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創造歷史2為什麼有的國家不能吞並
游戲是全英文的,本人英文不好,完全是憑感覺摸索,所以有寫錯的地方還請各位包涵!
這個游戲實際上就是注重資源與發展,初期除了搶占必要資源,其他無必要戰爭我認為不是很重要。
以我選中國為例,一開始要做的幾件事:
工業:
上來進口350左右的煤炭,初期沒有煤炭是很可怕的,等於你的工業處於停滯階段,什麼都做不了。所有城市同時發展工廠,工廠數量和級別直接影響到生產水平和其他建築建造速度。可能會有些城市因為資源問題不能立即建工廠,但是不用管全部點上就好。(因為進口煤炭會大量減少資金儲備,所以我一般等到自身煤礦發展能夠自給自足的時候停止進口。)初期每個城市會有一個小 工廠,我一般會加多一個小工廠,等到二級工廠出來以後城市有條件夠建3個的都建3個左右二級工廠,因為科技的原因3級工廠出來的速度比較慢,所以先期多造一些2級工廠對生產建設都有利。
三級工廠出來後同2級一樣造3個左右,目前玩到能夠造5級工廠,出兵效率已經很高了,總之工廠要多建特別是中高級工廠,對快速發展和防偷襲快速反應造軍隊有利。(每個國家初始工業能力不同,所以各位按照自己所選國家的實際情況來建造工廠)所有資源都選擇生產,礦場盡量先期不要建設農業,平原地區可以發展農業。礦場可以擴建,就是帽子上帶個燈的那個圖案,等到該處全部資源全部開發完了再進行擴建。石油和農業資源好像不能擴建。
軍隊:
我用中國上來第一回合開始出兵偽滿和朝鮮,把日本人趕下海,只用最上面兩支騎兵帶步兵的部隊就夠用了,不要怕和日本宣戰,因為早晚他都要宣你。
我有個檔台灣自己回到祖國懷抱,日本就主動宣我了。其他所有兵力調動至雲南附近和英法殖民地接壤的兩塊地,我玩的最多碰到的戰爭就是在這里英法入侵。其他地方比如新疆和沿海都不用擔心,目前沒發生過登陸的情況。切忌初期造很多軍隊,因為工廠數量和等級限制,造軍隊很費時間,還是把精力多放到工業建設上來,等到國力強大了了想打誰都可以。一定要發展中部城市為工業很發達的城市,因為南北如果發生戰爭,中部的城市可以最近的距離輸送部隊,因為工業發達,也可以在最短的時間造出大量部隊抵擋入侵。
外交:
反正我是從來沒有主動和別國同盟成功過,都是別人加我,初期中期會有一些小國家互相打仗,同時會輪流向你求援,盡量不要輕易答應,因為可能因為一個隨意的同盟導致短期加入一些大的同盟團體交戰,沒和你結盟的另一個國家會主動找你的敵人結盟,初中期發展的時候過早地陷入戰爭泥潭對你可是大大地不利,等你守住疆土了發現科技和工業已經落後人家很多了,我上來就是和平趨勢,盡量不和起相互沖突的國家結盟。
發展到中期可以適當接受一些同盟,等到國力強大了(前三)就可以打打仗了,一定要在別人的殖民地打,不要把戰火引到自己國土上來,現在我雙線作戰也一點都不吃力,中國地大物博資源多就是好啊!選中國的時候切忌不要把香港打下來,如果打了當時的漁村,會導致英國不斷從雲南進攻你企圖收復香港。
科技:
前期不要造太多大學等科技的建築,耗時間,還是把工業先發展起來,南京和哈爾濱作為科技中心已經足夠了,我是中期才把所有沿海城市發展成科技城市的。
中期有富餘的時間和精力可以多造些大學和其他科技設施,有些科技是必須大學和某個建築同時存在在一個城市的時候才可以研究,等工業進入正常水平有時間的時候多造些科技相關建築出來。大學科技設施越多研究速度越快。
經濟:
錢我覺得就是擺設用的,我的經濟平衡最低降到40%左右,負債數百億,照樣發展的很歡,等到工業能力上去了,錢會源源不斷的進來的,五級工廠一造好,財源滾滾!
