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的四大發明是什麼各用100字概括
火葯,火葯是我們發明的。火葯給我們帶來什麼東西呢?帶來了我們的禮花,帶來了我們的鞭炮。到今天為止火葯在我們的歷史上發揮過巨大的作用,通過阿拉伯傳到歐洲之後,歐洲人利用火葯技術製造了大炮,這就是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和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及甲午戰爭和1900年的八國聯軍進北京,用中國的火葯燒了中國的圓明園。帝國腐朽了,文明衰落了,五千年文明的中華民族發明了火葯,卻沒有用自己的火葯製造出強大威力的洋槍洋炮,只能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抵抗洋人的進攻,任憑他們的鐵蹄踐踏中國的國土,我們不得不割地賠款,喪權辱國。
指南針,我們的鄭和用指南針七下西洋,開拓了中華民族文化進軍世界的先河。他們是傳教士,中國人歷來是善良的,我們下西洋不是為了掠奪,不是為了搶劫。但是我們的發明一旦被他們所使用,他們就造出了新的、更加靈巧的指南針,闖入我們的領海,打開了我們的國門,把大批的鴉片潛入到我們的民族之中,使我們的民族成為「東亞病夫」。
我們的印刷術,印刷術和造紙術是中國偉大的發明。傳到了歐洲以後,幾百年以後才造福於社會,中華民族熊熊的火炬照亮了西方黑暗的中世紀,他們確實是受益匪淺的。他們的科技發達了,文藝復興了,但是今天我們的造紙術又如何呢?我們的印刷術又如何呢?我們公司有一位對印刷比較精通的副總經理,他每天設計我們公司的產品,我國最好的印刷機叫「海德寶」,是我們發明的活字印刷術,但是現在最好的印刷機是「海德寶」,而四色彩印,精美印刷品,都是人家印的,最好的紙張是人家的,便宜、質量好。要什麼紙?要二八銅版。要什麼的?要進口的。紙張是我們發明的,但最好的機器都在人家手裡,我們需要花多少錢?甚至現在連最好的油墨也是進口的,這應該引起我們的反思。
現在我們回顧一下四大發明給我們帶來了什麼?確實給中華民族帶來永久的載入史冊的榮耀,除此以外今天真正由此得到實惠的又是誰呢?我們不得不承認,即使我們有了很多原始性的創新,也往往因為不能精益求精,發展遲緩,錯過了時機,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與大規模的產業化失之交臂。比如說中國人早就發明了陰陽八卦,但是沒有由此引申發明出二進制技術法,計算機是由外國人發明的。鄭和提出的「冷不自生」,這可謂是前無古人創造性的見解,非常了不起。但是由此導出的熱力學第二定律卻在1800年之後,由一個德國人正式提出來的。從冷的物體傳入熱的物體,不能無償發生,我們沒有得到規律性的經驗。
② 學習四大發明後的感想50字
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和火葯四大發明是中國古代最輝煌的技術成就,對於促進各國人民之間的文化交流與貿易往來,推動知識的迅速傳播與增加 ,促進世界的文明和進步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是中國人民對世界科學技術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除四大發明以外,中國古代在技術領域的其他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其中不少也曾產生過世界性的影響,如:機械技術、冶金技術、制瓷技術、紡織和造船技術、水利建築技術等,總之,中國古代在技術領域取得了許多聞名世界的成就,為人類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在世界科技史上留下了極其輝煌的一頁。
四大發明[1]在人類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中國成為文明古國的標志之一。5世紀後的千餘年裡,歐洲處在封建社會之中。在這個漫長的時期里,中國的科學技術一直在向前發展。到了十五、六世紀,由於歐洲擺脫天主教控制以及自由主義的誕生,使歐洲思想和學術界徹底解放,歐洲的近代自然科學才得以誕生,突飛猛進,超越中國,領先於世界。從此,中國的科學發展就一直落後於西方國家。以至於最後,西方列強利用中國發明的指南針,火葯,直接打到了中國。在清朝,強迫中國割地賠款,使中國成為了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
