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收費減繳辦來法》源規定:
專利申請人或者專利權人為個人或者單位的,減繳規定收費的85%。
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個人或者單位為共同專利申請人或者共有專利權人的,減繳規定收費的70%。
申請專利費用減繳需滿足的條件:
專利申請人或者專利權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向國家知識產權局請求減繳上述收費:
(一)上年度月均收入低於3500元(年4.2萬元)的個人;
(二)上年度企業應納稅所得額低於30萬元的企業;
(三)事業單位、社會團體、非營利性科研機構。
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個人或者單位為共同專利申請人或者共有專利權人的,應當分別符合前款規定。
⑵ 專利申請中「職務發明」與「非職務發明」的區別是什麼
職務發明是完成單位交給的任務或者本職工作所作出的,申請權歸屬於單位。
非職務發明是與單位工作沒有關系發明創造,申請權歸屬於個人。
⑶ 職務發明和非職務發明有什麼區別
職務發明是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回造為職務發明創造。職答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申請被批准後,該單位為專利權人。
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被批准後,該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
根據專利法實施細則,
第十二條專利法第六條所稱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所完成的職務發明創造
(一)在本職工作中作出的發明創造;
(二)履行本單位交付的本職工作之外的任務所作出的發明創造;
(三)退休、調離原單位後或者勞動、人事關系終止後1年內作出的,與其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原單位分配的任務有關的發明創造。
專利法第六條所稱本單位,包括臨時工作單位;專利法第六條所稱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是指本單位的資金、設備、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對外公開的技術資料等。
第十三條專利法所稱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是指對發明創造的實質性特點作出創造性貢獻的人。在完成發明創造過程中,只負責組織工作的人、為物質技術條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從事其他輔助工作的人,不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
⑷ 職務發明和非職務發明專利申請減緩比例有什麼區別
一、商標使用許可方式有哪些根據《商標法》的規定,商標注冊人可以通過簽訂商標使用許可合同,許可他人使用其注冊商標。具體而言,目前的商標使用許可主要包括以下三種方式:(一)獨占使用許可,是指商標注冊人在約定的期間、地域和以約定的方式,將該注冊商標僅許可一個被許可人使用,商標注冊人依約定不得使用該注冊商標;(二)排他使用許可,是指商標注冊人在約定的期間、地域和以約定的方式,將該注冊商標僅許可一個被許可人使用,商標注冊人依約定可以使用該注冊商標但不得另行許可他人使用該注冊商標;(三)普通使用許可,是指商標注冊人在約定的期間、地域和以約定的方式,許可他人使用其注冊商標,並可自行使用該注冊商標和許可他人使用其注冊商標。二、商標使用許可費怎麼確定原則上由雙方協商確定。常見的有這樣幾種計算方法:1、根據產品售價的百分比計算,通常為1%-5%;2、根據產品利潤率計算;3,根據雙方協商確定的一定數額計算。以下因素是常見的影響許可費的主要因素: 1,商標的知名度; 2,商標的許可使用方式; 3,商標許可的時間、地域、商品范圍; 4、行業利潤、前景
⑸ 職務發明和非職務發明有什麼區別
職務發明是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專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屬造。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申請被批准後,該單位為專利權人。
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被批准後,該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
根據專利法實施細則,
第十二條專利法第六條所稱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所完成的職務發明創造
(一)在本職工作中作出的發明創造;
(二)履行本單位交付的本職工作之外的任務所作出的發明創造;
(三)退休、調離原單位後或者勞動、人事關系終止後1年內作出的,與其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原單位分配的任務有關的發明創造。
專利法第六條所稱本單位,包括臨時工作單位;專利法第六條所稱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是指本單位的資金、設備、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對外公開的技術資料等。
第十三條專利法所稱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是指對發明創造的實質性特點作出創造性貢獻的人。在完成發明創造過程中,只負責組織工作的人、為物質技術條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從事其他輔助工作的人,不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
⑹ 職務發明和非職務發明申請費用減緩比例有不同嗎
申請人或者專利權人為個人的,可以請求減緩繳納85%的申請費、發明專利申請審查費和年費及80%的發明專利申請維持費和復審費。
申請人或者專利權人為單位的,可以請求減緩繳納70%的申請費、發明專利申請審查費和年費及60%的發明專利申請維持費和復審費。
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個人或者個人與單位共同申請專利的,可以請求減緩繳納70%的申請費、發明專利申請審查費和年費及60%的發明專利申請維持費和復審費。
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單位共同申請專利的,不予減緩專利費用。
⑺ 在2004年國家知識產權局所受理的發明專利申請中,國內申請的職務發明與非職務發明之比為
關於發明專利職務與非職務由於沒能見到最新數據統計,暫時無法有高低之分,以下圖片的為(井田潔具)最新發明專利證書由您來定吧!
⑻ 發明專利中,職務發明和非職務發明的區別
是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申請被批准後,該單位為專利權人。
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被批准後,該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
1、我國《專利法》第六條規定:「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申請被批准後,該單位為專利權人。
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被批准後,該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
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訂有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的,從其約定。
2、《專利法》第六條所稱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所完成的職務發明創造,是指:
(1)在本職工作中做出的發明創造;
(2)履行本單位交付的本職工作之外的任務所做出的發明創造;
(3) 退休、調離原單位後或者勞動、人事關系終止後1年內作出的,與其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原單位分配的任務有關的發明創造。
3、《專利法》第六條所稱本單位,包括臨時工作單位;《專利法》第六條所稱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是指本單位的資金、設備、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對外公開的技術資料等。