② 五四運動意義
五四運動直接影響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和發展。
意義:
1、五四運動是一場偉大的群眾愛國運動。它的斗爭對象直指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政府,表現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徹底性是史五四運動上前所未有的。它充分發動了群眾,工、商、學聯合起來,農民也有部分參加了,實際上揭開了全民族進行徹底的反帝反封建斗爭的序幕。
2、五四運動是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它使中國人民進一步認識到帝國主義侵略的本質和軍閥統治的黑暗,同時進一步提高了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決心和覺悟;促進了全國人民對改造中國的問題的反思和探索,也促進了新思潮的蓬勃興起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
3、五四運動既揭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又開創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從此,無產階級登上了政治舞台,民眾的力量得到了廣泛的發動等,這些不僅使五四運動本身具有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內涵,還直接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創造了階級上、思想上和幹部上的條件。
五四運動從形式上是中國學生的愛國運動,但從整個社會背景社會發展來說,它的影響遠遠不止於此,除了波及中國思想文化,政治發展方向,社會經濟潮流,教育,亦對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它對現時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社會亦有著不可低估之影響。
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性質),是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開始;青年學生起了先鋒作用;中國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台;傳播了馬克思主義。
(2)創造歷史2外交擴展閱讀:
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發生在北京以青年學生為主的一場學生運動,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共同參與的一次示威遊行、請願、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形式的愛國運動。
是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是中國革命史上劃時代的事件,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
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中國工人階級的壯大,新文化運動促進思想解放,十月革命給中國人民送來了馬克思主義,再加上歐洲巴黎和會的外交失敗,「巴黎和約」的簽訂,引爆了轟轟烈烈的五四愛國運動。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從而在思想上和幹部上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准備了良好的條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五四運動
③ 創造歷史的漢武帝的圖書目錄
一 漢武帝像
二 漢武帝時代疆域圖
三 序文
第一篇 緒論
第一章 漢武帝的家世