中國人都知四大發明,因此而津津樂道。但是,千百年已經過去,國人是否還有其他什麼值得誇耀的大發明呢?與此同時,在世界各地,改變人類歷史的大發明卻層出不窮,不計其數。例如:蒸汽機,電力,電燈,電腦,汽車, 飛機,互聯網,等等。尤其是美國人和歐洲人改變世界的大發明真是數不勝數,大家是否看到他們因為自己國家的大發明而沾沾自喜,樂此不疲得到處宣揚呢?他們的大發明是不是也是同樣的屈指可數,就這四個呢?了解自己國家過去的光輝歷史,固然重要,但是死抱著過去,就會導致裹足不前,故步自封,自我麻痹。中國人的大發明不應該只有這四個,應該隨著歷史發展,不斷增加才對。所以四大發明的正確稱呼應該是四大古發明。
③ 中國四大發明
即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印刷術
四大發明是中國先民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的足跡,是人類文明進步作出巨大貢獻的象徵
①造紙術的發明:為人類提供了經濟﹑便利的書寫材料,掀起一場人類文字載體革命。
②印刷術的發明: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
③指南針的發明:為歐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動,提供了條件。
④火葯武器的發明:火葯武器的使用,改變了作戰方式,幫助歐洲資產階級摧毀了封建堡壘,加速了歐洲的歷史進程。
指南針
指南針前身——司南
指南針是用以判別方位的一種簡單儀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俗稱吸鐵石)。磁針在地磁場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指南針的N指北方,E指東方,W指西方,S指南方[1]。
中國是世界上公認發明指南針(Compass)的國家。指南針的發明是我國漢族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由於生產勞動,人們接觸了磁鐵礦,開始了對磁性質的了解。人們首先發現了磁石吸引鐵的性質,後來又發現了磁石的指向性。經過多方面的實驗和研究,終於發明了實用的指南針。最早的指南針是用天然磁體做成的,這說明中國漢族勞動人民很早就發現了天然磁鐵及其吸鐵性。據古書記載,遠在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正處在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大變革時期,生產力有了很大的發展,特別是農業生產更是興盛發達,因而促使了采礦業、冶煉業的發展。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人們從鐵礦石中認識了磁石。最早的指南針是司南。
造紙術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漢族勞動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製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這種漂絮的副產物數量不多,在古書上稱它為赫蹏或方絮。這表明了中國漢族造紙術的起源同絲絮有著淵源關系。
造紙術(也稱蔡侯紙)蔡倫改進。東漢和帝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在總結前人製造絲織晶的經驗的基礎上,用樹皮、破漁網、破布、麻頭等作為原料,製造成了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改進了造紙術,才使紙成為人們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被稱為「蔡侯紙」。對紙的概念有個統一認識。什麼樣的物品叫「紙」。
火葯
