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性關稅

創造性關稅

發布時間:2021-09-23 23:40:05

㈠ 國際貿易中試論貿易創造效應和貿易轉移效應

關稅同盟理論
西方學者將關稅同盟當做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典型形式。因此,對關稅同盟的研究與探討也就比較廣泛而深入。其中令人注愈的是美國經濟學教授維納(J " Viner)和利普西(R " G " Lipsey )等人所集中討論的有關稅同盟的靜態和動態效果。
(一)關稅同盟靜態效果的表現
1.貿易創造效果 貿易創造效果(Trade Creating Effect)是指由於取消了同盟內的關稅壁壘,使生產轉向同盟內最有效率的供應者所產生的利益。它由生產利益和消費利益構成。關稅同盟成立後,能在比較優勢的基礎上進行更專業化的生產,某成員國的一些國內生產品從其他生產成本更低的國家進口。其結果是:一方面使本國該項產品消費開支降低,從而擴大了需求,增加了貿易量;另一方面使本該用於該種產品的生產資源被更為有效地用於他處,從而提高了生產利益。 例如,某產 品在 A, B, C三國的成本分別為$ 25, 15, 10, A國進口關稅水平為 200 %。關稅同盟成立前,由於關稅的保護,該產品以A國的價格為最低,因而 A國自行生產。AB兩國成立 同盟後,對 B國取消 了關稅壁壘,B國的該產品的價格下降,低於 A國水平,於是,A國從 B國進口該產 品。

2.貿易轉移效果 貿易轉移效果(Trade Diversing Effect)是指由於關稅同盟對外設立統一的關稅壁壘,使某成員國在購買同盟內廉價的產品時可能導致某種轉移性損失。關稅同盟成立前,該國可從世界上生產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國家進口產品;同盟成立後,則通常轉向從同盟內生產效率最高的國家進口。如果後者不同於前者,則意味著進口成本增加,消費開支擴大,使得同盟內社會福利水平下降。同時,這也意味著關稅同盟外最有效率的生產能力和最有效的資源被閑置,從而降低了世界福利水平。例如,某產品在 A, B, C三國的生產成本仍為$25,$15,$10, A國的進口稅率則為 100%。關稅同盟成立前,C國的該產品的價格(包括關稅)最低,因此,A國從 C國進口。AB國關稅同盟成立後,AB兩國之間廢除關稅,B國的該產品價格低,於是,A國改從 B國進口。這樣,就從成本最低的 C國轉變到了同盟內成本最低的B國,這便是貿易轉移效果。

(二)對關稅同盟靜態效果的討論
1.關稅同盟產生 「貿易創造效果」與 「貿易轉移效果」的可能性分析
前面討論貿易創造效果與貿易轉移效果時,是假定 A, B,C三國都生產某產品,且成本各不一樣。事實上,還有以下可能。(1)建立關稅同盟前,A, B兩國都不生產該產品,而從生產成本最低的C國進 口。那麼,A, B結成同盟後,不會引起貿易創造和貿易轉移效果。 (2)建立關稅同盟前,A, B兩國都生產該產品,且比 C國成本要高,即各國在關稅保護下重復性地自行生產並進行競爭。關稅同盟建成後,則在同盟內進行專業分工,由生產效率較高的B國生產該產品並滿足 A國的播要。這樣,在同盟內實現了生產的專業化和自由貿易,從而在內部創造和擴大了貿易,這就形成了貿易創造效果。(3)建立關稅同盟前,A國不生產該產品,B國較 C國以更高的成本生產,這時,A國從 C國進口。A, B結成同盟後,A,B間廢除關稅並對C國採取共同的關稅,此時,本從 C國進口就轉向了從同盟內的 B國進 口,這就意味著在關稅同盟內保護了落後工業。因此,要在形成 「貿易轉移效果」的同時,表現出貿易保護的傾向。
2.貿易創造與貿易轉移之間關系的分析 關稅同盟既是同盟內自由貿易的政策工具,又是對同盟進行貿易保護的工具。從整體范圍來講,貿易創造增加社會整體福利,而貿易轉移則在某種意義上降低了這種福利。對此,米德、利普西等經濟學家利用供求曲線進行了更為精密而深入的闡述與分析。

