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誰發明了體溫計
溫度計是依照熱脹冷縮的原理製成的,溫度計中有金屬的一頭里裝有水銀或酒精,受熱後膨脹,從而指示出溫度來。用手拿扇子去扇溫度計,所扇動的只是溫度計周圍的空氣,並沒能降低玻璃柱內水銀的溫度,所以水銀柱不會降下來。
16世紀,義大利的帕多瓦大學醫學院聞名於全歐洲,偉大的科學家伽利略就在這所大學執教。伽利略在這所以醫學聞名的大學里,接觸到很多醫生,因此,他常想造一些對醫生有幫助的儀器。有一天,伽利略用手握住了一根試管的底部,過了一會兒,他把試管的上端插入一罐冷水中,然後把手鬆開,管子變冷了,把水吸了上來。伽利略又用手握住試管,試管逐漸變熱,管內的水又下去了。伽利略在試管上標出一道一道的刻度,在每道刻度上標明數字。
這個實驗很有趣,伽利略便讓他的學生都來做。當每個學生把手放到玻璃試管上後,水總是會到達同一刻度。伽利略告訴他的學生,這是因為他們的血液始終是同一熱度——即相同的溫度。在一次演講中,伽利略還專門演示了這個實驗。
伽利略於是由此產生聯想:這個實驗其實也能幫助醫生工作呀,人生病時,血液里的溫度通常都要升高,病人握著試管,管內的水就會由於病人血液溫度的升高而升到較高的刻度,這樣,醫生就知道病人血液的熱度了。於是,伽利略發明了最初的溫度計。
不過,溫度計製成後,伽利略對他的這一發明並不滿意,因為水在寒冷的天氣要結冰,水結冰時體積就會膨脹,冰就會把試管崩裂。伽利略又試驗了許多種液體,最後,他選中了一種酒精,這種酒精冬天不會結冰,成為製造溫度計的良好液體。
現在,用酒精當溫度計內液體的溫度計還在使用。
在使用溫度計前,要使勁甩一甩溫度計,這樣溫度計的指示就能回歸到零的位置。
『貳』 世界上第一支體溫表是誰發明的
1583年的一天,來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源和別人一樣到教堂去做禮拜。教堂里的祈禱聲沒有引起伽利略的注意,而懸掛在教堂半空的一盞大吊燈卻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一陣風吹來使吊燈來回擺動起來。「奇怪,怎麼每次擺動的時間都相等呢?怎麼用時間來確定這個問題呢?」伽利略心裡沒有數。
這時,他忽然想到了脈搏,他數著自己的心跳:1,2,3……17。「啊!吊燈每擺動一次,心跳了17次。」這時一陣大風吹來,吊燈擺的角度變得很大,可他發現,吊燈擺一個來回所花的時間,還是心跳17次。就這樣,他發現了擺的等時性。
伽利略一回家就找來一根繩子和一塊碎鐵片,做起了原始的擺鍾實驗來。後來人們根據伽利略的發明和設想,製成了擺鍾。
『叄』 發明世界上第一支溫度計的科學家是誰
第一來個體溫計是伽利略在16世紀時發源明的。但直到300年後才設計出使用方便、性能可靠的體溫計。
水銀儲存在末端的水銀球內。當水銀被加熱時,它會發生膨脹,沿著非常狹窄的玻璃管上升。所以,體溫的小小變化就會導致玻璃管內水銀的大幅度上升。量完體溫後,得用力甩動體溫計,使水銀回到水銀球內。
1714年,加布里埃爾·華倫海特研製了在水的冰點和人的體溫范圍內設定刻度的水銀體溫計。一位荷蘭醫生用它來給發熱病人量體溫,但體溫計仍然太大了,大多數醫生未能很快使用它。
1868年,文德利希這位德國教授出版了《疾病與體溫》一書,書中記載了2.5萬例病人的體溫變化,而他所使用的體溫計的大小是奧爾伯特體溫計的兩倍,每次要花20分鍾的時間來記錄體溫!