一種黑色或棕色的炸葯,由硝酸鉀、木炭和硫磺機械混合而成,最初均製成粉末狀,以後一般製成大小不同的顆粒狀,可供不同用途之需,在採用無煙火葯以前,一直用作唯一的軍用發射葯
印刷術、活字印刷術
簡介
木活字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四大發明之一。印刷術源自南北朝時期道家的雕版印刷,它活躍於隋朝的雕版印刷,經宋仁宗時代的畢升發展、完善。印刷術先後傳到朝鮮,日本,中亞,西亞和歐洲。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
它開始於唐朝的雕版印刷,目前發現最早的雕版印刷成品是一單頁版梵文撰寫的《陀羅尼經》,該經是印在亞麻紙上,於650年至670年間出版,且在1974年於西安附近的唐代陵墓出土。 1966年,考古學家在韓國發現了一本微型《陀羅尼佛經》,該經內含唐朝女皇武則天(約690年-705年)頒行的則天文字。學者斷定該經不早於704年,後來被珍藏在一座建於751年統一新羅時代的舍利塔里。關於雕版印刷是起源於隋之說其實是繆誤與以訛傳訛,陸深《河汾燕閑錄》的《儼山外集》卷三中說:「隋文帝開皇十三年十二月(593 年)敕,廢像遺經,悉令雕撰。」這里說的可以理解為雕造被毀之佛像,撰集殘缺的佛經,並不是雕版印刷。關鍵在於文中的「廢像遺經,悉令雕撰」做何解釋。誤讀者蓋肇始於明人陸深。陸深,字子淵,號儼山,上海人。弘治十八年(1505)進士,嘉靖初督學山西期間,撰《河汾燕閑錄》二卷。其中上卷引《歷代三寶記》「隋文帝開皇十三年十二月八日敕廢像遺經悉令雕撰」之後,陸氏發揮道:「此印書之始,又在馮瀛王先矣。」萬曆年間,胡應麟(1551-1602)《少室山房筆叢》卷4引「陸子淵《河汾燕閑錄》雲:『隋文帝開皇十三年十二月八日,敕廢像遺經,悉令雕板。此印書之始。』據斯說,則印書實自隋朝始,又在柳玭先,不特先馮道、毋昭裔也」。先是陸深誤解文義,胡應麟則徑改文獻,方以智(1611-1671)、袁枚(1761-1798)等等,皆由胡氏書轉引陸深語,「雕板」雲雲,遂相沿成習。《中國雕板源流考》從《提要》引作「雕造」,解讀文義與胡應麟、陸深無別,「費長房《歷代三寶記》亦謂隋代已有雕本」,則一誤再誤矣。按:《隋書·經籍志》「開皇元年,高祖普詔天下,任聽出家,仍令計口出錢,營造經像。而京師及並州、相州、洛州等諸大都邑之處,並官寫一切經,置於寺內;而又別寫,藏於秘閣。天下之人,從風而靡,競相景慕,民間佛經,多於六經數十倍」。由是觀之,「廢像遺經,悉令雕撰」者,即雕刻佛像以「重顯尊容」,撰集佛經以供「官寫」、「別寫」暨信眾轉寫,隋時並無雕版印刷佛經之史實也。
於此種誤讀,王士禛(1634-1711)於《居易錄》卷25中早已進行過辨證,雲「毀像殘經」者,「像」指佛像,「經」指佛經。「廢像遺經,悉令雕撰」者,說的是雕造被毀之佛像,撰集殘缺之佛經。「予詳其文義,蓋雕者乃像,撰者乃經,儼山連讀之誤耳」。清乾隆間修《四庫全書》,《四庫提要》也批評胡氏「引開皇十三年敕『廢像遺經悉令雕板』為證,然史文乃『廢像遺經悉令雕造』,非雕板也」。「史文」雲雲,抑亦想當然歟?近世相關出土文獻,也可提供有力佐證。羅振玉據伯希和所得部分經卷,撰《敦煌石室書目及發見之原始》,登《東方雜志》6卷10期(1909年10月),同時由廣雅書局莫棠活版印行,改題《敦煌石室記》。首自敘緣起(即「發見之原始」),次書目。羅氏所見諸書中,有刻本《陀羅尼經》十餘紙,「(一)一切如來大尊勝陀羅尼,二朝灌頂,國師三藏大廣智不空譯。每行十五六字不等,其字似初唐人寫經。又『國師』之『國』字上空一格,其為唐刻本無疑。(二)大隨永陀羅尼,經末有『囗楊法雕印施』六字。(三)大佛頂陀羅尼,經末有『開寶四年十月廿八日記』十字。(四)大隨永陀羅尼,經上面左有『施主李知順』一行,右有『王文沼雕板』一行,經末有『太平興國五年六月雕板畢手記』十三字。此外無年號者甚多」。
《中國雕板源流考》引《敦煌石室書錄》,「書錄」當系「書目」之訛,內容即上述第四種,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80)王文沼雕板印本。大英博物館、日本國立博物館藏有王文沼雕板本《法國吉美博物館藏本殘》,系紙本單張印刷品,卷面立體為陀羅尼輪,輪之中心為菩薩像,坐蓮上,八臂,手中各持法器,像周圍以梵文神呪,顛倒廻環至十九圈。輪外右上方有「施主李知順」,左上方有「王文沼雕板」,輪外下底矩形框內刊印發願文:「大隋求陀羅尼;若有受持此神呪者,所在得勝。……太平興國五年六月二十五日雕板畢手記。」每行九字,二十一行。