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拼音輸入法誰發明的

拼音輸入法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9-24 04:10:51

Ⅰ 中文輸入法最早是誰發明的 於何時誕生

大眾普遍認為的,中國最早的中文輸入法,是從70年代末期或者80年代初期個人電腦PC開始誕生的,從1981年國家標准局發布《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元集基本集》GB2312-80以來,個人計算機上開始使用五筆或者拼音輸入漢字才是輸入法廣為使用的真正開始。

台灣的中文漢字輸入法歷史可追溯至1976年由朱邦復發明之倉頡輸入法開始。

(1)拼音輸入法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20世紀90年代後,拼音輸入法軟體開始支持片語輸入和整句輸入。

1993年初北京大學的朱守濤先生發明發明了智能ABC輸入法,後被微軟收購內置到Windows系統中,隨後幾年中智能ABC輸入法成為了中國大陸使用人數最多的輸入法軟體。

90年代,雙拼輸入法和相應的輸入法軟體得到了快速發展。雙拼輸入法誕生了多種方案,如自然碼輸入法軟體提供的自然碼方案,更採用雙拼加偏旁或筆劃的音形結合方式編碼,提供了一種快速輸入漢字的途經,這已超出拼音輸入法的范疇,嚴格說自然碼雙拼不屬於純拼音,而是一種音形碼。

Windows系統流行的中文輸入法軟體有搜狗拼音輸入法、搜狗五筆輸入法、網路拼音輸入法、QQ拼音輸入法、QQ五筆輸入法、谷歌拼音輸入法極點中文漢字輸入法平台等。

這些輸入法默認情況下帶有拼音輸入法和五筆字型輸入法等編碼方法,有的還可以通過自定義設置而實現其他多種輸入方式,如手寫、筆畫、二筆、鄭碼等輸入方式。在Linux發行版、Mac OS X系統以及智能手機中的輸入法框架一般集成多種流行的輸入法編碼,可以在同一個輸入法軟體下自由切換各種不同輸入法。

(1)拼音輸入法誰發明的擴展閱讀:網路-中文輸入法

Ⅱ 搜狗拼音輸入法的創始人是誰

  1. 不是哪個人創立的,而是搜狐團隊開發的。

  2. 搜狗拼音輸入法(簡稱搜狗輸入法、搜狗拼音)是2006年6月由搜狐(NASDAQ:SOHU)公司推出的一款Windows平台下的漢字拼音輸入法,至2007年3月,已推出多個版本。搜狗拼音輸入法是基於搜索引擎技術的、特別適合網民使用的、新一代的輸入法產品,用戶可以通過互聯網備份自己的個性化詞庫和配置信息。與整句輸入風格的智能狂拼不同的是它偏向於詞語輸入特性,為中國國內現今主流漢字拼音輸入法之一,奉行永久免費的原則。

Ⅲ 中文拼音輸入法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由於漢字有數以萬計,電腦鍵盤不可能為每一個漢字而造一個按鍵。因此,人們需要替漢字編碼(檢索出漢字的代碼),用數個鍵來輸入一個漢字。中文輸入法的發展過 程,是「萬碼奔騰」的過程,在30年間出現了上千種編碼方法。
最早的漢字輸入法,一般認為是從70年代末期或者80年代初期有了個人電腦PC開始誕生的,雖然更早有電報碼,用0──9十個數字中的四位組合構成每一個漢字,便於郵電局發送電報之用,但通常意義上,人們還是認為從1981年國家標准局發布《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元集基本集》GB2312-80以來,個人計算機上開始使用五筆或者拼音輸入漢字才是輸入法廣為使用的真正開始。在台灣的漢字輸入法歷史則可追溯至1976年由朱邦復發明之倉頡輸入法開始。

Ⅳ 搜狗拼音輸入法誰發明的

搜狗拼音輸入法(簡稱搜狗輸入法、搜狗拼音),是2006年6月由搜狐公司推出的一款漢字拼音輸入法軟體。這一軟體免費提供用戶下載和使用,目前是國內主流的拼音輸入法軟體之一