如圖 8一1所示,假定三個國家:本國(H),同盟國(C),同盟外國家(W)。S, D分別為 H國某產品的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P為該產品的價格,Q為產品的數量,生產該產品的成本從低到高的次序為W, C, H。
最初,H國從 C國進口,價格為 Pwr(進口價格Pw與關稅T組成),消費量為 ob,國內生產為 oa,進口量為 ab (ob - oa) 。
現在,H國與 C國結成同盟,該產品在 H國的價格下降到Pc(取消了關稅),於是,消費最擴大到od,國內生產下降到oc,進口量為cd。此時,ca + bd為創造出來的貿易量。△efg與△hij為貿易創造帶來的經濟效益。△efg表明國內生產該產品的數量下降,使本該用於此方面的資源得到了更為有效的利用,它被稱為貿易創造的生產效應。△ hij說明價格下降後,需求量增加,從而被稱為貿易創造的消費效應。但同時,由於進 口從成本最低的 W 國變成 C國,貿易量 ab從全球最有效率的生產者進口轉向同盟內效率最高的生產者。這種貿易轉移意味著 H國利益的損失和全球效率的損失。將 H國作為整體考慮(即徵收的關稅亦是福利之一),結成同盟後,必須對 ab最的進口支付高價格Pc以代替Pw 。 Pc與Pw的差額就是韌外付出的單位產品的成本。因此,矩形gilk就是貿易轉移帶來的福利的損失。 因此,維納指出,建立關稅與否,取決於這兩者的實際效果 。同盟成立後 ,可能會發生 貿易創造得利大於 貿易轉移的損失,也可能相反,它取決於△efgf△hij與矩形gilk的面積大小。 3.關稅同盟靜態效果大小的分析 關稅同盟成立後,其靜態效果所產生的福利的大小受到多因家的影響 : (1)同盟前關稅水平越高,同盟後貿易創造效果越大; (2)關稅同盟成員的供求彈性越大,貿易創造效果越大; (3)關稅同盟成員的生產效率越高,貿易創造效果越大;(4)關稅同盟成員與非成員的產品成本差異愈小,貿易轉移的損失愈小; (5)關稅同盟成員對非成員的進 口需求彈性愈低,非成員對成員的出口供給彈性愈低,則貿易轉移的可能性愈小; (6)關稅同盟成員對外關稅愈低,貿易轉移的可能性愈小; (7)關稅同盟的成員愈多,貿易轉移的可能性愈小; (8)關稅同盟成員間的貿易量愈大(或與非成員之間的貿易量愈少),貿易轉移的可能性愈小; (9)一國國內貿易比重越大,對外貿易比重越大,則參加關稅同盟獲利的可能性越小,即貿易創造效果越大; (10)關稅同盟成員間的經濟結構越相似(或互補性越小),貿易創造效果越大。因此,關稅同盟往往在經濟發展水平與經濟結構相似的國家間建立,以獲得較多的貿易創造效應。

㈡ 什麼是貿易創造效應和貿易轉移效應擴大貿易創造的條件有哪些

貿易創造是關稅同盟建立後,成員國之間以新創造的來自同盟內夥伴國的進口,替代原先的國內生產的狀況。其效果是由於內部關稅取消,不再為生產效率低、成本高的國內生產提供保護,以來自夥伴國的低價進口取代高價的國內生產,使消費者提高了福利。

貿易轉移是一個年輕的概念,最早出現的貿易轉移是由加拿大經濟學家瓦伊納在19世紀50年代初提出的,全稱是「貿易創造與貿易轉移理論」。

指一國產品遭到另一國的貿易保障措施後轉而大量向其他國家出口。關稅同盟的經濟效應集中在貿易創造和貿易轉移兩個方面。貿易轉移是指產品從過去進口自較低生產成本國轉向從較高成本國進口的過程和現象,這是在一體化過程中應予以注意的情況。

(2)創造性關稅擴展閱讀:

貿易轉移效應成因:

(一)保障措施越來越受到各國政府的青睞。

隨著世界貿易日益自由化,某種程度上貿易保護主義又有抬頭的趨勢。1994年及烏拉圭回合談判前,不少國家更偏愛採用「灰色區域」性質的貿易保護措施來保護其國內市場,比如藉助於雙邊談判說服出口國自願採取限制出口的措施等。

而今,世界貿易組織規則日益嚴格禁止或限制類似措施,從而,使得保障措施這樣一種「合法化」的補救措施脫穎而出。

(二)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的加強

進入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向縱深發展,並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一大潮流。區域集團化及區域性國際經濟組織的出現並非偶然。它是世界局勢變化和冷戰結束後經濟矛盾突出和市場競爭加劇的表現。也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過程。

(三)非關稅壁壘的日益增多

隨著世界貿易組織在減低關稅上所做努力取得的成效和各國之間雙邊、多邊貿易協定的增多,關稅不再是主要的貿易壁壘,而又因為國家利益的永恆性和最大性,非關稅壁壘就成了各國屢試不爽的限制進口的措施。