第一節 先世史略
第二節 母系家世
第三節 立儲經過
第四節 後妃與皇子
第二章 漢武帝的賦性
第一節 幼少時顯露的稟賦
第二節 即位後表現的性格
第一項 賦性天真親情濃厚
第二項 愛好田獵居心公義
第三項 既饒感情又重理智
第四項 氣魄雄偉意志堅毅
第五項 好賢納諫改過革新
第六項 仁心義行恤老憐貧
第三章 漢武帝的才智
第一節 文學方面的發揮
第一項 辭賦
一 李夫人賦
二 秋風辭
第二項 詩歌
一 李夫人歌
二 瓠子歌
三 太乙歌
四 西極天馬歌
五 落葉哀禪曲
六 柏梁詩
第三項 詔文
一 元光元年(前134年)親策董仲舒文
二 元光五年(前130年)策詔儲儒
三 元朔元年(前128年)議不舉孝廉者罪詔
四 元朔五年(前124年)勸學詔
五 封三皇子詔
六 元朔元年(前128年)春赦詔
七 元狩元年(前122年)夏遣謁者巡行天下詔
八 元封五年(前106年)求賢詔
九 定禮儀詔
十 報桑弘羊等請屯田輪台詔
第二節 人事方面的統御
第一項 賜庄助書
第二項 敕責楊仆
第三項 激發李廣
第四項 許胡建行法
第五項 詔報石慶
第六項 折服汲黯
第七項 鐵腕誅戮滌垢除腐
第八項 立子去母託孤霍光
第四章 漢武帝所處的時代背景
第一節 政治狀況
第二節 經濟形態
第三節 四夷情勢
第四節 學術思想
第五節 社會風尚
第六節 宗教信仰
第五章 重要的輔弼
第一節 重要的丞相與謀士——公孫弘和主父偃
第二節 著名的儒家與作家——董仲舒,司馬相如
第三節 打敗匈奴的主要將帥——衛青,霍去病
第四節 理財重臣——桑弘羊
第五節 開通西域的使節——張騫
第二篇 本論
第一章 政治方面的創制
第一節 建年號
第二節 改正朔
第三節 求賢育士
第一項 察舉
第二項 上書言事
第三項 徵召方伎名士
第四項 育士任官
第四節 削除封國
第五節 置部刺史
第二章 文教方面的創立
第一節 尊崇儒術
第二節 興辦太學
第三節 設置郡學
第四節 建設秘府——中國首創的圖書館
第五節 創立樂府
第三章 水利方面的創修
第一節 改良漕運兼溉民田
一 穿渠引渭
二 溉田引汾
三 鑿穿褒斜
第二節 鑿井渠與塞瓠子口
第三節 開渠引川溉田
第四章 農業方面的創設
第一節 農田的墾開與田產的限制
一 賜民苑地
二 限民名田
三 倡種宿麥
四 移民墾殖
五 興辦屯田
第二節 農業技術的改進
一 推行代田
二 改良農具
第五章 財經方面的創行
第一節 統一貨幣
第二節 初算車船緡錢
第三節 山林鹽鐵酒酤收歸國營
第四節 均輸平準
第五節 創行諸法的得失
第六章 交通方面的創建
第一節 整修馳道
第二節 開通西南夷道路
第三節 開建河西大道
第一項 甘肅黃河以東的道路
第二項 河西大道的興建
第三項 西長城及其附屬工程
第四節 船尾舵的發明
第一項 中國水運工具的演進
第二項 樓船的式樣與結構
第三項 船尾舵的發明
第四項 南洋各地航運的發展
第五項 船尾舵的傳播及其影響
第七章 軍事方面的創舉
第一節 當時情勢應否作戰
第二節 當時國力能否作戰
第一項 馬政
第二項 交通
第三項 兵制
第一目 兵役制度
第二目 京師軍
第三目 郡國兵(鄉兵)
第四目 邊防軍(戍軍)
第五目 屬國兵
第六目 校閱
第四項 國民講武和經濟富裕
第三節 對匈戰爭的始末
第一項 試探性的序幕戰
第一目 馬邑誘敵
第二目 關市出擊
第二項 戰略地的爭奪戰
第一目 戰略形勢
第二目 作戰經過
第三目 漢與匈奴戰後國家地位的改易
第三項 政治性的軍事行動
第一目 廓清河西走廊
第二目 招降與離間
第四項 後期決戰
第一目 戰前情勢
第二目 第一次決戰
第三目 第二次決戰
第四目 第三次決戰
第五項 兩期征伐匈奴的利弊及其結果
第八章 國境(疆域)方面的創辟
第一節 拓辟四境的意義
第二節 收復閩越
第三節 平定南越
第四節 通西南夷
第一項 探察經過
第二項 區域概括
第三項 建立郡縣
第五節 征服朝鮮
第六節 河南河西先後置郡
第七節 托辟後的疆域
第一項 闢建後的郡縣
第二項 西域諸藩國的分布及其感略
第九章 外交方面的創興——經略西域
第一節 外交活動
第一項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
第二項 張騫死後產生的效果
第二節 軍事征伐
第一項 破樓蘭姑師
第二項 遠征大宛
第三節 領護西域
第一項 領護始末
第二項 經略西域政策
第四節 經略西域對於東西文明的影響
第一項 經濟交流
第一目 往來使節
第二目 絲貨西銷
第三目 皮毛東來
第四目 蔬果及特產異物的傳入