Ⅳ 漢語拼音發源於什麼時候是誰發明的

中國人自己的漢語拼音運動是從清朝末年的開始的。 1892年,盧戇章在廈門出版《一目瞭然初階》,公布了他創制的「中國切音新字」,用拉丁字母及其變體為漢字注音,聲韻雙拼,左右橫寫,另加鼻音符號和聲調符號。雖然由於他的方案只局限於廈門音,所以未能推廣使用,可是他的創舉為漢字注音走向西文字母化奠定了基礎,開創了先河。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黨和政府把漢語拼音方案的制定和推廣工作列入議事日程。組織人力草擬漢語拼音方案。 1955年10月,國務院成立「漢語拼音方案審定委員會」1957年11月1日由國務院全體會議第60次會議通過《漢語拼音方案(草案)》,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1958年2月11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正式批准《漢語拼音方案》。1958年秋季開始,《漢語拼音方案》作為小學生必修的課程進入全國小學的課堂。 《漢語拼音方案》是拼寫規范化普通話的一套拼音字母和拼寫方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拼音方案。這方案吸取了以往各種拉丁字母式拼音方案,特別是國語羅馬字和拉丁化新文字拼音方案的優點,它是我國三百多年拼音字母運動的結晶,是六十年來中國人民創造拼音方案經驗的總結,比任何歷史上一個拉丁字母式的拼音方案都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關於現行的《漢語拼音方案》的細節,因為是大家所熟知的,所以這里不再陳述。 早在《漢語拼音方案》推廣實施的初期,在各種媒體上曾經有一種較為普遍的提法,就是拼音方案終將取代中國古老的方塊漢字。理由是,漢字無法輸入電腦。如今的事實已經證明,漢字不僅可以輸入電腦,而且輸入速度不亞於西文,況且充分顯現出漢字獨有的藝術美。所有這一切歸根結底還要歸功於《漢語拼音方案》。 現在,《漢語拼音方案》的功能已經由原來單一的為漢字注音發展為注音和輸入兩個方面。作為漢字的基本輸入方法的拼音輸入法,根據電腦操作的具體特點,在保持「方案」基本框架的基礎上,又派生出「簡拼」「雙拼」等多種輸入形式,大大的加快了輸入速度。還有一種叫作「狂拼」的輸入軟體,在用拼音輸入漢字的同時,電腦會根據自身的模版和用戶的用語習慣自動的分析判斷,根據用戶的意圖恰如其分的選擇字、詞、片語乃至句子,使得漢語拼音達到了相當程度的智能化。 漢字是世界上典型的表意文字,它形體優美,表意精確,加上現行的拼音方案,無論在文字注音方面,還是在電腦輸入方面,都達到了近乎完美的境地。 與時俱進,改革無境,我們的漢字注音和拼音輸入將在發展中不斷完善,更加科學和完美。

Ⅵ 漢語拼音輸入法軟體是誰發明的

應該是根據中國的漢語拼音方案開發的軟體,拼音方案是上世紀50年代我國的漢語專家起草擬定的,如果沒有這個基礎,軟體編寫不出來,比如香港,台灣沒有使用拼音的地區,就沒有拼音輸入。
至於誰發明的,應該是微軟最先推出的,應該算吧。我給你轉一段,相信你會明白的:經常使用電腦的人都知道,電腦輸入法中有一種叫「微軟拼音漢字輸入法」,能夠大大提高輸入速度,讓很多使用者受益匪淺。它的發明者就是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的王曉龍教授

王曉龍早在讀碩士研究生的時候就開始了漢字輸入技術研究。怎樣才能在輸入少量信息量的情況下,讓計算機做出最有效的信息處理呢?他想到了小學生學習時常被聽寫。如果能用聽寫模擬過程代替計算機的輸入法,輸入一些信息不就會輸出整句整句的話了嗎?既然人能聽明白一句話並把它准確地默寫出來,那麼擁有人工智慧的計算機也一定能。有了這一目標,他開始潛心研究。