㈢ 中國對美國哪些產品徵收關稅

日前,美國對中國的貿易戰進一步升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擬定了一份加征關稅的自中國進口產品清單,並建議對清單上中國產品徵收額外25%的關稅。該清單包含大約1300個獨立關稅項目,價值約500億美元,LED、MOCVD設備等都為列其中。
特朗普之所以高舉貿易保護主義,主要是為了保護美國工業,同時打擊競爭對手。
眾所周知,中國每年都要大量進口晶元,像CPU基本被美國英特爾、AMD壟斷。那麼,中國一旦對美國CPU徵收高關稅,中國IT產業會有哪些影響?
對英特爾、AMD的CPU徵收高關稅會對中國整機產品造成傷害
目前,中國的桌面CPU、伺服器CPU基本被美國英特爾公司和AMD公司壟斷。既然美國制裁中國計算機整機產品,那麼,中國是否可以對英特爾和AMD的CPU徵收高關稅進行反制呢?
對英特爾和AMD的CPU徵收高關稅能否保護本國CPU的發展暫且不論,但對中國計算機整機產品的打擊和傷害卻是立竿見影的。
如果對英特爾和AMD的CPU徵收高關稅,無論上聯想、神舟等老牌個人電腦廠商,還上華為、小米等筆記本電腦新玩家的CPU采購成本都會大幅增加。由於整個個人電腦市場已經開始逐年萎縮,市場競爭非常激烈,而且CPU、內存、硬碟、主板等主要部件的價格也很透明。對美國CPU徵收高關稅,這就會使中國大陸企業在境內代工的個人電腦,相對於境外企業在境外代工的個人電腦不具備價格優勢。
在個人電腦市場,消費者對價格是非常敏感的,戴爾電腦就被網友調侃「人傻錢多買戴爾」,除了蘋果可以憑借信仰收割高利潤之外,同樣的CPU、GPU、內存、主板、硬碟,如果你賣得更貴,則會被消費者拋棄。比如聯想就因為類似的配置國外比國內便宜,被網友調侃「美帝良心」。
因此,一旦對英特爾和AMD的CPU徵收高關稅,則會使聯想、神舟、華為的海外市場失去價格優勢,最後只能像日本整機廠一樣在本土市場靠政府保護生存。
另外,聯想、華碩等整機廠為了規避高關稅,有一定可能性直接將工廠移到境外。富士康、廣達、仁寶、緯創等代工廠也可能搬遷工廠。一旦發生這種事情,不僅沒能遏制英特爾,反而把自己的整機產業搞得空心化了。
短期效果不佳,長期堅持高關稅有一定成效
就短期來看,對美國晶元徵收高關稅,不僅會損害中國整機廠商的利益,對發展自主晶元,實現國產化替代的好處沒有一些人想像的那麼大,根本不像一些人想像的「徵收高關稅就靈」。
就以桌面CPU為例。由於Wintel聯盟已經高度鎖定了市場,即便對英特爾、AMD徵收1000%的關稅,聯想、華為、神舟的筆記本也不可能采購自主CPU,因為自主CPU根本跑不了Windows,自主CPU的軟體生態目前只能滿足黨政機關辦公使用,並不適合普通老百姓使用。在這種情況下,無論對英特爾、AMD徵收多麼高的關稅,自主CPU在短時間內是無法替換國外CPU的。
龍芯目前的生態和性能僅能滿足黨政辦公使用
由於聯想、華為、神舟都是非常商業化的公司,在商業上無利可圖的情況下,自然會采購美國的CPU。即便聯想、華為采購了自主CPU,受民族情緒影響,普通消費者也買了搭載自主CPU的電腦,結果發現這款電腦不能打國外3A游戲,不能炒股票,很多常用的軟體都沒有,普通消費者會拋棄自主CPU,一些硬體發燒友和愛好者會把自主CPU罵得狗血淋頭,網路上會充斥著這些人編排的各種段子,然後大家把電腦換回Wintel。