1980年前後,發明了會說話的體溫計。膜狀液晶體溫計在體溫正常時呈現綠色,低燒呈現黃色,高燒呈現紅色。
1988年,出現了電子呼吸脈搏體溫計,可以進行遙測。
後來,奧爾伯特在1867年設計了一個能快速而准確測量體溫、長度只有約15厘米的體溫計。遺憾的是奧爾伯特的體溫計問世太晚,未能給卡爾·文德利希提供幫助。
『肆』 世界上第一隻溫度計的發明者是誰
最早的溫度計是在1593年由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1564~1642)發明的。他的第一支溫度計回是一根一端敞口的答玻璃管,另一端帶有核桃大的玻璃泡。
使用時先給玻璃泡加熱,然後把玻璃管插入水中。隨著溫度的變化,玻璃管中的水面就會上下移動,根據移動的多少就可以判定溫度的變化和溫度的高低。溫度計有熱脹冷縮的作用所以這種溫度計,受外界大氣壓強等環境因素的影響較大,所以測量誤差較大。
(4)誰發明體溫表擴展閱讀
伽利略首創的溫度計是一種開放式的液體溫度計,玻璃管內盛有著色的水和酒精,液面與大氣相通。
這實際上是溫度計與大氣壓力計的混合體,這是由於當時他對大氣壓力的變化還沒有明確的認識。盡管如此,其學術價值仍很大,溫度從此成為客觀的物理量,不再是不確定的主觀感覺。
『伍』 最早的體溫計是什麼時候發明的、誰發明的、
世界上最早的體溫計出現於實驗科學蓬勃興起的十七世紀。不過,要講體溫計的發明,得先說一下溫度計的問世。因為兩者有著不可分割的「血緣」關系。
也許,您對溫度計的「父親」並不會太陌生。他,就是義大利偉大的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經典力學和實驗物理學的先驅者伽利略,於1592年研製成世界上第一支溫度計。他發明溫度計的過程是:把一根一端帶圓泡,另一端開口的玻璃管,垂直地插進一杯水中,當周圍的氣溫發生變化時,管內水柱的高低也隨之發生變化,由此得知氣溫的高低。但是,由於水是露在大氣里的。水柱的升降除受氣溫的影響外,還受到大氣壓的影響,因而僅憑水柱高低測量氣溫的變化往往欠准確性。
1616至1636年間,伽利略的朋友,義大利科學家桑克托里斯將溫度計的形狀作了改進,他把溫度計改成彎曲蛇形狀,體積改得更小,玻璃管帶泡的一端可含進嘴裡,以測出體溫。所以,桑克托里斯是世界上科學測量溫度方法運用於醫學的第一人。
為了解決溫度計欠准確的問題,1654年,伽利略的學生伏迪南改用酒精代替水,製成一種不受大氣壓影響的溫度計。
1657年,義大利人阿克得米亞又用水銀代替酒精製成另一種溫度計,從此,這種溫度計開始被廣泛應用於臨床診斷。
『陸』 體溫計是哪年發明的
很早以前,人們就發現了物體熱脹冷縮的現象.300年前,科學家們開始研究,能否利用物質熱脹冷縮的特性,製成專用的儀器,把物體的冷熱程度表示出來.第一個著手這一工作的人,就是偉大的物理學家伽利略,他利用空氣的熱脹冷縮,在1592年製成了第一個溫度計裝置,這個裝置雖然可以顯示空氣的熱脹冷縮,但不夠准確.1603年伽利略在演講中演示過這種測溫器:他把玻璃泡用手捂熱過程中,管中水面下降了一段高度,當玻璃泡冷卻下來,水在管中又上升到原處.
取代氣體溫度計的是液體溫度計,它是利用水銀、酒精、煤油等液體的熱脹冷縮來測量溫度的,首先製成液體溫度計的是法國人雷諾,他於1632年製成了第一支液體溫度計.
『柒』 溫度計是誰發明的
最早的溫度計是在1593年由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1564~1642)發明的。
他的第一隻溫度計是一根一端敞口的玻璃管,另一端帶有核桃大的玻璃泡。使用時先給玻璃泡加熱,然後把玻璃管插入水中。隨著溫度的變化,玻璃管中的水面就會上下移動,根據移動的多少就可以判定溫度的變化和溫度的高低。
後來伽利略的學生和其他科學家,在這個基礎上反復改進,如把玻璃管倒過來,把液體放在管內,把玻璃管封閉等。比較突出的是法國人布利奧在1659年製造的溫度計,他把玻璃泡的體積縮小,並把測溫物質改為水銀,具備了溫度計的雛形。以後荷蘭人華倫海特在1709年利用酒精,在1714年又利用水銀作為測量物質,製造了更精確的溫度計。
(7)誰發明體溫表擴展閱讀:
溫度計的主要類型:
1、轉動式溫度計
轉動式溫度計是由一個捲曲的雙金屬片製成。雙金屬片一端固定,另一端連接著指針。兩金屬片因膨脹程度不同,在不同溫度下,造成雙金屬片捲曲程度不同,指針則隨之指在刻度盤上的不同位置,從刻度盤上的讀數,便可知其溫度。
2、半導體溫度計
半導體的電阻變化和金屬不同,溫度升高時,其電阻反而減少,並且變化幅度較大。因此少量的溫度變化也可使電阻產生明顯的變化,所製成的溫度計有較高的精密度,常被稱為感溫器。
3、熱電偶溫度計
熱電偶溫度計是由兩條不同金屬連接著一個靈敏的電壓計所組成。金屬接點在不同的溫度下,會在金屬的兩端產生不同的電位差。電位差非常微小,故需靈敏的電壓計才能測得。由電壓計的讀數,便可知道溫度為何。
4、光測高溫計
物體溫度若高到會發出大量的可見光時,便可利用測量其熱輻射的多寡以決定其溫度,此種溫度計即為光測溫度計。此溫度計主要是由裝有紅色濾光鏡的望遠鏡及一組帶有小燈泡、電流計與可變電阻的電路製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溫度計
『捌』 體溫計是誰發明的
最早的溫度計是在1593年由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1564~1642)發明的。他的第一隻溫度計是一根一端版敞口的玻璃管,另一權端帶有核桃大的玻璃泡。使用時先給玻璃泡加熱,然後把玻璃管插入水中。隨著溫度的變化,玻璃管中的水面就會上下移動,根據移動的多少就可以判定溫度的變化和溫度的高低。這種溫度計,受外界大氣壓強等環境因素的影響較大,所以測量誤差大。
『玖』 體溫計是誰發明的
第一個體溫計是伽利略在16世紀時發明的。但直到300年後才設計出使用方便、性能可靠的體溫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