殫精竭慮,幾度寒暑,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王曉龍開發的漢字語句輸入法成型了。然而實踐發現,它的准確率卻只有60%至70%,和王曉龍當初的設想有很大差距。

最復雜的問題也許需要最簡潔的思路。王曉龍又想到了小學生識字的過程——開始不認字,學一遍下次就認識了。他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編寫程序,很快就有了收獲,新的發現讓語句輸入法准確率提高到了90%以上。

1996年,他與美國微軟公司達成協議,授權美國微軟公司在Windows操作系統上使用該技術,也就是今天被廣泛使用的微軟拼音輸入法。

1996年,他終於認識到宣傳推廣不是他的長項,他與微軟公司達成協議,授權美國微軟公司在Windows操作系統上使用該技術,也就是今天被廣泛使用的微軟拼音輸入法。這也是迄今為止微軟公司在中國開發的惟一項目。
參考地址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306111221855.html

Ⅶ 最早的一種拼音輸入法是哪一年發明的

最早的漢字輸入法,一般認為是從70年代末期或者80年代初期有了個人電腦PC開始誕生的,雖然更早有電報碼,用0──9十個數字中的四位組合構成每一個漢字,便於郵電局發送電報之用。
但通常意義上,人們還是認為從1981年國家標准局發布《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元集基本集》GB2312-80以來,個人計算機上開始使用五筆或者拼音輸入漢字才是輸入法廣為使用的真正開始。
在台灣的漢字輸入法歷史則可追溯至1976年由朱邦復發明之倉頡輸入法開始。

Ⅷ 中文拼音輸入法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作為拼音輸入的愛好者,曾經用過很多經典的拼音輸入軟體。。
一。自然碼,應該說還是應用最廣泛的雙拼方案,與windows系統自帶的微軟雙拼方案及其相似。同時是第一個廣泛使用雙拼加輔助碼輸入方案的輸入法,主要針對是不想學五筆,但是又想通過拼音輸入盲打,看打的用戶。以前曾經用過,但是當時對於雙拼加輔助碼的設計理解不夠深刻,沒有繼續使用。
二。拼音加加,現在自己正在使用的輸入法,支持直接輔助碼和自定義輔助碼的雙拼輸入,比較小眾,沒有在線更新詞庫的功能,但是自定義的功能強,詞庫管理強大,上屏速度快,沒有廣告,比較適合追求打字體驗的用戶使用。
三。 智能狂拼,同樣支持直接輔助碼和自定義輔助碼,在整句輸入方面空格加聲母的修改定位方式唯一,比其他輸入法方案的ctrl+聲母的方案更加方便,輸入體驗更好。整體智能不錯。但是由於是小組開發,所以BUG是難免的。
四。紫光拼音,曾經是很多人的舊愛。應該說是qq和搜狗拼音的設計原型吧,很多方面,比如說超級簡拼的功能,紫光拼音,qq和搜狗是一路的,拼音加加是另一路,如果都有過使用的經驗的話,不難體會。不支持輔助碼功能,在很多專業拼音研究者眼中是稱不上高端的,又沒有三大主流輸入法網路同步的功能,也稱不上大眾,不上不下的,個人更覺很尷尬。

總體來說,拼音輸入分為字詞輸入和整句輸入兩個范疇,隨著雲輸入的介入,這兩個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了,像qq和搜狗你很難說它們是典型的字詞或者是整句輸入。而傳統的輸入法,自然碼,拼音加加,紫光拼音等輸入字詞輸入,略帶整句輸入的功能。微軟拼音,智能狂拼可以算是典型的整句輸入法。

