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西南聯大創造高等教育的奇跡

西南聯大創造高等教育的奇跡

發布時間:2021-09-24 18:46:43

① 如何看待西南聯大紀錄片

西南聯大本來就是大學里的一個奇跡,而西南聯大的紀錄片也是紀錄片中的一個奇跡,因為拍的很成功!

總而言之,西南聯大是一個奇跡!

② 西南聯大時期成就了什麼佳話

從國立長沙臨時大學於1937年8月建立,到國立西南聯大1946年7月31日停止辦學,西南聯大共存在了8年零11個月。西南聯大保存了抗戰時期的重要科研力量並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學生,為中國以至世界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因其成就顯著,有「內樹學術自由,外築民主堡壘」之美譽。

③ 西南聯大之所以有高等教育的奇跡是因為

曾長時間在西南聯大主持校務的梅貽琦先生的名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現在被許多大學校長引為經典。而在當年的西南聯大,已得到最好的體現。
這也是聯大給予我們重要的啟示:辦教育必須有一支強大的師資力量,辦學校必須全心全意依靠教師。
西南聯大熔北大、清華、南開三校的校風於一爐,集三校學貫中西的著名學者於一堂,可謂大師雲集,群星璀璨。據統計,聯大的教師隊伍常年穩定在350人左右,包括教授、副教授、合聘教授、講師、專任講師、教員及助教,而教授副教授就佔了教師總數的一半以上。在179名教授副教授中,還有150多名年富力強、朝氣蓬勃的曾留學歐美的學者。
這些教師雖來自不同的學校,有各自不同的學術風格和學術流派,卻有著共同的師道尊嚴和價值判斷,愛國愛生,忠誠教育,治學嚴謹,不苟且、不浮躁,都有高尚的職業操守和敬業精神。他們教書育人,愛之以德,不厭不倦,自敬其業,不憂不惑,自樂其道,默默耕耘,無私奉獻。
南開大學教授梁吉生認為,西南聯大之所以能夠創造中國高等教育的奇跡,關鍵在於有這樣一支值得信賴的教師隊伍。「他們的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為我們樹立了『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光輝榜樣。」
而聯大也真心實意地依靠這支教師隊伍,成立「教授會」和幾十個專門委員會,建立教師激勵機制,實行「教授治校」制度,秉持「殊途而同歸、一致而百慮」的教育理念,尊重教師的主體精神,創造了民主和諧的治學環境。
86歲的張瑞蕃老人1939年就讀於西南聯大物理系,他至今仍難忘聯大民主的學風:「老師從不強迫學生學什麼」。教師開課都是按自編教材講授,一般不受干擾。與此同時,相當多的教授主張「通才教育」,認為打好「博」的基礎才易於求專求精。課時安排上,讓學生有充分自學的時間,去獨立思考,自覺鑽研,鼓勵學生勤學勤思,不讀死書,不死讀書。

④ 西南聯大的歷史

說起西南聯合大學,人們的第一印象往往是這里大師雲集、群星閃耀,在極度艱苦簡陋的環境中,創造了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跡。
但許多人也許並不知道,這所誕生於抗日烽火之中的高等學府,同樣為中國革命孕育了珍貴「火種」。
西南聯大的地下黨員,既要刻苦學習文化知識,又要隱秘開展革命活動,在中國革命史和青年運動史上寫下了光輝篇章。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為保存中華民族教育與文化命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被迫南遷湖南長沙,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不久,南京陷落,日軍溯江而上,危及長沙。1938年2月,長沙臨時大學西遷入滇,4月抵達昆明,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組成西南聯大的北大、清華、南開三校不僅有優良的學術傳統,更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比如,北大是中國最早傳播馬列主義的主要陣地,也是中國共產黨在北方最早建立支部的單位。」長期研究西南聯大歷史的雲南師范大學教授吳寶璋說。
「到1938年秋,西南聯大才重新開始建立黨組織。」吳寶璋說,1938年10月,被黨組織派到大後方開展工作的原北平崇德中學地下黨支部書記力易周在考入西南聯大後,與其他3位黨員共同成立西南聯大臨時黨支部,並擔任支部書記。

