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世界上最早發明的文字是什麼
蘇美爾Sumerian的楔形抄文字,是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古代西亞所用,距今大約有5000—6000年。「楔形文字」也稱「丁頭文字」或「箭頭字」。「楔形文字」這個名稱,是英國人取的,叫cuneiform,來源於拉丁語,是cuneus(楔子)和forma(形狀)兩個單詞構成的復合詞。這個名稱表達了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文字最本質的外在特徵。而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距今只有3000多年。
❷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是什麼國家創造的
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是目前考古確認的最早文字,是二兩河流域最重要的文明標記之一。
❸ 一目瞭然初階創造了最初的什麼文字
內容介紹
這是1892年出版的中國拼音文字的第一種方案和第一種著作。我們說中國拼音文字已經有六十多年的歷史,就是從這個方案和這本著作算起的。這個方案採用拉丁字母及其變體作為拼音符號,裡面的讀物已經用加短橫的辦法實行詞兒連寫。作者盧戇章一生從事拼音文字工作四十年,是中國拼音文字運動的一個前驅。
❹ 世界上最早發明的文字是什麼
蘇美爾Sumerian的楔形文字,是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古代西亞所用,距今大約有5000—6000年.「楔形文字」也稱「丁頭文字」或「箭頭字」.「楔形文字」這個名稱,是英國人取的,叫cuneiform,來源於拉丁語,是cuneus(楔子)和forma(形狀)兩個單詞構成的復合詞.這個名稱表達了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文字最本質的外在特徵.而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距今只有3000多年.
❺ 什麼,創造了最早的『『字』』,驚動了上天,嚇哭了鬼神
倉頡造字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之一。倉頡,稱蒼頡,復姓侯剛,號史皇氏,軒轅黃帝史官,版曾把流傳於先權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他根據野獸的腳印研究出了漢字,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和昌盛做出了不朽的功績。但普遍認為漢字由倉頡一人創造只是傳說,不過他可能是漢字的整理者,被後人尊為「造字聖人」。
❻ 最早的文字是什麼名族創造的
根據現有的歷史研究成果表明,人類有記載的7000年的文明史,就是從這塊土地上開始的。考古工作者在這里發現了人類最早的文字和最早的城市文明。
最早的文字和最早的城市文明都是蘇美爾人創造的,這個民族本身就是個謎。人們至今也沒有搞清楚,蘇美爾人是在什麼時間、從什麼地方進入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大量歷史資料表明,他們不是這塊土地上的土著居民。他們的語言和兩河流域的其他民族的語言之間沒有任何關系,既不是印歐語系,也不屬塞米語言。他們的外貌特徵也完全有別於現代的西亞居民。據史料記載:蘇美爾人的外貌特徵是圓頭顱、直鼻樑,不留須發。而現代西亞居民多是濃發大鬍子。有關蘇美爾人的這些謎,可能永遠也無法搞清了,因為他們畢竟是站在人類文明歷史的最前列,離現在很久遠了。
蘇美爾人在這塊土地上創造了燦爛的古老文明。當然,他們是在繼承和發揚了兩河流域遠古文明的基礎上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的。
早在公元前5500年,蘇美爾人的社會中,就出現了階級分化。到了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蘇美爾人生活的地方已經出現許多城市國家。他們的建築業已經很發達,還創造了楔形文字。可是,蘇美爾人城市國家到底出現在什麼時候,又成了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大謎。雖然通過文物考古證明,蘇美爾城市國家是出現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但是在蘇美爾人傳喻後世的著名古代文獻《蘇美爾王表》中,有這樣的記載:「早在27萬多年前,王權自天下降埃利都城之後,蘇美爾國家就形成了。」這種說法聽起來是太玄了!按現在的人類發展史的觀點:距今5萬年前,人類還沒有完全進化成現代人,意識活動才剛剛起步。27萬年以前的地球上還只有猿人存在,那時怎麼會有人類高級思維長期活動的結晶即管理的集中體現的國家出現。太不可思議,簡直就是神話。
❼ 最早創造文字的是誰
是勞動人民。後來黃帝下令由倉頡規范了字,就像後來秦皇讓李斯等人規范天下文字一樣。
❽ 最早創造文字的是誰
人類最早的文字是什麼,是公元前居住於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創造的楔形文字,還是商周(公元前16——11世紀)後期的甲骨文?或者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考古學家一直為此爭論不休。有些考古學家認為,從新石器時代起,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哺育了許多農業村落。約公元前3000年,從外部遷移到伊拉克南部乾旱無雨地區的蘇美爾人利用河水灌溉農田,並在生產中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用一種楔形的尖棒在泥板上刻寫字跡,從而創造出燦爛的蘇美爾文明。另有一些考古學家認為,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人類最早的文字。20世紀90年代,考古學家發現在埃及沙漠的一塊懸崖上刻著一幅有5250年歷史的壁畫,畫中有許多文字形的符號。考古學家認為這些符號同埃及後來才出現的象形文字十分相似,所以應當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還有一些考古學家認為,中國商周後期出現的甲骨文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文字,因為前兩種所謂的文字只是一種推測,而甲骨文卻可以准確無誤地辯別和破譯,她的直接後繼者——漢字,至今仍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所以甲骨文應當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19世紀60年代,日本人在北海道的手宮公園里發現了一個奇異的石洞,這個石洞的岩壁上有一些與古文字十分相似的石刻。學者們對這些石刻進行了認真的辨別和研究,傾向於認為它們不是史前壁畫,而是一種真正的象形文字。但是這些文字到底該如何解讀,它記錄了些什麼?人們目前還無法確知。
❾ 最早創建了文字是什麼
是商朝的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稱為「殷墟文字」、「王八擔」、「殷契」,是殷商時代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19世紀末年在殷代都城遺址被今河南安陽小屯發現,繼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國商代後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殷商滅亡周朝興起之後,甲骨文還延綿使用了一段時期。它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於1898年為古董商、金石學家所識別,之後在殷墟(河南安陽小屯村)大規模挖掘,有大量的龜甲獸骨出土,加上別地的零星採集,至今已收集十幾萬片,其中單篇文章最長者達百餘字,可以看出應用文雛形。(節選自《應用寫作》月刊1992年第3期《應用文的雛形——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