第二項 文化交流
第一目 穿井,鑄鐵,及織絲技術的西傳
第二目 西域技術東漸
第三目 西域樂器傳入對歌舞的影響
第三篇 余論
第一 揭開史記【今上本紀】(即武帝本紀)闕失之謎
第二 司馬遷卒年新考證
第三 李陵降敵始末及其評議
第四 漢武帝經濟措施的前因後果
第五 司馬遷對漢武帝不公不實的重要記述
第六 漢武帝是否【信惑神怪巡遊無度】
④ 創造歷史2世界大戰怎麼玩
創造歷史2世界大戰攻略如下:
這個游戲實際上就是注重資源與發展,初期除了搶占必要資源,其他無必要戰爭不是很重要。
以選中國為例,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工業:
上來進口350左右的煤炭,初期沒有煤炭是很可怕的,等於工業處於停滯階段,什麼都做不了。所有城市同時發展工廠,工廠數量和級別直接影響到生產水平和其他建築建造速度。可能會有些城市因為資源問題不能立即建工廠,但是不用管全部點上就好。(因為進口煤炭會大量減少資金儲備,所以一般等到自身煤礦發展能夠自給自足的時候停止進口。)初期每個城市會有一個小 工廠,一般會加多一個小工廠,等到二級工廠出來以後城市有條件夠建3個的都建3個左右二級工廠,因為科技的原因3級工廠出來的速度比較慢,所以先期多造一些2級工廠對生產建設都有利。
軍隊:
選用中國上來第一回合開始出兵偽滿和朝鮮,把日本人趕下海,只用最上面兩支騎兵帶步兵的部隊就夠用了,不要怕和日本宣戰,因為早晚他都要宣戰與自己。
外交:
初期中期會有一些小國家互相打仗,同時會輪流求援,盡量不要輕易答應,因為可能因為一個隨意的同盟導致短期加入一些大的同盟團體交戰,沒結盟的另一個國家會主動找敵人結盟,初中期發展的時候過早地陷入戰爭泥潭可是大大地不利,等你守住疆土了發現科技和工業已經落後人家很多了,我上來就是和平趨勢,盡量不和起相互沖突的國家結盟。
科技:
中期有富餘的時間和精力可以多造些大學和其他科技設施,有些科技是必須大學和某個建築同時存在在一個城市的時候才可以研究,等工業進入正常水平有時間的時候多造些科技相關建築出來。大學科技設施越多研究速度越快。
⑤ 創造歷史2前期怎麼玩
創造歷史2世界大戰攻略如下:
這個游戲實際上就是注重資源與發展,初期除了搶占必要資源,其他無必要戰爭不是很重要。
以選中國為例,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工業:
上來進口350左右的煤炭,初期沒有煤炭是很可怕的,等於工業處於停滯階段,什麼都做不了。所有城市同時發展工廠,工廠數量和級別直接影響到生產水平和其他建築建造速度。可能會有些城市因為資源問題不能立即建工廠,但是不用管全部點上就好。(因為進口煤炭會大量減少資金儲備,所以一般等到自身煤礦發展能夠自給自足的時候停止進口。)初期每個城市會有一個小 工廠,一般會加多一個小工廠,等到二級工廠出來以後城市有條件夠建3個的都建3個左右二級工廠,因為科技的原因3級工廠出來的速度比較慢,所以先期多造一些2級工廠對生產建設都有利。
軍隊:
選用中國上來第一回合開始出兵偽滿和朝鮮,把日本人趕下海,只用最上面兩支騎兵帶步兵的部隊就夠用了,不要怕和日本宣戰,因為早晚他都要宣戰與自己。
外交:
初期中期會有一些小國家互相打仗,同時會輪流求援,盡量不要輕易答應,因為可能因為一個隨意的同盟導致短期加入一些大的同盟團體交戰,沒結盟的另一個國家會主動找敵人結盟,初中期發展的時候過早地陷入戰爭泥潭可是大大地不利,等你守住疆土了發現科技和工業已經落後人家很多了,我上來就是和平趨勢,盡量不和起相互沖突的國家結盟。
科技:
中期有富餘的時間和精力可以多造些大學和其他科技設施,有些科技是必須大學和某個建築同時存在在一個城市的時候才可以研究,等工業進入正常水平有時間的時候多造些科技相關建築出來。大學科技設施越多研究速度越快。
望採納 謝謝!
⑥ 創造歷史2的游戲攻略
游戲是全英文的,本人英文不好,完全是憑感覺摸索,所以有寫錯的地方還請各位包涵!
這個游戲實際上就是注重資源與發展,初期除了搶占必要資源,其他無必要戰爭我認為不是很重要。好戰的玩家可以去發展,盡量不要和大聯盟打。
以我選中國為例,一開始要做的幾件事:
工業:
上來進口大量的煤炭(也可以進口一些鋼鐵),初期沒有煤炭是很可怕的,等於你的工業處於停滯階段,什麼都做不了。所有城市同時發展工廠,工廠數量和級別直接影響到生產水平和其他建築建造速度。可能會有些城市因為資源問題不能立即建工廠,但是不用管全部點上就好。每個國家初始工業能力不同,所以各位按照自己所選國家的實際情況來建造工廠。