⑤ 西南聯大的校訓是什麼

西南聯大的校訓是:剛毅堅卓
在組成西南聯大之前,三個學校各都有自己的校訓。北大的校訓是:「博學審問,慎思明辯」;清華的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南開的校訓是:「公能」。三校在長沙倉促組成的臨時大學,沒有校訓。
「剛毅堅卓」的校訓,含義極其深刻,並不是三校校訓的簡單相加,它既體現了學校的辦學方針、培養目標,又體現了教師治學和學生學習的應有態度,還體現了全校領導、教師和學生堅忍不拔的奮斗精神,高度概括和集中體現了西南聯大的時代特徵和人格風骨。

剛毅堅卓」的校訓,含義極其深刻,並不是三校校訓的簡單相加,它既體現了學校的辦學方針、培養目標,又體現了教師治學和學生學習的應有態度,還體現了全校領導、教師和學生堅忍不拔的奮斗精神,高度概括和集中體現了西南聯大的時代特徵和人格風骨。

拓展資料: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The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是中國抗日戰爭開始後高校內遷設於昆明的一所綜合性大學。1937年11月1日,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在長沙組建成立的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在長沙開學(這一天也成為西南聯大校慶日)。由於長沙連遭日機轟炸,1938年2月中旬,經中華民國教育部批准,長沙臨時大學分三路西遷昆明。1938年4月,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⑥ 西南聯大是怎麼回事出過什麼名人嗎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The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是中國抗日戰爭開始後高校內遷設於昆明的一所綜合性大學。

1937年11月1日,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在長沙組建成立的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在長沙開學(這一天也成為西南聯大校慶日)。由於長沙連遭日機轟炸,1938年2月中旬,經中華民國教育部批准,長沙臨時大學分三路西遷昆明。1938年4月,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西南聯大正是在這一大背景下應勢而生。在南開大學遭受炮轟、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陸續被占的情勢下,當時參加廬山會議滯留南京的三校校長決定在湖南長沙聯合組建一所臨時大學。

然而到了1937年底,南京淪陷,長沙危急,空襲不斷,長沙臨大決定遷往昆明。一因昆明地處西南,距前線較遠;

二因滇越鐵路可通海外,采購圖書設備較為方便。1938年1月20日,近千名師生分批從長沙出發,分水、陸兩路前往昆明。1938年4月2日,國立長沙臨時大學正式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簡稱「西南聯大」)。

西南聯大名人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校友(含附中附小校友)中共有174人當選為「兩院」院士(其中,中國科學院163人,中國工程院13人,朱光亞、鄭哲敏為雙院士,徐匡迪曾任中國工程院院長)。此外,在1948年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評選中,全部81位院士中,有27人出自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知名校友

楊振寧、李政道、朱光亞、鄧稼先、陳寅恪、陳省身、華羅庚、吳大猷、馮友蘭、胡適、傅斯年、梁思成、錢端升、肖公權、陳達等。

(6)西南聯大創造高等教育的奇跡擴展閱讀:

西南聯大解散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抗戰勝利,組成西南聯大的三所學校決定復員北返,師范學院則留在昆明繼續辦學。1946年5月4日,西南聯大在新校舍圖書館舉行了結業典禮,之後,學生分乘卡車,經過貴州的崇山峻嶺進入湖南,從長沙乘江輪至漢口、南京;各批學生陸續轉赴上海後,乘海船直赴天津,最後回到北平。

抗戰勝利後,西南聯大師生陸續返回北平、天津,其部分校舍劃歸昆明師范學院,在1948年的《昆明市街圖》上,原西南聯大校舍處已經標注為「昆明師范學院」

1946年8月1日,昆明師范學院成立,遷入原西南聯大新校舍與昆華中學南北院。在1948年10月中國史地圖表編纂社編制的《雲南分縣詳圖》所附的《昆明市街圖》的西北部,西南聯大原校舍處已經標注成了「昆明師范學院」,即今雲南師范大學。

⑦ 西南聯大存在多少年啊,由哪幾個學校組成的,校長是誰

一、從國立長沙臨時大學於1937年8月建立,到國立西南聯大1946年7月31日停止辦學,西南聯大共存在了8年零11個月。

二、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是中國抗日戰爭開始後高校內遷設於昆明的一所綜合性大學。1937年11月1日,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在長沙組建成立的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在長沙開學(這一天也成為西南聯大校慶日)。由於長沙連遭日機轟炸,1938年2月中旬,經中華民國教育部批准,長沙臨時大學分三路西遷昆明。1938年4月,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三、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有三位校長擔任校務委員會主席:張伯苓、蔣夢麟、梅貽琦。