畢竟Wintel聯盟這種技術壟斷,比任何關稅政策和經濟制裁措施都更加有效。對英特爾CPU徵收高關稅,在短期只會導致中國市場採用英特爾CPU的電腦價格上漲。
高關稅是否會有助於自主CPU生態建設呢?這個很難說,畢竟只是高關稅,而不是徹底禁用。即便明天宣布對英特爾和AMD的CPU徵收高關稅,也無法改變海量的軟體都是建立在Wintel的基礎之上這一現實,自主CPU還是缺乏生態。在國內主流的CPU依舊是X86的情況下,未必會有多少軟體廠商會去給自主CPU做生態。
不過,就長期來看,隨著自主CPU的性能不斷進步,如果高關稅能夠讓自主CPU具備更好的性價比,在一些對生態要求不高的領域,自主CPU會有越來越大的生存空間,而隨著根據地的不斷擴大,自主CPU的生態也會隨之壯大。
國產晶元替代應當遵循產業發展規律循序漸進
如果想實現自主CPU替換掉美國CPU,對美製裁+大躍進式的發展模式是會栽跟頭的。畢竟制裁的前提是你要有底牌,發改委對高通開出60億元罰單的前提是在4G時代,中歐聯手將高通趕下神壇,去年三星在存儲晶元上大漲價,發改委即便約談了三星,但也沒能開出同樣強度罰單,就是因為沒有底牌。
何況產業發展有它的規律,如果不按規律辦,你有再多的錢,給再多的政策,也會受到規律的懲罰。這方面在過去二十多年裡我們已經吃過很多虧了。
要發展自主CPU,必須有一套組合拳,既要有政策的扶持,國家資金的注入,也要有科學的發展思路和發展方略,兩者缺一不可。
只是單純的對外徵收高關稅並不能把一個產業發展起來——畢竟在底子太差,且內功修煉走火入魔的情況下,即便穆迪怎樣徵收高關稅,也無法實現「印度製造」的崛起。
在國家政策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的同時,還必須有科學的發展思路把內功練好。
在內功修煉上,要注意方式方法,必須走循序漸進的發展路線。在過去這些年,對於發展自主CPU,領導很急、專家很急、媒體很急、老百姓也很急,這種急躁的心態把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力量拿去和英特爾、ARM硬拼,就好比是土地革命初期把有限的革命力量投入到大城市的爭奪中,必然會導致慘痛的教訓。
乞丐不能和龍王比寶,必須靜下心來,有坐10年冷板凳的決心,優先從邊緣地帶和薄弱環節開始,循序漸進發展,就像中國革命,必須從敵人的薄弱環節切入。
從國防軍工開始,然後進入石油、電力、交通、金融等一些行業,做行業應用,比如自動提款機、石油鑽探晶元、鐵路公路交通控制晶元、智能電表晶元、智能門鎖、數控機床控制晶元、機器人控制晶元等。
再進入一些對軟體生態要求不高的電子消費領域,比如固態硬碟主控、路由器、機頂盒、智能家電。
最後才是對軟體生態要求比較高的智能手機和個人電腦。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方式,先建立自己的根據地,然後循序漸進的完成對國外晶元的替換。