據此檢視羅氏《書目》,有數處著錄錯誤,主要是把「大隨求」之「求」誤認為「永」。稍後羅氏撰《莫高窟石室秘錄》,登《東方雜志》六卷十一、十二期,在「雕本第二」部著錄該卷「大隋求陀羅尼」,改「永」字之誤,又增「隋」字之「訛」。《中國雕板源流考》所引,乃將羅氏《書目》、《秘錄》兩篇之訛誤累加,進二割裂篇題,以就己意。眾所周知,「陀羅尼」為梵漢音譯,指諸菩薩倡導善行、制止惡行的真言以密語形式表達出來的「呪」、「一切如來大尊勝」、「大佛頂」、「大隨求」以及「佛頂尊勝」「無垢凈光」、「遍身香如來」、「金剛摧一切罪如來」、「大般若波羅密多」等等,分別是數以百計的中國的「陀羅尼」名,無論譯寫何字,與中國的王朝名號都是不搭界的。《中國雕板源流考》竟析出「大隋」二字,望文生義,擅增「翻雕隋本」四字,累及羅振玉,為論者所非議。
葉夢得《石林燕語》卷8:「世言雕板印書,始馮道,此不然,但監本五經板始道為之耳。」胡應麟《經籍會通》卷4:「遍綜前論,則雕本肇自隋時,行於唐世、擴於五代,精於宋人。此余參酌諸家,確然可信者也。」《中國雕板源流考》首節,即採信上述兩家之說而成。除「肇自隋時」假說有待確據,「行於唐世,擴於五代,精於宋人」三句,言簡意賅,精彩至極。雕版印刷「行於唐世」,已是不爭的事實。1906年,吐魯番出土唐武則天時期刊印《妙法蓮花經》卷五(如來壽佛品第十六、分別功德品第十七);1944年,成都唐墓出土梵文陀羅尼一卷,為八世紀後期刊印本;1966年,韓國慶州佛國寺釋迦塔內舍利瓶上綢袋內發現《無垢凈光大陀羅尼經》一卷,含六道神呪並經文故事,為唐武則天時期洛陽刊印本;1974年,西安柴油機械廠內唐墓銅臂釧內發現梵文陀羅尼紙本單張印刷品,專家考定為初唐(7世紀初葉)長安刊印本;1975年,西安冶金機械廠內唐墓小銅盒內發現《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神呪》,武周或稍後刊印本。寶藏不時間出,在在證明,我國雕板印刷「行於唐世」的論斷是經得起考驗的,舊說「起源於唐末五代」,應該予以糾正。
另外陸深道:「此印書之始,又在馮瀛王(指馮道)先矣。」這種說法其實也是錯誤唐穆宗長慶四年,經宋仁宗時的畢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並由蒙古人傳至了歐洲,所以後人稱畢升為印刷術的始祖。中國的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造了條件。
已知的不存在爭議的關於雕版印刷的最早記載就是出自唐代唐穆宗長慶四年,這說明當時的上層知識分子白居易的詩的傳播,除了手抄本之外,已有印本。
而如今出土的關於雕版印刷的出土文物中歷時最久遠的印刷品也是出自唐代。
雕版印刷「實肇自隋時」及「起源於唐末五代」這兩種論調早已被古代及現代的一些學者的詳細考證和近現代的出土文物反駁,也就剩下個「行於唐世」的論斷經得起考驗。
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塊塊木板上雕刻成凸出來的反寫字,然後再上墨,印到紙上。每印一種新書,木板就得從頭雕起,速度很慢。如果刻版出了差錯,又要重新刻起,勞作之辛苦,可想而知。
北宋刻字工人畢升在公元1004年至1048年間,用細質且帶有粘性的膠泥,做成一個個四方形的長柱體,在上面刻上反寫的單字,一個字一個印,放在土窯里用火燒硬,形成活字。然後按文章內容,將字依順序排好,放在一個個鐵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熱壓平,就可以印刷了。印刷結束後把活字取下,下次還可再用。這種改進之後的印刷術叫做活板印刷術。
這種印刷方法雖然原理簡單,卻與現代鉛字排印原理相同,使印刷技術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④ 用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寫一段250字的文章
在我國很早很早以前,發明了很多東西。但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你內們知道嗎?四大發明是容:造紙術、指南針、印刷術、火葯,都是中國發明的。這些能不令我們自豪嗎?以前,沒有發明紙之前人們用的是草皮本、樺樹皮本。如果沒有指南針,在野外迷失方向也不知如何是好。在沒有發明印刷術之前,碰到一本好的書,也只能用筆再抄一遍,多浪費時間呀!
