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誰發明薯片的

誰發明薯片的

發布時間:2021-09-23 16:23:11

⑴ 薯片的來歷

薯片的歷史
1853年春天,海軍上尉范德比爾特到紐約的一個旅遊勝地度假。有一天,他在晚餐的時候向廚師抱怨馬鈴薯片太厚了。廚師決定和范德比爾特開個玩笑,他將馬鈴薯切成像紙一樣的薄片,在熱油中油炸,然後撒上調料。本來想開個玩笑,沒想到上尉大贊好吃,這就成了今天的薯片。
在月亮湖旅館,一個顧客(有些文獻稱是百萬富翁范德比爾特)認為廚師喬治做的炸薯片太厚,他不喜歡,因此拒絕付賬。於是喬治又做了一些薄一點的,但同樣不能讓他滿意。被激怒的喬治就決定教訓這位客人,他把薯片做得非常薄非常脆,以致於叉子都插不起來。然而,這並沒有達到他的預期目的,那位客人反而非常喜歡這種淺黃色、像紙一樣薄的馬鈴薯片。其他客人也要求喬治為他們做這種馬鈴薯片。從此,菜單上出現了薩拉托加馬鈴薯片,並成為特色食品。
不久,這種馬鈴薯片被包裝並且出售,剛開始的時候只是於當地發售,立刻就風靡整個新英格蘭地區。終於喬治開了他自己的餐廳,餐廳的最大特色就是馬鈴薯片。那時馬鈴薯要靠手工削皮和切片。在上世紀二十年代馬鈴薯削皮機的發明使得馬鈴薯片從小規模製作變成銷售量最大的零食。
1920年代,自從發明了馬鈴薯削皮機,促使了馬鈴薯片的流行。一個南方的旅行推銷員赫爾曼·雷(Herman Lay)幫助推廣了這種食品。他帶著皮箱在美國南部的雜貨店叫賣此機器,之後他更創立了公司,令他的名字幾乎成為馬鈴薯片的同義詞。樂事馬鈴薯片是第一個成功市場化的美國品牌。從1960年代開始,馬鈴薯片開始於全世界流行開來。
在密封包裝發明之前,馬鈴薯片是保存在大桶子或罐頭里,在底部的馬鈴薯片常常會不新鮮或潮濕。之後Laura Scudder發明了將兩張蠟紙燙在一起的袋子,從此創造了密封包裝並且保存馬鈴薯片的新鮮度到開封的時候。時至今日,馬鈴薯片是以乾燥空氣充入膠袋後密封包裝,防止壓碎。
在中國很久以前就已經有拿土豆製成薯片的歷史,在湖南的湘西地區,就可以發現當地居民將土豆切成薄片,晾乾後,經油炸後成為一道菜餚或者是給孩子的零食。只是做法簡單,且鹽添加得很少。

簡介
薯片是指由馬鈴薯(土豆、香港習慣稱之為土豆)製成的零食。製作方法是把馬鈴薯切為薄片,然後炸或烤至脆口並加以調味即可。除了最簡單地以鹽來調味外,市面上買到不同口味的薯片亦會使用味精和不同香料調味。薯片是很多國家零食市場重要一部份。