因為對於拼音輸入的效率和體驗比較關注,也用上了很多拼音輸入法,現在固定使用在拼音加加上,因為雙拼加輔助碼的輸入效率還是相當高的 。

Ⅸ 注音文字是誰發明的

注音符號舊稱為「注音字母」,為漢字注音而設定的符號,1913年由中國讀音統一會制定,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發布,共計39個字母,排列以「ㄍㄎ」開頭;1920年改訂字母順序,增加一個字母「ㄜ」共計達40個。注音初期以讀音統一會所定字音為標准,故有「萬v、兀Ng、廣Gn」三個字母,後以北京音為標准,「萬、兀、廣」只作注方言之用,目前仍使用的有37個(聲母21個,韻母16個)。1930年中華民國政府把注音字母改稱為「注音符號」,正式的稱呼是國語注音符號第一式。相對於漢語拼音來說,注音符號有時簡稱注音。

中國大陸地區1950年代以後,漢語拼音被廣泛推廣,一般人使用拼音拼讀漢字,但是在常用語言工具書中標注漢字讀音仍舊拼音和注音同時使用。目前在台灣,小學生在學會漢字書寫之前,會先學習注音符號作為漢字的替代寫法;在生活實用上,注音符號是標注生字的拼音,也是普遍的漢字輸入法。由於注音符號在台灣推行相當成功,小學生皆被要求熟練使用。所以在台灣閩南語、客家語的教學上,教育部另外增添新符號以能拼讀,目前這些新符號已收錄至Unicode編碼中的「Bopomofo
Extended」區。在2000年前後,中華民國教育部頒布一套通用拼音規則。嘗試以拉丁化的拼音方式取代注音符號(ㄅㄆㄇㄈ)的使用,並取代注音符號第二式(MPS
II),目前已落實在地名拼寫上。
目錄 [隱藏]
1 寫法
2 讀法
2.1 單音
2.2 連音
3 語調
4 符號來源
5 外部鏈接

[編輯]寫法
直式 注

ㄨˋ





ㄨˊ


ㄠˋ
橫式
ㄓㄨˋㄧㄣ ㄈㄨˊ ㄏㄠˋ
注音符號

[編輯]讀法
【】表示與其他聲母或韻母連用時之發音
[編輯]單音
注音與各發音法比較 1 注音通用拼音漢語拼音威妥瑪拼音範例(注音與通用)
ㄅ b b p 八 (ㄅㄚ, ba)
ㄆ p p p' 杷 (ㄆㄚˊ, pa)
ㄇ m m m 馬 (ㄇㄚˇ, ma)
ㄈ f f f 法 (ㄈㄚˋ, fa)
ㄉ d d t 地 (ㄉㄧˋ, di)
ㄊ t t t' 提 (ㄊㄧˊ, ti)
ㄋ n n n 你 (ㄋㄧˇ, ni)
ㄌ l l l 利 (ㄌㄧˋ, li)
ㄍ g g k 告 (ㄍㄠˋ, gao)
ㄎ k k k' 考 (ㄎㄠˇ, kao)
ㄏ h h h 好 (ㄏㄠˇ, hao)
ㄐ jij ch 叫 (ㄐㄧㄠˋ, jiao)
ㄑ ciq ch' 巧 (ㄑㄧㄠˇ, ciao)
ㄒ six hs 小 (ㄒㄧㄠˇ, siao)
ㄓ jhih 【jh】 【zh】 chih 【ch】 主 (ㄓㄨˇ, jhu)
ㄔ chih 【ch】 chi 【ch】 ch'ih 【ch'】 出 (ㄔㄨ, chu)
ㄕ shih 【sh】 shi 【sh】 shih 【sh】 束 (ㄕㄨˋ, shu)
ㄖ rih 【r】 ri 【r】 jih 【j】 入 (ㄖㄨˋ, ru)
ㄗ zih 【z】 zi 【z】 tz 【tz/ts】 在 (ㄗㄞˋ, zai)
ㄘ cih 【c】 ci 【c】 tz'

閱讀全文

與拼音輸入法誰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