㈣ 什麼是重商主義為何關稅是這個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重商主義(mercantilism,也稱作「商業本位」,16至18世紀)。
重商主義是十八世紀在歐洲受歡迎的政治經濟體制。它建立在這樣的信念上:即一國的國力基於通過貿易的順差--即出口額大於進口額--所能獲得的財富。封建主義解體之後的16~17世紀是西歐資本原始積累時期的一種經濟理論或經濟體系,反映資本原始積累時期商業資產階級利益的經濟理論和政策體系。15-18世紀中在歐洲流行,後為古典經濟學取代。認為一國積累的金銀越多,就越富強。主張國家干預經濟生活,禁止金銀輸出,增加金銀輸入。重商主義者認為,要得到這種財富,最好是由政府管制農業、商業和製造業;發展對外貿易壟斷;通過高關稅率及其它貿易限制來保護國內市場;並利用殖民地為母國的製造業提供原料和市場。該名稱最初是由亞當·斯密在《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國富論》)一書中提出來的。但一七七六年亞當·斯密在他的著作中抨擊了重商主義,他提倡自由貿易和開明的經濟政策。但是,直到十九世紀中葉英國才廢棄以重商主義哲學為基礎的經濟政策。
一、重商主義產生的時期及背景
歷史上對國際貿易的研究和理論在最早的時候幾乎都是出自重商學派的著作。
重商主義是資產階級最初的經濟學說。產生和發展於歐洲資本原始積累時期,反映這個時期商業資本的利益和要求。它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進行了最初的理論考察。
15 世紀末,西歐社會進入封建社會的瓦解時期,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開始萌芽和成長;地理大發現擴大了世界市場,給商業、航海業、工業以極大刺激;商業資本發揮著突出的作用,促進各國國內市場的統一和世界市場的形成,推動對外貿易的發展;與商業資本加強的同時,西歐一些國家建立起封建專制的中央集權國家,運用國家力量支持商業資本的發展。隨著商業資本的發展和國家支持商業資本的政策的實施,產生了從理論上闡述這些經濟政策的要求,逐漸形成了重商主義的理論。
重商主義(Mercantilism)是西歐封建制度向資本主義制度過渡時期(資本原始積累時期),具體地說,在15—18世紀初受到普遍推崇的一種經濟哲學。重商主義又分為早期的重商主義和晚期的重商主義兩種。
重商主義拋棄了西歐封建社會經院哲學的教義和倫理規范,開始用世俗的眼光,依據商業資本家的經驗去觀察和說明社會經濟現象。它以商業資本的運動作為考察對象,從流通領域研究了貨幣 —— 商品 —— 貨幣的運動。
二、重商主義的貿易觀點和經濟思想
1、認為貴金屬(貨幣)是衡量財富的唯一標准。一切經濟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取金銀。除了開採金銀礦以外,對外貿易是貨幣財富的真正的來源。因此,要使國家變得富強,就應盡量使出口大於進口,因為貿易出超才會導致貴金屬的凈流入。一國擁有的貴金屬越多,就會越富有、越強大。因此,政府應該竭力鼓勵出口,不主張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品)進口。
2、由於不可能所有貿易參加國同時出超,而且任一時點上的金銀總量是固定的,所以一國的獲利總是基於其他國家的損失,即國際貿易是一種「零和游戲」。
三、重商主義的局限性
1、重商主義的政策結論僅在某些情況下站得住腳,並非在一般意義上能站得住腳;
2、重商主義把國際貿易看作一種零和游戲的觀點顯然是錯誤的;
3、重商主義把貨幣與真實財富等同起來也是錯誤的。正是基於這樣一個錯誤的認識,重商主義才輕率地把高水平的貨幣積累與供給等同於經濟繁榮,並把貿易順差與金銀等貴金屬的流入作為其唯一的政策目標。
重商主義主張政府應該控制國家的經濟,以便損害和削弱對手的實力,增強本國的實力。15世紀初,正當文藝復興運動進入初期發展階段之時,重商主義興起。到了17世紀,隨著文藝復興運動的衰落,重商主義也逐漸開始崩潰。從時間上看,重商主義可以說與文藝復興運動同步。同一時期產生兩種社會思想——人文主義和重商主義,其中有其深刻的根源,即當時社會上追求商品生產更快發展,追求商業資本的迅速增加和貨幣資本的不斷積累,已成為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這是重商主義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然而,重商主義的產生和更深層次的背景,則是在追求商業資本增加、追求貨幣積累這股強大潮流沖擊下,所引起的西歐經濟形式和社會階級關系的變化。新經濟的發展,引起了社會各階層的變化,舊式貴族變成了真正的商人,它正反映了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過渡的變化。重商主義就是在這樣一種背景下產生的。
四、重商主義的發展階段
重商主義的發展經歷了早期重商主義和晚期重商主義兩個階段。
早期重商主義產生於 15 ~ 16 世紀,在對外貿易上強調少買,嚴禁貨幣輸出國外,力求用行政手段控制貨幣運動,以貯藏盡量多的貨幣,因而又被稱為貨幣差額論。
晚期重商主義盛行 17 世紀上半期,強調多賣,主張允許貨幣輸出國外,認為只要購買外國商品的貨幣總額少於出售本國商品所得的貨幣總額,就可以獲更多的貨幣。晚期重商主義為保證對外貿易中的出超,採取保護關稅的政策。由於晚期重商主義力圖控制或調節商品的運動並發展工場手工業,又被稱為貿易差額論。
早晚期重商主義的差別反映了商業資本不同歷史階段的不同要求。重商主義促進了商品貨幣關系和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的發展,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成長與確立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五、重商主義的內容主要內容
(1)一個國家的財富必不可少的是貴金屬,如金銀等。這個國家如果沒有貴金屬礦藏,就要通過貿易來取得。
(2)對外貿易必須保持順差,即出口必須超過進口。因此,伊麗莎白一世不僅採取許多有利於貿易發展的措施,同時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重商主義的發展可分為兩個階段:15~16世紀為早期重商主義時期,16世紀下半期到17世紀為晚期重商主義時期。早期重商主義主張採取行政手段,禁止貨幣輸出和積累貨幣財富。晚期重商主義與早期不同的是,認為國家應該將貨幣輸出國外,以便擴大對外國商品的購買。不過他們要求,在對外貿易中謹守的原則是購買外國商品的貨幣總額,必須少於出售本國商品所獲得的總額,其目的仍是要保持有更多的貨幣流回本國。因此,晚期重商主義者主張,對外貿易必須做到輸出大於輸入,以保持出超。