⑵ 薯片究竟是怎麼發明的

萬能的薯片是美國最受歡迎的小吃,它的獨特風味造就了一個世界美食奇跡。


在當時來說,他的「薩拉托加薯片」價格還是比較昂貴的。據流傳,克拉姆的餐館有嚴格的規矩,不給富人特權,每個人都平等用餐。


客人需要等待,據稱范德比爾特自己就曾在那裡等國一個半小時。雖然克拉姆給薯片制定了標准,但他從來沒有申請過專利。


後來勞拉 · 斯卡德和赫爾曼 · 雷等企業家發明了薯片的蠟紙包裝,讓這種小吃在1932變得流行起來。


雖然發明薯片的故事已經很難考證,很多地方還存有疑問,但喬治 · 克拉姆和他的妹妹凱瑟琳 · 威克斯都是這種傳奇食物的主要貢獻者。

⑶ 薯片是誰發明的

雖然提問者很愛吃薯片 但我得提醒你, 薯片是垃圾食物 薯片的營養價值很低,還含有大量脂肪和能量,多吃破壞食慾,容易導致肥胖,還是皮膚健美的大敵。 如果薯片吃多了,那麼危害就更大了…… 危害:導致血壓增高,因而腎臟血液未能維持正常流量,而造成糖尿病。 引起此危害的原因:薯片含高度鹽份,吃薯片不只會吃一塊,滿足到味覺後,或把一整包吃完才會停止,此時便會不知不覺吃下大量鹽份,導致血壓增高,因而腎臟血液未能維持正常流量,而造成糖尿病。 去年11月1日早上,日本的電視早新聞中突然播出了一條令人吃驚的消息:薯片中含有丙烯醯胺成分,具有很強的致癌性! 【危害】 薯片的營養價值較低,含有少量脂肪和能量,多吃破壞食慾。 引起此危害的原因是薯片含高度鹽份,吃薯片不只會吃一塊,滿足到味覺後,或把一整包吃完才會停止,此時便會不知不覺吃下大量鹽份,導致血壓增高,因而腎臟血液未能維持正常流量,而造成糖尿病。 研究表明,薯片中含有具有致癌性的丙烯醯胺以及會使人變痴呆的鋁。而在某些國家,如美國和日本,則允許「在一定范圍內」添加溴酸鉀,溴酸鉀過量食用會損害人的中樞神經、血液及腎臟,國際癌症研究機構也已將該化合物列為致癌物質。 雖然我國在2005年已經禁止在麵包中使用溴酸鉀,但薯片的問題仍不容忽視。薯片,吃了有害無利,不吃為妙。 如果薯片吃多了,那麼危害就更大了…… 危害:導致血壓增高,因而腎臟血液未能維持正常流量,而造成糖尿病 吃薯片等於吃汽車廢氣!!! 薯片是不健康的食物,大家都應該知道,但有多不健康呢?看下面2個數字,薯片中的油脂含量高達35%,每50克薯片能帶來260千卡左右的能量。這樣可能沒有直觀的感受,那就來看看下面的實驗。 實驗:燒著的薯片直冒油 購買了3個品牌的薯片作為樣品。首先拆開包裝,挑出一片較大的,用打火機在底下燒了幾秒,薯片立即燃燒起來。接著,火苗漸漸大起來,冒出黑煙,薯片表面還滋出不少油。一股燒烤攤前的烤肉味隨著黑煙彌漫開來,燃燒的薯片表面滲出的油漸漸往下滴。一分多鍾的時間,一張薯片就燒完了。接著,記者又拿另外2個品牌的薯片來重新試了一遍,和第一次沒多大差別,都一點即著,也會滲油,冒燒烤味。 醫生:「垃圾」食品少吃為妙 聽到這個小實驗的情況,市附一醫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吳建勝感到驚訝之餘,勸廣大市民盡量少吃薯片這類食品。尤其對兒童來說,經常食用薯片不但會營養不良,還會影響生長發育。 他說,馬鈴薯原本是個挺好的食材,但是切成片經過煎炸之後就變了樣。高溫煎炸,會致使原本馬鈴薯中的維生素大部分損失;薯片中加入誘人的調味料,帶進了大量的鹽分和過多的增鮮物質。對於健康的成年人來說,並不是非常大的問題,但對於腎功能尚未發育成熟的幼兒和腎病患者來說,這是個不小的負擔。另外,薯片裡面的脂肪不是對人有利的脂肪,薯片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過多食用對健康也十分不利。薯片油炸過程中,是否會產生致癌物質也是一直爭論的焦點。 建議:遠離六類「垃圾」食品 1.油炸食品:熱量高,含有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質,易肥胖;是導致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最危險食品。在油炸過程中,往往產生大量的致癌物質。 2、罐頭類食品:罐頭製作過程中,大量營養物質遭到破壞,維生素幾乎被破壞殆盡,蛋白質常常出現變性,營養價值大「縮水」。很多水果類罐頭含有較高的糖分,易導致血糖大幅攀升,胰腺負荷加重。 3、腌制食品:食品在腌制過程中,要放大量鹽,會加重常進食者的腎臟負擔,發生高血壓的風險增高。還有,食品在腌制過程中也可能產生大量的致癌物質。此外,高濃度的鹽分可嚴重損害胃腸道黏膜。 4、奶油製品:常吃奶油類製品會導致體重增加,甚至出現血糖和血脂升高。高脂肪和高糖成分常常影響胃腸排空,甚至導致胃食管反流。 5、方便麵:屬於高鹽、高脂、低維生素、低礦物質的食物。高鹽分增加腎負荷,會使血壓升高;另外,方便麵里的人造脂肪加重心血管負擔;裡面含有防腐劑和香精,可能對肝臟等有潛在的不利影響。 6、果脯、話梅和蜜餞類食物:和腌制食品類似,在製造過程中易產生致癌物質;香精等添加劑可能損害肝臟等臟器;含有較高鹽分,可能導致血壓升高和腎臟負擔加重。

閱讀全文

與誰發明薯片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