德國問題回合補充:建議工廠一級建2個,二級工廠3個,三級工廠3個,四級工廠3個,五級工廠3個,地下工廠1~3個。這樣全國范圍內建成以後資金上會有很大缺口(千億),但是商品輸出(軍需,石油,紡織品,食品,汽車等),軍隊輸出會非常有效率。中部地區一定不能落下(連通南北,支援東西)。
資源:
資源包括礦產和農業,所有資源都選擇生產,礦場盡量先期不要建設農業,平原地區可以發展農業。補充:整體上可以分為幾個階段,第一階段:礦場進行采礦,農場進行農場,同時修路以及防禦工事(先邊界再內地);第二階段:礦場升級然後在產地增設礦產,產煤的只能增加煤,產油的只能增加由,有的一塊地上有兩種資源產出,那就爽了(比如庫頁島);農場升級增加糧食產量,農場為固定數目;不要落下基礎設施建設;第三階段:這時候資源不能自給自足就繼續增加礦眼,我玩的時候這個時候都是在出口了;這個階段主要是防禦,因為第二階段科技就上來了,然後公路,鐵路,高速路,飛機場,高射炮等等就可以全國建設了。為什麼這樣,自給自足後就要打仗了,兵貴神速~~
軍隊:
我用中國上來第一回合開始出兵偽滿和朝鮮,把日本人趕下海,只用最上面兩支騎兵帶步兵的部隊就夠用了,不要怕和日本宣戰,因為早晚他都要宣你。
我有個檔台灣自己回到祖國懷抱,日本就主動宣我了。其他所有兵力調動至雲南附近和英法殖民地接壤的兩塊地,我玩的最多碰到的戰爭就是在這里英法入侵。其他地方比如新疆和沿海都不用擔心,目前沒發生過登陸的情況。切忌初期造很多軍隊,因為工廠數量和等級限制,造軍隊很費時間,還是把精力多放到工業建設上來,等到國力強大了了想打誰都可以。一定要發展中部城市為工業很發達的城市,因為南北如果發生戰爭,中部的城市可以最近的距離輸送部隊,因為工業發達,也可以在最短的時間造出大量部隊抵擋入侵。
補充:按照上面的補充來建設以後步兵等靠人走的陸軍都是一個回合生產一個,很快的(堅持兵貴神速!),機動部隊兩個回合,裝甲坦克一類的在五個回合,沿海有船塢海軍也很方便,空軍在兩個回合左右,因為沒有什麼大個的。在軍隊方面我建議邊防線都要安排,而且機場也一定要有的,因為有可能會和蘇聯打仗,游戲情景發展並不確定,我還遇到過打蘇聯的時候,美國、菲律賓和紐西蘭插手的情況,險些把黑龍江一帶丟失。具體怎麼安排隨玩家。軍隊在科技發展以後是會升級的,三軍都可以升級。
外交:
反正我是從來沒有主動和別國同盟成功過,都是別人加我,但是如果有共同的敵人則容易結盟成功。初期中期會有一些小國家互相打仗,同時會輪流向你求援,盡量不要輕易答應,因為可能因為一個隨意的同盟導致短期加入一些大的同盟團體交戰,沒和你結盟的另一個國家會主動找你的敵人結盟,初中期發展的時候過早地陷入戰爭泥潭對你可是大大地不利,等你守住疆土了發現科技和工業已經落後人家很多了,我上來就是和平趨勢,盡量不和起相互沖突的國家結盟。
發展到中期可以適當接受一些同盟,等到國力強大了(前三)就可以打打仗了,一定要在別人的殖民地打,不要把戰火引到自己國土上來,現在我雙線作戰也一點都不吃力,中國地大物博資源多就是好啊!選中國的時候切忌不要把香港打下來,如果打了當時的漁村,會導致英國不斷從雲南進攻你企圖收復香港。
補充::玩家也可以在外交上資助他國政治斗爭,使其他國家出現內戰的幾率升高,不過就是時間比較長,我當時想過收回香港,但是英國殖民地太多了,主要是控制著印度,我西藏工業剛剛發展起來,真的打起來有些虧,所以就資助他的法西斯陣營,不過這也會對國內政治有影響,慎用。
科技:
前期不要造太多大學等科技的建築,耗時間,還是把工業先發展起來,南京和哈爾濱作為科技中心已經足夠了,我是中期才把所有沿海城市發展成科技城市的。
中期有富餘的時間和精力可以多造些大學和其他科技設施,有些科技是必須大學和某個建築同時存在在一個城市的時候才可以研究,等工業進入正常水平有時間的時候多造些科技相關建築出來。大學科技設施越多研究速度越快。
補充:其實可以全國都建設科技研發設施,雖然需要大量的資源,但是科技發展會很快,可以想像一下舉國研究一種科技會有多快!,單獨研究會幾百個回合才能結束,但是分攤到全國,瞬間從幾百回合降到10回合以內,我1943年左右就已經研究出了原子彈!科技研發結束以後可以把科研設施拆了,以降低維護費用。
經濟:
錢我覺得就是擺設用的,我的經濟平衡最低降到40%左右,負債數百億,照樣發展的很歡,等到工業能力上去了,錢會源源不斷的進來的,五級工廠一造好,財源滾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