以前在戰爭中使用的都是長矛盾牌,自從發明了火葯,那威力可大多了!發明了這些,不僅對人類有利,也給國家增添了榮譽。比如外國人用起紙來,都會想:這是中國發明的。那時,他們一定會羨慕不已的。中國的四大發明真的很讓我自豪!
⑤ 四大發明各種簡介。 限50字。 拜託!十萬火急!!!!!!!!!!!!!!!!!!!!!!!!!!!!
(1)紙發明與西漢前期。東漢時,蔡倫改進了造紙術。紙的出現,大大便版利了人民權的書寫,有利於人類文化的傳播。
(2)隋唐時,我國已有雕版印刷品。北宋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活字印刷術即經濟,又省時,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和發展。
(3)戰國時,我國製成了能指示方向的「司南」。後來又製成指南針,北宋時開始用於航海。它促進了航海事業的發展,為歐洲航海家進行環球航行和發現美洲,提供了重要條件。
(4)火葯是我國古代煉丹家發明。宋元時期,火葯在軍事上廣泛使用。火葯的使用,改變了單純依靠大刀、長矛和弓箭作戰的局面,使整個作戰方法發生了重大變革。
⑥ 求一篇中國四大發明的歷史小論文100字左右。
造紙,活抄字印刷,火葯襲,指南針四大發明,不僅對中國的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發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尤其是從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的過渡一些西方國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為歐洲資產階級發展的一個必要的先決條件。正如馬克思指出:「火葯,指南針,印刷術」這是一個預兆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項發明。火葯騎士階層炸片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新教的工具,在一般的手段變成了科學復興的精神發展創造最強大的杠桿作用,成為必要的先決條件。 「現代實驗科學家祖先培根的」新工具「一書中,曾經說過:」如果你想看看在各種發明的力量,作用最顯著的例子是新發明的印刷術,火葯,指南針。因為這三樣東西已經改變了整個面部。第一次在文獻中,在戰爭中,第二個,第三個導航。從隨後眾多的變化,這種變化是如此之大,甚至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所學校,一個著名的人物,比三項發明可以產生更大的力量的昨天和影響力在人類的事業。 「這表明,在推動的過程中,在世界歷史上的四大發明已經取得了巨大的貢獻。
希望可以幫到你,望採納,謝謝
⑦ 關於四大發明的作文怎麼寫
自從四大發明都誕生了,他們的創造者都成了神仙.他們有一個寶物版,那個寶物有很強的磁權力.但不幸的是寶物被人給盜了.他們便派出了各自的寵物.分別是、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葯.它們便走上了尋找寶物的征圖.首先,警犬:指南針聞著寶物的宗跡,一定可以找到盜賊.到了城外,士兵不讓進,這時大汗:火葯把城門炸了.進去卻找不到盜賊,這時,智多星:造紙術把辦法寫在紙上,卻爭的看不來,另一位也現身了沒錯就是印刷術把辦法復制了三份.找到了盜賊,把寶物奪了回來.回去以後創造者們問:誰起了關建作用?指南針說:是我,要不是我他們跟本找不到盜賊.火葯不滿的說:明明是我,要不是我,他們根本進不了城門.造紙術生氣地說:要不是我的聰明才智,你們也沒辦法.只有印刷術說:大家不要爭搶,每個人都有功勞.創造者們說:你們要像印刷術一樣謙虛.從此,四大發明成了最好的朋友.