(7)西南聯大創造高等教育的奇跡擴展閱讀

西南聯大的成就令國際矚目

西南聯大雖然物質條件極為困窘,但各系學人始終關注國際前沿的學術進展和教育改革,辦學水準和成績亦舉世矚目。1939年,陳寅恪獲選為首位牛津大學華籍講座教授(未就任)。不久後,牛津大學的知名學者休斯,亦不遠萬里到西南聯大訪學,並長時間地求教於陳寅恪的學生、當時年僅30來歲的少壯派教授邵循正。

從劍橋大學來訪的李約瑟,到中國後為西南聯大極高的辦學水準而驚異。西南聯大不僅在中國學研究方面遙遙領先,數理、地學等學科也是全球矚目。物理主要得益於清華大學物理系的基礎,它曾是當時中國「最接近國際水平、最有望啟渥未來大師的搖籃」,系中的吳有訓、趙忠堯都曾作出諾貝爾獎級別的成果。果不其然,最早的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即出自西南聯大物理系。

截止1965年,美國科學院院士的華裔人士有6位,其中4人曾在西南聯大求學或任教,分別是陳省身、林家翹、李政道和楊振寧;還有一位是清華校友趙忠堯的愛徒吳健雄。

⑧ 西南聯大歷史簡介,西南聯大有哪些名人

1、歷史簡介

1935年,北京的局勢日益危急,為了防止突發的不利情況,清華大學秘密預備將學校轉移至長沙。

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後,南京國民政府在廬山召開了一系列會議討論戰局問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南開大學三校校長,在廬山會議後並未立即返回京津,而暫時留在南京和上海。7月29、30日,南開大學遭到日機轟炸,大部校舍被焚毀。8月28日,國民政府教育部分別授函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和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麟,指定三人分任長沙臨時大學籌備委員會委員,三校在長沙合並組成長沙臨時大學。

1937年11月1日,國立長沙臨時大學正式上課。這一天,後來定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校慶日,臨時大學綜合了清華、北大、南開原有的院系設置,設17個學系。

1938年2月中旬,長沙臨大開始遷徙昆明。

1938年4月2日,教育部發電命令國立長沙臨時大學改稱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The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設文、理、工、法商、師范5個院26個系,兩個專修科一個選修班。校本部所在地現為雲南師范大學。

1938年5月4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正式開課。

1946年5月4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舉行結業典禮,7月31日宣布結束,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遷回原址,師范學院留昆獨立設置,改稱國立昆明師范學院。

2、知名校友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校友(含附中附小校友)中共有174人當選為「兩院」院士(其中,中國科學院163人,中國工程院13人,朱光亞、鄭哲敏為雙院士,徐匡迪曾任中國工程院院長)。此外,在1948年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評選中,全部81位院士中,有27人出自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知名校友:楊振寧、李政道、朱光亞、鄧稼先、陳寅恪、陳省身、華羅庚、吳大猷、馮友蘭、胡適、陳寅恪、傅斯年、梁思成、錢端升、肖公權、陳達等等。

(8)西南聯大創造高等教育的奇跡擴展閱讀: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The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是中國抗日戰爭開始後高校內遷設於昆明的一所綜合性大學。1937年11月1日,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在長沙組建成立的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在長沙開學(這一天也成為西南聯大校慶日)。由於長沙連遭日機轟炸,1938年2月中旬,經中華民國教育部批准,長沙臨時大學分三路西遷昆明。1938年4月,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從1937年8月中華民國教育部決定國立長沙臨時大學組建開始,到1946年7月31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停止辦學,西南聯大前後共存在了8年零11個月,「內樹學術自由之規模,外來民主堡壘之稱號」,保存了抗戰時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培養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優秀人才,為中國和世界的發展進步作出了傑出貢獻。

⑨ 西南聯大是哪個大學的前身

曾經的世界第一!!!是指國家為了保留救國的希望,將清華,北大,南開三所最好大學組成一所學校叫「西南聯大」。西南聯大的組成成員已經於1946年回北京天津復校,當年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依然培育出了一大批傑出人才,比如兩位諾貝爾獎得主:李政道,楊振寧。還有眾多兩彈元勛和上百位兩院院士:陳省身,梁思成,胡適,林徽因,華羅庚,朱自清,聞一多,馮友蘭,鄧稼先,陳寅恪,等等。西南聯大可以說是我國乃至世界教育界的一個奇跡,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關於西南聯大的影視劇有很多:紀錄片「西南聯大」,電視連續劇「我們的西南聯大』,電影「無問西東」等等。

閱讀全文

與西南聯大創造高等教育的奇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