫你導航。在地震或海嘯的時候它就會突然自動變形成飛機或變形金剛,讓你避免災難。
如果真有這種全能汽車的話,我想讓全宇宙,全地球人都來買一輛。
㈦ 創造靈感來源於大自然800字作文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便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被貶黃州,蘇東坡只剩落寞的心靈,但此時,是大自然的智慧令他恍然大悟,令他明白「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從而使他曠達樂觀,盡享自然美景.
德國哲學家康德是個浪漫的人,他愛散步,總是駐足林間,沿著彎曲小路去體驗「曲徑通幽處」之感.因此大自然是他的好朋友,大自然給了他生命的啟迪,是大自然讓他通向哲學殿堂.在他的墓誌銘上寫到:「有兩樣東西愈是思考愈是引發我深深的驚嘆和敬畏——一是頭頂上繁星密布的天空,一是心中的道德律令.」大自然的智慧不得不令人油然而生敬畏之心.
當梭羅劃船在瓦爾登湖上
㈧ 用創新的靈感去改變600字作文
中國人,怕是最崇尚古代文化了,對悠久燦爛的歷史文明的取捨,的確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清朝書法家翁方綱和劉墉,一個對古人書法刻意求似,一個卻博採眾長,自成一體。翁問劉:「哪一筆是學古人的?」劉反問翁:「哪一筆是自己的?」這在文壇的記錄中留下了詼諧又富於哲理的一筆。
人們總是喜歡以古為師,在師古的基礎上,求不同,求發展,才會有獨特的風格,才會有更大的進步。翁的形似神似,固然值得稱道;但劉墉師古而不拘泥於古,在古人字體的神韻中,加入自己的風格,則尤為可貴。因為只有這樣,書法才會發展,才有前途。事實上,翁方綱所崇尚的歐體也正是當年歐陽洵融各家筆意而成的。
因此,世上沒有靠描摹而成的風格,沒有因刻意求似而成的大作。
萬事萬物都是發展變化的,歷史車輪不斷向前,正是因為有了吸收和舍棄,才有了新事物。
工業大革命時,人們不局限於僅用手工勞作,才去發明機器;人們不局限於僅在地上行走,才去研製飛機;人們不局限於僅用煤作為能源,才去探索電力的奧秘……( 新的、更科學的規律;讓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我們不能沒在歷史,但也不能忘記,那僅僅是古人的業績。君不見「青,取之於藍,而勝於藍」?只有師古而不泥於古,推陳出新,才有存在和發展的可能。
㈨ 關於發明創造的作文400字
一次發明經歷
想像是智慧的源泉,也是發明創造的潛力。實踐證明,幻想往往是發明的動力。幻想成真的奇跡古今中外不乏其人,美國的萊特兄弟幻想自己能有一雙翅膀,從而發明了飛機。 我也發明了一樣東西。 那是在去年暑假,天氣炎熱,我和哥哥閑的無聊,哥哥說:「唉!天太熱了,要是有一台電風扇該多好啊。」我說:「我們可以自己做一台電風扇啊!」哥哥聽了也很贊同。 我們就開始行動了。我們找來了一大塊硬紙,一節電線,兩節電池和一個舊賽車的馬達。我們先將硬紙裁成電風扇葉片的形狀,然後把馬達放進去,用膠帶把電線放在電池的正負極之間,再用一根細細的木棒把電線放入插座里,馬達動了,可是風扇沒有動,我們檢查了一下,原來沒有轉動條,我們就用紙板做了一個轉動條,安了進去,又試了一下,還是沒有風。於是我們就重新做了一個,還是沒有成功,就這樣,我們試了一次又一次,終於在第九次的時候做好了,我高興不已,用彩筆把風扇葉染成五顏六色,可是我們剛吹了一會兒,風扇葉就散了,我非常傷心,哥哥鼓勵我說:「不要難過,我們再做一個更好的。」 於是,我們又重新找來了一節電線,這節電線還帶有插頭,我們按原來的方法不一會兒做好了,但是卻不轉動,我不甘心,又繼續試驗,過了一個多小時,我們的小電風扇終於能吹風了,而且還非常牢固,我和哥哥都很高興,爭著搶著玩自己親手做的小發明。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不論多難的事,只要認真去做,就一定會有收獲,而且我們還要記住一句名言: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