㈤ 關稅的稅率是多少

關稅是國家針對某些商品進口時徵收的,不同的商品關稅不同,不同的原產地國關稅稅率都不同。
但大多數商品進口關稅在5-20%區間。
擴展閱讀:

一、關稅的稅率
關稅的計算方式如下:(貨值+運費+保險)×關稅率
1、 進口增值稅,是指進口環節征繳的增值稅,屬於流轉稅的一種。不同於一般增值稅對在生產、批發、零售等環節的增值額為征稅對象,進口增值稅是專門對進口環節的增值額進行征稅的一種增值稅。
2、 進口增值稅計算方式如下:(貨值+運費+保險+關稅)×17%
根所中國法律,海關徵收的進出口稅包括在進出口環節由海關依法徵收的關稅、消費稅、增值稅、反傾銷稅、船舶噸稅等稅費。
3、關稅以進出關境的貨物和物品為課稅對象、由海關徵收的一種國家稅收。進口關稅稅種代碼為「A」;出口關稅稅種代碼為「C」;行李物品稅種代碼為「W」;郵遞物品稅種代碼為「X」。
4、增值稅增值稅是以商品的生產、流通和勞務服務各個環節所創造的新增價格為課稅額對象的一種流轉稅。進口環節的增值稅由海關徵收,其他環節的增值稅由稅務機關徵收。海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對申報進口的貨物徵收增值稅。進環節增值稅代碼為「L」。
5、消費稅消費稅是以消費品或消費行為的流轉額作為課稅對象的稅種。 海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對申報進口的貨物徵收消費稅。進消費稅代碼為「Y」。
6、完稅價格進口貨物的完稅價格,由海關以該貨物的成交價格為基礎審查確定,並應當包括貨物運抵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輸入地點起卸前的運輸及其相關費用、保險費。出口貨物的完稅價格,由海關以該貨物的成交價格為基礎審查確定,並應當包括貨物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輸出地點裝載前的運輸及其相關費用、保險費。
7、成交價格進口貨物的成交價格,是指賣方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該貨物時買方為進口該貨物向賣方實付、應付的,並且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審定進出口貨物完稅價格辦法》第二章第三節的規定調整後的價款總額,包括直接支付的價款和間接支付的價款。出口貨物的成交價格,是指該貨物出銷售時,賣方為出該貨物應當向買方直接收取和間接收取的價款總額。
二、關稅的稅率的種類
根據新的《關稅條例》規定,我國進口關稅的法定稅率包括最惠國稅率、協定稅率、特惠稅率和普通稅率。
1、最惠國稅率
最惠國稅率適用原產於與我國共同適用最惠國待遇條款的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或地區的進口貨物;或原產於與我國簽定有相互給予最惠國待遇條款的雙邊貿易協定的國家或地區的進口貨物;以及原產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進口貨物。
2、協定稅率
協定稅率適用原產於與我國訂有含關稅優惠條款的區域性貿易協定的有關締約方的進口貨物。協定稅率。
3、特惠稅率
特惠稅率適用原產於與我國簽定有特殊優惠關稅協定的國家或地區的進口貨物。2013年之前,我國對原產於孟加拉國的18個稅目的進口商品實行曼谷協定特稅率。
4、普通稅率
普通稅率適用原產於上述國家或地區以外的國家和地區的進口貨物;或者原產地不明的國家或者地區的進口貨物。
三、關稅適用原則
1、原產於共同適用最惠國待遇條款的世界貿易組織成員的進貨物,原產於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訂含有相互給予最惠國待遇條款的雙邊貿易協定的國家或者地區的進貨物,以及原產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進貨物,適用最惠國稅率。 原產於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訂含有關稅優惠條款的區域性貿易協定的國家或者地區的進貨物,適用協定稅率。 原產於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訂含有特殊關稅優惠條款的貿易協定的國家或者地區的進貨物,適用特惠稅率。
原產於以上所列以外國家或者地區的進貨物,以及原產地不明的進貨物,適用普通稅率。
2、適用最惠國稅率的進貨物有暫定稅率的,應當適用暫定稅率;適用協定稅率、特惠稅率的進貨物有暫定稅率的,應當從低適用稅率;適用普通稅率的進貨物,不適用暫定稅率。 適用出稅率的出貨物有暫定稅率的,應當適用暫定稅率。

㈥ 什麼叫做零關稅

零關稅是指進出口商品在經過一國關境時,由政府設置的海關不向進出口國徵收關稅。如中國內地將自2009年7月1日起,分別對CEPA項下原產於中國香港、澳門的部分商品實施零關稅。

按照中國入世承諾,從今年1月1日起中國開始對部分進口數碼商品及其零部件執行零關稅,其中數碼照相機及零部件進口稅率從去年的10%、12%降為零。實施零關稅的數碼商品還包括數碼攝像機、手機、游戲機、對講機、傳真機、電腦及各種零配件等。

「零關稅」,意味著什麼?

對普通百姓而言,意味著來自對方進口商品的價格降低,買東西更便宜了。

對企業而言,意味著國際貿易成本的降低、貿易摩擦的減少。自貿區建立後,隨著關稅的減讓和非關稅壁壘的消除,區內貿易將大大增加,這將給企業帶來巨大商機。

對於出口結構而言,意味著有利的調整。美國、歐盟和日韓等是湖北省出口的傳統市場,而自貿區基本上都屬於我們正在大力鼓勵、開拓的新興市場,如東南亞、拉美等發展中國家。這將使湖北省對歐美市場的依賴度明顯下降。

對於海外市場而言,意味著相對的穩定。在自貿協定中,參與各方共同就彼此之間的經貿發展做出了全面、系統的安排,減少了貿易中的不確定因素和不正常波動,有利於出口的穩定增長。