⑧ 關於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作文 700
四大發明
我們中國有世界著名的四大發明,一是火葯,二是造紙術,三是印刷術,四是指南針。這讓我們中國古代成了文明古國。
延續至今,中國的四大發明在各個科技領域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個是火葯,火葯是我們發明的。火葯給我們帶來什麼東西呢?帶來了我們的禮花,帶來了我們的鞭炮。到今天為止火葯在我們的歷史上發揮過巨大的作用,通過阿拉伯傳到歐洲之後,歐洲人利用火葯技術製造了大炮,這就是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和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及甲午戰爭和1900年的八國聯軍進北京,用中國的火葯燒了中國的圓明園。
說到指南針,我們的鄭和用指南針七下西洋,開拓了中華民族文化進軍世界的先河。他們是傳教士,中國人歷來是善良的,我們下西洋不是為了掠奪,不是為了搶劫。
我們的印刷術,印刷術和造紙術是中國偉大的發明。傳到了歐洲以後,幾百年以後才造福於社會,中華民族熊熊的火炬照亮了西方黑暗的中世紀,他們確實是受益匪淺的。他們的科技發達了,文藝復興了,但是今天我們的造紙術又如何呢?我們的印刷術又如何呢?我們公司有一位對印刷比較精通的副總經理,他每天設計我們公司的產品,我國最好的印刷機叫「海德寶」,是我們發明的活字印刷術,但是現在最好的印刷機是「海德寶」,而四色彩印,精美印刷品,都是人家印的,最好的紙張是人家的,便宜、質量好。要什麼紙?要二八銅版。要什麼的?要進口的。紙張是我們發明的,但最好的機器都在人家手裡,我們需要花多少錢?甚至現在連最好的油墨也是進口的,這應該引起我們的反思。
四大發明曾讓我們自豪過,也曾推動中華文明向前不斷發展,可是現在有部分發明我們已經處於落後局面,比如造紙術、印刷術在外國已經很先進了,因此我們應該好好學習,掌握知識,才能讓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
⑨ 四大發明之一:火葯的資料
火葯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是在適當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進行迅速而有規律的燃燒,同時生成大量高溫燃氣的物質。在軍事上主要用作槍彈、炮彈的發射葯和火箭、導彈的推進劑及其他驅動裝置的能源,是彈葯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成就。火葯是以其殺傷力和震懾力,帶給人類消停戰事、安全防衛的作用,成為了人類文明重要發明之一。
火葯由硫磺、硝石、木炭混合而成。很早以前,我們的先人對這個三種物質就有了一定認識。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在燒制陶器時就認識了木炭,把它當做燃料。商周時期,人們在冶金中廣泛使用木炭。木炭灰分比木柴少,強度高,是比木柴更好的燃料。
火葯是中國人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葯的研究開始於古代道家煉丹術古人為求長生不老而煉制丹葯煉丹術的目的和動機都是荒謬和可笑的但它的實驗方法還是有可取之處最後導致了火葯的發明。
恩格斯高度評價了中國在火葯發明中的首創作用「現在已經毫無疑義地證實了火葯是從中國經過印度傳給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葯武器一道經過西班牙傳入歐洲。」火葯的發明大大的推進了歷史發展的進程是歐洲文藝復興的重要支柱之一。
中國是最早發明火葯的國家,隋代時,誕生了硝石、硫磺和木炭三元體系火葯。黑色火葯在唐代(9世紀末)時候正式出現。火葯是由古代煉丹家發明的,從戰國至漢初,帝王貴族們沉醉做神仙並長生不老的幻想,驅使一些方士與道士煉"仙丹",在煉制過程中逐漸發明了火葯的配方。
中國發明了火葯首先運用於製造煙火(值得一提的是竟然許多人相信中國無科學的說法,什麼制火葯就用來做煙花,創造指南針用來看風水),不久後就將其運用與軍事,並發明了世界第一根火箭。大炮和火槍在宋代中國火葯的軍事運用已經相當成熟,使得中國的科技遙遙領先於世界。
而火葯給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帶來了危害。火葯傳到了外國,制使他們製造了槍、炮、坦克、飛機等作戰用品。製造好了以後,拿著中國發明的火葯改裝後的武器,來攻打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