以上參考來源:零關稅-網路

㈦ 什麼是關稅同盟

關稅同盟(Customsunion)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締結協定,建立統一的關境,在統一關境內締約國相互間減讓或取消關稅,對從關境以外的國家或地區的商品進口則實行共同的關稅稅率和外貿政策。關稅同盟從歐洲開始,是經濟一體化的組織形式之一。對內產行減免關稅和貿易限制,商品自由流動;對外實行統一的關稅和對外貿易政策。關稅同盟有兩種經濟效應,靜態效應和動態效應。關稅同盟的主要特徵是:成員國相互之間不僅取消了貿易壁壘,實行自由貿易,還建立了共同對外關稅。也就是說,關稅同盟的成員除相互同意消除彼此的貿易障礙之外,還採取共同對外的關稅及貿易政策。GATT規定,關稅同盟如果不是立即成立,而是經過一段期間逐步完成,則應在合理期限內完成,這個期限一般不超過10年。關稅同盟大體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發達國家間建立的,如歐洲經濟共同體的關稅同盟,其目的在於確保西歐國家的市場,抵制美國產品的競爭,促進內部貿易的發展,積極推進歐洲經濟一體化的進程。 另一類是由發展中國家建立的關稅同盟,其目的主要是為了維護本地區各國的民族利益,促進區內的經濟合作和共同發展。如中非關稅同盟與經濟聯盟,安第斯條約組織、加勒比共同體和共同市場、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大湖國家經濟共同體、中非國家經濟共同體等。靜態效應 有貿易創造效應和貿易轉移效應。貿易創造效應是指產生由生產成本較高的國內生產轉向成本較低的貿易對象國生產,本國從其他成員國進口產品所帶來的利益。貿易轉移效慶是指產品過去從生產成本較低的非成員國進口轉向從成本較高的成員國進口的損失。這是參加關稅同盟的代價。當貿易創造效應大於轉移效應時,參加關稅同盟給成員國帶來的綜合效應就是凈效應,意味著成員國的經濟福利水平的提高;反之,則為凈損失和經濟福利水平的下降。 動態效應 關稅同盟不僅會給參加國會帶來靜態影響,還會給它們帶來某些動態影響。有時,這種動態效應比其靜態效應更為重要,對成員國的經濟增長有重要的影響。 關稅同盟的動態優勢: 1、關稅同盟的第一個動態效應就是大市場效應(或規模經濟效應)。關稅同盟建立以後,為成員國之間產品的相互出口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這種市場范圍的擴大促進了企業生產的發展,使生產者可以不斷擴大生產規模,降低成本,享受到規模經濟的利益,並且可進一步增強同盟內的企業對外,特別是對非成員國同類企業的競爭能力。因此關稅同盟所創造的大市場效應引發了企業規模經濟的實現。 2、關稅同盟的建立促進了成員國之間企業的競爭。在各成員國組成關稅同盟以前,許多部門已經形成了國內的壟斷,幾家企業長期占居國內市場,獲取超額壟斷利潤。因而不利於各國的資源配置和技術進步。組成關稅同盟以後,由於各國市場的相互開放,各國企業面臨著來自於其他成員國同類企業的競爭。結果各企業為在競爭中取得有利地位,必然會紛紛改善生產經營效率,增加研究與開發投入,增強採用新技術的意識,不斷降低生產成本,從而在同盟內營造一種濃烈的競爭氣氛,提高經濟效率,促進技術進步。 3、關稅同盟的建立有助於吸引外部投資。關稅同盟的建立意味著對來自非成員產品的排斥,同盟外的國家為了抵消這種不利影響,可能會將生產點轉移到關稅同盟內的一些國家,在當地直接生產並銷售,以便繞過統一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這樣客觀上便產生了一種伴隨生產轉移而生的資本流入,吸引了大量的外國直接投資。 關稅同盟的動態劣勢: 1、關稅同盟的建立促成了新的壟斷的形成,如果關稅同盟的對外排他性很大,那麼這種保護所形成 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新壟斷又會成為技術進步的嚴重障礙。除非關稅同盟不斷有新的成員國加入,從而不斷有新的刺激,否則由此產生的技術進步緩慢現象就不容忽視。 2、關稅同盟的建立可能會拉大成員國不同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關稅同盟建立以後,資本逐步向投資環境比較好的地區流動,如果沒有促進地區平衡發展的政策,一些國家中的落後地區與先進地區的差別將逐步拉大。

㈧ 我國的關稅保護程度

系統的保護關稅理論產生於美國和德國。18世紀末葉,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漢密爾頓根據美國擺脫英國殖民經濟統治、發展本國經濟的需要,強調要用關稅來保護本國幼稚工業的發展。在漢密爾頓的主持下,美國聯邦政府於1789年首先頒布了保護關稅稅則。1841年,德國歷史學派先驅李斯特出版了《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一書,系統地論述了國家採取保護貿易政策和保護關稅政策,以發展本國工業的理論。他站在德國工業資產階級的立場上,針鋒相對地反對英國古典經濟學派代表亞當·斯密等人的自由貿易理論。李斯特認為,自由競爭只有當兩個國家在工業發展上處於大體相當的地位時,才能對雙方有利。在沒有限制的競爭下,一個不發達的國家不論在生產上存在什麼自然優勢,如果不加以保護,工業就不會取得有效的發展和完全的獨立,因此必須採取貿易保護政策,而關稅是保護國內工業的主要手段。他從自己的生產力學說出發,反駁了自由貿易主義者認為關稅會給國家帶來損失的論點。他說:財富本身和財富的原因(生產力)不同,財富的生產力比之財富本身不知要重要多少倍。保護關稅如果會使財富有所犧牲的話,它卻使生產力有了增長,足以抵償損失而有餘。保護關稅在初行時會使工業品價格提高,但是在國家建成了自己的充分發展的工業以後,這些商品由於國內生產成本較低,價格是會跌落到國外進口產品以下的。

㈨ 畫圖分析關稅的經濟效應和福利分配

關稅同盟從歐洲開始,是經濟一體化的組織形式之一。對內產行減免關稅和貿易限制,商品自由流動;對外實行統一的關稅和對外貿易政策。關稅同盟有兩種經濟效應,靜態效應和動態效應。靜態效應有貿易創造效應和貿易轉移效應。貿易創造效應是指產生由生產成本較高的國內生產轉向成本較低的貿易對象國生產,本國從其他成員國進口產品所帶來的利益。貿易轉移效慶是指產品過去從生產成本較低的非成員國進口轉向從成本較高的成員國進口的損失。這是參加關稅同盟的代價。當貿易創造效應大於轉移效應時,參加關稅同盟給成員國帶來的綜合效應就是凈效應,意味著成員國的經濟福利水平的提高;反之,則為凈損失和經濟福利水平的下降。動態效應關稅同盟不僅會給參加國會帶來靜態影響,還會給它們帶來某些動態影響。有時,這種動態效應比其靜態效應更為重要,對成員國的經濟增長有重要的影響。關稅同盟的動態優勢:1、關稅同盟的第一個動態效應就是大市場效應(或規模經濟效應)。關稅同盟建立以後,為成員國之間產品的相互出口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這種市場范圍的擴大促進了企業生產的發展,使生產者可以不斷擴大生產規模,降低成本,享受到規模經濟的利益,並且可進一步增強同盟內的企業對外,特別是對非成員國同類企業的競爭能力。因此關稅同盟所創造的大市場效應引發了企業規模經濟的實現。2、關稅同盟的建立促進了成員國之間企業的競爭。在各成員國組成關稅同盟以前,許多部門已經形成了國內的壟斷,幾家企業長期占居國內市場,獲取超額壟斷利潤。因而不利於各國的資源配置和技術進步。組成關稅同盟以後,由於各國市場的相互開放,各國企業面臨著來自於其他成員國同類企業的競爭。結果各企業為在競爭中取得有利地位,必然會紛紛改善生產經營效率,增加研究與開發投入,增強採用新技術的意識,不斷降低生產成本,從而在同盟內營造一種濃烈的競爭氣氛,提高經濟效率,促進技術進步。3、關稅同盟的建立有助於吸引外部投資。關稅同盟的建立意味著對來自非成員產品的排斥,同盟外的國家為了抵消這種不利影響,可能會將生產點轉移到關稅同盟內的一些國家,在當地直接生產並銷售,以便繞過統一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這樣客觀上便產生了一種伴隨生產轉移而生的資本流入,吸引了大量的外國直接投資。關稅同盟的動態劣勢:1、關稅同盟的建立促成了新的壟斷的形成,如果關稅同盟的對外排他性很大,那麼這種保護所形成的新壟斷又會成為技術進步的嚴重障礙。除非關稅同盟不斷有新的成員國加入,從而不斷有新的刺激,否則由此產生的技術進步緩慢現象就不容忽視。2、關稅同盟的建立可能會拉大成員國不同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關稅同盟建立以後,資本逐步向投資環境比較好的地區流動,如果沒有促進地區平衡發展的政策,一些國家中的落後地區與先進地區的差別將逐步拉大。

㈩ 什麼是關稅同盟的貿易創造效應呢怎樣用圖形進行分析啊

1.同盟前,如抄各成員國經濟襲結構間的競爭性大於互補性,同盟後,其專業化生產機會才會增多,貿易額才能擴大。
2.組成關稅同盟規模的大小。如果規模越大,低成本高效率的生產者越有可能在同盟內部出現,貿易創造的效果更大。
3.建立關稅同盟前成員國之間的關稅越高,建立同盟後產生的貿易創造效應越大。
4.關稅同盟成員國間地理位置越接近,則運輸成本越低,從而貿易創造的效應也就越大。

閱讀全文

與創造性關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